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山东省高考文综地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山东省高考文综地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山东省高考文综地理真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7题)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下表),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1个月,长达5个月。

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6:1,吸引周边村庄500余人就业。

F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 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A .政策B .交通C .市场D .生态环境2 .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A .提高城镇化水平B .解决都市养老难题C .降低乡村生活成本D .促进乡村文化繁荣2、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下图)。

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

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A .降低开凿难度B .减弱风沙侵蚀C .减轻风化破坏D .方便生活取水2 .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A .构造运动B .太阳辐射C .大气降水D .人类活动3、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A .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B .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 .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D .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2 .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东南季风B .局地环流C .山地坡度D .土壤肥力4、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该市 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生育政策调整B .落户政策放宽C .医疗条件改善D .行政区划变动2 . 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 .人口老龄化加剧B . GDP增长缓慢C .环境承载力下降D .产业结构优化3 .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 .采矿业B .旅游业C .制造业D .物流业5、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

2021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全国乙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全国乙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全国乙卷)一、单选题1.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1)D(2)A(3)C【考点】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移,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1)注意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结合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 则可知,这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2)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

(3)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好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

【点评】考查工业区位条件和产业转移。

2.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2021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北京卷)36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北京卷)36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北京卷)一、选择题1.2021年8月21日-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等地举办,读图,本届大会期间,北京()(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2.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读图,该日20时()A. 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B. 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C. 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D. 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3.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平顶海山()A. 为褶皱山B. 由沉积岩构成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 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4.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1)图中()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B.②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2)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A.地理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山脊延伸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5.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

读图,(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该山地()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6.读图,(1)芬兰()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2)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7.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

2021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1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1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D2.A3.C4.A5.B6.D7.C8.B9.D 10.A 11.C非选择题1 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少,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

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

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现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茶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扩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37.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应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河流镀金,熊出没的机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42.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43.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44.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试题(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试题(含答案)

适用地区:安徽河南山西江西甘肃陕西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青海内蒙古。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将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

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据此完成 1~3题。

1.新疆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政策C.技术D.市场2.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直接目的是( )A.增强竞争力B.培育市场C.提升服务水平D.提高效益3.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 )A.产量B.质量C.利润D.价格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驶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 4~6.题。

4、建设陆港使海港( )①扩大承载规模②缓解用地紧张③增加用地成本④提高设备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6.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图1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与郊区各月平均相时湿度,据此完成7一8题。

2021年高考文综地理真题试卷(全国Ⅲ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地理真题试卷(全国Ⅲ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地理真题试卷(全国Ⅲ卷)一、选择题1.油纸伞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

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答案】(1)C(2)A【考点】工业区位因素【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的原因。

根据油纸伞的生产特点手工、竹质、防水、干燥环境中易变脆,所以用途单一、携带不方便、易损坏,只是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

故选C。

(2)本题考查油纸伞的主要销售地区。

根据材料中油纸伞在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的特点,应该适用于温暖多雨地区,中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只有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适合油纸伞使用。

故选A。

故答案为:(1)C (2)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影响工业生产和销售的区位因素。

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的考查。

2.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2)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3)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D(2)C(3)B【考点】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

2021年福建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1年福建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1年福建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图1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图2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3~5题。

3.影响该企业研发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与市场B.市场与交通C.交通与资金D.科技与劳动力 4.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A.组织空间具有集聚性B.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C.研发中心分布在发达国家D.生产基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5.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A.企业空间布局决策B.总部调控生产C.总部监控产品质量D.研发中心创意图3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相对温度70%、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A.aB.bC.cD.d 7.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风带C.地形D.河流 8.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3、4 B.5、6 C.7、8 D.9、10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

9.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 10.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2021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北京卷)解析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北京卷)解析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北京卷)解析版含解析1、玻利维亚A、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B、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C、西南山地垂直地带谱复杂D、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2、卫星发射当日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C、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答案】 1. C 2. C【解析】1、图示玻利维亚东邻巴西,西临秘鲁和智利;因山脉阻隔,不受寒流影响;图示平原地区城市很少;而西南部海拔高,纬度低,所以垂直带谱复杂.故选C.2、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90°;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而中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南地区,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故选C.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

图2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

读图,回答第3题3、甲、乙、丙分别是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滨C、兰州、上海、沈阳D、南宁、武汉、石家庄【答案】B【解析】甲地全年都比较舒适,特别是夏半年,因昆明四季如春,夏季因地势高,气候凉爽,所以最舒适:乙地冬季舒适,夏季不舒适,表明该城市位于我国的南方,夏季气温太高,冬季气温适宜,应为海口;丙城市夏季舒适,冬季不舒适,表明该城市位于我国北方,夏季气温较高,冬季寒冷,应为哈尔滨。

故选B.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第4、5题。

4、气旋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答案】14.D 5. B【解析】4、①位于大西洋,不会影响南亚地区,②从西南向东北移动;③是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 而④发源于太平洋的低纬度地区,属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故选D.5、北太平洋海域形成副热带高压,受其影响,从高压流向低压,影响着气旋④移动路径,而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地区,北赤道暖流位于赤道附近,且对大气的运动影响很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央广网1月29日报道:连日来,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出现低温雨雪冻雨等天气,影响城市交通、电力、天然气等系统。

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大气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天气预报中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判断依据。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大气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融化层”应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郑州B.清远C.安庆D.赣州
右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
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

冰间湖是极地
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
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

据研究,南极
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
“近岸冰间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根据材料判断该区域
A.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B.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C.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4.南极“近岸冰间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近岸靠近南极大陆,温度高,融冰快B.近岸有河流注入,导
致融冰快
C.薄冰受南极大陆离岸风的影响被吹离海岸D.近岸暖流增温作用明

5.南极“近岸冰间湖”
A.使南极沿岸温度升高B.使海水盐度降低
C.使南极沿岸变得湿润D.有利于海鸟寻找食物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 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降雨强度为 40mm/h 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7.降雨强度为 140mm/h 时,降雨历时 35 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
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湖泊扇三角洲前缘地带的地层垂直剖面示意(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则K1~K4期间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
A.湖泊水位B.流域内植被C.湖水温度D.流域降水量9.与K2时期相比,K3时期
A.沉积体坡度更陡峻B.沉积时间更短
C.沉积物颗粒更均匀D.沉积体体积更小
2019年12月19日,持续的冷空气终于驱散了笼罩在成都(31°N、114°E)上空的阴霾,清晨8:08,玫瑰色的太阳悬挂于蜀都大道的正上方,呈现
出道路尽头的“悬日”美景。

下图示意成都蜀都大道的“悬日”。

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0.成都蜀都大道的基本走向是
A.东一西B.南一北
C.西北一东南D.东北一西南
11.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在蜀都大道能够看到两次“悬日”的日期是下列的
A.3月19日B.6月19日
C.9月19日D.12月19日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福克兰群岛又称马尔维纳斯群岛,全境由东福克兰、西福克兰两大主岛和200多座小岛组成。

群岛气候寒湿,年平均气温5.6℃,年均降水量625毫米,一年中雨雪天气多达250天。

岛上植物低矮、浓密。

下图为福克兰群岛略图。

(1)描述福克兰群岛的地形特征。

6分
(2)说明福克兰群岛气候寒湿的成因。

6分
(3)从气候角度简析福克兰群岛植物低矮的原因。

6分
(4)分析西福克兰岛海岸线曲折破碎的自然原因。

6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哈拉湖属高原咸水内陆湖,位于南祁连山脉西段一个断裂凹陷盆地,四周多雪山冰川,有40余条河流注入,第四纪冰期时曾是一个淡水湖。

湖边主要植被为高原草甸植被,是湿地鸟类的繁殖地,湖中有大种群的湟鱼生存。

2017年青海气象科研所最新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哈拉湖水体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了14.43平方千米。

下图示意哈拉湖地理位置。

(1)分析哈拉湖曾一度为淡水湖的原因。

8分
(2)说明哈拉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过程。

8分
(3)简述哈拉湖面积增大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6分
4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巴塔哥尼亚冰原是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全球第三大冰原,位于南美大陆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的安第斯山脉中。

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变中,独特的自然环境塑造出了南美大陆绮丽的塔状尖峰,峰顶如簇簇利剑直指苍穿。

下左图示意巴塔哥尼亚高原位置、地形分布,下右图示意塔状尖峰景观。

(1)简析巴塔哥尼亚高原成为全球第三大冰原区的主要原因。

4分
(2)利用内外力作用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

6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11. AD BCD BD AC CB
8.湖泊水位的变化会影响湖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从而影响到泥沙的输送距离。

一般而言,湖水水位高,顶托作用强,河流水流速下降越快,泥沙输送的距离越近,K1~K4期间沉积体距湖岸某固定点的距离变化大,表明湖泊水位变化最明显,A正确;流域内植被的覆盖率可以影响河流的含沙量,进而影响泥沙沉积的厚度,但是对泥沙输送的距离影响较小,B 错;湖水的温度与泥沙沉积关系不大,C错;流域降水量能够影响河流的输沙量,但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说明河流的输沙量和输沙能力变化不大,D错。

故选A。

9.与K₂时期相比,K₃时期泥沙输送的距离远,说明该时期湖水的顶托作用小,河流流速下降慢,泥沙沉积速度慢,分选性好,沉积物颗粒更均匀,C正确;由图可知,K₃时期沉积体的坡度更和缓,体积更大,AD错;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出沉积时间的长短,B错。

故选C。

【点睛】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其山脚地形地貌、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以及稳定水体沿岸风浪的大小均会影响扇三角洲的形态,并且在扇三角洲前沿多发育有辫状河流。

10.2019年12月19日成都正值冬季,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北京时间8:08能够看到太阳悬挂在蜀都大道的正上方,说明该街道为西北-东南走向,D正确。

ABC错误。

故选D。

11.3月19日和9月19日,太阳基本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A、C错误。

若天气晴朗,12月19日,还能够看到“悬日”现象,但仅有一次;6月19日,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其运动轨迹经东南天空和西北天空,故而在蜀都大道能够看到两次“悬日”的日期应为6月19日,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36.(1)地形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岛屿中部高、四周低;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2)纬度高,气候寒冷;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且较均匀;受西风漂流影响,降温减湿
(3)气候寒湿,热量不足;雨雪天气众多,光照不足;地处中纬西风带,大风天气多(4)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石破碎;纬度高,气低,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西风带,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
37.(1)地壳运动断裂下陷,形成了独立的湖泊,湖水水位较低,周围河流淡水向湖中心汇流,湖水水量大;第四纪大冰期时,冰川面积广大,融水补给量大,大量淡水注入湖盆;冰
期蒸发弱,湖泊水分流失少。

(2)冰川消退后,岩层裸露多裂隙,水渗入缝隙中,逐渐溶解岩石中可溶性盐分;河水带来盐分汇入,进入湖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盐分稀释作用减弱;冰期后气候变暖,蒸发强烈,湖中盐度增大。

(3)湖泊面积增大,降水增加,湖泊周边地区大气湿润度增加;植被改善,周边野生动植物和鸟类栖息环境改善;丰富动物食物来源,生物多样性增加。

43.(1)西临太平洋,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沛;纬度较高,地势较高,冰雪易于存留,利于大面积冰川形成。

(2)地壳运动、板块挤压,山脉隆起;山体岩石破裂,产生裂隙(节理);山峰经风化,冰川侵蚀,山体逐渐形成角峰;裂隙两侧岩石易被侵蚀而剥落,渐渐形成塔状尖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