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简介
浙江省苍南县简介

基础设施
• 县内加速交通运输干线的建设步伐,水陆 交通形成网络。乡镇通车覆盖面达100%。 另有外海货运航线8条。 • 温(州)福(州)铁路(动车组)苍南站 全国范围内首个始发动车的县级站。
沐浴东风,改革开放
“敢吃第一口,勇为天下先”的苍南人民沐 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曾创造出股份制、 浮动利率等十几个全国第一。 勤劳聪明,善于经营,富于创新,敢为天下 先;苍南的市场体系健全,商贸往来活跃, 这里的家庭工业、专业市场、股份合作企 业、龙港农民城建设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国”字号金名片
自然地理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资源丰富,特 产富饶。
天然资源
矿产资源诸多 ,矾山镇的明矾占全世界储 量的60%,有“世界矾都”之称。 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石斑鱼、梭子蟹、 小黄鱼等珍贵水产品。 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名、特、优”产品众 多。四季柚、蘑菇誉满神州,翠龙茶叶、席 草制品远销海内外,桥墩翠冠梨、马站荔枝、 望里甜橙以及马蹄笋深受百姓青睐 。Fra bibliotek考古渊源
今苍南地,早在新石器时代,灵溪镇的渡 龙山上就有人类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和古 陶碎片。 至今钱库镇桐桥村还遗留有7座商周时期石 棚墓。它是当时浙南沿海地区的一种比较 特殊的墓葬形制,这种巨石墓葬文化在国 内极为罕见,已被列为“国保”单位。
佛教真迹
唐宋盛行一时,已在世界上失传的摩尼教 也在苍南留下了踪迹,括山乡下汤村(古 称鹏山)的选真寺留有乡人孔克表撰写的 《选真事记》碑刻,是研究摩尼教的珍贵 资料。
苍南的简介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濒临东海,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
苍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9℃,资源丰富,特产富饶,并以水产、矿产、旅游三大资源和四季柚、甜橙、茶叶三大名特优产品最具开发前景,尤其是长1800米的渔寮大沙滩为我国沿海大陆聚沙滩所罕见。
苍南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区、半山区占三分之二。
其中平原地区河道密布,古树、小桥、,构成水亚热,夏无润。
苍南综然资名有[u、荔枝[/uurl]l]、梭子蟹、对虾、石斑鱼等,许多产品远销海外。
“世界矾都”矾山明矾储藏量占全世界的60%。
水陆交通方便,沿海有7个港口,公路通达全县每一个角落。
苍南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
呈三角形地带,西南有5座千米以上的山峰挺拔其间,地势高峻,沟源区多峭壁、瀑布;东北端为鳌江口,地势低平,标高仅3至5米,是河网密布的平原。
在亚热带温湿气候条件下,地表风化作用活跃,风化厚度达l0米以上。
流水作用强烈,坡地沟壑纵横,到处有基岩裸露的冲刷坡。
根据地貌成因和形态特点,苍南应列为侵蚀剥蚀低山范围苍南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早在商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宋、元以来人文荟萃,明代为抗倭前线,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是革命老根据地,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
今苍南地,早在新石器时代,灵溪镇的渡龙山上就有人类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和古陶碎片。
至今钱库镇桐桥村还遗留有7座商周时期石棚墓。
它是当时浙南沿海地区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墓葬形制,这种巨石墓葬文化在国内极为罕见,已被列为“国保”单位。
商周时期人类活动逐渐频繁。
春秋时为东瓯越人地。
战国时属越,秦统一中国后,属闽中郡。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闽中故地置闽越国,属闽越国。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世称东瓯王,为东海辖地。
汉武帝时,东瓯举国内迁江淮间,国除。
汉昭帝始王二年(公元前85年),今苍县。
当地要来自明朝清朝时的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和已经移民到泉州漳州的莆田人再次移民到温州,以苍南县为中心分布,被称为浙南闽语。
苍南金乡古城简介

苍南金乡古城简介
苍南金乡古城是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的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
这座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传承,保存着许多独特的古建筑和文物,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苍南金乡古城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它位于苍南县的南部,地处苍南平原的中部,四周环绕着蜿蜒的河流和肥沃的大片农田,景色宜人。
古城内有相当完整的古城门、城墙、石板街和大量的古建筑等,令人叹为观止。
古城的城墙由红砖砌成,高约10米,全长约4公里。
城墙上矗立着多座古画楼和观景台,供游客观赏古城和周边美景。
城墙内的石板街保留了古时的风貌,两旁是砖砌的古建筑和商铺,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当地的传统工艺和特色小吃。
在古城内有许多古建筑,如古戏台、古衙门、古宅院等,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乡古戏台,这是浙江省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古戏台,被誉为“东南第一台”。
每年的传统戏曲演出吸引了众多戏迷和游客前来观看。
古城内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陈列馆,如苍南县博物馆和金乡古城文化广场等。
这些地方保存和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文物和艺术品,带领人们了解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苍南金乡古城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它以其独特的风貌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来到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乡村文化,了解古代建筑和传统工艺,品尝美味的当地小吃。
同时,你还可以欣赏到传统戏曲演出和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苍南金乡古城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为人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苍南玉苍山风景区介绍

苍南玉苍山风景区介绍
苍南玉苍山风景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苍南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山青水秀,景色壮美,是一处集山峦、瀑布、溪流、峡谷、湖泊、花海等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玉苍山海拔高度约为800米,是浙江省东南部的最高峰。
山上群峰连绵,丛林茂密,景色非常壮观。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
1. 玉带峰:玉苍山的主峰,海拔820米,顶峰有一个巨大的天然钟乳石洞,名为“玉带峰洞”。
2. 梅峰:位于玉苍山东北麓,海拔740米,是苍南县姐妹山之一。
梅峰山上梅花盛开,四季风景各异,素有“苍南第一梅”之称。
3. 天柱峰:位于玉苍山南段,海拔744米,是一座形似柱子的山峰。
从山顶可以俯瞰玉苍山全景。
4. 荷叶瀑:位于玉苍山东南麓,是一处高约60米的大瀑布,是玉苍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此外,玉苍山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季节的野花、杜鹃、银杏等美景。
同时,这里还设有露营、徒步、攀岩、漂流等多种户外活动项目。
苍南海边旅游景点

苍南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南部,拥有优美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因此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海边旅游景点。
以下是苍南海边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
1.龙港古城:龙港古城位于苍南市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古老渔港。
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传统渔民生活和独特的海洋文化,是体验海岛风情的绝佳去处。
2.奇达村海滩:奇达村海滩是苍南著名的海滨风景区,绵长的海滩、碧蓝的海水和细软的
海沙构成了迷人的海岸风光,是夏日戏水、沙滩漫步的理想场所。
3.白鹿洞海滩:白鹿洞海滩坐落在苍南北岙群岛上,素有“东南第一滩”之称,这里碧海
蓝天,沙滩柔软,是一个度假避暑的好去处。
4.东壁湾风景区:东壁湾位于苍南市东南海岸,这里有山海相依,海湾曲折,海水清澈,
是一个著名的海岸度假胜地,还可以进行海钓、潜水等海洋活动。
5.台州湾大桥:台州湾大桥是连接苍南和台州的重要交通枢纽,桥梁设计独特,俯瞰海湾
美景,是一处观海赏景的好地方。
以上是苍南海边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希望对您的旅行有所帮助。
苍南核电站

苍南核电站苍南核电站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是一座大型的核能发电工程。
核电站是基于核能技术利用核燃料(如铀、钚)进行核裂变反应,产生巨大的热能,通过水蒸汽发电,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
苍南核电站是中国近年来投入运营的一座重要核电工程。
它的批准建设始于2010年,工程代号为CN 11-02和21-02,总装机容量为约330万千瓦。
核电站拥有6台压水反应堆,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
根据规划,核电站将在未来逐步建设,并逐渐扩大装机容量。
苍南核电站的建设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是选址和环境评估,核电站必须建设在地震风险低、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区,并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保证核电站的安全和环保性。
然后是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这涉及到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期间需要严格遵守国际核安全标准和相关法规,确保核电站的安全性。
最后是核电站的调试和运行,核电站在建成后需要进行各项测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保证核电站的电力供应。
苍南核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的重要能源基地。
核能发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能够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火电相比,核电具备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低的污染排放,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苍南核电站的日常运行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也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持。
然而,核能发电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核能事故的安全风险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需要严格遵守核安全规定,并通过各种方式防止事故发生。
此外,核废料的处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核能发电产生的废料必须妥善处理和处置,以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总之,苍南核电站作为中国的重要能源项目,将为国家电力供应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持,并对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当然,核能发电的安全性和废物处理仍然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核电站可以实现安全高效的运行,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浙江苍南董氏简介

望里垟心董姓始迁祖董有灿,系董新泉之长孙,董明所之长子。公于清康熙六年(1667)丁未由平阳县北港腾蛟明山前入迁荪湖垟心(今苍南县望里镇新民村)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望里垟心、县城灵溪和温州瓯北四脚田。
灵溪河口董姓始迁祖董尊,行荣,配富氏,生子一:名董敬。据灵溪河口《董氏宗谱·源流序》记载,四十二世董德显,任温州太守,其三子董京,居温州新河巷,至四十六世董宣与兄移居平阳县四十八都董家岙麻园径口(今平阳县水头镇),传至七十三世董尊由平阳县麻园径口移入灵溪河口(今在灵溪镇新建村)为始迁祖。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灵溪山前、凤池谢田垟、大玉苍石岩贡和平阳塘村章岙底、坡南、西门外、塘外,福鼎秦屿渠口、桐山、三丘田、山后溪,霞浦五都丘底、泉州晋江罗山等地。
沪山杨家井、凤岙董姓始迁祖董其祥,字神哲,系平阳县麻步新垟屿山董英雅之孙,董廷趾之长子。于清康熙年间由平阳县麻步新垟屿山入迁二十八都盛陶溪口,不久后移居沪山杨家井。配王氏,生子六:长暨达为大房,居沪山凤岙;次暨选为次房,居凤岙;三暨逜为三房,居凤岙;四暨暹为四房,居沪山杨家井;五暨述为五房,居杨家井;六暨道为六房,居杨家井。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沪山杨家井、凤岙、县城灵溪和温州市区、平阳鳌江、上海市区、重庆等地。
观美凤鹤董姓始迁祖董肇基,约于明万历年间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入迁平阳县观美伏鹰(今属苍南县观美镇凤鹤村)定居。配叶氏,生子一:名弼楚。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观美街、县城灵溪和温州市区、杭州市区、福鼎桐山等地。
苍南旅游景点介绍

苍南旅游景点介绍
苍南县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苍南旅游景点的介绍:
1. 苍山风景区:苍山是苍南著名的山脉,也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这里山峦起伏,风景秀丽,有着许多迷人的景点和景观,如三峡瀑布、大渡口风景区等。
2. 漳港古镇:漳港古镇是苍南历史悠久的古镇,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古镇里有石桥、古井、古戏台等古老的建筑,还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特色美食。
3. 苍南金山岭国家森林公园:这是一个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题的森林公园,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动植物资源。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瀑布、鼻烟壶等景观,还可以进行徒步、露营、野炊等户外活动。
4. 瓯江口风景区:位于苍南县城东北部,是苍南的入海口,也是浙江最大的河口湿地之一。
这里有壮观的河口景观、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瓯江口,观赏美丽的沿岸风景和湿地生态。
5. 苍南渔港:苍南是一个渔业大县,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渔港码头。
苍南渔港是一个热闹的渔业集散地,游客可以观看渔船出港、品尝新鲜的海鲜,还可以参与渔民的渔业体验活动。
这些都是苍南县的主要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特色,适合不同类型的游客前往参观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南概要县人民政府驻灵溪镇人民大道。
邮编:325800。
行政区划代码:330327。
区号:0577。
拼音:Cangnan Xian。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濒临东海,南连福建,1981年6月从平阳析出独立建县,因地处玉苍山之南,取县名为苍南。
全县陆域面积126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海崖线长168.8公里。
苍南县辖20个镇、14个乡、2个民族乡:总人口122.4万灵溪镇、龙港镇、宜山镇、芦浦镇、莒溪镇、舥艚镇、钱库镇、望里镇、观美镇、藻溪镇、桥墩镇、炎亭镇、金乡镇、大渔镇、矾山镇、赤溪镇、马站镇、霞关镇、沿浦镇、南宋镇;凤池乡、浦亭乡、腾垟乡、云岩乡、仙居乡、新安乡、括山乡、五凤乡、石坪乡、龙沙乡、昌禅乡、中墩乡、渔寮乡、蒲城乡、凤阳畲族乡、岱岭畲族乡,4个社区、94个居民区、776个行政村。
除汉族外,还聚居着畲、回等少数民族3万多人,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
苍南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
苍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县城在灵溪镇。
苍南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区、半山区占三分之二。
其中平原地区河道密布,古树、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苍南是农林牧渔的综合产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名特优稀产品有四季柚、荔枝、甜橙、梭子蟹、对虾、石斑鱼等,许多产品远销海外。
“世界矾都”矾山明矾储藏量占全世界的60%。
水陆交通方便,沿海有7个港口,公路通达全县每一个角落。
苍南县旅游条件优越,金色沙滩,彩色岛礁,山巅石海,古老村寨,构成了苍南独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
“滨海—玉苍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210.5平方公里,由渔寮、炎亭、玉龙湖、玉苍山、莒溪等五个景区和碇步、蒲壮所城两个独立景点组成,其中渔寮、炎亭、玉苍山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另有石聚堂、鲸头、燕窠硐三个县级风景区,构成以灵溪镇和龙港镇为依托的风景旅游体系,可开展山水游、人文游和商务游。
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苍南县的旅游业已形成各具特色、相互呼应的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利用玉苍山景区“石奇、溪幽、湖秀、林荫”的特点,初步建成了集观赏自然风光、登山保健,森林探险于一体的自然风景旅游区;第二板块以渔寮、炎亭两大沙滩为中心,以沿海岛屿为侧翼,初步建成集水上运动、沙滩体育、品尝海鲜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第三板块以灵溪、龙港两镇为中心,以燕窠硐、鲸头、石聚堂等县级景点为依托,初步建成了集家庭休闲、郊游、购物于一体的周末休闲游乐区。
建县以来,“敢吃第一口,勇为天下先”的苍南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曾创造出股份制、浮动利率等十几个全国第一。
近年来,又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和浙闽边贸市场,在龙港、灵溪、金乡、钱库等重点乡镇规划总面积达1万余亩的7个省批特色工业园区,已建成3000多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使苍南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9.8亿元,财政收入达8.22亿元。
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优质粮、磨菇、马蹄笋、生猪、蔬菜、席草、水产、食草动物、禽蛋等十大效益农业基地,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裕的资源。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印刷包装、塑料制品、轻纺、商务礼品、仪器仪表、食品加工等多个工业支柱产业。
其中包装印刷行业拥有近千家企业和10万从业大军,2003年产值近80亿元,已占全国总量的15%。
市场发育较早,商品交易活跃,现有市场76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7个,超10亿元市场3个。
温州礼品城、浙福水产城、浙闽边贸副食品商城名闻遐迩。
2003年开始,县委又在全县轰轰烈烈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苍南历史苍南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早在商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宋、元以来人文荟萃,明代为抗倭前线,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是革命老根据地,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
今苍南地,远在商周时期便有人类活动。
春秋时为东瓯越人地。
战国时属越,秦统一中国后,属闽中郡。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闽中故地置闽越国,属闽越国。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世称东瓯王,为东海辖地。
汉武帝时,东瓯举国内迁江淮间,国除。
汉昭帝始王二年(公元前85年),今苍南地属回浦县。
此后历属章安、永宁、罗阳、安阳、安固、始阳、横阳、永嘉、平阳等县。
1981年3月6日,中共平阳县委、平阳县革命委员会向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提出《关于要求分县问题的报告》。
6月18日,国务院给省政府下达批复,批准设立苍南县。
将原属平阳的矾山镇以及灵溪、矾山、马站、金乡、钱库、宜山、桥墩等7个区的72个公社划归苍南县管辖,县城设在灵溪镇。
同年11月5日,苍南,平阳分署办公。
后经几次行政区划调整,现辖36个乡镇(其中乡16个、建制镇20个),104个居民区,818个行政村,总人口122.4万。
苍南地理苍南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隅,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西北与文成两县接壤,陆地界于东经120°7'-121°07'1,北纬27°06'-27°36'1。
县境地形北部宽阔,南部狭小,略呈三角形,亦类似侧飞雁。
全县陆地面积1261.0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8.88公里。
苍南境内主要山脉为望州山,海拔753.3米,由于处于沿海平原之中,突兀而起,所以显得十分雄峻。
望州山南麓有荪湖山,地势险要,蜂峦众多,最高处为大尖山,上有龙湫,常云气蒸腾,风雨雷霆常从此出。
苍南大部分境域属鳌江水系。
鳌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涌潮江之一(还有钱塘江和闽江)。
初名始阳江,旋改为横阳江,再改为钱仓江,后因涨潮时江口波涛汹涌,状如巨鳌负山,民国易名为鳌江,俗名青龙江。
干流总长91.1公里,支流横阳支江最长。
干流流域称北港,横阳支江流域称南港,南北港在凤江汇合后,东流注入东海??与平阳县为界。
苍南鳌江水系,包括横阳支江以及与之相沟通的沪山内河、萧江塘河、藻溪和江南河道。
苍南县水资源量比较充沛,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1716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资源量为107.51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产水量的4倍。
其中地表水10.9458亿立方米,占总量90%;地下水1.2258亿立方米,占总量10%。
而按保证率85—95%计算的干旱年,全县水资源总量仅有7.641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4159亿立方米,地下水1.2258亿立方米。
苍南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18℃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208天—288天,年平均降雨量1670.1毫米。
苍南濒临东海,海域面积约3.72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渔场面积约1.35万平方公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石斑鱼、梭子蟹、小黄鱼等珍贵水产品。
矿产资源诸多,非金属矿藏已发现43处,17个种类,已探明的矿产有明矾石、高岭土、叶腊石等10多种。
明矾矿石储量为16216万吨,占全国储量的80%,占全世界储量的60%,故我县的矾山镇有“世界矾都”之称。
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名、特、优”产品众多,四季柚、蘑菇誉满神州,翠龙茶叶、席草制品远销海内外,桥墩翠冠梨、马站荔枝、望里甜橙以及马蹄笋深受百姓青睐。
马站四季柚,誉为“仙家名果”,现在栽培面积达2500亩,产量10000吨,2002年荣获中国柑桔博览会金奖。
蘑菇产量3万吨,产值1.3亿元。
五凤翠龙茶采制面积3.2万亩,年产量4000公斤,在2003年上海国际文化节上获中国精品名茶绿茶类金奖。
马蹄笋生产基地29000多亩,年产鲜笋8000吨,产值5000万元。
农特产品开发技术不断创新,成功研制开展出蘑菇保鲜、美味软包装系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苍南经济苍南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9.8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2003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上升至第80位。
苍南县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焕发出勃勃英姿,经过几年的长足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一批工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块状经济集聚效应日益凸现,形成了以印刷、塑编、纺织、商务礼品、食品加工、仪器仪表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体系,家具、不锈钢、陶瓷、包装材料、高分子纤维、医药等新兴产业得到培育,“中国印刷城”、“中国塑编之都”等国字号基地先后落户苍南。
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9671万美元,同比增长89.1%,其中外贸出口额6565万美元,同比增长54.4%,增幅列全市第一。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建成有机茶、蘑菇、四季柚、马蹄笋、席草、鲜巴佬和草食型畜牧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
马站、沿浦、观美等镇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席草之乡”。
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稳步增长,2003年水产品产量20.52万吨,产值11.09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多年来,我县实施“基础先行”、“重点突破”战略,以水、电、路、通讯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基本构筑起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平台。
高速公路苍南段的通车,苍南到温州只需40分钟,苍南到福州只需3个小时,温福铁路前期工作基本就绪,苍南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
104国道过境公路、龙金大道、环海公路相继建成,全县公路里程达到578.28公里。
瓯南大桥、灵江山海经济协作区、大渔湾围垦工程先后启动等,都将为苍南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奠定良好的硬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