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双关语的翻译

合集下载

双关语

双关语


-

2、近音双关
近音双关指的是两个词或短语的发音相似,意思不同, 给听者或读者带来明确的联想,造成一语双关。例如: 例3:During the two previous centuries musical styles went in one era and out of another. 在前两个世纪,音乐风格时髦一阵,又很快销声匿迹。 例4:One man’s Mede is another man’s Persian. 一个人当宝,一个人当草(各有所好)。


1、同音双关
在现代英语词汇中,同音异义词数量很大,为双关表达 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同音异义词发音一样,拼写和词义 不同,因此常被巧妙地运用,形成双关。例如: 例1: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ak. 七天无水喝,渴得人虚弱。 例2:0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 星期日他们为你祈祷,星期一则对你掠夺。 例1巧妙套用了Seven days make one week这个人 所共知的句子,利用weak和week同音的条件,获得幽默的 效果。例2则利用pray(祈祷)和prey(掠夺)两词同音异义 的条件,把两个意义完全相反的句子排在一起进行对比,印 象鲜明,使人感触至深。

use idioms
-Which runs faster, heat or cold? -Heat runs faster, because you can easily catch cold. -Why is crow the bravest bird inr shows the white feather? (胆怯)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汉译例析-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汉译例析-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汉译例析-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皇皇三十七部戏剧,两部长诗,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超级大文豪莎士比亚给全人类留下的一笔文化遗产。

他作品中的那些精彩绝伦的双关,具有不可思议的艺术效果,对刻画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等起着重要作用。

尝鼎一脔,笔者将选取《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下简称《罗》)中的两个典型例句,对双关语的理解和翻译做一初步探讨。

一、双关及其分类英语修辞格pun也称paronomasia,来自拉丁语paronomazein 一词,意为以不同的名称称呼。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Contemporary English)给pun下的定义是:pun,also playon words--n,an amusing use of a word or phrase that hastwo meanings,or of words with the same sound but differentmeanings[利用有两层含义的词或同音异义词的]双关语,语义双关的俏皮话。

范仲淹在《赋林衡鉴序》中提到: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

: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下的定义为: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

(use of a word in such a way as to express one meaning onthe surface while hiding another.)英语双关大致可以分为谐音双关(homophone)和词义双关(homograph)两种不同的形式。

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利用词义根本不同的谐音词来构成的双关。

例如:He drove his expensive car into a tree and found out how theMercedes bends.这句话巧妙地将Mercedes Benz(奔驰车)中的Benz,故意改写成谐音的bends,构成双关,充满戏谑调侃之意,但又不至于让人感觉到讽刺和挖苦:他把自己的豪车撞到树上,终于明白奔驰车(Mercedes)是怎样撞弯(bends)的了。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理解和翻译技巧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理解和翻译技巧

五、结论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在保留原文意象和风 格的确保受众能够正确理解广告的含义。通过直译、意译和套用成语等技巧, 我们可以有效地翻译双关语,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意 文化差异、语境和信达雅等因素,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通过对英语 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广告的语言特点和文 化背景,为广告创意和传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将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根据其内在含义进行翻译的方法。这种翻译 方法侧重于广告信息的传达和受众的理解,可能会牺牲部分原文的风格和意象。 例如,英语广告“Light as a breeze, gentle as a cloud.”中的“light” 和“gentle”是双关语,可以意译为“轻盈如微风,舒适如云朵”。这个翻 译虽然没有保留原文的所有意象,但仍然成功地传达了产品的特点和优点。
2、把握节奏和韵律
英语广告双关语通常具有押韵和节奏感,让人在短时间内记住并传播。在理解 双关语时,需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音韵的协调。例如,一则卖汽车的广告中说: “Go for a spin with our top-down technology.”这里的双关在于 “top-down”既表示汽车的高科技配置,又表示乘车兜风的感觉,同时具有 节奏感和押韵。
3、套用成语法
套用成语法是指在翻译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时,借用目标语言中的成语或俗语 进行翻译的方法。这种翻译方法既保留了原广告的意象和风格,又能够借助目 标语言的文化元素增强广告的传播效果。例如,英语广告“Tide is in, dirt is out.”中的“tide”和“dirt”是双关语,可以套用成语“一潮平 一潮起”进行翻译。这个翻译既传达了产品去污的效果好,又借助了成语的力 量让广告更加深入人心。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1)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1)

英语知识一、引言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广告几乎无处不在。

广告形式千姿百态,广告创意千变万化。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语言文字要素,是实现广告目的的主要手段。

它要利用推销原理写出雅俗共赏、生动有趣的文字,要具有特殊的感染力,能在瞬间引起读者注意,刺激其购买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

双关语这一修辞手段是广告创作常用的技巧。

双关,顾名思义,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一明一暗双重意义,既引人注意,又能引起联想。

双关语具有简洁凝练,风趣幽默,新颖别致等修辞效果,能够突出广告的特点,因而在广告中得到大量应用。

二、广告双关语的类型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双关语在广告中比较常用,它存在于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语言层面。

在广告中,广告制作者为了增加广告的吸引力,挖空心思地追求新的创意,使得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技巧更加纷繁复杂。

巧妙的双关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给人以回味和想象的余地。

较为常见的如下:1.谐音双关谐音双关是用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

广告制作者非常乐于使用谐音双关,因为此类双关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能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Goodbuy Winter! 100%Cotton Knitwear $40 这是一则冬季服装削价出售的广告。

从字面上看,是指物美价廉的一桩划算的好买卖。

但当读者把Goodbuy 与winter 连起来读的时候,才懂得该广告暗藏玄机,妙语双关。

它似乎在向人们昭示: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明媚的春天就要到来(Goodbye winter!)。

本公司在进行换季大甩卖,提醒人们这是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要错过。

作者利用Goodbuy 和Goodbye 谐音这一特点,使同一发音暗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划算的好买卖;二是向(寒冷的冬天)道别。

一箭双雕,旨意深远,耐人寻味。

(2)Trust us. 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译文:相信我们吧。

试析莎士比亚戏剧中双关语的翻译_莎士比亚性双关语词典

试析莎士比亚戏剧中双关语的翻译_莎士比亚性双关语词典

试析莎士比亚戏剧中双关语的翻译_莎士比亚性双关语词典双关语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或多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被奉为“双关语”中之定尊的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营造的妙语双关,美不胜收,给我们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榜样。

然而莎士比亚之双关谐趣,许多莎评者早已提出“双关难译论”。

本文拟从直译法、释义法、变通法、加注法,对莎剧中存在的双关语的翻译,做出初步探析。

(1)直译法:仅将双关语的字面意义翻译出来,对隐含意义则忽略不译。

有少数的双关语恰好在英语和汉语理由对等的双关,这样处理,最妙不过。

Example 1:Bass: Why dost thou whet the knife so earnestly?Shylock: To cut the forfeiture from that bankrupt there.Gra: Not on the sole, but on the soul, harsh Jew,Thou mak’st thy knife keen;……(The Merchant of Venice)巴珊尼:你干嘛一股劲地磨着刀子?夏洛克:好从那债鬼的身上割下一磅肉。

葛莱性:你不是在鞋口上磨刀,狠毒的犹太人,你这把刀是在你心口上磨。

(方平译)此对白中,“sole”和“soul”读音相似而构成谐音双关,莎士比亚利用了这两个词很好地揭示了夏洛克企图置安东尼奥于死地的残忍。

译者以“鞋口”与“心口”点出了不但再现了原文谐音双关之美,而且内容上与原文吻合,没有流失或增加原文内容,保留了原文的神韵。

然而,这种谐音双关在中英文里,恰好有对等的情况比较罕见。

在大部分情况下,由于文化或语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直译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样,在传达字面意义的同时,往往丢失了隐含意义。

有时,所指意思译文读者通过上下文已能理解潜在的双关,就无需再译其言内含义。

双关手法的例子

双关手法的例子

双关手法的例子
双关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利用语言中的同音或同义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或两种含义,从而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

以下是一些双关手法的例子:
1. 语义双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句话中的“目”既可以理解为眼睛,也可以理解为看的意思,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再上一层楼。

2. 谐音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这句话中的“晴”和“情”谐音,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东边有太阳而西边却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却)还有晴天。

3. 音韵双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这句话中的“丝”和“思”谐音,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燃成灰时蜡泪才能滴干。

4. 歧义双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水浒传》)这句话中的“不测风云”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风云变幻无法预测,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的动荡和灾难无法预测。

5. 形象双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儒效》)这句话中的“闻、见、知、行”四个字,分别代
表听、看、理解和行动,但它们又可以被理解为同音字“文、见、只、进”,
意思是“不如去听听看、不如去亲眼看、亲眼看见了不如真正理解它、理解了不如去实践它”。

以上例子表明,双关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含蓄、幽默、机智和深刻,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中文双关语的例子

中文双关语的例子

中文双关语的例子
1. “你可别小瞧我,我这人啊,有时候就是‘绷不住’笑场,就像那气球,一戳就破!这里的‘绷不住’既是指控制不了情绪笑出来,又形象地类比了气球容易破的状态呀。


2. “哎呀,他那个人总是‘打太极’,推三阻四的,跟他说话就像在和一团空气周旋,这个‘打太极’既说他做事像打太极一样推来推去,又形象地表达了那种让人无奈的感觉呢。


3. “你说这事儿办得,简直是‘乱弹琴’!就好比那没有规律的噪音,让人头疼!这里的‘乱弹琴’既是说事情做得乱七八糟,又如同弹琴乱七八糟发出噪音一样呀。


4. “我看他呀,就是个‘马大哈’,整天丢三落四的,跟那没头苍蝇似的。

这个‘马大哈’既表明他粗心大意,又像没头苍蝇一样没方向呢。


5. “她这人啊,说话总喜欢‘绕圈子’,不直说,就像那迷宫似的,让人迷糊。

这里的‘绕圈子’既是说她说话拐弯抹角,又类比了迷宫让人绕来绕去的感觉呀。


6. “这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真是‘孩儿脸’啊!这个‘孩儿脸’既形容天气多变像小孩的脸一样说变就变,又有那种生动活泼的感觉呢。


7. “他呀,总是挑毛病,简直是个‘刺儿头’,跟刺猬似的,谁碰扎谁!这里的‘刺儿头’既说他爱找问题不好惹,又形象地和刺猬联系起来了呀。


我的观点结论:中文双关语真是太有趣了,它让语言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和趣味,可以生动地表达出各种情感和状态,让人在交流中感受到语言的奇妙之处。

英文广告双关语的运用与翻译

英文广告双关语的运用与翻译

英文广告双关语的运用与翻译 刘洪泉 (江汉石油学院外语系,湖北荆州434023)[摘要]在商品经济时代,广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双关语为广告又增添了不少色彩。

探讨了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和翻译,把双关语按照谐育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成语和欲语双关归类。

介绍了双关语的几种翻译方法,诸如契合译法、分别表义法、套译法、侧重译法、补偿译法,旨在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英语;广告;双关语;运用;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10(2003)增刊013702 广告文案中文学语言运用精当会使得广告语言的内涵与影响远远超出广告本身。

双关语这一修辞手段是广告创作常用的技巧。

双关,顾名思义,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一明一暗双重意义,既引人注意,又能引起联想。

双关语具有简洁凝练、风趣幽默、新颖别致等修辞效果,能够突出广告的特点,因而在广告中得到大量应用。

一、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 广告中巧用双关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给人以回味和想象的余地。

常用以下几种双关语。

11谐音双关谐音双关是用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1]。

广告制作者非常乐于使用谐音双关,因为此类双关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能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1 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1这里有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一切为了您的子孙后代。

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sun2son,air2heir这两对谐音字,使广告语言不仅和谐悦耳,读来朗朗上口,而且颇风趣、幽默,具有感召力。

例2 Trust us1Over5000ears of experience1相信我们吧。

历经5000多只耳朵的检验,有着5000多年的经验。

这是一则助听器推销广告。

从字面看,它说明了该产品已经接受了众多消费者的考验,但字里行间巧妙地嵌入一对谐音字ears2years,充分暗示了该产品悠久的历史和久经考验的上乘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双关语的翻译
摘要:双关语究竟可不可译,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

文章回顾了中外学者对双关语翻译的研究,指出了其可译性,并运用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分析了《哈姆莱特》的两个中译本,以期给后来的译者以启示。

关键词:双关语翻译效果
莎士比亚是一个伟大的语言大师,他的创作中运用了百余种修辞手法,其中双关语的运用更是神来之笔。

《哈姆莱特》中共有90多处使用了双关语[1],从而使得这部巨作妙趣横生。

双关语翻译的恰当与否对《哈姆莱特》剧本的翻译有巨大影响。

1 国内外对双关语翻译的研究
双关语,即英语中的“pun”,是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牛津高级英语词典》给Pun的定义:“humorous use of words which sound the same or of two meanings of the word”(双关谐语,即用同音异义或一词二义以为诙谐之用)。

艾迪生认为“双关语在翻译过程中会遗失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在译文中无法被恰当地传达出来。

”[2]致力于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并卓有成就的翻译家梁实秋就曾承认“双关语往往会给译者带来巨大的困扰,因为它们通常是不可译的。


比利时学者Dirk Delabastita潜心研究双关语多年.并不赞成这种传统观念。

他认为。

双关语是一种篇章现象,其产生既依赖于作为抽象系统的语言所具有的潜在歧义与丰富联想,又依赖于有意为之的篇章环境(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译者面临双关语有多种翻译方法可供选择:(1)双关语译为双关语。

(2)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

(3)双关语译为有关修辞手段。

(4)双关语译为零。

(5)照搬原文双关语。

(6)非双关语译为双关语。

(7)零译为双关语。

(8)编辑手段。

2 《哈姆莱特》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
我国很多翻译家都曾翻译过莎士比亚的许多作品,而朱生豪和卞之琳就是莎剧翻译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本文选取他们的译本,比较《哈姆莱特》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

2.1 谐音双关
所谓谐音双关就是利用两个语音相同或相近词构成双重意义。

莎士比亚在剧中多次用到这一种双关,比如哈姆莱特和国王的一段对话中:
King But now,my cousin Hamlet, and my son—/Hamlet A little more than kin,and less than kind./King 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Hamlet Not so,my lord,I am too much in the sun./国王可是,来,
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哈姆莱特(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莫不相干的路人。

/国王为什么愁云笼罩在你的身上?/哈姆莱特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在这一对话中,“son”和“sun”同音,哈姆雷特的回答中隐含着他隐忍已久的愤怒和仇恨。

国王本是哈姆雷特的叔父,但他杀兄娶嫂,成了哈姆雷特的继父。

哈姆雷特对其恨之入骨,故意把“son”曲解为“sun”,隐含着“我受不了做你的儿子了”。

“kind”与“kin”近音,意思是“有亲属关系的”、“符合自然法则的”、“友善的”。

这里属于近音双关。

哈姆莱特和国王本是叔侄关系,后来成了继父与继子的关系,但是关系却比以前更加疏远,都想指对方于死地。

朱生豪译文略去了双关语,后半句没有表达出哈姆莱特的愤恨之情,他们并不是“莫不相干”,而是寻找机会杀死对方。

卞之琳把双关语译为双关语,保留了原文的形,又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2.2 意义双关
意义双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利用一词多义的条件构成双重意义,《哈姆莱特》中也不乏这种形式的双关,在翻译中保留一个词的几种意思也是不容易的,比如小丑甲当然,他在创立家业方面很有两手呢。

/小丑乙他有两手?/小丑甲怎么?你是个异教徒吗?你的《圣经》是怎么念的?《圣经》上说亚当掘地;没有两手,能够掘地吗?让我再问你一个问题;要是你回答不对,那么你就承认你自己。

/甲他是开天辟地第一个装起门面,挂起“家徽”来的。

/乙阿,他连衣服都不穿,还讲究
什么“家灰”、“家火”的!/甲怎么,你是个邪教徒吗?你连《圣经》都不懂吗?《圣经》上说亚当掘地:掘地不用“家伙”吗?他的“家伙”就是他的“家徽”。

“Arm”有许多意思,:“纹章或家徽”;武器(家伙);手臂等等。

朱生豪先生把它翻译成“两手”,意思没有错误,却失去了双关的含义。

卞之琳利用“Arm”的两个意思翻译成“家徽”和“家伙”,并且利用了两个词的汉语的谐音“家灰”“家火”,不仅保留了双关语的“形”,而且译出了双关语的意。

再看另外一处:哈姆莱特:他怎么会发疯?/小丑甲:人家说的很奇怪。

/哈姆莱特:怎么奇怪?/小丑甲:他们都说他神经有了毛病/哈姆莱特;从哪里来的?/小丑甲:还不就从丹麦本地来的?/哈姆莱特:他怎么会弄到发疯的?/小丑甲:来得可离奇啊,人家说。

/哈姆莱特:怎么个离奇法?/小丑甲:天晓得,神经都出了毛病哩。

/哈姆莱特;根源在哪里?/小丑甲:根源自然就是在这儿丹麦呀。

原文中“ground”一词既可以理解为“原因、根源”同时也有“地方”的意思。

如果把“ground”理解为“地方”,众所周知哈姆莱特确实是在丹麦发的疯,这就不容易在汉语中找到一个词既能表达“根源、原因”同时又具有“地方”这一意思。

3 结语
对《哈姆莱特》中双关语汉译的实例研究不难看出,在朱生豪译
本中,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的运用高达一半以上,许多地方运用了双关语译为零,在卞之琳的译本中,双关语译为双关语的比较常见,同时,对译本的分析也给后来的译者以启示:一是译者应勇于克服翻译中的难点。

二是译者应注重原文效果的传递。

有人把翻译比作是带着镣铐在跳舞,这就指出了原文的形式对译者来说是桎梏,译者应该跳出这个枷锁之外,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的表达特点,大胆创新,努力做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实秋.莎士比亚全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 卡罗尔[著],赵元任[译].思果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M].中国对外翻泽出版公司,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