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知识分享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练习知识点一、填空。
1、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2、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3、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4、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5、()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6、现在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7、分针从6走到9,走了()分,时针从6走到9走了()时8、钟面上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是()时整。
9、钟面上时针走过7,分针从12起走了30个小格,这一时刻是()时()分。
10、钟面上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是()时。
这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11、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着7,是()时()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1时= ()分1时-8分= ()分50分+40分= ()时()分1时+15分= ()分1个半小时= ()分1个半小时-20分= ()分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1、7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2、"倍"的意义及应用(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8的乘法口诀(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我能辨认一个立体实物从前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1.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加、减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是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估算。
估算时,把这个数估成与他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去计算。
5.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6.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7.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①……和……一共…….?②……比……多多少/几……?③……比……少多少/几……?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乘号左右的两个数分别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
2.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左右两边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我能辨认一个立体实物从前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1.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加、减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是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估算。
估算时,把这个数估成与他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去计算。
5.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6.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7.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①……和……一共…….?②……比……多多少/几……?③……比……少多少/几……?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乘号左右的两个数分别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
2.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左右两边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长度单位:学习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习100以内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 角的初步认识: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4. 表内乘法(一):学习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5. 观察物体: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6. 表内乘法(二):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7. 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收集和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统计意识。
以上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必会

WORD格式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3.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2.我能辨认一个立体实物从前面、侧面和上面所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3.看到的平面图形。
表示5 个4 相加或4 个5 相加。
4.球体从哪一个面看到的都是(球形).第四单元:角的认识5.正方体,每个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6.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但是有时候有两个面可以是(正方形).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7.(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1.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2.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里面的。
3.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4.加、减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注意:画完直角要进行精确计算,只是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标上直角符号)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估算。
估算时,把这个数估 4.三角板上的 3 个角中,有1 个是直角。
正方形、成与他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去计算。
长方形都有 4 个角,都是直角。
5.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5.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6.①先读题;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7.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一边。
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 6.三角板上的 3 个角中,有1 个是直角。
正方形、③作答。
长方形都有 4 个角,都是直角。
特别提示,对于看不懂的题目,建议小朋友们可7.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以用画图的的方法,把它画出来,就容易看懂了。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学问点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任何科目〔学习〔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学问刻在脑海里。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二年级数学〕的学问点,渴望对大家有所挂念。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学问点一、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需比除数小。
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假如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需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洁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依据实际状况,灵敏处理余数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练习题学问点一、填空。
1、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2、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3、如今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4、如今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5、()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6、如今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7、分针从6走到9,走了()分,时针从6走到9走了()时8、钟面上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是()时整。
9、钟面上时针走过7,分针从12起走了30个小格,这一时刻是()时()分。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我能辨认一个立体实物从前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1.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加、减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是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估算。
估算时,把这个数估成与他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去计算。
5.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6.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7.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①……和……一共…….?②……比……多多少/几……?③……比……少多少/几……?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乘号左右的两个数分别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
2.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左右两边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重点知识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重点知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口算。
36⨯= 78⨯= 355÷= 246÷==÷218 426÷= 88⨯= 3842+=124-= 549÷= 34⨯= 328÷=72⨯= 366÷= 94⨯= 66÷=2.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4×8=______ 8×8=______ 4×6=______ 7×4+7=______ 49+7=______ 9×5=______ 4+4=______ 6×8+30=______ 1×9=______ 35+7=______ 1×1-1=______ 9×9-9=______3. 直接写出得数。
82÷9= 85÷9= 76÷8= 77÷8= 66÷7= 65÷8= 55÷6= 53÷6= 44÷6= 35÷4= 26÷5= 26÷8= 31÷7= 80÷9= 70÷9= 53÷8= 47÷6= 38÷7= 25÷4= 28÷5=4. 我知道,也会填。
1.小火车上应填的数字是多少?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87-______=54 35+______=67 41+______=82 61-______=205. 用竖式计算,有*的题要验算①56÷9 ②514+658③*269+454 验算:④547+283-322⑤804-309 ⑥*900-753 验算:二、根据题意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我能辨认一个立体实物从前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
1.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加、减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是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估算。
估算时,把这个数估成与他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去计算。
5.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6.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7.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乘号左右的两个数分别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和相
同加数的个数。
2.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左右两边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 2—6的乘法口诀:
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4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6的乘法口诀: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注意:一一得一
第四单元:角的认识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3.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注意: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4.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5.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6.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7.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
1.认识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除法的意义: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2)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如:8÷2 读作8除以2等于4。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都叫做“除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商”。
就是: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除以几就想和几有关的口诀。
想:除数×商=被除数。
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1.统计数据的方法有:(1)列表统计法;(2)象形统计图;(3)画“正”字统计法。
2.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统计表中的数量是几就在象形统计图中涂几个小格。
3.“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第七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1. 7—9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8的乘法口诀: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9的乘法口诀: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
如:2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2×3=6。
3.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
如:3个 5,就是5的3倍。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如:12是3的几倍?列式为:12÷3=4。
5.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
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一组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①把最后的放在最前,其余的往后移。
②把最前的放在最后,其余的往前移。
2.数列的变化规律:①等差数列;②前两个数的和相加等于后一个;③倍数关系;④每个数都是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