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
验收申请报告范文4篇

验收申请报告范文4篇规划验收申请书一: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我单位在xxx 修建的 xxx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编号为:xxx ),现已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要求执行情况自查,特申请规划验收。
附件:一、建设工程规划要求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二、勘测部门实测房屋竣工测绘图。
三、房屋测绘单位出具的房产面积测量报告。
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
五、市城建档案馆竣工资料进馆意见书(限建筑面积XX平方米以上建筑)。
六、成都市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建筑工程)。
建设单位(公章):年月日规划验收申请书二:沂南县规划局:我单位已于XX年月日已完成居邻建设组团3#楼工程,经各方共同检查评定,实体各项符合国家相应评定标准,质量控制资料齐全,现申请对该工程综合验收。
建设单位(章)施工单位(章)负责人:负责人:年月日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范文xx市水务局:金堂县XX年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根据省水利厅川水函[XX]130号文关于《成都市XX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农村饮水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工程于XX年5月26日动工,XX年1月30日竣工,完成了栖贤乡、五凤镇、竹篙镇、又新镇4个乡镇 10个村、0.97万人、0.5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主要工程内容有:打深机井3口,建泵站4处,建供水池5口共713立方米,新建管理房4处461.22平方米,泵房4处30.45平方米,架输电线路0.95公里,铺设pe管、pvc-u管道77.0252公里。
完成总投资275.0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14.00万元,市上配套资金48.50万元,地方及群众自筹12.55万元。
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任务,按要求竣工资料已准备齐全,现申请省、市相关业务部门领导对我县农村饮水工程予以竣工验收,以便交付工程单位正常使用,发挥工程良好效益。
妥否,请批示!申请单位:xx年xx月xx日竣工验收申请报告范本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范本一一、工程概况:****二期联排别墅36#工程由天津开发区泰富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天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天津建工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北京中铁工建筑工程设计院勘察;本工程建筑面积为458.43㎡,共计3层,砖混结构。
某城市AAO工艺设计计算书

:目录摘要 (4)1 前言 (6)2 设计总则 (7)设计范围 (7)设计依据 (7),设计原则 (7)3 工程规划资料 (8)简阳市概况 (8)自然条件 (8)城市污水排放规划 (9)4 工程设计概况 (13)设计规模 (13)设计水质 (13)《设计水量 (13)厂址选择 (14)工艺流程的选择 (15)工艺流程 (21)5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22)中格栅 (22)污水提升泵房 (25)细格栅 (26)~沉砂池设计及计算 (29)A2O生化反应池 (32)辐流式二沉池 (45)接触池和加氯间 (51)计量设备 (53)6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55)污泥量计算 (55)污泥浓缩池 (56){污泥脱水机房 (61)7 主要附属建筑设计 (63)8 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66)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66)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69)9 组织管理 (75)生产组织 (75)人员编制 (75)(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76)10 工程投资及成本估算 (77)工程投资 (77)成本估算 (77)工程效益分析 (78)11 结论 (80)总结与体会 (81)谢辞 (82)—参考文献 (83)摘要<本设计是在简阳市新市镇新伍村拟建一座工程规模为万m3/d的污水处理厂。
通过综合考虑简阳市概况及本工程的规模、进水特性、处理要求、运行费用和维护管理等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采用A2O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A2/O工艺的生物处理部分由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
厌氧池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缺氧池的主要功能是脱氮。
好氧池是多功能的,能够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
此外该工艺还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且耐冲击负荷较高,出水水质好。
因此,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完全适合本设计的实际要求。
关键词:A2O工艺;脱氮除磷;总体布置|{Abstract]This capital is designed to sewage treatment factory intending to build one project scale for 60,900 m3/d in Xin Wu county , Jianyang. Condition such as handling call for , operation cost and defending administration by scale , water-entering characteristic property , considering Xin Wu county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is project synthetically , living things takes off a nitrogen by that technical economy analysing comparatively , adopt A2O for sure handling handicraft except the phosphorus.The Anaerobic-Anoxic-Oxic A2 / O process of biological treatment in part by the anaerobic tank , anoxic and aerobic tank .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anaerobic pond is the release of phosphorus, part of the organic matter, ammonification . The main function of anoxic is denitrification. Aerobic tank is a versatile, able to remove BOD, nitrification and phosphorus absorption.The advantage of this comprehensive craft is extensive adaptability , totally suitable for reality originally designed purpose.Keywords:A2O proces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verall layout《!1 前言本次设计是在简阳市新市镇新伍村拟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其建设分为两期建设,2015年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总水量为万m3/d,其中生活污水占65%,工业废水能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占35%。
成都市新都区供水体系规划

成都市新都区供水体系规划(2007——2020年)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二OO八年一月项目名称:成都市新都区供水体系规划(2007——2020年)设计阶段:体系规划任务编号:院长:熊易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管院长:李彦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罗万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部长:汪立飞(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李永红(高级工程师)汪立飞(高级工程师)丁扬(高级工程师)银剑(高级工程师)审定人:______(高级工程师)审核人:______(高级工程师)设计负责人:______(高级工程师)参加人员:李永红白华清王胤李宁尹晓明李彦龙杨其文王志军王焱目录第1节总则 (6)1.1规划指导思想 (6)1.2规划原则 (6)1.3规划目标 (6)1.4规划范围及年限 (6)1.4.1规划范围 (6)1.4.2规划期限 (7)1.5规划依据 (7)1.5.1法规、政策文件 (7)1.5.2规范、标准 (7)1.5.3规划、年鉴、资料 (8)第2节城市概况 (9)2.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9)2.1.1地理位置 (9)2.1.2地形地貌 (9)2.1.3土地资源 (9)2.1.4气象 (9)2.1.5地质 (10)2.1.6地震 (10)2.1.7水资源 (10)2.1.8动植物资源 (12)2.2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3)2.3社会经济发展 (14)2.4各镇概况 (15)2.4.1新都镇 (15)2.4.2三河街道办事处 (15)2.4.3大丰街道办事处 (15)2.4.4石板滩镇 (15)2.4.5新繁镇 (15)2.4.6新民镇 (15)2.4.7泰兴镇 (16)2.4.8斑竹园镇 (16)2.4.9清流镇 (16)2.4.10马家镇 (16)2.4.11龙桥镇 (16)2.4.12木兰镇 (16)2.4.13军屯镇 (17)第3节水资源现状及评价 (18)3.1地表水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县城排水工程设计

I
The drainage design of Jintang County
Major Water Suply and Discharge Engieering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articularly water resources,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quality status of the request had irreconcilable confl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d greatly restricts the formation, and therefore speed up the improvement of drainage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hould be increasing attention. Jintang County, located northwest of Chengdu, is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food area, the city lags behind the existing drainage system, which greatly restricted the appearance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unty plann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issues discussed, the rain and sewage drainage system of distributary is come up with.This system can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duce the size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nd also is flexible to change 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s.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nearby storm sewer drainage, sewage pipe is collection of urban sewage discharged into the sewer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waste water, and then transported to the main pipe from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for processing. As Jintang County District sewag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 is high, therefore should be taken to better effect tha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 Integrat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activated sludge, using A2 / O 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 is reasonable. The process has process is simple, low cost infrastructure, saving pharmaceutical costs, the sludge generated by high stability, without digestion can be delivered to the dehydration between dehydration. Key words drainage works; Split; A2 / O 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
生态环保工作总结

⽣态环保⼯作总结2021⽣态环保⼯作总结范⽂ 忙碌⽽⼜充实的⼯作已经告⼀段落了,经过过去这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已然有了很⼤的提升和改变,这时候,最关键的⼯作总结怎么能落下!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2021⽣态环保⼯作总结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态环保⼯作总结1 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环保局的指导下,切实贯彻环保基本国策,认真执⾏环保法律、法规,以节能减排为中⼼,始终把环保⼯作放在突出位置,树⽴“抓好环保为经济,发展经济为环保”的⼤局观,全⾯开展环保⼯作,建设美丽XX,有⼒的促进了全镇经济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我镇社会主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现将⼀年来的⼯作总结如下:⼀、加强领导,明确⼯作责任。
⼀、加强领导,明确⼯作责任。
我镇将环保⼯作列⼊全年⼯作计划,制定环保⽬标任务,制定相应的⼯作⽬标。
为确保⽬标的实现,成⽴了以政府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为成员的环境保护⼯作领导⼩组,落实具体经办⼈员,保证了组织机构完整。
⼆、加⼤宣传,提⾼对环保的认识。
⼆、加⼤宣传,提⾼对环保的认识。
环境保护是我国⼀项基本国策,是树⽴“以⼈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为了提⾼⼴⼤群众的环保意识,我镇利⽤各种形式进⾏环保宣传,张贴过街宣传标语20幅,对环保知识进⾏宣传。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极⼤地增强了⼈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了公众关⼼⽣产⽣活环境,主动参与环境建设,依法维护⾃⾝环境权益的⾃觉性。
三、齐抓共管,加强⽬标管理。
三、齐抓共管,加强⽬标管理。
在⼯作中,我们严格按照环保⽬标责任书要求,结合部门职责和部门实际,抓住重点,齐抓共管,有效实施,强化管理,使环保⽬标责任状各项内容和指标落到实处,各项⼯作有序展开。
(⼀) 我镇于20xx年5⽉份开始进⾏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清理河道内杂草和漂浮物,清理两岸⼯业和农业污染源,⽬前已经完成全部的整治任务。
《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

《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大纲四川大学二零一六年三月一、规划的任务和整体思路(一)编制任务根据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
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最终完成《金堂县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金堂县水资源利用规划》和《金堂县水资源保护规划》3个成果,用于科学指导金堂县未来15年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有效保护和高效永续利用。
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1。
图1-1 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设 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 供水预测 实施效果评价(二)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金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
本次规划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1-2。
(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评价,可为其他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和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
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行的比选方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4]47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4]47号](https://img.taocdn.com/s3/m/96f9589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c.png)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批复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4〕4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水利厅《关于报送〈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报批本)〉的请示》(川水〔2014〕24号,以下简称《规划》)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该《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节约保护、统筹兼顾、综合管理原则,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合理开发配置水资源、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有效保护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通过实施《规划》,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32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3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3%。
到2030年,全省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33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25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
四、逐步构建全省水资源调配体系。
通过构建以西水东调、北水南补工程为骨架,大中小微水利工程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优化调度,提高对重点区域、城镇和粮食主产区的供水保障能力。
五、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过程,采取工程、技术、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强化节水,大力加强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生活节水,切实转变用水方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 - 1 -............................................................. - 2 -2.1 灌区概况............................................................... - 2 - 2.2 灌区水文资料............................................................................................................. - 2 - 2.3 灌区需供水资料 ......................................................... - 3 -2.3.1 灌区灌溉面积、灌溉水利用系数、作物组成及灌溉制度 ................................. - 3 -2.3.2 灌区经济指标及各部门用水定额...................................................................... - 4 -2.3.3 规划期新增供水工程........................................................................................ - 5 -......................................................... - 6 -3.1 规划水平年的确定..................................................................................................... - 6 - 3.2 区域宏观经济预测...................................................................................................... - 6 -3.2.1 规划区水平年人口预测.................................................................................... - 6 -3.2.2 规划水平年牲畜预测........................................................................................ - 6 -3.2.3 规划水平年工业增加值、建造面积、第三产业人口预测 ................................. - 6 - 3.3 区域需水量的预测...................................................................................................... - 7 -3.3.1 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 7 -3.3.2 工业、建造、第三产业需水量的预测 .............................................................. - 7 -3.3.3 灌溉需水量的预测 ........................................................................................... - 8 - 3.4 区域总需水量预测...................................................................................................... - 8 -...................................................... - 10 -4.1 约束条件.................................................................................................................. - 10 -4.1.1 工程引水能力约束.......................................................................................... - 10 -4.1.2 沙限约束........................................................................................................ - 10 -4.1.3 可供水量约束................................................................................................. - 10 -4.1.4 水量平衡约束................................................................................................. - 10 -4.1.5 库容约束 ......................................................................................................... - 11 -4.1.6 地下水开采能力约束........................................................................................ - 11 - 4.2 可供水量调节计算原则 ............................................................................................. - 11 -4.2.1 灌溉水量来源调节原则................................................................................... - 11 -4.2.2 沉沙池供水量分配原则 .................................................................................... - 11 -4.2.3 贺兰水库可供水量分配原则 ............................................................................ - 11 -4.2.4 调节计算及水量分配原则................................................................................ - 11 - 4.3 水量平衡校核........................................................................................................... - 12 -4.3.1 现状年水平年2022 年水量平衡校核:........................................................... - 12 -4.3.2 近期水平年2022 年水量平衡校核:............................................................. - 12 -4.3.3 远期水平年2025 年水量平衡校核: .............................................................. - 12 -.................................................. - 13 -.................................................... - 15 -6.1 灌区水资源开辟利用现状 ................................................ - 15 - 6.2 开源......................................................................................................................... - 15 -6.2.1 建设重点水源工程.......................................................................................... - 15 -6.2.2 总干渠沉沙池的扩建工程 ............................................................................... - 15 -6.2.3 回灌地下水工程 ............................................................................................. - 15 - 6.2 节流 ........................................................................................................................ - 16 -6.2.1 农业节水 ......................................................................................................... - 16 -6.2.2 工业、建造业第三产业节水 ........................................................................... - 16 -6.2.3 生活节水 ........................................................................................................ - 16 - 6.3 非工程措施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本课程设计是理论课“水资源规划”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大纲四川大学二零一六年三月一、规划的任务和整体思路(一)编制任务根据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
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最终完成《金堂县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金堂县水资源利用规划》和《金堂县水资源保护规划》3个成果,用于科学指导金堂县未来15年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有效保护和高效永续利用。
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1。
图1-1 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设 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 供水预测 实施效果评价(二)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金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
本次规划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1-2。
(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评价,可为其他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和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
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行的比选方案。
同时,在吸纳水资源配置部分工作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
(3) 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
供需水预测工作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相协调,结合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动态的规划过程,以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4) 水资源配置。
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配置方案。
水资源配置以统筹考虑流域水量和水质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
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
(5)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体系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及其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效果图1-2 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二、规划原则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规划。
制定规划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管理等做出总体安排。
要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除害兴利结合,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关系。
2. 协调发展。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3. 可持续利用。
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水利工程供水与其他多种水源供水。
强化节约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4. 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模式与对策,提出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重点。
5. 强化水资源监测。
提高全县水资源预测、预报、预警能力,重点加强行政区域边界、水功能区、跨界河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防洪重点区、水土流失区的水文站网建设。
新建一批水质自动监测站、水生态监测站,提升全县水资源的监测能力和水平。
6. 依法治水。
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认真研究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
制定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法规、政策与制度,规范和调节水事活动。
7. 科学治水。
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缓解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科学管理水资源,制订出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水资源综合规划。
三、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内容1. 规划范围与规划水平年本次规划的范围为金堂县全县。
规划水平年:2016年为基准年,2020年为近期水平年,2025年为中期水平年,2030年为远期水平年。
2. 进度安排规划编制工作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阶段一“调查评价”:重点完成水资源分区及计算面积的核定、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水资源保护等工作;部署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开发及有关专题研究工作等。
阶段二“合理配置”:重点完成节约用水、需求预测、供水预测以及水资源配置等工作。
阶段三“实施方案”:重点完成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保护与监测方案和规划实施效果检验等工作,并提交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最终成果。
3. 水资源调查评价(一)基本要求(1)收集金堂县水文资料作为水资源评价的基本依据。
(2)对于实测径流已不能代表天然状况的水文站要进行水量还原计算,对于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而造成天然径流明显变化的水文站要进行天然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分析处理,提出系列一致性较好、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的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成果。
(3)考虑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转化关系的变化,按近期下垫面条件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实现近期下垫面条件下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的统一评价。
地下水资源量按水文地质单元进行评价,然后将成果归入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
(4)根据近期水质监测资料,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进行分区评价。
(5)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河川径流特征、地下水开采条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技术经济等因素,估算流域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提供依据。
(6)对水资源情势变化较大的水资源分区或行政分区,应分析水资源情势变化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按照本次制订的规划方案实施前后两种情况预测未来水资源量、水质和可利用量的变化趋势。
(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
本次评价要求通过实测径流还原计算和天然径流量系列一致性分析与处理,提出系列一致性较好、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天然年径流系列,作为评价地表水资源量的依据。
(三)地下水资源量(1)地下水是指赋存于饱水带岩土空隙中的重力水。
本次评价的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地下水体中参与水循环且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
本次评价要求对近期下垫面条件下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全面评价。
(2)收集金堂县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水文气象资料,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以及已有有关研究成果与资料。
(3)开展1:5万水文地质勘查。
开展水文地质实验,获取水文地质参数。
(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情势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是按照水文地质单元进行,根据水文地质勘查结果和水文地质实验结果确定评价方法和选用水文地质参数。
(5)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计算地下水资源量。
(四)地表水水质地表水水质是指地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特征和性质。
评价范围应为进行了水功能区划的所有江、河、湖等地表水体。
按单站及河长或断面水质类别统计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成果,要求按河流、湖泊(水库)分别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法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
(五)地下水水质本次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对象为金堂县浅层地下水以及进行了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评价的山丘区浅层地下水和平原区深层承压水。
评价内容包括地下水化学分类、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近期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及地下水污染分析等。
(1)地下水化学分类在充分收集地下水监测资料和现场监测的基础上,选用钾、钠、钙、镁、重碳酸根、氯根、硫酸根及矿化度等监测项目,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法确定地下水化学类型。
(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据选用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的监测资料,对各计算分区的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
采用单指标评价法按国家标准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确定现状地下水水质的类别。
(3)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根据选用水质监测井的水质监测资料,通过点绘各水质监测项目监测值的动态曲线,分析水质历年变化情况。
(4)地下水污染分析调查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污染源。
污染源包括水质低劣的地表水体(如排污河道、纳污湖库塘坝等)、污灌区、农药化肥施用量较高的农田及废弃物堆放场等。
地下水的污染程度采用污染指数衡量。
根据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成果,密切结合污染源种类、物质组成和地理分布特征,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污染范围,并探讨地下水污染的成因。
(六)水资源总量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在计算水资源总量时可直接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系列成果。
(七)水资源可利用量(1)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本次规划确定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重复利用量)。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应按流域水系进行分析计算,以反映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之间的联系以及整体性。
(2)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不致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允许从含水层中获取的最大水量。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评价的地域范围为目前已经开采和有开采前景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