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简介[优质ppt]
合集下载
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分析(PPT48页)

一、中国航天事业的艰难起步 与发展
• 人类的航天活动是从火箭技术的发明 与运用起步的。但是,在封建专制统 治下,中 国人的聪明才智受到极大 的压抑,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落伍 了。中国的航天事业真正得以起步并 蓬勃发展,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
1. 20世纪50年代: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寄语
• 今天,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迷失了 方向,在他们眼中,人生的目标就 是金钱。而航 天人的成功,则从正面向社会晤示:人生价值的 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 作风意志,离开正确的事业发展方向,单纯以金 钱作为追求的目 标,只会走人歧途。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需要艰苦奋斗,保持旺盛的革命精 神,需 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 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大力弘扬载人航 天 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面对困难和挑战,不 畏艰险,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三、"天宫一号”
•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 间实验室 ,属载人航天器,由中国航 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 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高 10.4米、重8.5吨 。于2011年9月29日 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5] ,由长征二号FT1火箭运载,火 箭全长52米,运载能力为8.6吨。天 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两年。
三、前苏联航天事业的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苏联也俘虏了部分德 国火箭技术人员,缴获了几枚火箭和有 关 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1947年,苏联仿 制V_2火箭成功。1957年8月,成功发射两 级液体洲际导弹P_7,射程 8000公里。经过 改装的P_7于1957年10月4日,成功发射世 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从而揭开了现 代火箭技术新的一页。苏联由于发射多种航 天器的需要,先后研制成 功“东方”号、 “联盟”号、“宇宙”号、“质子”号、 “能源”号等多种型号的运载 火箭,可将 100多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中国航天的发展史ppt课件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 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 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 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 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 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 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 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 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 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 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 列关键技术。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刘 伯明、景海鹏。神七实现了出舱,为后面月球登陆,和建立空间站, 做准备工作。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它 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 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
8
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是 我国目前承担高轨道发射任 务的运载火箭,目前有“长 征三号”、“长征三号甲”、 “长征三号乙”、“长征三 号丙”等型号。
9
长征四号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 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 的发射任务。目前有“长征 四号甲”、“长征四号乙”、 “长征四号丙”等型号。火箭 神舟飞船系列 将来(奔月·未来空间站)
2
中国航天发展记事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 究院成立
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升空。
11
12
13
15
16
17
18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 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 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 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 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 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 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 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 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 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 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 列关键技术。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刘 伯明、景海鹏。神七实现了出舱,为后面月球登陆,和建立空间站, 做准备工作。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它 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 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
8
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是 我国目前承担高轨道发射任 务的运载火箭,目前有“长 征三号”、“长征三号甲”、 “长征三号乙”、“长征三 号丙”等型号。
9
长征四号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 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 的发射任务。目前有“长征 四号甲”、“长征四号乙”、 “长征四号丙”等型号。火箭 神舟飞船系列 将来(奔月·未来空间站)
2
中国航天发展记事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 究院成立
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升空。
航天新征程航天发展历程介绍弘扬载人航天精神ppt

中国三十年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2003年10月15日: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安全返 回,实现了“成功发射、精确测控、正常运行、安全返回”的任务目标,标志着我 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在轨期间,计划实施3-4次出舱活动,并将首次使用梦天实 验舱的货物气闸舱转移物品,航天员的舱外活动范围也更 为广泛,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挑战。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看点
看点二:两个航天员乘组将首度太空“会师”。 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 在太空“会师”,“面对面”进行在轨交接, 堪称本次任务的首要看点。在轨交接将是未来 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主要的任务交接模式,相 较地面交接更加高效可靠。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搭乘神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实现了 “成功发射、正常飞行、安全返回、航天员健康出舱”的任务目标,掌握了环境控 制与生命保障、飞行器控制、航天医学保障等载人飞船“多人多天”在轨飞行关键 技术,首次开展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工程通过实施四次无人飞 行任务,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技术, 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具有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实现了第一步任务目标。
1999年1Biblioteka 月20日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考核了运载 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 射、测控通信、着陆回收等地面设施在内的整个系统工作的协调性,标志着 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2001年-2002年
发射神舟二号到神舟四号无人试验飞船: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 日和2002年12月30日,先后发射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飞船, 通过系统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多项科学实(试)验的在轨完成,为实现载人 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PPT课件

一九九0年七月十六日九时四十分,中国新研制
的大推力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
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成功,将模拟卫星
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枚火箭是由中国新建 的大
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
搭载发射 了一颗小型科. 学试验卫星。
9
.
10
1996年2月1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 3号B火箭发射“国际星7A”失败。中国第一次发射 外国卫星失败。
.
17
.
18
结束
.
19
.
8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国科学院海南探 空火箭发 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一枚“织女一号” 火箭,至此,中国低纬度 区第一次火箭探空试 验圆满结束。这次为期两周的试验共发射 了四 枚火箭。
一九九0年四月七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 号”运载 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 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 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 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
.
1
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 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
2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 大二次会议上 指出:“我们日,周恩来总 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 射基地,观 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
成功。
.
4
1966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 人 造卫星开始研制。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 成功。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 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 学技术发展远 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 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 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中国航天事简史航天事业创立及发展重要里程牌PPT

02
航天成果初显
航天成果初显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一箭多部署
1992年9月,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三步走”战略
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 安全返回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航天简史
百/年/中/国/航/天/简/史/主/题/学/习
目录
壹 航天事业的创立
贰 航天成果初显
叁 “三步走”战略
肆 梦想在茫茫宇宙
01
航天事业的创立
航天事业的创立
始于1956
航-天-史
2月 3月 4月 10月
航天事业的创立
初步探索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 箭首次发射成功。同年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中国科学院成立卫星设计院,
百/年/中/国/航/天/简/史/主/题/学/习
“三步走”战略
“天宫”揽胜
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它是中
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 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04
梦想在茫茫宇宙
梦想在茫茫宇宙
梦想在茫茫宇宙
神舟飞天
嫦娥奔月
天宫揽胜
墨子传言
天问揽星
北斗指路
梦想在茫茫宇宙
致敬航天人! “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梦想在茫茫宇宙。
中国航天简史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历程讲义(PPT 73张)

神舟飞船
2005年10月17日凌晨 ,5天前从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启航的神舟 六号飞船,在平安飞 行115个小时32分后 重返神州,缓缓降落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 着陆场的草地上。我 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 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 验取得圆满成功。至 今为止,中国已经发 射了八艘神舟系列航 天飞船。
神舟系类宇宙飞船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 家。目前中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 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 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 平。 80年代:做出了“新三星一箭一论证”的决策。即 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研制成: (1)“东方红三号”中容量通信卫星 (2)“风云二号”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3)“资源一号”卫星 (4)“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5)开展载人航天技术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预先研 究
——中国航天科技 发展历程
自古中国就有"嫦娥奔 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 有着"飞天"的壁画。中国 是最早发明和使用火箭 的国家。公元10世纪已 有火药用于火箭的文字 记载。14世纪末,中国 明代工匠万户手持风筝 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 风筝的升力飞上天,虽 然失败了,但他是人类 第一个利用火箭升空的 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 他,在月球背面有一个 环形山以"万户"命名。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神舟三号 神舟四号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 神州八号
神舟一号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轨道舱是航天 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 航天员乘坐其上天和返回地面。 推进舱也称动力舱,为飞船在轨飞行和返回时提供能 源和动力。 这次试验飞行没有载人,主要验证了有关创新技术。 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 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 重要里程碑。 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 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 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 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 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 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搣远望攠号测 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 试验。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ppt课件-2024鲜版

空间科学与应用拓展
随着空间科学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我国将在空间环境利用 、空间资源开发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人类探索宇宙、 拓展生存空间做出贡献。
2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共享资源与技术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共享全球航天资源和技术成果,提高我国航天事业的研发水
平和创新能力。
促进国际航天规则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我国在国际航天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维护 国家利益和航天安全。
我国航天事业发 展史ppt课件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8
• 引言 • 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 • 载人航天工程的突破 • 深空探测工程的拓展 • 航天科技的应用与转化 •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
2024/3/28
01
CATALOGUE
引言
3
目的和背景
展示我国航天事业发 展历程和成就
嫦娥三号
首次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月面 巡视勘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 界上第三个成功实现月面软着 陆的国家。
嫦娥四号
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 巡视勘察,揭开了月球背面的
神秘面纱。
15
火星探测器的研制与发射计划
天问一号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成功实现了火星环绕、着 陆和巡视探测,获取了大 量火星科学数据。
工程的实施与成果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成功研 制出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并 于1964年、1966年和1970年分别 进行了首次试验或发射。
8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
2024/3/28
卫星的研制与准备
在“两弹一星”工程的基础上,我国开始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工作。经过多次试验和 改进,卫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
随着空间科学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我国将在空间环境利用 、空间资源开发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人类探索宇宙、 拓展生存空间做出贡献。
2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共享资源与技术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共享全球航天资源和技术成果,提高我国航天事业的研发水
平和创新能力。
促进国际航天规则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我国在国际航天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维护 国家利益和航天安全。
我国航天事业发 展史ppt课件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8
• 引言 • 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 • 载人航天工程的突破 • 深空探测工程的拓展 • 航天科技的应用与转化 •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
2024/3/28
01
CATALOGUE
引言
3
目的和背景
展示我国航天事业发 展历程和成就
嫦娥三号
首次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月面 巡视勘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 界上第三个成功实现月面软着 陆的国家。
嫦娥四号
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 巡视勘察,揭开了月球背面的
神秘面纱。
15
火星探测器的研制与发射计划
天问一号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成功实现了火星环绕、着 陆和巡视探测,获取了大 量火星科学数据。
工程的实施与成果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成功研 制出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并 于1964年、1966年和1970年分别 进行了首次试验或发射。
8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
2024/3/28
卫星的研制与准备
在“两弹一星”工程的基础上,我国开始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工作。经过多次试验和 改进,卫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
中国航天发展史演示PPT模板【优质课件】

景海鹏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三入太空的人 在经历33天的太空遨游后,于11月18号返回地球
舱内录音首次曝光,景海鹏:爽不爽?陈冬:爽!
根据中国的航天计划,将在2020年前后,建立起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已进入到“嫦娥工程”二期阶段
在此之后,中国2017年还将启动“嫦娥工程”三期行动
中国航天领军人叶培建表示: 中国载人登月工程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钱学森任院长
这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 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
1958年10月20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
主要担负火箭、卫星、飞船的测试发射和测量控制任务
是我国组建的 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 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 同时也是世界大型航天发射场之一
1960年2月 中国迈出了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 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8千米
1
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8km
1970年4月24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
1984年4月8日 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升空
4月10日,卫星进入准静止轨道,入轨精度极高 4月17日,卫星通信试验正式开始
5月14日,卫星正式交付使用 中国卫星通信业务由试验阶段进入使用阶段
1999年11月20日 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 飞船准确地按运行轨道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个小时 于11月21日凌晨在预定地区安全着陆
2003年10月15日 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返回地面。
舱内录音首次曝光,景海鹏:爽不爽?陈冬:爽!
根据中国的航天计划,将在2020年前后,建立起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已进入到“嫦娥工程”二期阶段
在此之后,中国2017年还将启动“嫦娥工程”三期行动
中国航天领军人叶培建表示: 中国载人登月工程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钱学森任院长
这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 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
1958年10月20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
主要担负火箭、卫星、飞船的测试发射和测量控制任务
是我国组建的 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 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 同时也是世界大型航天发射场之一
1960年2月 中国迈出了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 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8千米
1
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8km
1970年4月24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
1984年4月8日 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升空
4月10日,卫星进入准静止轨道,入轨精度极高 4月17日,卫星通信试验正式开始
5月14日,卫星正式交付使用 中国卫星通信业务由试验阶段进入使用阶段
1999年11月20日 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 飞船准确地按运行轨道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个小时 于11月21日凌晨在预定地区安全着陆
2003年10月15日 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返回地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8年9月,“神七”升空,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 • 2011年9月天宫一号 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 2011年11月“神八”发射升空,实现无人对接。 • 2012年6月“神九”发射成功,实现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 • 2013年6月“神十”发射成功,完成再一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 2016年9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 2016年10月“神十一”载人仓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对接。 • 2020年前后,中国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科学实验舱,开始建 造空间站:首先发射核心舱,核心舱入轨后,完成平台测试及相 关任务支持技术验证;之后分别发射实验舱I和实验舱II,与核心 舱对接,组合形成空间站;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载人飞船 提供乘员运输,由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
应用卫星之地球资源卫星
资源卫星是勘测和研究地球资源的卫星,它能看 透 地层发现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下宝藏、历史古迹、地层 结构,能普查农作物、森林、海洋、空气等资源,能预 报和鉴别农作物的收成,能考察和预报各种自然灾害。
应用卫星之侦察卫星
侦察卫星是用于搜集和截获军事情报 的人 造地球卫星,卫星侦察的优点是侦察范围广, 速度快,可不受国界限制的定期或连续地监视 某个地区,对于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 力具有重要意义。
神州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7时30 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 酒泉发射中心 景海鹏、陈东
载人航天工程—神州号飞船
• 飞船结构分为:baike..co m/view/1885623 .htm、
神州号飞船—轨道舱
A√、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B、北斗一号卫星
C、东方红一号卫星 D、地球资源卫星
运载火箭:指将人们造的各种航天器推向太空的东西。
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
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又叫做 嫦娥工程 ,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 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 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巡视器模型
同学们开动大脑想一想
2 、人类用空间探测器进行地外探测的第一
个天体目标是
A√、月球
C、金星
B、火星 D、水星
载人航天工程—神州号飞船
•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 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 船载人航天工程。
• 1999年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 后于2001年1月、2002年3月、2002年12月又 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 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 的千年梦想。
中国航天事业简介
中国航天
简称CASC,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 院的一家公司,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我国的航 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 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 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 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 权益,增强综合国力。
研制和发射“嫦娥一号”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第一步。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空间探测器—中国火星探测器
•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是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计划,中国 国家航天局会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合作共同探索火星 。2011年发射的萤火一号(11月9日,俄方宣布搭载有 萤火一号的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变轨失败) 是该计划的首颗火星探测器。
• 火星将成为中国深空探测第二颗星球,已提出环绕探 测方案。
• 2016年1月11日,中国正式批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 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一
颗整体金黄色的探测器抵达火星,试图发现火星表 面的外星生命迹象。(以下是展览的这一款火星探测器的模型)
中国火星探测器模型
环绕器模型
人造卫星
自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设想在高山上水平 抛出 物体,当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成为一 颗人造卫星,300多年过去后,他的这一理论得到了证实,在 地球上方发射了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
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将人造卫星分为: • 科学探测和研究的科学卫星,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
• 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应用卫星之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的种类有很多,自第3颗地球 同步 卫星实现全球通信以来,我们可以在家中欣赏 到精彩的现场直播跟踪与数据中断。
应用卫星之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可以获得全球气象数据,还 可以对
全球1/3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气
象资料传回地面。
应用卫星之导航卫星
“全球定位系统”又称“导航” ,是一 个由24颗
卫星组成的星座,它可以对地球上任何地点进行
精确定位。用户可用一个很小很小的接收器接收
到4颗GPS卫星上的信号并计算出位置数据。
同学们开动大脑想一想
1 、 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 球
卫星发射成功,这颗卫星叫什么名称?这颗 卫星是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的,标志着 我国进入太空时代。
•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 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轨道舱留轨利 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 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同学们开动大脑想一想
3 、我国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A、太原
B、酒泉
C、西昌
空间站建造历程
卫星等; • 试验卫星,包括进行航天新技术试验或者是为应用类卫星进
行试验的卫星; • 应用卫星,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
卫星、导航卫星等。
卫星
• 中国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其中最早的有东方红一号 卫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轨道舱被称为“多 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 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 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 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 的仪器设备。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 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应用卫星之地球资源卫星
资源卫星是勘测和研究地球资源的卫星,它能看 透 地层发现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下宝藏、历史古迹、地层 结构,能普查农作物、森林、海洋、空气等资源,能预 报和鉴别农作物的收成,能考察和预报各种自然灾害。
应用卫星之侦察卫星
侦察卫星是用于搜集和截获军事情报 的人 造地球卫星,卫星侦察的优点是侦察范围广, 速度快,可不受国界限制的定期或连续地监视 某个地区,对于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 力具有重要意义。
神州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7时30 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 酒泉发射中心 景海鹏、陈东
载人航天工程—神州号飞船
• 飞船结构分为:baike..co m/view/1885623 .htm、
神州号飞船—轨道舱
A√、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B、北斗一号卫星
C、东方红一号卫星 D、地球资源卫星
运载火箭:指将人们造的各种航天器推向太空的东西。
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
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又叫做 嫦娥工程 ,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 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 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巡视器模型
同学们开动大脑想一想
2 、人类用空间探测器进行地外探测的第一
个天体目标是
A√、月球
C、金星
B、火星 D、水星
载人航天工程—神州号飞船
•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 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 船载人航天工程。
• 1999年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 后于2001年1月、2002年3月、2002年12月又 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 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 的千年梦想。
中国航天事业简介
中国航天
简称CASC,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 院的一家公司,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我国的航 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 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 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 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 权益,增强综合国力。
研制和发射“嫦娥一号”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第一步。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空间探测器—中国火星探测器
•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是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计划,中国 国家航天局会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合作共同探索火星 。2011年发射的萤火一号(11月9日,俄方宣布搭载有 萤火一号的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变轨失败) 是该计划的首颗火星探测器。
• 火星将成为中国深空探测第二颗星球,已提出环绕探 测方案。
• 2016年1月11日,中国正式批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 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一
颗整体金黄色的探测器抵达火星,试图发现火星表 面的外星生命迹象。(以下是展览的这一款火星探测器的模型)
中国火星探测器模型
环绕器模型
人造卫星
自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设想在高山上水平 抛出 物体,当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成为一 颗人造卫星,300多年过去后,他的这一理论得到了证实,在 地球上方发射了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
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将人造卫星分为: • 科学探测和研究的科学卫星,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
• 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应用卫星之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的种类有很多,自第3颗地球 同步 卫星实现全球通信以来,我们可以在家中欣赏 到精彩的现场直播跟踪与数据中断。
应用卫星之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可以获得全球气象数据,还 可以对
全球1/3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气
象资料传回地面。
应用卫星之导航卫星
“全球定位系统”又称“导航” ,是一 个由24颗
卫星组成的星座,它可以对地球上任何地点进行
精确定位。用户可用一个很小很小的接收器接收
到4颗GPS卫星上的信号并计算出位置数据。
同学们开动大脑想一想
1 、 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 球
卫星发射成功,这颗卫星叫什么名称?这颗 卫星是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的,标志着 我国进入太空时代。
•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 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轨道舱留轨利 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 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同学们开动大脑想一想
3 、我国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A、太原
B、酒泉
C、西昌
空间站建造历程
卫星等; • 试验卫星,包括进行航天新技术试验或者是为应用类卫星进
行试验的卫星; • 应用卫星,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
卫星、导航卫星等。
卫星
• 中国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其中最早的有东方红一号 卫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轨道舱被称为“多 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 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 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 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 的仪器设备。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 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