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书(示例设计)

XX凹陷西部斜坡带XXX构造XXX钻井工程设计书XXXXXX公司XX分公司XXXX年X月XX凹陷西部斜坡带XXX构造XXX钻井工程设计书设计单位: XXX集团XX石油局XXX研究院设计者:XXX XXX审核: XXX总工程师: XXX院长: XXX审批单位:XXXXXX公司XX分公司施工单位:XXX钻井队钻井队长: XXX技术负责:XXX XXX编写时间:XXXX年X月目录第一部分:钻井设计 (1)一、设计依据 (1)二、井位及地质概况 (1)三、主要钻井设备 (3)四、井身剖面设计 (4)五、井身结构及套管程序 (4)六、钻具组合设计及强度校核 (6)七、钻头选型 (8)八、钻井参数及水力参数设计 (8)九、井控设计 (9)十、井身质量要求 (14)十一、取芯设计 (16)十二、各井段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 (16)第二部分:钻井液设计 (21)一、钻井液设计依据 (21)二、钻井液设计重点提示 (21)三、钻井液体系和配方设计 (22)四、分井段钻井液参数设计表 (23)五、分井段钻井液配制及维护处理 (23)六、固相控制 (25)七、钻井液材料设计 (26)八、现场钻井液测试仪器配套要求 (26)九、现场钻井液管理要求 (27)第三部分:固井设计 (29)一、固井管串设计 (29)二、水泥浆性能要求 (30)第四部分:油气层保护 (31)一、钻井过程中储层保护方案 (31)二、钻开油气层的其它要求 (32)三、套管固井要求 (32)第五部分:安全、健康、环境措施 (33)一、HSE管理要求 (33)二、健康、环保要求 (33)三、其它要求 (33)第六部分:工程计划及技术经济指标 (34)一、工程施工计划表 (34)二、工程进度计划图 (34)三、经济技术指标 (35)四、全井费用预算 (35)第七部分:验收及上交资料 (36)一、验收资料 (36)二、上交XX分公司资料 (36)钻井设计一、设计依据1. XX分公司文件《XXX地质设计书》(XX股份[2004] 169号)2.《XXX钻井工程设计纲要》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二、井位及地质概况(一) 井位地理位置:XX省XX市XX镇XX村。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钻井工程的基本概念,如钻井流程、钻头类型及钻井液性质;2. 使学生了解钻井工程中涉及到的地质知识和地层评价方法;3. 引导学生掌握钻井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钻井参数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钻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进行钻井工程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钻井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石油工程领域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在钻井工程实践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钻井工程在能源开发中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环保的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钻井工程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钻井工程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钻井工程基本概念:包括钻井的目的、钻井流程、钻头类型及钻井液性质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地质知识与地层评价:涉及地层分类、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及地层评价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钻井工程设计原则与步骤:介绍钻井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钻井参数计算:讲解钻具组合、钻头选择、钻井液配制等参数计算方法,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钻井过程中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分析钻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卡钻、井壁塌陷等,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钻井工程设计实践:结合计算机软件,让学生动手设计钻井工程方案,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本教学内容按照钻井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设计钻井工程

课程设计 钻井工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钻井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钻井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操作要点。
2. 使学生了解钻井工程的各类设备及其功能,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3. 引导学生掌握钻井工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钻井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技能。
2. 培养学生分析钻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钻井现场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钻井工程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沟通协调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生产观念,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钻井工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好奇心强,善于探究,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钻井工程基本概念:介绍钻井工程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钻井工程的基本情况。
教学大纲:第一章 钻井工程概述2. 钻井设备与工具:讲解钻井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工具及其功能,使学生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教学大纲:第二章 钻井设备与工具3. 钻井流程及操作要点:详细讲解钻井流程的各个环节,重点分析操作要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大纲:第三章 钻井流程及操作要点4. 钻井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钻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大纲:第四章 钻井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 钻井现场安全与环保:强调钻井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最新钻井工程课程设计

1表A-1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一、地质概况29:3井别:探井井号:设计井深:3265m 目的层:4当量密度为:g/cm3表 A-2设计系数567石工专业石工(卓越班)1201班学生姓名:木合来提.木哈西8910图 A-1 地层压力和破裂压力11121314一.井身结构设计1.由于该井位为探井,故中间套管下深按可能发生溢流条件确定必封点深度。
1516由图A-1得,钻遇最大地层压力当量密度ρpmax=1.23g/cm³,则设计地层破裂压力当17量密度为:ρfD=1.23+0.024+3245/H1×0.023+0.026.18试取H1=1500m,则ρfD=1.23+0.024+2.16×0.023+0.026=1.33 g/cm³,19ρf1400=1.36 g/cm³ > ρfD 且相近,所以确定中间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为H1=1500m。
20验证中间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1500m是否有卡钻危险。
21从图A-1知在井深1400m处地层压力梯度为1.12 g/cm³以及320m属正常地层压力,22该井段内最小地层压力梯度当量密度为1.0 g/cm³。
23ΔPN=0.00981×(1.10+0.024-1.0)×320=0.389<11MPa24所以中间套管下入井深1500m无卡套管危险。
25水泥返至井深500m。
262.油层套管下入J层13-30m,即H2=3265m。
27校核油层套管下至井深3265m是否卡套管。
28从图A-1知井深3265m处地层压力梯度为1.23 g/cm³,该井段内的最小地层压力梯度29为1.12g/cm³,故该井段的最小地层压力的最大深度为2170m。
30Δpa=0.00981×(1.23+0.024-1.12)×2170=2.85Mpa<20 Mpa31所以油层套管下至井深3265m无卡套管危险。
石油工程钻井课程设计任务书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地质概况: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韩继勇2010年6月11日。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通常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钻井工程概论:介绍钻井工程的基本概念、定义、发展历程、钻井工程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钻井工程与石油勘探、生产工程的关系等。
钻井设备:包括钻井平台、钻机、钻具、钻头、钻井液、井口装置、钻井测量仪器等钻井设备的种类、用途、原理、结构、特点、操作方法等内容。
钻井工艺:介绍钻井工艺的流程、包括井位测量、井眼钻进、套管下入、固井、完井等工艺,以及相关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内容。
钻井液体系:介绍钻井液的种类、组成、性质、作用及其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
钻井事故及其预防:介绍常见的钻井事故,如井喷、钻杆卡失、井壁塌陷、管柱扭曲等,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钻井安全管理:介绍钻井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原则、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内容。
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目前钻井技术的新进展、新趋势、新技术、新设备等,以及对未来钻井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钻井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具体的设计方案需要根据所学专业的要求、教学大纲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钻井工程课程设计引言随着油气行业的发展,钻井工程逐步成为重要的行业之一。
钻井工程是指利用各种设备和工具在地下开挖井孔或钻孔以获得能源或矿产资源的过程。
钻井工程涉及到诸多技术和知识,因此需要专业的课程培训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水平。
本文将对钻井工程课程设计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渴望掌握更多实际操作技能。
一、课程目标钻井工程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钻井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包括钻井设备、工具、材料等的选择和使用;2. 掌握不同类型的钻井技术,包括传统的机械钻井和射孔式钻井,并了解新型钻井技术的发展;3. 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钻井工具和设备,完成钻井作业的前、中、后期工作;4. 具备现代生产管理知识和能力,能够进行钻井生产管理和组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5. 持续学习各种前沿技术和新型设备,并具有独立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钻井工程基本知识:介绍钻井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方法、钻井液的种类和组成、钻井设备的分类和用途、TDS、BSC、HOUC等的讲解和分析;2. 钻井工具、材料及选用:讲解各种常用的分析仪器、钻头和钻柄、钻井管、钻杆等的组成和用途,并深入探讨其选用及使用标准;3. 钻井方法及技术:分析和讲解传统常用的机械牵引式钻井、射孔式钻井、水力钻井等各类钻井方法,并介绍新型钻井技术、非常规钻井技术等;4. 钻井设备运行及维护:介绍钻井设备的运行、维护及保养,包括机械、电气等方面的内容;5. 钻井生产管理:讲授钻井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管理工具,包括生产计划、业务对接、财务管理、管理流程等;6. 综合应用实验训练:进行现场实习与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各类钻井技术、设备和工具的运用,以及对实际作业场景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课程教授:采用客观、系统的教学方法讲解课程内容,并提供有关案例和技术文献供学生参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钻井工程知识;2. 实验教学:以真实的钻井现场为教学场景,组织学生进行面向对象的实践操作,以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战技能;3. 现场观摩:邀请行业领袖和资深工程师解析实际的案例、讨论和回顾经验,增强学生对实际案例的理解及处理方法等实战技巧;4. 项目案例分析:加强对应用场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学院石油工程专业《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远程教育学院石油工程专业《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目录一、地质设计摘要二、井身结构设计三、固井工程设计四、钻柱设计五、钻井设备选择六、钻井液设计七、钻进参数设计八、下部钻具组合设计九、油气井控制十、各次开钻或分井段施工重点要求十一、地层压力监测要求十二、地层漏失试验十三、油气层保护十四、完井井口装置十五、环保要求十六、钻井进度计划十七、成本预算XX油区XX凹陷一口直井生产井的钻井与完井设计。
设计内容:(其中打“√”部分必须设计,其他部分可选做或不做)一、地质设计摘要(√);根据《xx井钻井地质设计》,本井设计井深米,预测压力系数为0.95~0.98,属于正常压力体系。
主要目的层为。
因此本井设计表套封固第四系、第三系泰康组,一开直接采用高密度钻井液钻进,将可能存在的浅层气压稳;若一开确实钻遇浅层气,则在固井水泥浆中加入防气窜剂,保证固井质量。
二、井身结构设计(√);井身结构设计设计系数抽吸压力系数:0.04g/cm3激动压力系数:0.04 g/cm3地层破裂安全增值:0.03 g/cm3井涌条件允许值:0.05 g/cm3正常压力压差卡钻临界值:12~15MPa异常压力压差卡钻临界值:15~20MPa一、地质概况表A-1井别探井井号A5 设计井深目的层JQ井位坐标地面海拔m 50纵( )m 4275165横(y)m 20416485测线位置504和45地震测线交点地理位置XX省XX市东500m构造位置XX凹陷钻探目的了解XX构造JQ含油气情况,扩大勘探区域,增加后备油气源完钻原则进入JQ150m完钻完井方法先期裸眼层位代号底界深度,m 分层厚度,m 主要岩性描述故障提示A 280 砾岩层夹砂土,未胶结渗漏B 600 320 上部砾岩,砂质砾岩,中下部含砾砂岩渗漏C 1050 450 中上部含砺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下部砺状砂岩,含砺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防塌D 1600 泥岩、砂质泥岩、砺状砂岩、含砺砂岩不等厚互层,泥质粉砂岩防漏防斜E 1900 300 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砺状砂岩、含砺砂岩防斜防漏F3 2650 750 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防斜F2J2900 250 泥岩夹钙质砂岩,夹碳质条带煤线,中部泥岩夹煤层、下部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防斜、塌、卡F2K 3150 250 泥岩为主,泥质粉砂岩,中粗砂岩,砂砾岩间互F1 3500 350 泥岩、泥质砂岩、下部灰褐色泥岩防漏、喷、卡Q J3650(未穿)150深灰,浅灰色灰岩为主,间夹褐,砖红色泥岩防漏、喷、卡井身结构设计表(1)设计一开井深200±米,表层套管下深199±米,封固上部松散地层,为二开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年月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题目专业学号主要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1、设计主要容: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一口井的钻井工程相关参数的计算,最终确定出钻井、完井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井液、钻井参数设计和完井设计。
2、设计要求:要求学生选择一口井的基础数据,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最终以设计报告的形式完成专题设计,设计报告的具体容如下:(1)井身结构设计;(2)套管强度设计;(3)钻柱设计;(4)钻井液设计;(5)钻井水力参数设计;(6)注水泥设计;(7)设计结果;(8)参考文献;设计报告采用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图表清晰、语言流畅、书写规、论据充分、说服力强,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主要参考资料:王常斌等,《石油工程设计》,东北石油大学校自编教材涛平等,《石油工程》,石油工业,2000《钻井手册(甲方)》编写组,《钻井手册》,石油工程,1990完成期限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年月日前言钻井工程设计是石油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确保油气钻井工程顺利实施和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是钻井施工作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组织钻井生产和技术协作的基础,是搞好单井预算和决算的唯一依据。
钻井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关系到一口井作业的成败和效益。
科学钻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靠钻井设计水平的提高。
设计应在充分分析有关地质和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遵循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按照安全、快速、优质和高效的原则进行,并且必须以保证实施地质任务为前提。
主要目的层段的设计必须体现有利于发现与保护油气层,非目的层段的设计主要考虑满足钻井工程施工作业和降低成本的需要。
本设计的主要容包括:1、井身结构设计及井身质量要求:原则是能有效地保护油气层,使不同地层压力梯度的油气层不受钻井液污染损坏;应避免漏、喷、塌、卡等复杂情况发生,为全井顺利钻进创造条件,使钻井周期最短;钻下部高压地层时所用的较高密度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不致压裂上一层管鞋处薄弱的裸露地层;下套管过程中,井钻井液柱压力之间的压差不致产生压差卡套管等严重事故以及强度的校核。
2、套管强度设计;3、钻柱设计:给钻头加压时下部钻柱是否会压弯,选用足够的钻铤以防钻杆受压变形;4、钻井液体系;5、水力参数设计;6,注水泥设计,钻井施工进度计划等几个方面的基本设计容。
目录第1章设计资料的收集 (1)1.1预设计井基本参数 (1)1.2邻井基本参数 (1)第2章井身结构设计 (4)2.1钻井液压力体系 (4)2.2井身结构的设计 (5)2.3井身结构设计结果 (6)第3章套管柱强度设计 (7)3.1油层套管柱设计 (7)3.2表层套管柱设计 (10)3.3套管柱设计结果 (11)第4章钻柱设计 (12)4.1钻铤的设计 (12)4.2钻铤及钻杆长度的计算 (12)4.3钻柱设计结果 (17)第5章钻井液设计 (18)5.1钻井液的计算公式 (18)5.2钻井液密度转换 (18)5.3钻井液设计 (19)5.4钻井液设计结果 (20)第6章钻井水力参数的设计 (21)6.1泵的选择 (21)6.2泵的各种参数计算 (22)6.3泵的设计结果 (29)第7章注水泥设计 (30)7.1水泥浆的用量 (30)7.2所需干泥灰、清水的用量 (31)7.3顶替时间的计算 (33)7.4防凝时间的计算 (34)7.5注水泥设计结果 (35)第8章设计结果 (36)参考文献 (38)第1章设计资料的收集1.1预设计井基本参数1.2邻井基本参数1.井身结构2.地层压力3.钻具组合4.钻井液性能5.水力参数6.钻井参数7.套管柱设计参数8.注水泥设计参数第2章 井身结构设计2.1钻井液压力体系2.1.1最大泥浆密度b pma max S x +=ρρ(2-1)式中:max ρ为某层套管钻进井段中所用最大泥浆密度,3g/cm ;pm ax ρ为该井段中所用地层孔隙压力梯度等效密度,3g/cm ;b S 为抽吸压力允许值的当量密度,取0.0363g/cm 。
发生井涌情况时k nipmax f b pmax fnk S H H S S ⋅+++=ρρ (2-2)式中:fnk ρ为第n 层套管以下井段发生井涌时,在井最大压力梯度作用下,上部地层不被压裂所应有的地层破裂压力梯度,3g/cm ;ni H 为第n 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m ;k S 为压井时井压力增高值的等效密度,取0.063g/cm ;f S 为地层压裂安全增值,取0.033g/cm 。
2.1.2校核各层套管下到初选点深度ni H 时是否会发生压差卡套()3pmin b pmax mm rn 1081.9-⨯-+=∆ρρS H p (2-3)式中:rn p ∆为第n 层套管钻进井段实际的井最大静止压差,MPa ;pm in ρ为该井段最小地层孔隙压力梯度等效密度,3g/cm ;mm H 为该井段最小地层孔隙压力梯度的最大深度,m ;N p ∆为避免发生压差卡套的许用压差,取12 MPa 。
2.2井身结构的设计2.2.1套管层次与深度的确定根据邻井数据绘制地层压力与破裂压力剖面图,如下图所示。
50010001500200025000.511.52当量钻井液密度(g/cm 3)井深(m )地层压力与地层破裂压力剖面图1.油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2H 的确定由于井深为2100m ,所以确定油层套管的下入为2095m 。
2.表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1H 的确定试取m 280i 1=H ,由邻井基本参数得:3pmax cm g 05.1=ρ,2100pmax =H m 。
预计发生井涌时,由公式2-2,并将各值代入得:()3f1k cm g 566.106.0280210003.0036.005.1=⨯+++=ρ 根据邻井数据可知280m 以下的最小破裂压力梯度为3fmin cm g 6.1=ρ,因为fmin k 1f ρρ<且相近,所以确定表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为m 2801=H 。
3.校核表层套管下入到初选点280m 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压差卡套管参考邻井基本参数得:在此井段3pmax cm g 95.0=ρ,3pmin cm g 9.0=ρ,m 123mm =H 。
由公式2-3得:()()MPa 10377.0109.0036.095.012381.93r1=⨯-+⨯=∆-p 因为N 1r p p ∆<∆,所以不会发生压差卡套管,故表层套管的下入深度为280m 。
4.校核油层套管下入到2095m 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压差卡套管参考邻井基本参数得:在此井段3pmax cm g 05.1=ρ,3pmin cm g 91.0=ρ,m 500mm =H 。
由公式2-3得:()()MPa 8633.01091.0036.005.150081.932r =⨯-+⨯=∆-p 因为N 2r p p ∆<∆,所以不会发生压差卡套管,故油层套管的下入深度为2395m 。
2.3井身结构设计结果查《钻井手册(甲方)》,钻头与套管尺寸匹配结果如下表所示。
井身结构设计表第3章 套管柱强度设计3.1油层套管柱设计3.1.1计算的相关公式1.某井段的最大外挤压力3d oc 10g -⨯=D p ρ (3-1)式中:d ρ为该井段所用泥浆的最大密度,3g/cm ;D 为某段钢级的下深度,m 。
2.某段钢级套管的最大下入深度3D d Dn 10g -⨯=S D ρσ (3-2)式中:D σ为某段钢级套管抗外挤强度,MPa ;D S 为最小抗外挤安全系数,取1.125。
3.套管浮力系数sdB 1ρρ-=K (3-3)式中:s ρ为某段所用钢材的密度,取7.83g/cm 。
4.安全系数抗拉安全系数:.81t =S3.1.2按抗外挤强度设计由下向上选择第一段套管由公式3-1可知最大外挤压力为()MPa 69.2510209581.925.110g 331d oc =⨯⨯⨯=⨯=--D p ρ而允许抗外挤强度为()MPa 91.28125.169.25D oc c =⨯=⋅=S p p查《钻井手册(甲方)》选择第一段套管表3-1 第一段套管钢级选s (kN ) 3.1.3确定第二段套管的下入深度和第一段套管的使用长度1.查《钻井手册(甲方)》选择第二段套管表3-2 第二段套管钢级选择s(kN ) 由公式3-2可知第二段套管下入深度为()m 6.2019125.100981.025.1855.272=⨯⨯=D ,取m 20042=D 。
则第一段套管使用长度为()m 9120042095211=-=-=D D L ,因此套管根数为)(101.9911.91根===L n ,实际取根10=n 。
故第一段套管实际使用长度为)m (911.9101=⨯=L ,第二段套管实际下入深度为()m 2004912095112=-=-=L D D 。
2.双轴应力校核套管实际所受的挤压力为()MPa 574.24200400981.025.1g 2d t =⨯⨯==D ρσ 查《钻井手册(甲方)》可知()()MPa 5112.380101243.00.1397π41104.12146223S =⨯-⨯=-σ故06459.05112.380574.24s t ==σσ 根据曲线可知95.0s z =σσ,则()kN 95.106495.01121sz =⨯=⨯σσσ,因此套管实际所受拉力为()kN 2855.178.725.11102.226913B z =⎪⎭⎫⎝⎛-⨯⨯⨯==-LqK σ。
故()kN 1064.95(kN)1138.318.12855.17szt z =⨯<=⨯=⨯σσσσS ,满足双轴应力校核要求。
3.1.4确定第三段套管的下入深度和第二段套管的使用长度1.查《钻井手册(甲方)》选择第三段套管表3-3 第三段套管钢级选择s(kN ) 由公式3-2可知第三段套管下入深度为()m 3.1559125.100981.025.1512.213=⨯⨯=D ,取m 15002=D 。
则第二段套管使用长度为()m 50415002004322=-=-=D D L ,因此套管根数为)(38.551.95041.92根===L n ,实际取56=n 根。
故第二段套管实际使用长度为)m (6.5091.9562=⨯=L ,第三段套管实际下入深度为()m 494.416.5092004223=-=-=L D D 。
2.双轴应力校核套管实际所受挤压力为()MPa 325.184.149400981.025.1g 3d t =⨯⨯==D ρσ 查《钻井手册(甲方)》可知()()MPa 3.2378101257.00.1397π4110.211036223S =⨯-⨯=-σ故04864.03.23783938.18s t ==σσ 根据曲线可知96.0s z =σσ,则()kN 94896.0.5987sz =⨯=⨯σσσ,因此套管实际所受拉力为()kN 084.1142855.178.725.11102.2266.5092855.173B z =+⎪⎭⎫⎝⎛-⨯⨯⨯=+=-LqK σ 故()()kN 948kN 5312.2058.1084.114szt z =⨯<=⨯=⨯σσσσS ,满足双轴应力校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