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握手的礼仪
职场礼仪之握手礼仪(通用8篇)

职场礼仪之握手礼仪(通用8篇)恰到时间,恰到力度事半功倍:篇一握手并不是一向握着不放,就像男女握手假如一向不放手,就会给人一种轻浮的'印象,当然也不是还没握紧就立马放下来,我们应该在一定的时间里用点力度(不要使劲儿捏)给别人真诚的握手,表现自己高本质。
热情大方:篇二握手时留意双眼直视对方,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切记弗成不接收对方的手,这样极其不礼貌,别的也不能东张西望,三心二意,要表现出热情,大方,开朗的性格。
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握手礼仪篇三握手是一种礼貌,但如果不看场合握手,就不能说是礼貌之举了。
握手不看场合会引起误会和尴尬,因此,握手之前一定要事先“观察好形势”。
1、不可用左手握手有的人握手时,表情和动作看起来都很标准,其实错了,因为他用了左手。
一些国家认为左手不洁,如印度、俄罗斯等,他们认为左手一般是人们如厕用的,用左手握手是侮辱和不敬的做法。
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类似的看法。
用左手握手不合礼仪。
2、避免死鱼式握手握手者伸出的手又凉又湿,像死鱼一样软绵无力,这就是俗称的“死鱼式握手”。
鱼式握手会在引起别人误解的同时,无形中贬低自己的形象和价值。
3、握手不可太用力握手太用力是不合礼仪的。
握手太用力,会让你的热情被误解为敌意或恶意,进而为你的交际之路造成障碍。
4、握手的时间不可太长不要握着别人的手不放,除非是在私下场合,并且对方乐意这样做。
否则,一般情况下握手要避免时间过长。
5、切忌戴着手套或墨镜握手戴着手套握手不能说明你很讲卫生,正如戴着墨镜握手不能说明你有神秘迷人的气质。
这是错误的、不受欢迎的行为。
6、握手的时候应让女性先伸手握手是表示友好和问候的一种方式,那是否谁先伸手就表示谁更礼貌呢?不一定,如果男士先伸手就是不礼貌的。
在公共场合,如果女性并不打算认识陌生男士,男士先伸手就是为难女性;在社交场合,如果男士先伸手,会给对方留下强势、自大、倨傲的印象;在公务和商务场合,男士先伸手与身份较高的女性握手,对方会觉得你“不知道天高地厚”。
握手的基本礼仪要求和规范

握⼿的基本礼仪要求和规范 握⼿的主要原则是尊重别⼈,那么在握⼿的时候你们知道握⼿的礼仪要求是什么吗?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握⼿的礼仪要求,希望能够帮到⼤家哦! 握⼿的礼仪要求 握⼿的基本礼节 握⼿的基本礼节是:握⼿时双⽬应注视对⽅,微笑致意或问好。
在平辈的朋友中,相见时先出⼿为敬;在长辈与晚辈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应是前者先伸⼿,后者先问候,待前者伸⼿后,后者才能伸⼿相握;在男⼠与⼥⼠之间,⼥⽅伸⼿后,男⽅才能伸⼿相握,如⼥⽅⽆握⼿之意,男⽅可点头或鞠躬致意;倘若男⽅已是祖辈年龄,则男⽅先伸⼿也是适宜的;在主宾之间,主⼈应先伸⼿,客⼈再伸⼿相握,但客⼈辞⾏时,应是客⼈先伸⼿表⽰辞⾏,主⼈才能握⼿告别。
如要同许多⼈握⼿,应当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职位⾼者后职位低者,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即所谓上级优先、长辈优先、主⼈优先、⼥⼠优先。
在接待外宾时,主⼈有向客⼈先伸⼿的义务,⽆论对⽅是男是⼥,主⼈都应先伸⼿以⽰欢迎。
在社交和商务场合,当别⼈不按先后顺序的惯例⽽已经伸出⼿时,应毫不迟疑地⽴即回握。
拒绝他⼈的握⼿是不礼貌的。
因此,最有礼貌的顺序应该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后客⼈。
握⼿礼的异域习俗 握⼿反映着不同的民族⽂化。
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由于民族⽂化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握⼿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如法国⼈在进出⼀个房间时都要握⼿;德国⼈只握⼀次⼿;⼀些⾮洲⼈握⼿之后会将⼿指弄出清脆的响声,表⽰⾃由;⽽美国⼈的握⼿像⼒量竞赛,典型的美国式握⼿是所谓“政客式”握⼿,美国⼈⽐较不拘礼节,第⼀次见⾯笑⼀笑,说声“嗨”或“哈罗”并不正正经经地握⼿;对意⼤利⼈不要主动握⼿,只有对⽅主动伸⼿时,才可以⾃然地伸⼿相握;⽇本男⼈往往⼀边握⼿⼀边鞠躬,⽽⽇本⼥⼠则⼀般不跟别⼈握⼿,只是⾏鞠躬礼;菲律宾有些地⽅,⼈们握过⼿会转⾝向后退⼏步,向对⽅表明⾝后没有藏⼑,是真诚的握⼿;尼⽇利亚⼈在握⼿前要⽤⼤拇指在⼿上轻轻弹⼏下然后再握⼿;坦桑尼亚⼈则在见⾯时先拍拍⾃⼰的肚⼦,然后⿎掌,再相互握⼿。
握手的相关礼节

握手的相关礼节
握手是一种普遍的礼节,通常用于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表示问候、祝贺、同意或友好。
以下是握手的一些相关礼节:
1. 自然而坚定:握手应该是自然而坚定的,不要用太过轻飘或太过用力的方式。
保持适当的握手力度,传递出自信和尊重。
2. 眼神交流:在握手的同时,保持眼神交流是很重要的。
这传达出你的真诚和诚意。
3. 适时起立:在正式场合,通常在握手之前应该先起立,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4. 适度的握手时间:握手的时间不应太短也不应太长。
通常在2-3秒之间,不要让握手显得仓促或拖沓。
5. 左右手的选择:在西方文化中,通常用右手握手,但有些国家和文化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左手。
了解当地的文化差异,以避免尴尬。
6. 干燥的手:如果你的手比较湿润,可以事先擦干燥,避免给对方不适的感觉。
同样,如果对方的手湿润,也不要过于挑剔。
7. 避免过于强烈的握手:避免使用太过强烈的握手方式,特别是在正式场合,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8. 多人握手时的顺序:在多人握手时,通常是按照场上的位置或场合的正式程度来决定握手的顺序。
9. 尊重对方的文化:在国际交往中,尊重对方的文化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文化可能有不同的握手方式,应该事先了解。
10. 不要拖延握手:握手的时机不宜拖延,一般在初次见面或正式场合的开始阶段进行,或在表达感谢和告别时。
握手是一种简单而又重要的社交礼仪,通过注意这些握手的礼节,可以在交往中传递出正面的形象和态度。
握手的礼仪 握手时伸手的次序、方法和禁忌

握手礼仪的基本要点一.握手的标准伸手顺序应该是:(1)地位高的人先伸手;(2)男人和女人握手时,应该是女人先伸手,女士有主动选择是否有进一步交往的权利;(3)晚辈和长辈握手,应该是长辈先伸手;(4)上级和下级握手,应该是上级先伸手;(5)老师和学生握手,应该是老师先伸手。
二、握手的方法: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
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
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
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
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
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
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7、握手时首先应注意伸手的次序。
8、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貌。
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印尼等,人们不用左手与他人接触,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卫生间的。
如果是双手握手,应等双方右手握住后,再将左手搭在对方的右手上,这也是经常用的握手礼节,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9、在握手的同时要注视对方,态度真挚亲切,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如果是一般关系、一般场合,双方握手时稍用力握一下即可放开,时间一般为2至5秒。
如果关系亲密、场合隆重,双方的手握住后应上下微摇几下,以体现出热情。
如果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轻握女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太久。
10、如果是戴着手套,握手前要先脱下手套。
握手的基本礼仪必知的有哪些

握手的基本礼仪必知的有哪些握手的主要原则是尊重别人。
握手的程序应根据握手人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宾主身份来确定,一般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握手的基本礼仪的文章,仅供参考。
“握手十忌”1.忌先后错序社交场合,一般由“尊者”决定是否握手。
谁是“尊者”呢?正确的顺序为:女士、长辈、已婚者及位高者;相应的,男士、晚辈、未婚者和位低者就不可“先出手”。
切记“该出手时才出手”!如要与多人握手,也应讲究“先来后到”,即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已婚后未婚,先位高后位低。
2.忌心不在焉与任何人握手,都要在握手时示好并看着对方眼睛,这不但表示对对方以礼相待,也是自己充满自信的表现。
单手与人相握时,另一只手不可插在衣服或裤子的口袋里,应贴着大腿外侧自然下垂。
3.忌不摘手套女士允许在社交场合戴着手套与人握手,但也视具体场合、身份而言。
如果你只是职场菜鸟一枚,又正好与位高权重或德高望重者握手,最好摘下手套显得更为谦逊得体。
手心有汗或手掌冰凉也是不太礼貌的表现,有汗的情况可趁人不注意悄悄擦掉。
有的女孩常年手冰凉,与人握手时,两种解决办法:第一,不要握得那么“实在”,在与对方手掌接触的时候稍微保持一点空隙;第二,开门见山,给对方道歉:你好,李总。
真对不起,我手有一点凉。
第二种方式好处还在于,若双方不熟,可借这个话题破冰,如双方都是女性,就能顺便寒暄一下养生之道。
本来是缺点,转变成促进双方交流的契机,便是好事一桩。
4.忌掌心下压握手时掌心下压会给对方造成居高临下甚至藐视之意。
想要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握手时应掌心略微向上则为谦恭之意。
5.忌用力不当握手时用力过猛则显得粗鲁无礼;过轻又难免有敷衍了事之嫌。
对于“2公斤”力度的拿捏,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6.忌点头哈腰适当的点头与身体前倾是正确的,但“过犹不及”;若在握手过程中不断地点头哈腰,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只能让你想起抗战电影中“汉奸”的形象呢?7.忌时间不当握手3秒为宜。
握手文化礼仪技巧优秀10篇

握手文化礼仪技巧优秀10篇握手礼仪的要点篇11、握手的姿势一般地,握手的两个人手掌相握呈垂直状态,表示平等而自然的关系,这是最稳妥的握手方式。
如要表示谦虚或恭敬,则可掌心向上同他人握手。
而如果是伸出双手去捧接,就更是谦恭备至了。
但切不可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这通常是傲慢无礼的表示。
握手时应伸出右手,决不能伸左手与人相握2、握手的顺序在上下级之间,应先上级伸出手后,下级才能接握;在长幼之间,应长辈先伸手后,晚辈才能接握;在男女之间,应女方先伸手后,男方才能接握。
3、注意握手的力度一般情况,相互间握下即可。
如果是热烈握手,可以使劲摇晃几下,这是十分友好的表示4、握手的时间通常以三至五秒为宜,除非关系亲近的人可以长时间握手外,一般都是握一下即可。
握手时应两眼注视对方的'眼睛,表示诚意。
职场礼仪之握手礼仪常识篇2握手的方法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
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
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
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
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
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
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7、握手时首先应注意伸手的次序。
在和女士握手时,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则点头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长辈握手时,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级握手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
握手的礼仪和讲究

握手的礼仪和讲究
握手的礼仪如下:
1、握手只能右手,一定不要弄错。
2、伸出手时应该是手掌和地面垂直,手尖稍稍向下。
3、握手的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一般和别人握手最佳的时间是1到4秒钟。
4、和对方握手,应该是手掌握着对方的手掌,而不是握着手腕。
5、男人和女人握手一般是女人先伸手,晚辈和长辈握手一般是长辈先伸手,上级和下级握手,一般是上级先伸手,老师和学生握手,一般是老师先伸手。
6、一个人和多人握手的顺序是由尊而卑。
切忌交叉握手。
7、握手的力度要掌握好,握得太轻了,对方会觉得你在敷衍。
8、握手时最好面带微笑,要让人感觉到真诚。
注意:千万不要带着手套握手。
1、标准式:两人的手心都不约而同地向着对方。
2、双握式:右手紧握对方右手,再用左手加握对方手指,手臂等。
3、控制式:掌心向下,或左下姿势握住对方。
4、谦恭式:掌心向上姿势握住对方。
5、扣手式:两手相握,双手掌相互缓缓滑落。
6、拉手臂式握手。
注意事项:
宜坐着握手;不宜左右晃动;不宜交叉握手;不戴手套。
不能拒绝他人的握手; 力度适中,不宜过重; 不宜东张西望。
握手礼仪尊者为先原则

握手礼仪尊者为先原则握手礼仪尊者为先原则在外事交际场合中,握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一般在相互介绍和会面时握手。
外事交际中的握手礼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握手礼仪尊者为先原则,欢迎来参考!1.先打招呼,然后握手。
如果是初次见面,一般在介绍自己时主动伸手,例如“Im Green, nice meeting you.”同时主动伸手与对方握手。
2.握手时伸手的顺序也有些讲究: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
3.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4.多人握手时不要交叉,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握手前脱帽并摘下手套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5.在一般情况下,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一下即可,不可太用力。
关系很熟的话握手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
有时年轻的对年长的、身份低的对身份高的可以稍欠身,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敬重。
现今握手已成为标准的国际礼仪。
【常用握手礼仪】1、神之右手:当然这样说有些夸张,然则必须记住,握手一定是右手;即使是我们的不方便应用右手,也要想办法表示出来,切切不能用左手,不仅仅是不尊重对方,照样降低自己本质教导的导火索;假如我们右手手腕带有手表或者手链还应该记得把它们取下来,当然这又充分辩明一个问题,日常平凡应该养成把手表带在左手腕。
2、准确姿态:握手的最佳距离,离两人之间一步的距离;握手最佳姿势,双足立正,上身微微前倾,伸右手,四指并齐;握手最佳状态,稍加力度微微发抖三至四次,眼睛可以和对方对视,但要温和。
3、热情大方:握手时留意双眼直视对方,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切记弗成不接收对方的手,这样极其不礼貌,别的也不能东张西望,三心二意,要表现出热情,大方,开朗的性格。
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4、恰到时间,恰到力度事半功倍:握手并不是一向握着不放,就像男女握手假如一向不放手,就会给人一种轻浮的印象,当然也不是还没握紧就立马放下来,我们应该在一定的时间里用点力度(不要使劲儿捏)给别人真诚的握手,表现自己高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握手的礼仪
目前的握手已经是我们国内最通行的相见礼节,在社交场合我们跟别人握手为礼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握手的场合,一般来讲我们需要跟别人握手,大概主要是三大场合,第一,见面或者告别,我到你家去也好,我到你单位也好,我是主人也好我是客人也好,和来访者或者和主人见面的时候握手,这个程序一般不能缺少。
第二,表示祝贺或者慰问,人家有喜事了,升职了,晋级了,考上大学了,结婚了,年高做寿了,娶妻生子了,这样一些情况,过生日了,你需要祝贺,要握手祝贺你,口说无凭握手为礼,表示祝贺,还有就是慰问,身体不太好,家里遭遇了不幸,领导去登门慰问,朋友去表示声援,或者予以鼓励握手。
第二,从交际礼仪的角度来讲,握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礼节问题,就是伸手的前后顺序,刚才我们介绍了,介绍两个人的时候,你第三方介绍别人,你总得先介绍谁后介绍谁,我当时讲了一个游戏规则,就是客人有优先知情权,现在要把它讲专业点,我可以讲就是位高者居后,你介绍双方的话一般是地位高的人后介绍,地位低的人先介绍,地位高的人就有优先知情权,我叫位高者居后。
其实握手也有一个问题,那握手的话双方谁先伸手呢刚才讲了介绍双方时标准化做法,是位高者居后,地位高的人后介绍,握手的标准化做法恰恰相反,我们称为位高者居前,在一般性交往应酬之中,握手时标准的伸手顺序,应该是位高者居前,就是地位高的人先伸手,比如男人和女人握手,一般是女人先伸手,晚辈和长辈握手一
般是长辈先伸手,上级和下级握手,一般是上级先伸手,老师和学生握手,一般是老师先伸手,当然我们还必须清楚,你还要注意它的场合和特殊性,刚才我讲的地位高者优先伸手是正规场合,但是身份不同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你是个女孩子,你现在职务低,你是公关经理,我是个男人,但我是个董事长,现在两个单位商务交往,不用说我董事长地位高,是不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是社交场合,大家在一块玩,不讲职务不讲头衔的,那这个女孩子地位高,她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她成年了,尊重妇女是一种教养,应该是女孩子先伸手。
另外你还要注意除了场合之外,握手还有特殊性,比如特殊性最重要的表现在哪里表现在这样一个情况,在家里和单位接待客人,请大家记住一般的游戏规则客人到达时,主人先伸手,你们想想你们的生活经验是不是这样,家里和单位来了客人的话,应该是主人先伸手,主人先伸手表示对客人的一种欢迎,客人要离开时,那就颠倒过来了,礼仪惯例是客人告辞时客人先伸手,那意思是请留步,或者在你办公室伸手或者在电梯门口伸手,那意思是你别送了。
一个人要同时和多个人握手时,怎么办请你记住,第一个顺序就是由尊而卑,如果在场的人是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家的人的话,这样地位的高低是很容易分清楚的,它由尊而卑,从地位高的人开始,依次往下而走,若人员太多由尊而卑做不到,怎么办第二个办法由近而远,比如你这儿四五个人,或者你在宴会厅门口排着队,这领导排着队,一二三四,在那儿迎候客人呢,那我不能跳,我应该伸手跟我最近的人握手。
再比如我是儿子我爸在呢,我爸伸了手我再上,我是副总经理董事长在,董事长握完了
我再上,您别急,又不是抢购呢,还有第三个顺序,是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在宴会桌上实行的,叫顺时针方向前进,您去握手,您去干杯,大家坐在一个圆桌上,或者围在一个客厅里面,圆桌四面都有,那你标准化做法是什么呢比如吃饭,我是主人的话我第一杯酒跟谁干呢我是主人第一杯酒一般是跟我右手边的人干的,因为右手的这个人一般是主宾,我们一般吃饭右手坐的都是主宾,第一杯酒跟他干,然后我就按顺着表针走的方向走,我的左手,左一、左二,左三,左四这样走的,顺时针方向前进,从国际上来讲它是一种比较吉利的方向,因为我们与时俱进了,一般的社交场合人家不喜欢倒着走,除非极特殊情况,比如运动会入场式那没办法,那是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的传统,你看运动会入场都是逆时针的,它一般逆时针,还有什么呢轿车在酒店大堂停车它是逆时针上来的,这是因为交通规则的问题,它必须这样上来,你要顺时针去人家不让你上去。
接下来握手的礼节还有几个要点跟同志们说说,下一个要点手位,就是你这个手伸出来你怎么个伸法,一般情况下,你在手位上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标准化的手位应该是,手掌与地面垂直的,手尖应该是稍稍向下,实际上是向侧下方伸出,手掌垂直于地面,五指后面四个指并拢,拇指适当地张开,这是比较标准化的,和手位有关的还有一个要点要注意的是什么就是握手时的力度与时间,你跟人家任何人握手,时间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两个手握手叫手套式握手,又叫外交家握手,就是人家伸一个手我们上俩,这一般除非是表示故友重逢认真慰问,或者热情祝贺,熟人之间密切关系的人搞这套,外人不来,尤其异性不来,一般和别
人握手最佳的做法应该是三到五秒钟,你别一碰就跑了。
除非是表示鼓励、慰问和热情,而且我们刚才讲有的是熟人,可以时间稍微延长,但是绝对也不要长过三十秒钟,长过三十秒钟,会很尴尬,搞不好手心都给人攥出汗来了,另外握手这个力度和手位有讲究,一般而论我们是用一个手,去握对方的一个手,握手的话是手掌握着对方的手掌,而不是握着人家手腕,除非人家无掌,你要注意你别握太少,稍微使点劲,表示热情友善,当然你别太狠,你拿出来要把人家手给攥碎的那个水准,那也过了,其实我们跟任何人包括跟异性在内,握手时表示热情其实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
当你对外人的时候,握手时寒喧有以下两大要点,是绝对不能够缺少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要说话,一定要说话,不能默默无语,惟有泪千行,那是慰问逝者的遗孀,比如第一次见面要说欢迎光临,久仰久仰,或者说你好,老朋友见面要问别来无恙,告别之时要祝一路平安,你不能不吭气,一言不发说明不耐烦不高兴,要说话,第二,要以表情进行配合,这里的表情首先是讲你的表情要自然,热情,当然追悼会的话你别去微笑,当然你自然一点总是比较好,另外特别特别特别强调表情中的一个要点,就是你和任何人握手时,必须同时双眼注视对方的双眼,千万不要东张西望,你宁肯别跟他握手,否则你握手时身在曹营心在汉,眼神在别处,你还真不如不握,你会让对方感到非常尴尬和难堪,有不被重视之感。
握手时的几个基本禁忌,第一,最重要的禁忌就是心不在焉,不看着对方不吭气,表情呆板,不言不语,眼神他顾,心不在焉地握手,还真不如不握。
第二伸出左手,一般握手尤其跟外国人去握手,你要记
住,一般只用右手,通常不用左手,除非没有右手,第三个禁忌,握手时不带手套,国际惯例,只有女人在社交场合带着的薄纱手套可以不摘,女人带的薄纱高袖手套是社交装,它跟无袖礼服配套,搞不好满胳膊起鸡皮疙瘩,那个可以不摘,此外像我们一般用的御寒的那种手套,皮的、毛的、羽绒的一定要摘,摘掉手套握手表示一种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