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5.3 室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西安交通大学-锅炉原理

合集下载

第5章 5.2 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西安交通大学-锅炉原理(课堂PPT)

第5章 5.2 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西安交通大学-锅炉原理(课堂PPT)

条状炉排的通风截面比比较大,约为20%一40%, 空气在燃烧层中扩散较快,空气汇合面距炉排面 较近。空气汇合面即为燃烧层中燃烧最强烈的区 域。适用于挥发分高的煤。 板状炉排的通风截面比比较小,约为8%一20%, 空气送入相对集中,在燃烧层中扩散较慢,燃烧 层中的高温区距炉排面较远。适用于无烟煤或贫 煤
ab线:空气量的供给。
ef线:整个燃烧周期中 需要的空气量。
cd线:供入的空气实际 有效参与燃烧的量。
jk线:焦炭燃烧所需空 气量的变化。
18
4、手烧炉改进燃烧的措施 (a) 改进操作, “少、勤、匀、快”。 (b)将固定炉排改成摇动炉排。
19
(c)改变燃烧层结构,使挥发分在富氧情况下挥发,而消 除冒黑烟。双层炉排就是采用这种措施的一种方法。
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煤种的适应性 较 好 , 0 . 7 MW 以 下 采用。
1—炉排;2—燃烧层;3—炉室; 4—落灰室;5—炉门;6—灰门
பைடு நூலகம்12
(1)炉条
炉排由很多炉条组 成。 燃烧空气由灰门进 入,穿过炉排进入 炉排上的燃烧层。 有条状炉条及板状 炉条两种。
(a)条状炉排;(b)板状炉排
13
3
为实现操作的机械化,已有很多炉排的结 构型式和与之相配合的辅助机构。 按燃料层相对于炉排的运动方式,有: ① 燃料层不移动的固定火床炉,如手烧炉 和抛煤机炉。 ② 燃料层沿炉排面移动的炉子,如倾斜推 饲炉和振动炉排炉。 ③ 燃料层随炉排面一起移动的炉子,如链 条炉和抛煤机链条炉。
4
2. 层燃炉的热负荷
(3)手烧炉的燃烧过程 新煤受热有两个热源: 新煤下部灼热的焦碳层; 新煤表面受火焰及炉墙的辐射热。 新煤层是双面受热,温度上升快, 着火条件很好,也可认为手烧炉是 无限制着火。

西安交大 锅炉原理

西安交大 锅炉原理

西安交通大学锅炉原理课程是一门面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能源动力领域从事能源转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层次的研究人员。

锅炉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使其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将此热能传递给水(也可能是其他工质),使水变为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锅炉是火力发电机组的关键设备,也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企业和生活中。

在锅炉原理课程中,学生将系统学习各种类型锅炉的燃烧设备和本体各受热面的结构特征,掌握锅炉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学习电站及工业锅炉的燃烧技术、受热面的布置方式、热力和水动力学的计算方法,以及锅炉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有关锅炉的知识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锅炉工作原理

锅炉工作原理

锅炉工作原理
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或其他工质加热至一定温度或压力的设备。

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燃料的燃烧和热能的传递。

首先,燃料(如煤、油、天然气等)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碳、氢等元素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并生成燃烧产物,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随后,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通过炉膛内的烟管或水管,使烟气或热水与加热面接触。

加热面上通常贴有管道或片状散热器,通过这些散热面传递热能,将其传递给待加热的水或工质。

传热过程中,燃烧产生的热能被加热面吸收,使水或工质的温度升高,同时烟气冷却。

燃烧产生的烟气在烟管或水管中经过多次往复流动,从而增加了传热面与烟气之间的接触时间,提高了传热效率。

最后,经过传热的水或工质被加热至设定的温度或压力后,流出锅炉,供应给需要热能的设备或系统使用。

同时,冷却的烟气排出锅炉,通过烟囱排至大气中。

总之,锅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使加热面与烟气或热水接触,从而实现热能的传递。

锅炉的设计和操作都会对热能转化效率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锅炉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锅炉的工作原理

锅炉的工作原理

锅炉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锅炉作为一种常见的热能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它通过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使水蒸气产生,从而提供热能或者动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包括燃烧过程、热交换、蒸汽发生、烟气排放等方面。

一、燃烧过程:1.1 燃料的供应和预处理:锅炉的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

固体燃料通常是煤炭或者木材,液体燃料可以是石油或者天然气,而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

燃料在进入锅炉之前需要经过预处理,如破碎、干燥、除尘等,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1.2 燃烧过程:燃料在锅炉燃烧室中与空气混合,并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点燃。

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会被传递给锅炉的水壁,使水壁升温。

1.3 燃烧调节:为了保持锅炉的安全和高效运行,需要对燃烧过程进行调节。

通过控制燃料供应量、空气供应量和燃烧温度等参数,可以实现燃烧过程的稳定和控制。

二、热交换:2.1 热能传递: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会被传递给锅炉的水壁。

水壁是由管道组成的,热能通过管道壁传递给水,使水升温并转化为蒸汽。

2.2 热能转化:热能的传递过程中,水中的热量会转化为水蒸气的潜热,使水蒸气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2.3 热能损失:在热交换过程中,由于传热介质的温度差和热辐射等原因,会有一定的热能损失。

为了减少热能损失,可以采取绝热材料包覆、烟气余热回收等措施。

三、蒸汽发生:3.1 水的升温和沸腾:当水受热后,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沸点时,水开始沸腾,产生蒸汽。

3.2 蒸汽的质量和压力:蒸汽的质量和压力取决于水的温度和压力。

水的温度越高,产生的蒸汽质量和压力越大。

3.3 蒸汽的采集和利用:蒸汽通过管道采集到蒸汽室,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用于供热、发电或者其他工业过程。

四、烟气排放:4.1 燃烧产生的烟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主要包括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4.2 烟气净化:为了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需要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

过来人分享:西安交通大学锅炉原理复习指导

过来人分享:西安交通大学锅炉原理复习指导

---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过来人分享:西安交通大学锅炉原理复习指导复习的教材是车得福等编写的?锅炉?。

该书的第一版现在已经买不到了,08 年出了第二版 (能动学院自 09 年春季起教学采用的即是这一版 ),新版的特点是在章节的编排上更趋于合理性。

其他参考书我推荐陈学俊、陈听宽所著的?锅炉原理?,徐通模、金定安、温龙所著的?锅炉燃烧设备?,张晓梅主编的?燃煤锅炉机组?。

关于考试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复试科目“火力发电厂设备与系统〞包括两张试卷:锅炉原理和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 (选这门的话,实际内容是热力发电厂,书中的锅炉和涡轮机局部不考 )。

任选其中一门答题就可以了。

锅炉原理题型以简答题为主,其它将在名词解释,填空等中选择。

据交大的同学说,他们以前期末考试还出过判断题,有一定难度。

当然从分值比例来说还是简答题占大局部。

考试结果,80 分以上算是不错了,90 分以上的很少。

当然这不是说试卷难度很大。

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只要方法得当,给出足够的复习时间就可以取得你能想象的任何理想的成绩。

锅炉原理这门课总体上分为三个局部:燃料与燃烧设备 (1-6 章),锅炉本体布置及计算 (7-10 章),锅内过程 (11-15,外加 17 章锅炉通风 )。

其它章节不在考察范围内 (大家可以查看教学进度方案,在车得福教授的个人主页上有 )。

每章后面所附的思考题可以为复习提供框架,以便指导看书的重点。

在此提出几点原那么供参考:1.重视根底概念。

特别是那些最根底的概念。

要保证能够准确地复述。

2.我们学的是锅炉原理而不是锅炉设计计算。

复习中重点是弄清原理。

虽然设计计算的原那么和方法来自原理,而且它也可以反映原理,但是复习时间毕竟有限,对于某些具体的计算公式不要拘泥于其本身,知道原理和思路就可以了。

3.善于抓住问题的共性和矛盾。

比方燃烧设备局部,事实上就是在组织燃烧的根本原那么的根底上,讨论各种燃烧设备(在各种燃烧方式下 )的着火机理,燃尽特性,对燃料的适应性。

锅炉的工作原理

锅炉的工作原理

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加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领域。

它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热水或蒸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

1. 锅炉的组成锅炉主要由炉膛、燃烧器、烟道、水循环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炉膛是燃烧燃料的区域,燃烧器用于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点燃,烟道用于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水循环系统用于循环输送水和传递热量,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锅炉的运行状态。

2. 锅炉的燃烧过程锅炉的燃烧过程是锅炉工作的核心。

当燃料进入炉膛时,燃烧器会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通过点火装置点燃。

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会传递给锅炉的水循环系统。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碳、氢等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燃烧产物。

3. 锅炉的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是锅炉中起到传递热量的关键部分。

水循环系统由水箱、水泵、管道、热交换器等组成。

首先,水泵将冷水从水箱中抽取,通过管道输送到热交换器。

在热交换器中,冷水与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交换,冷水被加热为热水或蒸汽。

然后,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加热的设备或领域。

4. 锅炉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锅炉的运行状态,以确保锅炉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

传感器用于监测锅炉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进行计算和判断,并通过执行器控制燃烧器、水泵等设备的运行。

5. 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 燃料进入炉膛,燃烧器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点燃。

(2) 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循环系统。

(3) 水泵将冷水从水箱中抽取,通过管道输送到热交换器。

(4) 在热交换器中,冷水与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交换,冷水被加热为热水或蒸汽。

(5) 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加热的设备或领域。

(6) 控制系统监测和调节锅炉的运行状态,确保安全和高效运行。

6. 锅炉的应用领域锅炉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领域。

锅炉燃烧器工作原理

锅炉燃烧器工作原理

锅炉燃烧器工作原理
锅炉燃烧器是一种重要的设备,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住宅锅炉系统,以提供热水、蒸汽、热油等能源。

燃烧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它将燃料(如煤、天然气或柴油)以燃烧的形式转化为热能。

首先,燃料和空气都会被送入燃烧室,当空气和燃料进入燃烧室时,空气会发生离子化,形成负载放电,这会使空气温度升高,促使燃料更容易燃烧。

接下来,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在点火装置的作用下被点火,此时,燃料和空气之间的化学反应会产生火焰,当燃料燃烧时,火焰会逐渐燃烧向燃烧室的另一端,同时,热能也会不断释放出来,向燃烧室的另一端。

最后,热能被用来加热水、蒸汽或热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能源需求。

除此之外,燃烧器还可以通过控制空气量和燃料量来调节燃烧强度,以满足不同的热能需求。

总之,锅炉燃烧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燃料和空气的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能源需求。

它既简单又有效,是提供热能的重要设备。

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

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

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燃气锅炉是一种常见的供暖设备,通过燃烧燃气来产生热能,从而提供热水或蒸汽。

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如何的呢?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燃气锅炉的基本构造1.1 燃气供给系统:燃气锅炉通过燃气供给系统将燃气输送到燃烧室。

1.2 燃烧室:燃气在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并燃烧,产生热能。

1.3 热交换器:燃气燃烧后释放的热能通过热交换器传递给水或蒸汽。

二、燃气锅炉的工作过程2.1 点火启动:当燃气锅炉启动时,点火系统点燃燃气,开始燃烧。

2.2 燃烧过程:燃气在燃烧室内燃烧,释放热能,加热热交换器中的水或蒸汽。

2.3 热交换:热交换器中的水或蒸汽被加热,产生热水或蒸汽供应给暖气系统或热水系统。

三、燃气锅炉的安全保护系统3.1 过热保护:当燃气锅炉温度过高时,过热保护系统会自动停止供热,防止燃烧室发生爆炸。

3.2 过压保护:燃气锅炉内部压力过高时,过压保护系统会自动释放压力,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3.3 燃气泄漏保护:燃气锅炉会监测燃气泄漏情况,一旦检测到泄漏,会自动关闭燃气供给,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四、燃气锅炉的节能原理4.1 高效燃烧:燃气锅炉采用高效燃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4.2 热交换效率:燃气锅炉的热交换器设计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燃气燃烧释放的热能。

4.3 智能控制:燃气锅炉配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温度和需求自动调节供暖,节约能源。

五、燃气锅炉的维护保养5.1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燃气锅炉内部和热交换器,保持燃烧效率。

5.2 检查安全阀:定期检查安全阀是否正常工作,确保燃气锅炉安全运行。

5.3 定期维护:定期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燃气锅炉进行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总结:燃气锅炉通过燃气燃烧产生热能,通过热交换器传递给水或蒸汽,供暖或热水使用。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保护系统的作用,节能原理的应用,以及定期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使用和维护,燃气锅炉可以安全、高效地运行,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程反映了轴线速度 wm 沿射流运动方向的衰减情 况,也反映了射流对周围气体的穿透能力。
射流的扩展角决定了射流的外边界线,即射 流的形状。
对于圆形喷口 对于矩形喷口
tg

2
3.4
tg

2
2.4
式中 ——经验系数。 对于圆形喷口, =0.07~0.08; 对于矩形喷口, =0.10~0.11。
(4) 切圆燃烧时炉内气流的偏斜
炉内气流偏斜的原因?
动量、切圆直径、喷口结构尺寸
假想切圆的直径愈大,气流的旋转动量矩也愈 大,气流偏斜的现象愈严重,甚至会出现火焰 冲刷水冷壁而引起水冷壁结渣,严重影响锅炉 的安全运行。 但假想切圆直径又不能过小,过小则会使炉内 高温火焰集中在炉膛中央,炉膛四周的温度水 平较低,也不利于煤粉气流的着火。
也称直流蜗壳式扩锥型旋流燃烧器。二次风气流通过蜗壳旋流器产生旋转,成为旋转射流。 一次风经中心管直流射出,不旋转。一次风中心管出口处有一个扩流锥,使一次风气流扩 展开来,并在一次风出口中心处形成回流区,回流高温烟气,使煤粉气流着火、燃烧稳定。 扩流锥可以用手轮通过螺杆来调节气流的扩展角。扩展角愈大,形成的回流区愈大。一、 二次风两股气流平行向外扩展,由于二次风的动量较大,故可与一次风混合,共同形成一 股旋转射流。这种燃烧器的特点是一次风阻力小,射程远,后期扰动好,煤种的适应性较 好,可以燃用较差的煤,但其扩流锥容易烧坏。
a)理想流线 b)实际流线
(2)旋流强度及其影响
决定旋转强烈程度的特征参数旋流强度 n 定义为气流相对于轴线的旋转动量矩 M 与气流的轴向动量 K 及定性尺寸 L 乘 积的比值。即
M n KL
旋转动量矩 M,其单位为(kg·m )/s :
2
2
M wz wq rdA
A
r
0

2
R0 ——圆形喷口直径,m; b0 ——矩形喷口两边中的短边长度,m; x ——计算截面距喷口的距离,m。
对于基本段,射流的流量变化:
ax Q 2.22 0.29 R Q0 0
ax Q 1.2 R 0.41 Q0 0
1 2
射流另一特性为射程。 所谓射程, 是指射流某一截 面上的轴线速度 wm 降低到某一不为零的数值时 (即保持一定的余速,有入认为降到 wm 0.05w0 时),该截面与喷口之间的距离。
切圆燃烧方式直流燃烧器一次风喷口的布置层数及其热负荷 的参考数值。
表5-9 直流燃烧器的一次风喷口
表5-10
直流燃烧器的一次风率
一次风率确定后,每一个一次风喷口的风量通常是平 均分配的。
表5-11 固态排渣煤粉炉直流燃烧器的一、二次风速推荐值
(3)切圆燃烧方式直流燃烧器的布置
图5-42 切圆燃烧方式直流燃烧器的布置方式 (a)正四角布置;(b)正八角布置;(c)大切角正四角布置;(d)同向大小 双切圆方式;(e)正反双切圆方式;(f)两角相切,两角对冲方式;(g)双 室炉膛切圆方式;(h)大切角双室炉膛方式
(b) 双蜗壳旋洗燃烧器 一、二次风都是通过各自的蜗壳而形成旋转射流的。
一、二次风旋转的方向 通常相同,有利于气流 的混合。中心装有一根 中心管,可以装置点火 用的重油喷嘴。在一、 二次风蜗壳的入口处装 有舌形挡板,可以调节 气流的旋流强度。
出口气流前期混合很强烈,其结构简单,适于燃用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和 褐煤,也能用于燃烧贫煤,所以小型煤粉炉常采用它。 但舌形挡板调节性能不很好,燃料的适应范围不广;阻力较大,不宜用 于直吹式制粉系统;燃烧器出口处的气流速度和煤粉浓度分布都不很均 匀,所以在燃用低挥发分的现代大、中型锅炉就很少用它。
5.3 室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
5.3.1 煤粉炉 1. 煤粉炉的炉膛 炉膛是锅炉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因为: 是燃烧的场所 也是热交换(主要是辐射热交换)的场所。
要求:
(a) 合理布置燃烧器,确保燃烧良好。 (b) 足够的容积和高度,确保证燃尽度。 (c) 能布置合适量的受热面,满足容量需要;确 保的对流受热面安全。 (d) 确保可靠的水动力特性。 (e) 结构紧凑;便于制造、安装、检修和运行。 炉膛的截面形状:多为矩形。
(5) 旋流燃烧器的运行参数
旋流燃烧器的主要运行参数是一次风率 r1 及一次风速 w1 ,二次风率 r2 及二次风速 w2 ,一、二次风速比 w2 / w1 和热风温度等。
4. 直流燃烧器及其布置
由一组矩形或圆形的喷口组成,一、二次 风都是不旋转的直流射流。 可布置在炉膛四角、炉膛顶部或炉膛中部 的拱形部分,相应形成四角布置切圆燃烧 方式,W火焰燃烧方式和U型火焰燃烧方 式。
(e)低NOx型燃烧器
降低NOx原理:
主要的燃料型。影响因素:N含量、挥发分、α 、 温度。 抑制方法:低α ;降低温度;促进还原。 历经三代: (1)低α、降低trk、浓淡、烟气再循环、上部几层 停运;
(2)空气分级;
(3)空气分级plu布置方式 (a)—前墙布置;(b)—两面墙对冲或交错布置;(b-1)—两面墙交错布置; (b-2)—两面墙对冲布置;(c)—半开式炉膛对冲布置;(d)—炉底布置;(e)—炉顶布置
低的一次风率和一次风速; 减小煤粉颗粒细度; 控制锅炉最低运行负荷; 采用性能良好的燃烧器。
理论和实践表明:
要使煤粉火炬稳定地着火,须在一次风喷口出口附 近形成局部 “三高区”。 煤粉在区内被迅速加热、升温,很快析出挥发分并 着火燃烧,煤粉火炬就得以稳定。
(c) 轴向叶片旋流燃烧器
用轴向叶片使气流产生旋转的燃烧器称为轴向叶片式旋流燃烧器。
二次风通过轴向叶片的导向,形成旋转气流进入炉膛。轴向叶片可 是固定的,也可是移动可调的。
一次风也有不旋转的和旋转的两种。
这种燃烧器的中心回流区较小、较长,只 适合燃用易着火的高挥发分燃料。在我 国,主要用来燃用 Vdaf ≥25%,低位发热 量 Qar,net ≥16800kJ/kg 的烟煤和褐煤。
着火和气流偏斜引起结渣,是煤粉锅炉中的一 对矛盾。
表5-12 固态排渣煤粉炉的假想切圆直径
mm
冷态试验表明,实际测量和观察到的切圆直径要比表中所 列数值要大2.5~4倍。而在热态试验时,由于燃烧引起气体 膨胀,上升动量必然增加,致使旋转动量矩相应减少,而 使热态时的切圆假想直径比冷态时稍小一些。
5. 煤粉火炬的稳燃技术
r w P d dr
2 z
其中
P —气流静压,单位为 MPa。
n
w w r dr
2 z q 0
r
L wz2 P rdr
0
r
须预先知道气流的轴向及切向速度分布,这在 新设计燃烧器时是不可能的。
通常按平均轴向及切向速度来确定,并 以其通过旋流器的结构参数来表示,这 样既给设计工作带来了方便,又可据此 分析旋流器结构参数对旋流强度的影响, 这样的旋流强度称结构旋流强度。
这种燃烧器的阻力较小,为使一次风能形成回流区,常在一次风出口 中装有一个多层盘式稳焰器。多层盘式稳焰器的锥角为75o,气流通过 时可在其后形成中心回流区,固定各层锥形圈的固定板,每隔120o装置 一片,相邻锥形圈的定位板可以略有倾斜,并错开布置,使通过的一 次风轻度旋转。锥形圈还有利于把已着火的煤粉按希望的方向送往外 圈的二次风中去,以加速一、二次风的混合。这种稳焰器可以前后移 动,以调节中心回流区的形状和大小。
按出口气流特性:
(1)直流燃烧器。出口为直流射流或 直流射流组; (2)旋流燃烧器。出口为旋转射流。
3. 旋流燃烧器及其布置
一次风和二次风分别用不同的管道与燃烧器连接。
一、二次风的通道也是隔开的。 二次风射流都是旋转射流,一次风射流可旋 或不旋流,但总气流都绕轴线旋转。
旋转射流的一般描述(几个特点)。
基本段内,轴线上的轴向速度 wm 沿射流流动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对于圆形喷口
对于矩形喷口
wm w0 1.20 2ax 0.41 b0
wm 0.96 w0 s 0.29 R0
w0 ——射流的初始速度,m/s;
对于圆形喷口, =0.066~ ——湍流系数, 0.076;对于矩形喷口, =0.10—0.12;
旋流强度对旋转射流特性的影响:
回流区(量)、扩展角、射程(即穿透深度)
图5-33 旋转射流的气流型式 (a)弱旋转气流(封闭气流);(b)开放气流;(c)全扩散气流
(3)常用的旋流燃烧器
气流旋转方法: 将气流切向引入一个圆柱形导管(蜗壳) 在气流中加装导向叶片
(a) 单蜗壳扩锥型旋流燃烧器
0
wz wq rd dr
—气流密度; wz —该截面上某点的气流轴向速度; wq —该截面上同一点的气流切向速度; r —该点相对于轴线的旋转半径; A —该截面上气流的横截面积。
轴向动量 K,单位为(kg·m)/s2:
K w P dA
2 z A
r
0

2
0
炉膛的几何特性是它的宽度b 、深度a 和高度h。
2. 燃烧器
燃烧器是煤粉锅炉的主要燃烧设备。 作用: 保证燃料和燃烧用空气在进入炉膛时能充分 混合、及时着火和稳定燃烧。
空气,一般不集中送入,按对着火、燃 烧有利而合理组织、分批送入的。
按作用,一次风、二次风和三次风。
对煤粉炉燃烧器基本要求:
(1) 能使煤粉气流稳定地着火; (2) 着火以后,一、二次风能及时合理混合, 确保较高的燃烧效率; (3) 火焰在炉内的充满程度好,且不会冲墙贴 壁,避免结渣; (4) 有较好的燃料适应性和负荷调节范围; (5) 阻力较小; (6) 能减少NOx的生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无烟煤型, 推迟配风
图5-40 切圆燃烧方式直流燃烧器喷口的布置 (a)均等配风方式;(b)分级配风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