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络ZigBee介绍

无线传感网络的概念和特点
无线传感网络(WSN)是一种由大量传感器节点 组成的网络,用于监测和控制物理或环境参数。
传感器节点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体积小等特点, 可以大量部署在监测区域。
无线传感网络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ZigBee、蓝 牙、Wi-Fi等,实现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无线传感网络具有自组织、自愈、分布式等特点, 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
和控制各种物理量
分类:根据测量原理和 功能,可分为温度传感 器、压力传感器、流量 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等
ZigBee:一种低功耗、 低成本、低速率的无 线通信技术,适用于 无线传感网络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 于工业自动化、智能 家居、医疗设备、环
境监测等领域
特点:低功耗、自组 织、自愈、安全性高、
网络容量大等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络 ZigBee介绍
演讲人
传感器与无线传 感网络概述
ZigBee技术的应 用领域
ZigBee技术原理
ZigBee技术的发 展趋势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
传感器:能够检测和 测量物理量、化学量、 生物量等信号的装置
无线传感网络:由大 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 网络,用于实时监测
04
智能化:ZigBee技术不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市场前景与挑战
市场前景:随着物联 网技术的发展, ZigBee技术在智能 家居、智能医疗、智 能交通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挑战:ZigBee 技术需要不断升级以 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 传输速度和安全性要 求。
竞争挑战:ZigBee 技术面临其他无线通 信技术的竞争,如 Wi-Fi、蓝牙等。
Zigbee技术

WiFi的技术优势
覆盖范围 传输速率 组网方式
半径100m
IEEE802.11b:11Mb/s IEEE802.11a/g:54Mb/s
设置WiFi无线路由器,组网方便
无线网络标准的比较
提纲
1
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2
Zigbee协议
3
Z-Stack协议栈
4
Zigbee测试
ZigBee概述
ZigBee是一种短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率、 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组基于IEEE 802.15.4无线 标准研制开发的有关组网、安全和应用软件方面的技术。
➢产生应用数据单元; ➢绑定及绑定服务; ➢AIB管理; ➢安全管理;
ZigBee网络设备类型
网络协调器:包含所有的网络消息,是3种设备类型中最复杂的一种,存储 容量最大、计算能力最强。发送网络信标、建立一个网络、管理网络节点、 存储网络节点信息、寻找一对节点间的路由消息、不断地接收信息。 全功能设备(FFD):可以担任网络协调者,形成网络,让其他的FFD或是 精简功能装置(RFD)连结,FFD具备控制器的功能,可提供信息双向传输。
UWB
调制方式 传输距离 传输速率 UWB技术标准 工作频段
MB-OFDM 10~20m <1Gbit/s IEEE 802.15.4a 3.1GHz和10.6GHz之间
Zigbee
什么是Zigbee技术? “Zig”的英文含义是“之字形” “Zag”的含义是“急转, 急变” “Zigzag”的含义是“之字形跳变”
zigbee无线网络技术总结六室2010712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提纲无线传感网络概述1zigbee协议2zstack协议栈3zigbee测试4无线传感网络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综合了微电子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能够协同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覆盖区域中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给观察者
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研究

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研究本文将对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进行研究,包括ZigBee技术的基本原理、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等方面。
一、ZigBee技术的基本原理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的无线网络技术,它采用的是IEEE 802.15.4标准,与Wi-Fi和蓝牙不同,它主要用于传感器、控制等低功耗设备。
ZigBee技术在无线通信方面具有以下优点:1.低功耗:ZigBee技术对电池的使用寿命进行了优化,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长时间运行。
2.低速率:ZigBee技术的传输速率较慢,但足以满足低功耗设备的要求。
3.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ZigBee技术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树状、网状等。
4.小型化:ZigBee技术的终端设备一般体积小、重量轻、功率低,并且可以移动。
其中,星型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它由一个中心节点和多个外部节点组成,所有外部节点与中心节点相连。
星型结构适用于小规模网络。
树状结构是在星型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多个中间节点,使得整个网络拓扑结构更加分散。
树状结构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
网状结构是将网络分成多个子网,每个子网都由一个或多个节点组成。
当节点需要进行通信时,它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子网的节点还是其他子网的节点。
网状结构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ZigBee技术采用的是层次化的通信协议,其中包括应用层、网络层、MAC层和PHY层。
应用层是相对较高层面的协议,它包括各种应用的数据格式和通信方式,如传感器、智能电器等。
网络层负责管理节点之间的通信,它主要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路由选择、协议广播等。
MAC层是指控制机器访问的子层,它负责协调数据的传输,包括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数据的传输模式等。
PHY层是ZigBee传输协议的底层,它负责真正的无线信号传输,包括信道、频率、调制等。
总结:ZigBee技术是一种适用于低功耗设备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主要特点是低功耗、低速率、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小型化。
它的通信协议采用层次化的结构,包括应用层、网络层、MAC层和PHY层,可以实现传感器、智能家居等众多应用场景。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传感器

I ■
基于 zg e 无线 网络传感器 ib e
卢
中图分 类号 :P2 T11
李
强
赣州 3 10 ) 4 0 0
( 西理工大 学机 电工程 学院 网络 化测控 实验 室 3 3 江 西 江 0
文 章编号 :099 4 2 1)6 05 一 1 10 — 1X(00 3— 36O
l ∞
< 5
高 低
lO o lo
2o 。
3 1 i 碍{ . 0 6 2
i 0
10 0 0 00
4 入 式操作 系 统 嵌 传感器 节 点是一 个微 型的 嵌入式 系统 , 携带 非常 有 限的硬件 资源 。需要 操作系 统能 够节 能高效 地使用 其 有限 的 内存 、处理 器和通 信 模块, 且能够 对 各 种特 定应 用提供 最大 的支 持 。在面 向无线 传感 器 网络 操作 系统 的支 持下, 多个应 用 可 以并发 地使 用系 统 的有 限 资源 。 传感 器节 点有两 个突 出的特 点 。一个特 点是 并发 性密集 , 即可 能存在 多 个 需要 同时执行 的逻辑 控制。 需要操 作系统 能够有 效地满 足这种发 生频 繁、 这 并 发程度 高 、执行过 程 比较 短 的逻辑 控 制流程 : 一个特 点是 传感器 节点模 另 块 化程度 很 高, 求操作 系统 能够 让应用 程序 方便 地对 硬件进 行控 制 。且 保 要 证在 不影响整 体开销 的情 况下, 应用程 序 中的各个部分 能够 比较方 便地进行 重 新 组合 。上 述这些 特 点对 设计 面 向无 线传感 器 网络 的操 作系统 提 出了新的挑 战 。美 国加州 大 学伯 克利 分校 针对 无线 传感 器 网络研 发 了 t n O y s操 作 系 i 统 。在 科研 机构 的研 究 中得 到 比较 广泛 的 使用 。 参 考 文 献 [] 李 中文 , 1 段朝玉 . ib e Z g e 无线 网络技 术入 门与实 战 . 北京 : 北京 航空 航天 大学 出版社, 0 7 11 4 2 0 .3  ̄1 1 [] 徐 勇军, 2 安竹 林.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实验 教程 . 北京 : 北京理 工大学 出
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研究

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研究一、引言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正逐渐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
作为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一种重要的代表,ZigBee技术以其低功耗、低成本、自组织以及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自动化、智能环境监测、工业控制、医疗健康等领域。
本文将对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ZigBee技术的概述ZigBee技术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低速、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
与其他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相比,ZigBee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 低功耗:ZigBee技术采用了休眠唤醒技术,节点在不进行通信时会进入休眠状态,大大降低了能耗,因此非常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设备。
2. 低成本:ZigBee技术的硬件成本较低,且协议栈的内存要求也不高,这使得其在大规模部署中有着较大的优势。
3. 自组织性:ZigBee网络中的节点可以自动进行组网和组网优化,无需手动配置,降低了部署和维护的复杂性。
4. 可靠性高:ZigBee技术采用了AES-128位加密算法,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同时还具备网络重组能力和自愈能力,保证了网络的高可靠性。
ZigBee技术适用于对功耗和成本要求较高,对数据传输距离较短,且对网络可靠性有一定要求的应用场景。
三、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架构ZigBee技术中的无线传感网络通常由网络协调器(Coordinator)、路由器(Router)、终端设备(End Device)三种类型的节点组成。
1. 网络协调器:网络协调器是ZigBee网络的核心,负责启动和维护网络,处理网络配置和管理,协调网络中其他节点的通信。
一个ZigBee网络中只能有一个网络协调器。
2. 路由器:路由器主要是用来转发数据包的中间节点,可以帮助网络协调器扩大网络范围,提升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3.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通常是网络中的传感器或执行器,负责采集数据或执行相应的动作,它们不能转发数据包,只能与网络协调器或路由器进行通信。
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研究

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研究无线传感网络(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在广阔区域内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用于监测、收集和传输环境中的信息。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网络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环境监测、智能家居、工业控制、农业等。
而ZigBee技术作为无线传感网络中的一种重要通信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研究ZigBee技术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ZigBee技术概述ZigBee技术是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短距离、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采用IEEE 802.15.4标准,工作在2.4GHz频段。
ZigBee技术通过自组织网络结构和低功耗设计,可以满足无线传感网络对于低数据传输速率、长寿命和区域覆盖面的需求。
在传感器网络中,ZigBee技术能够支持数百个节点的网络连接,且能够实现低功耗待机和快速启动,适用于各种环境监测、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场景。
二、ZigBee技术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应用1. 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领域,ZigBee技术可以通过部署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由于ZigBee技术具有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可以实现对于大范围环境监测的需求,并且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2. 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ZigBee技术可以连接家庭中的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插座、智能灯具、智能门锁等,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传感器节点通过ZigBee技术实现与智能网关的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便捷的家居体验。
3. 工业控制在工业控制领域,ZigBee技术可以实现工厂内各种设备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在设备上部署ZigBee通信模块,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远程控制,提高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三、ZigBee技术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发展趋势1. 低功耗设计随着各种传感器节点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部署数量不断增加,对于传感器节点的功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温度湿度监控 压力过程控制数据采集 流量过程控制数据采集 工业监控 楼宇自动化 数据中心 制冷监控 设备监控 社区安防 环境数据检测 仓库货物监控
智能交通
农业技术应用
电力应用等等局域范围内应用
三、系统特点
1.星状、网状拓扑结构图
2.支持 Zigbee 网络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支持 Zigbee 网络协议,数据传输中采用多层次握手方式,保证 数据传输的准确可靠。采用 2.4GHz,功率小、灵活度高,符合环保要求,符合 国际通用无需批准的规范。
五、主要技术指标
性能参数名称 性能参数
频段
2.4-2.483GHz
通讯协议标准 IEEE 802.15.4
网络拓扑结构 网状、星状
调制方式
DSSS (O-QPSK)
数据传输速率 250KBps
两点间通信范围 5m - 1500m (无障碍直线可视)
接收灵敏度 -94 dBm
寻址方式
64 位 IEEE 地址,8 位网络地址
系统节点耗电低,电池使用时间长,支持各种类型传感器和执行器件。
5.双向传送数据和控制命令
不但可以从网络节点传出数据,而且双向通信功能够可以将控制命令传到无线终 端相连的传感器、无线路由器,也可将数据送入到网络显示或控制远程设备。
6.迅速简单的自动配置
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自动配置,当终端设备上的 LED 变绿色时,说明该终端在网 络系统中。
7.全系统可靠性自动恢复功能 内置冗余保证万一节点不在网络系统中,节点数据将自动路由到一个替换节点以 保证系统的可靠稳定。
四、系统产品服务
为了用户的实际构建无线数据网络系统的需要,可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 现有数据系统的接口转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不断的技术支持包括新增的传感 器,4-20mA 输入和 RS-232 等。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第一章 ZigBee技术概述

定义:由分布在给定局部区域内足够多的无线传感器节点构成的 一种新型信息获取系统,每一个传感器节点都具有一种或多种感 知器,并且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无线通信能 力。
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它是没有预定基 础设施支撑的自组织可重构的多跳无线网络。在该网络中,网络的 拓扑、信道的环境、业务的模式随节点的移动而动态改变。无线自 组织网络可以快速地为民用和军事应用建立通信平台。
PIC18F4620 A222222 MSP430
CC2420 CC2520
CC2520+MSP430
ZIGBEE/IEEE802.15.4 Development Kit开发包
单芯片模式 CC2430
CC2431 CC2530
CC2630
第一部分 zigbee基础知识
1.4 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特点
技术 特点
• 低速率:ZIGBEE 可以提供三种原始数据吞吐率,分别为250kbps(2.4GHz)、40kbps(915MHz)、
否
支持,1密钥
支持,多密钥
消费电子(少量 住宅(节点数量300个 住宅(节点数量300 商业及工业(节点数量
节点)
以下)
个以下)
1000个以上)
第一部分 zigbee基础知识
1.4 ZIGBEE技术
ZIGBEE硬件解决方案
外挂模式
处理器
ZIGBEE收发器
2.4G放大芯 片CC2591
解决 方案
推出ZIGBEE RF4CE。它 专门为简单 ,双向,点 对点控制的 应用而设计 资源要求低
ZIGBEE IP Specification发布 。ZIGBEE IP 是第 一个基于IPv6 全无 线网状网络解决方 案的开放标准,可 以实现物联网与互 联网相连,为控制 低功耗、低成本的 装置提供无缝衔接 的互联网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2007年01月06日星期六下午04:29[来源:仪器仪表与传感器网]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类已经置身于信息时代。
而作为信息获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技术——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渐渐向集成化、微型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并将会带来一场信息革命。
发展历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而构成传感器网络雏形,我们把它归之为第一代传感器网络。
随着相关学科的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传感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
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一代的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发展和应用,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发达国家如美国,非常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IEEE正在努力推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波士顿大学(Boston Unversity)还于最近创办了传感器网络协会(Sensor Network Consortium),期望能促进传感器联网技术开发。
除了波士顿大学,该协会还包括BP、霍尼韦尔(Honeywell)、Inetco Systems、Invensys、 L-3 Communications、Millennial Net、Radianse、Sensicast Systems及Textron Systems。
美国的《技术评论》杂志在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更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商业周刊》预测的未来四大新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列入其中。
可以预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是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出现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革。
应用现状虽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商业应用,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还有待时日,但是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成本的下降以及微处理器体积越来越小,已经为数不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始投入使用。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 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采集的环境数据也越来越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为随机性的研究数据获取提供了便利,并且还可以避免传统数据收集方式给环境带来的侵入式破坏。
比如,英特尔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曾经将32个小型传感器连进互联网,以读出缅因州"大鸭岛"上的气候,用来评价一种海燕巢的条件。
无线传感器网络还可以跟踪候鸟和昆虫的迁移,研究环境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监测海洋、大气和土壤的成分等。
此外,它也可以应用在精细农业中,来监测农作物中的害虫、土壤的酸碱度和施肥状况等。
2 医疗护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医疗研究、护理领域也可以大展身手。
罗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无线传感器创建了一个智能医疗房间,使用微尘来测量居住者的重要征兆(血压、脉搏和呼吸)、睡觉姿势以及每天24小时的活动状况。
英特尔公司也推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家庭护理技术。
该技术是做为探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技术项目Center for Aging Services Technologies(CAST)的一个环节开发的。
该系统通过在鞋、家具以家用电器等家中道具和设备中嵌入半导体传感器,帮助老龄人士、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以及残障人士的家庭生活。
利用无线通信将各传感器联网可高效传递必要的信息从而方便接受护理。
而且还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英特尔主管预防性健康保险研究的董事Eric Dishman称,"在开发家庭用护理技术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非常有前途的领域"。
3 军事领域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密集型、随机分布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应用于恶劣的战场环境中,使其非常适合应用于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包括侦察敌情、监控兵力、装备和物资,判断生物化学攻击等多方面用途。
美国国防部远景计划研究局已投资几千万美元,帮助大学进行"智能尘埃"传感器技术的研发。
哈伯研究公司总裁阿尔门丁格预测:智能尘埃式传感器及有关的技术销售将从2004年的1000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几十亿美元。
4其他用途无线传感器网络还被应用于其他一些领域。
比如一些危险的工业环境如井矿、核电厂等,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它来实施安全监测。
也可以用在交通领域作为车辆监控的有力工具。
此外和还可以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等诸多领域,英特尔正在对工厂中的一个无线网络进行测试,该网络由40台机器上的210个传感器组成,这样组成的监控系统将可以大大改善工厂的运作条件。
它可以大幅降低检查设备的成本,同时由于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因此将能够缩短停机时间,提高效率,并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尽管无线传感器技术目前仍处于初步应用阶段,但已经展示出了非凡的应用价值,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推进,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应用。
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让无线传感器网正常运行并大量投入使用还面临着许多问题:1网络内通信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内正常通信联系中,信号可能被一些障碍物或其他电子信号干扰而受到影响,怎么安全有效的进行通信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2成本问题。
在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里面,需要使用数量庞大的微型传感器,这样的话成本会制约其发展。
3系统能量供应问题。
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有:使用高能电池;降低传感功率;此外还有传感器网络的自我能量收集技术和电池无线充电技术。
其中后两者备受关注。
4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是组织无线传感器的成网技术,有多种形态和方式,合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
在这里面,还包括网络安全协议问题和大规模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移动性管理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未来展望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在工业、农业、军事、环境、医疗等传统领域有具有巨大的运用价值,在未来还将在许多新兴领域体现其优越性,如家用、保健、交通等领域。
我们可以大胆的预见,将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无处不在,将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
比如微型传感器网最终可能将家用电器、个人电脑和其他日常用品同互联网相连,实现远距离跟踪,家庭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负责安全调控、节电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是未来的一个无孔不入的十分庞大的网络,其应用可以涉及到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所有领域。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无线传感器网络才刚刚开始发展,它的技术、应用都还还远谈不上成熟,国内企业应该抓住商机,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研究陈瑞(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13)摘要:微机电系统、处理器、无线通信及存储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飞速发展。
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着重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和组网方式。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自组织网络;路由Research on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HEN RUI(Dept.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210013)ABSTRACT: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processor, radio and memory technologies have dramatically enable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he architectur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 introduced, the routing protocols and the networking schemes are emphasize discussed.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rchitecture; self-organization network; routing1 引言由于近年来微型制造的技术、通信技术及电池技术的改进,促使微小的传感器可具有感应、无线通信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此类传感器不仅能感应及监测环境的,而且可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以无线的方式传送到基站。
这些具有无线通信、数据采集和处理、协同合作等功能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协同组织就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诸如军事、环境、健康等方面。
在家庭中可将具有启动器(actuator)的传感器网络布置在家中,可由人在远方通过网络完成一些家务。
其他的商业应用如监控车辆的失窃或进行车辆的追踪,以及交通流量的控制等。
另外,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相结合,在物流和大型超市中商品的失窃等方面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传感器网络与传统网络相比有一些独有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1)面积的空间分布。
节点数量巨大,分布密集,使得各节点收集的数据有很大冗余。
(2)节点的能量、存储空间及计算能力受限。
网络中各节点能量受限,大多工作在无人或对人有害的恶劣环境中,更换电源非常困难,因此通信协议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尽可能地降低系统功耗。
(3)高度自适应的自治能力。
由于其应用的特殊性,无线传感器网络必须能具有自动配置、自动识别功能,包括自动组网,对入网的终端进行身份验证,防止非法用户入侵等。
而且由于节点移动或能量耗尽等原因导致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还需要有很强的鲁棒性。
(4)网络的自动管理和高度协作性:数据处理由节点自己完成,减少无线链路中传送的数据量,只有与其他节点相关的信息才在链路中传送。
3 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无限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如图1。
传感器节点任意散落分布在被监测区域,以自组织形式构成网络。
各节点收集数据,并将数据通过多跳中继的方式路由至信息收集点(sink),最终借助长距离或临时建立的sink链路将整个区域内的数据传送到远程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卫星链路可作为sink链路。
与其它网络一样,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也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1]。
(1)物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介质可以是无线电波、红外线或光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