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题
行测-逻辑判断100题(后附答案解释)

行测-逻辑判断100题(后附答案解释)基金转向商品寻求更高回报,首先是金属,然后是食品。
”由此可以推出:A.投资基金投机行为造成全球食品上涨B.投资基金原来的投资对象是美元C.加拿大食品价格上涨与美元疲软有关D.投机行为也导致全球金属价格提高【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全球投资基金和美元疲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对世界食品价格高涨负责”可知A项并不准确;题干中只是说“对美元的信心不足已经使得投资基金转向商品寻求更高回报”,并不能说明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就是美元,因此B项错误;题干中说的是全球食品涨价,而不能推出加拿大食品价格上涨与美元疲软有关,故C项错误;D项由题干最后一句可以推出投机也会导致全球金属价格提高。
故答案选D。
3.有以下几个条件成立:(1)如果小王是工人,那么小张不是医生;(2)或者小李是工人,或者小王是工人;(3)如果小张不是医生,那么小赵不是学生;(4)或者小赵是学生,或者小周不是经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得出“小李是工人”的结论?A.小周不是经理B.小王是工人C.小赵不是学生D.小周是经理【答案】D。
解析:考查复言推理。
要推出小李是工人,由(2)和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只有否定一个选言肢才能肯定另一个选言肢,所以要求“小王不是工人”为真。
由(1)和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要求“小张是医生”为真。
同理,由(3),要求“小赵是学生”为真。
再由(4),要求“小周是经理”为真。
故答案选D。
【考点点拨】此题先给出结论,要求前提,考查的是复言命题的逆向推理过程,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推理规则的逆向运用。
对这类题目考生也可使用代入法。
4.乒乓球单打决赛在甲、乙、丙、丁四位选手中进行,赛前,有些人预测比赛的结果,A说:甲第4。
B说:乙不是第2,也不是第4。
C说:丙的名次在乙的前面。
D说:丁将得第1。
比赛结果表明,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预测错了。
那么,甲、乙、丙、丁四位选手的名次分别为? A.2、3、4、1 B.1、2、4、3 C.1、3、4、2 D.4、3、1、2【答案】D。
(完整版)逻辑判断测试题(NEW附答案)

试题一本测试时间为 30 分钟选择题(本部分共24 小题, 20 道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4 道简述题)1、、一国丧失过分表土,需进口更多的粮食,这就增加了其他国家土壤的压力;一国大气污染,以致邻国碰到酸雨的危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几乎能够危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
下述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见解?A、环境危机已影响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可能引起国际争端。
B、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以致环境污染的加剧,先污染、后治理是一条规律。
C、环境问题已成为地区性、国际性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是人类面对的共同任务。
D、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发达国家愿意肩负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E、各国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要量力而为。
2、计算机程序的不同样平时之处是它既被专利保护,又被版权保护。
专利权保护发明背后的思想,而版权保护那种思想的表达。
但是,为了赢得任一项保护,思想必定清楚地与其表达区分开来。
由此,可合适推出以下哪一项:A、一些计算机程序背后的思想能与表达区分开来。
B、任何写计算机程序的人是该程序的思想的发明者。
C、大多数被版权保护的产品是被专利权保护的思想的表达。
D、极稀有发明者既是专利权又是版权的所有人。
E、计算机程序专利权象版权同样不难获得。
3、甲有六块饼,乙有五块饼。
丙没有饼但央求与甲乙共同分享。
饱食此后,丙拿出十一枚钱币微笑着说:“请你们公正分配这点膳费。
”你认为怎样分配才合理算?(注:刚刚三人分食的是同样多的饼。
)A、甲六枚,乙五枚。
B、甲七枚,乙四枚。
C、甲八枚,乙三枚。
D、甲九枚,乙两枚。
E、甲十枚,乙一枚。
4、中国老百姓无论怎样穷,怎样苦,也经常要从牙缝中挤出钱来,供孩子上学读书。
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命运,才可能拥有未来。
运用在国家政策层面,毫无疑问,教育只应该是公益事业,是烧钱的事业。
这句话中“烧钱的事业”能够理解为:A、教育是一项特别花销的事业。
B、国家应该增加教育投资力度。
C、教育的投资可能无法回收成本。
逻辑判断的经典应用

1. 关于一个班的英语六级通过情况有如下陈述:(1)班长通过了;(2)该班所有人都通过了;(3)有些人通过了:(4)有些人没有通过。
经过详细调查,发现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
可见:A.该班有人通过了,但也有人没有通过B.班长通过了C. 所有人都通过了D.所有人都没有通过A【解析】(3)有些人通过了和(4)有些人没有通过。
是下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的句子中必有一真=>(2)该班所有人都通过了和(4)有些人没有通过。
是矛盾关系,而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若3、4为真=>1、2为假=>成立若4为真、3为假=>2为假、1为真=>成立若3为真、4为假=>2为真、1为假=>不成立如果2正确,那1也正确,3也正确。
三个真,不可能,所以2为假,又因为2与4是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故4为真因4真,2假,若果1为真,则3为真,三个真不和题意;若1为假,3为真,正好二真二假,符合题意。
所以2错误,那就是有些人通过,有些人没通过2. 张三、李四、王五三人,由于赵六被谋杀而受到传讯。
犯罪现场的证据表明,可能有一名律师参与了对赵六的谋杀。
这三人中肯定有一人是谋杀者,每一名可疑对象所作的两条供词是:张三:我不是律师,我没有谋杀赵六。
李四:我是个律师,但是我没有杀害赵六。
王五:我不是律师,有一个律师杀了赵六。
警察最后发现:I 上述六条供词中只有两条是实话。
II 这三个可疑对象中只有一个不是律师。
是谁杀害了赵六?A.张三B.李四C.王五D.根据现有条件无法推知A【解析】这三个可疑对象中只有一个不是律师=>有两个律师=>是律师与不是律师那三句里面或者有两句实话或者没有实话。
如果为两句实话,而后面三句全是假话,不成立=>前面是律师与不是律师那三句。
三人所说全为假。
后面三句有两句真的 .张三李四是真的话推出王五杀人但王五说是律师杀人是假的……矛盾,则王五的话必然是真的,所以是张三杀人。
逻辑判断题型

逻辑判断常见题型介绍一、假设型提问方式:(1)上述推论基于以下哪项假设?(2)以下各项都可能是上述论所假设的,除了(3)上述陈述隐含下列哪项前提?(4)从上文中可推出以下哪个结论?(5)如果以上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6)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7)下述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解题步骤:●理清题干,找出前题和结论;●利用推理缺口找出假设;●排除那些并没有填补推理缺口的选项;●最后剩下的那个选项就是答案;●用否定代入法来进行验证。
●解题思路:●搭桥:从前题到结论,经过适当的假设,寻找断路推理缺口。
●一外星生命存在的最大机会是在太阳系之外的某颗行星上。
单银河系就包含了1000亿个其他的恒星,他们中的许多可能有类似于地球的行星伴随着,使得它们适合于生命居住。
●上面的陈述做了下面哪一种假设?●A.在另一个行星上的生物与地球上的生物有相同的外貌。
●B.生命不可能存在于我们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上。
●C.如果合适的物理条件存在,生命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
●D.另一个行星上的生命存在需要有类似于地球上的条件。
二、加强型(支持型)●提问方式:●(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断定?●(2)下述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解题思路:●(1)论证的结论是什么?●(2)论证隐含了什么假设?●(3)论证的成立需要什么条件?●(4)选择正确的选项,一般选择“同型同义”的选项●例:小猫或小猴出生后即将其一只眼睛蒙住,共两周,此眼便会失去正常视力,眼罩解开后亦如此。
这说明出生初期对正常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以上论证?● A.成人蒙住一只眼两周后,另一只眼睛视力依然正常。
● B.新生的小动物通常视力都不好。
● C.两个月大的动物比起新生小动物,蒙眼两周所产生的影响要小。
● D.当小孩戴墨镜时,视力受影响。
三、削弱型●提问方式:●(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可能(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2)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可能(能)质疑上述推断●(3)以下各项都是对上述看法的质疑,除了●解题步骤:●(1)明确原文的推理关系;●(2)确定削弱的基本方面。
逻辑判断

1.毫无疑问,未成年人吸烟应该加以禁止。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防止给未成年人吸烟的可乘之机,就明令禁止自动售烟机的使用。
马路上不是到处有避孕套自动销售机吗?为什么不担心有人从中买了避孕套去嫖娼呢?一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能削弱题干的论证?(C)A.嫖娼是触犯法律的,但未成年人吸烟并不触犯法律B.公共场合是否适合放置避孕套自动销售机,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C.人工售烟营业点明令禁止想未成年人售烟D.在司法部门的严厉打击下,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逐年减少E.据统计,今年来未成年人吸烟者的比例有所上升解释:自动售烟机是未成年人取得香烟的几乎唯一的渠道,而避孕套自动销售机对于嫖娼者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2. -据最近的统计,在需要同等学历的十个不同职业中,教师的平均工资五年前排列第九,而目前上升到第六;另外,目前教师的平均工资是其它上述职业的平均工资的86%,而五年前只是55%。
因此,教师工资相对偏低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教师的相对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D) I.近五年来的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稳定。
II.和其他职业一样,教师中的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差别是很悬殊的。
III.学历是确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
IV.工资是实际收入的主要部分。
A.仅I、IIIB.仅II、IVC.仅IIID.仅IVE.仅III、IV3.-尽管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沟通,计算机游戏却妨碍了青少年沟通能力的发展。
他们把课余时间都花费在玩游戏上,而不是与人交流上。
所以说,把课余时间花费在玩游戏上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有较少的沟通能力。
以下哪项是上述议论最可能假设的? (C)A.一些被动的活动,如看电视和听音乐,并不会阻碍孩子们的交流能力的发展。
B.大多数孩子在玩电子游戏之外还有其他事情可做。
C.在课余时间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至少有一些时候是在与人交流。
D.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增强孩子们与人交流的能力没有帮助。
E.由玩电子游戏带来的思维能力的增强对孩子们的智力开发并没有实质性的益处。
行测逻辑判断试题附答案

行测逻辑判断试题附答案1.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乙说:我们四个都没偷吃糖果;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丁说:我没偷吃糖果。
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2.1981年当全世界认为野生朱鹮已经灭绝时,在中国又重新发现7只野生朱鹮,现在国内朱鹮数量已达1617只。
目前全世界的朱鹮都是由当年的7只繁育而来。
由于近亲繁殖严重,朱鹮成为世界濒危鸟类中遗传多样性最低的物种。
这会导致种群抗病率降低、患病致死率上升,尤其是抵抗禽流感等致命性疾病能力极低。
由此可以推出A.近亲繁殖不利于物种进化,将遭到自然的淘汰B.遗传多样性对于朱鹮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C.朱鹮数量有明显上升,其灭绝风险进一步减小D.想要拯救朱鹮,务必要发展人工培育和养殖技术3.面对能源危机,一些国家开始寻找替代能源,使用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了。
因此不少人认为,使用玉米生产能源,既可以消化库存的陈化粮,又发展了石油替代能源,这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利国利民的一项政策。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削弱上述结论A.目前看来,生产车用乙醇汽油将消耗大量的水资源B.乙醇汽油会对车辆的发动机等关键部件造成严重腐蚀C.生产1吨乙醇要消耗3.3吨玉米,如此一来,每年就要消耗玉米近万吨,这将危及全国的粮食储备D.使用玉米作为生产能源,可以适当提高玉米价格,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4.精神病其实不是一个病理学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假如家属或权力机构强行把一个人送入精神病院,那么,这个人几乎只能被诊断成“精神病人”。
家属和权力机构对他的“症状”的描述,成为判断他是否是精神病人的重要信息。
而他如果说受到了迫害,并进行反抗,则恰恰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中关于“妄想”、“躁狂”之类的描述。
逻辑判断经典练习题-完美打印版

A.甲日德、乙法德、丙英法、丁英德 B.甲日法、乙日德、丙英法、丁日英 C.甲日法、乙法德、丙英德、丁英法 D.甲日法、乙英德、丙法德、丁日德
8.真正高明的伪造家制造的钞票从不会被发现,所以 一旦他的作品被认出是伪造的,则伪造者不是位高明 的伪造者,真正的伪造家从不会被抓到。 下列哪种推理方式与这段话类似?()
A.记录和分析某个签名需花费的时间使这种软件的 日常使用变得不现实
B.安装有这种软件的计算机很快就会被大多数银行 装备
C.没有人可以仅通过伪造签名的技巧而进入安装了 这种软件的计算机
D.签名识别软件花费了很多年来进行发展和加以完 善
12.为了增加收入,一家机场计划改变其计时停车区 收取的停车费。机场会在第一个 4 小时或不到 4 小时 期间收取 4 美元,而后每小时收取 1 美元;而不是在 第一个 2 小时或不到 2 小时期间收取 2 美元,而后每 小时收取 1 美元。 下面哪种考虑,如果正确,表明该计划可以成功地增 加收入?()
D.现在有些农民们使用的某些害虫控制方法中不使 用化学杀虫剂,但却和那些使用化学杀虫剂的害虫控 制方法在减少害虫方面同样有效
22.在下列四个选择中,与其他三项意见差别最大的 一项是()。
A.没有事物是不运动变化的 B.不运动变化的事物 是不存在的
C.凡事皆变 D.不运动变化的事物不是不可能的
23.英、红、燕三个人讨论一数学题,当她们都把自 己的解法说出来以后,英说:“我做错了。”红说: “英作对了。”燕说:“我做错了。”老师看过他们 的答案并听了她们的上述意见后说:“你们三个人有 一个做对了,有一个说对了”。 那么,谁做对了呢?()
逻辑判断练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判断练习试题及参考答案逻辑判断练习试题1:1.明光中学校长最近在报刊上撰文,表达了他对电子游戏给中学生带来的种种危害的忧虑。
他认为,电子游戏就像一头怪兽,贪婪、无情地剥夺中学生的学习和与社会交流的时间。
以下哪项不成为支持以上观点的理由?( )A.由于中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上课时常常无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B.由于中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作业错误明显增多,拖欠作业现象也比以前严重C.由于中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不愿与老师、家长交谈D.由于中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花费颇多,增加了家庭负担2.近来,太平洋区域商业性捕鲸的产量急剧下降,据调查,原来是越来越多的人把捕鲸作为一种娱乐,而且,这些人常常在鲸鱼发育和成长的海湾处滥捕母鲸。
为了商业性捕鲸的产量不受太大的影响,有关国家最适于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A.允许在海湾地区进行商业性捕鲸B.限制商业性捕鲸的捕捞量C.禁止娱乐性捕鲸者捕捉母鲸D.禁止用捕鲸炮进行娱乐性捕鲸3.世界粮食年产量略高于世界人口最低限度吃饱所需的食物总量。
预言未来因粮食产量不足而引起饥荒纯属无稽之谈。
导致任何饥荒的不是生产问题,而是分配问题。
以上的论述做了下面哪个假设?( )A.全世界目前的粮食需求比将来的要大B.更好的分配系统能预防世界粮食产量的亏空C.世界粮食产量将继续与需求量持平或超过需求量D.现存的粮食供应的分配在将来将得以改进4.一天老古到市百货商店买东西,可几位售货员正扎堆聊天,对他爱理不理的,半天不搭腔。
老古急了,指着墙上挂着的服务公约大声说:“你们也太不像话了,我都等了20分钟了!你们不是说要为人民服务吗?我是人民,所以,你们应该快点来为我服务。
”以下哪项中的逻辑错误,与老古的话中所包含的推理最为类似?( )A.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B.领导干部都应该廉洁奉公,我不是领导干部,所以我不必廉洁奉公C.干大事的人都必须能吃苦,我吃过不少苦,所以我是干大事的人D.人贵有自知之明,你连自知之明都没有,你还算一个真正的人吗?5.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某律师事务所有12名工作人员,关于这个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有以下三个判断:(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2)所有人都不会使用计算机。
(3)所长会使用计算机上述判断只有一个是假的,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A 12人都会使用B 12人都不会使用C 仅有一人不会使用D 仅有一人会使用E 不能确切的判定该所究竟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解释:根据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是I判断,(2)是E判断,因此它们是矛盾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根据题干给定的条件,“上述判断只有一个是假的”,可推出(3)是真的,所以(1)也是真的,所以(2)是假的,根据逻辑方阵图,可知道正确的应该是有的人会使用计算机,或所有人都会使用计算机。
(根据E与A、I之间的对等关系)所以答案是E。
例2 *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
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1)有人是广东人。
(2)有人不是广东人。
(3)主任不是广东人。
以下哪项为真?A.8名职员都是广东人。
B.8名职员都不是广东人。
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E.无法确定该部广东人的人数。
解释:(1)是I 判断,(2)是O判断,根据逻辑方阵图,I 与 O 可同真不可同假,又由题干“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因此,(1)与(2)不可同真,只能一真一假,由此可推出(3)是假的。
由逻辑方阵图,(3)(O判断)对应的是A判断,即所有人都是广东人。
答案为A。
上面两题可能容易混淆,假如想通过背答案来考试的同学必须注意区别,理解记住逻辑方阵图可能有点难度,但记住了考试时先把图画出,就能很快速正确的解出类似题目。
逻辑基本规律一、同一律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更具体的说,(1)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例题省略。
二、矛盾律内容是: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其逻辑要求是:在两个相互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中必须否定其中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
第十一节演绎推理精要㈠、矛盾关系的推理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语句或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例如,“我们单位所有职工都买了保险”与“我们单位有些职工没有买保险”之间是矛盾关系,“我们单位所有职工都没有买保险”与“我们单位有些职工买了保险”之间也是矛盾关系,“张云是总经理”与“张云不是总经理”之间也具有矛盾关系。
根据直言命题之间的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我们可以求解一些问题。
【例题1】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细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
鲍细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定婚。
鲍细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细娅肖像。
求婚者通过这三句话,猜中鲍细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就嫁给谁。
三个盒子上刻的三句话分别是:(1)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2)银盒子:“肖像在铅盒中。
”(3)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细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
如果你是一位求婚者,如何尽快猜中鲍细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金盒子。
银盒子。
铅盒子。
要么金盒子要么银盒子。
不能确定。
【例题2】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
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项是真的?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甲。
㈡、三段论三段论就是指由三个命题构成的推理。
具体说来,三段论是由包含着一个共同因素(逻辑中介)的两个命题推出一个新的命题的推理。
例如:所有阔叶植物都是落叶的,所有葡萄树都是阔叶植物,所以,所有葡萄树都是落叶的。
上述推理中的共同因素就是“阔叶植物”。
进行三段论推理,关键就是要看这个共同因素能否把两个前提连接起来推出结论。
如果连接不起来,则三段论就是错误的。
例如,英雄难过美人关,我难过美人关,所以,我是英雄。
上述推理的错误就是“难过美人关”这个共同因素没有能够把两个前提必然地连接起来。
因为很可能英雄是难过美人关的一种人,但我却是难过美人关的另一种人。
【例题1】在某住宅小区的居民中,大多数中老年教员都办了人寿保险,所有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
而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都没办理财产保险。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该小区居民的断定必定是真的?Ⅰ有中老年教员买了四居室以上的住房。
Ⅱ有中老年教员没办理财产保险。
Ⅲ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没办理人寿保险。
A.Ⅰ、Ⅱ和Ⅲ。
B.仅Ⅰ和Ⅱ。
C.仅Ⅱ和Ⅲ。
D.仅Ⅰ和Ⅲ。
E.仅Ⅱ。
㈢、条件关系推理条件关系主要有三种,即充分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和充要条件关系。
三种条件关系可以分别表达为: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与上述条件关系相对应,就有相应的条件关系命题,即充分条件命题、必要条件命题和充要条件命题。
例如:(1)如果天下雨,那么地湿。
(2)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在条件命题中,表示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部分称为前件,表示依赖条件而存在的部分称为后件。
充分条件命题只要在前件为真,并且后件为假时才是假的,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就…”、“有…就有…”、“倘若…就…”、“哪里有…哪里就有…”、“一旦…就”、“假若…则…”、“只要…就…”等联结词都能表达充分条件命题。
必要条件命题只有在前件为假并且后件为真时才是假的,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
在日常语言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才…”、“除非…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等联结词都能表达必要条件命题。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q就是 p的必要条件;如果p是q的必要条件,那么q就是 p的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推理有两个有效的推理形式:(1)肯定前件式:如果p,那么qp—————q(2)否定后件式:如果p,那么q非q—————非p必要条件推理有两个有效的推理形式:(1)否定前件式:只有p,才q非p—————非q(2)肯定后件式:只有p,才qq—————p【例题1】“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以下诸项都准确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除了:除非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
如果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
如果改正错误,说明已经认识了错误。
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只要认识错误,就一定改正错误。
【例题2】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每天跑步都不超过6小时。
一名选手每天跑步超过6小时,因此他不是一名世界级马拉松选手。
以下哪项与上文推理形式相同?跳远运动员每天早晨跑步。
如果某人早晨跑步,那么他是跳远运动员。
如果每日只睡4小时,对身体不利。
研究表明,最有价值的睡眠都发生在入睡后的第5个小时。
家长和小孩做游戏时,小孩更高兴。
因此,家长应该多作游戏。
如果某汽车早晨能起动,那么晚上也能起动。
我们的车早晨通常能起动,同样,它晚上通常也能起动。
油漆三小时内都不会干。
某涂料在三小时内干了,所以它不是油漆。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而推出一般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
根据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可以将归纳推理分成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以经验认识为主要依据,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反例,从而推出该类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根据是经验性的认识。
在考察中没有遇到反例并不等于反例不存在。
一旦出现反例,则原来的结论就会被推翻。
所以,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不是很可靠的。
)科学归纳推理——以科学分析为主要依据,根据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科学归纳推理的特点是,由于前提中考察了事物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结论的可靠性比较大。
对于科学归纳推理而言,前提数量的多少不起主要作用,只要是真正揭示了事物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因果必然联系,尽管前提的数量不多,甚至只考察了一两个典型事例也能得到非常可靠的结论。
关于这一点,恩格斯说得好:十万部蒸汽机并不比一部蒸汽机能更多地证明热能转化为机械运动。
这一论断,无疑说明了科学归纳推理的科学性质。
研究事物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是进行科学归纳推理的必要条件。
因为科学归纳推理是根据事物现象间的因果联系的分析而作出结论的。
那么,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的是:什么是因果联系?如果某个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个现象发生,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联系。
其中,引起某一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而被某一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因果联系有以下特点:1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是前后相继的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前后相继是因果联系的一个特征,但不能只是根据两个现象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就作出它们具有因果联系的结论,如果这样,就要犯“以先后为因果”的逻辑错误。
例如,不能以冬天发生在春天的前面,就说冬天是春天的原因。
2因果联系是确定的因果联系在一定范围内是确定的。
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
否则就会出现“因果倒置”的逻辑错误。
例如:“发达国家都拥有大量的私人轿车,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也应该大量发展私人轿车”这一论述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逻辑错误。
在弄清楚什么是因果联系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着重弄清楚的是:如何探求事物现象间的因果联系呢?逻辑上提出了探求事物现象间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简称求因果五法,即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这里只介绍求同法和求异法。
求同法——指在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情况是在这些场合中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个惟一的共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例如】,从井里向上提水,当水桶还在水中时不觉得重,水桶一离开水面就重得多;在水里搬运木头,要比在岸上搬轻得多;游泳时容易托起一个在水里的人。
以上现象虽然各自的情况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即水对于在它里面的物体能产生浮力,而这正是使得人们感到物体在水中变轻现象发生的原因。
┚★★求同法可用下列图式表示:场合相关情况被研究现象(1) A,B,C a(2) A,D,E a(3) A,F,G a………A是a的原因运用求同法时需要注意,各个场合是否还有其他共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