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1: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主义

1、大危机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第一、理论脉络:从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亚当·斯密、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著名的萨伊定理“供给自身创造需求”,其核心是:重申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政策主张,反对国家干预。

第二、现实的冲突: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人们开始怀疑自由的市场经济。传统的经济学面临挑战,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

2、凯恩斯革命

第一、在经济理论方面

否认资本主义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观点。肯定了资本主义存在失业,并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失业的原因。由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论。

第二、在经济政策方面

否认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并提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等。

第三、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上

以前的经济学强调个量分析或微观分析。凯恩斯提出对经济进行总量分析,或宏观分析。

3、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于萧条时期,一直集中于短期问题的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出现了滞胀问题。宏观经济学的关注便发生转移。今天,宏观经济学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短期经济波动和失业。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为什么经济中存在失业,如何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2、价格水平是如何变动的?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如何稳定物价?

3、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短期波动,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

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如何实现物价稳定资源利用问题

如何实现长期增长

三、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1、内容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它分析国民经济中各相关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以说明如何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2、理解

第一、研究对象是经济总体而非单个经济单位

第二、研究经济活动中的总量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

四、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重点

1、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提出三个模型

第一、收入─支出模型(或曰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第二、IS─LM模型

第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短期经济波动)

2、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三大理论

第一、通货膨胀理论

第二、就业理论(失业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

3、针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重点探讨两大政策

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4、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开放经济中的均衡: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均衡

(注:课堂上不作统一讲解。)

五、GDP的概念及其理解

1、什么是GDP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第二、熟悉GDP的其他可替代概念:

在涉及到一国每年商品和劳务的产出时,经济学家和媒体还用了除GDP以外的许多名称,如:产出、总产出、国民产出、收入、总收入、国民收入以及总供给、最终产品价值、增加值、新创造的价值。

2、对GDP的内容的分析

第一、市场价值

第二、统计的对象是最终产品

第三、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

第四、时间和地域限制

3、与GDP有关的其他概念

第一、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是以基年(如某一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来计算的某一时期的GDP。

二者的关系:其差异表现为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没有价格的变动则二者相等。

第二、潜在GDP和实际GDP

潜在GDP某一国经济中的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都得以充分利用时的GDP。

实际GDP是与过去某一年的价格相关联的一国所有的农场、工厂、商店和机构的总产值。(相对与潜在GDP而言它是能够表现出来的GDP。)

二者的关系:

潜在GDP虽为客观存在但不可直观,用其变化说明经济增长:而实际GDP则是现实的指标,其围绕潜在GDP上下运动,表现为经济长期增长中经济周期的短期波动。

GDP平减指数

第三,GNP和GDP的区别

前者以一国的国民为主体,而不论该国民在何处;后者以国土范围为主体,而不论在该国内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哪国公民。二者的差额和外国人获得的净收入一致。

六、GDP的作用、意义及其局限

1、GDP的指标能衡量什么

第一、GDP能衡量所有人的总收入及其用于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

第二、GDP能衡量社会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福利状况。

2、GDP的指标不能衡量什么

GDP不能衡量的内容包括:家庭生产、地下经济活动、健康与预期寿命、闲暇时间、环境质量、政治自由等等。

七、GDP的计算方法

1、GDP是一个关于流量的概念

第一、流量与存量

①流量是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数量。如:收入和储蓄、投资和折旧。

②存量是在一个时点上存在的量。如:财产、资本。

第二、二者的关系

“流量”是“存量”的源泉,“存量”是“流量”的部分积累。投资与折旧的流量影响到资本的存量;收入与储蓄的流量影响到财产的存量。

通常短期分析,如研究经济周期波动时会侧重在“流量”方面;而长期分析,如研究经济增长时则侧重在“存量”上。

2、支出法与收入法,政府的国民收入和支出账户(见表1与图1)

第一、有关“支出法”内容的说明

①“支出”即全社会的“总支出、总需求”。包括四类: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国外部门的支出(在此指的是净出口)

②“支出法”(或产品流量法)是从需求的角度,按产品或劳务的流出计算GDP 的。

因为“支出”栏中的四项之和就是“总支出”。总支出和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的关系如下:

总需求是全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货币形式来表示(不考虑物质形式的结构)。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宏观经济中的总需求即是经济中四个行为主体的支出总和即总支出。

第二、有关“收入法”内容的说明

①“收入”栏中的前五项:雇员报酬、业主收入、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之和为要素成本,或称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内净收入NI。

②要素成本经过两项调整之后━━加间接税、减补贴;加资本耗费(折旧)则为国内生产总值GDP。

③“收入法”(或曰成本法)是从“总收入”或“总供给”角度计算的GDP。

“收入”栏中的前五项是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内净收入,为此可将“总收入”和“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AS的关系推导如下:

∵总供给=总产量

总产量=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总收入

∴总供给=总收入

八、国民经济总量分析中的重要恒等式

1、国民经济运行中流量平衡的关系

GDP = C + I + G +(X-M)

或Y = C + I + G +(X-M)

此问题涉及到宏观经济学重要的分析

方法,即流量分析的方法。着眼于短期角度。

1、两部门经济及其关系(见图1)

第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条件

①引入一对“漏出”与“注入”的概

念。漏出:即减少对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或需求;注入:即增加对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或

②储蓄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漏出的性质;投资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属注入的量。因此,在仅由“厂商”和“居民户”两部门经济的情况下,要保证国民收入或产出在原有水平上达到均衡其条件是:投资等于储蓄 S = I(流量平衡关系)第二、关于均衡条件的不同表达

收入=消费+储蓄= C + S;支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C + I

如果:收入=支出即C + S = C + I ∴S = I

而在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中:S = I意味着:收入=支出或: AS = AD 第三、不同类型的均衡

①当S > I,即AS > AD时:企业会减少生产,导致循环流的总量降低,进而总供给减少,与较低的总需求平衡,GDP下降,国民收入出现“收缩的均衡”。

②当S < I,即AS < AD时:企业会增加生产,导致循环流的总量提高,进而总供给增加,与较高的总需求平衡,GDP上升,国民收入出现“扩张的均衡”。

③当S=I,即AS=AD时:企业生产规模稳定,总供给和GDP的水平不变,国民收入达到“稳定的均衡”。

强调:在宏观分析中,研究的目标不是看均衡是否稳定的问题,而是需要论证说明,什么样的均衡能实现充分就业以及为什么如此。

2、三部门经济及其关系

第一、“政府部门”的出现伴随着一对变量产生,即政府税收Tax和政府购买Government Expenditure 。从循环流量的角度看:政府的税收属于“漏出”;政府购买属于“注入”。

第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仅就第三部门而言)

当T>G时:漏出>注入,GDP下降并趋于收缩的均衡。(财政盈余)

当T<G时:漏出<注入,GDP上升并趋于扩张的均衡。(赤字财政)

当G=T时:漏出=注入,GDP不变并处于稳定的均衡。(预算平衡)总收入=总支出 C+S+T = C+I+G S+T = I+G (流量平衡关系)

3、四部门经济及其关系

第一、“国外部门”的引入又增加了一对变量,即进口Import 与出口Export 。从循环流量的角度看:进口属于“漏出”;出口属于“注入”。

第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仅就第四部门而言)

当M>X时:漏出>注入, GDP下降并趋于收缩的均衡。(贸易赤字)

当M<X时:漏出<注入, GDP上升并趋于扩张的均衡。(贸易顺差)

当M=X时:漏出=注入,GDP不变并处于稳定的均衡。(外汇收支平衡)总收入=总支出(从流量的角度考虑)C+S+T+M = C+I+G+X

简化后得: S+T + M = I+G+X

九、重要的恒等式及其理论运用

1、宏观经济运行中收入与支出的循环流及恒等式

因为C+S+T+M = C+I+G+X等式左边的变量是由本国收入决定的,该式即可表示为:总收入Y( Yield)=总支出AE ( Aggregate Expenditure)

但由于等式右边的C、I、G中包含了进口的成份,所以应将其中的M剔除。故将M移至等式右边: C + S + T = C + I + G +(X-M)

最后得出重要的恒等式: Y = AE = C + I + G +(X-M)

注:四部门的总收入:国外居民对本国的馈赠或捐助与本国居民对国外的馈赠可

视为相等

2、对恒等式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流量不平衡会造成经济萧条(或过热)的严重后果

第二、中国经济实践的案例分析

第三、重要结论

要达到国民收入的均衡,需将“总收入”与“总支出”(或总漏出与总注入)的全部内容结合起来考虑。在短期分析中,不一定同时要求预算平衡(T=G)、实物平衡(S=I)和国际收支平衡(M=X),只要总体上“漏出”等于“注入”,用一种不平衡来抵消另一种不平衡,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目标。

十、“收入—支出”模型的框架

“收入—支出”模型也叫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凯恩斯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关键是总需求不足,总供给过剩,重点要解决总需求不足。因此,它着重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总支出”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总需求决定理论”是凯恩斯主义最具核心的内容。

1、模型中的总支出曲线

1、图形详解及总支出曲线

第一、“收入—支出”模型的图示。(见图2)

第二、什么是总支出曲线:在固定价格水平下,

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2、总支出曲线的性质

第一、其斜率的特征及其变化:0 < 斜率 < 1

第二、其纵轴的截距为自主性支出,即不随

自身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支出。

2、均衡产出(Equilibrium均衡、均势)

1、均衡点的意义

总收入=总支出

公式表达为:Y =AE= C + I + G +(X-M)

3、非均衡状态的含义

由于此模型的分析不考虑价格变动的因素,所以非均衡状态在趋于均衡过程中,实际产出无论大于或小于均衡产出时都会通过存货的变动进而实际产出的变动来调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