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上(第7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1.《观潮》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且能给生字组两个不同的词语。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翘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与壮观,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

3、学习课文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第3、4自然段。

学习重点: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的景象。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我会自学。

1、请认读下面的字,然后写两遍组一个词。

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2、我会读会写它们,还知道它们的意思。

宽阔笼罩薄雾沸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奔腾依旧恢复屹立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笼罩:屹立:鼎沸:漫天卷地:3、我会区分我会用。

men( ) hao( ) 若隐若现…闷号水天相接……men( ) hao( ) 依旧……二、认真读文,感知内容。

1、我知道课文有( )个自然段,还知道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段意请写书上)2、我读课文后,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作者观看( )的盛况。

三、小组合作,理清顺序.读了课文,我知道课文( _____ ) 先讲( )的景象;( _ )接着讲()的景象;( __ )最后讲( )的景象。

由此可知课文是按()、()、()的顺序叙述。

四、分段读文,感受奇特.第二课时一、小组探究,品味奇观.1、自渎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语句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句子中的哪些重点词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怎样读出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方法:读文画句子写感浯2、小组讨论交流.3、班上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听到:看到:朗读时语气应由( )到( ),语音应由( )到( ),语速应由( )到( ).二、再次探究三四自段,感受奇观1、看看写潮来之时按从()到()的顺序,抓住潮的()、()写出潮来时的惊心动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课文内容和生字词。

2.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编写简单的段落。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和生字词。

2.帮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方式,撰写简单的段落。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用简洁连贯的语言表达要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教具,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引入课文题目,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新课1.跟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词义和使用方法。

2.分段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

3.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3.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人物性格。

2.让学生自由发挥,改编故事情节或编写故事结局。

3.分组演讲,展示学生自己编写的段落或故事。

4. 总结反思1.审视学生的表现并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收获。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分享成功经验。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的一个有趣经历。

3.默写本单元所学生字词,以检验记忆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堂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他们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但在自由表达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单元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Unit 1 My Classroom(Part A)一、学习目标1、本部分要求会听,说,认读的单词:window oard light picture door Classroom what in the we have new go where2、本单元要求会听,说的单词和词组:many our seat near classmate have a look3、帮助学生在掌握单词的基础上造出句子,编出对话,学以致用。

4、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要求1、能听懂、会说,会用每一课会话。

2、掌握本单元出现的生词,词组和字母。

3、会唱本单元的歌曲。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1、对于较长的单词如classroom, classmate, 的掌握以及对于第一次出现的词组和短语如have a look的掌握。

2、对于礼貌用语“Thank you , Excuse me, After you”的掌握与应用。

3、描述教室中所有物件,并能据此编出对话。

四、学习过程(见教案)五、自我检测1.填入所缺字母,使单词拼写正确,并写出其中文意思。

1、fl r ( )2、f n( )3、w ll( )4、l ght( )5、p ct re( )6、w d ( ) 2.耳聪目明。

()1、A、hand B、face C、nose D、car()2、A、farmer B、fish C、doctor D、teacher()3、A、cat B、egg C、duck D、dog()4、A、fan B、picture C、small D、floor()5、A、hamburger B、goose C、ice-cream D、cake3.我会写(注意大小写)。

1). A______ C 2). _______ f _______ 3). _______ Q _______4). ______ F ______ H _______ 5). _______ h _______4.我会翻译。

四 年级上册语文科第七单元导学案

四 年级上册语文科第七单元导学案
展 示 方 法
提示:
每组展示结束后,其他同学自由质疑或补充。
教师适时点
拨、点评。




一、看拼音写词语。
zū jiè chuǎng rù fēi fán zhèn xīng zhōng huá
( ) ( ) ( ) ( )
bào fù xún jǐng jiào ràng dì guó zhǔ yì
( ) ( ) ( )( )
二、写出下列近义词:
繁华-( ) 驱使-( )踊跃-( )
清晰-( ) 欺凌-( )惩处-( )
认真思考
准确回答
独立完成


一、自评 ☆☆☆
二、对子互评 ☆☆☆
三、教师总评 ☆☆☆☆☆☆
整理学案
进行评价
2、明确学习目标。(齐读)
认真思考


潜心自学
内容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随堂笔记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喜欢的段落难读的多读几遍。
用多种方式读写生字写上拼音
帝 义 伯 租 振 范 闯 凡 巡 嚷 妇 惩
用多种方式认读词语(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加横线的词语)
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洋洋铿锵有力
诸生 胸怀抱负欺凌 疑惑不解
耀武扬威:
得意洋洋:
抱负:
内容二:走进文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随堂笔记二)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写了周恩来:
的事情,感悟到
表现了




等级评定
虚心对学
对 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相互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虚心请教
开心互学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教学总体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教学总体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教学总体设计(学历案)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有一定的语音语调。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和课件。

- 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 录音设备和相关音频资源。

教学过程导入- 利用教学卡片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1. 预习导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了解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理解程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集体阅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 课文解读:教师逐段解读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 语音练习: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跟读,练习课文的朗读,并纠正发音错误。

6. 语言运用:设计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表达。

巩固练习1. 听力训练: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后回答相关问题。

2. 词汇练习:设计词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

3. 语法练习:设计简单的语法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

4.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课外书籍或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结反馈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点和要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等。

- 课后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通过批改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教材分析】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

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

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几册里已有所涉及,本册教材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

这组教材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搭石》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的习作会比画面所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

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

习作时,教师注意指导,讲评时,请学生读一读精彩片段或全文,师生共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日积月累”是一首课外的古诗。

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再讲一讲;最后背一背。

“成语故事”讲的是“杏林春满”这个成语的典故,教学时,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再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书、勤积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认识本单元25个生字,会写其中30个生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积累的词语,做到会听写、会认读。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指导书信格式)
四、学生独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交流与讲评。
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
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
六、修改誊抄。
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2.誊抄习作。
七、拓展活动
话题一:编成短剧演一演。
话题二:开展读书心得展示活动。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默读,从中选择一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也可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体会。
4.背名句竞赛。
5.你还搜集了,我们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了别人的成长故事。你打算怎样展示这些成果呢?(自由说)
2.个人或分组汇报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安排展示程序。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电子备课
单位
单元
专题
课型
精读课文
任课教师
课时
4课时
总 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如果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还搜集了其他成长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赏,使所有人都得到激励。还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喜欢的或最有针对性的名言写成卡片,放在自己经常能看到的地方,时刻激励自己前进。也可以鼓励学生准备一个名人名言摘记本,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记在上面,陪伴自己成长。
3.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4.总结,评奖。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3.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正确朗读本节课的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

2.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思,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课文录音3.教学反馈表格4.黑板、彩色粉笔五、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让学生放松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听读课文(1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语音语调。

4. 分组朗读(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5. 口头表达(1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

6. 考察(10分钟)•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理解能力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或写一份读后感,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通过听读、口头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朿学生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3.雾凇》导学案
《 24.春联》导学案
《25.古诗两首》导学案
《25.古诗两首》导学案
收获及课后反思教学中我按照:解题——读诗——释意——悟情——吟诗——拓展展开教学。

第一步,读通,读顺,读出诗的停顿,为下一步理解古诗做好铺垫;第二步,寻,以诗题为钥匙,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搜索“雪”,理解诗的字面意思;第三步,想,以想象促进古诗意境的感悟,体会作者在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第四步,串,以一篇带多篇,课外延伸,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以题目为钥匙,让学生读完题目后,猜一猜这首诗的大概内容,其实就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想象。

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我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如读准确,读流利,熟读或背,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尽情地读,或默读静思,或高声吟唱,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对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

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