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湾新区总规文本

合集下载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委托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行使部分国土资源管理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委托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行使部分国土资源管理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委托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行使部分国土
资源管理权限的通知
【法规类别】土地权属与登记统计
【发布部门】南通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10.30
【实施日期】2015.10.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委托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行使部分国土资源管理权限的通知
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国土资源局:
为保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以下简称“通州湾示范区”)设立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市政府关于南通滨海园区规划控制范围及代管通州区三余镇和如东县大豫镇部分区域的通知》(通政发〔2012〕3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的复函》(发改地区〔2015〕459号)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将涉及市人民政府的部分国土资源管理权限委托给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行使,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委托事项
通州湾示范区代管通州辖区内涉及建设用地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土地权利证书核发和征收土地公告等4项国土资源管理权限,由市人民政府委托给通州湾示范区
管委会行使和组织实施,委托期限暂定为3年。

具体内容如下:(一)建设用地批准。

通州湾示范区代管通州辖区内的土地供应方案(。

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

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
围绕“三港三城三基地”整体部署,加快与上海临港集团的全面合作,全力推进通州湾沪苏产业合作示范区 建设。2017年底,《沪苏产业合作示范区总体方案》起草完成,与临港集团确定了共建工作方案及组织体系,有 望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去年,集中开展对沪的大型专题推介活动9次,开展对沪专题政务协商活动23次,签约亿 元以上上海项目10个,总投资超70亿元。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示范区组织了对23家上海百亿级制造业企业的 拜访对接,与振华重工、复星集团、外高桥造船、上海仪电等重点企业明确了对接计划。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
腰沙根部片区
腰沙根部片区位于通州湾示范区北部,截至2018年8月,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包括4520亩临港产业启动区、 江海物流园和东安科技园三个平台。片区交通优势突出,土地资源丰富,是通州湾重点产业载体平台之一。主要 发展临港工业、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临海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向北可达山东、向南直通上海,通海大 道向东直通港区,向西连接海启高速,距离深水港区仅20公里。
加快推进规划体系建设。完成通州湾城市总体规划中期评估修编调整,编制核心区、北部港区、科创城、三 余镇区等控制性详规。加强与扬子江城市群规划、南通城市总体规划、上海2035城市规划等上位规划的衔接,注 重与上海各类规划的对接。加快完善基础功能配套。加强核心区建设,以满足中等城市规模使用标准全面提升配 套水平,加强雨污管建设,推进深水水务、西部水务改扩建工程,实现220KV东余变开工建设。全力推进兰州大 学南通校区项目,力争合作实质性启动。
国家发改委批文中明确:加快通州湾示范区建设对于助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 深化长三角一体发展、提升江苏沿海开发水平、为全国江海联动开发探索路径、提供示范具有重要意义。通州湾 示范区总体定位为:“长江经济带北翼桥头堡、江海联动现代物流集聚区、江海产业联动发展先导区、陆海统筹 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最新版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最新版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一、背景通州是北京市的一个新城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总面积为906.8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906.1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0.72平方公里。

通州区地处京津冀核心区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建设首都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新城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通州区制定了规划实施方案,以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通州区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与优化,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生活。

二、总体目标通州区规划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推进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和居住环境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目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三、重点任务1. 推动重点经济区域发展通州区将以打造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为重点,提升通州区的经济核心竞争力,建设科技产业园、现代物流园、金融中心等产业集聚区,并加强与京津冀及全国的产业对接。

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通州区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提升通州区的城市轨道交通覆盖率,同时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3.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通州区将深入实施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修订新城区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多核心、多功能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中心区人文环境和公共设施,提高城市功能水平。

4. 保障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通州区将深化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提高城市环境品质与城市空气质量,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城市环境。

四、保障措施通州区将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项目管理和市场化机制引导,建立健全规制化、科学化的城市规划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保障规划实施的顺利进行。

同时,通州区将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实施方案,确保规划实施取得实效,为实现通州区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规划保障。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核心商贸城01单元D5-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核心商贸城01单元D5-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核心商贸城01单元D5-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9.06
•【字号】通政复〔2021〕124号
•【施行日期】2021.09.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市政府关于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核心商贸城01单元D5-02地块
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你局《关于调整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核心商贸城01单元D5-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通自然资规请〔2021〕13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调整通州湾示范区核心商贸城01单元D5-02地块(东至纳潮河、西至珠海路、北至滨海大道)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调整后,该地块用地性质由商业商务混合用地调整为商业居住混合用地,地块容积率≤2.6(商业建筑面积≥40%),建筑密度≤40%,绿地率≥25%,建筑高度≤100米。

三、请严格按调整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确需进行调整或修改,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的法定程序报批。

南通市人民政府
2021年9月6日。

通州湾港区一、二港池平面形态方案

通州湾港区一、二港池平面形态方案

第37卷第4期2017年4月中国湣湾厘设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Vol. 37 No.4Apr. 2017通州湾港区一、二港池平面形态方案黄磊,张雯燕(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32)摘要:通州湾港区位于南通市腰沙、冷家沙区域,为粉砂质海岸,总体规划方案体量巨大,通过大面积挖填,形 成港区陆域和港池。

起步工程通过围填腰沙西侧近岸区域,开挖滩面形成一港池和二港池,呈U形。

从改善船舶进 港条件及减少口门回淤的角度出发,提出V形、Y形、L形港池布置方案,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流场模拟,对4种平 面布置形态进行综合研究比较,得出L形方案为最优方案。

关键词:粉砂质海岸;起步工程;平面形态;数学模型中图分类号:U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874(2017)04-0039-05doi:10.7640/zggwjs201704010Layout schem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harbor basinin Tongzhou Bay PortHUANG Lei,ZHANG Wen-yan(CCCC Third Harbor Consultants Co., Ltd.,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Tongzhou Bay Port located in Yaosha-Lengjiasha of Nantong is mainly silty sand coast. Overall plan of Tongzhou Bay Port is huge, the formation of harbor basin and land area through large-scale reclamation. Through reclamation of the offshore area at the west side of Yaosha, the beach was excavated to form the first and second basins as U-shape in the initial proje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entering the port and reducing the siltation of the entrance, we proposed the other plans V-shape, Y- shape and L-shape. The flow field of Tongzhou Bay is accurately simulated by numerical model.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the four layout scheme shows that the L-shape scheme is better.Key words:silty sand coast; initial project; layout scheme; numerical model1工程概况 港区总体规划平面形态如图1所示。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计提通州湾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通政办发〔2019〕26号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计提通州湾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通政办发〔2019〕26号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计提通州湾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
正文: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计提通州湾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
通政办发〔2019〕26号
崇川区、港闸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为集全市之力支持通州湾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打造江苏新出海口,推进陆海统筹发展,根据2019年2月13日十二届市委常委会第85次会议精神,经市政府同意,自2019年1月1日起从市区土地出让金收入中计提通州湾开发建设专项资金。

一、计提范围和比例。

从2019年1月1日起,崇川区、港闸区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园区范围内新出让经营性用地取得的土地出让金(毛收入)统一按5%的比例提取通州湾开发建设专项资金;通州湾示范区2019~2020年按5%、2021年及以后年度按10%的比例提取。

二、计提的通州湾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负责管理,专项用于支持通州湾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等。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4月2日
——结束——。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通州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的批复-通政复〔2018〕16号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通州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的批复-通政复〔2018〕16号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通州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的批复正文:----------------------------------------------------------------------------------------------------------------------------------------------------市政府关于南通市通州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的批复通政复〔2018〕16号市规划局:你局2018年2月6日《关于调整南通市通州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通规发〔2018〕13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通州城区F1-01、F4-05、B2-07等地块10项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内容,具体如下:(一)将老城区单元F1-01地块内幼儿园用地调整为社区居住服务设施用地,幼儿园用地调整至老城区单元C4-07;(二)将老城区单元F4-05地块和F4-06地块幼儿园用地、居住用地调整为特殊教育用地及行政办公用地。

幼儿园用地调整至世纪大道单元A1-32地块,并在地块东侧、南侧增加7米宽支路;(三)将老城区单元B2-07地块小学用地调整至老城区单元D2-03地块,原老城区单元B2-07地块调整为居住用地及公园绿地,幼儿园用地保留。

将老城区单元B3-05地块和B3-08地块居住用地调整为生产研发及环卫用地;(四)将新城区单元D1-07地块和D1-08地块商业居住混合用地、居住区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调整为医院用地,新城区单元D1-03地块增加居住区级综合服务设施用地,新城区单元D1-04地块社会停车场用地位置进行微调,幼儿园用地调整至牡丹江路东、运盐河路南侧,并将太湖东路向北拓宽,道路红线宽度由16米调整至35米;(五)将新城区单元E2-05地块医院用地调整为商业商务用地;(六)将高新区南区单元H1-4地块行政办公用地调整为商业居住混合用地;(七)将高新区西区单元A1-10地块加油站用地调整至银河新区单元E-10地块;(八)在新城区单元C1-10地块商业商务用地增加公交首末站用地;(九)将高新区南区单元K1-11地块消防站用地调整为商业商务混合用地及公园绿地,消防站用地调整至高新区南区单元F2-9地块;(十)将老城区单元A3-05地块和A3-07地块通州中专地块内部的河流水系局部调整。

通州湾_精品文档

通州湾_精品文档

通州湾通州湾位于中国北京市通州区,是通州区最大的自然湾区,也是雄安新区规划中的核心区域之一。

通州湾地处城市与自然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是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通州湾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南部,紧邻雄安新区核心区域,东临涞源县,北倚京杭大运河,南濒燕山脚下,地理位置优越。

通州湾地区交通十分便利,京哈高速、榆垡高速、京沪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穿越通州湾,与通州区中心城区相连。

此外,通州湾还设有津涿铁路、通城快速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便捷的交通网络为通州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自然资源丰富通州湾地区拥有大片的湿地资源和水域资源,是北京市区内最大的水域湾区之一。

湾区内有许多湖泊和河湾,水体清澈透明,鱼儿游动其中。

通州湾水域的现有面积约为70平方公里,水体总用地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这些水域资源为通州湾的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为了更好地保护通州湾的自然生态环境,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通过湿地的修复与恢复,水体的净化与治理,建设了一批生态园区和公园,使通州湾成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典范。

在保护通州湾的同时,政府还注重整治沿河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河岸带的绿化和生态修复,进一步提升通州湾的整体环境品质。

四、旅游与休闲开发通州湾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旅游与休闲开发。

目前,在通州湾已经建设了多个旅游景区和休闲度假区,如通州湾湿地公园、通州湾旅游度假区等。

这些景区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为通州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通州湾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区域,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州湾地区已经确定了未来的发展规划,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

此外,通州湾还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物科技等绿色产业,致力于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发展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通州湾新区(南通滨海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
文本
23、空间景观规划图 24、环境保护规划图 25、给水工程规划图 26、污水工程规划图 27、电力工程规划图 28、燃气工程规划图 29、供热工程规划图 30、通信工程规划图 31、综合防灾规划图 32、近期建设规划图(2020)
3
通州湾新区(南通滨海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
通州湾新区(南通滨海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
文本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4 第二章 区域协调..................................................................................................7 第三章 发展定位与目标...................................................................................... 8 第四章 港口发展................................................................................................ 11 第五章 产业发展................................................................................................ 12 第六章 陆海统筹................................................................................................ 14
1
通州湾新区(南通滨海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
文本
第十三章 近期建设............................................................................................ 69 第十四章 政策措施............................................................................................ 73 第十五章 附 则................................................................................................ 74
第一节 四区划定........................................................................................ 14 第二节 资源统筹........................................................................................ 17 第三节 空间统筹........................................................................................ 19 第七章 空间布局................................................................................................ 21 第一节 总体布局........................................................................................ 21 第二节 用地布局........................................................................................ 22 第八章 综合交通................................................................................................ 29 第一节 目标与策略.................................................................................... 29 第二节 对外交通体系整合........................................................................31 第三节 内部绿色交通网络构建................................................................33 第九章 景观特色................................................................................................ 43 第十章 生态保障................................................................................................ 50 第一节 生态建设........................................................................................ 50 第二节 环境保护........................................................................................ 57 第十一章 公用设施............................................................................................ 59 第一节 给水工程........................................................................................ 59 第二节 能源工程........................................................................................ 60 第三节 污水工程........................................................................................ 61 第四节 通信工程........................................................................................ 63 第五节 环卫工程........................................................................................ 63 第十二章 综合防灾............................................................................................ 65 第一节 防洪(潮)排涝............................................................................65 第二节 防台风海啸.................................................................................... 65 第三节 消防................................................................................................ 66 第四节 防震减灾........................................................................................ 67 第五节 人防................................................................................................ 6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开发和南通中心城市拓海优江战略, 提升南通乃至江苏沿海开发水平,统筹陆海发展,形成南通新的发展增长极,建 设长三角北翼新兴的现代化生态型港口新城。 第3条 规划理念
1、港口引领 依托通州湾良好的建港条件,通过沿海港口群建设带动临港产业和滨海新城 发展,引导各类产业围绕港口合理布局,将港口运输功能与临港地区的工业、物 流以及城市服务功能紧密联系,结合发展。 2、产业支撑 充分发挥港口、区位、土地等综合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加强 与上海、苏南等地区的产业协作,促进市域产业优化,发展多元产业,支撑港口 发展,促进城市繁荣。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市促动 通过特色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健全基础设施,塑造滨海特色,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实现港产城 互动发展。 4、生态保障 加强通州湾开发潜在生态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和防范措施,实现生态 适宜和环境友好;保护近海、陆域生态环境,减少港口、产业、城市发展对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5、陆海统筹 把握海陆经济的内在联系,树立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的陆海统筹 发展新理念,协调新区开发与内部城、镇、村的关系,强化与南通主城的联系, 提升小城镇发展质量,引导农村居民点集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城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