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 科学依据

冬虫夏草科学依据一、冬虫夏草的来源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天然草药,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
它是由一种蛾科昆虫——虫草蛾的幼虫寄生在高原地区的蝙蝠科动物的体内而形成的。
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特殊,海拔高、气候寒冷、氧气稀薄,这些条件为冬虫夏草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二、冬虫夏草的营养成分冬虫夏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核苷酸等营养成分。
其中,蛋白质是冬虫夏草的主要成分,含量高达25%~30%。
此外,冬虫夏草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这些营养成分的存在为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提供了基础。
三、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冬虫夏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的多糖和核苷酸等成分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此外,冬虫夏草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
此外,冬虫夏草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
最重要的是,冬虫夏草对于某些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四、冬虫夏草的临床应用冬虫夏草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冬虫夏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辅助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其次,冬虫夏草可以减轻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冬虫夏草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可以与化疗药物和放疗药物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冬虫夏草还可以作为一种保健品使用,具有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冬虫夏草作为一种珍贵的草药,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药理作用。
它在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冬虫夏草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应注意冬虫夏草的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
同时,冬虫夏草的质量也需要严格把关,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冬虫夏草本草记述

冬虫夏草本草记述一、冬虫夏草的起源与历史冬虫夏草,又称冬虫草、虫草,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珍贵真菌。
据历史记载,冬虫夏草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蒙藏地区,被誉为“草原瑰宝”。
早在公元7世纪,唐太宗时期就有关于冬虫夏草的记载。
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冬虫夏草被记述为“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二、冬虫夏草的植物学特征冬虫夏草是一种由虫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上形成的菌虫复合体。
它的植物学特征包括:1.形态:冬虫夏草主根短,分支多,根头部有棕色绒毛。
地上部分为黄棕色圆柱形,丛生,高约3-5厘米。
2.叶子:冬虫夏草无叶,只有根出叶,叶柄基部有鞘包围。
3.花朵:冬虫夏草的花序为穗状花序,花密集,长4-10厘米。
花冠为深红色,内面有2个黄绿色斑点。
4.果实:冬虫夏草的果实为椭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
三、冬虫夏草的生态环境与分布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高寒山区,如四川、青海、西藏、甘肃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陡峭的地形和大量的蝙蝠蛾分布,为冬虫夏草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此外,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等地区也有分布。
四、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冬虫夏草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传统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冬虫夏草具有以下药用价值:1.抗肿瘤作用:冬虫夏草中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2.免疫调节作用:冬虫夏草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3.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冬虫夏草可以降低血脂、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4.镇咳祛痰作用:冬虫夏草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对于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5.抗疲劳作用:冬虫夏草能够提高机体的耐受力,减轻疲劳症状。
五、冬虫夏草的采集与加工1.采集:在每年的7-8月,当寄主的幼虫死亡后,选择潮湿、阴凉、通风的地方将冬虫夏草挖出。
冬虫夏草介绍PPT.ppt

形态学特征
冬虫夏草是虫与真菌的复合体,“虫”, 即指被虫草菌侵染而死的蝙蝠蛾幼虫体----寄 主体;而“草”则为从幼虫头部长出的虫草 菌子座。子座露出地面3~4厘米,僵死的幼 虫埋在土壤内3~5厘米处,与地面成60~80 度角,僵虫表层裹有泥土和菌丝体的混合物, 即“膜皮”,菌丝充满虫体体腔,形成坚硬 的组织,通常真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形成坚 硬的菌丝块表面还形成坚固的外壳,具有保 护作用,称作菌核,而虫草只是虫体内的组 织和菌核相同,外面的皮壳由外骨骼形成的 膜皮所代替,故称假菌核。
近年对寄主的研究表明,冬虫夏草菌寄主不仅虫草蝙蝠蛾一 种,还有察隅蛾,丽江蝠蛾,云龙蝠蛾等。
分布:
我国的虫草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的四 川,贵州,甘肃,云南,青海及西藏等省的 近50个县
主要产区有四川的阿坝藏族自治区,甘孜藏 族自治州,青海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及云南 中甸德钦丽江自治县等
产量以四川最多
一.寄主的饲养研究
1.根据幼虫的生态环境及取食习性,可在自然或人工 条件下栽培幼虫喜食的珠芽廖等植物
2.加强代用食物的研究,用胡萝卜饲养幼虫的成功对 人工喂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虫草菌的分离培养
1. 培养条件: 培养基,土壤浸液,温度
2. 分离培养方法:孢子分离培养 僵虫组织分离培养 子座菌丝分离培养 虫体外菌丝分离培养 P194
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oc
tu
三大补药:冬菌夏草,人参,鹿茸
分类地位
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虫草蝙蝠蛾幼虫体后菌和虫 的复合体,所以应根据昆虫和真菌各自的分类地位分别命名。
虫草蝙蝠蛾幼虫的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 蝙蝠蛾科,蝙蝠蛾属,虫草蝙蝠蛾
冬虫夏草的前世今生

解密冬虫夏草的“前世”与“今生”——记国家新资源食品蛹虫草冬虫夏草的缘起神秘的青藏高原,孕育着一种神奇的物种,由于它冬天是虫夏天是草,人们给它起名“冬虫夏草”,藏胞称之为“牙什托根布”。
每当盛夏,冰雪消融,体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留在花叶上。
散落在花叶之上的蛾卵慢慢变成小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渐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
此时,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虫草蝙蝠蛾幼虫,便钻进虫体内部,吸收它的营养,萌发菌丝。
受真菌感染的幼虫,逐渐蠕动到距地表2-3厘米的地方,头上尾下而死,这就是“冬虫”。
幼虫虽死,体内的真菌却日渐生长,直至充满整个虫体。
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高约2-5厘米,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这就是“夏草”。
冬虫那个夏草多产于中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贵州等省及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
冬虫夏草的神奇功效冬虫夏草的闻名不仅仅在于它那诡异莫测的身世,还在于它神奇的疗效,它是中华几千年的瑰宝。
冬虫夏草味甘微腥,性温无毒,气清香。
干品质脆,断面白色。
据医学科学分析,冬虫夏草的主要成分有虫草多糖、虫草酸、多种氨基酸、脂肪、抗菌活性物质、生物碱、30余种微量元素、新型免疫抑制剂、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
冬虫夏草能够加速机体康复,调节自身免疫功能。
所以用于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冬虫夏草正式作为药物载入书典,是从清代吴仪洛于1757年出版的《本草从新》开始,指出冬虫夏草的作用是“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
”稍后出版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冬虫夏草,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以其得阴阳之气全也”,“但药性温和,老弱病虚者皆宜食用⋯⋯”与人参、鹿茸一起,并称三大名贵滋补药材,享有极大的盛名。
食用冬虫夏草的误区老百姓心中的虫草,是补品之王,是比黄金还珍贵的稀有中药材,目前市面每一克野生冬虫夏草至少也要400元以上,是一般人消费不起的珍品,价格比黄金还高。
冬虫夏草的介绍冬虫夏草的功效作用

冬虫夏草的介绍冬虫夏草的功效作用什么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冬虫夏草的资料,欢迎阅读。
冬虫夏草的介绍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1] 。
形态特征冬虫夏草冬虫夏草(18张)冬虫夏草为虫体与菌座相连而成,全长9~12厘米。
虫体如三眠老蚕,长约3~6厘米,粗约0.4~0.7厘米。
外表呈深黄色,粗糙,背部有多数横皱纹,腹面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明显易见。
断面内心充实,白色,略发黄,周边显深黄色。
菌座自虫体头部生出,呈棒状,弯曲,上部略膨大。
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长可达4~8厘米,径约0.3厘米。
折断时内心空虚,粉白色。
臭微,味淡。
以虫体色泽黄亮、丰满肥大、断面黄白色、菌座短小者为佳。
[2] 结构特性可溶性冬虫夏草多糖,是一种高度分支的半乳糖甘露聚糖,主链为由α(1→2)糖苷键连接的D-呋喃半乳糖基以及(1→4)键连接的D吡喃半乳糖基,非还原性末端均为D-呋喃半乳糖和D-吡喃甘露聚糖,支链含(1→3)、(1→5)和(1→6)糖苷键连接的D-呋喃甘露糖[3] 。
来源冬虫夏草是一种药物名,它的外形特别奇特,冬天是虫子,夏天却是草。
那么它是怎样从虫子转为草的?夏天一种称为虫草菌的真菌孢子成熟散落后萌发成菌丝钻到蝠蛾的幼虫身体内,吸取幼虫体内的营养。
蝠蛾的幼虫躲进土壤中,这时虫草菌长出很多丝状体,称为菌丝体。
幼虫由于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吸完,只剩下僵死的空壳,当然不能变成蝠蛾了。
第二年春夏,气温和天气合适,菌丝体从幼虫的口器中长出,伸出地面。
顶端略为膨大,外形像根棒,表面有许多小球形孢子。
这些孢子可在空气中飞舞传播,草丛里不知又有多少蝠蛾幼虫将成为这些孢子的生活场所[4] 。
解密冬虫夏草

解密冬虫夏草人参、鹿茸、燕窝、冬虫夏草是众所周知的滋补佳品。
就冬虫夏草而言,许多人往往因为对其不了解,便望而却步,浪费了强身健体的大好机会。
香港千寿堂借此机会跟大家解密冬虫夏草。
凡是见过冬虫夏草的人,都觉得这个“小精灵”十分稀罕有趣,有点神秘莫测。
《聊斋志异外集》中一首诗说:“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
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
冬虫夏草并非冬为“虫”夏为“草”,其实质是一种真菌--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
它的来历,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及西藏等省区海沷3000米以上高山雪寒地带,生活着一种叫虫草蝙蝠蛾的昆虫,它象只美丽的小蝴蝶。
每当春暖花开时节,虫草蝙蝠蛾飞舞在高原百花丛中,追逐嬉戏,谈情说爱,交配之后便产下虫卵,花叶上的虫卵经过30天后变成白线头的小幼虫。
到秋末冬初天气寒冷时,幼虫便钻到土壤深处过冬,要不了多长时间,小幼虫便长得白胖。
这时,它万万没想到会遭劫难。
生活在土层里虫草菌发现猎物后,便乘机袭击幼虫,将它那园球的子囊孢子沾到幼虫身上,随即伸出牙管钻入虫体的内部,靠吸收虫体营养,过着不劳而食的寄生虫生活,一直把虫体内的营养物质吃光喝净。
幼虫便在虫草菌的蚕食下死去。
只剩下一个虫体外壳。
而里面的虫草菌却不断生长繁殖,使虫体内充满了菌丝,变成一个硬块,叫菌核,到了来年春天,菌核会摇身一变,从虫子的头部长出一株其形如草的菌座,夏时出土于表,菌座约有1—4厘米,初为淡绿色,渐而变为褐色。
人们就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冬虫夏草,简称为冬虫草。
正如《本草从新》云“冬虫夏草,冬在土中,身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
”医学认为:冬虫夏草味甘、性温;入肺、肾经。
具有补肾固精、益肺平喘之功效。
中医一直以来都将冬虫夏草视为老年人理想的滋补药物。
这是因为老年人多有肺肾两虚、肾阳不足的表现,而冬虫夏草既补肺又补肾,肺肾双补,且药力和缓,适宜于长期服用。
可将其做成药膳,经常食用,如:虫草猪肺汤原料及制作:冬虫夏草15克、猪肺250克,先将猪肺洗净切块与冬虫夏草一同入锅,加生姜、胡椒、葱段、食盐及清水适量,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煮至猪肺烂熟,即可饮汤吃冬虫夏草、猪肺。
冬虫夏草简介介绍

05 冬虫夏草的产业 发展与市场现状
冬虫夏草的产业发展
01 02
冬虫夏草的资源分布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中国、尼泊尔和印度等高海拔地区,其中中国的冬 虫夏草资源最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四川、青海、西藏等省份的高山草地 。
冬虫夏草的采挖与生产
冬虫夏草的采挖主要依赖人工,而且采挖时间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7月。 由于采挖难度大,价格昂贵,因此也出现了一些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
产品种类
冬虫夏草经过加工后,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包括散装冬虫夏 草、盒装冬虫夏草、袋装冬虫夏草等。此外,还有经过特殊 加工的产品,如冬虫夏草胶囊、冬虫夏草口服液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冬虫夏草的药用 价值
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
• 冬虫夏草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它是由昆虫和真 菌共生形成的,具有滋补强身、益气补血、润肺止咳等功效。 下面将对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进行详细介绍。
04 冬虫夏草的食用 方法与注意事项
冬虫夏草的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主要产于中国的高海拔地区。它是由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形成的,具有极高的 药用价值。
冷藏保存
将冬虫夏草放入密封的容器中, 存放在冰箱或冷柜中,保持温度 在0-5摄氏度之间。注意不要与
其他食物混放,以免串味。
注意事项
保存冬虫夏草时需注意防潮、防 霉、防虫蛀等,定期检查保存情
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冬虫夏草的加工方法与产品种类
加工方法
冬虫夏草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清洗、干燥、分级、包装等步 骤。根据不同的产品规格和市场需求,加工方法和流程会有 所不同。
冬虫夏草的历史与文化
冬虫夏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和文化背景。
名贵药材冬虫夏草的简介及鉴别方法

名贵药材冬虫夏草的简介及鉴别方法什么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是一种特殊的虫和真菌共生的生物体。
是冬虫夏草真菌的菌丝体通过各种方式感染蝙蝠蛾(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昆虫)的幼虫,以其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能量来源进行寄生生活,经过不断生长发育和分化后,最终菌丝体扭结并形成子座伸出寄主外壳,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虫菌共生的生物体。
入药部位为菌核和子座的复合体。
冬虫夏草的特征冬虫夏草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脂肪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
冬虫夏草只产生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地域(青藏高原及其相邻的横断山脉余脉特殊区域内)、海拔3500-5000米高寒湿润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上(集中分布于海拔4100-5000米的垂直高度内)。
冬虫夏草究竟是虫还是草?青海大学牧科院副研究员、多年从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王宏生介绍说: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
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
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
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
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
在真菌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子。
当子囊成熟时,孢子会散出,再次寻找蝙蝠蛾的幼虫作为寄主,这就是冬虫夏草的循环。
冬虫夏草非动物非植物是种菌类。
虫草鉴别真伪鉴别伪品主要有地蚕,其状如螺,又叫螺丝菜。
还有亚香棒虫草等一些低海拔地区的虫草,虽外形较相似,主要区别是其子座短,有的是双子座,菇类气味淡。
更为恶劣的是用石膏粉或面粉掺胶用模型压成,其子座则是黄花菜插上,只要把它泡浸水中,用手捏则原形毕露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密冬虫夏草:最昂贵的“尸体”2010年09月27日10:08锦绣我要评论(3)字号:T|T[导读]古老的冬虫夏草再次验证了在工业社会里不变的法则—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每一件奇珍异宝都被远隔千里的人享用着。
藏族人采挖,回族人买卖,最终被远方的汉族人消费。
在这个过程中,冬虫夏草原本就近乎神秘的药用价值因为人为或非人为的作用力而逐渐流失,可它的价格却在急速飙升。
撰文、摄影:罗健一、出土杂多县伴随着沉重的关门声,一屋子的灰尘在穿过窗子的夕阳里跳跃起来。
阿拉把行李扔在地上,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然后轻轻地把一个棉布袋子放到茶几中央。
这个布袋子里装着五千多根冬虫夏草。
这是他和妻子离家一个多月来的全部收获。
这些来自唐古拉山土壤里的小东西,每一根都曾经经历过痛苦的生命历程。
如果不是因为这种奇怪的死亡方式,此时,它们都可以成为翅膀上拥有各种花纹的蝙蝠蛾,和破茧的蝴蝶一样,飞翔在青藏高原。
而现在,它们只能僵直地躺着。
在接下来一年里,这个将它们挖出、晾干、带到这里的人,生活水准完全由它们决定。
阿拉把床底下的木头箱子拉出来,打开,在一堆藏饰细软中清理出一块空间,四周垫上厚厚的报纸,把这个布袋子平稳地放在那,然后锁上箱子,推回床底。
等需要用钱时,他可以抓上一把,出门在满街都是的虫草商人中随便找上一个,换来相应的金钱。
只要在明年的虫草采挖季节到来前不要让这个袋子空掉,他们就有相对宽裕的日子过。
他们坚信,这些“尸体”要比货币更保值。
杂多,被称作“中国虫草第一县”。
这个唐古拉山北麓的高原区域,平均海拔4290米,碱性土壤中矿物质金属物质含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加上适宜的空气湿度,使得这里出产的冬虫夏草以色正、体满、营养价值高闻名于世。
在当地,有“青海虫草出玉树,玉树虫草数杂多”的说法。
每斤1000头的特优一级虫草,80%产自这里。
于是,采挖虫草在杂多成为每户人家一年中的头等大事。
每年5月中旬到6月底的虫草采挖季节,原本有三万人居住的县城,剩下的不足三千。
家里铁锁把门,街头商铺打烊,就连政府机关,每个科室也只剩下一两个留守人员,这些留守人员通常是外地人。
其实,这段时间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事情,在玉树,商业活动、日常消费甚至政府政务,一切都停下来了。
所有的一切,都要等虫草采挖期结束后重新开始。
所有的杂多人的踪迹,都只能在山上找到。
通常是邻近的几家人结伴而行,带着帐篷、被褥、煤气灶和必要的粮食,一起在步力所及的山腰组建起帐篷村落。
以这个临时村落为据点,早上,他们带着青稞面和牦牛肉出发,晚上,带着一天挖到的虫草回到帐篷里。
采挖是个艰难而细致的过程,一整天的时间里,他们需要趴在山坡上,歪头斜眼,透过草丛或积雪,用肉眼扫描着露出地面的棕色子座。
一旦发现目标,立刻用手中特制的小镰刀,围着子座开始挖起,直到被泥土包裹的虫草完整挖出,留给草丛一个鸡蛋大小的土坑。
随着隐藏在草丛中的棕色子座全部被这些土坑取而代之,一山的虫草被收入采挖人手中五颜六色的塑料袋。
然后,他们收拾起帐篷,翻过山去,向下一座山进军。
杂多的孩子可能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孩子,十来岁就已经可以跟着父母上山挖虫草了。
由于小孩子个子矮,眼睛尖,往往比父母挖到的更多。
每年这个时候中小学校的“虫草假”,在一定程度上默许甚至鼓励了中小学生加入虫草采挖大军。
因为即使没有虫草假,这些腿脚灵便、眼疾手快的孩子们也会听从家人的安排,为了不放过这一年中最大的赚钱机会而毅然选择逃学。
四五岁的孩子和留在家里的老人,也不是这个虫草舞台的局外人。
老人会带着孩子就近去坡势较平的山上采挖,朝出夕归。
虽然收获不会太大,但孩子们受用一生的谋生本领就从这里开始学起。
除了采挖,他们有义务看守住自己的阵地,这个只对本地人放行的产业,绝对不允许出现陌生面孔。
2004年起,青海虫草采挖区已经明令禁止外地人异地采挖虫草,这里蕴藏的财富只属于本地人。
杂多的规定更为严格,县里的人甚至不能去乡镇采挖。
杂多县境内的跨界采挖,一个采挖季节,每人需要向当地缴纳200元到300元的采挖金。
而杂多县以外的人,这个采挖金的数额可能要增加到几千元,这成为乡镇一级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
“挖虫草的时候,我就是杂多人。
”阿拉每次跟家乡的朋友说起这话,总是带着一丝骄傲。
2007年起,阿拉从玉树搬到杂多,加入了虫草采挖大军。
虽然同属于玉树州,同样操着康巴藏语,但是细微的口音差别常常令路上遇到的采挖者心生疑惑,好几次差点刀刃相见。
每一次,阿拉都能应付过去。
对于一个新来的杂多人,被本地人质疑也很正常。
因为有太多打着虫草主意的外地人想来这个“虫草第一县”分一杯羹。
2008年,阿拉曾经在杂多开了一个洗车行,生意不错,但是最终因为人手不够而停业。
在杂多,2000元一个月也雇不到人,所有本地人都把挖虫草视为惟一的生存本领。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虫草大幅涨价,当地人所有的生活都在围着虫草转。
他们本能地把一年分为挖虫草的生产季节和不挖虫草的消费季节。
没有人愿意去打工。
凭借着一家每年几万元的虫草收入,大部分杂多百姓衣食无忧,过着在他们看来还算不错的日子,而不需要其他任何生存技能。
这些历史上骁勇善战的康巴汉子,生活方式被这寸把长的小东西完全改变了。
七月,杂多的消费季节来临,街上的人渐渐多起来。
市场货源充足,餐馆开门迎客,孩子回到校园。
整个县城在盛夏开始复苏。
二、塑料袋玉树县玉树还没从地震的阴影中恢复过来。
即使是最中心的结古镇广场,随处可见残垣断壁。
可供外地人落脚的只有简陋的“帐房宾馆”。
这依然无法阻挡淘金者的脚步,像往年这个季节一样,这里聚满了异乡人。
夏天的结古镇广场,是玉树冬虫夏草的集中交易地,每天天一亮,便有一些陌生面孔照例出现在路口的显著位置,皮肤黝黑的是藏族人,带着宽边遮阳草帽的是回族人。
很多时候,他们看似无所事事,可一旦有当地人手里捧着色彩鲜艳的塑料袋迎面而来,他们就像猎犬看到猎物出现一样,迅速地快步凑上前去。
背在身后的衣袖中露出了他们惟一的“武器”—一把精巧的铜质小秤。
他们都是专门来这里收购冬虫夏草的商人,来自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的各个地区。
为了让自己的虫草卖上更好的价格,县里的牧民会赶来玉树出售。
同样,为了得到更实惠的虫草,虫草商们也会在这里云集。
塑料袋里的虫草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
收购,然后带到各地出售。
这样从原产地到销售地的一买一卖,价格可能涨了近一倍。
一年里,虫草商人一个夏天的收入远远超过其他季节的总和。
如果对塑料袋里的虫草感到满意,双方立刻将手伸在衣服下、塑料袋下或者随身带的毛巾下,通过互相捏手指头来敲定价格,这种古老的秘密议价方式被称作“揣指头”,广泛应用在虫草交易中。
再多的旁观者也无从知道最终的成交价格。
同样在街头转悠的还有玉树本地的虫草商人,他们走的是与这些异乡客相反的路线。
本地收购,运到外地,哪里价格高就往哪里运。
因为对当地比较熟悉,他们经常能拿到性价比最高的虫草。
他们有着非常容易辨认的特征—年龄大一点的一张嘴通常会露出一颗以上的金牙。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金牙消费曾经风靡藏区,一度是身份的象征。
那个年代比较富裕的就是做虫草生意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为自己当年的风光“镶”上金色印记。
年轻的虫草商人已经不再对金牙那么痴迷了,他们的炫富手段是名牌服装。
每年电视上做广告最凶的国产品牌,就是他们的时尚。
2008年的“七匹狼”,2009年的“太子龙”,都是他们的标识性服饰。
今年是“劲霸”,而且一定要配有闪闪发亮的铜纽扣。
镇上新开张的“劲霸”专卖店里,每天光顾最多的就是虫草商人。
他们包裹在国产品牌西装之下,走在街头,顾盼自雄。
41岁的玉树人索南加措就是穿梭于杂多、玉树和西宁的虫草商人中间的一个。
现在他在西宁定居。
18年前,加措每月有两百多元的收入,那时他在玉树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是收购和销售当地土特产品,虫草是其中最重要的盈利来源。
现在,他的工作依然是收购和销售虫草,但每年的收入已经超过20万。
2001年,加措离开外贸公司,自己下海经营虫草生意。
从此成为杂多县、结古镇、勤奋巷的常客,游走于这个虫草江湖。
2006年,在虫草江湖中有得有失的加措,被青藏虫草公司“招安”,重新进入较为系统的商业运作。
2008年,他又被西宁刚刚起步的青海春天公司看中,公司为他提供的月薪达到3000元以上。
而此时虫草行业中的同业人员,工资水平不及他的半数。
加措选择了跳槽。
一年后,39岁的加措再次下海。
这一次,他和东家青海春天保持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了青海春天虫草供应商中的一员,负责寻找优质虫草资源。
20万元已经是这个行业里这一环节的收入“上限”,这标志着加措已经进入虫草行业的“上流社会”。
但是相对于经济收入上对冬虫夏草的依赖程度,当地藏族人对冬虫夏草的医疗价值的信任程度要小得多。
在他们心中,价格仅是虫草十分之一的麝香占有更重要地位。
许多人相信如果一个村子里有一颗麝香,随着风的作用,整个村庄的人都不会生病。
冬虫夏草对于自小吃牦牛肉、喝不掺任何添加剂的酸奶长大的藏族人,根本没有作用。
他们只是将这身边的宝藏视为天然的、单纯的致富工具。
在玉树颇有名气的卓梅藏医院每天为七八十个病人开出的药方里,十几年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冬虫夏草。
患有肺病、肝病和肿瘤病的人,他们服用的都是以矿物质和植物为原材料炼制的藏药药丸。
而在北京很多中医院的肿瘤科,冬虫夏草每天都会出现在那些“有身份”的病人的药方中。
为了准确到达这些“有身份”病人的手中,虫草从玉树开始长征,第一站是800公里外的西宁。
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的冬虫夏草集散地,整个城市的空气里都弥漫着冬虫夏草的味道,而且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和成熟的造假环境。
三、保险柜勤奋巷如果说虫草采挖被藏族人包揽,那么虫草交易就是回族人的天下。
自古崇尚农耕的汉族人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有天然的畏惧,很少有汉族人去采挖地收购虫草。
而跟西藏、新疆联系密切,在青海又为数众多的回族人热衷于此。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虫草价格的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回族人开始经营此道。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西宁的勤奋巷由土特产品的集散地逐渐演变成冬虫夏草一条街。
现在,勤奋巷是中国所有虫草商人的朝圣地。
大部分游走在虫草采挖地的虫草商人,都以西宁作为中转站,去勤奋巷转转是掌握价格、行情的必修课。
勤奋巷的两旁被虫草商铺挤满。
这些店铺的面积和挂着粉色荧光灯的发廊店面无异,除了破烂的桌椅,在每个店铺角落里,清一色的摆放着最醒目也最关键的设备—保险柜,里面放着各种产地的虫草和用来周转的现金。
保险柜的钥匙一般由老板本人保管,若是合伙开店,保险柜各个小门的钥匙会分别保管。
这些商铺有着各种各样的名字,有的还会有一个粗糙的Logo,更多的是填充在挂牌商铺的缝隙间、没有招牌的无名店面。
早上八九点,戴着回族特色白帽子的虫草商人都汇集在这里,用深浅不一的蓝眼珠盯着过往的人,看到谁有成色好的虫草立刻拉来“揣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