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统计学3-综合指标
旅游统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珊 第3章 旅游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n
1 X
1 X
在加权的情况下: Xh
f 1 X f
• 小王登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4km, 到达山顶后原路返回,速度为每小时 6km,设山路长9km,小王的平均速度 为()km/h。(湖南2009)
– – – – A.5 B.4.8 C.4.6 D.4.4 答案:B
• 地铁检修车沿地铁线路匀速前进,每6 分钟有一列地铁从后面追上,每2分钟 有一列地铁迎面开来。假设两个方向的 发车间隔和列车速度相同,则发车间隔 是()分钟。(广东2009)
按日产量分组 工人数f (千克) (人 ) 10 60 以下 60 – 70 19 70 – 80 50 80 – 90 36 90 – 100 27 100 – 110 14 8 110 以上 164 合 计
平均日产量 X Xf f
组中值X (千克) 55 65 75 85 95 105 115 -
– – – – A.2 B.3 C.4 D.5
答案:B
• 有人沿地铁线路匀速前进,每12分钟有 一列地铁从后面追上,每4分钟有一列 地铁迎面开来。假设两个方向的发车间 隔和列车速度相同,则发车间隔是() 分钟。(黑龙江2010)
– – – – A.2 B.4 C.6 D.8
答案:C
• 一艘游轮从甲港口顺水航行至乙港口需 7小时,从乙港口逆水航行至佳港口需9 小时。问如果在静水条件下,游轮从甲 港口航行至乙港口需要多少小时()。 (浙江2011)
大,平均数受该组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亦然。
例 将上例资料略作修改:
按日产量分 组(件) 工人数(f) 各组日产量 (件)
12 13 16 17
合计
2 1 3 2 8
旅游统计学 第三章 旅游统计的综合指标 3-4节

由组距式数列确定众数先确定众数组,即次数最多的 一组,而后运用下面公式计算众数的近似值。
M
0
L
Δ1
Δ1 Δ2
d
U
Δ2
Δ1 Δ2
d
M
0
L
(
fm
( fm fm 1) fm 1) ( fm
fm
d
1)
式中:
L:众数所在组的下限;
员工奖金
150—250 250—350 350—450
第三章 旅游统计的综合指标
本章主要内容 1.旅游总量指标 2.旅游相对指标 3.旅游平均指标 4.旅游指标标志变动度
.
第三节 旅游平均指标
一、平均指标概述 二、算术平均数 三、调和平均数 四、几何平均数 五、众数和中位数 六、算术平均数和众数、中位数的关系 七、平均指标的应用
一、平均指标概述 1. 含义 是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
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可以进行数量上的估计推断。
二、算术平均数
(一)基本形式 算术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数
X x
N
例:某小组共7人,其年龄分别为 20、25、24、21、22、23、
33(岁),求其平均年龄:
X= x N
=(20+25+24+21+22+23+33)/7=168/7=24
1.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条件
基本公式的分子与分母在数量上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关 系,即其分子(总体标志总量)数值要随着分母(总体单 位总量)数值的变动而变动。
注:算术平均数的这一计算要求也是平均指标与强度相 对指标的主要区别之一。
第一章 旅游统计学绪论 《旅游统计学》PPT课件

2、数理统计学派
创始人:凯特勒(1796-1874):把法国的古典概率引入到统计学中
3、社会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恩格尔(1821-1896),梅尔(1841-1925)
对统计学学科性质的不同理解
* 是一门数学学科:以概率论为基础,解 决如何通过样本推断总体
* 决策科学: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
第二节 旅游统计的基本方法
一、旅游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
1、统计设计
2、统计调查
3、统计整理
TG
50
40
4、统计分析
30
5、统计运用
20
10
0
-10
-20
-30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二、统计研究的主要方法
1、大量观察法 2、统计分组法 3、综合指标法 4、归纳推断法
统计总体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 总体均值,得到总 体平均数是874美元
样本
对样本资料进行 计算,得到样本平
均数为874美元
第三节 旅游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
别事物的整体 。 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
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或单位 3、统计总体的三大特征
质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
3、指标和标志的比较
(1)区别: •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指标必须是可量的, 标志未必都是可量的 • 指标具有综合性,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 (2)联系: • 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综合指标

即几何平均数是各个变量值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的反对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某工业产品产量平均发展速度计算表 逐年发展速度(X) 年份 产品产量 逐年发展速度 逐年发展速度的 (亿吨 亿吨) (各年产量为前一年的 各年产量为前一年的%) 对数 对数(lgX) 亿吨 各年产量为前一年的 1997 9.80 1998 10.54 107.6 2.0319 1999 10.80 102.5 2.0107 2000 10.87 100.6 2.0025 2001 11.16 102.7 2.0115 2002 11.41 102.2 2.0094 10.0660 合计
总体单位总量表示总体单位总数,反映规模大 小;总体标志总量则说明总体特征的总数量。
( ) (二)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 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 量;时点指标则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状况 总量。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 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时点指标 的数值则是间断计数的。 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则不具有。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的间隔长短无直 接关系。
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 比较相对数 = × 100% 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
作为比较基数的分母可取不同的对象,一般 有两种情况: 1、比较标准是一般对象。 2、比较标准(基数)典型化。
(五)强度相对指标 1、强度相对数的概念 某一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数 =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数的两种表示方法: (1)一般用复名数表示。 (2)少数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注:强度相对数不是平均数,不是同质总体的 标值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旅游统计学

第一章一什么是旅游统计学1:“统计”(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学)2:统计学是指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和技术,是一门对群体数据特征进行计量描述和分析推论的科学,即统计理论。
3:中国人民共和国《旅游统计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旅游统计的基本内容,是对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区(点)接待工作量,经济效益,旅游从业人数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旅游者实施抽样调查。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条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生活情况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进行的统计调查和对旅游者实施的抽样调查。
三旅游统计的作用反馈信息提供咨询实施监督知识决策四旅游统计组织①国家综合旅游统计组织②业务部门专业统计组织③基层单位旅游统计组织第二章一总体和总体单位1:总体:统计所要求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实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特点:大量性同质性确定性变异性2: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既具有某种特征的事物的基本单位。
二1:指标:是指表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概念或范畴,是统计指标的简称2:统计指标: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简称标志。
三相对指标1:概念:将两个性质相同或相互有影响的指标总值进行求得的比率乘商数就构成相比指标。
2:相对指标的种类*结构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是指同类指标在不同状态下数值之比,也称为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报告期/基期水平×100%)*比较相对数四平均指标(动态指标)1 概念用以反映旅游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指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其中表现形式为平均数。
2 作用①反映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是评价事物的重要数据 ②对同类现象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 ③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推算其他有关指标 3 计算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a1)简单的平均数 na na a aa a n∑=++++=...3212)加权平均数 3)调和平均数 4)中位数①未分组②分组 5)众数五 动态数列 1 概念:将某种旅游经济现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按先后顺序排列所得到的数列,又称时间数列。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综合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指标和 指标。
2. 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地区、国家)的同类指标之比。
3. 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4.某企业某年计划增加值达到500万元,实际为550万元,则增加值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
5.某企业某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为40元,实际为45元,则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
6.某车间5名工人的日产量(件)为10 10 11 12 14,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
7.市场上某种蔬菜早、中、晚的价格(元)分别为、1、,早、中、晚各买1元,则平均价格为 。
8.在两个数列平均水平 时,可以用标准差衡量其变异程度。
9.∑=-)(x x 。
二、判断题年我国人口出生数是一个时点指标。
(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时期指标。
(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平均指标。
( )4.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是一个结构相对指标。
( )5.某企业某年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4%,实际上提高了5%,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5%/4%。
( )6.某企业某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3%,实际上提高了%,则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1+%/1+3%。
( )7.某车间7名工人的日产量(件)为22 23 24 24 24 25 26,则日产量的众数是24。
( )8.三个连续作业车间的废品率分别为% % %,则平均废品率为3%3.0%8.0%5.0⨯⨯。
( )9.当B A σσ>时,则说明A 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比B 数列强。
( )10.全距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 )11.某企业人均增加值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 )12.某企业月末库存额是一个时点指标。
( )13.平均指标反映现象的离散程度。
( )14.变异指标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
( )15.总体中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之比得到比例相对指标。
( )16.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得到比较相对指标。
统计学第三章 综合指标练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前面章节及第三章综合指标一、选择题1、杭州地区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90部,这个指标是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某组与数据呈圆形正态分布,排序出来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称分布d、无法判断3、平均值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主要受到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b主要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c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d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有关,也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4、已知一分配数列,最小组限为30元,最大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a、50元b、80元c、120元d、210元5、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小于乙的标准差,则a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c乙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d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6、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减少常数9,而次数都增加三分之一,则其算术平均数a、增加9b、增加6c、减少三分之一d、增加三分之二7、与变量值相同计量单位的是a全距b调和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e线性系数f算术平均数8、由于计量单位或者规模不同造成不可比,可能采用什么方法解决a比较对指标b平均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f结构相对指标9、与变量值同比例变化的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全距e标准差f平均差g标准差系数10、某数据集服从对称的正态分布,算术平均数为100,现分别增加2个极端值1和199,怎此数据集的分布将a维持等距的正态分布b左偏c右偏d无法推论11、人口普查中以每个居住地居民位调查单位,下面属标志的就是a性别b年龄c男性d人口总数e已婚12、对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平均值开支b年龄c年级d体重e学生总数二、计算题1、已知甲小区居民平均年龄为37岁,标准差为12岁,现对乙小区居民年龄进行抽样调查,得到资料如下(保留1位小数):年龄(岁)人数(人)18以下1218-305030-506850以上40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保留1位小数)(1)计算乙小区居民的平均年龄;(2)比较甲乙两小区平均年龄的代表性大小;2、已知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工资(元)人数(人)1000以下201000-2000402000-30001003000-4000504000以上30根据资料计算该企业职工工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旅游统计学重点

1、统计工作是对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方面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等经济过程的总称。
2、统计资料是指反映或说明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情况和过程的数字资料,称为统计指标,是统计工作的成果之一。
3、统计学是统计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是专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知识的一门社会科学。
4、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三个不同内容、不同概念却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正确而有价值的统计资料,必然是科学统计工作的结果;而科学的统计工作,又必然是在统计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三者联系起来才是“统计”的完整概念。
5、17世纪70年代,英国古典政治学家威廉.配第写了一本《政治算数》,这里的“政治”是指政治经济学,“算数”是指统计方法。
马克思称威廉。
配第是“政治经济学之父”、“统计学的创始人”。
6、旅游统计学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社会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旅游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一门学科。
7、旅游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服务性、质与量的辩证统一性。
8、旅游统计的作用:A、为旅游业的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B、旅游统计是旅游经济信息的主要渠道;C、旅游统计是探索旅游经济变化过程中数量界限的手段。
9、旅游统计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
10、旅游统计的基本环节: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11、旅游统计的基本环节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环节是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进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没有前一个环节,不可能进行下步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基础,第二个环节是中心,第三个环节是结果。
12、旅游统计的主要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13、统计总体:凡是由许多相同性质的事物或单位组成的整体称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14、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或单位称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有的书上也称个体。
15、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称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率相对指标=
总体中某部分数值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100%
2019/11/22
20
(四)比较相对数
又称类比相对数 是将两个同类指标作静态对比得出得综合
指标,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 对比关系。 反映旅游经济现象之间的差别程度。
比较相对指标
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 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
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也称绝对指标或绝对数
表现形式:有名数——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
还可表现为总量之间的绝对差数
2019/11/22
4
总量指标的作用
1.反映某旅行社、饭店等人、财、物的基本数据, 反映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实力。
2.是实行旅游经济管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制定 旅游政策的基本依据。
2019/11/22
21
(五)强度相对数
由两个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总量指标进行对 比的结果,用来表明现象现象的强度、密度和 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
强度相对数
某一总量指标数值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2019/11/22
22
某城市人口为100万,有零售商业机构5000 个,该市零售商业网刻度指标如下:
5年计划末实际达到的水平 5年计划规定的末年水平
2019/11/22
16
(2)累积法
在5年计划中规定5年累计完成量应达到的水平
5年计划完成程度=
5年计划期间实际累积完成数 5年计划规定的累计数
2019/11/22
17
(二)结构相对指标
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将总体区分为不同 性质的各部分,以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 比而得出比重或比例,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状 况的综合指标。
2019/11/22
11
(2)根据相对数计算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实际相对数 计划相对数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实际增长率 1+计划增长率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实际降低率 1-计划降低率
例:某餐馆烹调某种菜品,本年度计划单位 成本降低6%,实际降低7.6%,则
成本降低率计划完成相对数=(1-7.6%)(1-6%)
3.计算其他各种分析指标的基础。相对指标和平均 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
2019/11/22
5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按其反应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按其反应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2019/11/22
待量(人次)
(2)
行进度% (3)=(2)/(1)
甲 6000
4590
76.5
乙 4000
2980
74.5
丙 1000
730
73.0
合计 11000
8300
75.5
2019/11/22
15
4.长期计划的检查
5年或10年计划完成情况 (1)水平法
在5年计划中只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
5年计划完成程度=
2019/11/22
23
注:(1)强度相对指标分正指标和异指 标.一般来说正指标越大越好,正指标大 表示强度高;而逆指标越小越好。
(2)强度相对指标也使用“人均”字眼, 如人均粮食产量,人均国民收入等,但它 不计划过程中进行计算的
计划执行进度=
累计完成数 全期计划数
100%
2019/11/22
14
表3-1 某旅游公司三个分社计划完成情 况计算表
旅游 全年计划完 截止到第三季度 截止到第三季度
公司 成接待量 累积实际完成接 对全年计划的执
分社 (人次) (1)
6
三、旅游统计总量指标体系
1、旅游接待能力:
旅馆数、客房间数、床位数、交通工具数量
2、劳动工资:
劳动力的数量和构成、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率
3、经济收入:
营业收入的数量与构成、外汇收入的数量与构成
4、财务成本:
固定/流动资金的数量和利用情况、营业成本、间 接费用、利润额
2019/11/22
7
第二节 旅游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的结果,用
以表明旅游经济现象和过程所固有的数 量对比关系。 可以是绝对数,也可是平均数和相对数
2019/11/22
8
相对指标的作用: 1、表明旅游经济现象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
旅游经济现象的发展程度、相互关联程度和 经济效益。
部分与全体之比
结构相对指标=
部分数值 全部数值
100%
2019/11/22
18
结构相对指标的主要作用:
(1)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的特征 (2)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 (3)能反映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
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
2019/11/22
19
(三)比率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内部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 结果,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
2、能将旅游现象的绝对差异抽象化,找出共 同比较的基础。
2019/11/22
9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计划完成相对数的概念
将实际完成数与计划完成数对比,用来检查、
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实际完成数 计划数
100%
公式的分子项数值减分母项数值的差额
第三章 综 合 指 标
统计名言
一些人使用统计就像喝醉酒 的人使用街灯柱——支撑的 功能多于照明。
——Andrew Lang
本章主要内容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指标标志变动度
第一节 旅游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总量指标是反映旅游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
98.29%
2019/11/22
12
(3)根据平均指标计算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实际平均数 计划平均数
100%
例:某酒店某月客房工作量计划每人 每日平均整理80见客房,实际每人每
日平均工作量是100间,则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相对数=100 80 125%
2019/11/22
13
3.计划执行进度考核
则表明计划执行的绝对效果
2019/11/22
10
2.计划完成相对数的计算
(1)根据总量指标计算
例:某旅游饭店某年计划餐饮收入600万元,实 际完成660万元,则
计划完成相对数
实际完成数 计划数
100%
660 100% 110% 600
超额绝对值 660 600 6(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