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血液
第四章__人体内物质的运输_第一节__流动的组织——血液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
姓名:张** 性别:男 年龄:41 病案号: 科: 病号: 床号:
临床诊断:__________
送检物:____________
检验结果:急 普通 检号
检验目的:__________
项目
测定值
送检人:____________
RBC
3.59×1012/L
时间:______________
月 日 检验者
报告者
讨论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 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几层? 因为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比重不一样, 所以会分层。分成三层。
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由那几部分组 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 么层次? 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下层深红色部分 及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组成。上层的液体是血浆; 红细胞和所含的血红蛋白在下层深红色的物质里,白 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中。
争当小教练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 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 么影响? 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较少,在这种环境中集训,可增加运动员血液中 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足球运动员血液的供氧能 力。
血小 板
不规则
无
非 常 小
(100 ~ 300) ×109个/升
止血和 加速凝 血
❖ 血液功能:
❖ 运输
❖ 防御和保护
血
❖ 调节体温
小
板
红细胞
白 细 胞
资料分析
成年人体内血细胞的数量:
红细胞:4.0~5.5×1012个/升(男), 3.5~5.0×1012个/升(女)。 白细胞:4~10 ×109个/升。 血红蛋白:120 ~160克/升(男), 110 ~150克/升(女)。 血小板(100 ~ 300) × 109个/升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血液习题

19.在某些新闻事件(shìjiàn)中,常听说抽血进行DNA(在细胞核内)鉴定以确定
身份。检验DNA主要是取得血液中的哪一种成分来做分析( )
C
A.血浆 B.血小板
C.白细胞 D.红细胞
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
20.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
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如图是小明检查(jiǎnchá)时的血涂片和化验单,有关说法正确
17.高原地区空气稀薄,人从平原地区(dìqū)到高原地区(dìqū),一段时间后血细
胞会明显增多的是(
)A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
18.某人体检时发现体内有炎症,医生可能是根据下列哪一种细胞的数量判断的
()
B
A.血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红细胞
Image
12/12/2021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无
“有”或“无”)细胞核。 (2) 可 以 看 到 具 有 细 胞 核 的 血 细 胞 是 ____白__细__胞_ , 这 种 血 细 胞 的 作 用 是
____包__围__、__吞__噬__(t_ūn_s。hì)病菌 (3)用低倍的物镜看不到的血细胞是________,血小如板果此种血细胞在血液中数量过
第四章 人体内(tǐ nèi)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zǔzhī)——血液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第二页,共二十六页。
一、血液的组成 1.血液的分层实验:取10毫升(háo shēnɡ)动物的新鲜血液放入试管中, 再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抗__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出现明显的 _____________。 分层现象(xiànxiàng) 2 . 血 液 由 _血__浆__(_xu_è_jiā和ng)_血__细__胞____ 组 成 , 后 者 又 分 为 ___红__细__胞_ 、 ___白__细__胞__和_____血__小__板组成。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的教学内容要求学习的知识点是相对独立的,涉及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生理功能等。
血液是组成循环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掌握血液这节内容有利于学生后面学习循环系统形成清晰的认识。
以生活实际为背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可以较好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血液既熟悉又陌生。
虽有流血、验血的经历,但对血液含有哪些成分,以及各成分有什么作用,还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细胞。
2、能力目标:掌握血液的组成以及血浆和各种血细胞的功能。
3、情感态度目标:意识到血液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掌握血液的组成以及血浆和各种血细胞的功能。
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细胞。
【教学难点】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细胞。
多媒体课件。
导学案。
血浆蛋白7%、血细胞红细胞RBC):无核、占_________,无机盐约占_________。
5、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_________,运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5-8分钟后,请学生回答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化验结果,对检查结果做出准确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被检人的性别、年龄、生活地域、职业特点及所处的状态等,(1-------7题是必选题,第8题为选做题)1、下列关于血浆成分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运载血细胞B、运输养料和废物C、运输大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D、含水、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2、人患急性炎症验血时,往往出现()A、红细胞增多B、白细胞增多C、红细胞减少D、白细胞减少3、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含有的金属元素是()A、钙B、锌C、镁D、铁4、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运输二氧化碳 B、运输营养物质 C、运输氧 D、运输代谢废物5、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看到的数目最多的是()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6、下列细胞中能在组织中游走的是()A、红细胞B、脂肪细胞C、白细胞D、精细胞7、某人经常感到精神不振,容易疲劳,脸色苍白,验血后被诊断为贫血症,医生诊断的依据是()A、白细胞过少B、血小板过少C、血浆过少D、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8、红细胞里有血红蛋白,它是一种含_________的蛋白质,呈________色,它在含氧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含氧低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②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2、过程与方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以及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们形成正常的血液观,激发学生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3、难点突破: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研究病人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课前准备】1、血常规化验单.2、人血永久涂片.3、课件PPT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和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归纳总结血液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我们都知道,长江、黄河养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同样,在我们体内也有一条生命之河,那就是血液,它像小河一样不停流动。
它能及时将养料运输给细胞,又能及时运走体内的废物,这条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各处的血管。
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那么,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各成分又有何功能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流动的组织——血液。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探索血液的组成师:出示经抗凝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提供收集的血液常规化验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问题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分成了几层?2.综合上述材料,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总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设疑:我们今天的课题是流动的组织——血液,让同学回忆我们上学期学的人体的四种组织,引导学生回答血液是结缔组织,具有运输功能,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反思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反思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这一节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上课时他们知道的和想问的问题较多,在上课前,让他们把自己知道的表达出来,既有利于让老师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又让他们有展示自己课外知识的空间。
另外,让他们在课前把自己想问的问题提出,既了解了他们的知识渴求,吸引他们,又避免上课过程中提问打断老师的讲述。
在知识点的讲述上,由于都是专业用词,所以让他们自己看书,看录像归纳,没有特别的探究活动,可能在培养探究能力方面,本节课有所欠缺。
由于中途插入较多的生活知识,引发学生提出大量生活中的血液知识问题,影响了整个教学进度,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课堂没有调控好。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方案时,注意从学生的日常输液、验血、诊脉等身边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制了各种形式的血管模型,对于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不同有一定帮助。
存在的不足,相关的中、西医知识了解有限,有些内容没能展开和涉及,使学生感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还有距离,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本节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非常重要,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
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往往比较快地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并容易满足于这一点而不再深入比较不同的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特点。
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前可以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特别要注意研究第5步中提出的问题以及2个讨论题。
这个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实验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小鱼尾鳍的末端,这个地方容易找到毛细血管,它的内径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识别。
然后,边观察边缓缓地移动培养皿,以便根据血流的情况分别找到小动脉和小静脉;二是注意提醒学生应经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让鱼鳃始终保持湿润,以便使小鱼少受伤害。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的内容。
通过对消化和吸收以及人体的呼吸的学习,师生对营养物质、氧气及二氧化碳等会进入血液中有了共同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并且为之后学习血液循化、泌尿系统中的物质交换等奠定基础,在本册教材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现欲较强,对生活中的现象有极高的兴趣。
而且他们对血液的组成和重要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血液各成分具体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病人血常规检测结果就能知道身体出现了哪些问题却不得而知。
所以本节课能够引起广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是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出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解读血常规化验单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验单的解读,掌握分析、比较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比较,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堂内容的小组探究,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血液功能的学习,形成血液对人体重要性的共同认识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及个部分的功能2、教学难点观察人血永久装片,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预习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提出两个简单的问题。
课前3分钟,独自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血液是由和(包括、、)构成的。
2、血液不仅具有作用,而且还具有和作用。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所准备。
情境导入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生病了去医院,医生总会让我们去做个血常规化验,在化验单中你们会看到有哪些项目?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这些项目来判断我们的身体出现什么疾病呢?结合问题,回顾化验单的内容,积极思考,交流自己对血液的认识。
将知识溶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

Hi~我的名字叫白细胞,相较于 红细胞,我有细胞核,比红细胞
大但数量比他少……
白细胞的特点: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功能: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 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对人 体有保护和防御作用
你的血液中 白细胞多, 可能有炎症。
血小板
特点: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RBC 男:(4.0~5.5)×1012个/L
女:(3.5~5.0)×1012个/L WBC (4~10)×1012个/L Hb 男:120~160克/升
女:110~150克/升 PLT (100~300)×109个/L
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 时,会引起贫血。为了预防这 种病的发生,根据血红蛋白的 成分,你认为在饮食中应注意 什么?
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 些成分。
2.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 你认为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 的成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些症状?
贫血患者的症状是:面色苍白并有头 昏、乏力、心悸、心急等症状。血红蛋白 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一般来说,贫血患 者应当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和蛋白质丰富 的食物。
• 教学目标:
•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因失血过多不治而亡 ?
血液的组成?
资料分析1 血液的分层
思考:为什么分层?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 它们的质量不一样,离心或 者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逐 渐分成上下两层以及中间一 薄层白色物质。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你平常感觉不到,你的身体里 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 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 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你身 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 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 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大 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 血液(blood)。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血液是幅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二、血浆1、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三、血细胞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5、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6、红细胞因有血红蛋白而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7、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8、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二、动脉1、动脉是将血浆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2、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的速度快。
3、动脉最后变成了毛细血管。
三、毛细血管1、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2、毛细血管的内径小,管壁薄,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四、静脉1、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2、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的速度慢。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解剖图。
2、心脏的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一、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
二、同型输血1、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吞噬细菌过程
/sundae_meng
红细胞经过毛细血管
/sundae_meng
你记得吗?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运载血细胞 运输养料和废物
/sundae_meng
知识小擂台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无法判断
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毛细血管的辨别特征
是( D )
A 血管腔较细
B 管腔较粗
C 血液流向心脏
D 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sundae_meng
观察动脉、静脉结构图
/sundae_meng
观察、比较:说出下面两种血管的名称及特点
动
动 管 管 弹 管内血流速
壁腔 性
度快
脉
脉厚 小 大
静 管 管 弹 管内血流速
静
壁 腔 性 度慢,四肢
脉
脉 薄 大 小 静脉内有静 脉瓣
/sundae_me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sundae_meng
小思考
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的养料和氧,怎么会 运到各个组织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 等废物又怎么会运走? 这些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
/sundae_meng
掌握以下内容:
知识方面:
1、血液的组成,血浆的主要功能,三种血 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壁特点,毛细血管结构 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4、心脏的结构,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
能力方面: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方面:培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sundae_meng
/sundae_meng
你知道各试管中的血液发生了什么变 化及产生不同变化的原因吗?各试管 中的淡黄色液体是什么?
血浆 血 清
/sundae_meng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二节 血液的管道----血管
/sundae_meng
实验回顾:血液的组成
/sundae_meng
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功能:
/sundae_meng
白 细 胞
血 小 板
/sundae_meng
白细胞与炎症的关系
/sundae_meng
试一试:
1.用于观察血液流动实验的小鱼最好是( C )
A 尾鳍色素少、死的
B 尾鳍色素多、死的
C 尾鳍色素少、活的
D 尾鳍色素多、活的
2.上体育课时不慎擦伤皮肤,有少量血液从皮肤渗出,最可能 损伤的血管是( C )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动脉和静脉
3. 下列血管中流速最快的是( A )
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这与它的 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特点:
1、数量大,分布广;
2、管壁薄,只有一层上 皮细胞构成;
3、管腔小,只允许红细 胞单行通过;
4、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 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sundae_meng
三种血管的关系
/sundae_meng
根据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回答问题:
数量最多的是 红细胞 ,男女数量差异最大的 是 红细胞 ,能携带氧的是 红细胞 ,人体被 细菌感染时数量显著增多的是 白细胞 ,能止 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血小板 ,能运输养料 和废物的是 红细胞 ,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 化碳的是 红细胞 ,人在缺氧时数量明显增多 的是 红细胞 , 血小板 过少,机体会异常出 血, 血小板 过多,机体易形成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