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核心内容(附中英双语版)

合集下载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内容(一)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内容(一)

- 中国与欧盟达成全面投资协定的背景-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判历程中国和欧盟自2014年开始谈判全面投资协定,经过七年的谈判,双方最终于2020年12月达成一揽子协定。

- 协定内容的主要特点- 开放市场准入协定将减少欧洲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准入壁垒,包括汽车制造、医药、金融等领域。

中国也将获得更便利的投资准入。

- 双向投资促进协定将保护双方企业的投资利益,避免不公平的待遇和歧视性措施。

同时,将建立双向投资促进机制,促进投资合作。

- 可持续发展承诺协定包括了环境、劳工权益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承诺,确保投资活动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

- 协定的影响及意义-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全面投资协定的签署将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外部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 对欧盟经济的影响欧盟企业将获得更多涉华机会,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对华投资,从而带动欧盟经济的增长。

-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签署将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多机遇与活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 协定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可能出现的执行问题协定的落实可能会面临一些执行问题,包括对双方企业的监管和协定条款的解释等。

双方需要建立有效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 国内反对声音在中国和欧洲,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对意见,涉及到国内利益保护和政治因素等。

双方需要妥善沟通,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矛盾。

- 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对协定的实施产生影响,双方需要灵活应对,调整战略,确保协定的长期稳定实施。

- 我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看法- 积极意义我认为这一协定的签署对中国和欧盟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可以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增进双方的合作与交流。

- 挑战与机遇并存当然,协定的实施也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我相信双方可以共同克服这些困难,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 结语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双方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双方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协定的顺利实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1年最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核心内容(英语版)

2021年最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核心内容(英语版)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核心内容(英语版)The cumulative EU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flows from the EUto China over the last 20 years have reached more than €140 billion. For Chinese FDI into the EU the figure is almost €120 billion. EU FDI in China remains relatively modest with respect to the size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Chinese economy.As regards investment, the 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 will be the most ambitious agreement that China has ever concluded with a third country.In addition to rules against the forced transfer of technologies, CAI will also be the first agreement to deliver on obligations for the behavior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omprehensive transparency rules for subsidies and commitments rela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CAI will ensure that EU investors achieve better access to a fast growing 1.4 billion consumer market, and that they compete on a better level playing field in China. This is important for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future growth of EU industry. Ambitious opening by China to European investmentsFirstly, the CAI binds China's liberalisation of investments overthe last 20 years and, in that way, it prevents backsliding. This makes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access for EU companies clear and independent of China's internal policies. It also allows the EU to resort to th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n CAI in case of breach of commitments.In addition, the EU has negotiated further and new market access openings and commitments such as the elimination of quantitativerestrictions, equity caps or joint venture requirements in a number of sectors. These are restrictions that severely hamper theactivities of our companies in China. The overall package is far more ambitious than what China has committed to before.On the EU side, the market is already open and largely committed for services sectors under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 EU sensitivities, such as in the field of energy,agriculture, fisheries, audio-visual, public services, etc. are all preserved in CAI.Examples of market access commitments by China:•Manufacturing: China has made comprehensive commitments with only very limited exclusions (in particular, in sectors with significant overcapacity). In terms of the level of ambition, this would match the EU's openness. Roughly half of EU FDI i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e.g. transport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hemicals, health equipment etc.). China has not made such far-reaching market access commitments with any other partner.•Automotive sector:China has agreed to remove and phase out joint venture requirements. China will commit market acces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Financial services: China had already started the process of gradually liberalising the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 and will grant and commit to keep that opening to EU investors. Joint venturerequirements and foreign equity caps have been removed for banking, trading in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including reinsurance), as well as asset management.•Health (private hospitals): China will offer new market opening by lifting joint venture requirements for private hospitals in keyChinese cities,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Tianjian, Guangzhou and Shenzhen .•R&D (biological resources): China has not previously committed openness to foreign investment in R&D in biological resources. China has agreed not to introduce new restrictions and to give to the EU any lifting of current restrictions in this area that may happen in the future.•Telecommunication/Cloud services: China has agreed to lift the investment ban for cloud services. They will now be open to EUinvestors subject to a 50% equity cap.•Computer services: China has agreed to bind market access for computer services -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rom the currentsituation. Also, China will include a ‘technology neutrality'clause, which would ensure that equity caps imposed for value-added telecom services will not be applied to other services such asfinancial, logistics, medical etc. if offered onlin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transport: China will allow investment in the relevant land-based auxiliary activities, enabling EU companies to invest without restriction in cargo-handling, container depots and stations, maritime agencies, etc. This will allow EU companies to organise a full range of multi-modal door-to-door transport,including the domestic leg of international maritime transport. •Air transport-related services: While the CAI does not address traffic rights because they are subject to separate aviationagreements, China will open up in the key areas of computerreservation systems, ground handling and selling and marketingservices. China has also removed its minimum capital requirement for rental and leasing of aircraft without crew, going beyond GATS.•Business services: China will eliminate joint venture requirements in real estate services, rental and leasing services, repair andmaintenance for transport, advertising, market research, management consulting and translation services, etc.•Environmental services: China will remove joint venture requirements in environmental services such as sewage, noise abatement, solidwaste disposal, cleaning of exhaust gases, nature and landscapeprotection, sanitation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nstruction services: China will eliminate the project limitations currently reserved in their GATS commitments.•Employees of EU investors: Managers and specialists of EU companies will be allowed to work up to three years in Chinese subsidiaries, without restrictions such as labour market tests or quotas.Representatives of EU investors will be allowed to visit freely prior to making an investment.Improving level playing field – making investment fairer•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OEs) - Chinese SOEs contribute to around30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GDP. CAI seeks to discipline thebehaviour of SOEs by requiring them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commercial considerations and not to discriminate in their purchases and sales of goods or services. Importantly, China also undertakes the obligation to provide, upon request, specific information toallow for the assessment of whether the behaviour of a specificenterprise complies with the agreed the CAI obligations. If theproblem goes unresolved, we can resort to dispute resolution under the CAI.•Transparency in subsidies –The CAI fills one important gap in the WTO rulebook by imposing transparency obligations on subsidies in the services sectors. Also, the CAI obliges China to engage inconsult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subsidies that could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investment interests of the EU. China is also obliged to engage in consultations with a view to seek to address such negative effects.•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s –The CAI lays very clear rules against the forced transfer of technology. The provisions consist of the prohibition of several types of investment requirements thatcompel transfer of technology, such as requirements to transfertechnology to a joint venture partner, as well as prohibitions to interfere in contractual freedom in technology licencing. These rules would also include disciplines on the protection of confidentialbusiness information collected by administrative bodies (for instance in the process of certification of a good or a service) fromunauthorised disclosure. The agreed rules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disciplines in WTO.•Standard setting, authorisations, transparency –This agreement covers other long-standing EU industry requests. China willprovide equal access to standard setting bodies for our companies.China will also enhance transparency, predictability and fairness in authorisations. The CAI will include transparency rules forregulatory and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legal certainty and predictability, as well as for procedural fairness and the right to judicial review, including in competition cases.Embed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ur investment relationship•In contrast to other agreements concluded by China, the CAI binds the parties into a value-based investment relationship grounded 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s.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resubject to a specifically tailored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toaddress differences with a high degree of transparency andparticipation of civil society.•China commits, in the areas of labour and environment, not to lower the standards of protection in order to attract investment, not to use labour and environment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ist purposes, as well as to respect its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in the relevanttreaties. China will support the uptake of 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 by its companies.•Importantly, the CAI also includes commitments on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including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Paris Agreement on climate.•China also commits to working towards the ratification of the outstanding ILO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fundamental Conventions and takes specific commitments in relation to the two ILO fundamental Conventions on forced labour that it has not ratified yet.Monitoring of implementation and dispute settlement•In the CAI, China agrees to an enforcement mechanism(state-to-state dispute settlement), as in our trade agreements.•This will be coupled with a monitoring mechanism at pre-litigation phase established at political level, which will allow us to raise problems as they arise (including via an urgency procedure).。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后续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后续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后续摘要:I.背景介绍-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意义- 协定的历史背景和谈判过程II.协定主要内容- 市场准入自由化- 公平竞争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投资者保护机制III.协定对中欧双方的影响- 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对欧洲经济的积极影响-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IV.协定后续进展- 签署仪式与时间- 协定的生效条件- 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正文:I.背景介绍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hina-EU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Investment,简称CAI)是中国与欧盟之间的一项重要协议,旨在促进双边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中欧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可预测的投资环境。

协定的谈判始于2014 年,经过多轮谈判,双方于2020 年底完成了协定谈判。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对于深化中欧经济合作关系、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II.协定主要内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市场准入自由化:协定将取消或降低双方相互投资的壁垒,扩大市场准入,提高投资自由化水平。

同时,双方将承诺公平对待对方企业,给予对方企业与本国企业同等的待遇。

2.公平竞争原则:协定规定,中欧双方应遵循公平竞争原则,确保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此外,双方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商业秘密泄露和非法仿制等行为。

3.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协定强调双方在投资过程中要关注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社会责任等方面,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投资者保护机制:协定为中欧双方投资者提供了一套公平、高效、透明的争端解决机制,有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III.协定对中欧双方的影响1.对中国的影响: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为我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提供更多机会,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投资计划的对接。

同时,协定将有助于吸引欧洲投资,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2.对欧洲的影响: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为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提供更加稳定的商业环境,有助于扩大欧洲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中欧投资协定》核心内容

《中欧投资协定》核心内容

《中欧投资协定》核心内容编者按:在过去的20年里,欧盟对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已经超过了1400亿欧元。

就中国对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而言,这一数字也接近1200亿欧元。

相对于中国经济的规模和潜力,欧盟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仍然相对较小。

在投资方面,《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是中国有史以来与第三国签订的最雄心勃勃的协定。

除了禁止强制转让技术的规则外,中国在该协定中首次纳入履行国有企业行为义务、全面透明的补贴规则以及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承诺。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确保欧盟投资者更好地进入中国这个拥有14亿消费者且快速增长的市场,并确保欧盟投资者在中国享有更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这对欧盟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未来增长非常重要。

中国向欧洲开放市场准入,展现巨大雄心首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要求中国过去20年的投资自由化,并以此防止倒退。

协定明确了欧盟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且不受中国内部政策的影响。

同时,该协定也允许欧盟在中国违反承诺的情况下,诉诸协定下的争端解决机制。

此外,欧盟通过谈判取得中国在市场准入上进一步的开放和承诺,如取消一些行业的数量限制、股权上限或合资要求。

上述限制严重阻碍了欧盟企业在中国的活动。

该协定的整体方案比中国之前所承诺的要更加雄心勃勃。

在欧盟方面,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市场已经开放,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服务行业作出了承诺。

在敏感领域,如能源、农业、渔业、视听、公共服务等领域,欧盟都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作出保留。

中国作出包括以下在内的市场准入承诺:制造业:中国作出了全面的承诺,且仅有非常有限的例外条款(特别是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

就雄心勃勃的程度而言,这将与欧盟的开放程度相匹配。

欧盟外国直接投资中大约有一半是在制造业(如运输和电信设备、化工、医疗设备等)。

中国还没有与其他任何伙伴作出如此深远的市场准入承诺。

汽车行业:中国已同意移除并逐步取消合资企业的要求。

中国将承诺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准入。

中欧投资协定通过欧洲议会审议深化中欧合作共赢发展

中欧投资协定通过欧洲议会审议深化中欧合作共赢发展

中欧投资协定通过欧洲议会审议深化中欧合作共赢发展中欧投资协定(China-EU Investment Agreement)于2020年12月30日通过欧洲议会审议,成为中欧两大经济体间的重要合作文件,被普遍认为是深化中欧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对中欧投资协定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中欧合作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背景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始于2013年,并于2020年9月达成初步协议。

这一协定的签署和通过对于中国和欧洲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组织之一,两者之间的投资往来对于稳定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中欧投资协定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联系,促进双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为中欧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透明的经营环境。

二、主要内容中欧投资协定主要包含市场准入、可持续发展、竞争政策和争端解决四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协定旨在消除市场准入壁垒,提供更加公平和透明的经营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包括环保、劳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加强竞争政策的协调和合作;建立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加可靠和稳定的投资保护。

首先,协定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壁垒,为中欧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该协定将取消或放宽投资限制,降低外资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投资和合作。

这将加强中欧之间的贸易联系,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

其次,中欧投资协定强调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协定要求中欧双方在投资过程中遵守环保规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保护劳工的权益。

这将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两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第三,协定加强了中欧竞争政策的协调和合作。

双方将就反垄断政策、国家援助等进行合作,加强透明度和公平竞争,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这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中欧两地企业创新和发展。

最后,中欧投资协定建立了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保护企业权益。

中欧投资谈判协议书

中欧投资谈判协议书

中欧投资谈判协议书中欧投资谈判协议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中欧双方的经贸合作,加强双方的投资交流,促进经济发展,中欧双方达成了此投资谈判协议。

第二条本投资谈判协议包括双方共同确定的原则、投资领域和方式等内容。

第二章原则第三条本投资谈判协议的原则包括互惠、优先、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1. 互惠原则:中欧双方在投资中享有相互平等、互利互惠的待遇。

2. 优先原则:中欧双方在投资中优先考虑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3. 公平原则:中欧双方在投资中保持公平竞争,确保投资环境公开透明、法制健全。

4. 可持续发展原则:中欧双方在投资中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章投资领域和方式第四条本投资谈判协议涵盖的投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制造业、金融、信息技术、能源等。

第五条中欧双方鼓励双向投资,支持企业在对方国家开展投资活动。

第六条投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设立合资企业、合作项目、购买股份等。

第四章投资保护第七条本投资谈判协议提供保护投资的法律框架和机制,确保投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八条中欧双方承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根据国际通行的原则和规范提供合理补偿。

第五章投资促进第九条中欧双方将采取措施促进双方企业投资,包括但不限于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提供便利措施等。

第十条中欧双方将加强投资信息交流和合作,促进双方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

第六章争端解决第十一条若双方在本投资谈判协议的执行过程中发生争端,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第十二条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同意采取国际仲裁等方式解决争端。

第七章其他规定第十三条本投资谈判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十年,双方可以协商延长。

第八章附则第十四条本投资谈判协议的解释权归中欧双方所有。

第十五条其他未尽事宜,可另行协商解决。

总结本中欧投资谈判协议是为促进中欧投资合作而达成的协议,内容包括原则、投资领域和方式、投资保护、投资促进、争端解决等。

双方将秉持互惠、优先、公平、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动投资合作。

双方亦将加强投资信息交流、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提供合理补偿等措施,以促进双方企业的投资活动。

中国与欧盟达成全面投资协定加强经贸合作关系

中国与欧盟达成全面投资协定加强经贸合作关系

中国与欧盟达成全面投资协定加强经贸合作关系近日,中国与欧盟宣布达成全面投资协定,为中欧两大经济体的合作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一协定的签署将促进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和更稳定的投资环境。

协定的达成标志着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济关系将进一步深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和欧盟贸易往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

然而,在市场准入、投资保护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限制。

通过全面投资协定的签署,双方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经贸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

协定的签署将为中欧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

根据协定内容,双方将逐步降低市场准入限制,减少投资壁垒。

这将使得中欧企业能够更自由地进入对方市场,拓宽合作的机会和空间。

同时,协定还明确了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和争端解决机制,为企业提供更稳定、可预测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此外,全面投资协定的签署也将助推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具有庞大的市场和较低的生产成本。

而欧盟则以其高端制造业和先进的技术闻名于世。

通过加强经贸合作,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协定的签署对于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不确定性和变数。

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承担着重要的国际责任。

双方的合作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增强市场的信心,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然而,达成全面投资协定只是一个开始,实施协议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需要加强沟通,解决分歧,增进互信。

同时,还需要建立监管机制,确保协定的贯彻和执行。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中欧的经贸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为双方乃至全球经济带来更多利益。

综上所述,中国与欧盟达成全面投资协定标志着中欧经贸合作关系迈向了新的阶段。

这一协定的签署将促进双方在市场准入、投资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中欧双方将进一步巩固彼此的经贸关系,助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中欧投资协定:建立稳定与开放的双边法律框架

中欧投资协定:建立稳定与开放的双边法律框架

时 、有 效 的 补 偿 ”。在 Ⅸ解 决 国 家 与 他 资 准 入 进 行 区 分 的 管 理 方 式 。 负 面 清 范 本 。 尽 管 如 此 , 它 在 某 些 方 面 仍 具 国 国 民 间投 资 争 端 公 约 于 1993年 对 单 包 括 措 施 清 单 和 行 业 清 单 , 穷 尽 性 有 自 己 的 特 色 ,例 如 CETA将 禁 止 高
(2012年 数据 )。不过 ,随着 中国企 业 资 合 作 事 项 , 其 中 包 括 考 虑 不 包 括 贸
“走 出 去 ”,近 年 来 中 国对 欧投 资 从 无 易 的 单 独 的 投 资 协 定 。2014年 1月 21
到有 ,增 长 迅 猛 。2009~2011年 , 中 国 日 ,中 国 与 欧 盟 正 式 开 启 首 轮 投 资 协 企 业 对 欧 盟 国 家 直 接 投 资 同 比增 幅 分 定 的 谈 判 。
得 很 不 对 称 。 在 欧 盟 对 华 投 资 方 面 , 能 满足 中 欧 双方 的期 待 。
其 直 接 投 资 占 中 国 吸 引 外 资 的 五 分
继 20l1年 中 美 决 定 启 动 中 美 双
之 一 ,排 名 ~ 直 稳 居 前 五 , 仅 次 于 中 边 投 资 协 定 谈 判 之 后 , 中 欧 领 导 人 在
在 中 国 与 各 欧 盟 成 员 国 签 订 双 边
l982年 起 , 中 国 已 与 除 爱 尔 兰 以 外 的 投 资 协 定 的 初 期 , 中 国 还 是 投 资 净 目
其 他 27个 欧 盟 成 员 国 均 订 有 双 边 投 资 的 地 , 因 此 ,这 些 协 定 实 际 上 是 单 方
发 展 统 一 的 对 外 投 资 政 策 , 使 得 这 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核心内容(附中英双语版)
背景简要分析:
从技术层面看,中欧CAI达成后将取代中国与27个欧盟成员国中的26个国家(除爱尔兰以外的所有国家)之间订立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BIT)。

但是,中欧CAI谈判的目标并不限于此,从这一谈判被命名为中欧CAI而非中欧BIT已经显示出双方旨在改变以往“简式”BIT 的传统,即仅包括投资保护内容,而寻求达成包括投资自由化目标在内的更富有雄心的综合性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投资自由化目标在中欧CAI 谈判中主要体现为与市场准入相关的条款安排,因此,与市场准入相关条款内容的谈判将决定着中欧CAI能否在年内按期完成。

有鉴于此,下文拟在分析中欧双方在市场准入方面的主要诉求的基础上,探讨中欧双方磋商的难点并提出政策建议。

欧盟对华投资在市场准入方面的主要障碍
在市场准入方面,欧盟主要寻求在金融业、电信、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工程和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更好的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环境。

在推进中欧CAI谈判过程中,欧盟委员会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发布了其委托独立咨询公司对中欧CAI可持续性影响进行评估的报告。

2018年发布的评估报告基于以下三个不同标准选出六个产业部门进行分析:一是欧盟对外投资规模;二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可能会吸引欧盟投资的产业部门;三是劳动强度及其对劳动力的影响。

六个产业部门是运输设备、采矿和能源开采、化工、食品和饮料制造、金融和保险以及通信和电子设备。

经研究认为,在运输设备方面,欧盟运输设备公司在中国投资时面临的主要市场准入障碍是合资要求;在采矿和能源开采方面,欧盟企业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一些子行业对外国投资开放,而其他子行业则完全封闭;在化工行业方面,欧盟投资者在中国面临的主要障碍是跨国公司受与国内公司不同的规则约束。

在食品和饮料制造行业,欧盟公司面临的问题是需要中国合伙人持有多数股份,申请多个许可证书;在金融保险方面,市场准入问题包括所有权限制、股本上限和分支机构网络扩张限制;在通讯与电子设备方面,报告认为政府鼓励通信和电子设备行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但另一方面,对广泛的外国ICT产品和服务也有严格的限制,目的是实现国产替代,这导致了巨大的市场准入壁垒。

该报告认为,中国如减少对上述这六个关键行业外国产品和服务的限制和投资壁垒,所有这些行业均将从中欧CAI中受益,而欧盟在这些行业产出的增加则会导致欧盟低技能和高技能就业人数的增加,并且一些产业部门的开放,还会使欧盟之外的国家也受益,例如汽车业。

此外,欧盟和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将从中欧CAI中受益,因为它们通常会因投资相关障碍而面临不成比例的成本,欧盟和中国的本地中小企业都有望获得积极的市场准入和生产率溢出效应。

中文版协定核心内容:
在过去的20年中,从欧盟流入中国的欧盟累计外国直接投资(FDI)已超过1400亿欧元。

对于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这一数字接近1200亿欧元。

就中国经济的规模和潜力而言,欧盟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仍然相对较少。

在投资方面,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将是中国与第三国缔结的最雄心勃勃的协定。

除了禁止强制转让技术的规则外,CAI还将成为首个履行对国有企业行为的义务,对补贴的全面透明规则以及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承诺的协议。

CAI将确保欧盟投资者更好地进入快速增长的14亿消费市场,并确保他们在中国的公平竞争环境中竞争。

这对于全球竞争力和欧盟工业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