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升大专语文
对口升学中专升大专考试语文阅读理解题

对口升学中专升大专考试语文阅读理解题亲亲麦子张佐香①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
②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
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颗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
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
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
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
③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
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
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
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
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
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
④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
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
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
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
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
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
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
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
⑤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
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
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穗。
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
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
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
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
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
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
升大专考试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是:A. 谦虚(qiān xū)舒展(shū zhǎn)倾盆大雨(qīng pén dà yǔ)B. 纷纷扬扬(fēn fēn yáng yáng)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欣赏(xīn shǎng)灵巧(líng qiǎo)前仆后继(qián pú hòu jì)D. 优哉游哉(yōu zāi yóu zāi)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雨后春笋(yǔ hòu chūn sǔ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天气突变,使得原本的计划被迫推迟。
B. 他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D.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
3. 下列词语中,与“千锤百炼”意思最接近的是:A. 水滴石穿B. 铁杵成针C. 前仆后继D. 画龙点睛4. 下列诗句中,表达“逆境中自强不息”意境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下列成语中,形容人聪明才智的是:A. 一鸣惊人B. 一举两得C. 一帆风顺D. 一丝不苟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工作认真,像老黄牛一样。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一座宝库。
C. 他性格开朗,像阳光一样。
D.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丽,像一幅画。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短语”的是:A. 高兴B. 大桥C. 绿叶D. 长跑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升大专考试试卷语文

升大专考试试卷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别出心裁B. 恣意妄为一愁莫展C. 珠联璧合一诺千金D. 昙花一现一视同仁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他问我:“你今天去图书馆了吗?”B. 这是谁的笔?是张三的,还是李四的?C. “今天天气真好!”他说:“我们去公园吧。
”D. 我们去看电影吧,还是去图书馆?3.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B. 他不仅品德优秀,而且学习也好。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D. 他不仅品德优秀,而且学习也好。
4. 以下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真是“临危不惧”。
B. 他的作品在展览中“独树一帜”,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C.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老气横秋”了。
D. 他总是“画龙点睛”,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
5.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活动。
B.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的《岳阳楼记》。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______的诗句。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______的名句。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______的《春晓》。
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此处应为一篇短文,但因篇幅限制,无法提供。
)1. 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 文章中提到的“春天”象征着什么?3.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四、作文(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中专升大专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专升大专语文试卷及答案中专升大专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36分)1.根据拼音写句子。
(7分)Bǎo jiàn fēng cóng mólìchū, méi huāxiāng zìkǔhán lái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去错的)(3分)一唱一和(héhè) 深恶痛绝(wùè) 挑拨离间(tiāo tiǎo) 打折了腿(zhéshé) 系好衣扣(xìjì) 露出笑脸(lùlòu)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打”。
(4分) ①一枪打中目标。
②去商店打一斤酒。
③打明天起我就要上学了。
④妈妈给我打毛衣。
4.分别写出含有风、雨、日、月的古诗各一句。
(4分) ①含有风的:②含有雨的:③含有日的:④含有月的:5.写出含有“虎”字的四个成语。
(4分)6.依照例句写一个句子。
(2分) 例句:《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仿句:《西游记》——7.在原句改正病句。
(6分) ①成都的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城市。
②能否珍惜时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③会上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近出土的珍贵文物。
二、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作业题。
(30分)《创造月亮》①唐传奇当中,有这么三个小故事,叫做《纸月》《取月》《留月》。
《纸月》的故事是讲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个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时照照;至于《取月》,是说第三个人,他能把月亮放在自己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
②我被这样的故事折服了。
③自然惊叹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将一个围绕地球运行的冷冰冰的卫星想成了自我的襟袖之物;更慨叹那不知名的作者“创造月亮”的非凡立意。
不由得想,能够作出如此想象的心,定然无比澄清清明。
那神异的心壤,承接了一寸月辉,即可生出一万个月亮。
中专考大专高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diàn)B. 碌碌无为(wéi)C. 纵横捭阖(bǎi)D. 鸿毛一粟(s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由于天气恶劣,导致航班延误,旅客们纷纷表示不满。
B.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她多年努力的回报。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画龙点睛B. 指鹿为马C. 狐假虎威D. 胸有成竹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 天空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B. 他工作非常努力,像一只勤劳的蜜蜂。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D. 他的笑声像春风一样温暖。
5. 下列词语中,与“犹豫不决”意思相近的是:A. 坚定不移B. 随波逐流C. 犹豫不决D. 举棋不定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是:A. 他勤奋好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B. 这本书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C. 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努力学习。
D. 他成绩优异,品行端正,为人谦逊。
7. 下列词语中,属于量词的是:A. 本B. 朵C. 张D. 个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手法的是:A. 那个城市以钢铁工业闻名。
B. 他写了一篇关于教育的论文。
C. 那座山被称为“华东第一高峰”。
D. 她的歌声像夜莺一样美妙。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B. 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
C.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跳跃。
D. 花园里的花儿竞相开放。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是:A. 他的声音如雷贯耳。
B.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看。
C. 她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D. 那座楼很高,直插云霄。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字是______。
中职升大专考试真题语文

中职升大专考试真题语文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垂涎xián 船舷xuán 角隅yúB、火镰liǎn埋怨mái 结子jiéC、莞尔wǎn 焖菜mèn 竹篁huáng(正确答案)D、胡诌zhòu茶峒tòng 傩送nuó2、国粹(cuì)冷炙(zhì)包庇(bì)玄虚(xuán)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柳宗元提出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肖像描写即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说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4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人类远离了自然,难以感受到诗意是因为工业文明崛起,技术高速发展的原因。
B.读者赋予文学作品意义的能力是由他或她所处的历史状况决定的。
(正确答案)C.唯独在这些孤独和沉思默想的时刻,使我成为真正的我。
D.这位创作了不朽的一首歌曲而本人却极不出名的作者终于在祖国的这块荣誉墓地上长眠。
7、1“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
这样的代称很多,如“桑梓”指家乡,“庙堂”指朝廷,“汗青”指史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翩然偏执扁舟翩跹(正确答案)B、阡陌陷阱纤维纤夫C、缥缈剽窃漂白饿殍D、点缀辍学拾掇赘述9、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钦佩jīn战战兢兢kè(正确答案)B、萧瑟xiāo溘然长逝kèC、精湛zhàn 侃侃而谈kǎnD、妊娠rèn 目瞪口呆dèng10、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写词人清醒之后漂泊江湖的感受,巧妙地用景写情,景语即情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成为名句。
2023年中专升大专考试试卷

2023年中专升大专考试试卷一、语文(共5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慰藉(jí)炽热(zhì)锲而不舍(qiè)B. 狡黠(xiá)拮据(jū)戛然而止(jiá)C. 殷红(yīn)蓦然(mù)叱咤风云(zhà)D. 炮制(páo)供给(gěi)忧心忡忡(chō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帐篷端详世外桃源再接再厉。
B. 震撼迁徙迫不急待谈笑风生。
C. 寒暄松弛金榜提名走头无路。
D. 脉博矫健一筹莫展破斧沉舟。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的演唱技巧,经过长期的______,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探界者”钟扬一直在______自己的边界。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______。
A. 磨炼拓宽惟妙惟肖。
B. 磨练拓展栩栩如生。
C. 磨炼拓展栩栩如生。
D. 磨练拓宽惟妙惟肖。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进行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B.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C. 这张画上的鸟儿栩栩如生,似乎要展翅飞翔。
D. 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中专升大专语数英内容范围

中专升大专语数英内容范围中专升大专的语数英内容范围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文(语言文化与表达能力):
词语积累与运用,包括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语拼写等。
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包括文章阅读与理解、写作技巧、篇章结构与逻辑等。
修辞与表达,包括修辞手法、修辞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培养等。
2. 数学(数理逻辑与计算能力):
数与式,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基本性质等。
几何与图形,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变换等。
数据与统计,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与分析、概率与预测等。
3. 英语(基本语法与交际能力):
词汇与语法,包括词汇量的积累、基本语法规则的掌握、句型结构等。
听力与口语,包括听力理解、口语表达、日常交际能力的培养等。
阅读与写作,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等。
此外,中专升大专的语数英内容范围还可能根据具体学校和专业的要求有所不同。
建议你在报考前查阅相关学校和专业的招生信息,以确保你对所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更准确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科综合知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黑暗.喑.哑韵.脚黯.然失色
B、调.动雕.刻稠.密民生凋.敝
C、稍.微讥诮.末梢.形销.骨立
D、阻.止狙.击租.赁神情沮.丧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畏蒽参禅鸠占雀巢摩肩接踵
B、寒喧坎坷严惩不贷一愁莫艘
C、伸张宏伟鞭辟入里轻歌曼舞
D、题纲参与功亏一溃牵强附会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相关条例提示:银行向异地信用卡用户支付大额现金,需要得到发卡地所在银行。
(2)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尽快恢复生产,工厂决定部分刚刚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
(3)对生活在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烈士遗属,当地政府应该履行的义务,以告慰烈士的英灵。
A、受权启用扶养
B、授权起用扶养
C、受权起用抚养
D、授权启用抚养
4、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是我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应对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A.教育战略
B.改革开放工程
C.发展的观点
D.人才强国战略
5、地球上生物生长的大部分能量来自于()。
A.太阳
B.月球
C.矿物
D.海洋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直接目标是()。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12分,每小题3分)
在南极,虽然连热气腾腾的火山也被控制在冰封雪压之下,但是也有超然于冰雪之外的地方。
若从飞机上看下去,在罗斯岛以西有一片黑色的没有冰雪的土地,在茫茫白色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突出,这就是干谷。
实际上,干谷地区是由古人谷地组成的,自南往北依次是泰勒谷、右谷和堆克多利亚谷。
干谷地区有几个非常特殊的湖。
其中最著名的是右谷的汪尼达湖和泰勒谷中的巴内湖,都是咸水湖。
有趣的是,这些湖水的咸度是分层的,表层咸度最小,上面为3—4米厚的冰所覆盖。
越位深处,咸度越大。
例如,
汪尼达湖附近年平均温度为20。
C左右,但在69米深的湖底,水温却高达25。
C,其咸度比海水高10倍。
还有一个小湖,其湖水的咸度是如此之高,以至在零下50。
C时也不会结冰。
水温的热能主要还是来自太阳。
在夏天,太阳光线透过冰层,连续不断地照射下去,由于湖水咸度很高,很容易就把这些热能吸收并储存起来。
科学家们发现,在这些湖水中,居然生长着海藻和某些类型的真菌。
科学家们对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也特别感兴趣。
这里的原始土壤,在许多性质上,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土壤极为相似。
因此,从事火星探测的科学家们,专门到南极去进行实地考察,以得到某种感性认识。
还有一项重要的发现是,科学家们利用右谷地区的岩石标本所作的古地磁研究表明,大约在10亿多年以前,现在的南极是位于赤道附近的。
据研究,大约在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同样也被冰雪所覆盖。
实际上,这些山谷就是冰川刻划出来的。
那么,后来是由于什么原因,冰川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而且,按理说,沿海地区的降雪量是很大的,其他地区的积雪都年复一年地积存下来,唯独干谷地区却能把降雪融化得干干净净,不留痕迹,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正是科学家们急于想知道的。
但是,人类走到哪里,就会把污染带到哪里。
由于进入干谷的人越来越多,给干谷地区所带来的污染也就愈来愈严重。
因此很有可能,在科学家们还没有搞清楚干谷的奥秘之前,那里独特的科学价值可能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7、下面对第一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南极,即使冒着热气的火山也覆盖着冰雪。
B、在南极,有一片没有冰雪的土地被称为干谷。
C、干谷在罗斯岛以西,从高空看土地是黑色的。
D、干谷呈东西走向,是由三个谷地连接组成的。
8、下面对第二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谷地区的咸水湖咸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咸度越高。
B、干谷地区的咸水湖温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温度越高。
C、干谷地区的咸水湖不结冰,它们的热量来自阳光的照射。
D、干谷地区的咸水湖的咸度虽然很高,但是也有生命存在。
9、下面对第三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比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性质更为原始。
B、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颜色极为相似。
C、考察干谷地区有利于研究火星探测,是南极科学探索的一项重要发现。
D、科学家通过研究干谷地区的岩石标本表明,南极大陆原来离赤道不远。
10、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气候变暖,冰雪才消失得无影无踪。
B、科学家认为,干谷地区的山谷是被冰川流动切割出来的。
C、干谷地区的降雪比其他地区少,所以没留下冰雪的痕迹。
D、本文作者对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干谷地区的前景充满信心。
四、作文(20分)一位慈善家好不容易帮助某个青年治好了腿疾,没想到这个青年后来成了抢劫犯。
这位慈善家深有感慨地说:“我只想让他尽快走起来,却没有教他应该往哪里走。
”请以此事为话题,写一篇200字的议论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