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每个学段或每个年级都会有纲或标进行定性,因而教学设计要围绕纲或标进行,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内容为依据变通教学环节,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和意想不到的结果进行灵活教学;下面我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依据和原则发表自己的一点见解;教学设计的依据有:1、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学设计的方案和策略要符合教学规律,不得在课堂教学中随意发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遵循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以系统方法指导设计,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在教学设计时,应先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的分析和分解,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因素,选择和设计必要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4、学生分析教师必须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决定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认识规律和学习兴趣,着眼于辅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5、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设计,不能完全依据经验行事,但也不能排斥教学经验的作用;只有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好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才能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教学设计的原则:1、以教材为凭借,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调整或补充教材内容,使教学更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2、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根据学生现状,确定学生通达到的目标,循序渐进;将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重新认识,组建新知识;3、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不限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向,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和活动中体验,来获取知识、能力、情感;4、在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教师要及时做出信息反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学成效考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相结合原则;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原则;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对实现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整体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依据教育教学原理,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流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

要顺利实施教学活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明确所教学科目标,还要确定一个单元、一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组织实施并测评。

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分析、选择、确保能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技能和策略。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周密思考和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1、教育理念即课标精神它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先导,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依据其开展,要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就要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标对教学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要求。

因此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研究。

2、教材分析第一,教材体系的分析;教师首先要明确教材体系的构成;对使用的教材进行整体结构分析和单元结构分析,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第二,单元内容设计。

第三,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段特点,为单元服务,为本课价值服务。

3、学情分析第一,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规律的分析;第二,学生需求与学习动机的分析。

4、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包括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及三维目标的统一5、教学过程的设计第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板块式结构:对设计意图的分析)。

第二,问题的设计(解决教学内容的设计);第三,学生的设计(预设对学生学习活动、内容的设计);第四,板书、课件设计(总结全文线索及背景知识的运用等)6、教学评价的设计第一,针对单元或课文教学目标的评价设计;第二,试卷编制与分析;第三,教学活动的评价量表设计。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依据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课程标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周密思考和设计:一、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教师与学生活动的过程。

1.教学设计的依据(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的基础。

教学设计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导。

(2)学生特点: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差异等方面的特点。

合理的教学设计应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3)教学资源: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和配置。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具、课件、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4)教材内容:教学设计应基于教材内容进行,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行动。

2.教学设计的原则(1)任务导向原则: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任务为中心,通过设计合适的任务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设计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进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

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3)因材施教原则: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采用个别化和差异化的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

(4)启发性原则:教学设计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评价和反馈原则:教学设计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指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6)多元化原则:教学设计应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依据现有的条件和自身的实际,对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策划。

教学设计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依据:(一)、理论依据。

在语文实践过程中,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二)、教材依据。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信息源,要设计教学思路首要的前提必须是吃透教材。

(三)、学生依据。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前提。

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如果教师不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那么一切教学设计都将是空谈。

二、小学教学设计一般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主体化设计原则。

加涅说“为学习设计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

备课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

(二)、生活化设计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处处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同时又注重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三)、问题化原则。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始终将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真正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活动化设计原则。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善于将静态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创造,将其设计成动态的进程,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设计成教师与学生互动或学生与学生互动。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 相关法律法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等。

2. 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根据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合规性。

3. 工程项目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文件相一致,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4. 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如《建造施工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造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等。

5. 委托方要求: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方案满足委托方的需求和要求。

二、编制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为首要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经济合理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以经济合理为原则,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3. 质量控制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原则,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4. 进度控制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以保证工程进度为原则,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5. 环境保护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原则,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合理技术选用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以合理技术选用为原则,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7. 合理资源配置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以合理资源配置为原则,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8. 管理规范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以规范管理为原则,明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设计依据及原则

设计依据及原则

设计依据及原则1、设计依据本次系统方案设计与建设严格遵循国际、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需依据和参照以下规范和要求进行:《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2001《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19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19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7-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细则》 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 74-2000《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国际综合布线六类信道标准》 ISO/IEC1180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T 25724-201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2887-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客户对系统的整体要求2、设计原则根据本项目的情况,我们在系统建设时遵循以下“五个统一”:实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坚持实用性第一的原则,系统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项业务要求、满足系统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督查人员的业务需求,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同时还应努力降低建设费用,选择技术成熟和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产品,并尽可能地利用好现有设备,减少浪费;合理性与先进性的统一系统方案的设计必须遵循系统工程的设计准则,在系统的合理性与技术的先进性之间取得均衡;应努力追求整个系统功能的科学合理,防止片面追求某一局部的高指标与先进性;在保证整个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采用成熟、可继承、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标准化与开放性的统一系统建设应尽量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并严格遵守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以确保系统之间的开放透明性和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考虑到整个系统是分期建设的,系统建设时,对有扩展要求的子系统,在建设和选用设备时,应在对未来业务的增长和扩容进行科学预测基础上进行余量设计,预留扩容和发展的空间;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统一整个系统采用具有高可靠性的总体建设,选用的设备自身应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关键设备或关键部件应采取备份冗余设计,选用安全机制完善、安全级别较高的系统软件,使用具有可靠功能的专用网络安全产品;易管理性和易维护性的统一系统应易于管理和维护,借助网管、系统自诊断程序等专门工具,可方便地监控网络或其它设备的运行状态,以便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的设计应采用简洁易用的体系结构,以降低系统运行维护费用;为确保产品的售后服务,原则上应选用技术成熟的国内品牌产品;。

阅读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阅读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阅读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阅读是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阅读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阅读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原则来设计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

依据一: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方面。

因此,阅读教学设计的依据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这些能力。

对于初学者,可以从识字和基本理解开始,逐渐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难度和深度。

依据二:兴趣和适宜性阅读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材料的适宜性。

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更有意愿去阅读,因此教师应该选取与学生兴趣相关的材料,以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和投入度。

同时,阅读材料的难度也应该适合学生的水平,既不过于简单以至于无挑战性,也不过于复杂以致难以理解。

依据三:多元化的阅读材料阅读教学设计应该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

提供多种形式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以及培养他们不同类型文本的解读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依据四:语言教学的整合阅读教学设计应该与语言教学整合。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因此,阅读教学设计应该与语法、词汇和写作等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阅读实践中。

原则一:任务型阅读任务型阅读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明确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阅读的目的性和实践性。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如问题回答、信息整理和讨论等,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原则二:逐步引导阅读教学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逐步引导,由浅入深。

教师可以通过预读和后读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关键词汇,提供文本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

原则三:多种阅读技巧阅读教学设计应该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技巧,如扫读、略读和详读等。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 工程项目相关法律法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

2. 工程项目批准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批准文件要求,包括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

3. 工程项目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参考工程项目的设计文件,包括建筑施工图纸、结构计算书、设备清单等。

4. 工程项目合同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合同文件要求,包括合同条款、施工进度要求等。

5. 工程项目施工标准和规范: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规范,如《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1. 安全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以保证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为前提,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2. 经济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3. 质量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4. 环保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5. 协调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协调各个施工工序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资源,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6. 可行性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7. 预见性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以上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和原则,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和实际情况,编制出符合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有效指导施工过程,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2.1标准和规范
2.1.1 设计质量标准
HG-T 20679-1990《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
SH 3034-2012《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CJ40-1999《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
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GB/T50087-20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HG/T 20573-2012《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HG21501-1993《衬胶钢管和管件》
HG20592-2009《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
HG20538-1992《衬塑(PP.PE.PVC)钢管和管件》
2.1.2 设备标准
设备制造和材料符合下列标准和规定的最新版本的要求:
JB/T2932-99《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
GB 18241《化工设备衬里用未硫化橡胶板》
HG/T 20677-2013《橡胶衬里化工设备设计规范》
DC130A16《橡胶衬里设备技术条件》
DL/T 543—2009《工业用水处理设备质量验收》
JB/T 4730.1~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 4730.1-2005《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标准》
JB/T 4735.1《钢制焊接常压容器技术条件》
水泵执行GB或JB标准
执行的标准规范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 GB/T 50109-2006 《化工企业化学水处理设计计算规定》 HG/T 20552-1994 《化工企业化学水处理系统监测控制设计条件技术规定》HG/T20654
《钢制压力容器》 GB 150-1998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技术条件》 NB/T 47003
《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 HG/T 20678-2000 《橡胶衬里化工设备》 HG/T 20677-2013 《压力容器无损检验》 JB/T4730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JB/T 4711-2003 《火力发电厂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器质量标准》 GB/T 12145-2008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 HG/T 20679-1990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JB/T293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B/T 2932-1999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 8163-2008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HG/T 20592~20635-2009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5-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