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作者:王莹贺洪军王东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8期每年七月中旬到八月上旬,受极地低压、亚洲大陆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国东北地区进入雨季。
台风的研究一直时广大气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2019年8月10日—15日,受台风“利奇马”影响,辽宁省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特大暴雨,造成各方面的巨大损失,因此对于北上台风的路径、强度以及台风降水的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
1、降水概况受台风“利奇马”、高空槽及台风“温莎”外围云系共同影响,2019年8月10日13时至15日7时鲅鱼圈区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平均降水量84mm,最大降水量126.2mm,出现在山海广场站,熊岳站国家基本站92mm,此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积累雨量大,并不断伴随着短时强降水、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2、环流形势分析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10日01:45在台州温岭登陆,随后减弱北上,11日20:50,在青岛黄岛再次登陆,变性北上,12日00:00,西进回旋,随后北上消亡,13日11:00以后,以残涡及台风倒槽形势影响辽宁。
第1阶段,2条螺旋雨带先后旋转北上,与高空槽云系结合,造成长时间稳定性降水。
12日08:00,螺旋雨带旋转北上影响到中西部地区。
12日14:00,云带减弱移出,辽宁进入降水间歇。
第2阶段,冷暖空气势力相当,切变维持少动,形成锋区降水。
冷空气触发对流不稳定,之后斜压对称不稳定发展。
13日20:00高空槽扩散,冷空气激发辽宁中北部对流发展。
14日08:00,辽宁降水明显减弱高空槽主体云系继续东移,高空槽云系和残留水汽结合产生降水。
3、预报着眼点(1)台风路径及强度预报在东北雨季期间,北上台风的路径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对于台风“利奇马”,由于此次过程中西太副高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因此台风路径也偏西。
对于可以影响西太副高的系统均会对台风路径造成影响:此次过程中,上游并不强势的西风槽以及下游形成的台风“罗莎”,均对西太副高位置偏西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利奇马”的位置偏西。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台风“利奇马”是2019年中国东部的一场强台风,它于8月10日登陆中国浙江省,给该地区带来了强降雨和强风。
台风“利奇马”是一场大范围、长时段的降水过程。
根据气象数据,台风“利奇马”对浙江省的降水影响开始于8月9日晚上,并持续到8月12日。
在这个时间段内,整个浙江省几乎所有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水影响。
受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温州、宁波等沿海地区,这些地方降水量较大,甚至超过了500毫米。
台风“利奇马”降雨主要集中在登陆前后的几天。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前后的24小时内,降雨量非常大,尤其是登陆后的第一天。
在浙江温州一带,8月10日登陆后的24小时内,降雨量就超过了350毫米,导致当地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
台风“利奇马”降水强度较大。
根据气象监测数据,台风“利奇马”期间,降水强度一度达到每小时100毫米以上。
这种高强度的降雨导致了大量的积水和洪涝,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许多道路被淹没,交通受阻,农田被淹没,庄稼被毁,民房被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台风“利奇马”降水区域分布不均。
虽然整个浙江省都受到了台风“利奇马”的降水影响,但各地受到的降雨程度并不相同。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受到的降雨量相对较大,而内陆地区受到的降水量相对较小。
这与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地形地貌有关。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是一场大范围、长时段的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登陆前后的几天,降水强度较大,并且降水区域分布不均。
这次降水给浙江省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对当地的农田、交通和民房造成了严重破坏。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台风“利奇马”是今年夏季第13号台风,自8月11日登陆浙江以来,给江苏、安徽等多省市带来了猛烈的降雨和强风。
降雨对灾区造成的破坏极其严重,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本文将对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进行分析。
一、降雨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台风“利奇马”的降水特点,我们根据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数据,对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降水时间和范围: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台风“利奇马”从8月10日起在浙江沿海生成,8月11日凌晨登陆,随后向北移动,8月12日抵达苏皖一带后开始转向东北方向,转移速度逐渐加快直至退出辽宁。
整个台风过程中,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市都受到了影响,降雨范围广泛。
降水量和强度: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中,各地降水量明显增多,局部地区降雨强度极大。
根据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数据,河南灵宝市在8月10日至11日的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315毫米,浙江龙泉市在8月10日至11日的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495毫米;安徽潜山县在8月11日至12日的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70毫米。
降雨强度极其巨大。
致灾因素:台风“利奇马”降雨过程中,致灾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降雨强度大:台风“利奇马”降雨强度极大,短时间内密集持续的降雨,导致各地出现了洪涝、山洪、滑坡等灾害。
2、降雨范围广:台风“利奇马”覆盖面积广,波及范围大,很多地区都受到了影响,降雨过程较为持续。
3、地质条件复杂:台风“利奇马”经过的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很多地方地势较低、雨量指数高、水土流失厉害,成了灾害的重灾区。
二、防范措施分析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台风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1、提前预警:针对台风“利奇马”,中国气象局提前发布了预警信息,要求各地进行防御和预警。
江苏、安徽等省市也跟进发布了紧急预警,提醒人们采取防范措施。
2、调派应急队伍:当台风过程中产生的灾情和损失超过地方承受能力时,政府部门迅速调派了应急队伍,支援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引发浙江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地形增益最明显地区在台州北部,在水汽条件处于劣势情况下出现降水副中心。
关键词 台风;水汽通量散度;垂直螺旋度;地形分类号:Fra bibliotek: 文献标识码:
P458 1 doi 10.3969 / 2019jms.0057
A
Analysis of rainstorm caused by super typhoon
vapor convergence is the key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areas of the heavy typhoon eye wall precipitation.
() , 3 The uplifting movement of the system near the typhoon center is strong while the typhoon is strong
, Feb. 2020
刘晓汝,谢作威.2019 年超强台风“利奇马”引发浙江特大暴雨过程分析.气象科学,2020,40(1):8996. , “ ” LIU Xiaoru XIE Zuowei. Analysis of rainstorm caused by super typhoon Lekima in Zhejiang Province of 2019. Journal of the , , ():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2020 40 1 8996.
3台风强度大时近中心上升运动强烈正垂直螺旋度中心值的减小和中心下降对应强降水的发生低层正螺旋度和高层负螺旋度中心的重叠区对对流性降水落区有一定的指示
第 40 卷 1 期
气象科学
, Vol. 40 No.1
年 月 2020 2
利奇马台风对三门县降水影响分析

利奇马台风对三门县降水影响分析
利奇马台风于2019年8月10日在浙江温岭登陆,其在登陆前后对三门县降水量造成了较大影响。
根据降雨监测数据,台风期间三门县出现大范围暴雨和特大暴雨,使得当地多个地方出现严重水灾和滑坡等灾害。
首先,利奇马台风的影响使得三门县的降雨量出现了显著增加。
在台风期间,三门县大部分地区的日降水量均超过50毫米,个别站点的日降水量甚至达到了200毫米以上。
据当地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三门县总降雨量达到了200-400毫米,局部地区的降雨量更是超过了500毫米。
这使得三门县的降水量大大超过了该地区常年的降水量水平,造成一定的农作物损失和城乡交通堵塞等问题。
其次,利奇马台风的影响也导致了三门县的洪涝灾害严重。
由于台风路径的不确定性和降雨强度的不断增加,当地多个河流出现了洪水,并且造成了多个水库泄洪。
同时,因为台风牵动近海海域的风浪,还出现了风暴潮,使得沿海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涨潮和海水倒灌等问题。
这些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交通运输等方面。
最后,利奇马台风的影响还导致了三门县的山洪滑坡等灾害。
台风期间的强降雨容易引发山洪和滑坡等灾害,使得当地多个山区出现了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问题。
这些灾害严重威胁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当地脆弱山区的居民更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综上所述,利奇马台风对于三门县的降水影响极大,导致了当地出现了洪涝灾害和山洪滑坡等问题。
当地政府和居民应当高度重视,加强防汛和抢险救灾工作,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利奇马”是2019年中国首个登陆的热带气旋,给中国东部地区带来了强降雨天气。
在这次台风降水过程中,降雨带宽度较宽,降雨强度大,降雨范围广,对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其中,江苏、浙江地区受灾最为严重,建筑物倒塌、交通瘫痪、电力供应中断等问题相继发生。
台风“利奇马”的路径是从东海向北发展,经过东海岛后在浙江温州登陆,随后向西北方向缓慢移动,带来了异常强的降雨,雨量任意卷。
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普遍出现暴雨、特大暴雨,局部地区的降雨量达到了800毫米,这远远超出了历史同期降雨量。
在台风“利奇马”的降雨过程中,可以看出降雨带的宽度比较宽,降雨强度大,降雨范围广。
同时,降雨带与台风移动速度呈现出同步变化的趋势,这也是降雨过程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降雨带宽度方面,如图所示,台风“利奇马”在登陆时,降雨带的宽度就达到了数百公里,这意味着数百公里的地区都会受到降雨的影响。
而在台风移动时间内,降雨带的宽度并没有缩小,甚至会因为影响范围扩大而变得更宽。
这也是造成降雨带宽度宽的原因之一。
在降雨强度方面,台风“利奇马”在滞留在浙江地区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强度也比较大,造成该地区的降雨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同时,在降雨过程中,在流量指数、地表径流等方面表现出了异常之处。
而这些异常现象,正是降雨强度大的结果。
在降雨范围方面,台风“利奇马”在路径上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降雨范围非常广。
据监测,该台风从登陆时间开始,到结束时间降雨范围涉及到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等五个省(市)地区,这些地区几乎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雨影响。
而这种广泛的降雨范围,则是由于台风路径长,速度慢,影响时间长,路径狭窄等因素造成的。
总的来说,台风“利奇马”的降水过程中,降雨带宽度宽、降雨强度大、降雨范围广,这三个因素共同造成了较大的降雨量,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未来应当重视此类灾害的影响,加强对于灾害的研究,增强防范意识,为应对自然灾害做出更好的准备。
1909_号超强台风“利奇马”降水分析

第14卷 第1期2024年1月农 业 灾 害 研 究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Vol. 14 No. 1 Jan. 2024 19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降水分析林健雄1,21.龙港市气象局,浙江龙港 325802;2.温州市台风监测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通过对19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进行分析,针对此次台风的路径预报、强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合实况对此次台风的物理量场进行研究,总结发现副高南侧的引导气流在“利奇马”的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910号超强台风“罗莎”间接影响“利奇马”的路径;利用850 hPa垂直速度场及925 hPa水汽通量散度研究发现,此次台风极端降水区域的分布与这两个物理量场关系密切,地形在本次降水过程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路径;模式误差;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场;地形中图分类号:P426.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316-03提高登陆台风路径预报准确性,减少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政府留有充裕的时间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同时缩小预警范围,台风的登陆点、登陆时间、登陆后路径以及台风强度的准确预估是预报的关键。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为提高台风路径的预测水平做了很多对比分析与研究。
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下面内容介绍了“利奇马”的概况及影响,从天气形势、台风强度、物理量场对“利奇马”进行了分析,所用数据来自浙江省自动气象探测信息系统、温州一体化平台、浙江省台数值产品、温州雷达等,总结了本次台风路径的预报误差、极端降水成因等重要考量因素。
1 “利奇马”的概况2019年,1909号台风“利奇马”(超强台风级)自8月4日14:00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后,于6日02:00加强为强热带风暴;7日05:00~23:00,在19个小时内实现强度连跳三级,从台风迅速加强为超强台风,之后逐渐向浙江沿海靠近;10日01:45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6级(52 m/s),中心最低气压为930 hPa,而后继续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减弱;10日05:00离开温州境内,13日08:00在山东省烟台市西北部近海减弱为热带低压。
台风“利奇马”演变过程及动力特征分析

台风“利奇马”演变过程及动力特征分析台风“利奇马”演变过程及动力特征分析一、引言近年来,台风频繁袭击我国沿海地区,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而台风“利奇马”是在2019年登陆我国东部沿海,给该地区带来了猛烈的风雨。
了解并研究台风的演变过程及动力特征对于预测台风路径、做好防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台风“利奇马”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力特征进行分析。
二、台风“利奇马”的起源台风“利奇马”起源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形成区域,属于热带气旋。
在形成过程中,气旋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海水温度高、上升气流充足、低垂直风切变等。
在此次事件中,研究发现,海水温度在28℃以上,上升气流较为强劲,风切变较小,为台风“利奇马”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台风“利奇马”的演变过程(一)台风的生成阶段台风“利奇马”形成阶段从热带扰动开始,逐渐发展为热带低压,然后转化为热带风暴,最后升级为台风。
在生成阶段,热带扰动的移动速度较慢,风场结构疏松,降水较小,对周围影响较小。
(二)台风的发展阶段台风“利奇马”进入发展阶段后,开始加强并逐渐扩大。
在这个过程中,台风的风速逐渐增大,风场结构逐渐收缩,降水区域逐渐增大。
同时,中心气压逐渐降低,台风强度逐渐加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增大。
(三)台风的成熟阶段台风“利奇马”进入成熟阶段时,已经达到了最强的风力和降水。
此时,台风的中心气压最低,风速最大。
降水区域广阔,伴随着强风和暴雨,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风灾和水灾。
(四)台风的消散阶段台风“利奇马”进入消散阶段时,其风力逐渐减弱,降水区域也开始缩小。
此时,台风的中心气压开始上升,风速逐渐减小。
最终,台风在陆地上完全消散。
四、台风“利奇马”的动力特征分析(一)热带气旋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温暖海水和上升气流。
温暖海水提供了充足的热能,为气旋提供了能量。
上升气流可以将热湿空气从海面上抬升到高空,形成对流,从而形成了气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分析
台风“利奇马”是2019年夏季我国登陆的第10号台风,它给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带
来了猛烈的风雨袭击,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台风降水是台风带来的主要灾害之一,其过程会对当地降水的分布和量进行调整,给区域
的水文过程等带来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对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当
地的影响。
1. 台风生成
台风“利奇马”是2019年8月7日在太平洋西北部生成,经过几天的发展,台风路径一路北上,最终在中国台湾以东海域逐渐加强并登陆。
在登陆前后,台风形成了庞大的风
场和云系,给沿途的海域和陆地带来了猛烈的降水。
2. 降水特点
台风“利奇马”在登陆时的降水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大范围:受台风的影响,陆地和海域都受到了大范围的降水影响。
沿海地区和直接受到台风中心影响的地方降水最为猛烈,但是其附近的地区也受到了辐射性降水的影
响。
(2)强降水:台风的登陆带来了猛烈的降水,降水量很大,瞬时降水强度也较大,给当地的交通、民生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长时间:台风带来的降水时间较长,即便台风已经远去,但其云系和辐射性降水仍在持续影响降水。
以上这些特点,使得台风“利奇马”带来的降水成为当地的一场特大暴雨,给当地的
防洪和抗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台风“利奇马”降水对当地的影响
1. 洪涝灾害
台风“利奇马”带来的猛烈降水导致了当地的水库、河流和排水系统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由于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加之台风带给土壤水分增加,使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
上升,给当地的防洪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 农业影响
猛烈的降水导致了当地农田受灾严重,部分作物被淹没,受灾面积广,导致了一定的
农作物减产和绝收,并对农田的排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 城市影响
台风降水对城市交通、排水系统和市区居民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甚至有的地
方出现了内涝和交通中断的现象,给当地市政管理和民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4. 生态环境
大范围的暴雨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增加,土地沙化、植被破坏等问
题凸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1. 预测模型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其预测难度很大。
目前,主要的
预测模型包括数值模式预报、统计预报、人工智能预报等,这些预测手段结合使用可以提
高对台风降水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数据支持
台风“利奇马”降水预测需要研究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作用,需要有足够
的观测资料和辅助数据支持。
目前,卫星遥感、雷达扫描、探空观测等手段都可以为台风
降水的预测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 结合实践
在台风“利奇马”降水预测中,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预测方法和
手段,不断提高对台风降水的准确预测水平,以更好地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
1. 强化预警
在台风“利奇马”登陆前后,应加强对降水的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灾害气象预警信息,提醒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做好防范工作,减少台风降水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影响。
2. 优化排水系统
对于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大范围降水,应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和加固,提高其
承载能力和排水效率,减少内涝和交通中断的情况。
3. 加强农田防御
农田是台风降水的重要受灾对象,应加强对农田的排灌设施的维护和养护,减少农田
受灾面积和损失。
4. 生态保护
对于台风“利奇马”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应加强对当地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减
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系统的恶化。
五、总结
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其对当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且
会持续较长时间。
为了更好地应对台风降水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对台风降水的预测
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优化应对措施,减少台风降水的破坏程度,保护人民的生命
和财产安全。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减少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篇文章对台风“利奇马”降水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其对当地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希望读者能够从中了解到台风降水的特点和预防方法,增强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