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昆明理工大学614环境生态学入学考试试题(A卷)考研真题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试题
2019年昆明理工大学830环境工程学考研真题

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830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工程学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第 1 页共4页。
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876考试科目名称:工程热力学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昆明理工大学624普通生物学专业课考研真题(2019年)

入 学 考 试 试 题
(原版真题)
全国高校自命题专业课考研真题(原版试题)
昆明理工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
考试科目代码:624
考试科目名称 :普通生物学
考生答题须知
1. 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第1页共1页
第 1/1页
6. 简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四、论述题(共 30 分,每题 15 分)
1. 为了使洗衣粉或洗衣液具有更好的洗涤效果,请问需要在其中添加哪些酶制剂?同时请应用基
因工程技术阐明如何获得活性更强、产量更高的这些酶制剂。
2.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你认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什么问题,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2. 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 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名词解释(共 30 分,每个 3 分)
1. 酶的活性中心; 2. 内在膜蛋白;3. 噬菌体; 4. 主动运输; 5. 食物链; 6. 第二信使; 7. 蛋
种内( )的多样性,由( )种碱基在 DNA 长链上不同的排列组合,决定了遗传的多样性。
三、简答题(共 60 分,每题 10 分)
1. 请用实验证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2. 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于其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4. 什么是干细胞,简述干细胞的分类。译; 8. 终止子; 9. 有氧呼吸; 10. 细胞免疫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环境工程微生物学A卷及答案

姓名:报考专业:准考证号码:密封线内不要写题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 科目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A 卷□B 卷)科目代码:833 考试时间:3小时 满分150分 可使用的常用工具: 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真核微生物 2、(3分)基因工程 3、(3分)溶原细菌 4、(3分)鉴别培养基 5、(3分)好氧呼吸 6、(3分)驯化 7、(3分)转导 8、(3分)反向转录 9、(3分)基团转位 10、(3分)捷径反硝化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或20分,共80分) 1、(15分)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以及操作步骤。
2、(15分)简述分子遗传学中心法则,并结合分子遗传学说明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是如何合成的? 3、(15分)简述如何利用原生动物的演替和个体变化判断废水处理效果。
4、(15分)结合污水生物处理的效率,说明好氧微生物所需的营养配给和环境因子。
5、(20分)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沼气(甲烷)发酵的四阶段理论内容是什么?甲烷可通过哪些途径形成(甲烷的产生机制)?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20分)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是什么?列举三个不同的微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并详细叙述其中一种微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2、(20分)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基因工程和PCR 技术在环境工程中有何实践意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硕士入学考试A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真核微生物: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
有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有明显的界线。
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进行有丝分裂。
2、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又叫基因剪接或核酸体外重组。
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考研真题A卷

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考研真题A卷第一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合计75分)一、选择题(共22分。
1~8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 9~10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
)1)延时曝气法对应细菌生长曲线的()阶段。
A 适应期B 对数增长期C 减速增长期D 内源呼吸期2)生物脱氮过程中,()阶段需要投加碱度。
A 氨化阶段B 反硝化阶段C 硝化阶段D 沉淀阶段3)滤料的不均匀系数常用K80表示,其含义是()。
A d80/d5B d80/d10C d80/d20D d10/d804)将380mg固体混合物溶于500ml水中,体系混合均匀后,用古氏坩埚过滤,滤渣为220mg,在600℃下对滤渣灼烧1h,残余物为130 mg,则废水中SS与VSS的含量(mg/L)分别为() A 320,90 B 440,180 C 320,180 D 440,2605)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单元中,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单元有()A 厌氧生物滤池B 氧化沟C CASSD UASB6)核算厌氧消化产沼气的体积时,1g COD的理论产气量(标况下)为()A 0.32 LB 0.30 LC 0.28 LD 0.35 L7)下列离子与碱度相关性最小的是()A SO42-B OH-C HCO3-D HS-8)采用膜技术处理废水时,所需推动力最大的是()。
A 反渗透B 纳滤C 微滤D 电滤析9)在水污染的来源中,下列污染不属于面源污染的有()。
A 工业废水B 养殖废水C 农药D 化肥10)下列方法中,可用于处理含酚废水的技术有()。
A 臭氧氧化法B 电解氧化法C 活性炭吸附法D 普通快滤池二、问答题(30分)1)相比普通活性污泥法技术,采用生物膜法技术处理废水的优缺点是什么?(7分)2)什么是高级氧化技术?试简述三种废水高级氧化技术,并对其工艺条件简要说明。
(7分)3)基于压缩双电层理论说明废水混凝作用机理。
(7分)4)说明废水处理A-B法工艺特点及微生物的生长特性。
2019年昆明理工大学法学综合一考研真题

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考试科目代码:621 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一(含法理学、宪法学)考生答题须知1. 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 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 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司法的原则。
2.简述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
3.简述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4.简述基本权利的内涵和特点。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5.甲与乙是大学室友。
甲因日常琐事对乙不满,决意采用投毒的方式加害乙。
某日,甲将其参加医学动物实验后存放的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原液从实验室取出带回宿舍,将之投入宿舍饮水机内。
次日乙饮用该饮水机内的水后出现呕吐症状,医院检验发现其肝功能受损,留院观察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
经法医鉴定,乙系因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甲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理解法律行为的结构。
(25分)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其中“合宪性审查”这个概念,是首次出现在党的正式文件中。
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职责问题的决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继续承担统一审议法律草案等工作的基础上,增加推动宪法实施、开展宪法解释、推进合宪性审查、加强宪法监督、配合宪法宣传等工作职责。
昆明理工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环境生态学
考生答题须知
1.请按《准考证》和《招生简章》规定的作图纸进行答题,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写在图纸底部的右下角,写在其它地方的按作弊卷处理,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2.请使用规定的作图用笔进行答题,没有特殊要求的全部用铅笔进行绘制。
.凸型曲线.凹型曲线.对角线型曲线.型曲线
.()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昆明理工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卷
.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保护土壤肥力、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平衡与稳定等的服务。这种服务价值属于。
.重要值()是用来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集群效应对种群整体是有益的,的啮齿类动物对高温环境常常采取行为上的适应对策,如夏眠、或等。
.景观多样性和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后者则是指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
.冬天不冷,不能吃饼(农业谚语)。
.等()分析了密克罗尼西亚某岛屿上人群中色盲的比例在之间,比其他地区的人要高得多。原来,年时,台风袭击了这个岛,只剩下个人,其中男人个,并有一个是色盲。
(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充足的水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有记载的长江水生生物有多种,其中鱼类多种、底栖动物多种和水生植物上百种。长江还拥有许多特有、珍稀鱼类和野生保护动物。但是,目前长江各种生物资源正处于衰退之中,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暨豚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水中活化石”中华鲟的数量也急剧下降;久负盛名的“四大家鱼”的鱼苗发生量锐减。试分析长江生物资源衰退的可能原因,并谈谈该如何减缓物种的衰退。(分)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真题_614环境生态学2007--2017年

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610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生态学
试题适用招生专业:生态学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第 1 页共3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在被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生长和繁殖的部分称为
。
9. 生态工程学的核心原理是整体性、
、再生循环与高效益。
10.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30%,基因型为 Aa 的个
体占 58%,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12%。那么 a 的基因频率为
。
11. 在生物多样性的四个层次中,
7. 安全浓度
8. 微核
9. 景观
10. 生态适宜度
第 2 页 共 3页
四、论述题(5 小题,共 75 分)
(一)请解释以下生态现象(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 研究表明,人为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促进萝卜、菠菜、小麦、大麦、油菜等植物提前开花。 2. 把豹蛙放置在 10℃的温度中进行实验,发现如果在此之前,它长期生活在 25℃的环境中,
9. 在南美洲的一种没有自卫能力的文鸟,选择最凶狠、最有毒的黄蜂为其邻居,借以保护自己,
二者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
。
A. 偏利共生
B. 互利共生
C. 原始协作 D. 寄生
10. 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
。
A. 生态学原则
B. 动态原则
C. 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D. 植物区系学原则
11. 先锋植物在裸地上出现时,其空间格局通常是
D. 所有消费者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可以分为
个时期,其中
期密度增长最快。
2.生物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
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为
。
3. 限制因子原理主要包括两条重要的定律,一是
;二是
。
4. 干扰的
、
、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态系统退化的方向和尺度。
5. 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指它的
。
6. 从调节因素类型角度看,战争是人类种群(居群)数量调节的
。
7. 大马哈鱼生活在海洋中,生殖季节要洄游到淡水河流中产卵,而鳗鲡则在淡水中生活,要洄游
到海洋中去生殖。该例子说明了生态因子的
作用。
。
第 1 页 共 3页
A. 均匀型
B. 随机型
C. 群聚型 D. 分散型
1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公布的 2018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
A. One Earth One Family
B. 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C. Connecting People to Nature D. Beat Plastic Pollution
昆明理工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
考试科目代码:环境生态学
考试科目名称 :614
考生答题须知
1. 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 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 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13. 下列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
。
A. 沼泽
B. 水生群落
C. 盐碱群落 D. 荒漠群落
14. 多氯联苯是一类研究较多的有机污染物,其英文缩写为
。
A. PAH
B. PCB
C. BTEX
D. DDT
15.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
C. 生产者和分解者
它的耗氧速率约为 35µL/(g·h) ;但如果在此之前生活在 5℃ 的环境中,则它的耗氧速率约为 80µL/(g·h)。
3. 研究发现,白蚁的消化道中生活着一种强厌气性鞭毛虫,它能分泌水解纤维素的酶,用来 消化白蚁摄取的木材。如果把白蚁中的这种原生动物杀死,白蚁很快会因饥饿而死亡。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5. 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 吃光。 (二)野外植物群落调查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请简述在野外如何调查一个植物群落, 写出主要步骤和应记录的主要参数。(10 分) (三)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有很多,如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在生物法中,植物和微生物又是常 用的两种生物类群。请以你熟悉的一个污染环境为例,谈谈该如何应用生物法对其进行生态修复。 (15 分) (四)2018 年 4 月 18 日,国际著名刊物《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以专辑形式发表了中国科 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之“生态系统固碳”项目群 7 篇研究论文。这不仅是中国首次,在亚洲也是首次。其中一篇论文研究证实:在中国碳排放量 最大的 2001-2010 年期间,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 2.01 亿吨,相当于 7.37 亿吨二氧化碳,抵消了 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 14.1%;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贡献了约 80%的固碳量,农田和灌丛 生态系统分别贡献 12%和 8%,草地生态系统基本处于碳收支平衡状态。请根据环境生态学知识, 谈谈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最大的原因。(15 分) (五)2018 年 5 月 18 日至 19 日,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 来,首次在全国层面召开的、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大会。会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两个阶 段性目标:一是到 2035 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二是到本世 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 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 成美丽中国。请你分别举例说明应该如何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10 分)
多样性是基础。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英文名词请先翻译再解释,翻译正确得 1 分。)
1. ecological strategy 2. richness index 3. habitat
4. per capita growth rate
5.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6. 采矿废弃地
素是
。
A. 阳光
B. 水分
C. 温度
D. 土壤
4. 群落调查中,群落中某一物种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称为
。
A. 相对频度
B. 频度
C. 频度比
D. 相对显著度
5. 莲藕的通气组织属于
。
A. 外环境
B. 区域环境
C. 微环境
D. 内环境
6. 在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数量表现为: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
年龄结构形状呈
。
A. 金字塔型
B. 壶型
C. 钟型
D. 混合型
7. 群落调查中,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称为
。
A. 相对多度
B. 绝对密度
C. 相对密度 D. 密度比
8. 苔藓、蘑菇、白蚁、蜘蛛等均以林中枯死的朽木为生,这些生物组成了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食物链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群落外貌主要取决于
。
C. 种群动态 D. 种群暴发
A. 优势种植物 B. 建群种植物 C. 伴生种植物 D. 亚优势种植物
3. 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