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非晶态合金综述

合集下载

非晶态合金的性能及其应用

非晶态合金的性能及其应用

非晶态合金的性能及其应用非晶态材料是目前材料科学中广泛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新型材料。

所谓的“非晶态”,是相对晶态而言的,是物质的另一种结构状态。

它不像晶态那样是原子的有序结构,而是一种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结构,有点类似金属液体的结构。

一些合金的非晶态赋予了它比晶态更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得非晶态材料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在非晶态合金中不存在晶态合金中所存在的晶界、位错、扭曲等缺陷,使得其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同时也使得非晶态合金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在机械性能方面,非晶态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疲劳抗力、屈服时完全塑性、无加工硬化现象。

非晶态合金具有极高的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如非晶态Fe基合金(Fe80P15C5,Fe72Ni8 P15C7)屈服强度在2000~3000MPa,断裂强度约3000MPa,最高达4000MPa,可以用于制作飞机起落架。

还可以通过改变成分及控制制备工艺条件等改善其力学性能,以获得超高强度的合金。

对于金属材料,通常是高强度、高硬度而较脆,而非晶合金则两者兼顾,它们不仅强度高,硬度高,而且韧性也较好。

非晶态合金在变形时无加工硬化现象。

低温时的塑性变形为不均匀变形,而高温时显示出均匀的粘滞性流动。

非晶态金属的动态性能也很好,它有高的疲劳寿命和良好的断裂韧性。

和非金属玻璃的脆性断裂不同,它的断裂是通过高度局域化的切变变形实现的。

许多非晶态金属玻璃带,即使将它们对折,也不会产生裂纹。

2、在化学性能方面,非晶态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

由于没有晶粒和晶界,非晶态合金比晶态金属更加耐腐蚀,非晶态耐蚀合金不仅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局部腐蚀,而且对于在特殊条件下诱发的点蚀与缝隙腐蚀也能抑制其发展。

利用非晶态合金耐腐蚀的优点,可以制造耐蚀管道、电池电极、海底电缆屏蔽、磁分离介质及化学工业的催化剂,目前都已达到了实用阶段,非晶态合金的耐蚀性还可用于长期在泥沙、水流中工作的水轮机上,将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新能源、高速交通、电子信息等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更是严苛。

非晶态合金材料作为一种新材料,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独特的制备工艺,在现代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一、非晶态合金材料的概念非晶态合金材料(Amorphous metal)是指在快速冷却过程中自发形成无定形结晶状态(非晶态)的金属合金材料。

它是一种为获得非晶态而制备的合金材料,由于材料的玻璃状无定形结构,具有许多传统合金所不具备的优秀机械性能、防腐性能、磁性能等。

二、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四种:快速凝固法、溅射法、电化学合成法和机械法。

1、快速凝固法快速凝固法是指将高温熔融状态的合金,以极快的速度(几千℃/s)冷却固化,使其形成非晶态的制备方法。

常用的快速凝固方法有液滴冷却法、快速旋转法、单辊震荡法、直流磁控溅射法等。

2、溅射法溅射法是指在真空或惰性气体氛围下,将靶材表面原子部分蒸发后沉积在基板上形成薄膜的制备方法。

溅射合金材料大多是非晶态的。

溅射法制备的非晶态合金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速度快等优点。

3、电化学合成法电化学合成是将金属阳极和对应离子溶液中的阴极通过外电路连接在一起,在电解的过程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阳极上的金属元素离子还原并沉积在阴极表面,形成非晶态合金薄膜的制备方法。

4、机械法机械法是指通过机械能量改变材料的结构形态,制备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机械法制备的非晶态合金材料具有制备易度高、无需真空高温、不易受到氧化损害等优点。

三、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应用领域1、新能源领域非晶态合金材料在新能源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

比如,用非晶态合金材料代替传统铜线制造变压器,能够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变压器的性能;将非晶态合金材料与锂离子电池等新型蓄电池的电极材料组合在一起,能够大幅提升其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性能;非晶态合金材料也是太阳能电池制造材料的新方向。

非晶合金微丝

非晶合金微丝

标签。
基于磁性能的非晶合金微丝的应用
基于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应用 智能轮胎传感器
在橡胶轮胎中分散加入 磁性粒子,并在轮胎内表面
安装SAW磁敏传感器,随
着轮胎的磨损SAW磁敏传 感器能够感测到磁场减弱,
实现对轮胎磨损状态的监测。
具有非晶丝负轲的声表面波收収器示意图 (a)和轮胎磨损检测示意图(b)
按损耗机理的丌同,可分为介电型吸波材料和磁性吸波材料:
介电型吸波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以 介质的电子极化戒界面衰减来吸收电磁波;磁性吸波材料损耗机理主要 为铁磁共振吸收,具有轳大的磁损耗角,以涡流损耗、磁滞损耗、剩余 损耗机制衰减吸收电磁波。
按吸收原理分为吸收型和干涉型两类:

BJ原理图
BJ效应的脉冲信号
马特基效应
马特基效应不大巴兊豪森效应的丌同之处是丌需用感应线圀,直接在非 晶丝的两端可检测到脉冲电压信号,马特基信号频率是原垂直磁化场的两
倍;
脉冲电压信号不非晶合金微丝长度、励磁线圀匝数、磁化场强度、磁化 频率均有关;
若在非晶合金微丝两端加扭力矩后脉冲电压信号增强。
体的阻抗可表示为:
Z= RdcKaJo(Ka)/2J1(Ka) K=(1+i)/δ
式中Rdc为导体直流电阻,a为导体直径,Jo和J1为贝塞尔函数, ⅰ2=-1
巨应力阻抗效应
定义:指在非晶合金微丝中通入高频电流时, 非晶合金微丝被测量
节点之间电压幅值随外加应力的发化而収生非常灵敏的发化的现象。 1997年毛利教授等人在冷拔后张应力下退火得到的钴基非晶合金微 丝中収现了巨应力阻抗效应。
电磁屏蔽吸波材料
电磁波屏蔽是指电磁波的能量被表面反射戒吸收而使其传播叐阻戒 减少 。 屏蔽效能总和可以分为反射损失,吸收损失以及材料内部多次反射 损失。电磁波能量的衰减秳度的大小表示了屏蔽效应的好坏,它以

非晶态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非晶态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非晶态合金的研究与应用非晶态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由于拥有优异的耐热、耐腐蚀、高强度等特性,近年来在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非晶态合金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一、研究进展非晶态合金是指其晶体结构为无定形或近似无定形的金属合金,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机械等性质。

20世纪60年代初期,普鲁士莱茵的巴赫曼等人首次制备出铌基非晶态合金,此后,非晶态合金的研究逐渐成为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包括铁基、镍基、铜基、铝基、镁基等各种类型的非晶态合金,并对其晶体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应用现状1. 航空领域非晶态合金由于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热、耐腐蚀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

例如,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利用非晶态合金制造出了一种新型航空发动机,其在空气动力学性能、噪音减小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2. 汽车领域非晶态合金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方面,它可以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例如气门、软驱动轮等,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另一方面,非晶态合金可以制成优质的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用于汽车的车身和车架等关键部件。

3. 电子领域非晶态合金在电子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可以用于制造具有高密度、高性能的磁存储器件;也可以用于制造高效、节能的电力变压器。

三、未来展望目前,非晶态合金的研究已经向材料的多功能化、多组分化、形状记忆等方向发展。

未来,非晶态合金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制备大块非晶态合金目前,非晶态合金的制备还存在着一些难点,如制备简便度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

因此,未来将继续探索新的制备方法,力争制备大块非晶态合金。

2. 规模化应用目前,虽然非晶态合金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规模化应用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因此,未来将加大推广力度,促进非晶态合金的规模化应用。

3. 多功能化材料的开发除了单一的材料特性,未来非晶态合金的研究将探索其多功能化应用。

非晶合金

非晶合金

我们先从非晶材料说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晶态材料,另一种是非晶态材料。

所谓晶态材料,是指材料内部的原子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

反之,内部原子排列处于无规则状态,则为非晶态材料, 一般的金属,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序,都属于晶态材料。

科学家发现,金属在熔化后,内部原子处于活跃状态。

一但金属开始冷却,原子就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慢慢地按照一定的晶态规律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晶体。

如果冷却过程很快,原子还来不及重新排列就被凝固住了,由此就产生了非晶态合金,制备非晶态合金采用的正是一种快速凝固的工艺。

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液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

合金液以每秒百万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仅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将1300℃的合金液降到室温,形成非晶带材。

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相比,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以铁基非晶合金为例,它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损耗的特点。

由于这样的特性,非晶态合金材料在电子、航空、航天、机械、微电子等众多领域中具备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例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可以减轻电源、设备重量,增加有效载荷。

用于民用电力、电子设备,可大大缩小电源体积,提高效率,增强抗干扰能力。

微型铁芯可大量应用于ISDN中的变压器。

非晶条带用来制造超级市场和图书馆防盗系统的传感器标签。

非晶合金神奇的功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对非晶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非晶带材的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应用领域——非晶变压器。

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是用新型导磁材料——非晶合金制作铁芯而成的变压器,它比硅钢片作铁芯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指变压器次级开路时,在初级测得的功率损耗)下降80%左右,空载电流(变压器次级开路时,初级仍有一定的电流,这部分电流称为空载电流)下降约85%,是目前节能效果较理想的配电变压器,特别适用于农村电网和发展中地区等配变利用率较低的地方。

非晶合金铁芯配电变压器的最大优点是,空载损耗值特低。

非晶合金变压器设计

非晶合金变压器设计

非晶合金变压器设计非晶合金变压器设计1 非晶合金变压器综述1.1非晶合金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晶态材料,另一种是非晶态材料。

所谓晶态材料,是指材料内部的原子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

反之,内部原子排列处于无规则状态,则为非晶态材料, 一般的金属,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序,都属于晶态材料。

科学家发现,金属在熔化后,内部原子处于活跃状态。

一但金属开始冷却,原子就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慢慢地按照一定的晶态规律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晶体。

如果冷却过程很快,原子还来不及重新排列就被凝固住了,由此就产生了非晶态合金,制备非晶态合金采用的正是一种快速凝固的工艺。

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钢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

钢水以每秒百万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仅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将1300℃的钢水降到200℃以下,形成非晶带材。

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相比,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以铁元素为主的非晶态合金为例,它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损耗的特点。

由于这样的特性,非晶态合金材料在电力、能源、电子、航天、机械、微电子等众多领域中具备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例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可以减轻电源、设备重量,增加有效载荷。

用于民用电力、电子设备,可大大缩小电源体积,提高效率,增强抗干扰能力。

微型铁芯可大量应用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的变压器。

非晶合金神奇的功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2非晶合金的主要特点(1)非晶合金铁心1)非晶合金铁心片厚度极薄,仅0.025mm,不到常用硅钢片的1/10;叠片系数较低,只有0.86;带材有142、170、213mm3种宽度。

2)非晶合金的饱和磁通密度较低,单相变压器一般取1.3~1.4T,三相变压器一般取1.25~1.35T,因此,产品设计受到材料的限制。

3)非晶合金的硬度较大,是取向硅钢片的5倍,因此,加工剪切很困难,对设备、刀具要求较高。

一般是对边缘剪切处进行加温从而获得良好的剪切面,心柱由同一宽度的非晶合金带卷制而成,故铁心截面呈长方形,相应的高、低压绕组均为矩形。

非晶合金

非晶合金

• 非晶钎焊合金的成分接近 共晶成分,熔点低、熔化 后流动性好,可以显著提 高焊接质量。 • 非晶钎焊合金可取代价格 较贵的银基常规焊料,甚 至还可代替飞机发动机焊 接所需的金基焊料。
化工催化
• 金属-类金属型金属玻璃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实 际上与组元(特别是P)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有关,这 种反应活性还表现在可对某些化学反应产生催化作 用。 • 快速凝固制成的薄带、纤维状的金属玻璃由于具有 很大的表面积,也有利于它们的催化作用。
晶体、非晶体、气体原子排列示意图
晶体
非晶体气体Fra bibliotek非晶固体的原子类似液体原子的排列状态, 但它与液体又有不同:
液体 非晶
1、液体分子很易滑动,粘 滞系数很小
1、非晶固体分子是不能滑动
的,粘滞系数约为液体的1014 倍,它具有很大的刚性与固定 形状。 2、非晶排列无序并不是完全混乱, 而是破坏了长程有序的周期性和平 移对称性,形成一种有缺陷的、不 完整的有序,即最近邻或局域短程 有序
非晶态合金和晶态不锈钢 在10%FeCl2-10H2O溶液中的腐蚀速率
腐蚀速率(mm/年)
试样
40℃
晶态不锈钢18Cr-40Ni 17.75
60℃
120.0
晶态不锈钢17Cr-14Ni-2.5Mo
非晶态合金Fe70Cr10P13C7 非晶态合金Fe65Cr10Ni5P13C7
——
0.00 0.00
结构材料
• 非晶合金晶化后制成微晶合金可作为结构材料使用。 • 非晶薄带粉碎后进行热压加工,使非晶合金晶化并 制成大块晶态合金,晶粒细小均匀,尺寸仅为0.20.3μm,还含有大量硬度很高的弥散硼化物和金属 间化合物,具有优异力学性能。 • 这种微晶合金不仅综合力学性能好,而且克服非晶 合金尺寸小、工作温度低的缺点。

非晶态合金整理

非晶态合金整理

非晶态合金整理非晶态是物质的一种结构状态, 它是相对于晶态而言的。

晶态是原子的有序排列, 而非晶态是一种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结构。

由于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时原子来不及有序排列结晶,得到的固态合金是长程无序结构,没有晶态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称之为非晶态合金,也称为金属玻璃,外观与金属晶体没有区别,密度仅略低于相同成分的金属晶体,表明二者的原子间距离相似。

非晶态合金原子排列既不具备晶态物质那种长程有序性,又不像气体中的原子那样混乱无序,而是在每个原子周围零点几纳米内,最近邻原子数及化学键的键长、键角与晶态固体相似。

非晶态合金原子在三维空间呈现拓扑无序排列, 它具有以下2个特点。

(1) 在非晶态合金中, 金属的原子排列是无序的, 不存在结晶金属所具有的晶界、缺陷、偏析和析出物等, 与晶体不同, 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2) 非晶态合金不受化合价的限制,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调节其组成。

因此, 它具有许多晶体所不具有的优异特性, 如高透磁率和超导性、耐放射线特性、催化特性、高耐蚀性、高强度和高耐磨性等。

早在1911 年, G. T. Beilby 等人从理论上预测: 由熔体急冷方法可以制成非晶态合金。

1930 年, 人们用电化学的方法制备出了N-i S 非晶态合金。

1957 年,A. Brenner 又用电镀法制成了非晶态N-i P 及Co-P 合金。

1958年,Arderson 发表了开创性的论文, 首先提出了“扩散在一定的无规点阵中消失”的观点。

同年, 有关非晶态固体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召开。

随后, 1959 年就开始有了关于化学镀N-i Co-P 非晶态合金的报道。

1960年,P.Duwez将熔融的Au-Si合金喷射到冷的铜板上,以大约每秒一百万度以上的降温速度快速冷却,使液态合金来不及结晶就凝固,首次获得非晶态合金。

从此, 非晶态物理与材料的研究发展作为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为了一门新兴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非晶态合金的制备
我们先从非晶材料说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材 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晶态材料,另一种是非晶态材料。 所谓晶态材料,是指材料内部的原子排列遵循一定的规 律。反之,内部原子排列处于无规则状态,则为非晶态 材料, 一般的金属,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序,都属于晶态 材料。科学家发现,金属在熔化后,内部原子处于活跃 状态。一但金属开始冷却,原子就会随着温度的下降, 而慢慢地按照一定的晶态规律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晶 体。如果冷却过程很快,原子还来不及重新排列就被凝 固住了,由此就产生了非晶态合金,制备非晶态合金采用 的正是一种快速凝固的工艺。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钢 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钢水以每秒百万度的速 度迅速冷却,仅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将1300℃的钢水 降到200℃以下,形成非晶带材。
5 .粉末冶金技术 粉末冶金技术就是把非晶态粉末装入模具 进行一定的工艺成型,如温挤压、 动力压实、 粉末轧制、压制烧结等技术。用粉末冶金制备 出的大块非晶合金,不仅要满足密实,而且要 避免晶化。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非晶态固体在过 冷液相区内有效粘度大幅度下降的特性, 施加 一定的压力使材料发生均匀流变从而复合为块 体。但所制设备的块体材料在纯度、致密度、 尺寸和成形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
例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可以减轻电源、设备重量,增加 有效载荷。用于民用电力、电子设备,可大大缩小电源体积,提 高效率,增强抗干扰能力。微型铁芯可大量应用于综合业务数字 网ISDN中的变压器。非晶条带用来制造超级市场和图书馆防盗系 统的传感器标签。非晶合金神奇的功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非晶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是用新 型导磁材料——非晶合金制作铁芯而成的变压 器,它比硅钢片作铁芯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指 变压器次级开路时,在初级测得的功率损耗) 下降80%左右,空载电流(变压器次级开路时, 初级仍有一定的电流,这部分电流称为空载电 流)下降约85%,是目前节能效果较理想的配电 变压器,特别适用于农村电网和发展中地区等 负载率较低的地方。
3 .熔体淬法 熔体水淬法和铜模铸造一样,属于直接凝 固的一种。水淬法通常与熔融玻璃包覆合金法 结合使用。常用包覆剂,它既是吸附剂,吸附 熔体内的杂质颗粒,又是包覆剂,隔离合金熔 体,避免其与冷却器壁直接接触而诱发非均匀 形核。通过对金属熔体进行水淬就可以得到非 晶态合金棒材或丝材。
4 .抑制形核法 避免非均质形核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 减少污染,提高合金元素纯度。 (2) 选用与晶核的晶体结构和点阵常数差别大 的冷却模材料。 (3) 为获得尽可能快的冷却速率,优先选择高热 导率的冷却模。 (4) 在惰性气体中熔炼和冷却。 常用的抑制形核技术有落管技术、熔融玻 璃净化技术、磁悬浮和静电悬浮及超声悬浮技 术等。这种方法由于熔体在凝固过程中不与容 器接触或软接触,从而消除了异质形核,有利 于玻璃态结构的形成。
第三节
非晶态合金的应用
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相比,在物理性能、化学性 能和机械性能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铁元素为主 的非晶态合金为例,它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损耗 的特点。由于这样的特性,非晶态合金材料在电子、航 空、航天、机械、微电子等众多领域中具备了广阔的应 用空间。非晶合金可以用来制作结构材料、精密光学材 料、工具材料及磁性材料等。
2 .铜模铸造法 该法是目前制备大块非晶合金最常用的方 法。由于铜的导热性好,故很早就用铜模来制备 大块非晶了。传统的铜模铸造是将金属液直接 浇注到金属型(铜模)中使其快速冷却获得BMG, 金属型冷却方式分为水冷和无水冷两种。浇注 方式有压差铸造、真空吸铸和挤压铸造等。试 块的形状则可以是楔形、阶梯形、圆柱形或片 状等。楔形铜模具有在单个铸锭中得到不同的 冷速,组织分析对比性强,通过非晶合金的临界 厚度可以度量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
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制备方法:
1、 快速凝固
快速凝固是当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研究最 活跃的领域之一,熔体急冷和深过冷是实现快 速凝固的两条途径,前者以快速冷却为特征, 而后者可以是慢速冷却过程,深过冷液态金属 与急冷快速凝固过程相似,也存在两种不同的 凝固机制:一是晶体在过冷熔体中大量形核并 快速长大;二是在足够大的过冷下常规晶体形 核与长大被抑制, 液态金属凝固为准晶或非晶 态合金。与急冷快速凝固不同的是,深过冷熔 体的结晶过程一般包括快速凝固和慢速凝固两 个阶段。
第二章 非晶态合金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非晶态合金及其主要性能 非晶态合金的制备 非晶态合金的应用
第一节
非晶合金:
非晶态合金及其主要性能
由于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时原子来不及有序排列 结晶,得到的固态合金是长程无序结构,没有晶态合金 的晶粒、晶界存在,称之为非晶合金。
非晶合金被称为是冶金材料学的一项革命。这种非 晶合金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优异的磁性、耐蚀性、 耐磨性、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高的电阻率和机电耦 合性能以及储氢性能等。由于它的性能优异、工艺简单, 从80年代开始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界的研究开发重点。
7 .固态反应 固态反应制备大块非晶的方法是利用扩散 反应动力学对固态晶体进行各种无序化操作, 使之演变为非晶相, 从而实现由固态晶体直接 转化为固态非晶体。
8 .定向凝固铸造法 采用这种方法要控制定向凝固速率和固/ 液界面前沿液相温度梯度,而定向凝固所能达 到的理论冷却速度可通过这两个参数乘积估算, 这种方法适于制作截面积不大但比较长的样品。
6 .自蔓延反应合成法 有人选取锆、铝、镍、铜元素粉末作为合 成材料,按一定的配比混制成粉末混合体。将 混合粉末压制成规格为φ80mm×7mm,相对密度 为55%的粉末压坯。将压坯置于充氩气的反应 容器内,采用连续C02激光器在压坯一端点火, 引发自蔓延反应。该合成产物主要由非晶 Zr3Al2及Zr2Cu两种类型的金属间化合物所组成, 该法是制备非晶态复合材料的可行的方法,该 法的另一优点是产品近净成型,容易进入实用 化和工业化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