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煤知识点总结
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知识点

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知识点一、石油的分馏。
1. 石油的组成。
- 石油主要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十到几千不等。
其中主要含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
例如,汽油中主要含有C₅ - C₁₁的烷烃等。
2. 分馏原理。
- 依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石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石油时,沸点低的成分先汽化,经冷凝后收集,沸点较高的成分随后汽化、冷凝,这样通过不断地加热和冷凝,就可以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
3. 分馏装置。
- 主要包括蒸馏烧瓶(用于盛装石油进行加热)、温度计(测量蒸气温度,以便控制馏分的沸点范围)、冷凝管(使蒸气冷凝为液体)、接收器(收集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分)等。
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下进上出,这样可以使冷凝管中充满冷却水,提高冷凝效果。
4. 分馏产物及用途。
- 汽油:是C₅ - C₁₁的烃类混合物,可作为汽车等内燃机的燃料,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和可燃性。
- 煤油:主要是C₁₁ - C₁₆的烃类混合物,可用于航空煤油,也是家庭照明用的煤油的主要成分,燃烧时火焰稳定、光亮。
- 柴油:C₁₅ - C₁₈的烃类混合物,广泛用于柴油发动机,如卡车、拖拉机等的燃料,其能量密度较高。
- 润滑油: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类,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可减少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保护机械部件。
- 重油(沥青等):沸点较高、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烃类,可用于铺路等,如沥青就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
5. 石油分馏的特点。
- 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在分馏过程中只是将石油中的各成分根据沸点不同进行了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煤的干馏。
1. 煤的组成。
-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其主要元素有碳,还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硫等元素。
2. 干馏原理。
- 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在干馏过程中,煤中的各种成分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
3. 干馏产物及用途。
- 焦炭:是煤干馏的固体产物,主要成分是碳。
电厂燃料知识点总结

电厂燃料知识点总结一、化石燃料1. 煤煤是一种主要化石燃料,具有高热值、储量丰富和相对低廉的价格等特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煤的种类有石煤、烟煤、无烟煤等,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较大,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2. 石油石油作为重要的化石燃料,其燃烧产生的能量大,热值高,易于储存和运输,因此广泛应用于发电、交通和工业等领域。
但是石油资源有限,价格波动较大,且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较大,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3. 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
由于其燃烧效率高、运输和储存方便等优点,天然气在发电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二、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能源,具有可再生、清洁、低碳等特点,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备受关注。
生物质能源的种类包括生物质颗粒、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气等,广泛应用于发电、供热和交通等领域。
三、核能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燃料为铀、钚等核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巨大,而且二氧化碳排放几乎为零,对环境影响极小。
核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一些国家是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
虽然核能在发电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由于核废料处理、安全风险等问题受到一定的争议。
电厂燃料的选择对于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各种燃料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未来,随着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因此,电厂燃料的发展趋势将朝着多元化、清洁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单元 地球资源(知识点总结)-六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

第9课《煤石油天然气》1.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用途十分广泛。
2.煤、石油和天然气有哪些用途?①煤可以发电、生产水泥、家用燃料、供暖、冶金。
实际生活中,煤不仅是重要的能源,也是治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还用于炼焦、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
②石油的用途可以合成橡胶、通用燃料、硬化路面、制造塑料、制造化纤。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石油的用途很多,还可以利用石油生产化妆品、洗涤剂、颜料等。
③天然气的用途可用于汽车燃料、制造化肥、家用燃气、工业切割。
3.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属于能源。
4.如何合理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①改进工业技术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
②节约能源,不随意浪费资源。
③有计划进行开采。
5.煤的形成:远古时代,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
由于地质变化,湖泊、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沉积的泥沙覆盖。
时间久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
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经过几百万年,变成了煤。
6.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1)泥沙覆盖在海洋生物的遗骸上,沉积成为岩石。
(2)随着堆积层越来越厚,遗骸逐渐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3)石油和天然气向地球表面上升,直到被岩层挡住。
(4)在岩层下方的储油层中,天然气位于石油的上方。
7.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形成的。
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8.我收集的家庭节能的小妙招:(1)照明采用节能灯。
(2)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3)绿色出行等9.我知道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用途:用途煤发电、生产水泥、家用燃料、供暖、冶金石油通用燃料、合成橡胶、石油、硬化路面、制造塑料、制造化纤天然气汽车燃料、制造化肥、家用燃气、工业切割、为工业生产提供能量10.我研究煤、石油和天然气蕴含的能量来源的记录:形成过程推想:煤、石油、天然气蕴含的能量来自哪里?煤远古时代,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
能源常识知识点总结

能源常识知识点总结能源是维持人类社会生活运转的基础,它来源广泛,形态多样,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能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在此背景下,深入了解能源的知识,了解各种能源的特点、利弊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我们解决能源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能源的分类及特点1.化石能源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
它们是地球上几百万年前生物遗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过长期地质作用生成的一种能源。
化石能源具有储量大、开采方便等特点,但同时存在污染环境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2.核能核能是指从放射性核素的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包括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
核能具有能量密度大、不排放温室气体等优点,但核辐射的安全问题和核废料处理等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
3.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它们以自然界的再生过程为基础,具有可持续利用的特点,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调整和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4.氢能氢能是指利用氢气进行能量转换的一种能源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清洁、高效、储量丰富。
氢能可以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能源利用的问题与挑战1.环境污染化石能源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导致大气污染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核能的辐射风险和核废料处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资源枯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已经到了井水尽头的时候,其资源储量逐渐减少,采掘难度和成本逐渐增加,必须加快转型发展新能源。
3.能源安全全球能源供应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国际能源市场波动频繁,能源安全问题成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三、能源发展的趋势1.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主要指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我们周围的能源知识点总结

我们周围的能源知识点总结能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以下是一些关于我们周围能源的知识点总结:1. 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最常见的化石燃料。
它们是通过数百万年来植物和动物遗骸的分解形成的。
化石燃料在发电、交通和加热等方面广泛使用。
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最常见的化石燃料。
它们是通过数百万年来植物和动物遗骸的分解形成的。
化石燃料在发电、交通和加热等方面广泛使用。
2.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的能源,不会枯竭或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太阳能、风能和水能都是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它们可以通过光电效应、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来转化为电力。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的能源,不会枯竭或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太阳能、风能和水能都是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它们可以通过光电效应、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来转化为电力。
3. 核能:核能是通过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
核裂变是指重核的分裂,核聚变是指轻核的融合。
核能在发电方面被广泛使用,具有巨大的能源输出和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核能:核能是通过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
核裂变是指重核的分裂,核聚变是指轻核的融合。
核能在发电方面被广泛使用,具有巨大的能源输出和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4. 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指在能源使用中获得所需服务的能力。
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能源浪费的重要方法。
例如,使用节能灯、改善建筑绝热性能和购买高效能电器等。
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指在能源使用中获得所需服务的能力。
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能源浪费的重要方法。
例如,使用节能灯、改善建筑绝热性能和购买高效能电器等。
5. 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能源消耗对环境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减少能源消耗和寻找低碳排放的替代能源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能源消耗对环境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减少能源消耗和寻找低碳排放的替代能源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有机物较全的知识点总结

(l)△H=-12804KJ·mol-1
C6H12O6 2C2H5OH+2CO2↑
淀粉
1、水解
五、蛋白质与氨基酸
1、组成元素:C、H、O、N等,有的有S、P
2、性质
(1)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2)★盐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
一、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
石油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和氢,同时还含有S、O、N等。主要成分各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还溶有气态和固态的碳氢化合物
煤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的含量是C其次H、O
二、结构
1、甲烷:分子式:CH4结构式:
电子式 正四面体结构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
硝化反应
用途:基础化工原料、用于生产苯胺、苯酚、尼龙等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乙醇
1、结构
结构简式:CH3CH2OH官能团-OH
医疗消毒酒精是75%
2、氧化性
①可燃性
CH3CH2OH+3O2 2CO2+3H2O
②催化氧化
2CH3CH2OH+O2 2 CH3CHO+2H2O
断1、3键
2 CH3CHO+ O2 2 CH3COOH
3、与钠反应
2CH3CH2OH+2Na 2CH3CH2ONa +H2↑
用途:燃料、溶剂、原料,75%(体积分数)的酒精是消毒剂
二、乙酸
1、结构
分子式:C2H4O2,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OOH
国家能源知识点总结

国家能源知识点总结一、能源的概念和分类能源是指能够产生功的物质或现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根据其来源和形式的不同,能源可以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1. 传统能源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使用的能源。
传统能源的主要特点是储量大、易获取、成本低,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放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燃烧过程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2. 新能源新能源是指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具有使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可再生性强等特点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等。
新能源是人们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替代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指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过程。
不同类型的能源开发利用方式各有特点,需根据资源的性质和地理环境的不同进行选择。
1. 煤炭的开发利用煤炭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能源资源之一,具有储量大、用途广泛的特点。
煤炭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和工业生产,同时也可以用于城市供暖和家庭使用。
但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2.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化工等领域。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主要通过钻井和提炼等方式进行,然后由管道、卡车、轮船等运输工具进行运输。
随着现代化交通和工业的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3. 水能的开发利用水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主要通过水电站进行开发利用。
水电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稳定的发电能力和较低的发电成本,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和城市居民生活。
但水电站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资源,同时也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4. 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新能源范畴,具有资源分布广泛、环境友好、可再生性强等特点。
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初中地理知识

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知识点的认识】1、中国煤炭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 6 省.2、中国石油分布特点:①陆上:东北(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华北(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冀东油田);西北西南(西南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青海油田、吐哈油田);华中(中原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②海上:渤海(蓬莱 19﹣3 油田)、东海(春晓油气田)、南海(莺歌海盆地).3、中国天然气分布特点:天然气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陆上西部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柴达木、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松辽、渤海湾盆地,以及东部近海海域的渤海、东海和莺﹣琼盆地,目前这 9 个盆地远景资源量达 46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资源总量的 82%;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6.21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的 93%;剩余资源量 40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剩余资源量的 81%.【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我国自然资源中,煤炭是丰富的省区是山西省,第一和第二大油田分别是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南方地区以有色金属矿居主多,青藏地区以清洁能源居多.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地区,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分析:能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既是世界能源资源大国,也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加速发展能源工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目前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必须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解答: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分别是国内第一、第二大油田,它们的石油产量要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山西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份.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比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矿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 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青藏高原的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等 5 种能源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能源,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 3000 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故答案为:山西省;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有色金属;清洁能源;青藏地区;四川盆地.点评:考查我国能源的分布,要理解记忆.【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概况.可结合自然资源分布图理解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石油煤●教学目的:1、常识性介绍石油的分馏及其产品和用途。
2、使学生了解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3、常识性介绍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
4、使学生了解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概括和煤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节约能源和防止污染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石油分馏和裂化●教学难点: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实验●教学方法:自读课具体操作:1、教师作好教材P141【实验5-11】2、引导学生利用晚自习、课余时间进行预习,指导学生阅读《思维点拨》P46——47页的知识归纳。
3、采用课堂测验的形式,检验自学效果。
(检测题附后)某人坐在空调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观察到这辆卡车在起动和刹车时排出黑烟,由此可推断这辆卡车所用的燃料是(C )A、酒精B、汽油C、柴油D、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都属于石油产品。
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源物质,也是发展石油化工生产各种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即能源物质,化工资源)现在让我们接近石油,让石油接近生活。
一、石油1、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遇到)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石油或石油产品?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主体。
可以说,没有石油化工,就没有现代化的生活。
睁开眼睛,到处都是三大合成的制成品——穿的衣服大多是合成纤维,用的电器外壳是塑料制品,汽车,飞机的轮胎是橡胶制品,而三大合成的基础材料便是石油化工产品——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甚至可以说全世界6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与石油化工有着密切的关系。
合成纤维的发展,使人类用于种植棉花的土地减少,可以种植更多的粮食。
石油工业加速化肥工业的发展(石油气生产尿素)塑料“白色革命”——农用薄膜,塑料袋,方便盒等。
天然气,煤油,汽油,柴油,润滑油等,农药,医药,染料,油漆,洗涤剂等是石油化工的产品。
李四光的故事:早年中国在石油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毫无基础,要从外国进口,因此石油叫“洋油”,中国也叫“贫油国”,后来李四光不畏洋人的权威,毅然回国,致力于中国石油的勘探和开采事业,终于使我们的祖国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当然,石油和石油化工生产为人类带来了不少便利,可如果不注意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石油将会枯竭,我们就必须寻找新能源。
如果不注意环境卫生,白色污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含有哪些物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石油中主要元素是C、H(97—98%),少量的S、O、N等。
石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不同而不同。
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
3、石油分馏——物理变化,得到饱和烃依据石油中各种物质沸点不同将石油进行加热,沸点低的(含碳数少的)先汽化,从而和其他物质分离开来。
分馏得到的物质叫馏分。
馏分仍然是沸点接近的多种烃的混合物。
[演示]【实验5-11】[介绍]主要仪器[讲解]安装、拆卸的次序:安装时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拆卸时从右到左,从上到下。
[提问] 1、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加热装置和蒸馏石油的装置有何异同。
2、冷凝管中水流方向如何?3、先接通冷水还是先点酒精灯?4、能否用烧杯盛接馏分?[回答]1、为了防止暴沸,都使用了碎瓷片。
都使用了温度计,但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不同,制乙烯时水银球应浸没在反应物中,测溶液的温度。
而蒸馏石油时,水银球应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略向下处,用来测蒸汽的温度。
石油分馏需要冷凝管,制乙烯不需要冷凝管。
2、下进上出。
利用逆流交换原理,使馏分充分冷却,提高冷凝效果。
3、先通冷水。
4、不能用烧瓶盛接馏分,因为馏分易挥发。
常压分馏的产物:C4以下,石油气、C5—C11汽油、C11—C16煤油、C15—C18柴油C20以上,重油对重油进行减压分馏的产物:凡士林、石蜡、沥青、石油焦等。
因为重油沸点已经很高,想通过高温分馏,设备不允许,且有机物还易分解,所以减压就可以降低沸点4、石油的裂化——化学变化,得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目的:为了提高轻质油特别是汽油的产量。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裂化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前者要求温度很高,对设备要求很高,且易发生结焦现象,所以现逐步被催化裂化代替。
如:5、石油的裂解——化学变化,得到不饱和烃定义:使用更高温度(1000度以上)使长链分子断裂成乙烯、丙烯等各种短链的烃。
裂解是深度裂化。
裂解气:乙烯、丙烯、异丁烯及甲烷、乙烷、丁烷、炔烃、硫化氢和碳的氧化物等。
所以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二、煤1、了解煤的组成和分类我国的煤储量,使用量居世界前茅,但煤的综合利用水平却很低,绝大多数煤被直接作为燃料燃烧掉,造成恶劣极大的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是植物转变而来。
由高等植物变成的煤称腐植煤,由低等植物变成的煤叫腐泥煤。
煤和碳不是一回事,煤的主要成分是C,还含少量的H、O、S、N及无机矿质。
总之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按照煤中含碳量的高低可分为无烟煤(95%),烟煤(70—80%),褐煤(50—70%),泥煤(50—60%)2、煤的干馏——化学变化定义: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也叫煤的焦化。
介绍萘,尤其是萘的一取代物和二取代物数目。
3、煤的气化和液化①作用:使煤变成清洁能源,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②煤的气化: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a、反应原理:高温条件下:C(s)+ H2O(g)===CO(g)+ H2(g)b、煤气的成分、热值及转化煤在空气中燃烧:低热值气CO、H2、N2气CO+3H2 高温CH4+ H2O 高热值气CH4化在氧气中燃烧:中热值气CO、H2、CH4③煤的液化:把煤转化成液体燃烧的过程直接液化:把煤和适当的溶剂混合后,在高温、高压下使煤与H2直接作用生成液体燃料。
煤的液化间接液化:先把煤气化成CO和H2,然后再经过催化合成,得到液体燃料(如甲醇等)自学检测一、填空题1、石油所含的元素主要成分是和,它主要是由各种、、组成的。
2、选择填空:以下过程属于: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1)水的蒸馏()(2)煤的干馏()(3)石油的裂化()(4)石油的裂解()(5)石油的分馏()3、按要求书写反应方程式:(1)十六烷裂化:(2)煤气化的主要方程式:该反应属于热反应。
4、石油蒸馏时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冷凝水应从口进,口出。
5、是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也叫。
二、选择题: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汽油B、含C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液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煤主要含有氢、氮、硫、氧等元素D、煤中含有甲苯、二甲苯、苯,可以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7、下列石油分馏产物中,沸点范围最高的是()A、汽油B、柴油C、煤油D、润滑油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各种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B、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的混合物D、以煤为主要原料,不仅可以合成甲醇,还可以加工成高级汽油9、下列物质中,可以从煤焦油中提取的是()A、酚类B、凡士林C、汽油D、粗氨水10、工业炼焦的主要目的是()A、制备优质焦碳B、提高煤焦油产量C、提高焦炉气产量D、提高芳香烃含量11、下列物质没有固定沸点的是()A、1—己烯B、苯C、汽油D、粗氨水12、下列情况中,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①②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13、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B、主要提高汽油的产量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D、主要提高汽油的质量14、下列商品中不能称为“绿色商品”的是()A、无铅汽油B、无磷洗衣粉C、无氟冰箱D、无碘食盐15、丁烷催化裂解,生成两种烯烃和两种烷烃。
若丁烷的裂解率为90%,且裂解后两种烯烃的质量相等,则裂解后得到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态烃,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A、11%B、19%C、40%D、50%三、计算题(14分)16、取标准状况下CH4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840mL,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0.600g。
计算:(1)碱石灰吸收后所剩余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2)原混合气体中CH4跟O2的体积比。
答案:1、碳、氢,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混合物2、A 、B 、B 、B 、A3、(3分)(3分) 吸热 (2分)4、防止液体暴沸,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下,上。
5、乙烯产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煤的焦化6、CD7、D8、BD9、A 10、A 11、C 12、D 13、C 14、D 15、B 16、《思维点拨》P 53C 16H 34催化剂加热、加压C 8H 18 C 8H 16+C H 2O CO H 2++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