中国航天二院简介

合集下载

航天二院25所入职测评题目

航天二院25所入职测评题目

航天二院25所入职测评题目摘要:一、前言二、航天二院25 所简介三、入职测评题目内容1.基本素质测评2.专业素质测评四、入职测评题目举例1.基本素质测评题目举例2.专业素质测评题目举例五、入职测评题目解答与评分标准1.基本素质测评题目解答与评分标准2.专业素质测评题目解答与评分标准六、入职测评题目总结1.对新员工的帮助2.对企业的意义正文:航天二院25 所是我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为选拔优秀的人才,制定了严格的入职测评题目。

本文将对这些题目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航天二院25 所,全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五研究所,主要从事航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

该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入职测评题目分为基本素质测评和专业素质测评两部分。

基本素质测评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题目旨在了解新员工的基本素质,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专业素质测评则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测试新员工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入职测评题目的例子:1.基本素质测评题目举例例1:请简述你如何看待团队合作与个人奋斗的关系。

例2:请描述一个你在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例子,并说明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专业素质测评题目举例例1:简述卫星通信系统的原理及其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例2:请分析火箭推进系统中的某一项技术,并说明其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的作用。

入职测评题目的解答与评分标准由航天二院25 所制定。

基本素质测评题目的解答主要依据新员工的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评分;专业素质测评题目的解答则依据新员工在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

总的来说,航天二院25 所的入职测评题目对于选拔优秀新员工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题目既能够帮助企业了解新员工的基本素质,也能检验新员工在专业领域的实力。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简介(2012[1].9)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简介(2012[1].9)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五所精导铸利剑遥感探苍穹二十五所简介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创建于1965年10月26日,是我国精确制导专业骨干研究所,是毫米波遥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具有国家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十五所现有在职职工1300多名。

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达900多名,其中具有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职称人员320名;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人员500名;享受政府特贴的专家31名。

二十五所产品包括导引头、引信、指令制导、空间载荷等,涉及海、陆、空、天等领域。

主要专业包括微波、毫米波系统工程及红外光学系统工程总体技术,微波、毫米波接收与发射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天馈系统与天线罩技术,通信工程技术,模块电源技术,特种器件与微组装技术,结构设计及制造技术,可靠性技术等。

在国庆60周年阅兵盛典上,二十五所研制的产品被列装在4种型号的导弹上,庄严地接受了党和人民检阅,大振国威军威。

承担并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某重点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被国家五部委授予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承担研制的载人航天工程用测量敏感器——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在我国“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中,完美实现“太空之吻”,荣获“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单位”称号;承担研制的星载降水测量雷达作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重要有效载荷,填补了我国在星载主动式气象遥感仪器的技术空白。

二十五所获得国家级科技奖220多项。

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国防科工委、部科技进步奖200多项。

二十五所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二十五所是国家学位委员会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点。

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名,以定向培养、在职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批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优秀航天青年人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7所(北京)202年度高校毕业生引进需求计划(春季)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7所(北京)202年度高校毕业生引进需求计划(春季)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7所(北京)202年度高校毕业生引进需求计划(春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7所(北京)202*年度高校毕业生引进需求计划(春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7所(北京)202*年度高校毕业生引进需求序号招聘岗位拟招聘专业学历要岗位要求求相关福利1隐身突防技术研究雷达技术目标与环境电磁特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理论研究信号处理硬件研究硬件设计伺服硬件控制设计开自动控制发研究目标与环境电磁特性雷达技术测量设备研制博士2博士3博士4博士5博士6目标与环境电磁特性内/外场测量与评估电子、通信、自动化博士研究目标识别研究雷达信号处理、雷达目博士标识别7具有微波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武器系统的结构(如导弹、飞机)、懂机1.解决北京市户口;2.享械结构的控制,具有隐身技术方面的专长,从事过设备的结构制造工程,家规定的科研事业单位熟悉机械结构设计及控制等方面技术遇1.解决北京市户口;2.享熟悉地海环境电磁散射计算;具备非常好的计算机、数学、电磁场理论基家规定的科研事业单位础遇1.解决北京市户口;2.享有信号处理硬件设计经验,熟悉DSP,FPGA,ARM相关设计家规定的科研事业单位遇1.解决北京市户口;2.享有伺服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经验家规定的科研事业单位遇1.解决北京市户口;2.享熟悉雷达系统原理,掌握电路设计基本原理和信号分析方法,家规定的科研事业单位具备实际电路设计经验,有中频、视频电路设计经验遇通晓电路原理、雷达系统原理及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工作踏实努力,不1.解决北京市户口;2.享怕吃苦,谦虚好学,具有合作精神;负责硬件系统维护、设计、开发,通家规定的科研事业单位晓电路原理、雷达系统原理及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遇 1.解决北京市户口;2.享熟练掌握C语言编程及软件识别;熟悉雷达原理,雷达目标成像、目标识家规定的科研事业单位别原理,遇8模拟测试计量技术研测试技术与计量仪器博士光学测试仪器设备研发,具有较强的动手与实践能力究图像处理设计研究图像处理博士910光学测量系统研制光学测量光学气体分子辐射算气体分子辐射法研究博士11博士12电视摄像机与红外传光电传感器应用技术博士感器设计博士13信号处理软件研究图像处理14流场、辐射传热计算流体力学博士1.解决北京市户口;2.享家规定的科研事业单位遇1.解决北京市户口;2.享具备相应的(红外)专业技术知识,特别是(红外标定等)图像处理算法;家规定的科研事业单位精通VC++软件编程;熟悉计算机软硬件接口。

热烈庆祝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成立56周年

热烈庆祝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成立56周年

的 大力 支持 和帮助 下 ,顺应 新军 事 变
革 和 军 队 战斗 力 生 成 模 式转 变潮 流 , 从 国家战略全局 出发 ,坚持科学 发展 , 加 快转 型升 级 ,全 面推 进 国际领 先 的 先 进防 御技 术总体 设 计部 建设 ,为祖
二部大 楼
国国防事业作 出新的 、更大的贡献 !
建 部 以 来 ,在 党 中 央 、 国务 院、 央 军 委和 上 级 机 关 的 亲 切 关怀 下 , 主 集 团公司 和二 院 的坚 强领 导下 ,在 芑国各 兄弟 单位 的大 力支 持 下 ,二部
襄 承“ 国家利益高于 一切 ” 核心 价值观 ,
二部 主任பைடு நூலகம்张忠 阳
二部 党委 书记 罗霄
雪 挥控制 、精确制导 、系统仿真等专业
2项 ,部 委 级 科 技 进 步 奖 人 、全 国 劳动 模 范 1人 、享受 政 府特 三 等奖 计 2
中 国国 防邮 电工 会第 一个 以全 国劳 动
模范名字命名的研究室也落户二部 。 面对 飞速 发展 的世 界 ,面对祖 国 防 御事 业 的召唤 ,二部 将在各 级 领导
扬 “ 全 局 、奉 献 ,求 实、创 新 ,和 二 院武器系统综合保障中心 、二院总装 殊 津贴专 家 1 7名 、国防领域技 术带头 旨、 高效”的总体精神 , 一路披荆斩棘 , 调测工艺分 中心等创新平台 ; 与多所高 人 及突 出贡献 专家 1 2人 ; 二部拥 有 2 艮 苦 奋斗 ,成 功研 制 了多种 具 有代 表 校建立 了联合实验室 ,与多个军方和企 个博士后流动站 、 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 主 的武器 装备 ,并 形成 了 “ 探索 一代 、
雪 服 务保 障 一代 ”协 调 发展 格局 ,成

鼎力推荐航天二院招聘通知

鼎力推荐航天二院招聘通知

111 1 1航天二院招聘通知中国航天二院(全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将于2008年11月2日在贵校举办2009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真诚欢迎广大应届毕业生应聘。

现将航天二院基本情况、招聘需求、招聘安排以及注意事项告知如下:一、航天二院简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是集科研、开发、试验、生产为一体,以电子、光学、机械、声学专业为基础,以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为主导,以飞行器、雷达、计算机、精密机械、无线电测量、仿真技术、目标环境与特性为特色,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

航天二院现有职工17000人,拥有各类工程技术专业900多个,拥有科技人员70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000余人),拥有多名两院院士和一大批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

航天二院部门齐全,专业配套,设有十个国内一流的工程总体部和专业研究所,一个亚洲第一的仿真中心,三个总装试制生产工厂及若干个服务保障单位;拥有八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先进的试验手段、测试设备、生产工艺及加工技术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国家认证。

航天二院具有较强的教育资源和实力,可在21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3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2个专业招收博士后工作人员,目前为止已培养出硕士、博士生1000余人。

航天二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先后成功地研制生产了多种飞行器等系列产品。

完成国防科研任务的同时,陆续研制开发了数百种民用产品,其中填补国内空白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达二十多项,获国家、省、部级发明奖、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两千余项,形成了机床数控系统、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工业过程控制与系统工程、雷达与广播通信、计算机技术应用、工业设备与仪器仪表、特种器件等系列产品,并拥有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航天长峰科技集团公司)。

航天二院——一个和谐、团结、进取的集体,一个拥有大量航天专家和优秀科技人员的集体,一个能让您充分展示自我才能的集体,真诚欢迎各高校优秀毕业生的加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简介

计 算 机 工 程 与 设 计
( 月干 ,9 0年创干 ) 半 41 8 4
第 2卷 第2期 ( 9 2 总第 2 8 3 期)20 年 1 月2 08 1 8日
Co u e gn e iga dDein mp tr En ie rn n s g
( e mo tl,tr di 9 0 S mi nhy Sat 1 8 ) e n
中国航 天科 工 集 团第 二研 究院 7 6所 简 介 0
中国航天 科工集 团第二研 究院 76 由原中国航天 工业总公 司第二研 究院 76 0所 0 所和 2
组建而 成 , 以计算 机硬件 、 是 软件研 制及其 应用产 品开发 为主 , 并具有 批生产 能力 的高科技研究所 。
76所成 立于 1 5 年 l 0 97 2月 5日, 是我 国最 早成 立 的计算机 研 制大 型骨 干研 究所 , 是我 国第一
台数 字计 算机 主要研 制 单位 之 一 。5 0多年 来 , 功地研 制 出各 种 小( 型机 、 性能 并行计 算机 、 成 巨) 高
容错 服务 器 、 固型计 算机 、 入式 计算 机 、 型机 、 持计算 机 、 加 嵌 微 手 防信 息泄 漏计 算机 、 合 电子设 综
备故 障诊 断和 自动测 试系 统 、 多种 外 部设备 、 计算机 通 信 网络 设备 、 计算机 系统 软件 、 支撑 软件 、 应 用软 件 、 管理信 息 系统 、 工业 过程 控制 系统 等产 品。在 高性 能计算 、 入式技 术 及软件 开 发环境 、 嵌 抗恶 劣环 境加 固技 术 、 件评 测与 软件 工程 、 软 网络 与信 息安 全 、 防信息 泄漏 和 电磁兼 容技 术 、 移动 计算技 术 等领 域具 有 国 内领 先水 平 , 获得 2 0多项 国 防、 级科 技成 果奖 , 部 队、 0 部 为 政府 和企 业等 提供 了大量 的计 算机 及 其相 关产 品和 服务 , 国防和 国民经 济建 设做 出 了突 出贡 献 。涌 现 出一批 为 包 括老 专家 张梓 昌和 袁 兆鼎 , 院士汪 成 为 、 李伯 虎 和何 新贵 等 为我 国计算机 事 业 的开拓 和发 展做

航天单位简介

航天单位简介

航天科工集团主要下属单位情况1.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又称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

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是军民结合、技工贸一体化的高科技经济实体,主要生产防空导弹。

航天二院下属1个工程总体设计部、10个专业研究所、1个仿真中心、3个工厂、9个技工贸结合的公司。

航天二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知名专家60多人、科学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3人、研究员392人、高级工程师1,763人、工程师及一般技术人员7,400余人。

航天二院积极贯彻中央“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在加速发展军品的同时,不断探索军转民、内转外、集团经营的新思路,充分发挥军工技术、人才和设备优势,大力向民用生产领域渗透。

目前航天二院已形成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和环保、机床数控系统工程、计算机、雷达通讯、特种元器件等系列产品。

为使科技成果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商品化、产业化,有效服务于国防、民用两个领域,航天二院始终坚持“自主、自立、自强”的“三自”精神,以建设“高科技、高效益、高文明”水准的“三高”实体为目标,逐渐建立起军品为本、民品为主、多种经营的产品结构和专业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军民融合的组织结构。

截至2009年6月30日,航天二院总资产1,617,887万元,所有者权益468,064万元,2009年1-6月实现净利润30,205万元,控股上市公司航天长峰(600855)。

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又称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

航天三院创建于1961年,是我国研究、设计、试制和生产飞航导弹的科研生产基地。

航天三院拥有雄厚资产和良好设施,造就了大批一流的航天技术专家,在飞航导弹技术某些主要领域达到或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

航天三院下设门类齐全、专业配套、自成体系的科研生产机构和服务保障单位,拥有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近2,000人。

主要产品包括导弹武器系统及地面配套设备、各种动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设备、雷达电子设备、红外激光设备及器件,并开发出雷达液位仪、特种改装车、程控交换机、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家电电脑程控板和塑钢门窗等10余种民用产品。

航天二院研究生

航天二院研究生

航天二院研究生航天二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直属研究院,前身是成立于1969年的第五研究院。

航天二院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大的科研任务和国家战略需求。

作为研究生在航天二院就读,我深深感受到这里的科研氛围和学习环境。

航天二院拥有一流的研发设施和平台,拥有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

在这里,我有幸接触到许多领域的前沿科技和最新研究成果。

师资力量雄厚,导师们都是业界的权威人物,他们在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学业上的指导和职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入学初期,我对航天领域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但是导师们和同学们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研究生期间,我跟随导师参与了多个航天项目的研发工作,通过参与项目的全过程,我逐渐了解了航天工程的流程和技术要求。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类工具和软件,提升了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有机会参与到论文发表和学术会议的经历中,深化了对学术研究的认识和理解。

航天二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

我曾带领一个小组开展了一项关于火箭推力控制系统的研究,通过理论建模和实验验证,最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发表了相关论文。

这次科研经历不仅让我熟悉了科研的流程和方法,也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航天二院的这段时间里,我还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学术讨论,扩展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

面对复杂的科研问题,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术交流中,我也结交了很多优秀的同行,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学习作用。

总的来说,航天二院是一个让人倍感荣耀的学府。

在这里,我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和平台,积累了宝贵的科研经验。

研究生期间,我通过参与项目和科研的方式,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航天二院给予我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实践机会,帮助我实现了科研和学术的梦想。

我相信,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航天二院的研究生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天二院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或“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

二院坚持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从仿制到自行设计和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我国导弹事业的成功之路。

二院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了我国早期地地导弹控制系统,我国多代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我国第一个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固体陆基机动战略导弹的研制生产任务,为我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有多型装备先后参加了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年阅兵,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1979年以来,二院共获得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奖2500余项,曾四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尤其是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我国第一个连续两年获此殊荣的单位。

历经50余年的建设,二院已发展成为国家空天防御技术总体研究院,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微电子、光电子、机电技术为基础,在武器系统总体、导弹总体、精确制导、雷达探测、目标特性及目标识别、仿真技术、军用计算机及共性软件、地面设备与发射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一个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

二院下设10个国内一流水平的专业技术研究所、3个工厂、6个服务保障单位、1家上市公司。

二院现有在职职工18000余人,其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10000余人,技能人员7000余人,研究员和高工2000余人,拥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在内的两院院士7人和一大批国家突出贡献的专家。

二院拥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电磁兼容等一大批行业重点实验室,75%的设备仪器的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柔性设计制造数字一体化集成环境及完善的计量测试、电磁兼容、元器件可靠性试验检测、软件评测等基础保障条件,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在确保军品任务完成的同时,二院积极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在信息技术、安保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

奥运安保科技系统、上海世博安保科技系统、广州亚运安保科技系统、南水北调仿真系统、三峡工程仿真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