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7单元作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作文范文

三年级下册7单元作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作文范文

三年级下册7单元作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作文范文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事会让你后悔呢?让我后悔的那件事是削住手的事。

那天,我的同桌把我的橡皮给弄丢了,她还了我一根自动笔。

我高兴极了,价钱是7元,可惜没有铅。

我还要自己买铅。

放学后,我打开文具盒,拿出自动笔,开始寻找0.9的铅。

满屋子寻找,还是没有找到。

我又把另一个屋子也找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我急得满头大汗。

这时候,我看见客厅的茶几上有几根铅笔,就飞快地跑过去,拿了一把刀,一下一下地削着。

可是根本就削不动。

我又一使劲,刀一下子就割住了我的手,我的手一下子就流出一滴滴鲜红的血,我痛得哇哇大叫,急忙用纸包住,才稍微堵住一点。

我害怕极了,因为我害怕血。

我只好忍着痛苦,坚持写作业,我还不时地打开纸看看。

我既紧张又害怕,难过得差点哭出来。

妈妈回来了,我急忙把手藏起来。

妈妈说:“你为什么老是把手藏起来?”我说:“因为我在挠痒。

”但我心里在想,早晚都会被妈妈发现的,又免不了一顿批评啦。

现在,事情总算过去了,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就会又害怕又后悔。

我有很多朋友,但是,最要好的朋友还是xx。

她有一双灵动俊俏的小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一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她那长长的秀发,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非常漂亮!我和xx在一起上学,在一起学作文,一起写作业,她就是我形影不离的朋友。

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乐于助人。

有一次,我的铅笔盒忘带了,我借了许多人的笔,他们都不给我用,最后,我向xx借,她高兴的答应了。

下课以后,我对她说:“谢谢你,xx!”她笑嘻嘻的说:“不用谢,好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

”她还特别爱好体育活动。

记得有一次体育课上,我和xx还有许多同学一起玩扔沙包的游戏,我和xx是攻击方,她在场上欢蹦乱跳的,但是每一次都打不中,而且总是把沙包扔的很远。

下课铃响了,我们玩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下一节课继续玩!”xx说。

xx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诚实善良,说话算数,聪明活泼有智慧。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一)我爱大自然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爱,而藏在我内心深处永恒的爱却是对大自然的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爱的对象。

总之一句话,我爱大自然的一切!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

她把四季风景送给了人类。

不管是暖风阵阵的仲春,烈日炎炎的盛夏,天高气爽的深秋,还是银装素裹的寒冬,都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裁缝。

她挥动自己神奇的剪刀,为森林、山峰裁剪出一套又一套的衣服。

首先,她给它们做了一套浅绿的衣装,让春姑娘为它们穿上;接着,她又做了一条色泽鲜艳的裙子,让夏小姐给它们换上;之后,她又做了金黄色和银白色的大衣,让秋冬两位使者带来。

就这样,一套又一套神奇而美丽的衣装,给大地、森林、山峰增添了光彩。

大自然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

她派松树告诉人们遇到困难不要退缩的道理;她让绿叶告诉人们默默无闻地工作,不求回报的道理;她又叫小草告诉人们顽强生存的道理。

人类在这位神奇老师的指导下,不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

大自然像一位慈母。

她抚育弱不禁风的小花,锻炼身体强壮的大树。

她让人们在树下乘凉,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她让人们摘树上的果子,她让人们畅饮河里的清水……人类在她温暖的怀抱里成长,她也心甘情愿地去奉献自己。

大自然又像一位严父。

他在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时从不宽容。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我才爱大自然,爱它的神奇、善良和美丽。

1.【日积月累】读一读,填一填,记一记。

暖风阵阵的()烈日炎炎的()天高气爽的()银装素裹的()弱不禁风的()身体强壮的()2.【内容探究】读文章,填一填。

(1)文章把大自然分别比作魔法师、裁缝、老师、慈母、严父。

(2)大自然的特点是:神奇、善良和美丽。

我认为大自然还有这样的特点:3.【拓展想象】你会把大自然比作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大自然的风大自然里,谁是最自由的呢?也许是它。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一、文章结构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

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三年级阶段常考的文章结构为:总—分,分—总,总—分—总)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二、写作顺序1、顺叙:按时间的先后的顺序记事.2、倒叙:是先写事情的结果,然后在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与事件有关的事,然后在接着记叙.三、文章叙述顺序有:1、事情发展的顺序(说明文里称为:逻辑顺序)2、时间顺序3、参观、游览顺序4、插序5、空间顺序6、倒序7、类型顺序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训练——文章结构与顺序【主题阅读1】大自然畅想曲大自然像一首首美丽的小诗,像一篇篇五彩的童话。

“蓝天白云飘,太阳微微笑,野花点点头,景色多美好……”孩子们在练习唱《春光好》。

杨柳听了,得意地照了照“镜子”,梳理一下那动人的秀发,向小草、小花展示它婀娜多姿的身材“知了,知了……”蝉在枝头兴奋地展示着她那美丽的歌喉。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同时,也被让妈妈流连忘返的地方迷住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漂浮着一朵朵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好像要告诉人们,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

“沙沙沙,沙沙沙……”银杏树的叶子就像一把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而隐居在树下的三位歌唱家——蟋蟀、蝈蝈和油葫芦,一声声、一阵阵,远“呜——呜——”随着呼啸的北风,一场瑞雪悄然而至。

清晨,遍地洁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在这天然的纯白地毯上嬉戏、打雪仗、滑雪……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雪地里追逐着!他们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欢快!我爱大自然,爱它的春光明媚,爱它的蝉声阵阵,爱它的麦浪滚滚,爱它的银装素裹……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镜子”指的是_______,“秀发”指的是_______。

三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日积月累

三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日积月累

三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日积月累一、学习内容兵(bīng)来将挡,水来土掩(yān)。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chì),近墨者黑。

二、成语解释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是: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意思是: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三、成语出处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出处:《金瓶梅词话》第48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

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处:(1)《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2)《三国志·吕蒙传》:蒙曰:“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3)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五:“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听人说的靠不住。

”刘真《春大姐》:“玉春娘嘴里虽没有说出,心里可老是相信着那句老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四、识字注音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五、默写背诵1.兵来将挡,。

2. ,焉得虎子。

3.眼见为,耳听为。

4.近朱者,近墨者。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有关知识整理如下:一、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之交流平台:1、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了。

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仿写:他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2、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这是一个比喻句。

把群星比喻成极小的蜡烛,写出了群星多而闪烁的特点。

仿写:清晨到来了,我们看见太阳从遥远的天边升起,就像一个刚刚点燃的火球。

读完这些句子,我们发现这个小同学在平时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很注意积累,不仅能体会到词语在句子运用的好处,还根据自己积累的句子进行仿写。

更重要的是能把平时积累的优美语言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之词句段运用:1、“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是《海底世界》的开头,请你也用这样的开头说一段话。

a、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例1: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还有的什么也不像,黑乎乎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

示例2:你可知道,我的家乡有多美吗?一座座青山,一条条小溪,一个个村庄,一片片农田,到处充满了生的气息……示例3:你可知道,秋天是怎样五彩缤纷吗?一片片金色的、红色的、各种颜色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

b、你是否听说过……示例:你是否听说过呼伦贝尔大草原?无边无际的草原一片翠绿,随着阵阵的晨风,幽幽的草香迎面扑来,红艳艳的朝阳正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为辽阔的草原镀上了一月色。

草叶上的露珠,像镶在翡翠上的珍珠,闪着五颜六色的光华。

草丛中夹杂着许多粉红色、白色、黄色或是蓝色的不知名的花,放眼望去,野花如同色彩缤纷的云雾飘落在绿色的草原上,把草原装扮得十分美丽。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第七单元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以“天地的奥秘”为主题,选编了三篇精读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和《火烧云》,分别从天上、地上、海底等不同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4个部分。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填补学生观察的缺口,让学生更真实、直观地欣赏到天地间的美景。

学生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大自然充满着变幻莫测的神秘感,能在学习在学习中了解自然,探知自然的秘密是他们乐于参与的事情。

本单元的教学意在给学生搭起与大自然沟通的桥梁,下语言文字与图画的引领下,引导学生与大自然紧密接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家乡的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晨,鲜红的太阳冉冉升起,绚丽的朝霞映在辽阔的海面上,像仙女剪下的红绸,把大海装点得格外美丽。

中午,大海蓝得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灿烂的阳光洒在沙滩上,仿佛点点碎金在闪烁,“碎金滩”因此而得名。

傍晚,太阳西沉,数不胜数的星星在夜空中眨眼,渔火在海面上跳跃,分不清哪里是星点,哪里是灯光,你会感到这里像神秘的世界。

大海不但美丽,还给我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

海水退潮时,我和小伙伴在海滩岩石上的小洞里拾海螺、捉海蟹,在水中捞海参、追小虾,在沙滩上拾海带,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大海还是我的知心朋友。

高兴时,我来到海边,与大海共同欢唱;烦闷时,我向大海倾诉我的烦恼。

阵阵海风吹散了我内心的不安,排排浪花拂去了我的忧愁。

望着()的大海,我的心胸也()起来了。

我由衷地赞美你,家乡的大海。

1.【理解词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开阔辽阔2.【理解内容】家乡的沙滩为什么叫“碎金滩”?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沙滩上有很多细沙,像碎沙一样闪闪发光。

B.灿烂的阳光洒在沙滩上,仿佛点点碎金在闪烁。

C.沙滩上有很多碎金,闪闪发光。

3.【运用语言】请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写一个问句形式的开头。

4.【梳理结构】用“”画出短文的关键句。

下列对关键句在文中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承上启下B.总结上文C.引出下文D.设置悬念5.【整体感知】这篇短文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是按照_______顺序来描写的,表示这种顺序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后半部分描写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游园不值①[宋]叶绍翁应怜②屐齿③印苍苔,小扣④柴扉⑤久不开。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语文园地》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七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围绕着描写个性特点和团结合作的主题展开,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要互相尊重、包容、团结起来。

本单元的课文分为两篇:《小鸡过生日》和《墙上的花》。

其中《小鸡过生日》主要讲述了小鸡生日时,因为害怕乌鸦的影响而欢乐的气氛被破坏的故事。

《墙上的花》则描述了大家帮助白菜头吃掉墙上的野草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团结的重要性。

在课文《小鸡过生日》中,可以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写作:1. 写小鸡过生日时的欢乐气氛,如伙伴们送给小鸡什么礼物,场景描写等。

2. 描述小鸡因害怕乌鸦而落下眼泪的情节,以及伙伴们如何安慰小鸡。

可以通过描写他们的表情、动作等方式来展示这一情节。

3. 描述小鸡和乌鸦的互动,以及伙伴们如何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情节。

可以写乌鸦如何吓唬小鸡,小鸡和伙伴们如何共同对抗乌鸦等。

在课文《墙上的花》中,可以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写作:1. 描述白菜头的困境,以及伙伴们发现并帮助他的情节。

可以写白菜头被野草破坏的情景,他自己无法处理并感到苦恼等。

2. 描述大家一起帮助白菜头吃掉墙上的野草的情景,以及他们通过团结合作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可以写他们的分工合作,每个人的贡献等。

3. 描述伙伴们帮助后,白菜头感到快乐的情景。

可以写白菜头笑起来的样子,他们一起欢呼庆祝的场面等。

在写作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你在生日时的喜悦或者碰到困难时所需要的帮助等。

在描述场景时,可以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情节中的喜怒哀乐。

此外,还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教育内容,对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在生活中要相互帮助呢?在学校里,你们遇到过什么事情需要团结合作解决呢?你是如何参与其中的?你对团结合作有什么体会?总之,围绕《语文园地》这个主题进行写作,可以从具体的情节展开,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示团结合作的力量和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一、主要内容叙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红旗》和《卖木雕的少年》,一篇略读课文是新闻报道《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语文园地包含“口语交际”、“我的发现”、“习作”、“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课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应该增强自身朗读水平的培养,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学会和作者实行情感上的沟通,达到领会意境,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从而培养语感。

三、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会写31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

2.学会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准确书写生字的水平。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交流。

2.自读自悟。

教师引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2.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友好。

25太阳是大家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准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背诵1、2自然段。

教师导学案学生活动一、导入简要介绍和平鸽与相关方面的知识二、课文导读读书方法提示:1.初读课文首先要解决生字词和难懂的句子。

2.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韵律美。

3.要边读边做批注,利用“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记录自己读书的感受,与【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准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重点、难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活动方案】活动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韵律美。

同学、老师交流。

三、跟踪指导参与到每个学生交流环节活动中,协助、指导、深化学生学习活动。

四、作业1.熟记本课的生字、词语。

2.做好活动单中的检测反馈题。

3.背诵1.2.自然段2.抽生分小节读。

3.组织学生评价读诗歌情况。

4.小组代表范读展示。

活动二:再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一遍,要读通顺,读流畅,读出诗歌节奏,并画出生字词。

2.组长指名朗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3.说说你用什么巧方法记住生字字形的。

4.小组展示,全班质疑解难。

活动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能够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画出诗歌朗读节奏,组内试读。

3.小组指名读【检测反馈】一、我会拼写。

Wǎn ( ) xiá() tóng( )yún( )péi( )tong( ) chén( ) jī( )二、我会辨认,会组词。

陪()霞()趁()拔()部()假()赶()拨()三、我会填写。

()的晚霞()的小朋友()的浪花()的鲜花25太阳是大家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体悟景美人更美。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教学难点:积累课文特色语言,品味优美的语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师导学案学生活动一、温习旧知谈一谈通过上节课对课文初步学习的收获和这节课想知道什么。

二、导入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世界人民是一家。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展示,还可根据情况加入动作。

【学习目标】1.感悟诗歌内容。

2.搜集、积累相关环境资料,体会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活动一、说一说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呢?3.小组展示,背诵诗歌。

26一面五星红旗(第一课时)26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悟。

2.读文前,师生探讨读书方法。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1.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2.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体味作者喻什么理,寄什么情。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四、检测反馈师生合作,当堂完成。

(1)找出描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语句。

读句,体会作者情感。

(2)自由读,看看作者怎样描写自己落水的场面,学习作者具体描写的写作手法。

(3)想象当时作者经历的变故。

2.学生小组交流探究。

3. 小组代表展示。

活动二:指导精读4—10自然段,积累感悟1.用自己喜欢方式朗读4—10自然段。

(1)对于老板来高姿态,用新大衣和五星红旗来交换面包,谁值钱?(2)为什么老板宁可要五星红旗,而不要新大衣?甚至还愿意为了五星红旗而多出面包?(3)我同意了吗?找出句子,体会情感。

2.小组交流自己理解感悟。

3.组长指定组员代表小组发言汇报。

活动三:延伸,深化中心1.自主学习课文最后两节,找出老板前后态度变化的句子读一读,从中我们发现了什么?你对那个面包店老板想说点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检测反馈】一、我能把这些宝宝送回家。

灵活机灵机智宽阔宽敞1.翠鸟长着一双透亮()的眼睛。

2.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3.猴子是一种()的动物。

4.我们的教室()明亮。

5.汽车在()的公路上来来往往。

二、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1.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送我。

2.星期一上午,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

3.同学们。

27 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准确读写并积累“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等词语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师导学案学生活动27 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二、导入提问: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激发兴趣。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1.在展示独立学习成果之时,要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学会点评;2.老师把握时机,给学生打气,让他们有充足的信心去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自己的水平;3.使问题在争论中得到理解、消化。

4.引导学生融进课文,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产生震撼心灵的阅读感受。

四、检测反馈组内合作,当堂完成检测。

预习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情。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学习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活动方案】活动一:品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描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体会作者意图。

2.小组内反馈交流理解。

3.组代表发言,班级交流完善。

活动二:再读课文,研读两次对话。

1.自由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2.组内分角色读课文,交流解决下列问题:(1)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2)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3)通过哪些言行,行为以及神情的句子表现黑人少年的内心情感?3.小组代表总结讨论交流成果,集体完善提升。

【检测反馈】(1)我会填。

()的象墩子()的木雕()的坐凳()的中国话()的响声()的牙齿(2)我会写句子。

琳琅满目。

栩栩如生。

爱不释手。

(3)我会连线。

各式各样的景色仔细地喊起来雄伟壮观的神情高兴地摆手一丝遗憾的木雕连连地挑选*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默读水平。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搜集相关中国救援队的资料,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分组交流、讨论、补充、评议、提升口语表达水平教师导学案学生活动一、温习旧知敲定方案之我见。

二、导入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

这次口语交际就让我们说说我们所了解到的世界。

我们能够说说从广播电视、书报杂志中了解到的国外情况,也能够介绍收集到的图片实物,还能够讲讲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事情。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可按活动方案实行四、检测反馈根据课堂交流和老师提示,要求学生修改完善主题发言稿。

五、作业预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中的内容。

【学习目标】1.交流资料,了解人文地貌知识。

2. 训练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学习重难点】分组交流、讨论、补充、评议、提升口语表达水平【活动方案】活动一:交流搜集的资料1.自读口语交际要求,整理所收集的资料。

2.分组交流自己所收集资料。

3.小组展示,看谁的资料最新奇。

活动二:口语表达我最棒1.根据所收集资料,自主制作主题发言稿。

2.小组发言,交流完善。

3.小组选优秀代表展示,看谁内容得当,表达清楚连贯。

【检测反馈】修改完善主题发言稿。

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写自己最想写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内容具体,句子通顺,衔接自然。

教学重点:书信格式。

教学难点:信封的格式。

趣味语文(1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2.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一、温习旧知 二、导入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1.活动一中,引导学生抓住三个方面实行讨论交流。

(1)首先谈谈理解和感受。

(2)指名分句读,纠正读音,随时让其他同学读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2.活动二中,教师参与到各组的探讨中去。

四、检测反馈 五、作业 1.预习趣味语文。

收集本节课相关的词语。

丰富语言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学习目标】1交流识字方法,积累写友谊的名句。

2.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活动方案】活动一:我的发现1. 自己读,找规律。

2. 小组交流理解及词语理解。

3. 用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展示交流。

活动二:读读认认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把生字多读几遍?2.小组交流:(1)谁想读给大家听?(2)谁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这些生字?(3)请带着生字再读读这些词,说说自己的发现。

(熟字加偏旁、形声字,左:上下结构,右:半包围)。

(4)同位合作读一读。

(5)小组开火车认认这些生字并组个词。

3.组内代表展示,集体完善。

活动三:读读背背1.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组内交流:(1)谁来读?(指名分句读,纠正读音,随时让其他同学读)(2)请再读读这些诗句,读不好的诗名自己多练读,看看自己哪些诗句读得好?(3)谁把自己读得好的诗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指导读。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读完了诗句你有何发现?(相关友谊)(5)我们都有朋友,快试着把这些诗句背一背吧。

3.指名背诵展示。

检测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