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及治疗
合集下载
最新医学资料-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与康复课件

④两臂做划船动作或游泳动作
⑤抗阻内旋和外旋锻炼:当肌力增强后,使用墙壁拉 力器进行抗阻训练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与康复
肱骨
肱骨近端骨折--发生于肱骨近端的骨折,是一 种较常见的骨折类型。
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 国外文献报道为4%—5% , 甚至更高。
85% 的患者无明显移位,可通过保守治疗取 得良好的效果,另有15% 的复杂骨折需要手 术治疗。
属于关节内骨折--处理不好,可能明显影响肩 关节功能,造成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1、第一阶段:(术后0—4周)
肩关节被动运动
佩戴颈腕吊带,功能锻炼时可摘下
①手指用力握拳,用力伸手指,各持续5秒,20次/ 组,3组/天 ②被动前屈上举锻炼,持续10秒,3组/天 ③钟摆样锻炼, 20次/组,3组/天 ④外旋锻炼,持续20秒,1-2组/天 化学冰袋冷敷
2、第二阶段:(术后4—6周)
①三角肌等长收缩练习--耸肩, 20次/组,3组/天
②主动前屈锻炼:用健侧前臂托起患侧前臂向上 举过头顶,持续10秒,3次/组,3组/天
③内旋、外旋范围锻炼:在门把上系1根松紧带, 利用松紧带的弹力作用练习, 10次/组,3组/天
④外展、外旋锻炼:双手抱头作外展、外旋锻炼。 10次/组,3组/天
二部分——某一主骨块与其他三个部分有明显的 移位。
三部分——有两个骨折块彼此之间以及与另两部 分之间均有明显的移位。
四部分——肱骨上端四个主要骨折块之间均有明 显移位,形成四个分离的骨块。此时肱骨头成游 离状态并失去血液供应。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骨折端无明显移位且较稳定
注意--患肢制动--颈腕吊带制动--应保持上肢 制动,任何时候均不应有受伤侧肩关节的主 动活动。
⑤抗阻内旋和外旋锻炼:当肌力增强后,使用墙壁拉 力器进行抗阻训练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与康复
肱骨
肱骨近端骨折--发生于肱骨近端的骨折,是一 种较常见的骨折类型。
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 国外文献报道为4%—5% , 甚至更高。
85% 的患者无明显移位,可通过保守治疗取 得良好的效果,另有15% 的复杂骨折需要手 术治疗。
属于关节内骨折--处理不好,可能明显影响肩 关节功能,造成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1、第一阶段:(术后0—4周)
肩关节被动运动
佩戴颈腕吊带,功能锻炼时可摘下
①手指用力握拳,用力伸手指,各持续5秒,20次/ 组,3组/天 ②被动前屈上举锻炼,持续10秒,3组/天 ③钟摆样锻炼, 20次/组,3组/天 ④外旋锻炼,持续20秒,1-2组/天 化学冰袋冷敷
2、第二阶段:(术后4—6周)
①三角肌等长收缩练习--耸肩, 20次/组,3组/天
②主动前屈锻炼:用健侧前臂托起患侧前臂向上 举过头顶,持续10秒,3次/组,3组/天
③内旋、外旋范围锻炼:在门把上系1根松紧带, 利用松紧带的弹力作用练习, 10次/组,3组/天
④外展、外旋锻炼:双手抱头作外展、外旋锻炼。 10次/组,3组/天
二部分——某一主骨块与其他三个部分有明显的 移位。
三部分——有两个骨折块彼此之间以及与另两部 分之间均有明显的移位。
四部分——肱骨上端四个主要骨折块之间均有明 显移位,形成四个分离的骨块。此时肱骨头成游 离状态并失去血液供应。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骨折端无明显移位且较稳定
注意--患肢制动--颈腕吊带制动--应保持上肢 制动,任何时候均不应有受伤侧肩关节的主 动活动。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及治疗课件

05
肱骨近端骨折的预防措施
加强骨骼营养
总结词
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是预防肱骨近端骨折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矿物质,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摄 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风险。
适当运动锻炼
总结词
适量的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 降低肱骨近端骨折的风险。
后期康复训练
预防再次受伤
在后期康复训练中,预防再次受伤也 是重要的目标之一。患者应了解如何 避免再次受伤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
后期康复训练
定期复查与调整训练计划
在后期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 能够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通过不断的调整和 改进,患者可以更好地恢复健康并适应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中期康复训练
调整心理状态
肱骨近端骨折后,患者可能会面临疼痛、功能障碍和心理压力等问题。中期康复训练中,调整心理状 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后期康复训练
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在肱骨近端骨折愈合后,后期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恢复正常生 活和工作能力。可以通过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工作技能 训练和体育活动训练等,使患者能够全面恢复正常的社会生 活。
中期康复训练
增加肌肉力量
随着骨折的愈合,中期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增加肌肉力量,使患者能够逐渐恢复正 常的生活和工作。可以进行抗阻训练和力量训练,以增强上肢和肩部的肌肉力量 。
中期康复训练
提高关节稳定性
在中期康复训练中,提高关节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可以通过进行肩袖肌群和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增强关节周围的肌 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及治疗课件

由于稳定性较差,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以恢复骨折的解剖位置并确保关节 功能的恢复。
Neer四型骨折
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来恢复关节面的平 整和稳定性。
Neer分型与康复计划制定
根据Neer分型的不同,康复计划也会 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康复计划的目标 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和减轻
疼痛。
对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康复计划通常 包括疼痛控制、肿胀减轻、关节活动度
THANKS 感谢观看
Neer分型的分类
Neer I型
简单骨折,包括无移位或轻度 移位的骨折。
Neer II型
两部分骨折,包括大结节、小 结节或外科颈的骨折。
Neer III型
三部分骨折,包括大结节、小 结节和外科颈的骨折,且存在 移位。
Neer IV型
四部分骨折,涉及大结节、小 结节、外科颈和肱骨头部的骨 折,通常存在严重移位和粉碎
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的建议
01
在康复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不要擅自更改康复
计划或停止训练。
注意疼痛和不适
02
在康复过程中,如果出现明显的疼痛和不适,应及时向医生报
告,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或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
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
03
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不要
急于求成或放弃治疗。
该分型基于骨折的部位、数量和移位 程度,将肱骨近端骨折分为四型,有 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Neer分型的依据
01
02
03
骨折部位
主要考虑骨折是否涉及关 节面,以及骨折的具体位 置。
骨折数量
主要考虑骨折线的数量, 即单发或多发骨折。
移位程度
主要考虑骨折块之间的移 位程度,包括是否有明显 错位、成角畸形等。
Neer四型骨折
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来恢复关节面的平 整和稳定性。
Neer分型与康复计划制定
根据Neer分型的不同,康复计划也会 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康复计划的目标 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和减轻
疼痛。
对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康复计划通常 包括疼痛控制、肿胀减轻、关节活动度
THANKS 感谢观看
Neer分型的分类
Neer I型
简单骨折,包括无移位或轻度 移位的骨折。
Neer II型
两部分骨折,包括大结节、小 结节或外科颈的骨折。
Neer III型
三部分骨折,包括大结节、小 结节和外科颈的骨折,且存在 移位。
Neer IV型
四部分骨折,涉及大结节、小 结节、外科颈和肱骨头部的骨 折,通常存在严重移位和粉碎
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的建议
01
在康复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不要擅自更改康复
计划或停止训练。
注意疼痛和不适
02
在康复过程中,如果出现明显的疼痛和不适,应及时向医生报
告,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或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
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
03
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不要
急于求成或放弃治疗。
该分型基于骨折的部位、数量和移位 程度,将肱骨近端骨折分为四型,有 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Neer分型的依据
01
02
03
骨折部位
主要考虑骨折是否涉及关 节面,以及骨折的具体位 置。
骨折数量
主要考虑骨折线的数量, 即单发或多发骨折。
移位程度
主要考虑骨折块之间的移 位程度,包括是否有明显 错位、成角畸形等。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 肱骨头的血运主要是旋肱 前动脉
• 旋肱前动脉沿着肩胛下肌 下缘向外于喙肱肌深面通 过,到达肱二头肌腱沟处, 并发出一条升支,于大结 节水平进入肱骨头。
• 弓状动脉位于肱二头肌长 头腱和肱二头肌腱沟的后 外侧几毫米处。
• 冈上肌、冈下肌、小 圆肌穿插附着于大结 节,可从后上方牵拉 骨折块。肩胛下肌附 着于小结节,可向内 侧牵拉骨折块。
二部分骨折 1. 外科颈骨折 2. 解剖颈骨折 3. 单纯大结节骨折 4. 单纯小结节骨折 5. 二部分骨折脱位
三部分骨折 外科颈骨折 大结节骨折 外科颈骨折 小结节骨折
四部分骨折 骨折累及上述四部分,外科颈、大结节骨折、小结节骨折 为肱骨近端骨折的严重类型。 Neer在2002年对该部分骨折添加了新的类型: ① 外翻压缩型骨折:其肱骨近端内侧软组织铰链相对完好
是否移位:
距离:1cm 成角:45°
根据四部分的关系分为: 未移位骨折(一部分骨折) 二部分骨折 三部分骨折:坏死率17% ~38% 四部分骨折:坏死率33% ~56% 肱骨头劈裂或压缩骨折
未移位骨折(一部分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多为此类型,只要肱骨近端的骨折块移位<
1cm或成角< 45°,无论骨折线是否多个部分,均为一部 分骨折
肱骨近端骨 折分型及治
疗
创伤骨科 李伟雄
肱骨近端骨折(PHF)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 位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 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多数PHF跟髋部骨折一样属于脆性骨折,约
占老年(大于等于65岁)骨折的10% 。
• 肱骨头的血供:旋肱前动 脉、旋肱后动脉
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 端。采用移位>1 cm或成角> 45°的标准,诊断几部分骨折 。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 旋肱前动脉沿着肩胛下肌 下缘向外于喙肱肌深面通 过,到达肱二头肌腱沟处, 并发出一条升支,于大结 节水平进入肱骨头。
• 弓状动脉位于肱二头肌长 头腱和肱二头肌腱沟的后 外侧几毫米处。
• 冈上肌、冈下肌、小 圆肌穿插附着于大结 节,可从后上方牵拉 骨折块。肩胛下肌附 着于小结节,可向内 侧牵拉骨折块。
二部分骨折 1. 外科颈骨折 2. 解剖颈骨折 3. 单纯大结节骨折 4. 单纯小结节骨折 5. 二部分骨折脱位
三部分骨折 外科颈骨折 大结节骨折 外科颈骨折 小结节骨折
四部分骨折 骨折累及上述四部分,外科颈、大结节骨折、小结节骨折 为肱骨近端骨折的严重类型。 Neer在2002年对该部分骨折添加了新的类型: ① 外翻压缩型骨折:其肱骨近端内侧软组织铰链相对完好
是否移位:
距离:1cm 成角:45°
根据四部分的关系分为: 未移位骨折(一部分骨折) 二部分骨折 三部分骨折:坏死率17% ~38% 四部分骨折:坏死率33% ~56% 肱骨头劈裂或压缩骨折
未移位骨折(一部分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多为此类型,只要肱骨近端的骨折块移位<
1cm或成角< 45°,无论骨折线是否多个部分,均为一部 分骨折
肱骨近端骨 折分型及治
疗
创伤骨科 李伟雄
肱骨近端骨折(PHF)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 位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 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多数PHF跟髋部骨折一样属于脆性骨折,约
占老年(大于等于65岁)骨折的10% 。
• 肱骨头的血供:旋肱前动 脉、旋肱后动脉
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 端。采用移位>1 cm或成角> 45°的标准,诊断几部分骨折 。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诊疗

文献关于术后脱位报道不多,但显示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不高 主要为肩袖及肩部肌肉肌力下降
重点加强肌肉等长收缩锻炼,至少12w避免外展外旋活动。 腋神经断裂——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肥肠神经移植修复 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撕裂——手术修复,术后4w限制外旋,6周后功
能锻炼
经验教训
①患者体格强壮,术前是否合并有神经损伤,特别是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 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的检查。 ②术中对肩袖的探查,如果肩袖损伤应该修补。 ③术中操作,听不少医生说为了追求解剖复位,很多时候把肱骨近端的肌肉 剥离的很干净,其实通过肩袖、撬剥等可以实现间接复位,钢板上的孔不仅 仅用于克氏针对骨折的临时固定,也用于肩袖的加强缝合。同时常规加强缝 合肩袖能使术后早日康复。 ④至于说术后脱位,还是应该积极的寻找原因,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神经, B超等检查肩袖,及时处理。
7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沙滩椅位)
8
手术入路(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入路时需分开三角肌与胸大肌,切开覆盖在肱二头肌短头上的肌膜 ,将短头拉向内侧,再切开肩胛下肌与关节囊,此入路解剖复杂, 须注意保护头静脉、肌皮神经,且对外侧显露困难。
9
手术入路(三角肌前内侧入路)
三角肌起于肩胛岗、肩峰、锁骨外1/3,从前、外、后三面覆盖肩 关节,远端汇聚成一扁腱止于三角肌粗隆,本入路仅涉及三角肌 前内侧部分,此处肌纤维相对平行,之间无分隔,很容易纵向钝 性分开。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阳春市中医院创伤二科伍志明 2020.09.23
肱骨近端骨折概述 2
①肱骨近端骨折(PHF)占全身骨折的5%,常见于骨质疏 松的老年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渐增加 的趋势
②多数PHF 跟髋部骨折一样属于脆性骨折,约占老年( 大于等于65岁)骨折的10%
重点加强肌肉等长收缩锻炼,至少12w避免外展外旋活动。 腋神经断裂——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肥肠神经移植修复 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撕裂——手术修复,术后4w限制外旋,6周后功
能锻炼
经验教训
①患者体格强壮,术前是否合并有神经损伤,特别是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 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的检查。 ②术中对肩袖的探查,如果肩袖损伤应该修补。 ③术中操作,听不少医生说为了追求解剖复位,很多时候把肱骨近端的肌肉 剥离的很干净,其实通过肩袖、撬剥等可以实现间接复位,钢板上的孔不仅 仅用于克氏针对骨折的临时固定,也用于肩袖的加强缝合。同时常规加强缝 合肩袖能使术后早日康复。 ④至于说术后脱位,还是应该积极的寻找原因,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神经, B超等检查肩袖,及时处理。
7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沙滩椅位)
8
手术入路(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入路时需分开三角肌与胸大肌,切开覆盖在肱二头肌短头上的肌膜 ,将短头拉向内侧,再切开肩胛下肌与关节囊,此入路解剖复杂, 须注意保护头静脉、肌皮神经,且对外侧显露困难。
9
手术入路(三角肌前内侧入路)
三角肌起于肩胛岗、肩峰、锁骨外1/3,从前、外、后三面覆盖肩 关节,远端汇聚成一扁腱止于三角肌粗隆,本入路仅涉及三角肌 前内侧部分,此处肌纤维相对平行,之间无分隔,很容易纵向钝 性分开。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阳春市中医院创伤二科伍志明 2020.09.23
肱骨近端骨折概述 2
①肱骨近端骨折(PHF)占全身骨折的5%,常见于骨质疏 松的老年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渐增加 的趋势
②多数PHF 跟髋部骨折一样属于脆性骨折,约占老年( 大于等于65岁)骨折的10%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与处理

正常肩关节X光正位片解剖
肱骨近端解剖特点
• 肱骨头关节面呈半圆型 • 前外为大小两结节 • 大结节靠外,其下为大结节嵴 • 小结节居前,相当肱骨头中心,
下为小结节嵴
肱骨近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剖(前面观)
• 1:解剖颈 • 3:大结节 • 5:肱骨头 • 6:结节间沟 • 8:小结节 • 10:外科颈
肱骨近端解剖(内侧面观)
临床常见骨折类型
• 结节撕脱骨折 • 肱骨外科颈或解剖颈骨折 • 移位骨折 • 骨折-脱位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 • 骨折端无明显移位而且较稳定。 • 患肢制动 • 手术治疗 • 移位2部分、3部分、4部分、保守治疗失败 •
手术治疗
• 经皮穿针克氏针或空心钉固定 • 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钢板、髓内钉内固定 • 人工肩关节置换(强调了功能锻炼) • 肩关节融合
肱骨近端骨折
思考
• 临床检查:腋神经、平片与cT片的结合
• 手术考虑:1、分型
•
2、年龄
•
3、暴力来源
•
4、手术方式
治疗目的
• 灵活、有力、无痛的肩关节 • 良好的复位 • 稳定的固定 • 微创的操作 • 积极康复(1年)
肱骨近端相关解剖特点
• 肩关节人体内活动范 围最大的关节,肱骨近 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 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 关节盂组成肱盂关节。
NEER分型
• 一部:肱骨上端可为一处骨折,也可是多处骨折, 但任何一处骨折的移位都不大于1cm,骨端成角 不大于45°,轻度移位骨折
• 二部:某一主骨块与其他三个部分有明显的移位 • 三部分:有两个骨折块彼此之间以及与另两部分
之间均有明显移位 • 四部分:肱骨上端四个主要骨折块之间均有明显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ppt课件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ppt课件
外二科
韩增高
1
背景
肱骨近端骨折(PHF)占全身骨折的5%,常见于骨质疏 松的老年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渐增加 的趋势。
多数PHF 跟髋部骨折一样属于脆性骨折,约占老年(大 于等于65岁)骨折的10% 【Baron,1996】。
肱骨近端血供特点
----杨铁毅,张岩,刘树义等。锁定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23(2):402-403
钢板放置理想位置:钢板近端距离大结节定点5-8mm ,结节间沟后方4-6mm。
容易犯的错误
过分显露骨折端破坏骨折块的血供; 肱骨头骨折块复位不佳; 钢板位置太高,导致肩峰撞击; 钢板位置太靠后,使得后上部的钢板与肱骨头曲线无法获得良好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内植物趋势
Stefaan Nijs提出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系统规则
手术方式
一、经皮穿针内固定: 适应症:此技术相对微创,发生骨坏死的几率相对较小
,但稳定性不足,技术要求高,可用于不稳定的两部分 外科颈骨折,也可用于较复杂的三部分骨折或外展崁插 四部分骨折。
术后康复
小结
肱骨近端骨折的内置物呈多元化发展,钢板固定已不是 唯一选择;
髓内钉技术以及肩关节置换术越来越受临床医生的重视 ,应用也越来越多;
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禁忌症; 综合评估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置物治疗。谢!Multiloc髓内钉
Nijs教授通过临床研究及结合文献回顾发现, Multiloc 髓内钉具有生物力学优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要明显低 于使用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ppt课件
外二科
韩增高
1
背景
肱骨近端骨折(PHF)占全身骨折的5%,常见于骨质疏 松的老年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渐增加 的趋势。
多数PHF 跟髋部骨折一样属于脆性骨折,约占老年(大 于等于65岁)骨折的10% 【Baron,1996】。
肱骨近端血供特点
----杨铁毅,张岩,刘树义等。锁定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23(2):402-403
钢板放置理想位置:钢板近端距离大结节定点5-8mm ,结节间沟后方4-6mm。
容易犯的错误
过分显露骨折端破坏骨折块的血供; 肱骨头骨折块复位不佳; 钢板位置太高,导致肩峰撞击; 钢板位置太靠后,使得后上部的钢板与肱骨头曲线无法获得良好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内植物趋势
Stefaan Nijs提出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系统规则
手术方式
一、经皮穿针内固定: 适应症:此技术相对微创,发生骨坏死的几率相对较小
,但稳定性不足,技术要求高,可用于不稳定的两部分 外科颈骨折,也可用于较复杂的三部分骨折或外展崁插 四部分骨折。
术后康复
小结
肱骨近端骨折的内置物呈多元化发展,钢板固定已不是 唯一选择;
髓内钉技术以及肩关节置换术越来越受临床医生的重视 ,应用也越来越多;
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禁忌症; 综合评估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置物治疗。谢!Multiloc髓内钉
Nijs教授通过临床研究及结合文献回顾发现, Multiloc 髓内钉具有生物力学优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要明显低 于使用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及治疗

.
总结
1,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 仍然有许多的针论;
2,分型是第一位:要让骨折治疗效果良好的话 必须明确认识治疗,而分型是其中重要的一部 分;
3,我们需要真Neer分型,而不是一个主观上的 分型。
.
病例二
47岁男性(洛阳),摔伤 致左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
.
切开复位,肱骨 近端锁定板
外展嵌插型四部分骨折:目前趋势认为, 对于年轻骨质良好的此类骨折,采用经 皮撬拨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可取 得较高满意率及坏死率。老年骨质疏松 者,可首选人工关节置换
对于“经典”四部分骨折及脱位:肱骨近 端四个解剖部位完全分离,肱骨头移向 外或者后方,肱骨头坏死率高,保守治 疗效果差,此类骨折是人工关节置换的 适应证。
.
Neer分型源于“创伤系列片”
肩胛骨正位、肩胛骨侧位、及腋位(或改 良腋位)
.
肩胛骨正位 “创伤系列片”
.
肩胛骨侧位 “创伤系列片”
.
改良腋位 “创伤系列片”
.
3维CT 的运用有时能代替“创伤 系列片”
.
Neer两部分骨折
两部分解剖颈骨折 两部分外科颈骨折 两部分大结节及小结节骨折
.
总结- 肱骨近端骨折诊断
1,明确的外伤史。 2,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瘀 斑、畸形、压痛、反常活动、骨 擦音、纵向叩击痛等。 3,有血管神经损伤则有相应表现 4,(常规照射肩胛骨正位、肩胛 骨侧位、及腋位,必要时结合CT, 排除肩袖损伤可结合MRI)
.
总结二:肱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
神经损伤 血管损伤 不愈合 畸形愈合 肱骨头坏死 创伤后肩关节僵硬 创伤后关节炎
.
术后一年,骨折愈合,取出钢板,左肩功能 恢复良好
总结
1,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 仍然有许多的针论;
2,分型是第一位:要让骨折治疗效果良好的话 必须明确认识治疗,而分型是其中重要的一部 分;
3,我们需要真Neer分型,而不是一个主观上的 分型。
.
病例二
47岁男性(洛阳),摔伤 致左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
.
切开复位,肱骨 近端锁定板
外展嵌插型四部分骨折:目前趋势认为, 对于年轻骨质良好的此类骨折,采用经 皮撬拨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可取 得较高满意率及坏死率。老年骨质疏松 者,可首选人工关节置换
对于“经典”四部分骨折及脱位:肱骨近 端四个解剖部位完全分离,肱骨头移向 外或者后方,肱骨头坏死率高,保守治 疗效果差,此类骨折是人工关节置换的 适应证。
.
Neer分型源于“创伤系列片”
肩胛骨正位、肩胛骨侧位、及腋位(或改 良腋位)
.
肩胛骨正位 “创伤系列片”
.
肩胛骨侧位 “创伤系列片”
.
改良腋位 “创伤系列片”
.
3维CT 的运用有时能代替“创伤 系列片”
.
Neer两部分骨折
两部分解剖颈骨折 两部分外科颈骨折 两部分大结节及小结节骨折
.
总结- 肱骨近端骨折诊断
1,明确的外伤史。 2,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瘀 斑、畸形、压痛、反常活动、骨 擦音、纵向叩击痛等。 3,有血管神经损伤则有相应表现 4,(常规照射肩胛骨正位、肩胛 骨侧位、及腋位,必要时结合CT, 排除肩袖损伤可结合MRI)
.
总结二:肱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
神经损伤 血管损伤 不愈合 畸形愈合 肱骨头坏死 创伤后肩关节僵硬 创伤后关节炎
.
术后一年,骨折愈合,取出钢板,左肩功能 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