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综述翻译
Nature你以为巨噬细胞只是免疫细胞吗?

Nature你以为巨噬细胞只是免疫细胞吗?转⾃⽣信⼈Hello!⼤家好呀,说起巨噬细胞你会想起什么呢?⽩细胞,吞噬,M1/M2,反正在我眼⾥除了免疫相关功能还真想不出其他的,其实巨噬细胞的作⽤可不仅仅是充当免疫细胞,甚⾄可以说他的主要作⽤也并不是免疫相关作⽤。
其实巨噬细胞在发育,组织重塑,伤⼝愈合,⾎管⽣成和新陈代谢中的作⽤巨⼤,可以说是⼈体中的换能器。
⽂章发表在nature,影响因⼦为38+(来源:刊查查)。
巨噬细胞的发现巨噬细胞最初是由Metchnikoff在研究缺乏适应性免疫机制的原始动物时发现,并将这些细胞称为吞噬细胞,其源⾃希腊语-噬菌体(⾷⽤)和细胞(细胞)。
吞噬作⽤的过程最初被认为与组织吸收和营养吸收的体内平衡过程有关。
随后,Metchnikoff推断此过程也可以⽤于保护我们的⾝体免受⼊侵者的侵害。
Metchnikoff有关吞噬作⽤的先见之明,在很⼤程度上构成了我们当今对细胞对微⽣物免疫的基础。
因此,巨噬细胞促进宿主“平衡”(体内平衡)的最初理念在很⼤程度上被忽略。
巨噬细胞实际上存在于体内的所有组织中,它们在其中维持适当的器官功能。
它们参与铁,胆红素,钙,脂质和氨基酸的代谢,并有助于维持⼈体中这些物质的恒定⽔平。
这些体内平衡功能中的⼤多数与胞吐作⽤有关。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可以清除和回收⼤量死细胞和组织碎⽚。
这种清除作⽤发⽣在所有⽣物体中,并且在没有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情况下,甚⾄在没有⾎液的情况下不会受到⼲扰。
Metchnikoff最初在缺乏⾎液的⽆脊椎动物中描述了组织巨噬细胞对愈合的贡献。
但是,在⾼等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在⾎管发育之前,组织巨噬细胞可以促进愈合和组织再⽣。
巨噬细胞在稳态下发挥重要作⽤,在稳态下,巨噬细胞通常是仅有的组织驻留“免疫”细胞,驻留在眼睛,关节,乳腺和卵巢中的巨噬细胞通过整合来⾃组织的输⼊信号并将指令传送到邻近的基质细胞来维持组织的完整性。
巨噬细胞介导的体内平衡⾮常重要,以⾄于巨噬细胞甚⾄存在于⼈母乳中,它们可能有助于控制婴⼉的消化管平衡。
mapk 通路 巨噬细胞极化靶基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mapk 通路巨噬细胞极化靶基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它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机体遭受到外部的病原微生物入侵或者组织发生损伤时,巨噬细胞会被激活并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过程。
巨噬细胞的活化状态或者称为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是决定巨噬细胞生物学功能和效应的一个关键因素。
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通路作为一条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能够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的调节。
在巨噬细胞中,MAPK 通路的活化和调控对巨噬细胞极化以及其所参与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可以分为经典型(M1型)和替代型(M2型)两种。
经典型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菌杀伤能力和炎症介导作用,而替代型巨噬细胞则主要参与组织修复和抗炎反应。
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调节和维持涉及到众多的靶基因。
这些靶基因在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中表达水平和功能有所差异,在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因此,对巨噬细胞极化靶基因的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巨噬细胞功能的调控机制,并有望为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本文将重点介绍MAPK通路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以及巨噬细胞极化靶基因的重要性。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整理,希望能够全面系统地呈现出MAPK通路与巨噬细胞极化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为深入理解巨噬细胞的功能和免疫调控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结构如下:1. 引言该部分首先对文章的研究主题进行概述,简要介绍MAPK通路和巨噬细胞极化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详细说明文章的目的,即探讨MAPK 通路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以及巨噬细胞极化靶基因的重要性。
2. 正文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子部分:MAPK通路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巨噬细胞极化的概念和机制。
医学英语综合教程主课文(u1-u7)翻译

Unit1肺和肾的功能肺的血管系统肺从两个血管系统----支气管循环系统和肺循环系统获得血液供应。
它的营养血液来自于支气管循环系统,流向肺部除肺泡外的所有组织,因为支气管循环系统始于主动脉及上肋间动脉,接受大约1%的心输出量。
大约三分之一的支气管循环的静脉输出流入全身静脉,然后回到右心房。
剩余的输出流入肺静脉,并在心脏最小静脉的作用下,在正常情况下,以1%-2%的量自右向左分流。
肺动脉系统沿着气道从肺门向外周延伸,向下连接下段气道(直径大约2毫米)的动脉,它们壁薄且富有弹性。
从这儿开始,动脉成肌肉化发展,直至其达到30微米,此时肌层消失。
因为这些小肌肉动脉起着积极控制肺部血流分布的作用,所以大部分动脉压降产生在这些小肌肉动脉中。
肺小动脉将血液排空,送入广泛分布的毛细血管网,进入肺静脉。
肺静脉的壁很薄,它们最终在肺门处与动脉和支气管汇合,出肺进入左心房。
肾结构成分人类肾脏在解剖学上位于腹膜后隙,与下胸椎和上腰椎平行。
每个成年人的肾脏大约重150克,长、宽、厚分别为12厘米、6厘米以及3厘米。
肾脏的冠状部分分为/由两个明确的区域(组成)。
外周部的皮质大约1厘米厚,深部的髓质由几个肾锥体构成。
这些锥体状结构的底部位于皮髓质结合处。
锥体的顶部伸入肾门,称为肾**。
每个肾**被一个肾小盏包裹。
肾小盏与肾大盏相聚组成肾盂。
经肾**流出的尿液汇集在肾盂,通过输尿管排入膀胱。
由主动脉分支出来的肾总动脉为两肾输送血液。
肾总动脉通常分为两个主侧支,这两个侧支又进一步分为叶动脉,为肾脏上、中、下区域供应血液。
当这些血管进入肾实质,变成叶间动脉通向肾皮质时,(这些血管)又进一步细分。
细分后的更小血管在皮髓质结合处成为竖支--弓状动脉。
从弓状动脉伸出的叶间动脉进入皮质。
由于传入小动脉始于这些末端叶间动脉,所以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输送血液。
组织学上,肾脏是由一个叫做“肾单位”的基本单位组成。
每个肾脏约含有一百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有两个主要成分:过滤成分―紧包着毛细血管网(肾小球)和一个附着在上面的小管组成。
tbk-1翻译

TBK-1 associates with Rab8b and colocalizes with Rab8b on autophagic organelles自噬细胞器中的TBK-1因子与Rab8b因子共存且相互关联。
We next turned to the mechanisms of how TBK-1 affects autophagy.接下来我们转而研究TBK-1影响细胞自噬的机制。
If Rab8b and TBK-1 cooperate in the control of the autophagic pathway, we reasoned that they might associate.如果Rab8b和TBK-1共同作用于自噬途径的控制,我们推测,他们可能是相关联的。
This was examined first in co-immunoprecipitation experiments with GFP-Rab8b (Fig. 3A).这是GFP-Rab8b在第一次免疫共沉淀实验的检查结果(图3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ab8b and TBK-1 was tested further using an independent method,termed proximity ligation in situ assay (P-LISA), designed to detect endogenous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 whole cells (Soderberg et al., 2006).我们进一步用一个独立的方法测试Rab8b和TBK-1之间的相互作用,该方法被称为邻位连接测定法(P-LISA),其设计用于检测整个细胞中内源性蛋白质-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Soderberg et al,2006)。
巨噬细胞极性转化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巨噬细胞极性转化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应航洁【摘要】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机体组织,在防御应答和维持组织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受不同环境因子作用,巨噬细胞可分化成为表型和功能不同的类型.广义上,巨噬细胞可分为经典活化型(M1细胞)和替代活化型(M2细胞).前者主要发挥抗感染作用,促进Th1型细胞应答;后者在组织修复和促肿瘤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巨噬细胞的极化是细胞针对不同环境因子产生的一种应答机制,是胞内众多分子事件和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的结果.了解其机制对于认识相关生理和病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17【总页数】3页(P3095-3097)【关键词】巨噬细胞;极化;调控【作者】应航洁【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杭州3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2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在炎症、防御、修复、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关键因素[1]。
巨噬细胞源自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从血管渗出,进入器官和组织后,可进一步分化发育成为体内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巨噬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是一群异质性高的细胞系,表现为较强的可塑性。
目前了解较多的巨噬细胞类型有两种,即经典活化型细胞(M1细胞)和替代活化型细胞(M2细胞)[2]。
巨噬细胞的极化是一个多因子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受到胞内众多信号分子及其通路的调控。
环境因子作用于细胞引起的转录调控因子活化,继而在转录水平上参与巨噬细胞极化过程;同时,转录后调控机制,如微RNA(microRNA,miRNA)、乙酰化、泛素化和甲基化等同样可参与巨噬细胞的极化调控[3]。
1 巨噬细胞的极化及其功能特征巨噬细胞受环境因子刺激而活化,不同的胞外信号可导致巨噬细胞向不同类型转化。
细菌及其产物脂多糖、机体分泌的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等都可以促进M1细胞形成。
periodical__zgsyyy__zgsy2009__0927pdf__0927178

作者单位: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NF.K13、MMP-9与EMs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基质金属蛋白-9 1.1 生物学特征MMPs是一类肽链内切酶,由于它们在几 乎所有人类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活性均高于正常组织而倍 受重视。MMP-9是MMPs家族中分子星最大的明胶酶,来源 于结缔组织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白细胞¨J。MMP-9由功能 各不相同的3部分组成H],即氨摹酸的信号肽和前肽部分,中 间的催化活性区域和羧基端的类血红素结合蛋白区。信号肽 和前肽部分与MMP-9活性有关,信号肽由20~30个氨基酸 残基组成,其后紧接的前肽部分由80一90个氨基酸残基组 成,其内的半胱氨酸残基被认为MMP-9活化的“开关”,经与 其侧链上的巯基与催化活性中心的zn结合,阻断MMP-9的 催化位点与其作用底物的结合,使MMP-9保持无活性的状 态;催化活性区由约1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2个zn和2
参考文献
[1]王澍寰.手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3,434,466. [2] Yalamanchi N,Kleiin MB,Pham HM,et a1.Flexor.tendon wound
healing in Vitro:lactate up--regulation of TGF-·beta expression and functional activity.Hast Reconstr Sufg,2004,113(2):625-632. [3]Moores AP,Owen MR.Tarhon JF.The three—loop pulley suture ver- ¥118 two locking—loop sutures for the repair of canine achilles ten- dom.Vet Surg,2004,33(2):131-137. [4] 王春渤,辛畅泰,安贵林.防止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局解手术 学杂志,2003,12(4):291-292.
运动系统英语单词及其翻译

《运动系统》专业单词1、运动系统(解剖学部分)cervical vertebrae 颈椎thoracic vertebrae 胸椎lumbar vertebrae 腰椎sacrum 骶骨coccyx 尾骨sacral hiatus 骶管裂孔intervertebral foramen 椎间孔sternum 胸骨sternal angle 胸骨角rib 肋骨clavicle 锁骨scapula 肩胛骨humerus 肱骨radius 桡骨ulna 尺骨hip bone 髋骨ilium 髂骨pubis 耻骨ischium 坐骨femur 股骨patella 髌骨tibia 胫骨fibula 腓骨pterion 翼点optic canal 视神经管paranasal sinuses 鼻旁窦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眶上裂jugular foramen 颈静脉孔synovial joints 滑膜关节articulation capsule 关节囊shoulder joint 肩关节elbow joint 肘关节wrist joint 腕关节hip joint 髋关节knee joint 膝关节ankle joint 踝关节pelvis 骨盆greater sciatic notch 坐骨大切迹vertebral column 脊柱intervertebral disc 椎间盘pubic symphysis 耻骨联合greater sciatic foramen 坐骨大孔lesser sciatic foramen 坐骨小孔 cruciate ligament 十字韧带fibular collateral ligament 腓侧副韧带 tibial collateral ligament 胫侧副韧带 medial meniscus 内侧半月板 lateral meniscus 外侧半月板 sternocleidomastoid 胸锁乳突肌 scalenus 斜角肌 trapezius 斜方肌 latissimus dorsi 背阔肌 erector spinae 竖脊肌 pectoralis major 胸大肌external intercostal muscle 肋间外侧肌 internal intercostal muscle ,肋间内侧肌 diaphragm 横膈膜vena caval foramen 腔静脉孔 oesophageal hiatus 食管裂孔 aortic hiatus 主动脉裂孔ex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in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transverse muscle of abdomen abdominal rectus musclesheath of abdominal rectus 腹直肌鞘 inguinal ligament 腹股沟韧带 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 腹股沟浅环 deltoid 三角肌 biceps brachii 肱二头肌 triceps brachii 肱三头肌 brachioradiallis 肱桡肌 pronator teres 旋前圆肌flexor digtorumsuperficialis 指浅屈肌 flexor digtorumprofundus iliopsoas muscle 髂腰肌 gluteus maximus muscle 臀大肌 piriformismuscle 梨状肌 sartorius muscle 缝匠肌quadriceps femorismuscle 股四头肌 biceps femorismuscle 股二头肌 gastrocnemius muscle 腓肠肌 soleus muscle 比目鱼肌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直肌2、运动系统(组织学部分)connective tissue proper 固有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LCT)疏松结缔组织collagenous fiber 胶原纤维elastic fiber 弹性纤维reticular fiber 网状纤维fibroblast 成纤维细胞fibrocyte 纤维细胞macrophage 巨噬细胞plasma cell 浆细胞mast cell 肥大细跑fat cell 脂肪细胞dense connective tissue(DCT)致密结缔组织adipose tissue 脂肪组织reticular tissue 网状组织ground substance 基质mesenchyme 间充质tissue fluid 组织液chondrocyte 软骨细胞hyaline cartilage 透明软骨elastic cartilage 弹性软骨fibrocartilage 纤维软骨osseous tissue 骨组织bone matrix 骨基质bone lamella 骨板osteocyte 骨细胞osteon 骨单位osteoblast 成骨细胞osteoclast 破骨细胞compact bone 骨密质spongy bone 骨松质bone collar 骨领ossification 骨化skeletal muscle 骨骼肌cardiac muscle 心肌smooth muscle 平滑肌myofibril 肌原纤维intercalated disk 闰盘sarcomere 肌节thick/thin myofilament 粗/细肌丝3、运动系统(生理学部分)motor unit: a single motor neuron + the set of muscle fibers innervated by it.striated muscle: Both cardiac and skeletal muscle are striated muscle. They are made up of large, rigid arrays of sarcomeres.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Contractile response in skeletal muscle is triggered by an action potential, theAP is conducted down the T-tubules. They allow action potentials to penetrate deep into skeletal muscle cells. This allows an extracellular event to be signaled simultaneously throughout a large cell.a contraction/ a shortening contraction/a concentric contraction: A muscle is activated and it shortens.运动单位:单个运动神经元+由它支配的一组肌纤维。
医学专业英语翻译4单元1

Types of bones. Almost all of the bones of the body may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principal types on the basis of shape: long, short, flat and irregular. Long bones have greater length than width and consist of a diaphysis and a variable number of epiphyses. For example, metacarpals, metatarsals, and phalanges have only one epiphysis. The femur actually has four. Other long bones have two.类型的骨头。几乎所有的身体的骨头可分为四个主要类型的基础上,形状:长的、短的、公寓、不规则的。长骨有更大的漫长而不是宽度和包括骨干和一个可变数目的epiphyses。例如,metacarpals、蹠骨,和趾骨只有一个epiphysis。股骨却有四个。其他长骨生两个
◆ Blood cell production: red marrow in certain bones is capable of producing blood cells, a process called hematopoiesis or hemopoiesis. Red marrow consists of blood cells in immature stages, fat cells, and macrophages. Red marrow produces red blood cells, some white blood cells and platelets.◆血细胞生产:红色的骨髓在某些骨头能产下血细胞,这个过程称为造血或hemopoiesis。红色的骨髓由血细胞在不成熟的阶段,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红色的骨髓产生红血球,有些白血球和血小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的主要成分[1],其中还包括骨髓祖细胞和血液单核细胞。
最近的研究表明,MPS系统的不同成分来源于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并非全部来自同一祖先谱系[2] [3]。
巨噬细胞的功能与其谱系一样多样,在正常的体内平衡和疾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4] [5]。
在急性和慢性炎性疾病状态如伤口,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中尤其如此。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巨噬细胞在正常和患病的组织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血管生成,基底膜破裂,白细胞浸润和免疫抑制[4]。
因此,巨噬细胞已成为多种疾病状态的中心药物靶标,包括肿瘤微环境(TME)。
这篇综述着重于影响巨噬细胞的恶性肿瘤的药物策略,而读者可以参考最近的优秀综述,了解巨噬细胞生物学的其他方面,包括巨噬细胞生理功能[5],巨噬细胞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6],以及巨噬细胞药物靶标的临床适用性和翻译[7]。
该综述首先介绍了巨噬细胞和巨噬细胞群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然后介绍在以下三个方面涉及巨噬细胞的癌症治疗策略:1)鉴定用于调节TAM活性的药物靶标,2)以细胞特异性递增顺序促进药物货物有效递送至系统性巨噬细胞的工程载体,肿瘤- 局部TAM,或亚型特异性肿瘤M2-TAM,和3)利用巨噬细胞的肿瘤归巢特性进行基于细胞的治疗。
1.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最初由Ilya Ilyich Mechnikov于1882年在海星中描述,吞噬细胞是白细胞的进化保守子集,其在所有多细胞物种中维持生物体内稳态[8]。
这种细胞类型,特别是在哺乳动物物种内,分布在整个身体内并存在于每个组织内以执行特定功能[3]。
小胶质细胞是大脑内的组织驻留巨噬细胞,促进神经突触修剪以维持记忆[9],并在免疫特权环境中作为免疫防御[10]。
肝脏中的库普弗细胞可以清除外来的,致病的和废弃的物质[11]。
脾红髓巨噬细胞负责红细胞的再循环过程[11] [12] [13]。
保护性屏障中的特定巨噬细胞亚群,例如皮肤中的朗格汉斯细胞[14]和肺内的肺泡巨噬细胞[15],负责清除致病物质和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肾脏内的肾小球系膜细胞调节血流[16]。
血液循环中的单核细胞提供巨噬细胞储库,用于抵抗免疫和炎症反应[17]。
此外,单核细胞来自骨髓,其中造血祖细胞产生单核细胞以及维持骨功能的破骨细胞。
最后,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ofbauer细胞,即胎盘的巨噬细胞,在胚胎发生过程中维持母婴之间的信号串扰[18] [19]。
很明显,MPS细胞是维持健康和生命的复杂系统的一部分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因此在体内平衡和疾病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最近几篇综述[20] [21] [22]介绍了不同组织中不同巨噬细胞功能的复杂性。
1.2巨噬细胞极化巨噬细胞是一种能够对微环境线索起反应的塑料细胞类型[23]。
在发病过程中,这种细胞类型是第一反应者,识别病原体相关模式(PAMPs),如脂多糖(LPS)[24]。
LPS使巨噬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4(TLR-4)激活转录因子(例如干扰素调节因子(IRF)和核因子kappaB (NF-κB))以产生炎症反应[24] [25] ]。
这局部募集更多的巨噬细胞和白细胞浸润,以对抗致病性损伤[26] 。
相反,些促炎性极化巨噬细胞(M(LPS))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包括IL-1β,IL-6和TNF-α,促进在创伤微环境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广泛释放可能对整个组织修复有害。
相反,巨噬细胞对受损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IL-4和IL-13起反应,通过Janus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途径激活STAT6转录因子,有效地打开特征性抗炎症。
基因如精氨酸酶(Arg1)和抵抗素样分子α[26] [27] [28]。
这些基因调控途径促进更多免疫调节巨噬细胞(M(IL-4))的募集,免疫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血管生成和基底膜重塑等过程的诱导[29] [30]。
基于不同刺激下巨噬细胞的促炎和抗炎功能,已提出广泛分类以将巨噬细胞概括为经典激活的M1(促炎,由LPS或干扰素γ(IFNγ)激活)或激活的M2(抗激活的)- 炎症,由IL-4,IL-13或IL-10)表型激活[31]。
有趣的是,这些促炎和抗炎途径可以相互融合[32] [33]。
通常,伤口部位也易受病原体损伤,因此巨噬细胞类型之间的平衡对于伤口分辨是必需的。
因此,两种巨噬细胞类型都存在于这些环境中,包括同时执行功能的巨噬细胞和完全脱离M1和M2谱的巨噬细胞[32] [33]。
显然,特定环境或特定疾病或稳态中的巨噬细胞功能是复杂的。
尽管如此,这些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活化以及巨噬细胞在解决并发症或疾病发生的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已得到公认。
因此,巨噬细胞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治疗靶点[26] [34]。
2.肿瘤发生中的巨噬细胞2.1肿瘤发展中的巨噬细胞极化巨噬细胞是白细胞浸入TME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已成为激烈研究的主题,因为它们对阻断或增殖肿瘤进展的白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有影响。
有趣的是,巨噬细胞已被确定为炎症的驱动因素,不仅在癌症中,而且在其他疾病状态中。
实际上,由炎症性肠病,矽肺病和石棉沉滞症等疾病引起的慢性炎症预先将这些部位置于癌症发展之中。
读者可以参考Elinav等人对该主题的出色评论[35]。
有趣的是,巨噬细胞似乎分裂忠诚度,一方面促进肿瘤消退(M1 / M(LPS)),另一方面促进肿瘤发生(M2 / M(IL-4))(图1)。
近半个世纪前进行的研究表明,M1巨噬细胞具有杀死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符合M1巨噬细胞去除异物的主要生理功能[36]。
M1细胞在TME内启动细胞因子产生,并通过募集前免疫刺激白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破坏。
然而,在同一研究期内的研究表明,M2巨噬细胞在肿瘤扩增中起着重要作用[37]。
M2细胞通过其在基底膜分解和沉积,血管生成,白细胞募集和整体免疫抑制方面的贡献来驱动原发和转移部位的肿瘤发展[37] [38] [39]。
重要的是要注意,与正常的体内平衡一样,TME内的巨噬细胞不限于M1 / M(LPS)或M2 / M(IL-4)状态;它们可能位于此频谱之间或之外。
无论极化状态如何,去除所有巨噬细胞群已成为潜在的治疗选择,因为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发生均显着减少[40]。
然而,正如本综述后面所述,由于药物输送和巨噬细胞靶向的限制,该策略的临床影响有限,除非与其他免疫药物联合使用[41]。
另一方面,无论极化状态如何,巨噬细胞都保留了可塑性的能力,包括作为微环境线索的函数在表型之间切换的能力。
因此,目前正在探索将TME内的巨噬细胞表型从免疫抑制改为免疫促进的方法用于治疗应用[41]。
C D68是常见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标记物,在16项研究中用作TAM 标记物,包括4项CD68与其他特异性巨噬细胞标记物组合的研究。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评估3项研究中不同TAM极化和存活的预后作用,而其他研究使用单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M1 TAM在2项研究中被标记为CD68 + HLA-DR +细胞,在第三项研究中被标记为CD68 + iNOS +细胞。
M2 TAM在2项研究中表示为CD68 + CD163 +细胞,在第3项研究中表示为CD68 + CD206 +细胞。
有2篇研究CD163 +的论文和另外2篇研究CD204 + TAM的文章,其中一篇研究同时评估了CD68 + TAM和CD204 + M2 TAM。
在9篇文章中研究了CD68 + TAM 在肿瘤胰岛和基质中对总体存活(OS)的作用。
肿瘤胰岛和基质CD68 + TAM密度分别在4篇和5篇文章中报道。
2.2 TAMs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原发性肿瘤中巨噬细胞的存在已被证明与几乎所有肿瘤中较差的预后相关[7] [42],结肠癌除外[43]。
有趣的是,近年来,临床医生扩大了这些研究,以研究这些微环境中的M1和M2表型。
增加这些部位中的M1巨噬细胞水平表明预后较好[44] [45],而M2巨噬细胞水平的增加[42]或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例的降低[46]预示结果不佳。
虽然这些相关性研究尚未与因果关系联系起来,但旨在去除巨噬细胞和/或改变巨噬细胞表型的新兴治疗策略正在促进有希望的治疗益处[41]。
3巨噬细胞/ TAM的药理学调节3.1Bisphosphonate双膦酸盐是结构上由两个磷酸基团连接的中心碳组成的化合物家族,R1和R2侧基,其中R1是H,OH或Cl,R2包含决定化合物效力的不同官能团[47]。
第一代非含氮双膦酸盐(依替膦酸盐,氯膦酸盐和替鲁膦酸盐)在细胞内转化为不可水解的ATP类似物,导致细胞凋亡[48]。
第二代(脂肪胺R2)和第三代(芳香胺R2)二膦酸盐通过抑制必需的酶法呢基二磷酸(FPP)合酶诱导细胞凋亡。
双膦酸盐对羟基磷灰石具有高亲和力,并且经常用于治疗骨疾病,例如骨质疏松症,佩吉特病和骨转移瘤。
此外,小鼠乳腺肿瘤模型的临床前研究表明,双膦酸盐也可能表现出骨骼外的治疗效果[49] [50]。
在这种情况下,双膦酸盐(唑来膦酸)主要与乳腺肿瘤中存在的微钙化结合,并且随后被TAM吞噬以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M2至M1复极化。
为了改善药代动力学,减少毒性副作用(例如颌骨坏死),并改变骨骼的生物分布以进行骨外应用,双膦酸盐通常配制成脂质体或纳米颗粒[51] [52]。
虽然用脂质体氯膦酸盐(clodrolip)耗尽TAM可以改善一些临床前癌症模型的存活率,但据我们所知,单独使用双膦酸盐完全消退肿瘤尚未实现[51]。
一些显示通过双膦酸盐消耗TAMs的药物包括抗血管生成疗法(索拉非尼和抗VEGF抗体)和脂质体多柔比星(Doxil)[51] [53] [54]。
除了破坏TAM的促肿瘤作用外,还显示相关的驻留Kupffer细胞耗竭可降低载药纳米颗粒的肝清除率,从而延长其血浆循环时间[54] [55]。
然而,并非所有疗法都受益于巨噬细胞/ TAM的消耗,尤其是旨在刺激抗肿瘤先天免疫的免疫疗法[56] [57] [58]。
事实上,诸如通过施用氯膦酸盐脂质体的系统性巨噬细胞的不加区别的消耗有时可能加剧疾病进展。
例如,肿瘤引流淋巴结中包膜下窦CD169 +巨噬细胞的消耗与B16F10肿瘤模型中肿瘤负荷增加有关,而淋巴结中CD169 +巨噬细胞的密度也与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患者的良好预后正相关[59] ] [60] [61]。
这些报告进一步表明,与一般的巨噬细胞耗竭策略相比,TAM靶向治疗剂可以提供其他潜在有益的常驻巨噬细胞。
临床上,双膦酸盐是第一种抗癌药物,据报道可以批准用于人类使用的TAMs,早在1995年就可以用于帕米膦酸盐,2002年用于唑来膦酸,它们被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骨相关转移(表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