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药用植物栽培学

合集下载

(完整版)简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完整版)简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1.简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3 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4 中药材的地道性5药材市场的特殊性4.概述中药材GAP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1.阐述植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的含义及其意义?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由于内部和外部环境(包括空间、水、肥、光、温等条件)的限制,使植物生长的基本的方式呈现“慢—快—慢”的“S”形变化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植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

这种生长速度呈周期性变化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过程称为生长大周期,或称大生长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

利用这些关系,可以通过栽培措施控制产品器官(块茎、果实等)的生长速度及生长量,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植物生长周期的规律表明,任何需要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必须在生长速度达到最高前实施用,否则任何补救措施都将失去作用。

2.简要介绍碳氮比假说及其意义?体内糖类与含氮化合物的比值(即C/N)高时,植株就开花;而比值低时,植株就不开花即通过控制肥水的措施来调节植物体内的C/N,从而适当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在果实类木本药用植物栽培管理中,可利用砍伤或环剥树皮等方法,使上部枝条累积较多糖分,提高C/N,促进花芽分化而提高产量。

3.概述植物个体发育过程?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再收获种子为止的过程称为个体发育1.种子时期指从种子的形成至开始萌发的阶段。

2.营养生长时期指植株的根、茎、叶等营养体生长旺盛期、休眠期。

3.生殖生长时期指植物在营养生长基础上,内部开始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逐渐转向生殖生长,孕蕾、开花、结实。

这一时期可分为花芽分化期、开花期、结果期。

[药用植物栽培学][1].郭巧生.文字版

[药用植物栽培学][1].郭巧生.文字版

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现代化示范教材药用植物栽培学
郭巧生主编
编审人员
主编郭巧生(南京农业大学)
副主编(按姓氏笔画为序)
孔令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建华(山东农业大学)
王康才(南京农业大学)
张重义(河南农业大学)
林文雄(福建农林大学)秦民坚(中国药科大学)
谈献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郭玉海(中国农业大学)
梁宗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者(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平(广州中医药大学)
孔令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文全(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长林(南京农业大学)
王建华(山东农业大学)
王康才(南京农业大学)
王朝梁(云南文山三七研究所)刘丽(南京农业大学)
刘合刚(湖北中医学院)
刘晓龙(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
学校)
孙启时(沈阳药科大学)
吴锦忠(福建中医学院)
张重义(河南农业大学)李云翔(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陈建伟(南京中医药大学)
林文雄(福建农林大学)
武孔云(贵阳中医学院)
徐德然(中国药科大学)
秦民坚(中国药科大学)
谈献和(南京中医药大学)
郭巧生(南京农业大学)
郭玉海(中国农业大学)
梁宗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董诚明(河南中医学院)
缪剑华(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
魏胜利(北京中医药大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就是研究药用植物栽培的学科,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药用植物部位的品质、产量形成的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实现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规范化栽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药用植物栽培:从种植环境选择开始,导播种、田间管理、采收、产地加工等整各生产过程。

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1栽培种类多,学科范围宽2多数药材的生产、研究处于开发利用的初级阶段3药材生产对产品质量性状要求严格4药材生产地道性强5药材生产计划的特殊性。

地道药材:就是传统中药材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地上茎的变态:1叶状茎和叶状枝(仙人掌、天门冬);2刺状茎(山楂、皂荚);3茎卷须(恬楼、丝瓜)。

药用植物茎的生长,其生长习性:1立直生长;2缠绕生长;3攀援生长;4匍匐生长。

温度、光照、水分等生态条件常可影响根冠比值。

生态因子可划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和生物因子。

生态因子和生活因子的区别:其中日光、热量、水分、养分、空气等是药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药用植物就无法生存,这些不可缺少的因子又称为药用植物的生活因子或生态因子。

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药用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1耐寒的药用植物;2半耐寒的药用植物;3喜温的药用植物4耐热的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种类不同,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同,通常分为阳生、阴生,和中间型植物。

药用植物兑水的适应性及方式:1旱生植物;2湿生植物;3中生植物;4水生植物。

*土壤处在正常含水量的条件下,根系入土较深;在潮湿土壤中,药用植物根系不发达,多分布于浅层土壤中,而且生长缓慢。

在干旱条件下,药用植物根系下扎,入土较深。

药材品质的内涵:药材的品质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形状。

内在质量是指药用成分或有效成分的多少,有无农药残留;外观性状指药材的色泽、质地、大小和形状。

目前已明确的药用成分有:糖类、苷类、木脂素类、萜类、挥发油、鞣质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多肽、蛋白质和酶、脂类、有机酸类、木之泪、植物色素类、无机成分等。

药用植物栽培学PPT课件

药用植物栽培学PPT课件

.
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
三月以上旬为上时,中旬为中时,下旬为下 时。一亩下种5石,其种还用三月中掘取 者, 逐犁后,如禾麦法,下之。至四月末、五月初 生苗迄,至八月尽、九月初根成、中染,若须 留为种者,即在地中勿掘之,待来年三月取之 为种,今秋收讫,至来年更不须种。
——《齐名要术》 贾思勰,北魏农学家,著成综合性农书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 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其中记录 了地黄、吴茱萸、红花、姜、栀子等多 种药用植物的具体栽培方法。
.
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离骚》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 诗与中医药相互交融,艺术与医药相 通,在现存的屈原诗中,与中药相关 的有19首,其中植物类药物多达50多 种,诗中一些中草药的形态、生长、 栽培、采集、被描绘得栩栩如生、酣 畅淋漓。
.
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
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载有252种植物类药材,并概括地 论述了药材的生境、采集时间及贮藏等。
唐代苏敬等编著的唐《新修本草》(657-659)全书载药 850种,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宋代唐慎微编撰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载的药材达 1784种,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72种,如川芎、姜黄、百合、葫 芦巴、山药、广藿香、地黄、茯苓、栀子等。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于2002年3月18日经国家药品 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本规范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2016年2月3日取消。2017年10月30日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稿)》征求意见稿。
2015年4月27日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整体关于中药材的专题规划。规划中明确了中 药材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措施,为未来几年我国中药材种 植业指明了建设方向。

南京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考研

南京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考研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南京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考研南京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原中药材和药用植物专业)为国家一级学科,是我国部属高等农业院校中的一个新兴特色专业,跨越农学和中药学两大学科,主要培养从事药用植(动)物引种驯化、栽培(饲养)、育种、中药资源研究和持续开发利用,以及中药材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自1985年中药专业设置以来,已培养了200多名专科生和210多名本科生,多数学生已成为中药研究、生产或经营企业的业务与技术骨干,特别是在近年国家推行的中药现代化行动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施行过程中,本专业毕业生大多已成为主要的技术中坚。

本学科现有教职工12人,其中具博士学位5人,教授5人,副教授2人。

目前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自然科学基金2项。

更为重要的是本学科带头人作为国家中药材GAP 的起草专家,积极参与了有关GAP 的起草和实施工作。

因此本学科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本学科硕士点为2003年新增,设有目前我国部属高等农林院校中唯一的一个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本学科真诚希望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热忱欢迎有志于从事中药事业的人士前来报考、攻读硕士学位,为我国的传统瑰宝——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导师队伍和研究方向:郭巧生教授(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药用植物(动)物引种驯化、中药材质量监控);侯喜林教授(中药资源与化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王恬教授(中药资源研究与利用、中药材质量监控);王庆亚教授(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胡元亮教授(中药资源与化学);王康才副教授(药用植物栽培与生理);徐迎春副教授(药用植物栽培与生理)。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药用植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药用植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药用植物:含生物活性成分能用于防病治病的天然药物。

地道药材: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和特定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产生的药材,其品质优产量稳定疗效可靠。

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所有植物的绿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6-10)花芽分化:由叶芽的生理组织转变为花芽的生理组织状态的过程。

(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周期性:植物受自身的制约,环境节律的影响而产生周期性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

年周期:甚植物每年都有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并呈出周期性生长发育规律。

温周期: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

(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结实、植物产品的品质)临界温度:气温低于植物所能适应的最低温度而使植物受害的温度。

临界时间:临界温度或更低温度使植物受害最短的时间。

春化作用:由低温诱导而促进植物开花的现象。

有效0-10℃,最适1-7℃。

光周期:植物对于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花芽分化、开花结实、分支习性、地下器官的形成)临界日长:昼夜周期诱导短日照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时数或诱导长日照植物开花所需最短日照时数。

蒸腾耗水量:植物生理需水量(蒸腾系数表示,每形成1g 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克数)。

土壤肥力:土壤供给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分配系数:生物产量转换成经济产量的比值。

生理成熟: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的能力。

休眠:有生命力的种子即使吸收一定水分并臵于适宜温度通气条件下也不能发芽的现象。

后熟:处于自然休眠的种子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而使种子能够发芽的过程。

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植物结构与配臵的总称。

配臵:种植植物在区域或田地上的分布。

复种: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2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熟制:一年为单位,表示种植季数)。

休闲:复种的反义词,指耕地在可种季节不栽种。

立体种植:同一块土地上多种作物以平面、时间上多层次的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茬口:植物在轮作中给予后植物影响的前茬植物及茬地的泛称。

《药用植物栽培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
注 :F ∞ o

=6 9 . 4, r00 I:1 . 80
20 ,9 4 :3 —3 . 0 2 1 ( )5 45 6
表 3方 差 分析 结果 表 明 ,处 理 问 F:16 6 0> 4 . F =1 . ㈣ 80,表 明差 异 达 极 显 著 水 平 。采 用 新 复极 差 法 ( S 法 ) 进 行 了 多 重 复 比 较 测 验 ,结 果 见 SR
; 栽培技 术 内容 。配套 光盘 除收栽 了全 书 内容 外 , 收 录 了国 内外有 关 药用植 物 生 产 的 法规 和 条例 , 化 还 以及 i 大量 与本 书有 关 的彩 色数 码 图片 , 教 学 时选 用。 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
本书主要作为农林和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药、 药用植物或相近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同时亦可供有 i
113h 0 ,无 霜 期 32d 0 ,这 种 气 候 条 件 下 种 植 叶 下
珠 ,以 9 月 下 旬 时 收 获 产 量 最 高 ,公 顷 产 鲜 重 1 5 . 5k ,较 1 中旬 收 获的增 产 4 . 59 4 1 g 0月 15% ;较 1 1月上旬 收 获 的 增 产 9 . 6 3% ;1 0月 中旬 收 获 的 较
前后收获。匮
参考 文献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 1 上册 ) M] [ .上海 : 上海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O 6 9 5 2 0 :o .
[ ]谢志春 , 2 陈智平 , 苏洁寒 , .抗 乙肝 表 面抗原 中草 药 的 等 筛选( 体外及树 鼠句动物试 验) J .广西 医科 大学学报 , []
[ ]谢志春 , 慧宁, 4 胡 谭机永 .叶下珠 复方对 四氯化碳 所致 小 鼠肝损伤 的保 护作 用及 影响 【 ] J .广 西 医 学 ,02,4 2 0 2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

一、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人们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接触并了解到某些动植物对人体可以产 生影响,进而逐步创造了原始医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七十毒 "(《淮南子· 修务训》)的传说,则充分反映出我们祖先从十分遥远 的时代,便开始在实践中认识药物、应用药物。这个时期没有药用 植物栽培,也谈不上中药材质量,人们只是采挖野生植物资源供药 用。
中药材GAP在国际上才是近几年刚开始的,是以天然药材为原 料的药品生产质量控制配套技术规范来研究的。日本1992年厚生省 药物局组织编撰并发行了《药用植物栽培与品质评价》,相当于药 用植物GAP中的操作规范。日本药用植物栽培与评价的主要项目涵 盖植物名、利用部分、植物性状、药材性能及产地、栽培种特性、 栽培法、特性分类、栽培历史和资料9个方面,对药材生产的全过 程分别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1998年3月欧共体药协会制定了《药用与芳香植物种植管理规 范(GAP)》。从种子繁殖材料、栽培、收获、初加工、包装、贮 存运输、设备、人员及设施、文体记录、教育和后期保证11个方面 进行了严格规范,特别强调在栽培过程中严禁重金属和其他化学物 质污染产地环境(土地、水体、大气)。
二、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是根据药用植物不同种类和品种的 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充 分发挥其遗传潜力,探讨并建立药用植物稳产、优质、高效栽培的
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中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的生产目标。药用植物栽培涉及保证“植物-环境-措施”这一农业 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各项农艺措施,包括了解不同药用植物的特征 特性,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地 整地、繁殖和播种、田间管理、防病治虫等各种栽培技术措施 。 研究药用植物栽培,必须掌握与药用植物群体(生物学特征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连作障碍:在同一块土壤中连续栽培同种或同科作物时,即使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也会出现生长势变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的现象。

2连作减产原因:1.植物生长发育全过程或某个生育时期所需的养分不足或肥料元素的比例不适宜;2•病菌害虫侵染源增多,发病率、受害率加重;3. 土壤中该植物自身代谢产物增多,土壤PH等理化性状变差,施肥效果降低; 4.伴生杂草增多。

3采收期的确定: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产品器官的生长动态结合起来考虑,同时也应注意药材的商品性状。

由于药材种类多,入药部位不同,其釆收期的确定也要区別对待。

第一,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品器官产量高峄期一致时,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在采收商品价值最高时釆收。

这有两种情况:①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高峰期,而产品器官产量变化不显著的,则以含量高峰期为最佳采收期。

②有效成分含量变化不显著,而产量有显著高峰期者,则以产量高峰期为最佳采收期。

第二,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品器官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则应以有效成分含量与产量之积最大时,为最适釆收期。

4根和根茎类、皮类、叶类、果实类和种子类、全草类药材多在何时采收为宜: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 2.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3.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叶片繁茂、颜色青绿、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4.花类:多在含苞待放时采收, 5.果实种子类:多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

6.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如穿心莲、淡竹叶等;有的在花盛开时采收,如青蒿、荆芥、香薷等。

而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收的药材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药材习称“花茵陈”。

5当年播种收获的、栽培 2〜3年、3〜5年、5〜8年收获的药材举例 3种以上:1.当年播种收获:牛膝、玄参、半夏、天麻、地黃、北沙参、浙贝母、菘蓝和天南星等 2 2~3年:乌头(附子)、柴胡、黃芪、当归、白芷、防风、黃苓、白术、云木香、土木香、党参、桔梗、前胡、知母、独活、缬草、商陆、射干、百合、丹参、平贝母、峨参和何首乌等。

3. 3~5 年: 细辛、大黃、芍药、三七、甘草、百部、天门冬、远志和穿山龙等。

4. 5~8年:人参、黃连和巴戟天等。

6.1年生、2年生、多年生药用植物各列出3种 1.一年生:薏苡、曼陀罗、丝瓜、赤小豆,绿豆、王不留行、颠茄、红花、苋菜、续随子、补骨脂、扁豆 2. 二年生:当归、白芷、独活、牛蒡、水飞蓟、菘蓝 3.多年生:草本:人参、细辛、党参、大黄、百合、贝母、芍药、沿阶草。

7药用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 1.耐酸养麦、肉桂、黄连、槟郎、白木香、萝芙木、芒箕、山茶、杜鹃 2.耐碱宁夏枸杞、土荆芥、藜、红花、甘草、碱蓬、花椒、蒺藜8种子休眠的原因:1.种皮限制坚实种子,种皮具蜡质、革质,不易透水、透气,产生机械约束作用山茱萸、皂角、盐肤木、穿心莲 2.胚未成熟高低温型;低温型;二年种子;上胚轴休眠3.萌发抑制物质的存在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酚类、醛类 4.次生休眠9促进种子萌发的处理方法:1.浸种催芽2.机械损伤3.超声波及其他物理方法4.化学处理5.生长调节剂处理6.积层处理10种子寿命类型: 1.短命种子白头翁、辽细辛、芫花 2.中命种子大黄、丝瓜、南瓜、桃、杏、核桃、郁李、黄芪、皂角、甘草 3.长命种子豆科、锦葵科11植物发育的理论:1.成花素假说植物在适宜光周期诱导下,叶片产生一种类似激素性质的物质,成花素传递到茎尖端的分生组织,从而引起花芽分化。

2.开花抑制假说植物在非诱导条件下,体内产生一种或几种开花抑制物,从而使植物不能开花。

3.碳氮比假说糖类与含氮化合物的比值(C/N )高时,植株就开花,比值低时,植株不开花。

4.阶段发育学说植物生长与发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已明确的阶段有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

12花芽分化的类型:1.夏秋分化类型花芽分化一年一次,于6-9月高温季节进行,至秋末花器官主要部分完成花芽分化,第二年早春后开花。

牡丹、丁香、梅花。

2.冬春分化类型柑橘类从12月--次年3月完成花芽分化,特点分化时间短并连续进行。

3.当年一次分化的开花类型萱草、菊花。

4.多次分化类型月季、忍冬。

5.不定期分化类型凤梨科、芭蕉科。

13药用植物对温度要求: 1.耐寒的药用植物人参、细辛、百合、平贝、大黄、羌活、五味子、薤白、刺五加。

2.半耐寒的药用植物菘蓝、黄连、枸杞、知母、芥菜、萝卜。

3.喜温的药用植物颠茄、枳壳、川芎、金银。

4.耐热的药用植物槟郎、砂仁、苏木、丝瓜、罗汉果、刀豆、冬瓜、南瓜。

14药用植物对光照度要求: 1.阳生植物北沙参、地黄、菊花、红花、芍药、薯蓣、颠茄、龙葵、枸杞、薏苡、知母。

2.阴生植物人参、西洋参、三七、石斛、黄连、细辛、淫羊藿。

3•中间型植物天门冬、麦冬、冬花、豆蔻、款冬、萬苣、紫花地丁、大叶柴胡。

15药用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1.长日植物红花、当归、牛蒡、萝卜、紫菀、木槿、除虫菊、莨菪、大葱、大蒜、荠菜 2.短日植物紫苏、菊花、穿心莲、苍耳、大麻、龙胆、扁豆、牵牛花3.日中性植物曼陀罗、颠茄、地黄、蒲公英、千里光、养麦、丝瓜。

16药用植物对水的适应性:1.旱生植物芦荟、仙人掌、麻黄、骆驼刺、景天科植物。

2.湿生植物水菖蒲、水蜈蚣、毛茛、半边莲、秋海棠、灯芯草3•中生植物绝大多数陆生药用17需肥量:1.大:地黄薏苡大黄。

2•需肥量中:曼陀罗、补骨脂、贝母。

3•需肥量小:小茴植物4•水生植物泽泻、莲、芡实(挺水)浮萍、眼子菜、满江红(浮水)金鱼藻(沉水)香、柴胡、王不留行。

4•需肥量很小:马齿苋、地丁、高山红景天18 土壤耕作的措施:1.基本耕作翻耕、深松更、旋耕 2.表土耕作耙地、旋耕、镇压、开沟、做畦、起垄、筑埂、中耕、培土19栽培植物布局的原则:1、满足需求原则(自给性、市场、国家或地方政府及其医药部门)2、生态适应(基础)3、可行原则4、生态平衡原则。

20间套作的技术原理:1、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品种搭配(株型方面选择高杆与矮杆、圆叶与尖叶,深根与浅根搭配,适应性方面,喜光与耐阴,固氮与耗氮搭配;根系分泌物要互利无害,注意植物间的竞争和化感作用)2、建立合理的密度和田间结构(总的密度要适当,既要通风透光良好,又要尽可能提高叶面积指数。

主要作物占较大的比例,副作栽培植物为套作前作时,要为后播主栽培作物留好空行)3、采用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21评价药植品质的指标:1.内在质量药用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的含量等。

2.外观性状色泽(整体外观与断面)质地、大小、整齐度、形状。

22提高药材产量途径1.提高源的提供能力:①增加光合作用的器官;②延长叶片寿命;③增加群体的光照强度;④创造适宜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温、水、肥条件;⑤提高净同化率;2.提高库的储积能力:①满足库的生长发育的条件;②调节同化物的分配去向3.缩短流的途径。

23提高药材品质途径1.重视药材品种的选育工作;2.完善栽培技术措施:①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②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3.改进与完善加工工艺和技术。

24营养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特点: 1.营养繁殖:①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的遗传性状。

②对园林植物中不能结实的品种可以用营养繁殖。

③繁殖速度快。

④可制造一些特殊造型的植物。

⑤简便、经济。

2.有性繁殖:有性繁殖,种子繁殖,繁殖量大,繁殖速度快。

25主要树形:1.主干形2.疏散分层形3.基部三主枝小弯曲半圆形4.十字形5.自然圆头形6. 主枝开心圆头形7.多主枝自然形8.自然杯状形9.自然开心形10.丛枝形11.纺锤形12.细纺锤形13.圆柱形14.自然扇形15.斜脉形16.棕榈叶形17.双层栅篱形18.Y形26加工的目的和意义:①纯净药材,防止霉烂变质;②保持药效,便于利用;③利于储运,保证供应。

27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和发展方向: 1.中药材GAP概念:《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的缩写,该规范是从保证中药材品质出发,控制中药材生产和品质的各种影响因子,规范中药生产全过程,以保证中药材真实、安全、有效及品质稳定可控的基本准则。

主要内容:产地生态环境;种质及繁殖材料;栽培与养殖管理;收获;初加工或称产地加工;包装;运输与贮藏;质量管理;人员及设备;文件管理。

2.药用植物栽培的发展方向药品监管部门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中药现代化、中药监督管理的现代化、现代化中药农业、质量工作是核心。

28阳春砂人工辅助授粉:由于阳春砂的花器构造较特殊,不能自花授粉,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1•推拉法正向推拉,以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雄蕊与唇瓣,拇指将雄蕊向下轻拉,再将雄蕊向上推,使花粉擦在柱头上;反向推拉,方向与正向不同点是先退后拉。

2.抹粉法先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夹住花冠的下部,右手的食指挑起雄蕊,并将花粉抹在柱头上。

最佳时期是盛花期,最佳时间是早上8-10点。

29番红花的繁殖方法:球茎繁殖一、种茎直播大田法播种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最迟不超过9月下旬。

二、先室内开花后田间培育球茎法5月中旬收获球茎,室内培养,球茎与10月底至11月中下旬开花,开花后当天或第二天采收为宜30浙贝母的繁殖方法:1.鳞茎繁殖种子地栽培和商品地栽培,栽种期均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从种下到出苗要 3-4个月,9月采收。

2.种子繁殖种子采收后宜当年秋播(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如延迟到11月中旬播种则出苗率显著下降,5年才能采收。

31元胡采收期的确定:10月播种,2月初出苗,5月倒苗32 拉丁名:人参(Panax ginseng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川川芎(Ligusticum chua nxiong )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 天麻(Gastrodia elata) 半夏(Pin ellia tern ata )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菘蓝(Isatis indigotica )肉苁蓉( Cistanche deserticola )山茱萸( Macrocarpium officinalis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菊(Chrysa nthemum morifolium )番红花(Crocus sativus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