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_运气学说的评价

合集下载

《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

《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

《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导言《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学的经典之作,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其中运气学说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研究人体内外环境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来探索运气学说的发生学,以期揭示其科学内涵和理论基础,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就《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进行探讨。

一、运气学说的概述《内经》将运气分为天运气和人运气两部分。

天运气是指自然界的变化,包括四时变化、地理环境、气候等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

人运气则是指人体内部的变化,包括情绪变化、身体状况、体质等与健康相关的因素。

运气学说认为,人体健康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协调与平衡密切相关。

二、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方法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两种。

实证研究是通过收集大量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运气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可能发生心脏病的人群,分析其体质、饮食、情绪等因素与心脏病的发生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出与心脏病发生相关的重要运气因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理论分析是基于中医学理论,通过对运气学说的内涵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其科学内在性。

例如,通过研究运气与人体经络、脏腑功能、免疫系统等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理解运气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同时,通过对中医药学中的气味、色彩、音乐等因素与运气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拓宽运气学说的研究范畴,为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三、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的意义1. 深化对健康与疾病关系的认识通过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可以深入探究人体内外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健康与疾病之间关联性的认识。

这有助于推动中医学的发展,从而提出更系统、更科学的防病治病方法。

2. 提供个体化健康管理策略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为个体化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析个体的运气特征,结合其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可以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管理策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

运气学说的评价

运气学说的评价
第九讲 运气学说的评 价
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张登本
整理课件
一、运气学说的概念
❖ 运气学说作为五运六气学说的简称,是指古人研究 天象、气象、物候和人体生理病理之间关系及其规 律的一种学说。它是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 指导,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干支符号作为演 绎的工具,来推论天象、气象、物候及人体生理病 理的变化,以探索自然现象与生命现象的共有周期 规律,从而寻求疾病的发病规律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其中包涵着显,运气学说是建立在对古代哲学、象 数学思想与方法移植的基础之上的,并非完 全来自于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在当时的科 学技术条件下,不可能揭示出10年、12年乃 至60年间气候、物候与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 本质联系,况且运气学说对运气与病候时间 周期及有关规律清晰而系统的陈述,已经远 远超出了古代经验所能把握的范围。
整理课件
四、运气学说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 的突破
❖ 现代学者对运气学说的研究所使用的概念不 一,又大多缺乏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理性精神, 没有对运气学说的理论及其建构予以理性的 梳理,加之研究方法的失误等。所以从总体 上来说,运气学说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的 突破,所得结论不一甚或截然相反,缺乏科 学性。其实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早就指 出:“欲以有限之年辰,概无穷之天道,隐 微幽显,诚非易见。”
整理课件
六、运气学说的产生并非完全来自于 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 (1)
❖ 不少学者认为运气学说产生于长期的实践观 察,或径直认为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 中,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认真仔细的观察 和研究所找出的内在规律。似乎运气学说是 在古代天文、历法等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 医学经验中通过归纳推理或想象、联想等方 式,总结、抽象出医学概念、命题和理论而 形成的。这种理论产生的途径或方式,也可 称之为经验内生型。

《内经》运气学说及其临床运用(2010)

《内经》运气学说及其临床运用(2010)


4、干支纪年
《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气始于甲,地气 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 与期。” (1)干支配合规律: 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如此循环往复,其 60年为一周期,即一“甲子”。 如下所示:
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壬 癸 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戌 亥
运气学说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
• 运气学说是以“人与天地相应”的天人整体 观为其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运用了 “天地之道”阴阳五行学说,以其为理论核心, 并运用了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等理论, 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以60年为周期的气候运动变 化规律和发病规律。并运用天干、地支等作为演 绎工具符号,用以推测各年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 情况,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1)天干配五行 ①天干配五行方位: 东—甲乙木,应春;南—丙丁火,应夏; 西—庚辛金,应秋;北—壬癸水,应冬; 中—戊己土,应长夏。 ②天干化五运: 据《素问·五运行大论》:“土主甲己,金 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即: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寅化木,戊 癸化火,所谓“天干化五运”或“十干统运”。
表3 十二地支与四时五行配属
四季时 季春 季夏 季秋 季冬 秋 孟 仲 冬 孟 仲
四时 五行 方位
春 孟 仲
夏 孟 仲
木 东
火 南
土 中
金 西
水 北
地支 寅 卯
当位 否 是
巳午
否是
辰 未 戌 丑

申酉
否是
亥子
否是
由表3可见,寅卯配东方木、巳午配南方火、申酉配西 方金、亥子配北方水。而丑未辰戌四季月,配以中央土, 此即“土不独主时,而寄旺于四季”之谓。

《运气学说》是中医体质分型的理论基础

《运气学说》是中医体质分型的理论基础
东西方文化及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两种理论体系。两者应当互相补充借鉴,共同发展提高,不应当简单的以西方医学自然科学的实验还原方法,来套用验证东方医学自然哲学的经验科学。黑格尔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所以它发生这么一种现象,必然有它的道理。”东方医学理论正是在中国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而来,又经过医疗实践反复验证的科学。虽然“是知其然”在必然王国中徘徊。因为是目前科技水“知其所以然”在自由王国中翱翔。
“五运”决定体质性格是根,“六气”判断在每年、每季、每月、每日、每时的运行状况是节。
根据天干的阴阳,区分脏象功能的“太过”与“不及”。包括肝木太过与不及,心火太过与不及,脾土太过与不及,肺金太过与不及,肾水实寒与不及,平和型的十种基本体质类型。“太过”为机能亢进,性格外向易激动。“不及”为机能低下,性格内向易郁闷。六十年周期运行中有十九个平年,是运太过被抑制,运不及得帮助。从“十月胚胎”的跨年度的各月份的多少,判断太过与不及的比例来区别不同体质类型。从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中,来判断不同的体质。从六气中,主气、客气的内涵来分析,该人在每年、每季、每月的体质状况和疾病、性格的变化。从每日的天干、地支上,分析当日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的转归;从时辰经气的旺衰上,分析身体的状况和疾病的轻重。
[经典研究与训诂] 《运气学说》是中医体质分型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运气学说是系统论;胎教新说:人、地、天;用五运判断性格、体质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传变。
中医理论体系中有两条根本的原理一是整体观,二是辩证施治。在整体观中认为人体不仅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而且人与天地相应,用现代系统论解释,人的出现是在宇宙发展中发生的。“顺应天地,适者生存”。在宇宙这个极其复杂开放的巨大母系统中发展的人,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较大的子系统。现代医学科学,已承认证实人体内的细胞分裂、血液成份、直肠温度、尿量、尿的成份、智力、体力、情绪,都有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而“五运六气”这门古老的气象医学,在两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做了祥尽的论述。是一个更大跨度(纵横六十甲子年)更多层次,(包括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六气学说等),更多内容(包括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物候学、历法学、病理学、生理学、预防医学等)的庞大的节律系统。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

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

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

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

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

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

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

故曰:“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运气易览》)。

由此可见,欲研究五运六气,必须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二、干支甲子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

干支甲子,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的次序以及推算五运六气变化的代表符号。

运气学说的主要推算法则均离不开天干地支。

所以说:“文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

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

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

远可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

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晏,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运气论奥谚解》)。

(一)天干地支1.天干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简称,又称“十于”。

“干”有个之意,如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干,犹个也。

运气学说的基本概念是

运气学说的基本概念是

运气学说的基本概念是运气学是一门研究运气及其原理的学科。

它探讨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运气现象的起因和规律,并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来寻求掌握运气的方法和技巧。

运气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因果律、机会、预知和幸运。

首先,因果律是运气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指的是一切事物都有其原因和结果,即任何人所遇到的好运或坏运都有其造成的因素。

因果律告诉我们,当我们遭遇不幸时,我们必须寻找问题的根源,并采取行动来改变状况,以求改变不利的结果。

同样地,当我们遇到好运时,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的过去行为,并通过认识到原因而保持好运。

其次,机会也是运气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机会指的是人们面对的各种可能性和选择。

运气学认为,在人的生活中,会经常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或机会,这些突发事件或机会有可能给人带来好运或坏运。

但是,运气学不只是指望机会来临,而是要通过对机会的把握和利用,来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因此,了解和抓住机会是运气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预知是运气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预知是指人们能够事先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

运气学通过研究运气现象的规律和特点,试图通过各种方法预知未来的运势。

预知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决策和规划,以便根据未来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行动。

虽然预知未来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但运气学认为通过观察和研究现象,人们可以提高预知的准确性。

幸运是运气学的最终目标。

幸运是指在人们的生活中遇到好运或获得有利的结果。

运气学认为,通过认识和把握运气的规律和特点,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幸运程度。

幸运不仅依赖于运气本身,还与个人的努力和智慧密切相关。

通过运气学的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运气。

总之,运气学关注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运气现象,并试图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来寻求掌握运气的方法和技巧。

因果律、机会、预知和幸运是运气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人们可以改善自己的运气,获取更多机会,获得好运。

运用运气学说进行体质辨证施护的方法

运用运气学说进行体质辨证施护的方法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中医中,运气学说被运用于体质辨证以及施护的方法中。

体质辨证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内容,而施护则是在明确了患者的体质特点之后提供相应的治疗和保健建议。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运气学说在体质辨证施护中的应用方法。

一、了解运气学说的基本概念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五运六气、阴阳五行等内容。

其中,五运指的是五行学说与生物学相结合的理论,六气是根据五运推演的气象变化规律。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进行体质辨证和施护的基础。

二、运用运气学说进行体质辨证1. 根据五运六气对人体的影响,分析患者的体质特点。

阳盛阴衰的体质会在炎热的天气中容易出现不适,而阴盛阳衰的体质则在寒冷的气候中容易出现问题。

2. 结合阴阳五行理论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等进行分析,进一步确认患者的体质类型。

如果患者喜欢食用辛辣食物且容易口干舌燥,可能属于阳盛体质。

3. 在体质辨证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综合考虑,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特点,从而为接下来的施护提供依据。

三、施护方法1. 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阳盛体质的患者在夏天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或针灸来进行治疗。

2. 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并根据体质特点提供相应的饮食调理建议。

阴虚体质的患者可以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糯米、梨子等。

3. 提供饮食禁忌建议,告知患者哪些食物会对其体质造成不良影响。

阳虚体质的患者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4. 指导患者进行适合自己体质的运动方式,帮助其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的健康程度。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体质辨证施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理解运气学说的基本概念,运用其进行体质辨证,再结合具体的施护方法,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有效的治疗和保健方案。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为对中医学感兴趣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何为中医的“运气”学说?

何为中医的“运气”学说?

何为中医的“运气”学说?导语古人有“五运六气”之说,五运即金、木、水、火、土五行,六气指风、寒、热、暑、燥、火。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知识,何为“运气”,我们今天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运气学说运气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五运(木、火、土、金、水)与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相配来解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宇宙万物尤其对人类影响的学说,它集气象学、物候学、天文学、地理学、人体生命科学于一体。

在历史上,广大中医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立下了不朽功勋。

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朵中华文化中的奇葩遭受了本不应有的冷遇。

张仲景指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玄冥幽微,阴阳会通,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张子和说:“不通五运六气,折尽医方何济?”意即,不精通运气学说,知道再多的药方又有何用呢?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指出:“若把《黄帝内经》喻为皇冠的话,运气七篇则是镶嵌在皇冠上的明珠。

”运气推测气象(以2007年为例)大运也叫中运、岁运,主管全年的气候特点和物化特征。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先立其年,以明其气。

”根据甲子纪年法,2007年系我国农历第48个甲子周期的第24年,即“丁亥”年。

《素问·天元正纪大论》说:“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说明本年度为“木运”之年,丁在数为4,因为在象数学上,偶数为阴数,“丁干”则为“阴干”,所谓“阴干”也是指岁气不及的年份,由此推知:2007年应是“木运不及”之年。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不及,燥气乃行。

”主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运分别主管一年之中的一个季节之气,年年如此,固定不变。

均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即:木为初运——火为二运——土为三运——金为四运——水为五运。

因客运以当年年干所统的大运为该年客运的初运,按太少相生五步推算法,2007年客运的初运便是太角木,二运为少征火,三运为太宫土,四运为少商金,五运为太羽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运气学说与运气七篇的关系(1)
❖ 《素问》运气七篇大论与运气学说的关系,犹如 《易经》与卜筮之术的关系一样,虽然主体是讲运 气学说的,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医哲学以及理论 等内容,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金元 时期起,古代医家充分运用运气学说有关方法,对 中医基本理论中六气、病机、治则治法、药物性味 以及方剂配伍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中医研 究引入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富有新意的认识。可以 说运气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在学说 内容的本身,而是医家们从这种学说特别是运气七 篇大论中,抽取某些部分另加发挥,而促进了中医 学术的发展。
四、运气学说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
的突破
❖ 现代学者对运气学说的研究所使用的概念不 一,又大多缺乏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理性精神, 没有对运气学说的理论及其建构予以理性的 梳理,加之研究方法的失误等。所以从总体 上来说,运气学说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的 突破,所得结论不一甚或截然相反,缺乏科 学性。其实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早就指 出:“欲以有限之年辰,概无穷之天道,隐 微幽显,诚非易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运气学说的产生并非完全来自于 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3)
❖ 运气学说依靠演绎方法在较短时间或一种医 书载有多种新的推演方法的现象,说明其理 论的创立是将医学之外的学科中某些既成的 概念、命题和理论,通过演绎推理或类比推 理的方式引入到医学中,与医学经验或某些 原有的医学概念相结合,而建立起相应的医 学概念、命题和理论。这种理论产生的途径 或方式,也可称之为外源移植型。
六、运气学说的产生并非完全来自于 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2)
❖ 这种理论的发生往往是渐进的,如一味药物的某种 疗效可能就要一个医家几年、几十年甚或几代一家 反复摸索才可能确定下来。而反观运气学说的形成 与演变,东汉时期成书的运气七篇大论虽然仍然显 示出不同学说结合的痕迹,但运气学说的基本框架 由此确立,其后并无大的变化。而六气大司天理论 的提出,则无疑是在时间同构基础上的一种演绎; 金元时期由马宗素、程德斋所撰的《伤寒钤法》一 书,所载新创的算病法就不下十种。
三、运气学说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 的突破
❖ 由于运气学说本身所阐述的气象内容,只是主观感 觉和经验判断,没有定量参数和客观指标;六十年 气象周期的来源或实践都缺乏有多个周期的统计学 方法证明;运用演绎法单链锁式的层层推理而来的 远期气象和流行病预报,一方面夸大了演绎推理的 作用,另一方面又把复杂的事物看得过于简单;运 气的周期循环理论是闭合的,是一种机械性的循环, 它混淆了规律性与周而复始的循环的区别,以为凡 是有规律的事物必然严格按照一定的时间秩序重复 出现;更为甚者是赋予干支符号以阴阳五行的属性, 并与自然界的六气等相联系,带有明显的主观臆测 性。
七、运气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
❖ 如上所述,运气学说特别是七篇大论,对中医学术 流派的形成与繁荣无疑有着促进作用,但中医学术 流派的形成与演变有着复杂的医学、社会、文化、 生态等多方面的原因,无论是六气大司天理论,还 是气候的寒温变迁,都不可能是中医学术流派演变 的决定因素,企图以此来说明中医学术流派的演变, 甚或揭示所谓存在于中医学术流派发展历程中的内 在创新动力,只能是徒劳无益的游戏。
六、运气学说的产生并非完全来自于
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 (1)
❖ 不少学者认为运气学说产生于长期的实践观 察,或径直认为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 中,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认真仔细的观察 和研究所找出的内在规律。似乎运气学说是 在古代天文、历法等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 医学经验中通过归纳推理或想象、联想等方 式,总结、抽象出医学概念、命题和理论而 形成的。这种理论产生的途径或方式,也可 称之为经验内生型。
二、运气学说的内涵
❖ 而岁运、客运、客气以及客主加临、平气的推算等,都必须 借助于干支符号推演,干支符号并不能反映天体的变化规律, 所推演的气候变化与实际也不相符合。因此,从总体上来说, 运气学说有关天文、气象、物候与人体生命活动相关的思想 是正确的,它将研究人体为主的医学,拓展成研究天、地、 气候及人体的医学,从现在来看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以干 支符号推演的方法则是错误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早己 明确指出:“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素问·五运行大 论》也指出: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即 警示世人,运气之用不囿于“数”,而是需要透过这些固有 的模式,把握其基本精神,掌握其用之大则和方法。
第九讲 运气学说的评 价
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张登本
一、运气学说的概念
❖ 运气学说作为五运六气学说的简称,是指古人研究 天象、气象、物候和人体生理病理之间关系及其规 律的一种学说。它是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 指导,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干支符号作为演 绎的工具,来推论天象、气象、物候及人体生理病 理的变化,以探索自然现象与生命现象的共有周期 规律,从而寻求疾病的发病规律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其中包涵着丰富的医学气象学思想。
五、运气学说与运气七篇的关系(2)
❖ 如刘完素主张“一身之气皆随四时五运六气兴衰而 无相反矣”,“治病之法以病气归于五运六气明可 见矣”(《素问玄机原病式》),以“运气造化自 然之理”和“六气皆从火化”阐述火热病机与亢害 承制之论,而开寒凉一派之先河。张元素将五运六 气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相配属,以说明脏腑寒热 虚实之变,创立“脏腑辨证”之说,并以五运六气 生化克制之理遣药制方。李杲宗“脾主五脏之气上 奉于天”及“六气右迁于天,五运左迁于地”的气运 升迁,而强调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朱丹溪参运 气君相之火说而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与相火 论。吴鞠通以五运六气理论“原温病之始”,而著 《温病条辨》等。
二、运气学说的内涵
❖ 运气学说中五运的主运、六气的主气是将一年划分 为五个或六个时段,论述一年之内气候、物候的变 化,犹如一年四时论春、夏、秋、冬的气候、物候 变化一样,并不借助于干支符号的推算,六气主气 实际上对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与四时划分有着 内在的一致性,取决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每一节 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 定位置,反映着一年之内常见的气候、物候变化, 因而具有其科学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