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治技术》课程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病防治技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禽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有关禽病免疫接种、药物预防、检疫、消毒及患病家禽的处理等技术;掌握有关主要病毒及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临床症状、发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掌握主要禽病寄生虫的病原、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诊断技术及防治措施;掌握禽普通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达到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会在家禽的生产中及时发现、诊断疾病,并对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会进行滴鼻、点眼、注射、饮水、刺种、气雾免疫接种。

3.会对鸡主要传染病病原进行诊断及鸡球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4.会进行病禽的病理剖检。

5.会利用诊断试剂盒对某些传染病进行快速、准确诊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一禽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技术

任务一概述

掌握检疫的概念及种类,掌握消毒的种类和方法,会制定免疫程序,掌握药物预防的概念和种类。

任务二禽病毒性传染病

掌握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禽淋巴细胞性自血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产蛋下降综合征、鸡包涵体肝炎、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禽脑脊髓炎、鸡传染性贫血、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预防措施。

任务三禽细菌性传染病

掌握禽大肠杆菌病、禽沙门氏菌病、鸡慢性呼吸道病、禽霍乱、葡萄球菌病、传染性鼻炎、禽曲霉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鸡坏死性肠炎、禽弯杆菌性肠炎、鸡绿脓杆菌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项目二禽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

任务一禽原虫病

掌握鸡球虫病、禽组织滴虫病、禽住自细胞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任务二禽其他寄生虫病

掌握禽绦虫病、鸡蛔虫病、鸡异刺线虫病、禽前殖吸虫病、禽棘口吸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掌握鸡体外寄生虫

病的病原及防治技术。

项目三禽常见普通病防治技术

任务一禽营养代谢病

掌握禽维生素缺乏症、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症、痛风、脂肪肝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任务二禽中毒性疾病

掌握有机磷中毒、肌胃糜烂病、喳乙醇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峡喃类药物中毒、黄曲霉中毒、棉籽饼中毒及其他中毒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任务三禽内外科杂症

掌握笼养蛋鸡疲劳症、肉鸡碎死综合征、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四)教学实施

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的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采用项目教学,以学习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应用挂图、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禽病防治技术。

(3)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以专业教室、实验室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掌握禽病防治的基本操作技能。

(4)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际操作的容量。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鉴定,加强职业技能的实际操作项目的训练,按照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客观规律,精讲多练,做学一体。让学生广泛参与实际生产活动,在实践中多做、反复做,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禽病发生的规律和实际生产情况,对教学内容的时序安排可以作必要的前后调整。重视本专业领域新知识和新技术,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6)可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别安排师资,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

(7)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要和产业、行业、职业岗位对接,充分体现职业性。

(2)教材内容应凸显实践性,不仅要充分体现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内容,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开发、模块设置。

(3)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保证教材先进性,充分体现教材编写要遵循“必须、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

(4)教材应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

(五)考核与评价

1.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应该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

2.采用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等过程评

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自评、互评及师评等方法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

创新能力,以发展学生心智和潜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