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概况
浙江省苍南县简介

基础设施
• 县内加速交通运输干线的建设步伐,水陆 交通形成网络。乡镇通车覆盖面达100%。 另有外海货运航线8条。 • 温(州)福(州)铁路(动车组)苍南站 全国范围内首个始发动车的县级站。
沐浴东风,改革开放
“敢吃第一口,勇为天下先”的苍南人民沐 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曾创造出股份制、 浮动利率等十几个全国第一。 勤劳聪明,善于经营,富于创新,敢为天下 先;苍南的市场体系健全,商贸往来活跃, 这里的家庭工业、专业市场、股份合作企 业、龙港农民城建设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国”字号金名片
自然地理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资源丰富,特 产富饶。
天然资源
矿产资源诸多 ,矾山镇的明矾占全世界储 量的60%,有“世界矾都”之称。 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石斑鱼、梭子蟹、 小黄鱼等珍贵水产品。 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名、特、优”产品众 多。四季柚、蘑菇誉满神州,翠龙茶叶、席 草制品远销海内外,桥墩翠冠梨、马站荔枝、 望里甜橙以及马蹄笋深受百姓青睐 。Fra bibliotek考古渊源
今苍南地,早在新石器时代,灵溪镇的渡 龙山上就有人类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和古 陶碎片。 至今钱库镇桐桥村还遗留有7座商周时期石 棚墓。它是当时浙南沿海地区的一种比较 特殊的墓葬形制,这种巨石墓葬文化在国 内极为罕见,已被列为“国保”单位。
佛教真迹
唐宋盛行一时,已在世界上失传的摩尼教 也在苍南留下了踪迹,括山乡下汤村(古 称鹏山)的选真寺留有乡人孔克表撰写的 《选真事记》碑刻,是研究摩尼教的珍贵 资料。
苍南的简介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濒临东海,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
苍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9℃,资源丰富,特产富饶,并以水产、矿产、旅游三大资源和四季柚、甜橙、茶叶三大名特优产品最具开发前景,尤其是长1800米的渔寮大沙滩为我国沿海大陆聚沙滩所罕见。
苍南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区、半山区占三分之二。
其中平原地区河道密布,古树、小桥、,构成水亚热,夏无润。
苍南综然资名有[u、荔枝[/uurl]l]、梭子蟹、对虾、石斑鱼等,许多产品远销海外。
“世界矾都”矾山明矾储藏量占全世界的60%。
水陆交通方便,沿海有7个港口,公路通达全县每一个角落。
苍南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
呈三角形地带,西南有5座千米以上的山峰挺拔其间,地势高峻,沟源区多峭壁、瀑布;东北端为鳌江口,地势低平,标高仅3至5米,是河网密布的平原。
在亚热带温湿气候条件下,地表风化作用活跃,风化厚度达l0米以上。
流水作用强烈,坡地沟壑纵横,到处有基岩裸露的冲刷坡。
根据地貌成因和形态特点,苍南应列为侵蚀剥蚀低山范围苍南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早在商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宋、元以来人文荟萃,明代为抗倭前线,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是革命老根据地,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
今苍南地,早在新石器时代,灵溪镇的渡龙山上就有人类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和古陶碎片。
至今钱库镇桐桥村还遗留有7座商周时期石棚墓。
它是当时浙南沿海地区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墓葬形制,这种巨石墓葬文化在国内极为罕见,已被列为“国保”单位。
商周时期人类活动逐渐频繁。
春秋时为东瓯越人地。
战国时属越,秦统一中国后,属闽中郡。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闽中故地置闽越国,属闽越国。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世称东瓯王,为东海辖地。
汉武帝时,东瓯举国内迁江淮间,国除。
汉昭帝始王二年(公元前85年),今苍县。
当地要来自明朝清朝时的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和已经移民到泉州漳州的莆田人再次移民到温州,以苍南县为中心分布,被称为浙南闽语。
苍南导游词怎么写

苍南导游词怎么写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温州市的西南面,北与平阳毗连,西南与福建省福鼎县接壤,东濒东海西连泰顺,境内山海相连风景优美气侯宜人是浙南的鱼米之乡。
苍南县古为欧越之地,秦为闽中郡管辖地,西汉为东欧国辖地,公元138年为永宁县管辖,三国为罗阳县管辖,西晋属安固县公元238年设始阳县不久改为横阳县;历经隋。
唐五代十国,后梁改横阳县为平阳县沿袭之今。
古时苍南县属平阳县管辖区批准平阳县设置苍南县,因苍南位与玉苍山南面故命名为苍南县。
苍南县是新生的县城,浙闽交接的要塞咽喉,必经之地。
交通十分便利,全境有乡村交通网络,104国道线穿城而过,浙闽高速公路贯穿县城,温福铁路2011年建成通车,形成浙闽边贸经济圈。
县城所在地灵溪镇人杰地灵,景色如画,城内有三条主要河道:一、横阳支江,流经城南,江水碧绿清澈,养育百万居民,灌溉万亩农田,注入东海。
二、萧江塘河,穿城而过,河道两岸拱桥曲径,亭台楼阁绿柳成荫,景色迷人,美不胜收。
三、沪山内河,经过县城北面,注入鳌江水系,沿河两岸有众多人文景观,江南水乡美景。
县城至西向东发展,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风味小吃名闻全国,飞禽走兽、山珍海味应有竟有,经济实惠,是温州美食文化的缩影。
当你步入县城,映入眼帘的是都市繁华的景象,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珠光宝气目不暇接,各种各样的名牌服装到处可见,酒肆茶楼遍布县城各个角落,置身县城歌舞升平,到处洋溢着祥和景象。
苍南特产繁多,临海水产资源丰富,有各种各样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矾山矾矿享誉海内外,矾矿蕴藏量居全国第一位。
桥墩镇马蹄笋出口日本等地,名扬四海。
五凤茶叶榜上有名。
马站四季柚个大皮薄肉厚,水分多,味甘甜,是苍南特产之一。
苍南县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鱼寮海滩度假区是苍南海滨旅游胜地,集旅游休闲于一体。
游玩尽兴,可品尝海鲜美味,回味无穷。
境内有国家森林公园玉苍山,奇峰异石,风景秀丽,是旅游避暑的胜地。
南麂群岛可领略大海风光,岛内贝类资源丰富,是国家海洋贝类保护区。
介绍一个建筑物说明文600字苍南

介绍一个建筑物说明文600字苍南
苍南,又名“凤凰湖”,它是一座典雅而美轮美奂的建筑。
它位于浙江省苍南县,由一条总长12公里的湖岸构成,两岸湖岸田园风光非常优美,极具诗意。
苍南滨湖乘梯级台阶状而上,犹如腾飞翔舞的凤凰,湖面绿树环抱,湖宫殿的
高挑建筑于湖畔分列,豪放庄严,古色古香时而分明。
苍南具有历史沿革悠久的传统古建筑艺术,在苍南湖岸的全景可以感受到优美
的水乡情怀,两岸景色连绵不断,湖宫殿,宝殿祠庙,特殊的建筑,古朴的景物伴了苍南传统建结着静谧优美的气氛。
苍南湖畔有一处“淤泥磨,刻石矮桥”景观,有九龙镇、九龙池、九曲阁,奇异、精巧的建筑艺术,以及天院的宝岛,让游人叹为观止。
苍南内江,见美景,野兔问碧桃、秋风及林,人烟稠密,雏锦点缀,浓浓的田园情怀随淤泽池塘倾洒而出,宛如立体画卷,令人神往。
总体而言,苍南凤凰湖形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财富,其宁静而祥和的湖
光景色和独特而神秘的建筑群,为苍南凤凰湖带来了欢乐,熠熠生辉,乔迁其中,感受它朴素而诗意的气息。
苍南云海草原景点介绍

苍南云海草原景点介绍1. 概述苍南县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的地方。
其中最著名和迷人的景点之一就是苍南云海草原。
这片草原地处苍南县北部山区,海拔约1000米,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的高山草原。
苍南云海草原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空气清新的环境和多样的生态系统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2. 地理特点苍南云海草原地处苍南山区的中心位置,四周被群山环抱。
这里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夏天常年气温适宜,最高温度很少超过30摄氏度。
冬天虽然较冷,但也没有特别严寒的天气。
每年从4月到10月是该地最繁忙的旅游季节,因为这段时间的天气最为宜人,最适合户外活动。
3. 特色景观3.1 云海苍南云海草原以其迷人的云海景观而闻名。
当天气条件适宜时,云海会从山脚缓缓升起,如同一片翻涌的海洋。
站在草原上,可以俯瞰整片云海,仿佛置身于仙境中。
这是许多游客梦寐以求的奇妙体验。
3.2 花海除了云海,苍南云海草原也有丰富多彩的花海景观。
在春季和夏季,草原上铺满了各种鲜花,如勿忘我、罂粟花、飞燕草等。
绚丽的花海映衬着蓝天和白云,给人一种宛如仙境的感觉。
3.3 牛群在苍南云海草原,还可以看到大片的牛群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吃草。
这些牛群都是当地牧民饲养的,它们是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与牛群相处,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是一种难忘的体验。
3.4 日出和日落苍南云海草原的日出和日落景色也十分壮观。
清晨,太阳从山的背后升起,把整个草原映衬得金光闪烁。
而傍晚,太阳逐渐下山,天空被渐渐染上橙红之色。
站在山顶,看着太阳逐渐消失在远方,给人一种宁静和宏伟的感觉。
4. 活动和体验苍南云海草原是一个理想的户外活动场所,为游客提供了许多丰富的活动和体验。
4.1 徒步旅行在草原上,游客可以选择徒步旅行,穿越一片片青翠的草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这里有许多精心设计的徒步线路,适合各个级别的徒步爱好者。
徒步旅行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同时还能欣赏到壮丽的景色。
4.2 野餐和露营苍南云海草原提供了许多宽阔的开放空间,非常适合野餐和露营。
浙江省苍南县简介

人文历史
• • 佛教“玉苍派”影响遍及东南亚 。 民间神祗杨老爷在我国东南沿海有庙宇 500多座,影响力仅次于“海上女神”妈 祖。 3.宜山八岱村的夹缬印染工艺有“印染业活 化石”之称。
风土人情
1. 婚姻 讨欢彩,请庚帜( 生辰八字),定亲 ,嫁娶, 闹洞房,坐筵 2.生育 催生礼,月里羹·满月酒 ,取名 3.寿庆 做寿 ,其中必有长寿面、寿桃、寿糕、红烛, 寿翁寿婆分“寿钱”。
旅游资源
• 苍南县以陆岸金沙、彩色礁岛、山巅石海、 古窑村寨、国保蒲城、海鲜美食等闻名遐 迩。
• 游览炎亭风景区,品尝炎亭海鲜大餐,车 游环海公路,观沿海风光及渔家风情,游 览渔寮大沙滩、弄潮戏水,住渔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观海上日出,车观鹤顶山风力发电厂、矾 山矾矿,游五凤香茗园、观茶海、品香茗, 游碗窑古村落,住玉苍山
经济状况
•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205.56亿元,人 均生产总值16338元,全县城镇职工 平均工资25273元。 •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74.7亿元。 •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46亿元 。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70亿元 。 •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24亿元 。 •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68亿美元 。 • 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9.92亿 元
中国印刷城 中国礼品城 中国塑编之都 中国台挂历礼品 生产基地 中国箱包市场产 业基地 中国紫菜之乡 中国蘑菇之乡 中国席草之乡 中国梭子蟹之乡 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 心 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 草集散中心 中国四季柚之乡
基础设施
• 县内加速交通运输干线的建设步伐,水陆 交通形成网络。乡镇通车覆盖面达100%。 另有外海货运航线8条。 • 温(州)福(州)铁路(动车组)苍南站 全国范围内首个始发动车的县级站。
苍南县(浙江·温州6)

苍南县(浙江·温州6)苍南县(浙江·温州6)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濒临东海,南连福建,1981年从平阳析出独立建县,因地处玉苍山之南,取县名为苍南。
全县陆域面积1261平方公里,内海及领海面积378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8.8公里,辖20个镇,16个乡,875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24万,是浙江省第一人口大县。
除汉族外,还聚居着畲、回等少数民族3万多人,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
苍南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
苍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县城在灵溪镇。
苍南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区、半山区各占三分之一。
其中平原地区河道密布,古树、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苍南是农林牧渔的综合产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名特优稀产品有四季柚、荔枝、甜橙、梭子蟹、对虾、石斑鱼等,许多产品远销海外。
“世界矾都”矾山明矾储存量占全世界的60%。
水陆交通方便,沿海有7个港口,公路通达全县每一个角落。
苍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早在新石器时代,灵溪镇的渡龙山上就有人类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和古陶碎片。
至今,钱库镇桐桥村还遗留着7座商周时期石棚墓。
它是当时浙南沿海地区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墓葬形制,这种巨石墓葬文化在国内极为罕见,现已被列为“国保”单位。
武科进士154人。
佛教“玉苍派”宜山八岱村的夹缬印染工艺有“印染业活化石”之称,它采用纯棉土布作原料,用天然植物板蓝根提炼的靛青作颜料,是最环保的印染工艺,现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
唐宋盛行一时,如今已在世界上失传的摩尼教也在苍南留下了踪迹,括山乡下汤村(古称鹏山)的选真寺留有乡人孔克表撰写的《选真事记》碑刻,是研究摩尼教的珍贵资料。
苍南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县份,一个经济社会情况非常有特点的县域;又是浙江省25个欠发达地区之一(主要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来核算),36个乡镇中欠发达乡镇占25个。
苍南金乡古城简介

苍南金乡古城简介
苍南金乡古城是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的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
这座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传承,保存着许多独特的古建筑和文物,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苍南金乡古城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它位于苍南县的南部,地处苍南平原的中部,四周环绕着蜿蜒的河流和肥沃的大片农田,景色宜人。
古城内有相当完整的古城门、城墙、石板街和大量的古建筑等,令人叹为观止。
古城的城墙由红砖砌成,高约10米,全长约4公里。
城墙上矗立着多座古画楼和观景台,供游客观赏古城和周边美景。
城墙内的石板街保留了古时的风貌,两旁是砖砌的古建筑和商铺,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当地的传统工艺和特色小吃。
在古城内有许多古建筑,如古戏台、古衙门、古宅院等,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乡古戏台,这是浙江省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古戏台,被誉为“东南第一台”。
每年的传统戏曲演出吸引了众多戏迷和游客前来观看。
古城内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陈列馆,如苍南县博物馆和金乡古城文化广场等。
这些地方保存和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文物和艺术品,带领人们了解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苍南金乡古城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它以其独特的风貌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来到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乡村文化,了解古代建筑和传统工艺,品尝美味的当地小吃。
同时,你还可以欣赏到传统戏曲演出和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苍南金乡古城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为人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南概况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沿海最南端、濒临东海,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
隶属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
历史上一直属平阳县辖域,于1981年独立设县。
因地处玉苍山之南,取县名为苍南。
地理坐标为北纬 27°30′,东经 120°23' 。
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文成两县接壤。
苍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资源丰富,特产富饶,并以水产、矿产、旅游三大资源和四季柚、甜橙、茶叶三大名特优产品最具开发前景,尤其是长1800米的渔寮大沙滩为我国沿海大陆聚沙滩所罕见。
苍南城区距温州市区81公里,距离省会杭州432公里,104国道自北而南穿越城区。
地理位臵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1670.1毫米。
总面积1261.0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5公里。
现辖10镇、2个民族乡。
1981年3月6日,中共平阳县委、平阳县革命委员会向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提出《关于要求分县问题的报告》。
6月18日,国务院给省政府下达批复,批准设立苍南县。
将原属平阳的矾山镇以及灵溪、矾山、马站、金乡、钱库、宜山、桥墩等7个区的72个公社划归苍南县管辖,县城设在灵溪镇。
同年11月5日,苍南,平阳分署办公。
后经几次行政区划调整,辖36个乡镇( 其中乡16个、建制镇20个),104个居民区,818个行政村,总人口122.4万。
截至2011年4月,苍南县辖10个镇、2个民族乡。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常住人口 118.46万。
流出县外人口明显多于县外流入人口。
2010年总人口118.46万人。
除汉族外,还聚居着畲、回等少数民族3万多人,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
本县汉族居民分属闽海民系和江浙民系,分别通行闽南方言和吴语瓯江片方言。
苍南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
苍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
苍南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区、半山区占三分之二。
其中平原地区河道密布,古树、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苍南是农林牧渔的综合产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名特优稀产品有四季柚、荔枝、甜橙、梭子蟹、对虾、石斑鱼等,许多产品远销海外。
“世界矾都”矾山明矾储藏量占全世界的60%。
水陆交通方便,沿海有7个港口,公路通达全县每一个角落。
2010年我县实现生产总值254.8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4.2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9800元。
建县以来,“敢吃第一口,勇为天下先”的苍南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曾创造出股份制、浮动利率等十几个全国第一。
2000年来,又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和浙闽边贸市场,在龙港、灵溪、金乡、钱库等重点乡镇规划总面积达1万余亩的7个省批特色工业园区,已建成3000多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使苍南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优质粮、磨菇、马蹄笋、生猪、蔬菜、席草、水产、食草动物、禽蛋等十大效益农业基地,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裕的资源。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印刷包装、塑料制品、轻纺、商务礼品、仪器仪表、食品加工等多个工业支柱产业。
其中包装印刷行业拥有近千家企业和10万从业大军,已占全国总量的15%。
市场发育较早,商品交易活跃,拥有市场76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7个,超10亿元市场3个。
中国包装印刷城、中国礼品城、全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浙福水产城、浙闽边贸副食品商城、中国塑料包装城、中国台挂历礼品生产基地、中国箱包市场产业基地名闻遐迩。
2011年开始,苍南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八八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着力点,大力实施“投资驱动、沿海开发、三带协进、中心集聚、环境优化”五大战略,着力推进县域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促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政府转型,努力打造浙南闽东北最具活力的工贸生态滨海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综合2010年我县实现生产总值254.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33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23.05亿元,同比增长13. 5%;第三产业增加值111.42亿元,同比增长12.9%。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9:47.4:44.7调整为8.0:48.3:43.7。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2%,拉动GDP增长6.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经济拉动GDP增长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3%,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
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19800元,不变价增幅11.2%,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2925美元。
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达2 4.25亿元,同比增幅为1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15.6%。
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45. 65亿元,同比增幅为 24.5%。
储蓄存款余额 191.69亿元,同比增幅为 20.2%,年末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14896元,增长18.4%。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定增长,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599元,同比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8939元,同比增长14.6%。
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行价)32.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9.29亿元,同比增长0.2%;林业产值0.61亿元,同比下降6.2%%;牧业产值3.83亿元,同比增长8.5%;渔业产值为14.77亿元,同比增长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0.37亿元,同比增长3.3%。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6.76万亩,同比增长0.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8.87万亩,比上年减少0.7万亩,下降1.4%。
受早稻因梅雨期过长导致减产的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 7.13万吨,同比下降10.2%。
蔬菜、茶叶和药材作物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县财政投入生态公益林专项资金638.84万元,全年造林面积505公顷,四旁零星植树30万株。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全年木材采伐量9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立方米。
在2010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7家专业合作社参展,获得森博会金奖3个、优质产品奖2个,我县林业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肉类总产量15895吨,下降6.3%,其中猪肉11892吨,下降0.9%。
禽肉产量则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年末生猪、羊等存栏有不同程度增长,肉禽存栏有下降,蛋禽存栏有增加;与去年相比,羊肉产量和禽蛋产量增长较多。
表2 主要畜牧产品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9.79万吨,同比下降1.0%,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6.81万吨,同比增长1.4%;海水养殖2.26万吨,同比下降15.1%,海水养殖面积为5448公顷,同比下降3.2%;淡水产品为0.73万吨,同比增长1.7%。
表3 渔业生产情况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我县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努力提高我县农业企业贸易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精心组织140多个农业企业产品,参加2010年上海新春农副产品大联展、12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和第十九届中国乌鲁木齐对外贸易经促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开展全县名特优农产品供销采购工作,大力树品牌、拓市场。
通过这些举措,宣传展示了我县农业企业的整体实力,宣传展示了农业企业形象及农产品品牌,沟通国内外市场信息,增强了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继续推进新一轮“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村庄整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0年,全县完成待整治村建设85个,完成已整治村提升建设6个,建成“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示范村)2个,完成以乡镇为单位连片整治2个。
村庄“五大整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村道硬化有新进展,新增村内主干道硬化28.19公里。
各地基本按照平原村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山区村庄“统一收集、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
新增建设污水处理池3153立方米,新增村内河沟溪池塘整治面积1210平方米。
新增改造危旧房面积11120平方米。
各地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工作,待整治村新增种植绿化苗木(乔木)2万株,村均达到235株。
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697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219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2495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7572人,有效转移就业农民6807人,转移就业率达到92%。
全县欠发达地区共实施开发农业项目370个,覆盖低收入农户集中村133个,带动低收入农户数7880户,新建农业基地面积13750亩。
继续推进下山搬迁。
新建移民小区2个、移民点6个,续建下山移民小区5个、移民点15个,实现7 06户2781人下山移民。
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58.52亿元,同比增长28.4%;实现工业增加值1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 14.9%。
表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单位:亿元全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70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7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4.9%。
其中轻工业产值145.11亿元,同比增长42.9%;重工业产值127. 52元,同比增长26.8%,重工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较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
全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41.4%,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实现销售产值266.98亿元,同比增长35.1%,产品销售率为97.93%,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实现新产品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 3 个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 22.79 亿元,同比增长 19.7 %。
全县拥有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7家,实现工业产值1 52.67亿元,同比增长30.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5 6%。
其中产值5亿元-10亿元企业1家,超10亿元的企业3家。
从行业划分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等七大行业产值均超过10亿元,全年实现工业产值 216.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79%。
效益考核企业全年实现利税总额18.99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利润总额10.75亿元,同比增长59.4%。
经济效益考核企业中,发生亏损企业49家,亏损面为7%;亏损企业亏损额0.87亿元,同比增长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