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利奇马台风对三门县降水影响分析

利奇马台风对三门县降水影响分析近日,利奇马台风在中国东海地区肆虐,给周边多个省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包括浙江省三门县。
本文将对利奇马台风对三门县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台风路径及强度在8月9日,利奇马台风登陆浙江岱山岛后,向北移动,先后经过福建和江西,最终在湖南娄底市转为温带气旋。
在三门县附近,利奇马台风在8月10日凌晨时分影响最为明显,其强度达到了十级以上。
台风的风力伴随而来的是强降雨,三门县也成为了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二、降雨量及影响据统计,利奇马台风过境期间,三门县共计降雨量达到了180毫米,较前一天全县降雨总量的4倍多。
这一降雨量对于三门县而言属于较大的范畴,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少影响。
1. 果农受到较大影响三门县以种植柑橘和龙眼为主,其中以柑橘产业更为发达。
台风来临时正值柑橘坐果期,果农万般期盼的收获季节也因此遭受了重大打击。
降雨过程中,部分果实被夹落或因创口溃烂而导致腐烂,直接影响了该地区柑橘的收成。
2. 城镇交通不便降雨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也影响到了城市交通。
台风过后,三门县城区内部分道路因为泥石流等因素被冲毁,导致严重拥堵和交通不便。
此外,个别农村路段因为积水也无法通行,给当地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三、灾害损失除了当地农业和交通带来的损失外,台风还给三门县带来了其他灾害性损失。
1. 山洪暴发因为降雨量较大,三门县部分山区的水库、水库渠道等地段时有山洪出现,导致部分耕地、道路受到浸泡或损毁,给农业生产和交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2. 房屋受损在台风中,部分房屋遭到强风暴雨的侵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一些轻型建筑物、简易房屋等因为耐震能力较差,受风雨袭击,尤其受到了影响。
综上所述,利奇马台风对三门县降水量的影响不可忽视。
这一自然事件给三门县的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提醒我们必须关注自然环境变化,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利奇马”是2019年中国首个登陆的热带气旋,给中国东部地区带来了强降雨天气。
在这次台风降水过程中,降雨带宽度较宽,降雨强度大,降雨范围广,对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其中,江苏、浙江地区受灾最为严重,建筑物倒塌、交通瘫痪、电力供应中断等问题相继发生。
台风“利奇马”的路径是从东海向北发展,经过东海岛后在浙江温州登陆,随后向西北方向缓慢移动,带来了异常强的降雨,雨量任意卷。
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普遍出现暴雨、特大暴雨,局部地区的降雨量达到了800毫米,这远远超出了历史同期降雨量。
在台风“利奇马”的降雨过程中,可以看出降雨带的宽度比较宽,降雨强度大,降雨范围广。
同时,降雨带与台风移动速度呈现出同步变化的趋势,这也是降雨过程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降雨带宽度方面,如图所示,台风“利奇马”在登陆时,降雨带的宽度就达到了数百公里,这意味着数百公里的地区都会受到降雨的影响。
而在台风移动时间内,降雨带的宽度并没有缩小,甚至会因为影响范围扩大而变得更宽。
这也是造成降雨带宽度宽的原因之一。
在降雨强度方面,台风“利奇马”在滞留在浙江地区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强度也比较大,造成该地区的降雨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同时,在降雨过程中,在流量指数、地表径流等方面表现出了异常之处。
而这些异常现象,正是降雨强度大的结果。
在降雨范围方面,台风“利奇马”在路径上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降雨范围非常广。
据监测,该台风从登陆时间开始,到结束时间降雨范围涉及到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等五个省(市)地区,这些地区几乎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雨影响。
而这种广泛的降雨范围,则是由于台风路径长,速度慢,影响时间长,路径狭窄等因素造成的。
总的来说,台风“利奇马”的降水过程中,降雨带宽度宽、降雨强度大、降雨范围广,这三个因素共同造成了较大的降雨量,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未来应当重视此类灾害的影响,加强对于灾害的研究,增强防范意识,为应对自然灾害做出更好的准备。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台风“利奇马”是2019年夏季我国登陆的第10号台风,它给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猛烈的风雨袭击,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台风降水是台风带来的主要灾害之一,其过程会对当地降水的分布和量进行调整,给区域的水文过程等带来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对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当地的影响。
1. 台风生成台风“利奇马”是2019年8月7日在太平洋西北部生成,经过几天的发展,台风路径一路北上,最终在中国台湾以东海域逐渐加强并登陆。
在登陆前后,台风形成了庞大的风场和云系,给沿途的海域和陆地带来了猛烈的降水。
2. 降水特点台风“利奇马”在登陆时的降水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大范围:受台风的影响,陆地和海域都受到了大范围的降水影响。
沿海地区和直接受到台风中心影响的地方降水最为猛烈,但是其附近的地区也受到了辐射性降水的影响。
(2)强降水:台风的登陆带来了猛烈的降水,降水量很大,瞬时降水强度也较大,给当地的交通、民生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长时间:台风带来的降水时间较长,即便台风已经远去,但其云系和辐射性降水仍在持续影响降水。
以上这些特点,使得台风“利奇马”带来的降水成为当地的一场特大暴雨,给当地的防洪和抗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台风“利奇马”降水对当地的影响1. 洪涝灾害台风“利奇马”带来的猛烈降水导致了当地的水库、河流和排水系统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由于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加之台风带给土壤水分增加,使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上升,给当地的防洪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 农业影响猛烈的降水导致了当地农田受灾严重,部分作物被淹没,受灾面积广,导致了一定的农作物减产和绝收,并对农田的排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 城市影响台风降水对城市交通、排水系统和市区居民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内涝和交通中断的现象,给当地市政管理和民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作者:王莹贺洪军王东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8期每年七月中旬到八月上旬,受极地低压、亚洲大陆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国东北地区进入雨季。
台风的研究一直时广大气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2019年8月10日—15日,受台风“利奇马”影响,辽宁省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特大暴雨,造成各方面的巨大损失,因此对于北上台风的路径、强度以及台风降水的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
1、降水概况受台风“利奇马”、高空槽及台风“温莎”外围云系共同影响,2019年8月10日13时至15日7时鲅鱼圈区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平均降水量84mm,最大降水量126.2mm,出现在山海广场站,熊岳站国家基本站92mm,此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积累雨量大,并不断伴随着短时强降水、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2、环流形势分析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10日01:45在台州温岭登陆,随后减弱北上,11日20:50,在青岛黄岛再次登陆,变性北上,12日00:00,西进回旋,随后北上消亡,13日11:00以后,以残涡及台风倒槽形势影响辽宁。
第1阶段,2条螺旋雨带先后旋转北上,与高空槽云系结合,造成长时间稳定性降水。
12日08:00,螺旋雨带旋转北上影响到中西部地区。
12日14:00,云带减弱移出,辽宁进入降水间歇。
第2阶段,冷暖空气势力相当,切变维持少动,形成锋区降水。
冷空气触发对流不稳定,之后斜压对称不稳定发展。
13日20:00高空槽扩散,冷空气激发辽宁中北部对流发展。
14日08:00,辽宁降水明显减弱高空槽主体云系继续东移,高空槽云系和残留水汽结合产生降水。
3、预报着眼点(1)台风路径及强度预报在东北雨季期间,北上台风的路径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对于台风“利奇马”,由于此次过程中西太副高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因此台风路径也偏西。
对于可以影响西太副高的系统均会对台风路径造成影响:此次过程中,上游并不强势的西风槽以及下游形成的台风“罗莎”,均对西太副高位置偏西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利奇马”的位置偏西。
利奇马台风对三门县降水影响分析

利奇马台风对三门县降水影响分析近期,利奇马台风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大量的降雨。
三门县作为浙江省台州市下属的一个县,也受到了该台风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利奇马台风对三门县的降水影响。
一、台风路径和强度利奇马台风于8月8日在太平洋西北部形成,之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于8月10日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地区登陆。
台风登陆时的最大风力为14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75百帕。
二、降雨情况受利奇马台风的影响,三门县在8月10日至8月11日期间降雨较为集中,累计降雨量较大。
据当地气象部门的统计,三门县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了200毫米以上,最高的累计降雨量接近300毫米。
其中,8月10日的降雨量较为显著,达到了50毫米以上。
三、影响分析1.农作物受损情况由于三门县是一个农业县,降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利奇马台风的影响,三门县的部分田地受灾,降雨导致部分农作物浸泡在水中,大量叶片被淹死,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道路交通受阻情况由于降雨较大,部分道路积水较深,对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些道路因为积水严重,不得不暂停通行。
这些交通障碍对于当地的生产生活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3.城市设施受损情况除了农作物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受到影响之外,利奇马台风还对部分城市设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三门县城区,部分房屋的屋顶被台风吹走或被大雨冲刷,居民生活受到一定的困扰。
此外,由于雨水借助裂缝渗透到地下管道中,对城市下水道和电力设施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利奇马台风对三门县的降水影响较大。
虽然台风致灾情况并不是很严重,但在某些方面对当地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局面,并尽可能地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台风“利奇马”路径特殊,且降水量较大,对该地区的水文、交通、农业等方面均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影响机制,进一步提高气象预警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本文将从台风“利奇马”的路径分析、降水量分布特点、影响因素分析、气象预警措施、数值模拟实验等方面对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未来对台风灾害的防范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降水量分布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气象预警措施,从而为未来台风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台风“利奇马”路径,揭示其在我国沿海地区的移动规律和趋势,为台风路径预测和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2. 研究台风“利奇马”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探讨其与地形、海陆热力差异等因素的关联,为灾害防范、应急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3. 分析影响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海温、环流、台风结构等因素,以揭示其形成发展机理及预警依据。
4. 探讨气象预警措施在台风“利奇马”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减轻灾害、降低风险的作用,为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水平提供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全面了解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的特点,提出有效的防灾减灾建议,为我国未来台风气象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参考。
2. 正文2.1 台风“利奇马”路径分析正文:台风“利奇马”是2019年第13号台风,于8月9日形成于关岛附近海域。
该台风经过西太平洋向西北移动,后期逐渐转向北上,并于8月12日登陆中国浙江台州。
台风路径的分析是了解该台风的生成、发展和影响路径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提前做好预警和防范工作。
通过对“利奇马”台风路径的详细分析发现,台风生成于暖水区域,并受到热带气旋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发展壮大。
在西太平洋向西北移动的过程中,受到副高和槽线等环流系统的影响,逐渐转向北上,并对中国沿海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
2019年8月11~13日台风“利奇马”造成烟台机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9年8月11~13日台风“利奇马”造成烟台机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发布时间:2021-06-10T11:20:56.48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作者:张军辉[导读] 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19年8月11~13日台风“利奇马” 烟台机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烟台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张军辉 264006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19年8月11~13日台风“利奇马” 烟台机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台风登陆前后和北上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纬度西风槽台风等中低纬系统的相互影响为”利奇马”北上和暴雨天气的形成给予了有利的条件;非对称低空风场结构为烟台机场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给予了丰富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以及热力条件。
关键词:台风“利奇马”;烟台机场;暴雨天气;天气形势;物理量1天气形势由本次烟台机场暴雨天气发生之前850hPa风场与500hPa高度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获悉(图1),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在登陆北上过程中,副高、台风环流以及中纬度西风槽的共同配置以及作用,为台风北上以及长期维持带来了非常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
8月9日20时,台风中心处于浙东近海一带(图1a),在它的北边区域主要由高压脊区影响,内蒙古中部到陕西南部区域由中纬度西风槽存在。
因为500hPa副热带高压西侧偏南风的作用,“利奇马”中心沿北西北方向渐渐进入浙南之后开始北上。
8月10日20时,“利奇马”进入江苏、浙江省交界地带(图1b),中纬度西风槽来到华北地区之后增深发展,由华北地区西风槽前的偏南气流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边偏南气流的共同影响,台风北上速度越来越快。
“利奇马”北边的东风倒槽朝着北伸展到鲁北一带,华东沿海低空数值为20~30 m·s-1的风速大值带不断朝北延伸至鲁中、鲁东一带。
2019年8月11日20时,“利奇马”中心进入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区域(图1c),华北西风槽断裂,华北槽南段与台风环流合并,冷空气逐渐侵入“利奇马”本体。
台风“利奇马”路径及其强降水落区分析

台风“利奇马”路径及其强降水落区分析发布时间:2021-04-14T14:17:38.58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4月作者:张茜1 张少华2 [导读] 本文综合NCEP再分析资料和浙江省自动站观测数据对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的路径和强降水落区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台风“利奇马”的路径主要受500hpa高空槽、副热带高压、台风“罗莎”和200hpa高空急流影响,其强降水落区变化与比湿大值区和水汽通量大值区位置变化较为一致,除了台风本体带来的充足水汽之外,“利奇马”登陆前期,“罗莎”和副热带高压均为其提供了部分水汽输送,使得浙江1.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张茜1 3180002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张少华2 318000摘要:本文综合NCEP再分析资料和浙江省自动站观测数据对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的路径和强降水落区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台风“利奇马”的路径主要受500hpa高空槽、副热带高压、台风“罗莎”和200hpa高空急流影响,其强降水落区变化与比湿大值区和水汽通量大值区位置变化较为一致,除了台风本体带来的充足水汽之外,“利奇马”登陆前期,“罗莎”和副热带高压均为其提供了部分水汽输送,使得浙江东部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湿位涡正压项MPV1的负值区与强降水落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与地形高度结合起来预判降水大值区更为准确;“利奇马”登陆前的湿位涡斜压项MPV2负值区不能很好的指示未来强降水落区,而登陆后的MPV2负值区与未来强降水落区对应较好。
任意时间段的MPV1负值区和MPV2负值区重合的区域对于未来六个小时强降水落区的预判都较为准确。
关键词:利奇马强降水落区湿位涡分布1“利奇马”概况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4日14时(除特殊标明,下文时间均为北京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生成后稳定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不断加强。
6日02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7日05时加强为台风,17时加强为强台风,23时继续加强为超强台风,8日夜间中心风力达到17级以上(62米/秒),此后进入东海海域,10日01时45分以超强台风级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城南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最低气压93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台风“利奇马”是2019年中国东部的一场强台风,它于8月10日登陆中国浙江省,
给该地区带来了强降雨和强风。
台风“利奇马”是一场大范围、长时段的降水过程。
根据气象数据,台风“利奇马”
对浙江省的降水影响开始于8月9日晚上,并持续到8月12日。
在这个时间段内,整个浙江省几乎所有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水影响。
受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温州、宁波等沿海
地区,这些地方降水量较大,甚至超过了500毫米。
台风“利奇马”降雨主要集中在登陆前后的几天。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前后的24小时内,降雨量非常大,尤其是登陆后的第一天。
在浙江温州一带,8
月10日登陆后的24小时内,降雨量就超过了350毫米,导致当地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
台风“利奇马”降水强度较大。
根据气象监测数据,台风“利奇马”期间,降水强度
一度达到每小时100毫米以上。
这种高强度的降雨导致了大量的积水和洪涝,给当地人民
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许多道路被淹没,交通受阻,农田被淹没,庄稼被毁,民
房被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台风“利奇马”降水区域分布不均。
虽然整个浙江省都受到了台风“利奇马”的降水
影响,但各地受到的降雨程度并不相同。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受到的降雨量相对较大,而
内陆地区受到的降水量相对较小。
这与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地形地貌有关。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是一场大范围、长时段的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登陆前后的
几天,降水强度较大,并且降水区域分布不均。
这次降水给浙江省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对当地的农田、交通和民房造成了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