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第2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现代旅游地理学不仅关注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和旅游资源 的开发利用,还涉及到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影响、旅游规 划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03
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
国际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及趋势
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国际旅游地理学在理论构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包括旅游地 空间结构、旅游流、旅游影响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及成就
01
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中国旅游地理学在引进和借鉴国际旅 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 中国实际,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 的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
02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践 成果丰硕
中国旅游地理学紧密结合国家旅游业 发展需求,在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 发、旅游目的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与地理学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旅游活动的空 间分布和地域组合规律。
与旅游学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是旅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旅游学提供了空间分析和地域研究的方 法和手段。
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还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学 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探讨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实 证研究等方法,以及这些方法 在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应用理论拓展与创新
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
研究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方 法、旅游开发的模式和策略等,为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旅游市场与营销理论
分析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 计、旅游营销策略和手段等,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 和经济效益。
03
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
国际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及趋势
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国际旅游地理学在理论构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包括旅游地 空间结构、旅游流、旅游影响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及成就
01
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中国旅游地理学在引进和借鉴国际旅 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 中国实际,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 的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
02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践 成果丰硕
中国旅游地理学紧密结合国家旅游业 发展需求,在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 发、旅游目的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与地理学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旅游活动的空 间分布和地域组合规律。
与旅游学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是旅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旅游学提供了空间分析和地域研究的方 法和手段。
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还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学 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探讨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实 证研究等方法,以及这些方法 在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应用理论拓展与创新
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
研究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方 法、旅游开发的模式和策略等,为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旅游市场与营销理论
分析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 计、旅游营销策略和手段等,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 和经济效益。
第2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公元前3世纪,希腊旅游者开始外出旅行,前往药神
居住的圣地访问。
公元前5世纪,希腊宗教旅行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西方古代
的旅行活动中,资本主义的扩张、温泉疗养地的开发和
“大游学”等事件从不同方面进一步促进了西方古代旅行
发展。
从17世纪初开始,“大游学”(grand tour)成为文艺复兴
运动所预示的追求自由、渴望知识这一潮流的直接产物。
随着旅游活动的发展,过去的客栈、驿站已不能适
应旅客的需要,因此,在铁路、公路和码头建造了许多 较舒适的旅馆。19世纪初,在德国巴登—巴登(德语 “温泉温泉”)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豪华的旅馆。
(5)金融界介入了国际旅游业
1879年,托马斯· 库克发明了一种简便的用于货
币兑换手续的“旅馆联券”,旅游者持有此“旅
战后现代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4 国际旅游人数(万人) 2528.2 6929.6 15969.0 28484.1 41500.0 52840.0 增长(%) ---------174 131 78 46 27 国际旅游收入 (亿美元) 21.0 68.67 179.0 1023.0 2300.0 3210.0 增长(%) ------------227 161 472 125 40
1670年,“大游学”一词已经得到使用,参与这种活动的
人要在一位导师的陪同下,花费3年或3年以上的时间,遍
游欧洲各大文化中心。
(二)中国古代的旅行活动
1. 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41年) 中国旅游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 的商贾旅行,他们从许多方面创造了旅游的条件,开拓 了旅游。 2.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41—公元前221年)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修改)

1、二战之前 2、二战之后至60年代初 3、60年代中至80年代初 4、80年代中至90年代 5、进入21世纪之后
1、二战之前
背景:包价旅游出现,参与旅游人数增多,距离 也越来越长。
地理学者在旅游研究中的工作:撰写导游材料、 旅行指南,小尺度的旅游土地利用研究。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是 不自觉的,只是在研究土地利用时将旅游作为一 种土地利用方式加以研究;涉及到这一领域的地 理学者也只是个别的。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 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旅游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经济现象,起源于 近代时期(1841年,英国的托马斯·库克包租火车 在英国开展团体旅游活动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 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旅游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 球性的现象。
一门科学要走向成熟,必须走向“范式”,也就是要 具备两个条件:
1)足以空前地把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使他们 不再去进行科学活动中各种形式的竞争;
2)这种成就足以毫无限制地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 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4、80年代中至90年代
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旅游研究提供了充足 的现实问题和材料来源,学者们在继续应用 研究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 研究的总结。
随着旅游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足 旅游这一研究领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有其 独特的角度,以空间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区别和见长 于其他学科。
20世纪30年代初,麦克默里(K.McMurry)发表了 “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 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1、二战之前
背景:包价旅游出现,参与旅游人数增多,距离 也越来越长。
地理学者在旅游研究中的工作:撰写导游材料、 旅行指南,小尺度的旅游土地利用研究。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是 不自觉的,只是在研究土地利用时将旅游作为一 种土地利用方式加以研究;涉及到这一领域的地 理学者也只是个别的。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 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旅游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经济现象,起源于 近代时期(1841年,英国的托马斯·库克包租火车 在英国开展团体旅游活动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 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旅游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 球性的现象。
一门科学要走向成熟,必须走向“范式”,也就是要 具备两个条件:
1)足以空前地把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使他们 不再去进行科学活动中各种形式的竞争;
2)这种成就足以毫无限制地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 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4、80年代中至90年代
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旅游研究提供了充足 的现实问题和材料来源,学者们在继续应用 研究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 研究的总结。
随着旅游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足 旅游这一研究领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有其 独特的角度,以空间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区别和见长 于其他学科。
20世纪30年代初,麦克默里(K.McMurry)发表了 “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 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为生态环境游,表明旅游地理学家在高层次旅
游决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①注重学术研究,涌现出一大批科研成果
②注重务实研究,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②注重开放式研究,使学科建设不断向深度与 广度扩展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
一、研究内容多样
二、研究主题鲜明
三、研究方法先进 四、研究方式开放
奴隶社会旅行活动特点
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原始社
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但这种活动仍不属于旅游活动,
而是由产品或商品交换而促发的一种经济
活动。
享乐旅游仅限于以天子为代表的少数奴隶 主,他们具有了享乐旅行的最初动机与条 件。
在奴隶社会时期,促发人们外出旅行的主 要原因仍然是产品交换和易货经商。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及旅游地理 学发展趋势
旅游的产生的发展 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体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徒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四、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五、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六、现代旅游
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徒
(四)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1)旅行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
系。
2)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扩大。 但这一时期中商务旅行仍居主导地位。 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 4)就非经济目的特别是消退性质的旅行而言。参加
者多为帝王、官僚、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
四、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11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史简介
古代与旅游和地理相关的名著也有很多: 古代与旅游和地理相关的名著也有很多: 先秦《禹贡》 山海经》 穆天子传》 先秦《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 两汉时期《史记·河渠书》 史记·货殖列传》 两汉时期《史记·河渠书》和《史记·货殖列传》 、《汉 地理志》 书·地理志》 水经注》 南北朝北魏 《水经注》 佛国记》 东晋 《佛国记》 大唐西域记》 唐代 《大唐西域记》 北宋《梦溪笔谈》 北宋《梦溪笔谈》 明代《徐霞客游记》 明代《徐霞客游记》 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以描写风光、心情为主,大多没作分析研究。 以描写风光、心情为主,大多没作分析研究。
讨论与思考
2 [封面]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史简介
一、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1、二次大战前的萌芽阶段 2、二战后至60年代初的零散发展研究阶段 二战后至60年代初的零散发展研究阶段 60 3、60年代以后高速发展阶段 60年代以后高速发展阶段 4、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史简介
旅 – 时段 • 二战前 游 • 二战后至 年代初 二战后至60年代初 地 • 60年代至 年代末 年代至70年代末 年代至 理 – 人物 • 麦克默里 学 • 科波克 在 • 克莱门特 – 主要领域 国 • 旅游与土地利用 外 • 旅游地开发研究
14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史简介
3、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2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旅游特点:全面、快速增长、平稳发展 范围:全世界 研究工作重点:
A.旅游资源的评价; B.旅游地和旅游区域的研究; C.旅游客流的研究 D.旅游影响的研究 特点:个案研究 代表人物:科波克和罗杰斯等
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包括旅游地理学者在内的各学科旅游学者在继续实
用研究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研究的总 结。 • 旅游特点:总体规模增长缓慢
二、现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在中国系统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的科学研究是以 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 科组为标志开始的。
从70 年代末旅游地理学最初被引进中国,整个80 年代形成中国大陆旅游地理学第一个较快发展的 时期。这一时期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动力,除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旅游事业得到发展的客观 因素外,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复兴潮流, 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间旅游地理学以北 京等地为研究中心,逐步影响至全国许多地方, 出现了陈传康、郭来喜、杨冠雄等等学科开拓者 和建设者。
• 范围:国际、国内旅游
• 研究工作特点:专著和期刊出现,多为实证研究,基础 理论研究较少。
3、20世纪80年代后
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发展 是相当快的。
后大众旅游时期
• – 时段
•
• 80年代初以来
• – 人物
• • Butler, R • • Wall, G • • Smith, S L J • • Hall, C M
(三) 20世纪60年代中以后
(深入发展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
世界旅游业在此时期也进入发展最快最稳的时期。这一时 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以主动参与和多样化的研究内容为 特点。地理学者在这一时期所做的大量旅游研究的实际工作, 为旅游地理学的科学化和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到70年代中期:旅游专业化和进行旅游区划
A.旅游资源的评价; B.旅游地和旅游区域的研究; C.旅游客流的研究 D.旅游影响的研究 特点:个案研究 代表人物:科波克和罗杰斯等
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包括旅游地理学者在内的各学科旅游学者在继续实
用研究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研究的总 结。 • 旅游特点:总体规模增长缓慢
二、现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在中国系统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的科学研究是以 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 科组为标志开始的。
从70 年代末旅游地理学最初被引进中国,整个80 年代形成中国大陆旅游地理学第一个较快发展的 时期。这一时期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动力,除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旅游事业得到发展的客观 因素外,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复兴潮流, 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间旅游地理学以北 京等地为研究中心,逐步影响至全国许多地方, 出现了陈传康、郭来喜、杨冠雄等等学科开拓者 和建设者。
• 范围:国际、国内旅游
• 研究工作特点:专著和期刊出现,多为实证研究,基础 理论研究较少。
3、20世纪80年代后
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发展 是相当快的。
后大众旅游时期
• – 时段
•
• 80年代初以来
• – 人物
• • Butler, R • • Wall, G • • Smith, S L J • • Hall, C M
(三) 20世纪60年代中以后
(深入发展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
世界旅游业在此时期也进入发展最快最稳的时期。这一时 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以主动参与和多样化的研究内容为 特点。地理学者在这一时期所做的大量旅游研究的实际工作, 为旅游地理学的科学化和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到70年代中期:旅游专业化和进行旅游区划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1990-1998年:现实主义阶段
时代背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主要进展: 1)旅游地理学家成为旅游规划的主力军。 2)研究内容的实践驱动明显,学科本位意识下 降。 3)研究视野狭窄,对国际前沿关注度下降。 4)研究规范性不够,学术贡献不足。
1999年至今: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并与 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阶段
第一节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
1、二战之前 2、二战之后至60年代初 3、60年代中至80年代初 4、80年代中至90年代 5、进入21世纪之后
1、二战之前
背景:包价旅游出现,参与旅游人数增多,距离
也越来越长。 地理学者在旅游研究中的工作:撰写导游材料、 旅行指南,小尺度的旅游土地利用研究。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在不同的国家 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发达国家,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以其多样化的多 角度的研究视野为特点,地理学者在从事理论性的 研究时常注意针对特定的案例,因此表现出较明显 的实证性质。其中:
1)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 2)实际开发和规划—美国、德国、日本 3)休、疗养区的规划—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东欧国家
发展倾向
总趋势:将研究视野扩大到所有闲暇活动 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多学科融合 研究主题的扩展与转移
新热点:旅游目的地演化、管理,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与 社会文化变迁,旅游与后殖民主义,旅游与后现代社会……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古代旅游知识的积累 近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现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背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 益明显。 主要进展: 1)重新显示出对建构理论的重视。 2)跨学科研究增多,研究领域获得较大拓展。 3)国际交流增多,研究规范得到重视。 4)学科获得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增强,对研 究者的吸引力加大。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 1.把注意点放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重 点放在在外过夜的旅游活动。
• 2.开放性的研究。
• 3.从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转向服务设施的 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旅游目的 地推销、大区域旅游规划以及旅游影响及其机 制研究。
• 从局部到全局。 • 4.理论和实用并重。 • 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
用研究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研究的总 结。 • 旅游特点:总体规模增长缓慢
• 范围:国际、国内旅游
• 研究工作特点:专著和期刊出现,多为实证研究,基础 理论研究较少。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3、20世纪80年代后
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发展 是相当快的。
后大众旅游时期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4.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这是我国旅游地理学界研究最多、成 绩也最大的领域。
(1)在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归纳了旅 游开发的基本原理,即“旅游区内部结构对 应变换理论”,揭示了旅游区的风景资源结 构、旅游行为层次结构、旅游市场结构及旅 游项目投资结构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总结 了旅游开发的模式。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经过一代人的努力,旅游地理学已成为一门相 对独立的学科,在整个地理学领域中逐渐确定了其 应有的地位,并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国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近年来资助了近10 项面上项目,并于 1997 年起资助1 项“九五”重点项目研究,标志着 旅游地理学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6.旅游区划
一些学者依照不同的目的和指标,提出了一些不 同的全国旅游区划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 2.开放性的研究。
• 3.从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转向服务设施的 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旅游目的 地推销、大区域旅游规划以及旅游影响及其机 制研究。
• 从局部到全局。 • 4.理论和实用并重。 • 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
用研究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研究的总 结。 • 旅游特点:总体规模增长缓慢
• 范围:国际、国内旅游
• 研究工作特点:专著和期刊出现,多为实证研究,基础 理论研究较少。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3、20世纪80年代后
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发展 是相当快的。
后大众旅游时期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4.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这是我国旅游地理学界研究最多、成 绩也最大的领域。
(1)在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归纳了旅 游开发的基本原理,即“旅游区内部结构对 应变换理论”,揭示了旅游区的风景资源结 构、旅游行为层次结构、旅游市场结构及旅 游项目投资结构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总结 了旅游开发的模式。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经过一代人的努力,旅游地理学已成为一门相 对独立的学科,在整个地理学领域中逐渐确定了其 应有的地位,并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国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近年来资助了近10 项面上项目,并于 1997 年起资助1 项“九五”重点项目研究,标志着 旅游地理学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6.旅游区划
一些学者依照不同的目的和指标,提出了一些不 同的全国旅游区划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奇于 名山大川
21岁开始出游,30年间历尽艰险, 岁开始出游, 年间历尽艰险 年间历尽艰险, 岁开始出游 足迹遍及现在江苏、浙江、安徽、 足迹遍及现在江苏、浙江、安徽、 山东、河北、山西、 河南、 山东、河北、山西、 西、河南、 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 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 江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区(见 江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区 见 下页图)。 下页图 。他的出游大至分为两个时 前期北登恒山,南及闽粤, 期:前期北登恒山,南及闽粤,东 涉普陀,西攀太华之岭, 涉普陀,西攀太华之岭,偏重搜奇 访胜,写下了天台山、雁荡山、 访胜,写下了天台山、雁荡山、黄 庐山、嵩山、 山、庐山、嵩山、华山五台山恒山 等名山游记17篇 等名山游记 篇;后期的西南地区 之行,则在探寻山川源流、 之行,则在探寻山川源流、风土文 物的同时, 物的同时,重点考察与记述了喀斯 特地貌的分布及其发育规律。 特地貌的分布及其发育规律。
3、20世纪80年代后 20世纪80年代后 世纪80 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 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发展 是相当快的。 是相当快的。
后大众旅游时期
• • • • • • • • • • • • • •
– 时段 • 80年代初以来 年代初以来 – 人物 • Butler, R • Wall, G • Smith, S L J • Hall, C M • Pearce, D & Page, S – 主要领域 • 旅游地生命周期 • 旅游环境容量 • 旅游经济影响 • 旅游与文化变迁 • 城市旅游
14
清代学者魏源曾云: 恒山如座,岱山如行, 清代学者魏源曾云:“恒山如座,岱山如行,华 山如立,嵩山如卧,唯南岳独如飞” 山如立,嵩山如卧,唯南岳独如飞”; 苏东坡描写的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东坡描写的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 低各不同”; 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云: 祝融万丈拔地起, 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云:“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 不见轻烟里” 不见轻烟里”。 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 ?
• • • • • •
《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旅游研究纪事( )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 ) 旅行研究杂志( 《旅行研究杂志(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 闲暇研究杂志( 《闲暇研究杂志(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 地学杂志( 《地学杂志(Geojournal)》 )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Tourism Geographies )》
(一) 二战之前(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是不自觉的, 这一时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是不自觉的, 只是在研究土地利用时将旅游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而加以研究, 而加以研究,涉及到这一领域的地理学者也只是个别 麦克默里(K•C•Mcmurry) 的,麦克默里(K•C•Mcmurry)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 物。 二战之前: 二战之前:个别旅游地研究
四、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一)旅游地理学的贡献 1.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区域开发提供必需的资源 1.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区域开发提供必需的资源 和区域分析依据 2.旅游流量的预测 2.旅游流量的预测 3.区域内部结构 旅游地的社区状况、 区域内部结构、 3.区域内部结构、旅游地的社区状况、旅游通道进 行深入分析, 行深入分析,为旅游规划提供基础 4.提供背景资料 4.提供背景资料
旅游特点:由富有阶层向中下层转变,组团旅游出现, 旅游特点:由富有阶层向中下层转变,组团旅游出现,人 数越来越多,出游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数越来越多,出游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范围:小尺度的空间范围。 范围:小尺度的空间范围。 研究工作重点:导游材料、旅行指南、 研究工作重点:导游材料、旅行指南、土地利用研究 代表人物:麦克默里《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代表人物:麦克默里《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一、古代旅游知识的积累
旅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源远流长、浩如烟海、 旅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源远流长、浩如烟海、 瑰丽多姿的中国古代文献中,有着大量的诗词、歌赋、散文、 瑰丽多姿的中国古代文献中,有着大量的诗词、歌赋、散文、 游记、专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祖国的锦锈山河, 游记、专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祖国的锦锈山河,广阔而深 邃地揭示了大自然的壮美与情趣。 邃地揭示了大自然的壮美与情趣。
二、国外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 • • • • 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tourism attraction) ) 旅游者行为 旅游空间分布 旅游影响 旅游地发展研究
三、国外旅游地理学的主要学术期刊
• • • • • 《地理(Geography)》 地理( ) 地理综述( 《地理综述( Geography Review)》 ) 地理学杂志( 《地理学杂志( Geographical Journal)》 ) 加拿大地理学者( 《加拿大地理学者(The Canadian Geographer)》 ) 专业地理( 《专业地理(professional Geographer)》 )
(三) 20世纪60年代中以后 (深入发展阶段)
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世纪70 包括旅游地理学者在内的各学科旅游学者在继续实 用研究的同时, 用研究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研究的总 结。 • 旅游特点:总体规模增长缓慢 旅游特点: • 范围:国际、国内旅游 范围:国际、 • 研究工作特点:专著和期刊出现,多为实证研究,基础 研究工作特点:专著和期刊出现,多为实证研究, 理论研究较少。 理论研究较少。
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 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扩大到所有闲暇活动 – 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多学科融合 – 研究主题的扩展与转移 – 新热点 旅游目的地演化 旅游目的地管理 旅游的经济影响 旅游与社会文化变迁 旅游与后殖民主义 旅游与后现代社会 …… –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13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16
《梦溪笔谈》
• 《梦溪笔谈》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 梦溪笔谈》大约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 年 年 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 现存《梦溪笔谈》分为 卷,分17个门类共 现存《梦溪笔谈》分为26卷 个门类共 609条。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地质、 条 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地质、 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 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 考古及音乐等学科。 考古及音乐等学科。 • 他在书卷二十四《杂志一》中记载:“方家以 他在书卷二十四《杂志一》中记载: 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 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 这是历史上对指南针的最早记载。 也。”这是历史上对指南针的最早记载。
15
古代与旅游和地理相关的名著也有很多: 古代与旅游和地理相关的名著也有很多: 先秦《禹贡》 山海经》 穆天子传》 先秦《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 两汉时期《史记·河渠书》 史记·货殖列传》 两汉时期《史记·河渠书》和《史记·货殖列传》 、 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 水经注》 南北朝北魏 《水经注》 佛国记》 东晋 《佛国记》 大唐西域记》 唐代 《大唐西域记》 北宋《梦溪笔谈》 北宋《梦溪笔谈》 明代《徐霞客游记》 明代《徐霞客游记》 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二)发展趋势
• 1.把注意点放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重 1.把注意点放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 把注意点放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 点放在在外过夜的旅游活动。 点放在在外过夜的旅游活动。 • 2.开放性的研究 2.开放性的研究 开放性的研究。 • 3.从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转向服务设施的 3.从资源研究 从资源研究、 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旅游目的 地推销、 地推销、大区域旅游规划以及旅游影响及其机 制研究。 制研究。 • 从局部到全局。 从局部到全局。 • 4.理论和实用并重。 4.理论和实用并重 理论和实用并重。 • 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 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 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 段的运用。 段的运用。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概述
第一节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 (一) 二战之前 • (二)二战之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 二战之后至20世纪60 20世纪60年代初 • (三)20世纪60年代中以后 20世纪60年代中以后 世纪60
19
旅游地理学在90年代进入了第二个发展 旅游地理学在 年代进入了第二个发展 阶段, 阶段 , 它以适应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 社会变革为总体特征。 社会变革为总体特征 。 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 革步伐的加快和旅游业本身的迅速转型, 革步伐的加快和旅游业本身的迅速转型 , 对 旅游地理研究和人才教育的进步起到了强有 力的推动作用。地方旅游开发和管理的需要, 力的推动作用 。 地方旅游开发和管理的需要 , 使旅游地理学家对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教学内 容不断进行修正, 容不断进行修正 , 朝着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 发展。 发展。
1、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 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 世界旅游业在此时期也进入发展最快最稳的时期。 世界旅游业在此时期也进入发展最快最稳的时期。这一时 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以主动参与和多样化的研究内容为 特点。地理学者在这一时期所做的大量旅游研究的实际工作, 特点。地理学者在这一时期所做的大量旅游研究的实际工作, 为旅游地理学的科学化和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为旅游地理学的科学化和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70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 到70年代中期:旅游专业化和进行旅游区划 旅游特点:全面、快速增长、 旅游特点:全面、快速增长、平稳发展 范围: 范围:全世界 研究工作重点: 研究工作重点: A.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资源的评价 B.旅游地和旅游区域的研究; 旅游地和旅游区域的研究; 旅游地和旅游区域的研究 C.旅游客流的研究 旅游客流的研究 D.旅游影响的研究 旅游影响的研究 特点: 特点:个案研究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科波克和罗杰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