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合集下载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事记有哪些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事记有哪些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事记有哪些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5、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6、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7、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9、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1993年进行分税制改革
11、1993年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2、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3、1992、1994年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5、1996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6、1997年“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7、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2002年“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1、2003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2、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3、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4、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5、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
26、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7、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28、2006年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9、2007年《物权法》出台
30、200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件大事1、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随即打着XXX 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

为援助朝鲜,保卫祖国的安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

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两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中国发射首枚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的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是436KM,远地点高度为2384km。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的平面夹角为68.5°,绕地球一圈需要114min。

卫星质量为173kg,用20.009MHz的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

14、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

地震造成人死亡,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5、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6、香港澳门回来祖国中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简表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简表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简表【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年代重要事件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

大事件 大事记

大事件 大事记

大事件大事记
以下是一些世界历史上的大事件和重要事件的一些记载:
- 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市的建立
- 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古罗马帝国的终结-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迁徙至麦地那,开始伊斯兰教
-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
-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原子弹爆炸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
- 1989年:柏林墙倒塌,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历史:大事年表(共23张)

历史:大事年表(共23张)

20s世界大事记
资本主义:20年:华盛顿会议 凡-华体系形成 20s经济繁荣(柯隶芝繁荣) 28年:美国生产总量超过整个欧洲 29年10月29日:经济危机爆发 社会主义:20年:内战结束 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3月:新经济政策 24年:列宁逝世 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工业化方针 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29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 新经济政策取消
美苏从盟友到敌对
全球化
30s中国大事记
30s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达到十几块 30-31:毛泽东领导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 31年:春:毛泽东制定土地革命路线 九月:“九一八事变” 11月:江西瑞金红色政权建立 32年:开设国际无线电报 “一.二八事变” 伪满洲国建立 内战,侵略, 33年:日军沿长城一线蚕食(长城抗战) 合作、抗日。 2月:第四次反“围剿”胜利(朱周领导胜利) 10月: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 34年10月开始长征 35年:币制改革 民资短暂发展 1月:遵义会议 华北事变 “八一宣言” “一二.九运动” 10月:中央红军到陕北 12月: “瓦窑堡会议” 36年:抗联建立 10月:长征结束 12月:西安事变 37年:抗日战争爆发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洛川会议,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39年: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奠基
50s世界大事记
政治:50s:美国取代法国对越南进行殖民统治 50-53:朝鲜战争 51年: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 59年: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经济:美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黄金时代” 英、法、德、日分别形成不同的干预模式,经济迅速发展 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改革,56年:苏共“二十大” 文艺:荒诞派、愤怒青年、垮掉的一代、解冻文学 滴画、欧普艺术、波普艺术、摇滚乐 54年:美国研制第一台彩色电视

中国近代史的大事记

中国近代史的大事记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1840-1919)1840年6月28日—8月,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开展反侵略战争。

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

结果:英国胜利。

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英殖民主义为了开辟殖民地市场,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胜利以后的要求: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2.赔款2100万银元。

3.割让香港岛。

4.与英国协商关税影响: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842年8月29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1、宣布结束战争。

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

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

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海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

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

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危害:1、破坏中国主权,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2、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开创侵略者勒索赔款的先例;增加财政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大事记格式

大事记格式

大事记格式
大事记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记载自己重要工作活动或自己辖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种应用文体。

作为一种公务文书,大事记忠实地记载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重要工作活动和重大事件,因此,它首先可以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总结、工作检查、工作汇报、工作统计和上级机关掌握面上情况提供系统的、轮廓性的材料。

其次,大事记具有史料价值,可以录以备查的作用。

大事记的格式单一、固定,由标题和主体两部分组成。

标题
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
由制文单位、事由和文种构成,如《中国医学大事记》;
由制文单位和文种构成,如《××人民政府大事记》;
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解放以后中国科技发展大事记》;
由制文单位、时间和文种构成,如《××市人民政府八月份大事记》等。

主体
一般由时间和事件两部分组成。

时间按年、月、日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件大事年、月、日齐备。

对时间不确切的事件,应尽力进行考证,大事记条款,严格按照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先排有确切日期的大事,后排接近准确日期的大事,日期不清者附于月末,月份不清者附于年末。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晚清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1840-1842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畬《瀛寰志略》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61-1895年洋务运动19世纪60 、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1895-1900年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民族危机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东南互保1901-1911年清末新政1906-1911年预备立宪(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初年1905年同盟会和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1927年北洋军阀时代1915-1916年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7 年府院之争、张勋复辟、中国参加一战、护法运动1918年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日本独霸中国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1)五四运动到中共成立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2)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1924年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1926年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分共(3)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统治和工农武装割据1927-1937年工农武装割据、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192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928年国民党训政、济南惨案、东北易帜、官僚资本产生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4-1936年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4)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931年局部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攘外必先安内1932年日本扶植伪满洲国1935年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开始、八一三事变和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平型关大捷、洛川会议和全面抗战路线、南京大屠杀1938年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开始、《论持久战》1940年汪伪政府建立、百团大战、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1941-1942年治安强化运动1941年皖南事变、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三三制、民主选举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1943年《开罗宣言》、《中美、中英新约》1945年中共七大和《论联合政府》、日本无条件投降(5)解放战争1945-1946年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1946年多党派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解放战争开始、制宪国大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和《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1948年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1949年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渡江战役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论人民民主专政》2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1)列强介入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事记张献忠:陕西肤施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自号八大王,受抚复叛,从陕西入川,被左良玉在周溪柯家坪围剿时,张败窜入兴归山,今陕西大界岭。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太平同知徐麟趾等到城口岚溪河捉拿教民14人解送达州审办。

嘉庆元年(1796年)9月,城口七保农民殷成富,冯升、肖汉章等率众2000余人到石溪河之鸽子山树旗造反,对抗官府。

10月九保农民黄富才、郑学智等率众3000人于黄泥丸起义,徐天富、卿有义、黄道士等率众4000余人于鞍子坪、聚马坪起义;七保农民谭大顺等率众千余人于光头山起义。

自10月起,城口主薄蒋日记,汛防把总冯继世率乡勇数千人镇压本境白莲教起义军至12月中旬,义军被各个击破,余部转入深山老林坚持斗争。

嘉庆二年(1797年)5月襄阳白莲教蓝号首领张汉潮率众数万,经太平县大竹河直达城口境内,俘主薄蒋日记,连营数十里屯扎月余遂由菜子坝厚坪去大宁(巫溪)。

8月襄阳白莲教首领齐王氏。

樊人杰率军由陕西入太平,沿城口河而上,东去大宁。

嘉庆三年(1798年)3月太平、东乡、达州、巴州、襄阳等各路白莲教义军均为官军所败,纷纷转入大山,数万人集结城口,略经休整后分路出境,11月川、陕、楚各路义军复入厅境,于12月经陕西渔渡坝合营。

嘉庆四年(1799年)2月白莲教首领青号、蓝号、黄号、白号、月蓝号、线子号等义军相继而至,坪坝至高观场180里沿途皆为义军所占,4月初清廷大臣额勒登保与德楞泰各带官兵数万,分路追赶义军至修齐坝决战,义军寡不敌众伤亡甚巨。

嘉庆五年(1800年)七月义军首领唐大信率部与庞黯然带领500团丁在白水洞激战,唐部百余人阵亡。

是年城口大饥,树皮草根食尽,人丁锐减。

嘉庆六年(1801年)清廷大臣德楞泰在城口筹办清剿白莲教义军的善后事宜,镇压白莲教起义后,参赞大臣德愣泰在新发现的战略要地城口,扩建城池并相应增建官署和庙、养济院、城隍庙、文昌宫等公共建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依山势形成三处城区组合,即土城、河街和低坝子。

设置城口营,建置营堡,是年太平同志恒敏监修土城。

于道光二年(1822)分太平县东南之七、八、九保正式设立城口厅。

嘉庆七年(1802年)8月德楞泰率官兵万人驻扎葛城。

嘉庆七年(1802年)剿匪副将、提督罗思举(人称罗大人)副将桂涵,驻兵明通井,见明通至蓼子峡谷难于通行,罗思举自捐廉傍山架木为桥,绕以扶栏,白折而度,修通明通至蓼子峡谷栈道,至今公路上方栈道有部分犹存,沿路陡险处石壁上镌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等字样。

另有记载修此栈道年代记事碑镌刻在镡子峡悬崖峭壁上。

嘉庆八年(1803年)官兵在城口老林搜捕白莲教义军。

嘉庆九年(1804年)义军首领王作舍、苟文润、苟朝富、罗思兰等率领白莲义军残部在城口境内活动。

嘉庆十年(1805年)1月官兵撤离城口,2月,提督枫坤驻城口。

八保五甲黄阳坡唐全仁妻,文生唐学让母。

嘉庆十五年全仁故、张氏年二十六,子学让在怀抱,抚育教诲成名。

八保五甲黄阳坡唐廷英妻,唐全道母议叙八品。

嘉庆甲戌年廷英死,朱氏抚子成名。

于道光癸巳,寿高八十二。

议叙:黄阳坡人,嘉庆年唐全道,(因捐书院议叙八品)明通堰塘湾人危步德(因捐书院议叙八品)危与扶(因捐城工议叙盐运司知事)明通井义学一所,系民人危与兴于道光七年独捐四百一十二千五百文,建修学舍三间,岁收息钱三十六千文,作延师束脩。

本城西门内土城义学一所,系明通八保民危步德于道光十二年独捐四百千文,除买张桂芳弟兄店房十三间,去价钱一百七十千文以作学舍外,余钱交书院首事生息,为延师束脩。

道光七年,职员唐全道捐买高家庄田地一分,契载价钱六百四十五千文。

嘉庆十八年(1813年)城口大旱。

道光元年(1821年)城口发生地震。

道光二年(1822年)3月高观场树沟山崩毁田地百余亩,淹没居民7家,36人丧生。

是年,割太平七、八、九三保设置城口厅、太平复为县首任同知吴秀良到县视查。

道光七年(1827年)吴秀良捐修新城书院。

道光十年(1830年)4月城口春荒,数百人入城求赈。

道光十二年(1832)城口发生洪灾,是年秋雨数月禾苗尽腐颗粒无收。

道光十三年(1833)春荒牲畜草本皆食尽,尽而食白鳝泥,饿莩满道,饥民以死尸为食,屡禁不止,饿绝户口数百家,饿死万余人,流亡者不可数计。

道光十二三年,厅境豺狼群出啃食道路沟壑饿毙之人,夜则群呜,其声呜呜骇听,城厢皆闻之,捕之甚渺。

过此两年,则悉皆敛迹不知所之矣。

道光十五年(1835)改城口厅同知为通判。

道光十六年(1836)5月大雨黄溪河赵五湾突发山洪,乡民田、廖二家十余人丧生,7月连日大雨,山崩,洪水冲毁河街道光十七年(1837)城口厅署城崩,通判春尧募捐复修。

道光十九年县城居民挖出诸葛钢弩一张,为署都司骑都尉肇庆所得。

是年城口水灾。

道光二十三年(1843)通判刘绍文募捐培修新城书院,文庙文昌宫、龙王庙、先龙坛、吕祖阁,捐建魁星阁,重修武庙。

是年洪锡畴编纂《城口厅志》。

道光二十八年(1848)7月太平,城口发生轻微地震。

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首领郭均福来城口活动,7月率部由鱼肚河去陕西岚皋。

同治四年(1865)司铎、董天富奉重庆主教之命,到城口传教,教堂始设厚坪,初名传教会,隶属法国教会,1867年(同治六年)司铎移驻太河场,次年正式更名为天主教堂,教堂设在柏家坪东梁(今城口职中)。

同治六年(1867)太坪、城口两次发生轻微地震。

光绪五年(1879)5月上旬,城口发生地震,如一阵风响,片刻即过,中旬,川陕毗邻同时地震,波及城口。

光绪十二年(1886)黄溪乡天星寨滑坡,17人死亡,死牲畜20头,毁房140间,毁地50余亩。

光绪十四年(1888)城口大荒,乡民相继外逃。

光绪十六年(1890)城口低温多雨,洋芋腐烂,逃荒者众。

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城口山崩光绪二十二年(1896)老跨口三月十一日巳刻,绥定府东乡县与城口厅交界之鸡母山石槽地方(大沙坝对面宣汉境内),后山崩裂压断毛滩河(前河)水积深达五十余丈蔓延十余里,上至蓼子口老码头,不能通航,无处宣泄,附近居民七十余家、牛畜、田禾、庐舍荡然无存;后来正在疏通之时,遇大雷雨,断水处被水冲开,下游樊哙、南垻等地沿岸千余家居民猝不及防,皆被冲没“淹毙人口不计其数”。

光绪二十八年(1902)城口禀生罗玉熙赴日本留学。

光绪三十一年(1905)于新城书院设县立小学。

宣统三年(1911)民国元年(1912)3月重庆军政府派伍奎光到城口厅任知县,樊寿堂潜逃,4月同志陈志伦到城口驻防。

7月伍奎光在坪坝被陈营刺杀。

8月成都军政府派军法官卢兆丹到城口查办江湖(胡门)、孝义(义门)两门派的仇杀案。

民国二年(1913)2月城口厅改为城口县,是年改保甲牌户制为原乡保甲制、将满清时期3保26甲依方位改为东西南北中,5区15乡团、乡团以下设保甲。

民国三年(1914)春夏城口痢疾流行,北屏1500患痢疾,死400多人,有15户举家亡命。

8月川军陈、喻两营到城口驻防。

民国五年(1916年)2月护国军肖德明在大竹独立,派曹子光到城口任知县,杨寅亮营随同来县城驻防,原知县罗本特,携印逃往陕西。

1916年城口流行霍乱,赤痢、伤寒、猩红热、白喉症等多种疾病,患者达5900人,死亡2759人。

民国七年(1918)2月刘行端擅自派捐抽款,提取地方收支征收局款项县议会获悉后进行制止,触怒刘知县,且竟于开大会时逮捕议员但更生,张敬斋、文牍、王兆奎,当场进行审讯,并指使位队当场开枪打死一围观妇女,激起警备队哗变,与卫队火并,知事刘行端察犊吴某中弹殒命,但更生、张敬斋、王兆奎均被救出,警备队投奔陕西。

10月清国军鄂军总司令王安澜近万人由湖北、陕西败退城口。

徐植林(1902-1956)民国时在陕西、汉中、西乡等地做茶商时与开县、万源、本县茶商赵竹卿、谢履谦等人组织四川同乡会,替四川茶客排忧解难,协调地方矛盾,为理顺交易关系做过许多有益工作,他为人慷慨豪爽,对穷苦百姓常解囊相助,有求必应。

民国9年(1920)10月成都、绵阳、遂宁一带发生地震,波及巴中、万源、城口。

民国12年(1923)2月东军吴新田部进驻城口。

明树森率匪与神兵合谋扰县,被吴军击退。

同年川军郭海栋部到达城口,两军对垒,在县城附近兰家寨、普同官相持5个月之久,川军久攻不克,未能入城。

民国18年(1929)3月中共四川省委决定由李家俊任组长,唐伯壮、雷玉书任副组长,组成领导小组,领导宣汉、城口、万源的武装起义。

4月城口周溪、双河、余坪、庙坝、中河、明通、蓼子、鸡鸣等乡的贫苦农民纷纷参加起义军。

4月27日万源、城口、宣汉三县起义队伍同王维舟从梁坪、开江动员起义的部分工公会、农会会员会师、在万源县固军坝举行起义誓师大会,正式成立川东游击军第一支队,李家俊任司令。

同月,驻军营长徐载明施暴剁掉县参议长张景岳手指,将县教育局局长张敬斋的嘴唇割去一块,以示缄口封笔,不准议政言事。

10月川东游击队整编,成立宣汉、达县、城口、万源四县行动委员会和城万红军总指挥部。

12月城万红军根据地扩大到城口的庙双、明通、坪坝、冉家坝等地方。

民国19年(1930)1月颜德基派钟占廷围攻城口县城,被刘存厚部六、九两团击退。

2月,城万红军分3个支队向城口进发。

民团和土匪头子王举安、白长益、谭春廷等在七里沟一带占山为王,与县团防局串通,阻止红军前进。

红军某部参谋长徐永仕打入土匪内部,迫使王举安缴械投诚。

红军向城口进军道路得以畅通。

3月,李家俊率城万红军数千人进出城口,3月20日抵达县城,由“神兵”率先攻城,农民继之迅即将守城驻军刘耀卿团全部缴械,李家俊入城后,发布告示,宣布没收地主土地,焚烧地契等政策,处死豪绅10余人。

同月,城万红军胡洪疆、戴重两个支队分别在明通、蓼子一带活动,被刘存厚部分割包围,胡洪疆支队突围到万源让水坝,戴重支队突围到开县满月槽,月余辗转到万源。

4月,刘湘、刘存厚部驻宣汉第二师和驻万源第三路共5个团的兵力,加上宣汉、万源、城口、开江4个县的民团,约计万人对城万红军进行围剿。

1930年7月李家俊调四川省委工作,城万红军弹尽粮绝,无法突围而失败。

民国21年(1932)全县粮荒,知事邓占云布告县民,禁止好料酿酒。

民国22年(1933)年夏,红四方面军一部由万源进发城口,邓占云命邓得胜带兵7个连在黄溪、冉家坝一线阻击两军于新枞、高楠接战,红军重创,退出城口。

12月川军范华聪旅到城口接防,红军撤出县境。

民国23年(1934)4月,红军再度占领大竹河,红三十三军长王维舟、政委张广才、副军长罗南辉率九十九师三个团,分兵三路挺进城口,红九军派出1个突击营配合三十三军穿插作战。

5月红九十九师二九五团和红九军突击营配合三十三军穿插作战。

5月红九十九师二九五团和红九军突击营攻克小河口,于端午节解放城口县城。

王三春退守北屏、修齐、高望一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