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富乐园际学校2020年春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2课
四川绵阳富乐园际学校2020年春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2课 回延安)

四川绵阳示范初中(富乐国际学校)2020年春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训练班级姓名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一、选择1.(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铺:pū地名B.白羊肚手巾红腰带肚:dù白毛巾C.米酒油馍木炭火馍:mó黍米面饼D.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糜:mí黍类谷物2.下面诗句按照感情划分,节拍线和着重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B.双手/搂定/宝塔山。
C.千声万声/呼唤/你。
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
B.“一头扑在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情。
C.诗人描绘团聚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等,烘托出热闹的气氛。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比喻,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
“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
“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4.对下面加点字词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两个“莫”,表达作者重回延安不能克制的激动之情)B.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四个量词重叠使用,构成排比,显出了延安的变化之大)C.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杨家岭的红旗”指代党中央,写出了党的领导作用)D.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照”字突出了枣园灯光的明亮)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几回回:方言,一回又一回。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能力测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季期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能力测试题(一)第一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禁锢(gù)诘责(jié)文绉绉(zhōu)眼翳(y ì)B.犀利(xī)黝黑(yòu)一绺绺(lǚ)颔首(hàn)C.解剖(pōu)畸形(qí)椽子(chuán)私塾(shú) D.滞留(zhì)粲然(càn)庶祖母(shù)脊背(j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不以为然B.光大门楣文质彬彬困惑不解浑浑噩噩C.正襟危坐诚皇诚恐粗制滥造藏污纳垢D.暗然失色家徒四壁孤苦伶仃微不足道3.下面各句加点词用法有错的一项是()(3分)A.刘晓娅走起路来抑扬顿挫,风风火火的,丝毫不像个女孩子。
B.他旁边那个正襟危坐的军官,威严而稳重,但是酒过数巡,这人却渐渐活跃起来。
C.三奶奶对亲家老爷说起上海滩,只说那里不比家乡,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D.老师把这件事交给小刚做,是因为平时他做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5.下列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第1--4课)

1__社戏__[见学生用书P2]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楫.子(jí)癞.子(lài) 起哄.(hōng) 吁.气(xū)B.屹.立(yì)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ǔ)C.撺掇.(duó) 凫.水(fú) 桕.树(jiù) 旺像.(xiàng)D.皎.洁(jiǎo) 归醒.(xǐng) 絮.叨(xù) 好歹.(dǎi)【解析】A项,“起哄”的“哄”读作hòng;C项,“撺掇”的“掇”读作duo,“旺像”应为“旺相”;D项,“归醒”应为“归省”。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社戏》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D.《社戏》中有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双喜,文中对他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解析】A项,“保护并了解”不符合认识逻辑,应为“了解并保护”;B项,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C项,句式杂糅,删掉“的作者”或“的作品”。
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含褒义色彩的是(C)A.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
B.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C.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D.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
【解析】要想正确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还要结合词语的感情色彩来分析。
C项,喝采:用以大声叫好,含褒义。
突出了船航行速度之快和孩子们驾船技术的高超,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希望尽快回到家里的迫切心情。
4.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越剧及昆曲中小旦分为:悲旦(身世悲苦的青年女子)、__花旦__(天真、活泼的少女)、闺门旦(官宦人家的小姐)、__正旦__(中年妇女)、__武旦__(有武艺的女子)、泼旦(性格比较泼辣的女子)。
2020年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萦.带(yínɡ)殷.红(yīn)元勋.(xūn)奠.基(diàn)B.校.对(jiào) 调羹.(ɡēnɡ) 薪.金(xīn) 抹.杀(mǒ)C.绞.肉(jiǎo) 硕.果(shuò) 迭.起(dié) 梳.头(shū)D.卓.越(zhuó) 昼.夜(zhòu) 挚.友(zhì) 澎.湃(pénɡ)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选聘谣言鲜为人知家谕户晓B.抱歉小楷沥尽心血心不在焉C.咳嗽草率不以为然深恶痛决D.悠然疙瘩锲而不舍妇儒皆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
B.云南鲁甸地震救灾现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C.年过半百的广丰县农民郑春枫锲而不舍....,终于圆了几十年的大学梦。
D.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见如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B.没有谁不能不被消防英雄们的事迹感动。
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通过叙写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刻画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形象。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一部国别体通史。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③一个人格猥琐、低劣的人,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一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练题(一)附参考答案(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评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诵.读(sòn)处.理(chù) B.陡.峭(dǒu)涨.潮(zhǎng)C.看.护(kān)袜.子(mò) D.围绕.(rào)调.研(tiáo)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灸手可热恣意妄为折衷事非B.融会贯通源远流长消声匿迹C.莫名其妙忍俊不禁暴殄天物D.博闻强识不可理喻见义思迁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假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B.年青时读过许多苏联小说,现在回想起来,最使我顶礼膜拜....的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C.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D.《大明宫词》吸纳了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但尺度把握不好,难免有东施效颦....之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5.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情感的。
②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
③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然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④梁启超的“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是“笔锋常带感情”。
⑤其实不然。
A.①⑤③②④B.④①③⑤②C.③⑤①④②D.②④⑤③①6.请拟一条以“注意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20个字以内)(4分)7.古诗文默写(6分)(1),。
四川绵阳富乐园际学校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训练:第23课马说

四川绵阳示范初中(富乐国际学校)2020年春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训练班级姓名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祗.(zhǐ)辱于骈.(pián)死B.槽枥.(lì)食.(shí)马者C.外见.(xiàn)尽粟.(sù)一石D.不以千里称.(chēng)也尽粟一石.(shí)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同“衹(只)”,只、仅]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策.之不以其道(政策)C.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才干)才美不外见.(同“现”)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执策.而临之(马鞭)3.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B.才美不外见C.选贤与能D.安求其能千里也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骈.(bìng)死于槽枥.(lì)之间B.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shí)C.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hí)也D.才美不外见.(jiàn)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C.策之不以其道.(道理)D.执策而临.之(面对)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B.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C.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为什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译文:只是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
7.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虽有千里之.能C.策之.不以其道D.马之.千里者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这也是怀才不遇之人经常用的抒怀之句。
四川绵阳富乐园际学校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训练: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四川绵阳示范初中(富乐国际学校)2020年春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训练班级姓名第五单元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shēn)林、田野和村庄。
B.经过马帮来往的驿(yì)道。
C.我还顺着人们远眺(tiào)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
D.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yán)老街。
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
②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
③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
④这些人来自远处,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
⑤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A.③②⑤④①B.①②⑤④③C.③①②④⑤D.③⑤①②④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B.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超越并赶上了其他的水滴,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C.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D.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熔化成了一滴水。
B.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
C.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炫神迷啊。
D.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滕奔流的金沙江边。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旅游和观赏名胜古迹,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B.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有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
C.首先,他们得开辟草莱,支起帐篷,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
D.运动会上,同学们手持五彩斑斓....的红旗,在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
6.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在蓝天下面。
2020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达标测试卷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重庆专版•八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登.时(dēng)恬.静(tián) 焚.身(fén)踱.来踱去(duó)B.归省.(xǐng) 磷.火(líng) 脑畔.(bàn) 惊心动魄.(pò)C.欺侮.(wǔ) 蓦.然(mò) 挑衅.(xìn) 汪洋恣.肆(zì)D.弥.散(mí) 褪.色(tuì) 战栗.(lì) 垂珠联珑.(ló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怠慢茂腾腾耐人寻味戛然而止B.讫立宝塔山大彻大悟红旗飘飘C.眼框写包票叹为观止人情世故D.振撼一股劲垂珠联珑汪洋恣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虽知追求成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平常中不起波澜对人宽容平和,遇事随方就圆才是大彻大悟....。
B.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走过了一段离地面几十米高的钢丝,表演结束,背景音乐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三国》了,精彩处让人叹为观止....。
D.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以觥筹交错为乐,不被人情世故....左右。
我以我心践诺言,慎行,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2019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每年腊月二十五到次年的元宵,古黑的铜锣架就会在族人聚居的一座古老而宽大的四合院儿里支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绵阳示范初中(富乐国际学校)2020年春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训练班级姓名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一、选择1.(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铺:pū地名B.白羊肚手巾红腰带肚:dù白毛巾C.米酒油馍木炭火馍:mó黍米面饼D.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糜:mí黍类谷物2.下面诗句按照感情划分,节拍线和着重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B.双手/搂定/宝塔山。
C.千声万声/呼唤/你。
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
B.“一头扑在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情。
C.诗人描绘团聚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等,烘托出热闹的气氛。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比喻,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
“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
“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4.对下面加点字词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两个“莫”,表达作者重回延安不能克制的激动之情)B.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四个量词重叠使用,构成排比,显出了延安的变化之大)C.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杨家岭的红旗”指代党中央,写出了党的领导作用)D.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照”字突出了枣园灯光的明亮)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几回回:方言,一回又一回。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脑畔上:头上。
C.我梦见鸡毛信来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天南海北: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二、填空6.给下面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一盏( )盏电灯亮又明(2)满心话登( )时说不出来(3)老爷爷进门气chuǎn得紧(4)欢喜的眼泪眼kuàng里转7.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在亲人怀……A.靠抱扑B.贴搂靠C.靠绕扎D.贴搂扑8.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革命万里起高朝B.脑衅上还响着脚步声C.头顶着蓝天大明镜D.一坐坐楼房披彩虹9.(独家原创试题)填空。
(1)《回延安》,作者,当代诗人, 家,执笔创作过新歌剧《》。
这首诗以陕北民歌的形式写成,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2)《回延安》一诗的叙事线索:回延安→延安→延安→延安→延安。
抒情线索: →回忆→→展望。
10.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特色。
请按照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2)延安人独特的衣着:(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4)延安人待客的方式: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1)下面诗句采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A.宝塔山下留脚印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C.延河滚滚喊“前进”D.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2)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
叠词可分别用来:A.表示数量;B.表示状态。
请摘抄这几节诗中的叠词,并按其作用标上相应的序号。
①( )②( )③( )(3)“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4)请概括这几节诗的主要内容:12.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甲]①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③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乙] ①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②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③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④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1)用简要的文字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2)简析甲段第①节中“唱”“笑”“招”几个动词运用的妙处。
答:三、阅读(2019陕西宝鸡岐县期中,9—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川秀美的延安①今年4月间,我来到延安。
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一路走来一路看,一路看来一路想,边看边想,那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延安的热爱和崇敬油然而生。
徜徉在延水之滨,环视身边颇有些局促的延安城,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延安,你虽然没有海滨城市的秀丽景色而只有浅浅的延河,虽然没有枢纽都市的磅礴气势而只有长长的沟壑,虽然没有繁华特区的五彩斑斓而只有厚重的底色,但是,你真的是一个无比伟大而传奇的城市。
在我的眼里,延安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延安是庄严的,也是鲜活的;延安是沉稳的,也是昂扬的;延安是华美的,也是朴实的。
在我泱泱文明古国五千年浩瀚宏大的历史和地理坐标系中,延安注定有着自己璀璨夺目的位置。
②地质学家曾考证,今天苍凉雄浑的黄土高原,在一亿多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后来随着地质运动、地壳抬升,经过数千万年的演变,终于成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梁塬逶迤的辽阔高原。
远古时期,这里也曾雨水充沛、湖泊密布、草木繁茂。
只是到后来,单调苍凉的黄色成为这片土地的主色,闭塞的交通、落后的生产,特别是频繁的战乱……千百年间,除了边关战事、连绵烽火,这片曾经被叫作西河、上郡、延州、肤施的土地,只剩下荒凉和贫瘠。
③延安是红色的。
从1935年10月,一支长途跋涉、衣衫褴褛却高举红旗、精神抖擞的队伍到达吴起后,红色就成了延安的主色调。
火热的激情、火红的党旗、火红的延安、火红的年代……这是红色延安给世界的印象。
在那个时期,它被称作“中国的红都”。
无数的作家、诗人、音乐家赞美过延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著名诗人贺敬之离开延安十年后抒写的那一首脍炙人口的《回延安》中,体味“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深情眷念;仍然能够从当年风靡一时的歌曲《回延安》的壮美旋律中,感受到“曾记得延水河边饮战马,宝塔山下把兵练;曾记得军号阵阵上征途,东渡黄河把敌歼”的壮怀激烈……红色的延安是令人热血沸腾的延安,给民族以希望的延安,团结胜利的延安。
④而今天,延安呈现出一种漫山遍野的绿色,一种迸发着勃勃生机和活力的绿色,一种把黄土深深地掩埋在身躯下的绿色,一种让宝塔山更显峻伟、让延河水更显妩媚的绿色。
⑤4月初的陕北,山河初绿。
从机场一出来,我们就能看到远山已经被绿色点染,近处的街道两侧,挺拔的白杨和婀娜的杨柳已经生机盎然。
更让我惊奇的是,那座雄立的宝塔四周早已被蓬勃的绿色拥抱环绕,葱绿的植被一直延伸到塔后的峰顶……我看过这座“名山”的历史照片,更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记者登上过此山,那时,用“荒山秃岭”来形容它,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而如今,仅仅二十几年,为何就发生了如此巨变?我当然知道,从自然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总体规律来看,这不会是大自然的恩赐,只能是勤劳而又智慧的延安人民的杰作。
⑥延安人民是智慧的,又是坚忍的。
改革开放后二十年的时间内,绿色地毯铺就延安大地,使黄河水质由浊变清,天下闻名的壶口瀑布每年竟有两个月出现“清流飞瀑”的奇观。
⑦黄色是沙漠、戈壁的颜色,隐喻着荒凉和凋敝;红色代表着旗帜,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染红的;而绿色则是生命与和平的象征,是春天的秧苗、夏日的莲池和郁郁葱葱的原野的基色。
七十多年前的延安,是红旗漫卷的延安;而今日延安,是绿波荡漾、山川秀美的延安。
1.(★★☆)作者说“延安是红色的”,又说“而今天,延安呈现出一种漫山遍野的绿色”,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3分)答:2.(★★☆)作者在第②段交代黄土高原历史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3.(★★☆)从修辞的角度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分)答:4.(★★☆)为了突出延安的“山川秀美”,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析。
(4分) 答:四、阅读(2019湖北武汉中考,5—7)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9分)什么是好诗①什么是好诗呢?②大自然的景物是人所共见的,如果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
③先看这两句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
”再看另一句:“群鸡正乱叫。
”哪是好诗,哪是坏诗?④“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
”一条鱼跃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如同一根玉尺抛在白绸子上;黄莺穿过像丝线一样的柳条,像一枚金梭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
你看,多么漂亮,而且对偶工整,但只是描述风景外在的形象,没有内心的感动。
这样,即使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
⑤“群鸡正乱叫”是杜甫的诗句,只看这一句,好像不是好诗。
但读诗不能只看一句,要看整体的传达。
《羌村》整组诗,表现的是诗人历经战争离乱,与妻子儿女长期分别后回家重逢的情形,“群鸡正乱叫”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⑥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个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的感动。
⑦我曾经告诫学生“修辞立其诚”,真诚是作文与做人的基本要求。
学生感动于女朋友寄给他一片红叶,创作了诗句“红叶枕边香”。
诗句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但我却无法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他的感动。
⑧陆游的《菊枕》诗,是思念他被迫离异的第一任妻子的:“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 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当年他的妻子采了菊花,把菊花的花瓣缝入枕囊,如今在曲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还留有菊花的幽香。
每一闻到这香气就让他忆起四十三年前的往事,可是现在在昏暗的灯光下,向谁去诉说这使人断肠的感情呢?这样,《菊枕》的“香”就使无数的后人感动了。
⑨所以,诗歌除了要有真诚的感动,还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
⑩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的生活乃至整个的生命来写诗的,这样诗歌才有兴发感动的生命。
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
内心有了感动,是这个生命孕育的开始。
把这份感动写出来,使之成形,能让读者感动,甚至能让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到感动,诗歌的生命,从此生生不已。
学习诗歌,要能体会诗歌中这种美好的生命,养成品味诗歌兴发感动之生命的能力,这是读诗最为宝贵、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