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药用植物栽培学教案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药用植物学概述1.1 药用植物学的定义1.2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1.3 药用植物学的历史与发展1.4 药用植物学的意义与应用第二章:药用植物的分类与识别2.1 药用植物的分类系统2.2 植物的命名原则与方法2.3 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2.4 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第三章: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3.1 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3.2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3 药用植物的生殖方式3.4 药用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第四章: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4.1 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类4.2 常见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作用与用途4.3 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鉴定方法4.4 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与应用第五章:药用植物的资源保护与利用5.1 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与问题5.2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5.3 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5.4 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第六章:药用植物的采集与鉴定6.1 药用植物的采集方法6.2 药用植物的鉴定技巧6.3 常用药用植物的采集与鉴定实例6.4 药用植物采集与鉴定的注意事项第七章:药用植物的繁殖与栽培7.1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7.2 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7.3 药用植物的繁殖与栽培实例7.4 药用植物繁殖与栽培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第八章: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8.1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8.2 药用植物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8.3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实例8.4 提高药用植物质量评价准确性的措施第九章: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9.1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机制9.2 常见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9.3 药用植物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方法9.4 药用植物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进展与趋势第十章:药用植物的综合开发与产业化10.1 药用植物综合开发的意义与价值10.2 药用植物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0.3 药用植物综合开发与产业化的实例10.4 药用植物综合开发与产业化的发展策略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药用植物学概述难点解析: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对现代医药的贡献二、药用植物的分类与识别难点解析: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识别技巧三、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难点解析:了解药用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四、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难点解析:记忆和理解药用植物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特性和应用五、药用植物的资源保护与利用难点解析:平衡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六、药用植物的采集与鉴定难点解析:掌握正确的药用植物采集和鉴定技术,确保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七、药用植物的繁殖与栽培难点解析:了解和应用不同药用植物的繁殖与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八、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难点解析:准确分析和评价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确保药材质量的稳定性九、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难点解析:理解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合理应用于临床治疗十、药用植物的综合开发与产业化难点解析:掌握药用植物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的策略,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全面介绍了药用植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分类识别、生长发育、化学成分、资源保护与利用、采集鉴定、繁殖栽培、有效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以及综合开发与产业化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中草药种植课程设计

学生中草药种植课程设计

学生中草药种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中草药的基本概念,掌握至少五种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分类及生长习性。

2. 学生能够描述中草药在传统中医药中的应用,了解其药用价值。

3. 学生掌握中草药种植的基本步骤和关键技术,了解影响中草药生长的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中草药的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种植过程。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中草药生长状况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中草药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中草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2.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中草药种植,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 学生在课程中培养环保意识,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健康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探究性课程,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中草药种植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将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中草药基础知识:- 中草药的定义、分类及生长习性(教材第二章)- 常见中草药的识别及其药用价值(教材第二章)2. 中草药种植技术:- 中草药种植的基本步骤(教材第三章)- 中草药种植的关键技术,如: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教材第三章)- 影响中草药生长的因素,如:光照、温度、湿度等(教材第四章)3. 实践操作环节:- 实地考察校园或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中草药种植地点(教材附录)- 学生分组进行中草药种植实践,包括选种、播种、管理、收获等(教材附录)4. 教学大纲:- 第一周:介绍中草药基础知识,学生了解中草药的分类及生长习性- 第二周:认识常见中草药及其药用价值,学习种植基本步骤- 第三周:掌握中草药种植关键技术,了解影响生长的因素- 第四周至第八周:分组进行中草药种植实践,每周进行观察、记录和讨论- 第九周:总结种植经验,分享种植成果,进行评价与反思教学内容确保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中药栽培教案模板范文

中药栽培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药的基本概念、种类及药用价值。

2. 使学生掌握中药栽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中医药文化,关注中医药事业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中药的基本概念、种类及药用价值。

2. 中药栽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中药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

2. 中药栽培的生态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中药基本知识、中药栽培技术、中药病虫害防治等。

2. 实验器材:中药种子、种植工具、农药等。

3. 教学场地:温室、大棚或实验田。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中药吗?中药有哪些种类?中药有什么药用价值?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药是中医药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种类繁多。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中药的基本概念、种类及药用价值。

2. 讲解中药栽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选地、整地、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3. 介绍中药栽培过程中的生态环保意识,如合理施肥、减少农药使用等。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中药栽培实验,包括选地、整地、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病虫害防治1. 讲解中药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验田中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次实验中学到的中药栽培知识和技能。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成果,强调中药栽培过程中的生态环保意识。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中药材的种植区域、产量及药用价值。

2. 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中药栽培的论文。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药基本知识、栽培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

3. 学生对中药栽培生态环保意识的认知程度。

《中药栽培教案》

《中药栽培教案》

《中药栽培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药的基本概念和栽培意义2. 掌握中药栽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3. 了解中药的采集和加工过程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中药材种植兴趣二、教学内容1. 中药的基本概念和栽培意义2. 中药栽培的土壤选择和整地施肥3. 中药的种子处理和播种方法4. 中药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5. 中药的采集和加工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中药栽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 中药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3. 中药的采集和加工过程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药的基本概念、栽培意义、土壤选择、种子处理等知识2. 演示法:演示中药种植、整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操作过程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中药种植实践4. 讨论法:分组讨论中药栽培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实验室、中药材种植基地2. 教学器材: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中药材样本等3. 实践材料:中药材种子、工具、肥料等4. 参考资料:中药材种植专业书籍、网络资源等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药材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中药材是如何种植的吗?”2. 讲解:讲解中药的基本概念、栽培意义、土壤选择、种子处理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药栽培的重要性。

3. 演示:教师演示中药种植、整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操作过程,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关键步骤。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中药种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药栽培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种植心得。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药基本概念和栽培技术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中药种植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种植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中药栽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中药材种植基地,深入了解中药栽培的实际情况。

教案(药用植物栽培)

教案(药用植物栽培)
难点:杜仲、肉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0
30
30
20
一、杜仲、肉桂的概述。
二、杜仲、肉桂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三、杜仲、肉桂的栽培技术。
四、杜仲、肉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陈述
讲解
讲述
讲述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 称
12.全草类药材
目的
要求
1掌握细辛、薄荷、鱼腥草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自学后
阐述
讲解
讲解
分析、讲解
讲解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 称
5.根及根茎类药材
目的
要求
1掌握人参、西洋参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2掌握人参、西洋参的栽培技术
2了解人参、西洋参的概述。
4掌握人参、西洋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重点
难点
重点:人参、西洋参的栽培技术。
难点:人参、西洋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时间
教学组织
重点
难点
重点:药用植物繁殖与播种技术
难点: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防治方法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0
30
50
一、播种材料和繁殖,播种材料的特点与繁殖方式。
二、播种,种子准备及播种量,种子清选和处理。
三、保护地育苗,露地育苗,无土育苗。
四、栽植前的准备,栽植时期和方法,栽植密度,移栽,栽后保苗措施。
教学方法
15
25
40
20
一、龙胆、黄芪、甘草、山药的概述。
二、龙胆、黄芪、甘草、山药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三、龙胆、黄芪、甘草、山药的栽培技术。

草药种植教学设计方案

草药种植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常见草药的种类、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

- 掌握草药种植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实践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草药概述- 草药的分类和特点- 草药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2. 草药种植技术- 草地选择与规划- 草种选择与处理- 育苗与移栽- 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收获与加工3. 实践操作- 草地建设与维护- 草药种植实践- 草药采摘与初步加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草药种植的基本理论。

2.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成功和失败的草药种植案例,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3. 实践操作法- 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种植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教学资料,如教材、图片、视频等。

- 学生收集有关草药种植的资料,进行初步了解。

2. 讲授阶段- 教师讲解草药种植的基本理论,包括种类、特点、种植技术等。

- 学生进行笔记和提问。

3. 案例分析阶段- 教师展示成功和失败的草药种植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4. 实践操作阶段- 学生分组进行草地建设、育苗、移栽等实际操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评价阶段- 学生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 教师进行点评,给予学生反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提问的质量等。

2. 实践操作评价-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 成果评价- 学生种植的草药生长状况、收获量等。

4. 学生自评与互评- 学生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进行评价,增强自我反思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与参考资料- 草药种植相关教材、专业书籍、网络资源等。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案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案
要 握贝母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重 (1)贝母的植物学特征
点 (2)贝母的生物学特性
难 (3)贝母的栽培技术
点 (4)贝母的采收加工技术

教学组织
教学方
间 1、贝母的植物学特征 2、贝母的生物学特性 3、贝母的栽培技术 4、贝母的采收加工技术
法 课堂讲解与 教学 VCD 光盘、 CAI 课 件 、 考 察 实训相结合,使 教学内容新颖并 具有丰富的信息 量。
点 (2)杜仲的生物学特性
难 (3)杜仲的栽培技术
点 (4)杜仲的采收加工技术
名 称
单元教学计划 五味子的栽培
通过学习,掌握五味子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
目 掌握五味子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的
要 求
重 (1)五味子的植物学特征
点 (2)五味子的生物学特性
难 (3)五味子的栽培技术
点 (4)五味子的采收加工技术

教学组织

1、五味子的植物学特征
2、五味子的生物学特性
名 称
单元教学计划 绪论
总学时: 30
目 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
的 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和药用
要 植物的繁殖技术,熟练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

重 点
难 点
(1)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 (3)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 (4)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
教学方 法
课堂讲解与 教学 VCD 光盘、
3、五味子的栽培技术 4、五味子的采收加工技术
CAI 课 件 、 考 察 实训相结合,使 教学内容新颖并 具有丰富的信息 量。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word版一、课程介绍1.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分类、药用部位、功效及药用植物的采集和保存方法。

2. 课程内容: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及其功效、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

二、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1. 植物的定义:植物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具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生长在土壤中,通过根、茎、叶、花、果等器官进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繁殖。

2. 药用植物的定义:药用植物是指那些以全株或部分器官入药的植物,具有防病、治病、保健作用的植物。

3. 药用植物的分类:根据药用部位,药用植物可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等。

三、药用植物的分类1. 根及根茎类:如人参、黄芪、甘草等。

2. 茎木类:如川芎、当归、杜仲等。

3. 叶类:如桑叶、菊花、薄荷等。

4. 花类:如金银花、菊花、玫瑰花等。

5. 果实及种子类:如杏仁、桃仁、芝麻等。

四、药用部位及其功效1. 根及根茎类: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肺生津的功效;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缓解药毒的功效。

2. 茎木类: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功效。

3. 叶类:桑叶具有清热润肺、降血糖的功效;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薄荷具有宣肺化痰、利咽止痛的功效。

4. 花类: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功效;玫瑰花具有活血调经、美容养颜的功效。

5. 果实及种子类:杏仁具有润肺止咳、宣肺平喘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功效;芝麻具有滋补肝肾、益精血、润燥的功效。

五、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1. 采集:药用植物的采集应选择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确保药用部位的药效最佳。

采集时要注意保护植物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保存:药用植物的保存方法有干燥、冷藏、冷冻、腌制等。

干燥是最常用的保存方法,可以通过晾晒、阴干、烤干等方式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栽培教案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学时
教学内容
备注

2
绪论
2
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2
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2
药材的产量与品质

2
药用植物的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
2
播种和移栽

2
田间管理
2
药用植物的采收和产地加工

2
人参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2
人参的栽培技术和收获、加工

2
龙胆的栽培
2
枸杞的栽培

2
贝母的栽培
课堂讲解与教学VCD光盘、CAI课件、考察实训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新颖并具有丰富的信息量。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人参的栽培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人参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人参的栽培技术、收获方法和加工技术。
重点
难点
(1)人参的植物学特征
(2)人参的生物学特性
(3)人参的栽培技术
(4)人参的收获方法
重点
难点
(1)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机理和特点
(2)环境条件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的形成机理和改善措施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2、环境条件与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3、药材的产量与品质
课堂讲解与教学VCD光盘、CAI课件、考察实训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新颖并具有丰富的信息量。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基础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的栽培制度,掌握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及土壤耕作的任务、时间和方法以及药用植物的播种材料与繁殖方式,熟练掌握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重点
难点
(1)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及土壤耕作的任务、时间和方法
(2)药用植物的播种材料与繁殖方式
重点
难点
(1)龙胆的植物学特征
(2)龙胆的生物学特性
(3)龙胆的栽培技术
(4)龙胆的采收加工技术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龙胆的植物学特征
2、龙胆的生物学特性
3、龙胆的栽培技术
4、龙胆的采收加工技术
课堂讲解与教学VCD光盘、CAI课件、考察实训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新颖并具有丰富的信息量。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五味子的植物学特征
2、五味子的生物学特性
3、五味子的栽培技术
4、五味子的采收加工技术
课堂讲解与教学VCD光盘、CAI课件、考察实训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新颖并具有丰富的信息量。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杜仲的栽培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杜仲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杜仲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5)人参的加工技术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人参的植物学特征
2、人参的生物学特性
3、人参的栽培技术
4、人参的收获方法
5、人参的加工技术
课堂讲解与教学VCD光盘、CAI课件、考察实训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新颖并具有丰富的信息量。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龙胆的栽培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龙胆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龙胆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枸杞的栽培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枸杞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枸杞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重点
难点
(1)枸杞的植物学特征
(2)枸杞的生物学特性
(3)枸杞的栽培技术
(4)枸杞的采收加工技术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枸杞的植物学特征
2、枸杞的生物学特性
3、枸杞的栽培技术
4、枸杞的采收加工技术
课堂讲解与教学VCD光盘、CAI课件、考察实训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新颖并具有丰富的信息量。
重点
难点
(1)杜仲的植物学特征
(2)杜仲的生物学特性
(3)杜仲的栽培技术
(4)杜仲的采收加工技术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杜仲的植物学特征
2、杜仲的生物学特性
3、杜仲的栽培技术
4、杜仲的采收加工技术
课堂讲解与教学VCD光盘、CAI课件、考察实训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新颖并具有丰富的信息量。
课目
绪论
目的
要求
课堂讲解与教学VCD光盘、CAI课件、考察实训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新颖并具有丰富的信息量。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五味子的栽培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五味子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五味子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重点
难点
(1)五味子的植物学特征
(2)五味子的生物学特性
(3)五味子的栽培技术
(4)五味子的采收加工技术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药用植物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药用植物的采收和产地加工方法。
重点
难点
(1)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期
(2)药用植物的采收方法(3) Nhomakorabea用植物加工的目的和意义
(4)药用植物加工方法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期
2、药用植物的采收方法
3、药用植物加工的目的和意义
4、药用植物的加工方法
(4)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
2、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
3、药用植物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4、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
5、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
6、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
课堂讲解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机理和特点,掌握环境条件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掌握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的形成机理和改善措施。
(3)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移栽
(4)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技术
(5)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药用植物的栽培制度
2、土壤耕作
3、药用植物的播种材料与繁殖方式
4、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移栽
5、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技术
6、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课堂讲解与教学VCD光盘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新颖并具有丰富的信息量。
2
五味子的栽培

2
杜仲的栽培
总学时:30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绪论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和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熟练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
重点
难点
(1)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
(3)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
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和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熟练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
重点
难点
(1)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贝母的栽培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贝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贝母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重点
难点
(1)贝母的植物学特征
(2)贝母的生物学特性
(3)贝母的栽培技术
(4)贝母的采收加工技术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贝母的植物学特征
2、贝母的生物学特性
3、贝母的栽培技术
4、贝母的采收加工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