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课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一一、单选题1、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下列关于“新时代”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B )选择一项:A.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B. 意味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已经实现C.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D.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2、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选择一项:A.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B. 有本领、有文化、有担当C. 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D.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3、下列关于思想道德与法律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法最恰当的是( A )选择一项:A. 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 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C.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D. 两者无关二.判断题1、综合分析国际国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〇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错)选择一项:对错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和强制作用。
(对)选择一项:对错专题二一、单选题1、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 C )、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A. 人生长度B. 人生阅历C. 人生目的D. 人生经验2、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我们每个人选择和确立人生目的,应该(D)。
(在线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可以利用编辑——查找功能(或ctrl+f)查找题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题目(仅供参考)参考一: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属于()。
(2分)A.非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D.行政执法行为★标准答案:C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2分)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标准答案:D3.“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格言警句表达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
(2分)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B.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标准答案:B4.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
(2分)A.民法B.刑法C.经济法D.行政法★标准答案:A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
(2分)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标准答案:B6.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 )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分)A.改革创新B.自强不息C.爱好和平D.求真务实★标准答案:A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2分)A.原告B.被告C.第三人D.诉讼代理人★标准答案:D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2分)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标准答案:D9.法律部门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2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标准答案:B10.根据我国民法有关规定,14岁的人属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课满分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课满分答案——第一二章单元测试第一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2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______________,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
A.世界观B.人生观C.社会观D.价值观答案ABD2【单选题】(2分)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______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德B.智C.体D.美正确答案是:A3【多选题】(2分)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A.思想观念B.政治立场C.价值取向D.道德情操答案ABCD4【单选题】(2分)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12个范畴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内容。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社会主义荣辱观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D5【多选题】(2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E.社会主义荣辱观答案ABCDE6【单选题】(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遵纪、守法、服务、奉献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答案C7【单选题】(2分)古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
”这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是_________辩证统一的过程。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国家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检验答案网课测试题答案1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国家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检验答案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正确理解道德的本质,应该把握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及道德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
下列关于道德的本质,说法错误的是()A.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主要是被颁布、制定或规定出来的B.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C.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D.作为实践精神,道德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界的善恶现象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2.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A.上天的命令或者神的旨意B.情感欲望C.劳动D.先天存在的良心、理念或精神3.《世说新语·德行》记录的《管宁割席》故事中,当士大夫乘坐的华贵车辆从门前经过时,管宁和华歆都像原来一样坐在席子上读书。
()A.正确B.错误4.祖国不是我们的生存家园和精神家园。
()A.正确B.错误5.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正确B.错误6.宪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宪法规范始终,集中体现宪法的基本精神,统率宪法的基本内容,对宪法的制定、修改、实施、遵守等环节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
() A.正确B.错误7.不同的道德文明体现了各自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信仰和行为方式,但不同民族或国家之间仍然会面临某些共同的问题,形成一些具有共性的道德认识。
()A.正确B.错误8.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A.人生长度B.人生阅历C.人生目的D.人生经验9.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科学学说,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信仰B.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行为原则、理想追求、价值目标C.共产党人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D.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一样10.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状态和精神风貌与整个社会的道德状态和精神风貌无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后习题答案(共1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后习题答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学生评语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xx修订版课后习题答案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P2)大学生应该塑造怎样的崭新形象?(P6)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P8)谈谈你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涵的理解(P9)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1)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P12)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
(P17)谈谈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P2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中的地位。
(P23)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P29)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与曲折性的认识。
(P3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P2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P35)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P4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P44)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P44)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P49)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P55)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P66)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P67)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P77)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P80)_。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83)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P87)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P91)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P102)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弘扬这些优良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在什么重要意义?(P94)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P114)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P108)谈谈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P109)如何认识法律的历史发展?(P121)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P124)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P130)如何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P137)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P144)法治与人治、法制、德治的区别: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P154)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P165)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P173) 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的作用(P175)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树立怎么样的就业观(P188)如何认识恋爱中的道德要求(P192)道德与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特点与作用(P195)谈谈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与修养(P201)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P2)(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是()A.重证据B.重义务C.重实体轻程序D.重程序轻实体2.在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开篇明义的“八条目”中,()是其中的核心。
A.修身B.齐家C.治国D.平天下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勤劳勇敢B.自强不息C.改革创新D.爱国主义4.“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表达的意思,下列错误的()A.人要有远大的理想B.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信念C.成就事业要靠辛勤的劳动D.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获得成功5.一般来说,个人品德的形成包含有心理上和行为习惯上多种成分的相应发展。
其中,人们在抉择道德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称为()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规范D.道德行为6.夫妻间的人身关系不包括:()A.身份关系B.继承关系C.人格关系D.地位关系7.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下列选项中,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原则的是()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助人为乐D.勤俭持家8.《汉书·董仲舒传》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在道德起源上,这属于一种()的观点。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9.关于法治与法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法治是法律的治理,法制是法律制度B.法治是动态的,法制是静态的C.法治与民主政治伴随而生,而法制则随国家诞生而产生D.法治与法制都是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的10.我国宪法以专章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等,这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中()原则的体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课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课答案“利”发生矛盾的时候,主张()。
Answer:见义忘义重利轻义√ 义然后取以公灭私【习题2(单选题)】Question: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强调,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
Answer: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道德群体性特征【习题3(单选题)】Question:在中国古人看来,()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民无信不立”。
Answer:荀子墨子孟子√ 孔子【习题4(单选题)】Question:在中国古人看来,()是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
Answer:仁爱谦虚谨慎√ 诚【习题5(单选题)】Question: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人们的道德修养也有其()。
Answer:精神要求批判性要求主观要求√ 客观要求【习题6(单选题)】Question:“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
Answer:错误√ 正确【习题7(单选题)】Question:从仁爱精神出发,古人主张“和为贵”,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友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和平共处。
Answer:错误√ 正确【习题8(单选题)】Question: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Answer:√ 错误正确【习题9(单选题)】Question: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认为,谦虚是人的立身之本。
Answer:√ 错误正确【习题10(单选题)】Question: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统一体,不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Answer:√ 错误正确《39.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四章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习题1(单选题)】Question:中国革命萌芽于()。
Answer:农民运动抗日战争√ 五四运动工人运动【习题2(单选题)】Question:()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
Answer:儒家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思潮【习题3(单选题)】Question:共产党员和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的目的要为()而奋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1套1.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就要: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培养优良学风。
a. 学习理念b. 学习方法c. 学习目标d. 学习习惯参考答案:A2.当代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及其内涵为:(),智是人才素质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a. 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b.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c.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d. 又红又专博学多才参考答案:B3.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
a. 出现b. 实现c. 体现d. 再现参考答案:C4.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以()。
a. 共产主义为目标b. 人的解放为目标c. 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d. 改造世界为己任参考答案:D5.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维护(),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a. 和平b.团结c. 统一d. 发展参考答案:C6.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大国()。
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a. 帝国主义b. 霸权主义c. 殖民主义d. 沙文主义参考答案:D7.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人生目的,回答();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a. 人为什么活着b. 人是什么c. 人的本质d.人生信仰参考答案:A8.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利、荣辱、善恶、苦乐、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等()。
a. 人生困惑b. 人生课题c. 人生矛盾d. 人生问题参考答案:C9.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课答案
------------第六章1、司法的主要原则有:
A:司法公正
B:诚实信用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E: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答案: ACDE
2、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
B:人际关系
C:财务关系
D:时间关系
答案: A
6、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年。
A:1949
B:1954
C:1969
D:1972
答案: B
7、党的领导原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A:对
B:错
答案: A
8、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
A:对
B:错
答案: A
9、西方的宣誓传统来源于()。
A:宗教
B:战争
C:贵族
D:诗歌
答案: A
10、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设立每年()为国家宪法日。
A:11月1日
B:11月4日
C:12月1日
D:12月4日
答案: D
第七单元测试
1【单选题】(2分)
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A.正确B.错误A
2【单选题】(2分)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
A. 正确B. 错误A
3【单选题】(2分)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应当具有最高的权威。
在一定意义上,法律的权威就是执政党的权威、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和人民政权的权威,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是:A
4【单选题】(2分)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法律要发生作用,全社会都要信仰法律。
A. 正确B. 错误A
5【多选题】(2分)
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养成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A.心中有法
B. 自觉守法、
C. 遇事找法、
D. 解决问题用法、
E. 化
解矛盾靠法正确答案是:A,B,C,D,E
B.6【单选题】(2分)
__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 依法治国
B. 依宪治国
C. 党的领导
D. 人民当家作主正确答案是:C
7【多选题】(2分)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坚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统一。
A. 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以德治国、D. 依法治国ABD
8【单选题】(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________________。
A. 十月一日B. 十月十日C. 十二月四日D. 十二月十日C
9【多选题】(2分)
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要注意与西方宪政划清界限。
我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制度基础不同
B. 领导力量不同
C. 权力主体不同。
D. 权力行使方式不同全选
10【多选题】(2分)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
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A. 法律至上、
B. 权力制约
C. 公平正义
D. 人权保障、
E. 正当程序全选
11【多选题】(2分)
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笼子”,具有制约公权力的重要功能。
在我国,国家权力是人民的,即一切权力为民所有;国家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即一切权力为民所用。
因此,只有依法对权力的配置和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才能防止权力私用、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
权力制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求。
A. 权力由法定
B. 有权必有责、
C. 用权受监督、
D. 违法受追究全选
12【多选题】(2分)
只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办案,处理结果才可能公正并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
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A. 合法性、B. 中立性、C. 参与性D. 公开性、E. 时限性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