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二十年综述(1999—2018)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中外交往的不断增强,中文翻译已成为最为重
要的跨文化交流方式之一。
然而,在中文翻译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
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翻译需求。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语料库翻译成为一种新的翻译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实用和高效的
翻译实践经验。
语料库翻译是指利用大规模的平行语料库来进行翻译学习,通过分析
语料库中的句子构造、单词搭配、语法结构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之间
的差异和奥秘,从而提高其翻译技能。
与传统的翻译方法相比,语料库翻
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实用性强。
语料库翻译能够迅速提供学生所需的大量平行语料库,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翻译的实际应用情况,提高其翻译水平和适应能力。
2.掌握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
握词语的搭配和使用规则,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翻译的精度和流畅度。
3.提高效率。
语料库翻译可以快速地进行批量翻译,并且能够自动检
测翻译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能提供更详细的反馈和纠错建议,以帮
助学生快速修正错误。
由此可见,语料库翻译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技能,还可
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翻
译任务。
因此,未来中文翻译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合语料库翻译的方法和技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潜力的翻译人才。
国内关于英语词汇中母语负迁移的研究近二十年的综述

国内关于英语词汇中母语负迁移的研究近二十年的综述摘要:通过统计近20年来有关英语词汇层面母语负迁移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总结我国学者在此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发现我国学者详细研究了母语负迁移产生原因;系统归纳了母语负迁移的错误类型;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母语负迁移。
但是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研究对象多样性不够,研究方法单一。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英语词汇;文献综述引言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一直以来困扰着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及语言研究学者们。
近年来,关于母语负迁移的研究也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母语负迁移的文章和著作也越来越多。
本文通过阅读近二十年国内有关英语词汇层面母语负迁移的相关文献,得出了以下结论。
1、文献检索情况笔者在万方数据上以“英语词汇中的母语负迁移”为关键词在学位论文库中进行搜索,发现1999年至2018年有79篇关于英语词汇中母语负迁移的论文,其中有54篇期刊论文,33篇学位论文和1篇会议论文。
以此为研究英语词汇层面母语负迁移的有效资源。
统计了近20年国内有关英语词汇层面母语负迁移的变化趋势(见图1)。
如图示,2011-2018年文章数量达45篇,多于1999-2010年的34篇。
2012年之前,文章数量呈上升趋势,2012年以后,研究热度整体下降。
同时,关于英语词汇中的母语负迁移的研究多以非材料性研究为主(44篇,占56%),实证性研究有35篇;实证研究多以发放测试题为研究手段。
总体看来,国内关于英语词汇中的母语负迁移的研究越来越科学化。
2、国内关于英语词汇层面母语负迁移的研究现状2.1词汇层面母语负迁移的产生原因研究关于英语词汇层面母语负迁移的文章很多。
不少学者对英语词汇层面母语负迁移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从语言知识、学习方法和英汉思维差异这几个角度来进行阐释。
高丽艳(2012)将学生写作中出现词汇错误的原因归结为:第一,受汉语使用习惯的影响;第二,词汇学习片面孤立;第三,音形分离记忆词汇;第四,受母语负迁移影响。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研究方法综述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研究方法综述一、绪论正如Sinclair所言:语料库所提供的海量语料使研究者系统地对大量文本语料进行审视,使我们有可能发现一些新的未发现的语言事实。
语料库在语言研究中能提供空前广泛的语言资料,使得对语言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成为可能。
本文以2000年以来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研究的文献为依托,深入分析文献中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并从借助的语料库类型进行具体综述,据此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借助的语料库类型语料库为语言描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在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中,语言学家利用机储数据库去描写语言的词汇和语法。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方便研究者统计数据,并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深化对某一类词群的研究。
然而,语料库种类众多,现代汉语研究方向也是多方面的,选择与研究内容相适应的语料库类型才能更好地提高研究效率,取得更佳的研究成果。
笔者通过归纳2000年以来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研究的文献,总结以下几种常用的语料库类型。
(一)基于标注语料库的研究标注就是使语料的某些单位(词、句、段等)和表示对这些单位的某种层次的理解的知识信息(标记符)相关联。
标记语料库即含有这些加工者添加其对语料的理解信息的语料库。
这样的语料库可以作为句法规律研究的重要参考。
孙建功等,基于标记语料库对单句句型句模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现代汉语单句句型和句模对应关系的主要特点。
杜婷借助《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的标注语料库(在线提供免费检索的语料约2000万字),对现代汉语中小类词口部动词的频度进行了统计,进而发现其语法语用规律。
对语料库的标注工作,既是语料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丰富了语料库的利用价值,使其在句型、词汇等方面的研究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基于静态语料库的研究静态语料库是收集某一固定时期的共时语言使用样本构成的语料库,属于共时语料库的一种。
现有的许多类型的词典,被众多语言研究者运用到语言学研究中,形成基于静态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研究范式。
国内语料库研究综述

国内语料库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旨在回顾国内语料库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文章总结了国内语料库研究的主要成果、不足之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旨在为语料库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以推动国内语料库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语料库、国内研究、发展历程、现状、未来研究方向引言语料库是指为语言研究而收集的、有一定规模的、有代表性的语言材料集合。
自20世纪中期以来,语料库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国内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语料库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国内语料库研究的现状、成果及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现状1.国内语料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开始出现一些小型语料库的建设和研究,如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词库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开始大力推进语料库的建设和研究,涉及的领域也日益广泛。
目前,国内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语料库,如中国传媒大学的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语言语料库、上海交通大学的中文文本分类语料库等。
2.基于不同领域语料库的研究成果和不足语料库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语言教学、词典编纂、语言政策研究等。
在语言教学领域,语料库可以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和语境,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词典编纂领域,语料库可以提供大量的实例和用法,有助于提高词典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在语言政策研究领域,语料库可以提供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有助于制定科学的语言政策和发展规划。
然而,国内基于不同领域语料库的研究成果尚不够丰富,且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着研究空白。
例如,针对特定领域的语料库建设和研究尚不够深入,部分领域的语料库仍存在着规模较小、代表性不足等问题。
此外,针对语料库在二语习得、语言演化等领域的研究尚不够充分。
3.国内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语料库应用于国内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综述

( 三)学生在翻译教学中的主体 l 生 翻译 教学 ,不 然而喻是 教与学互 动 的过程 。 国内有关基于语 料库 的翻译教学 的众多核心期 刊
Hale Waihona Puke 双语对应语料库 ,但对 于学 习者对应语料库的构 建及其在 翻译教 学 中的作用 ,则鲜有文章论及 。 目前国内除文秋芳在 20 年发表的 《 08 中国大学生 英汉汉英 口笔译语料库 》一文外 ,尚无其他公开
教育教学研究
■ 叠■■■
语料库应用子国内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综述
程璐璐 潘基 鑫
110 ) 06 1 沈阳师范大学 ( 阳 103)华北科技学院 ( 沈 10 4 燕郊
【 要】 通过回顾和总结近几年来语料库应用于国内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从定量 摘
和定性两 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分析 ,以期实现语料库与翻译教学 的完美结合 。
Q 堡蔓垒 ! 塑 璺差 至 塑2
E mal n d b 2 . m — i :Id x @1 6c o
自建 的小 型语料库 因其弥补语料 的有限性 以 及 功 能单一 性 ,成 为课 堂翻译 教学 中实用 的工 具 。有 了平行语料这个 学习的平 台 ,师生或研究 者可 以对原文和相应的译文进行观摩 ,提高了双
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文章直到 2 0 年才开始 出 03
现。到 2 1 年止 ,语 料库应用 于翻译研究无论是 制作 精确 的翻译词汇教学大纲和词表 ,为教师提 00 理论 还是实践研究都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也 供例句来源 。总之 ,语料库不仅 帮助学生决定翻 留下 了许多问题待我们去思考 。 译 中的选词还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 研 究现 状分 析 ( )提高译本的鉴赏能力及双语转换能力 -
典籍翻译二十年研究综述

典籍翻译二十年研究综述典籍翻译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近二十年来,典籍翻译研究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更好地总结这一时期的成果和经验,本文将对典籍翻译二十年研究进行综述。
一、研究背景二十年来,中国的典籍翻译研究受到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不断涌现出一批学术精英和翻译大家,他们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典籍翻译为世界各国的语言,以此为中华文化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成果典籍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翻译理论研究:在翻译理论方面,学者们对传统文化翻译的方法和原则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丰富了翻译理论体系。
2. 翻译实践成果:在翻译实践方面,许多著名的典籍被翻译成了多种外语,比如《论语》、《道德经》、《孟子》等,这些翻译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3. 研究成果的应用:典籍翻译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国际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出版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三、存在问题在典籍翻译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翻译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典籍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与原著思想相背的情况,这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
2. 缺乏跨学科研究:典籍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和语言学领域,而缺乏与哲学、历史、宗教等跨学科的研究,不能真正挖掘典籍背后的丰富内涵。
3. 缺乏新的研究方法:典籍翻译研究缺乏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趋势,影响了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
四、展望未来在典籍翻译研究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向:1. 加强翻译技术研究:在典籍翻译研究中,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翻译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在一些特殊领域和语种的翻译方面,需要开发出更多先进的翻译工具和软件。
2. 加强跨学科研究:我们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比如哲学、历史、宗教等,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典籍内涵,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2024年语料库研究》范文

《语料库研究》篇一一、引言语料库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语言数据集合,已成为语言学、语言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
它能够为语言分析、语言教学、翻译、词典编纂等多个领域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语料库研究的重要性,并就当前语料库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进而分析其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语料库研究的现状1. 语料库类型及建设随着技术的进步,语料库建设日趋成熟。
根据不同领域和用途,语料库可大致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
其中,通用型语料库如COCA、BNC等,涵盖了广泛的语言使用场景;专用型语料库则针对特定领域或主题进行收集,如法律、医学等。
此外,还有多媒体语料库和口语语料库等类型。
在建设过程中,研究者需考虑语料库的规模、代表性、时效性等因素。
2. 语料库应用领域语料库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语言学领域,语料库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在翻译领域,语料库可帮助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在词典编纂方面,语料库为词汇的收集和释义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在语言教学、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语料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当前挑战与问题尽管语料库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在语料库建设方面,如何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真实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对语料库进行智能化处理和利用也是一大挑战。
其次,在应用方面,如何将语料库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应用效果也是一个难题。
此外,不同领域和行业对语料库的需求存在差异,如何满足这些不同需求也是一项挑战。
四、未来展望面对未来的发展,语料库研究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多样化与个性化: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未来的语料库将更加关注用户需求和实际应用场景的差异。
研究者需要设计更多类型的语料库来满足不同领域和行业的需求。
2. 智能化与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促进语料库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处理。
例如,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语料进行自动标注、分类和分析等操作,提高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语料库资源提高大学生翻译学习能力的研究——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专业为例

三、利用语料库资源的学生培训项目 研究
基于上述语料库的应用价值,也受开放式教 学优点的启发,研究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 专业三年级本科班翻译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其 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语料库资源提高语言意识, 提升学习兴趣,最终增强翻译学习自主性。研究 认为,大学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 其翻译水平尤其重要,因为高水平的翻译能力在 很大程度上依靠译者长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
第31卷第3期 2021年6月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ansu Radio & TV University
Vol.31 No.3 Jun. 2021
基于语料库资源提高大学生翻译学习能力的研究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专业为例
胡兰西1,王美玲2
(1•国家开放大学外语教学部,北京100039;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北京100024)
多数情况下男的会被接受。”英译为“If a man and a woman applies for the same job, it is no doubt that in many cases the man will be accepted."译文中"it is no doubt that"是否合适呢?学生在查朗曼词典 中"not doubt",发现其词条解释为"used when you are saying that you think something is probably true” 提供的例句为“No doubt you' 11 have your ow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译者风格;翻译共性;口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20)01010506
一、引言
语料库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本库。20世纪60年代初,N. Francis和H. Kucera开始设计并建成第一代大型电子语料库,即后来著名的布朗语料库(BROWN),开启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之路,到现在,已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国内的语料库与语言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交通大学黄人杰、杨惠中等教授建成学术英语语料库(JDEST)。到了90年代初,语料库语言学开始用于翻译研究,1993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ona Baker教授发表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一文[1]223-250,指出语料库可以用于描写和分析客观存在的翻译语料,能够揭示翻译本质,该文开启了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先河,并阐明了其应用领域及应用价值。同年,我国杨惠中教授发表《语料库语言学与机器翻译》一文,标志着国内语料库与翻译学结合的发端。Tymoczko[2]652曾预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将是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那么,经过20年的发展,语料库应用于翻译研究是否实现了Tymoczko的预言,成为翻译研究的主流?现在的研究发展程度如何?着重于哪些领域的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前景是什么?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上1999—2018年这20年来CSSCI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语料库在翻译方面的研究论文为基础,分析并梳理其目前的研究现状、已有的成果以及前景预测。
(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图3是CiteSpace统计出来的有关语料库研究的关键词,综合这些关键词,笔者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体分为五类,主要包括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及评介,语料库建设与应用,翻译共性,译者风格,语料库在口译与教学中的应用等。
三、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现状
从1993年Baker首次提出“语料库翻译学”至今,已经过去二十多年。胡开宝[7]7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研究范式奠定时期(1993—1998)与迅速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他的这一说法,刚好印证了Tymoczko的预言,从1999年开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和兴趣。20年来,在我国,以王克非教授、胡开宝教授等为代表的学者致力于翻译平行语料库的开发建设,并基于这些语料库的应用展开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内容涉及翻译共性研究、翻译对比研究、翻译规范研究、翻译教学研究、译者翻译研究、机器翻译及口译研究等方面,在我国翻译界掀起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热潮。
(一)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代表人物及机构
从图1、图2可以看出,语料库翻译研究以王克非、黄立波、胡开宝、胡显耀、李德超等教授为代表,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并不断向国内其他学校和学者辐射。这说明在我国,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越来越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且,语料库统计出来的数据,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准确地说明翻译中的种种问题,因此呈现出越来越迅猛的发展势头。
二、语料库翻译学概况
“Corpus Translation”(语料库翻译学)最早由Mona Baker在1993年的论文中提出,后Tymoczko用“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2]653专指语料库翻译学研究;2011年,胡开宝在其著作《语料库翻译学概论》中给出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定义,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系统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等内容的研究。語料库翻译学语言学与翻译学相结合的研究,不仅涉及翻译理论,也涉及翻译实践的研究,注重通过实证的方式对翻译过程进行描写。这一点,与传统的翻译研究注重学者定性分析相区别,这也是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即通过对海量的翻译语料或双语语料等的定量数据统计,对翻译现象或翻译本质进行定性分析,从而更加具有说服力。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二十年综述(1999学版》2020年第01期
摘要:语料库语言学自1993年与翻译学相结合,从1999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到现在已经走过20年。通过分析、统计中国知网(CNKI)1999-2018年CSSCI期刊上发表与“语料库翻译学”相关的文章,发现这些文章主要从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及评介,语料库建设与应用,翻译共性,译者风格,语料库在口译与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助于为将来的语料库翻译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
总之,语料库翻译学作为描述翻译研究中的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3]474,以翻译本体为研究对象,从大规模翻译文本或翻译语言整体入手,采用语内对比与语际对比相结合的模式,对翻译现象进行描写和解释,探索翻译的本质[4]9-14,在研究翻译过程、翻译方法与策略、翻译规范及教学等方面都有着传统翻译研究无法企及的优势,因此,语料库翻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不仅涵盖传统翻译学研究内容,如翻译本质、译者风格、翻译语言特征、翻译规范、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以及口译研究等,也包括建设翻译平行语料库或翻译语料库,为后续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使研究内容能够不断深入,比如王克非[5][6]、胡开宝[7][8]、黄立波[9][10]等学者相继著书立说,致力于语料库的开发建设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