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册5敬业与乐业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敬业与乐业》课件(共3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敬业与乐业》课件(共37页)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 职业学校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 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实验、总结、 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 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 家浜(bāng)。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 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
①事实论据:②道理论据:
(3)论证: 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对照论证等。
2.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 论)——解决问题(结论)
要证明什么(观点)
①论点
怎 样 证


议论文的三要素
证论

明证


②论据

用什么来证明 (观点)
• 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 • 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
旁骛 ( wù) 佝偻 (gōu lóu )
承蜩 (tiáo ) 亵渎 ( xièdú ) 骈进 ( pián ) 强聒 (qiáng guō)
敬业乐群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行相顾 言行不互相矛盾,语言和行为相符。 强聒不舍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 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绩的少有人物。辛 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 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敬业与乐业 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敬业与乐业 PPT课件
首页
选择 职业 走进 作者 背景 资料 演讲 练习 学习 目标 自主 学习 整体 感知 研读 课文 课堂 检测 牛刀 小试 评析 质疑 谈谈 认识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自主思考问题: 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 敬业 、乐业。 2、什么是敬业? 主一无适便是敬。 ——朱熹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 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3、什么是乐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 味自然会发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选择 职业 走进 作者 背景 资料 演讲 练习 学习 目标 自主 学习 整体 感知 研读 课文 课堂 检测 牛刀 小试 评析 质疑 谈谈 认识
首页
研读课文:
一、快速浏览课文,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引论—本论—结论,把课文划分成三部分,并 把第二部分分为三层。概括段意、层意。
1 首页
选择 职业 走进 作者 背景 资料 演讲 练习 学习 目标 自主 学习 整体 感知
军人
牛刀 小试 评析 质疑 谈谈 认识
走近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 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 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 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 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 万字。
1 首页
选择 职业 走进 作者 背景 资料 演讲 练习 学习 目标 自主 学习 整体 感知
2
3
研读 课文
4
5
课堂 检测 牛刀 小试 评析 质疑 谈谈 认识
四、本文用了许多经典名句,请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再化为 “身内之物”。 1、敬业乐群。 《礼记》 2、安其居,乐其业。 《老子》 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 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 5、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百丈禅师) 6、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 7、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8、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 9、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10、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精品课件

7、阅读第9自然段,思考“敬业”与“乐业” 的本质是什么?
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
(9)总结全文
8、“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指什 么?
第一,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第二,对于所做的事情应该生出敬意,要全神贯注, 心无旁骛,积极投入地把它做好; 第三,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能一味叫苦, 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3、阅读6至7自然段思考:这几段文章从哪几方面谈 “敬业”?
什么是敬业 忠于一件事,一点不旁骛,便是敬(6)
为什么敬业
❶人生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
劳动而生活❷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就是功德
,不劳作就是罪恶。(6)
怎样做到敬业 唯一的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 就是敬。(7)
(6—7)敬业
2、小明因为勤奋获得巨大成功 小华因为懒惰落得一事无成
3、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想成功就应勤奋学习
zhù shè chán
wēi wù mì
蛀虫 赦免 禅师 精微 旁骛 秘诀
xiàn xiè dú dàng wàng
jué hé
羡慕 亵渎 浪荡 妄想 杜绝 调和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不及义
pōu gōu lóu pián
4、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 证、道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说说6至7自然 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引朱用子论“证主:一❶无通适过便引是用敬朱”子、庄子、曾文正、孔子 的庄话子,“论虽证天了地“之凡大做,一万件物事之,多便,忠而于惟一吴件蜩事翼,之将知全 ”“用 志不分,乃凝于神” 部曾精文力正集“中坐到这这山事,上望头那,山一,点一不事旁无骛成,”便是敬”观 点孔❷子从“而素使位结而论行更,概不括愿、乎更其深外入”、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作用:❶通过引用……的话,论证了…… 观点❷从而使结论更概括、更深入、更有说服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敬业与乐业》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敬业与乐业》课件 新人教版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 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 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 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 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 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 着他,也没有办法。 即使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3
6
正确朗读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 解释词语: 中的一段或一句。 成书于西汉,大半 春秋时期道家 断,截取。章,篇章。 采自先秦儒家著作 的代表著作
对自己的事业 很尽职,和朋 友相处很融洽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 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 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 否与《礼记》 《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 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 的不二法门。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7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 二法门。
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 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 中心句中的关键词是: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 • 敬业乐业 方法。
“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8
“断章取义”是用的原意吗? (是褒义词吗?)
敬业与乐业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 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 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 《饮冰室合集》。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2
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儒门: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 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课《敬业与乐业》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课《敬业与乐业》ppt课件

06
拓展延伸:职场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职场素养内涵及培养途径
职场素养内涵
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等方面,是职场人必备的基本 素质。
培养途径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企业实习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职场素养,提高其 适应职场的能力。
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
职业道德规范
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热爱本职、勇于承担责任等,是职场人必须遵守的行 为准则。
促进职业发展
乐业精神能够推动个人不 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职业 素养和技能水平,为职业 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乐业精神策略和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职业价值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 不同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和 目标。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 让他们亲身体验工作的乐趣和意义,增强他们的 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课后作业3
小组讨论并分享如何在日常生 活中培养敬业与乐业的精神的
具体方法和实践。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乐业精神内涵
乐业精神包括对职业的认同和尊重, 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对职业发展的 追求和期待,以及在工作中实现自我 价值的愿望。
乐业精神在职业生涯中作用
提高工作效率
乐业精神能够激发个人的 工作热情和动力,提高工 作效率和创造力。
增强职业满足感
乐业精神能够让个人在工 作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 感,从而增强职业自信心 和自尊心。
只有真正敬重和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 精力去学习和实践,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敬业是职业素养的体现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 素质,其中敬业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之一。只有具备了敬 业精神,才能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和义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精品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精品课件(共32张PPT)
不能调换位置。第6段是分析问题“业有 什么可敬”“为什么要敬业”;第7段是解决 问题“怎样敬业”。这两段是递进关系。
作者是如何将“要敬业”这个观点阐述清楚的?
第6段“总之,人生在世……便是天地间第一等 人”是对“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的问 题进行总结;第7段开头“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 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 的便是敬”将文章的论述从第6段对“业”可敬原因 的讨论,转换到第7段怎样才是“敬业”上,对“要 敬业”这个分论点的阐述起到了推进作用。
6 敬业与乐业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在北京有一位名叫李素丽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她自 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 情地为乘客服务。她认真学习英语、哑语,并努力钻研 心理学、语言学,利用业余时间走访、熟悉不同的地理 环境,潜心研究各种乘客的心理和要求,有针对性地为 不同乘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李素丽被誉为“老人的 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 士”“群众的贴心人”。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 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 思想,表达感情,发表主张、见解;也可以用 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 用,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 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其信服,并在思想感情 上产生共鸣。
整体感知
这个观点证明了人生价值并不因每个人做 的工作的层次高低而不同,而是按照每个人对 自己的事业的敬业态度来评估的,表明了我们 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那就是人生价 值的最大体现。
读出古籍格言之味,铸就敬业乐业之魂。
(1)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2)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4)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5.《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课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5.《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课件
5.梁启超先生的“敬业”说,有什么意义?结合中 国传统文化背景谈一谈。
明确答案: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 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 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 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 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 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 “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域和 价值。
4.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 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 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 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 提高。
5.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 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 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 鄙弃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纭以出人 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 述的“敬业”说,有着改正世风,改进国民性的积 极作用。
走近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 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我国近 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导 之一。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 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 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 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 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合理的生活”,第一是有一份正当的职 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 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 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 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 不是皱着眉头、满腹怨言地叫苦,而是到 达“乐以忘忧”的境域。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优秀课件(49页)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优秀课件(49页) 人教新课标版

论 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 ②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
事实论证(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明确文体,循本感知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 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安居乐业: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无旁骛: 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
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 强聒不舍: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划出文中你赞同的观点和对你大
有启发的语句。
注意最明确表达作者思想的句子。
浓缩文章内容:
揭示全文论述的中 ( 1) 心—敬业与乐业

论述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2—8)
无业的害处和有业 的必要(2-5) 铺垫
对现有职业应取何 种态度(6-8)
业敬 业 与 乐
要敬业的原因和 怎样敬业(6、7) 要乐业的原因和 怎样乐业(8)
分 总
(9)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有业
敬业
乐业
中心思想: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 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 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 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 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 理的生活。
议论文常识简介:
三要素
论 点
结 构
提出问题 (引论) (本论)
论据
论证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结论)
议论文常识:三要素
论 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 据: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 事实论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骈进( •pián ) 哭丧着脸(•sāng )
• 佛门( •fó ) 强聒不舍(•guō )
•词语解释。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 处很融洽。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 句或一段。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 理。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6.说说本文在论证论点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 法,举例说明。
•(1)“有业之必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 引证:引用孔子言论。 • 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讲百 丈禅师的故事。 • 反面论证:不是讲“有业”有什么好 处,而是讲“无业”有什么坏处:百行业 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 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
•4.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①(身入其中)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②(奋斗前去)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③(比较骈进)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④(省却烦闷)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5、文章第8段中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 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 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 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 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 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因为抱怨而 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第二课时
•1.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 捷的法门。“直捷”和“直接”一样吗
• ? 直接:不经过中间事物的。意思 范围较宽泛。与“间接”相对。
• 直捷:直截了当,似乎比“直接” 更“直接”。也写作“直截”。意思范 围较窄,只与动作行为相关。也没 有与“间接”相对的意思。
• 2.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 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 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消化面 包的机器”是什么意思?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 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深层探究
•1.“有业之必要”的3个主要论据是 什么?
• 孔子的两段言论;百丈禅师的故事 ;作者自己讲的道理:百行业为先, 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 是社会上的蛀米虫……
•经典词句积累。
•(1)安其居,乐其业。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 哉。 •(4)主一无适便是敬。 •(5)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 知。 •(6)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7)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 老之将至云尔。
2、阅读2~5段,说说作者是怎样 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
• 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 举例论证),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 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3、用原文回答,什么叫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
业?
• 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即凡做一件 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 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凡职业没有不是神 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一 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 便是敬。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背景链接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 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 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 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 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 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 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 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 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
•(2)“敬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引证:引用朱子言论。 • 道理论证:事的性质,从学理上 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 举例论证: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 ,当木匠做桌子和当政治家建共和国。
•(3)“乐业”一节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 道理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四条理由。 • 反面论证:天下的第一等苦人、 第二等苦人。 • 引证:孔子的两句话。
•文章结构
•一:揭示中心“敬业乐业”。 (1 )
•论述“有业”的重要性。(2-5)
•二:论述敬业 和乐业的重要
性。(2-8)
•论述“敬业”的重要性。(6、7) •论述“乐业”的重要性。(8)
•三:用“责任心”和“趣味”勉励人敬 业乐业。(9)
•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
•☆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罗佐夫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杨振宁 •☆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木村久一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陶渊明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
•5.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 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 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删除划线的文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原文不但语言通俗,如话家 常,而且有强调作用。
•文本探究
•1.思考:作者提出了许多关于敬业和乐业的观点 ,你最信服哪一点?有不同意见要说明理由。
•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 •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 •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v•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 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 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 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
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
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
以下几方面:

演①讲认•是清直对接象面,对确•听立众主交旨流。思既想要和有感针情对的性,。所以必
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
• ②思维清晰,节奏明快
” •讨论:哪一个说得对?为什么?
•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 总(第1段)

有业(前提)(2-5)
• 分(2—最高境界)(8)
• 总(第9段)
•拓展延伸
•下列名言能证明课文中的什么观点? •1.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动。— 吴玉章 •2.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杨振宁 •3.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佚 名 •4.百事之成必在敬也。—荀子 •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
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让学生速读课文,回答问 题:
•我1、确信找“出敬业本乐文业的”四中个心字,论是点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几个问题?
• ①有业; ②敬业; ③乐业.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 思。
初三语文上册5敬业与乐业 课件新人教版
• 学习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3.掌握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举例 子和讲道理。 4.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
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 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 厌恶( •wù )
禅师(•chán )
• 佝偻(•gōu lóu ) 咽气(•yàn )
•2.学了本文,我们有什么体会,在生活学 习中应该怎么做?
•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 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 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 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 呢?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 的评析。)
即兴演讲
•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 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 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 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 价值。”但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话说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1、3、4句可以证明要敬业的观点
• 2、5句可以证明要乐业的观点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中国 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 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 东新会人。
•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 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 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 ,1000余万字。
•演讲的基本知识
•不劳而获的人;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 废物。
•3.为什么用“机器”之喻?
•幽默、风趣,有讽刺意味。
•4.“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 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这句作如下 改动可以吗?为什么?
• 改为:“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也 是一样在淘神费力,也一样是苦。”
•不可。原文是反问句,语气更肯 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