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实用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实用导学案素养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情感轨迹。
2.体会景物描写的情味,学习作者语言表达技巧。
3.体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一、作者介绍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
作品以关切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
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二、背景介绍史铁生于1969年作为知青,到陕bai西省延安du地区“插队”,1972年因病致瘫而回zhi京。
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十五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
当人们为《我与地坛》的通透圆融和超越之美而感动的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生命再次出发艰难跋涉的起点,距离他写出并且发表《我与地坛》,已经是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没有人能够想象和体会他的艰难困苦—身体的障碍与精神的绝望曾经试图以自然的名义击垮他。
但是史铁生走过了这个艰辛的“二十年”,然后他以一种令人感动的平静说到了“四百年”: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三、资料链接母亲的意象美。
千百年来,我们感谢母亲,歌颂母亲,常选用哪些审美意象?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审美内涵?屏幕图像滚动播出:春晖、大地、江海、港湾、大树、祖国。
其审美内涵是:春晖象征母爱的温暖;大地象征母爱的丰厚;江海象征母爱的包容;港湾象征母爱的安全;大树象征母爱的支撑;祖国是我们精神的寄托,心灵的归依。
母亲的意象美春晖--温暖大地--丰厚江海--包容港湾--安全大树--支撑祖国--归依其中可吟唱《小草之歌》《大海啊,故乡》等歌曲体味,放配乐诗朗诵--余光中的《乡愁》。
经过这一番审美辨析,我们再回到课文,对残疾人的母亲进行最后的审美观照,谈谈你知道的残疾人的母亲的故事:故事一:快80岁的著名影星秦怡,有一个50多岁的残疾儿子,秦怡不仅料理他的生活,还让他学绘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古诗词导学案_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古诗词导学案普集学区六年级语文科下册导学案课题鸟鸣涧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 使用人第 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句的意思,体味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2、用文字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的情景。
3、初读诗文,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感知诗意;赏读诗文,体味清幽。
4、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学习重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环节学案导案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
2、根据注释理解诗的大致意思。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古诗。
这首诗就像的音乐一样,清新、雅致,恬静、幽美,题目叫——《鸟鸣涧》(板书)。
合作探究1、小小的,细细的桂花落在地上声音响吗?声音小到都听不到,但王维却在那个夜晚听到了。
2、这桂花落地的簌簌声告诉我们什么呢?诗人写桂花落地的声音都听得见,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呢?3、如果此时,你也站在这座春山面前,你教师点拨会用什么词语,什么句子来形容?4、时鸣”怎样叫呢?是叫了几声,就停了,过一会又叫几声,又停了,咦?不是写夜静吗?怎么会写鸟鸣声呢?交流展示全班交流。
学生评价。
老师补充。
达标检测《鸟鸣涧》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山中空寂幽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的喜爱之情。
检测反馈。
梳理拓展样是歌颂明月,王维用“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经让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今天就让我们在来欣赏一首李白的《月下独酌》。
自读,指名读,齐读。
同样是月夜,同样是独自一人,李白感受到的是什么呢?(大概说诗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孤独。
)交流感悟自我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收获,谈体会。
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鸟鸣涧【唐】王维山中月夜美静导学反思普集学区六年级语文科下册导学案课题芙蓉楼送辛渐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 使用人第 1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
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即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导学案【导学案】话题导入:1. 看图,听音乐,活跃课堂气氛。
2. 针对主题:“即景”,提问学生:“你们对‘即景’是什么理解?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即景’?”3.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1. 理解“即景”的含义,并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学会运用五感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即景”,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3. 了解写作的基本要素,如主题、结构、修辞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问答,引出学习目标。
2. 张贴有关“即景”的图片,唤起学生对即景的记忆。
二、新课呈现(20分钟)1. 通过导入图片,给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感官感受它,让学生写下感受。
2. 引出“即景”一词并解释其含义。
3. 给学生展示一些简短的描写文字,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修辞手法。
4. 诵读短文《夜晚的田野》,了解描写即景的特点。
三、讨论与实践(25分钟)1. 分组活动,让学生围绕给出的场景展开讨论,利用五感去感受即景,并记录下来,准备写作:a. 在雨中游泳;b. 约上三五好友,在花海里畅游;c. 站在山顶观赏日出。
2. 学生轮流发言,推选优秀作文,进行集体批评与展示。
四、总结(10分钟)1. 总结课堂内容,核查学生对“即景”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对写作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
3. 布置作业:针对个人遇到的即景场景,写一篇300字的作文。
4. 课堂检测:以卡片的形式,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即景”的理解,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扩展思考:1. 让学生在家中,用五感感受不同即景,认真写下自己的感受并带到课堂进行交流。
2. 描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并向同学们推荐。
板书设计:课题: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导学案主题:即景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学以致用:用五感感受即景,写下自己的感受写作要素:主题、结构、修辞作业:写一篇300字的即景作文小结: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善于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艺术性。
牛津译林版英语 七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导学案 (含答案)

Period 1 Comic strip & Welcome to the unitClass____________ Name__________【Learning aims】To grasp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To know different things in Helping Hands Club; Can say the ways to help the poor.【Learning important point】Know some abilities to help others.【Learning activities】Notes Activity 1在书中找出并背诵以下短语或者句子:1. 信不信由你2. 当心3. 给某人让位4. 为希望工程募集东西5. 清扫公园6. 拜访敬老院7. 最需要衣物与鞋子8. 为他们募集一些钱9. 一些家庭甚至不能负担起钢笔、簿本的费用。
Activity 2 Talk about different abilitiesStep 1: Show some pictures and say what they can do.Step 2: Make a dialogue.A: What is/are …doing? B: … is/are …A: What can …do? B: … can …Activity 3 Come to Eddie and Hobo’s worldStep 1: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a bird and a superman and to say their abilities.Step2. Listen and answer.(1) What does Eddie think of himself?(2) Can he fly ?Step3. Act out the dialogueActivity4 Go to Helping Hands ClubStep1 Know about Lei Feng and tell us what you think of him.Step2 Show some pictures and say what they can do in the Club.help an old man plant trees give a seat to someone clean up the parkStep3 Talk about your own and your classmates’ abilities(1)What abilities do you have?(2)What abilities do your classmates have?Step4 Talk about what they can do for the children in poor areas.(1)Listen and answer. What can they do to help the poor children?(2) Look at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how to help the people.She can’t finish her homework. He is ill in hospital.Period 2 Reading (I )Class____________ Name__________【Learning aims】To grasp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To understand the passage ;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Li Tao in your own words.【Learning important point】Can understand the passage very well.【Learning activities】Activity 1在书中找出并背诵以下短语或者句子:1. 足够勇敢2. 从火中救了他的邻居3. 单独在家4. 听到某人正在大叫5. 她的左腿严重受伤6. 冲进厨房7. 把水泼在他的衣服上保护他自己8. 扑灭火9. 住院两周10. 没有时间考虑--- 11. 当心----Activity 2 Learn about fireStep 1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fire.Fire is useful, but sometimes it is dangerous. If you are not careful with it, it can burn things oreven hurt you. A big fire can even burn forests and tall buildings. So keep yourself away fromfire.Step2 Talk about what we should do when there is a fire.call 119 for help run out of fire pour water around the house put a wet blanket over the bodyActivity 3 Know about a brave young manStep1. Listen and answerWhat did the young man do?Step2. Read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tableWhere What happenedIn abuildingHe was athomeLinTaohear heard someonesee saw a lot ofdo his neighbor a firefeel was notMrsSuncould not because she her legStep3 R ead and choose “T&F”(1) Lin Tao helped his neighbour out of a fire. ( )(2) Mrs Sun couldn’t get out because she hurt her left leg. ( )(3) Mrs Sun was in her kitchen when the fire took place. ( )NotesPeriod 3 Reading (II )Class____________ Name__________Period 4 GrammarClass____________ Name__________【Learning aims】To grasp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To know and use “can\ could\ may”; Can Use “What & How” to express strong feelings.【Learning important point】To know and use “can\ could\ may”; Can use “What----!& How---!”【Learning activities】Notes Activity 1在书中找出并背诵以下短语或者句子:1. Millie能够说好英语。
人教版数学二上导学案:第7单元 认识时间-第1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人教版数学二上导学案
第7单元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几时几分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几时几分的概念。
2.能够将当前时间用几时几分的形式表示出来。
3.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几时几分的读法。
二、学习重点
1.认识几时几分的含义。
2.掌握几时几分的读法。
三、学习难点
1.几时几分的读法。
四、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认识时间中的几时几分,并掌握其读法。
五、教学准备
1.时间表。
2.时钟模型。
3.课件。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间表和时钟模型,询问学生如何表达当前时间。
2. 认识几时几分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几时几分的表达方式,例如:3点20分,读作“三点二十分”。
3. 练习巩固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时钟模型和时间表来回答几时几分的问题。
4. 拓展应用
让学生自行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时间,并用几时几分的形式描述出来。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认识几时几分,通过练习掌握了几时几分的表达方式和读法。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
2.观察并记录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并用几时几分表示出来。
九、板书设计
•几时几分的表示:时钟模型和时间表结合。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认识时间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时几分的概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导学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章节(单元):第七单元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未知主备教师:未知课题: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掌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能够阅读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否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理解条形图和统计表的特点,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仪教学过程:二、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据。
2)呈现学生用统计表、象形图表现数据的方式。
一、导入以日历的形式呈现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三、巩固新知1、完成95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条形图和统计表的特点,并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五、作业:相关练六、板书设计: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教后反思: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章节(单元):第七单元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日期:未知主备教师:未知课题: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否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理解“以一当二”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仪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创设“同学们最喜欢的一种早餐”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展开调查,主动收集数据,并将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
二、探究新知:1、出示统计表,通过集体整理,谈论和交流,完成统计表。
2、出示课本96页两个条形统计图。
1)让学生通过涂条形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2)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汇报,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
3)引导思考: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4)在观察、比较与交流中,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到“以一当二”的必要性。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导学案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习作的基本要素及写作的基本步骤。
2. 掌握运用形容词描写人物特征。
3.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习重难点】1. 运用形容词描写人物特征。
2.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习内容】1. 阅读课文《我的拿手好戏》。
2. 分析文章结构和特点。
3. 进行习作指导。
【学习过程】一、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出主题)讲述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我的朋友小明上台表演了一出情景剧,他把自己认为是自己的拿手好戏发挥得淋漓尽致,全班同学都为他的表演喝彩。
大家都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拿手的好戏呢?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拿手好戏展示给大家?怎么展示好呢?二、阅读课文《我的拿手好戏》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进行引导性问题的提问:1. 告诉我小明的拿手好戏是什么?2. 在小明的拿手好戏中,他扮演了哪些角色?他是如何描写这些角色的呢?3. 拿手好戏的习作是如何写的呢?组织结构和特点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习作的基本要素和写作的基本步骤。
三、分析文章结构和特点1. 请学生找出习作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然后分析开头、中间和结尾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 请学生找出习作中的形容词,分析形容词的作用和如何运用形容词描写人物特征。
四、进行习作指导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习作指导:1. 选择一个自己的拿手好戏。
你喜欢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运动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描述拿手好戏的内容。
你的拿手好戏是如何展示的?你通过哪些特点而非常喜欢?3. 描述自己在拿手好戏中扮演的角色。
你是如何扮演这个角色的?你通过哪些特点而充满魅力?五、习作练习1. 请学生根据指导内容进行习作练习,要求学生用到形容词进行描写。
2. 在习作完毕后,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并给予意见和建议。
【课堂反馈】请学生自己朗读一遍自己的习作,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评分。
第七单元导学案备课

第七单元解读单元名称:作家笔下的人单元教学目的要求: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22个,会写14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人物的鲜活形象。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方法描写人物。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解决措施:1.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次为基础来学习本组课文。
2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本组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
3对人物形象地感受不应该是几千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从实际出发,对人物进行分析。
22、人物描写一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难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法提示】读中感知、感悟,读中细细品味,抓住人物特点,把握人物形象。
【基础达标】1、读拼音,写词语。
Pòzhàn gū dōng láng zhōng xí fù()()()( )jiàn shēng dǒu sǒu fēng sāo shǒu pà( ) ( ) ( )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疾()快精神()()()声()气转()为()()()无礼()大腰()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嘎子”是作家()的儿童小说()中的主人公。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作家是()。
“凤辣子”就是(),她是古典文学名著()里的一个主要人物,作家是()。
【设问导读】1、三组短文分别主要写了什么?2、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3、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三人,你喜欢谁?说说原因;不喜欢,也说说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学期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主备人马晓莉使用人
课后小记:这一课的教学设计,重视读,更重视读的层次性。
从刚开始的读正确,到有感情读、读中质疑、读中想像,如同阶梯,一步一步往上走,一直走到风景最美处,如同开门,一扇扇门的开启,最后展现在眼前是炫丽的宝藏。
学生的每一次读都有要求,每一次读都有收获,所以不会读累了,更不会读厌了,而是读得有滋有味,越读越有意思,越读越有想法,越读越有体会。
最后才有“为什么小男孩明知鱼捡不完,却还要捡?”这一重要问题的产生;才会有“小男孩很同情小鱼。
”这一文章主题的感悟;才会有“他会觉得自己很惭愧,自己还不如一个小男孩。
”的动人想法;最后对“小鱼能不能捡得完?”这一问题时,才有了那异口同声而又异常坚定的“能!”的回答。
情感教育做到了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