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

合集下载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一、环境质量评价的概要1.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是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描述、评价和预测。

一般应包括对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环境效应三部分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

2.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掌握和比较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寻找污染治理重点;为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依据;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工业或其他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即环境影响评价。

3.环境质量评价的种类(1)按评价因素分为单要素环境质量评价和综合环境质量评价。

(2)按评价时间可以分为回顾性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3)按评价的区域可分为局部的、区域的、流域的以及全球等评价。

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性环境质量评价一般应包括对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环境效应三部分的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

1.污染源的调查评价为了弄清污染源的类型、数量、分布和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以此作为该区域环境治理的重点对象。

污染源评价首先应调查和实地监测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和绝对数量。

在摸清各污染源排放各种污染物的数量后,通过数学计算做出科学的、合理的评价并确定该区域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1)对单一污染物的评价采用污染物排放的相对含量(排放浓度)、绝对含量(排放体积和质量)、超标率(超过排放标准率)、超标倍数、检出率;标准差等来评价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强度。

(2)污染源综合评价一般采用等标污染负荷其物理概念是把某种污染物i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

用以评价各污染源和各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

P i为等标污染负荷;m i为污染物的排放量(kg/d);C i为i污染物排放标准(mg/L或mg/m3)。

某工厂几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即为该厂的总等标污染负荷。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B. 根据调研资料及监测数据,经分析整理, 选定评价参数和评价的环境标准
选取评价标准是现状评价的一个关键问题。
首先要根据评价目的选择评价标准,例如 评价渔区水体,就应当采取渔业水质标准 作为评价标准。 同时这些标准能包括和反映的污染物。 如不能完全包括和反映污染物的影响时, 可借鉴和参考国外的标准。
6.2环境标准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为
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协调社会经济 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开展环境影响评 价,进行环境管理。
而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必须依据统一的环
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
准的总称。
它是国家根据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
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 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 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 比、布局和各环境要素的组成(特别是污 染物质的容许含量)所规定的技术规范。 环境标准是评价环境状况和其他一切环境 保护工作的法定依据。
由于环境在时空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人类的社会活动又多种多样,所以环境 质量评价的类型,在时间域上可分为: 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质量预断评价。
(1) 回顾评价 对某一地区过去的环境质量,根据记载资料及有关 的调查研究进行评价。 通过环境质量回顾评价可以揭示该地区引起环境问 题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进行这种评价必须有过去较长时间的环境监测和资 料的积累。 (2)现状评价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着眼于当前情况对一个区 域内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区域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现状评价还可以明了过去已采取的环境 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收益。
①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调查分析 自然环境为城市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条件 又决定了对城市污染物质的输送、稀释扩散和净化 能力;城市是按人们的目的和愿望建立的人工环境 单元,因此应做相应调查。

环境质量评价教案

环境质量评价教案

环境质量评价教案教案标题:环境质量评价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1.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和定义;2.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3.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步骤;4.环境质量评价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教材、案例分析资料等;2.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的思考和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Step 2: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和定义,强调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解释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管理和决策的影响。

Step 3:指标体系讲解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和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指标的意义和测量方法。

Step 4:方法和步骤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评价模型建立和评价结果的解释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Step 5:应用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小组讨论或实际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价一个具体的环境场景,如学校周边环境、社区环境等。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环境评价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拓展思考,了解环境质量评价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工业、农业、城市规划等。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阅读相关文献、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与思考能力;3.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环境质量评价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中的应用;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环境评价实践活动,如参观环境监测站点等;3.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构成是七类两级。

七类标准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仪器设备标准和污染报警标准;两级是指国家级和地方级。

2、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最为基本的方法是社会调查法,在具体的调查过程中,又可分为详查和普查两种方法。

3、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是调查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即物料衡算法、实测法和排毒系数法。

4、在环境质量评价中,既考虑分指数的平均值,又考虑分指数的最大值的评价的方法有两种,它们分别是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

5、环境质量评价按照评价时间分为:过去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按照法律层面上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6、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为:污水量、水质复杂程度、水域规模、水质要求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用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及该污染物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作为判据。

8、AERMOD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DMS-EIA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CALPUFF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等于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以及复杂风场下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9、植被群落的重要值等于:相对密度(RD%)、相对频度(RF%)和相对盖度(RC%)之和。

10、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应该考虑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两个环节。

二、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质量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给予定性与定量的说明。

2、社会调查法:通常指深入到工厂、企业、学校和党政机关进行访问等各种类型座谈会的调查方法。

3、最佳实用技术:体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治理技术。

环境质量评价范文

环境质量评价范文

环境质量评价范文环境质量评价是对一个特定地区或者局部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旨在了解环境质量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涉及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噪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

首先,空气质量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测定和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指标,可以评估目标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状况。

一般包括大气传播模型模拟、监测站点数据、指数评价等多种方法。

通过对空气质量状况的评估,可以判断目标区域的大气环境是否达标,是否存在污染源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

其次,水质评价也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点内容之一、水质评价一般包括水质监测、水质分析和评价方法等环节。

通过对水样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水域中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判断水质是否达标。

水质评价除了包括城市水源地、城市供水管网等方面的评价,还包括对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的评价和监测。

土壤质量评价是对土壤状况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对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污染物浓度等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质量状况。

土壤质量评价的结果可以为土壤修复、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提供依据。

另外,环境质量评价中还包括对噪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评价。

噪声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噪声源的测定和分析,评估目标区域内的噪声污染状况。

固体废物评价主要是对垃圾、废弃物等固体废物的生成、处置和处理进行评价,以确保固体废物的合理处理和处置。

生态环境评价一般是综合评价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状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在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评价指标、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分析、比较分析结果等多个环节。

同时,环境质量评价还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对大范围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遥感监测、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从而提高环境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度。

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帮助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并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建议,以改善环境状况、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某一特定环境或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环境各项指标的分析和评估,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情况,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不同环境要素进行评价,也可以对不同环境区域的质量进行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环境的观察、调查和分析,评估环境质量的好坏程度。

定量评价则是通过对环境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出具体的数值,来评估环境的质量。

定量评价更加科学准确,但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实验,成本较高。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环境指标的选择、数据收集与处理、评价方法的确定和评价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在环境指标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到环境的种类和特征,以及评价的目的和用途。

在数据收集与处理上,需要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价方法的确定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如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

评价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则是根据评价数据得出的结论,提供给决策者参考。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在于能够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的情况,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评价结果可以提供给政府和相关部门,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同时,评价结果也可以提供给公众,增强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和参与,形成积极的环保氛围。

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指标、水环境指标和土壤环境指标。

大气环境指标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气候指标、能见度等;水环境指标包括水质、水量、水功能区等;土壤环境指标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的情况。

环境质量评价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数据的可靠性是保证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基础,需要确保数据的来源可靠、测量方法准确、数据处理方法合理。

数据的有效性则是保证评价结果有实际意义的前提,需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方法。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由此,环境质量评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某一区域内环境质量的状况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以了解环境现状、评估环境质量、发现环境问题,并制定保护环境、调控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和方法。

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作,它需要涉及到环境因素、污染物种类、环境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环境质量评价可以涉及到空气、水、土壤和声、光等不同环境因素。

在评价中,包括环境质量分析和环境风险评估两个主要环节。

环境质量分析主要是对环境因素的数量和品质进行量化测定和分析,依据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境标准,比对环境监测数据,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

环境风险评估则是通过对环境因素的整合和分析,判定环境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管理。

两个环节相互协作、相互补充,最终能够得出相对准确的结果。

环境质量评价的具体过程包括环境基础信息搜集、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环境质量目标的制定、环境绩效评估等。

环境质量评价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为城市的综合规划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其次,环境质量评价可以确定城市环境中的危害源和敏感人群,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和保护措施;再次,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判断治理效果;最后,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为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为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均衡,规范环境经济行为。

注重环境质量评价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的必要措施,尤其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今天。

而在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应该避免简单的量化分析和数据统计,要注重对环境变化的深层次分析,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结合,做出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评价结果。

此外,还要通过环境质量评价,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之,环境质量评价是维护人类环境健康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环境质量评价试题及答案

环境质量评价试题及答案

环境质量评价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污染物的种类B. 评估环境的污染程度C.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D.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答案:B2. 环境质量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综合指数法B. 污染负荷法C. 专家打分法D. 统计分析法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A. 空气质量指数B. 土壤污染指数C. 噪音等级D. 人口密度答案:D4. 环境质量评价的步骤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确定评价目标B. 收集数据C. 制定评价方案D. 环境监测答案:D5. 环境质量评价中,污染物浓度的测定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化学分析B. 物理分析C. 生物分析D. 社会调查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质量评价中常用的污染指标包括以下哪些?A. 悬浮颗粒物B. 重金属含量C. 温度D. 湿度答案:AB2. 环境质量评价报告中通常包含以下哪些内容?A. 评价方法B. 评价结果C. 评价目的D. 评价过程答案:ABCD3. 环境质量评价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A.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B. 评价方法的科学性C. 评价人员的专业性D. 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质量评价可以用于评估环境的污染程度。

(对)2. 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不能用于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错)3. 环境质量评价只关注污染物的浓度,不关注污染物的种类。

(错)4. 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必须包含评价过程的详细描述。

(对)5. 环境质量评价中,社会调查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步骤。

答案: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评价目标、收集数据、制定评价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和编制评价报告。

2. 环境质量评价中,为什么需要进行数据收集?答案:进行数据收集是为了获取准确的环境信息,以便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环境影响预测
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
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1.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 2.给出结论 3.报告书的编制
图 13-2 环境影整响评理价课的件工作程序
第一阶段
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6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和等级
1.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2.多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联合评价 3.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4.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
(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评价因子 2.评价指数
⑴单因子评价指数 ⑵综合指数 ⑶总指数
(三)环境质量分级分区
整理课件
3
评价类型
表13-1 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 评价参数
备注
大气质量评 价
⑴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飘尘 ⑵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 ⑶有害元素 镉、铅、汞、氟等 ⑷有机物 苯并[a]芘、碳氢化合物
四、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列表清单法
2.矩阵法
3.网络法
4.图形叠置法
5.质量指标法(综合指数法)
6.模拟模型法
整理课件
7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一)总则
①结合评价项目的特点阐述编制目的 ②编制依据 ③采用标准 ④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
(二)建设项目概况
①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②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 ③土地利用情况和发展规划 ④产品方案和主要工艺方法 ⑤职工人数和生活区布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研究污染规律,建立环境污染数学模型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图13-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工作程序
整理课件
2
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环境质量评价内容
1.环境背景的调查与评价 2.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2.1等标污染负荷与等标污染负荷比 2.2主要污染物的确定 2.3主要污染源的确定 3.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整理课件
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第九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一、环境质量的概念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一)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三)环境质量预断评价
整理课件
1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
确定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精度
污染源调查监测评价
环境调查监测评价
环境效应分析
①地理位置 ②自然环境 ③社会环境
(五)环境影响预测
①预测范围 ②预测时段 ③预测内容及预测方法 ④预测结果及其分析说明
(六)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 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性质
(七)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环境经济论证提出各项措施的投资估算
(八)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九)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一)工程分析
1.工艺过程 2.原材料的储运 3.厂地(场地)的开发 4.其他情况
(二)环境影响识别
(三)环境影响预测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2.水环境环境影响预测
整理课件
5
环境现状调查
项目建设单位提出已批准的 建设项目建议书
1.研究国家有关的法律文件 2.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他文件
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一般多 选二氧 化硫、 氮氧化 物、飘 尘
水体质量评 价
土壤质量评 价
⑴感官性状因子 味、嗅 、颜色、pH、透明度、浑浊度、悬 浮物等
⑵氧平衡因子 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 量(COD)、总有机碳(TOC)
⑶营养盐类因子 氨氮、硝酸盐氮、总磷、总氮 ⑷毒物因子 酚、氰化物、砷、有机氯、镉、铅、汞、铬等 ⑸微生物因子 大肠杆菌等
(三)工程分析
①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储运和物料平衡,水的用量与平衡,水的回用情况。
②工艺过程
③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颗粒物、放射性废物等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 式、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及排放浓度;噪声、振动的特性等。 ④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
整理课件
8
(四)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现状
⑴重金属有其他无机毒物 氰化物、砷、氟、有机氯、镉、铅、汞、铬、 锌铜 ⑵有机毒物 滴滴涕、六六六、石油类、酚、苯并[α]芘、多氯联苯等 ⑶酸度
一般选 用10项 左右
整理课件
4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