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基础知识及各课练习设计
人教版四上语文第 7、8单元复习要点及练习

第七、八单元复习资料一、课文分析: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课文先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我”看到了叶老对作文的修改,阅读了叶老的简短评语,对叶老的人品产生了初步印象,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然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28.《呼风唤雨的世纪》写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8单元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8单元教案课题:21《古诗三首》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出塞》。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
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
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2.读诗题《出塞》。
“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欣赏图片。
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古诗三首》)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出示课件——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2.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3.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4.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三、悟诗情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板书:明月关人未还)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七和第八单元复习PPT课件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光耀门楣:指子孙做了官出了名,使祖先和家族 都荣耀。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形容静坐沉思的 样子。
为之一振:因此而振奋起来。
疑惑不解: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 神态。
《梅兰芳蓄须》
干干净净:没有尘土、杂质等,也形容说话、 动作不拖泥带水或者是比喻一点儿不剩。
巩固练习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左( 顾 )右( 盼 ) 若( 有 )所( 思 ) 深( 居 )简( 出 )
疑惑( 不 )( 解 ) 斩( 钉 )截( 铁 ) ( 毫 )( 不 )犹豫
1.照样子,写词语。 (1)左顾右盼(含有反义词):_顶__天__立__地__ _前__仆__后__继__ (2)斩钉截铁(描写人物):_目__瞪__口__呆__ _干__脆__利__落__
(《延安,我把你追寻》)
运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我们在追寻延安的足迹之广。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延安,我把你追寻》)
运用排比的手法从正面写出了我们在追寻延安精神的意义。
设问句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 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做什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描写周恩来少
第年一时件事代在新开学始被年了外国人修身占课据上 的地魏周校恩方长来目((问回睹)答)中国人备受列
第强二欺件事凌而十二无岁处那年说理奉天的事情,伯父感(悟告诉到)伯父说的“中
华不振”的含义,从而在新周恩学来年(疑开惑不始解的) 修身课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最新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全单元教案

29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练习用“终于、先……然后……、因为……所以……”造句。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组词、书写等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
(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
2.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以前我们学习过《清明节的由来》,谁能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来历?2.其实,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节日都跟民间美丽的传说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民间传说有关的节日,板书课题:29重阳节的传说3.齐读课题。
学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通课文,教学生字:出示自学要求:1.读: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哪一天?课文讲了什么?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3.你读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用“--”标出。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三)汇报交流,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认读生字,然后齐读。
2.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学生提问,指名解答。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怎样分段?(四)深入研读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拜师学艺的原因。
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指读、评读:感受桓景为民除害的决心异常坚定。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知识点归纳+练习

第四讲讲义一、生字词倔强疲惫青稞膝盖荒无人烟忍饥挨饿薄嘴唇满不在乎线段香港兄弟浮现凶狠捶打气势汹汹灶台嚎叫扫帚手腕踹开报仇栽种龇牙咧嘴东张西望恶狠狠目不转睛东躲西闪投降东躲西闪比试笑呵呵屈辱敲锣打鼓聋子发泄搭高台监督恭敬敬畏销毁遵照沸腾赞不绝口成群结队震耳欲聋浩浩荡荡四面八方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欢呼雀跃惊心动魄恭恭敬敬自投罗网垂手恭听扳机憋足夺魁胜券在握庄严颁发金牌徐徐和和睦睦天有不测风云瘟疫拜师学艺和蔼降妖除魔茱萸仙鹤趾高气扬头晕眼花掷出侵袭花瓶勤学苦练袭击夫妻铃铛掩耳盗铃乐滋滋守株待兔零食蹿跳雕像寂寞施舍无忧无虑流离失所剑柄顶天立地冰天雪地浸湿哆哆嗦嗦安安心心乞丐破涕为笑载歌载舞铅笔南迁尼罗河新郎嫂子彩锦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笑嘻嘻轻盈装饰眉开眼笑贤惠心灵手巧绸缎色彩绚丽富丽堂皇衰老嘱咐下嫁暴跳如雷惩罚拽着心急如焚玉簪霎时间波涛汹涌尸体二、形近字倔—顾—饥—薄—段—掘—顶—机—礴—锻-- 港—狠—势—汹—仇—巷—恨—热—凶—九—栽—遵—呵—锣—聋—裁—尊—河—罗—垄—泄—搭—督—憋—塔—瞥—蔽—妻—拜—勤—瓶—侵—凄—湃—谨—瓷—浸—袭—盗—铛—零—株—袋—盖—挡—雾—珠—三、多音字huá bō mēn zǎi划 huà剥 bāo 闷 mèn 载 zàiFéng méi yūn zhǎng缝 fèng 没 mò晕 yùn 长 chángBèi jiān zuān qiáo—背 bēi 监 jiàn 钻 zuàn 翘 qiào—Chóu tiāo xiáng jué—仇 qiú挑 tiǎo 降 jiàng 倔 juè—四、近义词回顾—回首口吻—口气疲惫—疲劳姿势—姿态猛然—突然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遵照—依照笑嘻嘻—笑吟吟咆哮—怒吼镇定—镇静欢呼雀跃—欢天喜地庄严—严重雄壮—雄伟出色—杰出浓郁—浓重赶紧—赶快和蔼—和气趾高气扬—耀武扬威发觉—发现立刻—立即急忙—匆忙仓皇—惊慌悲伤—哀伤后悔—懊悔光辉—光彩美丽—漂亮周到—周全温和—温顺亲密—亲热眉开眼笑—喜笑颜开五、反义词倔强—温顺硬邦邦—软绵绵投降—抵抗故意—无意希望—失望目不转睛—东张西望人上人海—人迹罕至镇定—惊慌出色—普通伟大—渺小和蔼—严厉浓郁—清淡快乐—痛苦趾高气扬—垂头丧气仓皇—沉着悲伤—欢乐幸福—悲惨伟大—渺小流离失所—安居乐业允许—禁止惩罚—奖励微弱—强烈眉开眼笑—愁眉苦脸六、词语积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口口声声断断续续浩浩荡荡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老老实实匆匆忙忙端端正正日日夜夜地地道道相亲相爱倾国倾城一生一世难兄难弟美轮美奂人来人往自由自在惟妙惟肖可歌可泣再接再厉患得患失绘声绘色今生今世无法无天亦步亦趋人山人海尽善尽美载歌载舞不屈不挠相辅相成成语积累和和睦睦降妖除魔拜师学艺勤学苦练斩妖除魔趾高气扬四处张望头昏眼花哼哼呀呀见势不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丁零丁零北燕南迁顶天立地冰天雪地春暖花开一路平安无忧无虑悲痛不已泪如雨下安安心心暮色降临破涕为笑寻欢作乐流离失所忍饥挨饿轰然倒地载歌载舞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眉开眼笑心灵手巧富丽堂皇暴跳如雷天兵天将心急如焚波涛汹涌隔河相望鹊桥相会无家可归七、课文内容《倔强的小红军》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段往事:长征路上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一个小红军由于饥饿、疲惫牺牲的故事,表现了小红军倔强、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品质,《小兵张嘎夺枪记》以“枪”为线索,围绕发现手枪——夺枪——玩枪三部分内容,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兵张嘎不畏强敌,从鬼子手中夺下手枪的故事,赞扬了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
四年级(上)语文7-8单元教案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
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4.学习第二部分:出示灯片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现在哪位同学能背诵,并告诉大家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板书:重阳节的传说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出新课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浓厚。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卡
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
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以学定教)
S版语文四上第七、八单元教案

不肯骑 体力强
不肯走 等同伴
不肯吃 有干粮
3 教师小结并置疑:面对小红军句句在理的回答。陈赓同志终于被说服了,他骑上马背走了。我们想一想,这个小红军果真像他说的一样有这样强的体力,需要等同伴,并且还有这么多干粮吗?他的实际情况是?
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板书 一心想着别人
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名评价朗读情况: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指名回答各段的段意。
三.精读课文,体会嘎子的精神品质。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讨论:课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嘎子的聪明、机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勇敢、奋不顾身?
3.反馈分段情况。
第一段(第1-5自然段):发现手枪。
第二段(第6-11自然段):夺枪。
第三段(第12自然段):玩枪。
五、小结:是呀!嘎子机智勇敢地跟鬼子做斗争,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从鬼子军官手里夺到那把手枪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本节课重点关注学生: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2.听写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并学习革命小英雄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8单元复习(知识要点)

第八单元单元复习要点一、字(一)要求会读的字舶仓储烹盗综判钝凌例筛辐汰肴尿碱(二)要求会写的字改程赖耕驾幻潜核控联哲归恐凶笨鸽仅顿描绘吨盈敏捷崭(三)易错字易读错的字:潜哲崭 ......易写错的字:幻鸽盈 ......(四)多音字便biàn(方便) pián(便宜)调tiáo(调节) diào(声调)供gōng(供养不周) gòng(提供)假jiǎ(假如) jià(假期)种zhǒng(种类) zhòng(种植)载zǎi(三年五载) zài(载人)乘chãng(乘法) shâng(战车千乘)恶ě(恶心)â(凶恶) wù(可恶)为wãi(作为) wâi(因为)二、词(一)两字词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联系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笨重不仅顿时一吨崭新数据轻松悦耳仓库储存示范烹调烹炒预约综合判断提供迟钝例如筛选辐射淘汰盐碱听写易错的:幻想洞察词义难懂的:斑斓浩瀚(二)三字词千里眼顺风耳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糖尿病(三)四字词呼风唤雨出乎意料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到底欣喜若狂形态各异潜入深海其乐无穷百依百顺默默无闻有备无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彩斑斓凌空翱翔点睛之笔茹毛饮血温顺可爱毋庸置疑远洋船舶美味佳肴用武之地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三、句《29 呼风唤雨的世纪》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基础知识姓名一、掌握词语【25课】倔强回顾忍饥挨饿一段香港浮现【26课】报仇栽倒气势汹汹【27课】遵照监督敬畏敲锣打鼓震耳欲聋水泄不通笑呵呵恭恭敬敬垂手恭听【28课】庄严屈辱颁发二、近义词【25课】倔强—刚强疲惫—疲倦浮现—呈现平静—安静回顾—回忆经历—阅历满不在乎——毫不在乎无可奈何——望洋兴叹荒无人烟——人迹罕至【26课】准备—预备得意—自满降服—屈服猛然—忽然故意—有意神情—神色目不转睛——目不斜视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气势汹汹——气焰嚣张【27课】销毁—烧毁遵照—遵守兴奋—激动监督—监察自投罗网——自掘坟墓水泄不通——滴水不漏惊心动魄——触目惊心咆哮—怒吼【28课】争夺—争取镇定—镇静雄壮—雄伟颁发—颁布延伸—延长神色—神情庄严—庄重屈辱—侮辱出色—杰出发挥—发扬挑战—宣战光芒—光辉三、反义词【25课】倔强—温顺平静—激动浮现—消失荒无人烟——人烟稠密【26课】报仇—报恩得意—失意投降—反抗故意—无意气势汹汹——心平气和目不转睛——东张西望【27课】兴奋—哀愁销毁—制造咆哮—平静震耳欲聋——鸦雀无声人山人海——人迹罕至水泄不通——畅通无阻【28课】庄严—随便屈辱—光彩出色—逊色挑战—应战关键—次要光芒—暗淡鲜艳—淡雅镇定—惊慌四、多音字【25课】薄:薄()饼薄()弱翘:翘()尾巴翘()首强:倔()强坚强()勉强()【26课】降:下降()投降()挑:挑()水挑()战横:横()竖蛮横()【27课】将:将()来将()领结:结()果结()束差:差()距差()生钦差()【28课】圈:圆圈()牛圈()落:落()下降落()弹:子弹()弹()力冠:鸡冠()冠()军五、四字词语【25课】荒无人烟忍饥挨饿无可奈何又青又红微微一笑满不在乎浮现【26课】东张西望龇牙咧嘴见势不妙目不转睛四下逃散东翻西找东躲西闪【27课】赞不绝口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欢呼雀跃恭恭敬敬自投罗网成群结队震耳欲聋惊心动魄垂手恭听【28课】神色庄重胜券在握令人屈辱十分激烈关键时刻心驰神往六、词语搭配【25课】(荒无人烟)的草地(疲惫)的瘦马(满不在乎)的样子(命令)的口吻(深情)地谈起【26课】(东张西望)地朝这边走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气势汹汹)地闯向正房【27课】(浩浩荡荡)的人群(笑呵呵)地捋着(雷鸣般)的欢呼声(高兴)地叫喊着(围观)的群众(起劲)地要着【28课】(庄严)地站在(轻轻)地扛(出色)地发挥(徐徐)地升起(激动)地说(必胜)的光芒七、关联词语运用【25课】1.(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
2.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26课】他(一边)在地上滚着,(一边)往外掏那把手枪。
【27课】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
(又)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半,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抱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
【28课】1.许海峰前三枪打得不错,(可是)第四、第五枪只打了两个“8”环。
2.他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走上靶场。
八、特殊句型排比句【26课】鬼子们纷纷四下逃散,有的被击倒了,有的举手投降……感叹句【25课】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呀!【27课】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28课】三发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10环!”“10环!”“9环”——胜利了!被字句【27课】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疑问句【25课】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26课】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28课】在许海峰面前,他们哪肯示弱?把字句【25课】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
【26课】鬼子已经把枪掏出来了。
第八单元基础知识姓名一、掌握词语【29课】妻子拜师勤学苦练一瓶侵袭和蔼【30课】掩耳盗铃铃铛丁零丁零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31课】寂寞无忧无虑施舍流离失所二、近义词【29课】赶紧—赶忙顿时—立刻流行—盛行搏斗—格斗浓郁—浓烈侵袭—侵扰和蔼——和气、和善趾高气扬——得意忘形降妖除魔——斩妖除魔【30课】仓皇—惊慌发觉—发现从前—以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31课】施舍—施予保重—珍重英俊—英武神奇—神秘顶天立地——巍然如山暮色降临——夜幕降临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家贫如洗——家徒四壁寂寞——孤独悲伤——伤感痛苦——痛楚【32课】佩服—钦佩嘱咐—叮嘱惩罚—处罚灿烂—辉煌周到—周密干净—洁净温和—平和亲密—亲热轻盈—轻巧装饰—装点严厉—严肃眉开眼笑——笑逐颜开三、反义词【29课】浓郁—清淡赶紧—拖延和蔼—严厉流行—过时附近—遥远趾高气扬——垂头丧气【30课】仓皇—镇定从前—今后守株待兔——随机应变【31课】平安—危险悲痛—喜悦痛苦—快乐伟大—渺小寂寞—热闹施舍—乞讨流离失所—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忧心忡忡(chōng)【32课】周到—疏忽干净—肮脏温和—冰凉亲密—冷淡轻盈—笨重灿烂—昏暗严厉—和蔼惩罚—奖励眉开眼笑——愁眉苦脸四、多音字【29课】晕:头晕()晕()车转:转()弯转()圈【30课】觉:发觉()睡觉()折:折()腾折()断【31课】载:三年五载()超载()挑:挑()水挑()战舍:施舍()宿舍()巷:巷()道小巷()【32课】待:待()一会儿;等待()说:说()话;游说()剥:剥()削、剥()夺;剥()皮、剥()开五、四字词语【29课】和和睦睦斩妖除魔为民除害勤学苦练趾高气扬头晕眼花见势不妙【30课】掩耳盗铃守株待兔【31课】顶天立地冰天雪地流离失所载歌载舞无忧无虑悲痛不已暮色降临哆哆嗦嗦安安心心破涕为笑忍饥挨饿轰然倒地【32课】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心急如焚心灵手巧富丽堂皇暴跳如雷波涛汹涌六、词语搭配【29课】(附近)的一座高山(浓郁)的茱萸叶香(趾高气扬)地走【30课】(丁零丁零)地响起来(乐滋滋)地走(又肥又大)的野兔(田边)的树桩上【31课】(最美丽)的神(最英俊)的人(飞翔)的水鸟(流离失所)的灾民(人间)的悲剧(无助)的母亲(手中)的衣裳【32课】(最好)的草地(最干净)的溪水(天上)的故事(又肥又嫩)的青草(轻轻)地吹过树林(死死)地抓住七、关联词语运用【29课】(因为)九月九日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30课】1.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响起来。
2. (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了吗?【31课】1.原以为人间幸福太平,(却)不料看到了痛苦悲泣。
2.(虽然)我的心,是铅做的,(可)还是泪落如雨。
3.(虽然)我的外表已失去光彩,(但)穷人不再忍饥挨饿。
4.(虽然)你不再英俊,(可)在我的心中你更伟大了。
【32课】1.织女(不仅)美丽贤惠,(而且)心灵手巧。
2.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八、特殊句型排比句【29课】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32课】她喜欢跟牛郎一块干活,喜欢逗孩子们玩,喜欢看门前的溪水活泼地流过去,还喜欢听风儿轻轻地吹过树林。
感叹句【30课】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31课】是哪位好心人送的呀,真是太感谢了!疑问句【30课】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了吗?【31课】小燕子,你怎么没走哇?把字句【31课】小燕子把王子的另一颗眼珠啄下来,轻轻放到小女孩的手里。
拟人句【32课】1.那头老牛跟他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他的手呢。
其实也没人听他的,唯独老牛裂开了嘴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了他的心事。
25 倔强的小红军姓名1、看拼音写词语。
2、给下面句子中的“强”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A. qiángB. qiǎngC. jiàng(1)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也不要强.( )求别人去做。
(2)性格太强.( )的人,不容易听别人的意见。
(3)面对困难,首先要有坚强.( )的意志,然后再想办法战胜它。
3.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屈()()几()()页()()艮()()4、根据意思写词语。
(1)回过头来看。
()(2)(性情)刚强不屈.( )(3)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4)完全不放在心上。
()(5)往事在脑海中重现。
()(6)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5、课文按____________顺序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6.选词填空。
出现浮现呈现涌现(1)每当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的时候,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鲜活面容就会()在我的脑海里。
(2)“雷锋班”()了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真是“雷锋精神”代代传啊。
(3)秋天来了,天气凉了,田野山林()出丰收的喜悦景象。
7.补充成语,并按要求答题。
()无人烟忍()受饿无可()何()不在乎奋不()身安然无()(1)表示“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意思的是,它的近义词是。
(2)含有一对近义词的是,这样的词还有:、。
(3)选择上面的词语填空。
常常()的小红军独自一人走在()的草地上,陈庚同志一再要帮助他,可他却摆出一副()的样子拒绝了,最后牺牲在了草地上。
8.句子朗读台。
下面的句子该用怎样的语气读?选择序号填在括号里。
A. 倔强B. 关心C. 坚定D.命令(1)“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 ( )(2)“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 )(3)“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
” ( )(4)“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 ( )9.精彩赏析阁。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陈庚同志全明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庚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捶着自己的腿说:“陈庚啊陈庚,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呀!”(1)“陈庚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
(2)“陈庚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捶....着自己的腿”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了陈庚的心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陈庚啊陈庚,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呀!”陈庚刚遇到小红军时称他“小鬼”是因为,当小红军牺牲后,陈庚却称他“小兄弟”,这是因为,从称号的变化中体会到了。
参考答案:2.(1)B (2)C (3)A 7.(1)B (2)D (3)C (4)A9.(1)小红军是宁可掉队有生命危险,也不想拖累别人(2)后悔、感动 (3)关爱小红军虽然年龄小,但是坚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不输于大人感动和敬佩26小兵张嘎夺枪记1.看拼音,写生字词。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这边看看,那边看看。
形容到处张望或察看。
()(2)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
()(3)不转眼珠地看。
形容注意力集中。
()3、课文早知道。
有的课题点明了事情的经过,如《争吵》;有的课题点明了故事主人公及性格特点,如《倔强的小红军》。
《小兵张嘎夺枪记》点明了和。
多留心课题的妙用,可以让你学起来事半功倍哦。
课文是按顺序来写的,认真默读课文,然后用小标题的形式把故事概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