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加强自身文化素养
语文教师文学素养 [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语文教师文学素养 [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343ede6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45.png)
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提升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的方法一、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我认为不想当训练家的老师不是有远大理想的老师。
人,要有自己的宏图大志,我们走上训练工作岗位,应当是创名师,做优师,当讨论型老师,做学者型老师。
老师要具有小人物做大事业的气魄!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位老师的综合素养,对同学共性有很大的影响力。
闻名训练家孙敬修先生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
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行动。
'这就要求老师的行为符合规范。
老师的综合素养有四个要素:①无私奉献的师魂。
②喜爱同学师德。
③和谐训练的师生观。
④教书育人的师能。
在老师素养中,责任是老师的核心素养。
同学没有其次次青春,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有了这样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你就会敬业,就会专心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
语文老师更应当这样去修身、养性和锤炼。
三、努力实现老师自身的转变。
老师要不断地更新思想,与时俱进,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从事教学工作。
特殊是语文老师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中央教科所训练学博士朱小曼女士关于老师素养得出一个公式,即:老师素养=教学力量(长)训练素养(宽)训练思想(高)。
这就是说,老师的素养是立体的,而训练思想代表着老师素养的高度。
就目前来讲,我们面临新课程改革,就必需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转变:①从一次性学习转向终生学习。
学习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自己的事业,是一辈子的事。
②从单一的语文学科学问转向跨学科学问和综合性学习。
③从内容性学问转向方法性学问。
④从构建单一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转向构建语文课堂内外相结合的综合学习环境。
⑤从传授同学的语文学问和技能转向全面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
四、勤奋读书。
"年华不负苦读人'。
步入语文教学的讲坛,就意味着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开头了艰辛的跋涉。
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树立一个信念,那就是读书。
古语说:"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
优秀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优秀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作者:陈蕴璧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06期当今,教育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处于一种大转型的时期。
新旧观念的冲撞,新旧教学模式的碰击,都给中学语文教学以极大的冲击和震撼。
很多人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可一直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通过多年的反思,我想,与其在教学上好高骛远地追求新奇,倒不如实实在在地研究和反思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教学上做足务实的功夫。
一.让积极的人格在实处生根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人类最复杂、最高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复杂、最高级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形式之一”。
有人或许会说这是大话、空话、套话。
其实不然,这是实话。
如果一个人从内心上不热爱自己的工作,把教育教学仅仅看作是谋生的手段,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中去。
只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时,才会以高度的自主性和强烈的内驱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与学的过程才会成为师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过程。
可是,我们大家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当然,我不否认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教育,市场经济的唯利是图,道德水准的低下,社会分配不公,以及我们党内还存在着一定的腐败现象,而我们的教师仅处清水衙门,待遇还不那么迷人等等,这些残酷的现实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但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崇高的职业,你要想发财,就请你不要走上教育的岗位,否则,你就会消极应付,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我们只要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当你遭到挫折时,你就不会将这种消极情绪带到学生面前;当你在社会、家庭、工作等方面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你也不会将这种不满情绪带给学生;当你面对学生遭到挫折,或学生有不满情绪,甚至是反对意见时,你总会以饱满的热情,健康的心态,积极向上的面貌出现,并时刻注意引领学生积极向上。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该如何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该如何提升(一)读什么书呢1.教科书。
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凭据,教科书需要读懂、读熟、读透。
2.专业书。
专业书包括专业理论书、专业知识书、专业工具书。
如《陶行知教育文集》、《古今中外教育教学名言》……3.资料书。
教育教学类知识(包括教育家、心理学家的专著),文学常识类书籍(包括重要作家作品),语言文学应用知识。
这些资料书需要记得住、会应用。
4.文化书。
经典的诸子百家书,古今中外的哲学书,修身养性励志书,丰富生活内容的情感书。
5.资讯书。
报刊、杂志……现代信息。
(二)怎样读呢好读书--真心喜欢读,手不释卷多读书--博览群书,渐成系统会读书--读得快,记得清学以致用--把读书获得的知识,不断应用在课堂上另外,注意休闲性阅读与学习性阅读合理搭配,精读、略读合理搭配,读书要留下痕迹,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端正的教学态度提升课堂技能技巧,真诚的态度是核心,要始终如一,真心真意地尊重和善待每一位学生。
(二)娴熟的教学操作1.课堂教学的基本功(1)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洁、准确。
《学记》中“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意思是要求教师的语言简约通达,比喻少而意思明了。
对于课堂的语言表达要文雅,有教师的儒雅之气。
吐字清晰而有弹性,语态平稳,语感亲切,语速适中,富于表达,手势、表情恰当适度。
(2)规整流畅的板书。
(3)像口语那样自然的朗读。
一般的课文采用朗读,而不用诵读,诵读主要适用于古诗词的教学。
朗读技巧包括停延、轻重、快慢,朗读中,字词要连成串,抱成团,一个层次一个单元,确定好制高点,在制高点处大声读。
诵读更加注重“吐字归音”,嘴巴要使劲,嘴巴要紧,字头、字腹、字尾,交代必须清楚。
速度较朗读放慢一倍,注意诗词节奏点的平仄。
2.课堂流程的调控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的组织引领(2)敏锐的教学感觉(3)随机应变的处置(4)适时得体的幽默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
谈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

谈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师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文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不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一种体现,更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下面就谈一谈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文化积累。
只有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文化知识,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举一反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背景和语境参考。
此外,广博的文化知识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思维拓展和跨界融合。
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审美情操的引领者。
因此,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只有自己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才能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培养独立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此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才能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
最后,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成长的方向。
因此,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需要不断提高。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内涵,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为学生成长成才尽职尽责。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具备了优秀的文化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希望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发挥自身的教育使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典范和引领者。
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如何提升

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如何提升全南县第二中学谭春苗语文教师想要教得好,创新意,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必须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要让学生对课文深感兴趣,教师必须把学生引进教材的趣味境地,教师也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这需要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一、树立科学的读书观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
每个人的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
因此,语文教师要牢记这条古训,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
当然这并不要求语文教师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能动地,灵活地读书。
把读书所得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艺术,这便是语文老师最大的收获。
各种媒体的“文化快餐”接踵而至,夜读华章还有必要吗?我看,这有本质的区别:“文化快餐”附以图画,形象而生动,只是从表面上给人观看、鉴赏的,它缺乏对人们语言文字的启迪;而读书则不同了,它用语言文字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发人们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感悟,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像空间。
电视让你看到的汹涌的大海狂潮,绝不会胜过你读王鲁彦《观潮》所领略到海潮的壮美;电影里你看到的巍峨的泰山,绝没有你读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界;电视剧中的《围城》,绝没有你静读《围城》原著的韵味……这些美的享受,这独特语言的韵味,这深厚的人文底蕴,非借读书不能提高。
为此,只有读万卷书,才有“放翁”千余首诗的宏篇巨制。
二、广读群书,博采杂家只读圣贤之书还不够,只读专业书以应付职业的需要也不够。
圣贤书、专业书当然有读之的必需,但如果只以这些书作为自己知识的给养,它们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与思维。
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措施与建议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措施与建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语文教育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乏出现低效、无趣、缺乏创新等问题。
因此,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已成为当下教育领域重中之重的任务。
下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养的培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首先需要从教师自身的素养入手。
小学语文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只有具备高品质的专业素养,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
教育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教师应始终坚定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确保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始终符合教育需要和法律法规。
2.加强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思维水平和文字功底。
注重自身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阅读、写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提高。
同时,多关注教学研究与教育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学术知识和教育理念。
3.积极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
在教育培训中,教师能够了解本学科的教育现状和教学新形式,培养自己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法,为自己的课堂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二、建立直观的教学评价系统,注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语言教育不但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中突破自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此,我们需要打造直观的评价体系,以提高教师的师育质量和课堂教学质量。
下面是一些可实施的具体方案:1.建立专业教师课堂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评估。
评价体系应该包括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其他老师评价和学校领导评价等项指标,以全方位的方式评估教师的表现。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要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充当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极其关键。
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一个长期性而系统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1. 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2. 关注语文教学理论研究: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语文教学理论方面的最新成果,了解国内外语文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教学理论水平。
3. 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学习:教师应不断扩展自身语文知识,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掌握文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为语文教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注重实践锻炼,提升教学能力1. 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活动: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组织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持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2. 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实践,经常反思、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高效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实行差异化教学,指导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崇尚终身学习,促进个人成长1. 积极参加培训和进修: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和进修活动,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2. 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教师要养成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的习惯,关注语文教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3.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如何提升.doc

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如何提升《意见》对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时间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学校教育的题中之义。
教育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
它涵养人的心灵,构筑人的,导引人的价值体系,决定人的身份认同。
因此,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其意义毋庸置疑。
教师专业包括“教师学科专业”和“教师职业专业"两个方面。
“教师学科专业”指的是教师的学科知识背景,比如文史哲、理化生、音体美等,在这个层面上,传统文化其实是作为一种背景性知识,即传统文化“知识”而存在.而“教师职业专业”指的是教育专业、师范专业、教师专业,它的学术领域是教育科学。
而在这个方向上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就不能仅仅是知识层面的积累,而必须是价值认同、心理倾向、外显行为等诸多方面的统一,在这个层面才谈得上是以“文化”的方式继承传统文化。
那么,在教师专业视阈中,该如何认识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空间在哪里,方式和路径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我们尝试结合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几个境界来展开。
大体把握文化脉络的境界ﻭ如果我们将传统文化放在知识的层面认识,那么它就是教师学科专业的背景性知识。
这种背景性知识对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人文学科比如语文学科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内容,而语言文字既是个人思想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有大体的把握。
自然科学比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看起来与传统文化尚有距离,但是科学知识亦有其本体论立场(本体论和科学理论都是我们用以规整经验事实的概念编织物),自然科学知识正是建立于这种本体论立场之上,因而理智思维和概念构架具有特定的人性关联,这一点已被蒯因所证明:“一个人的本体论对于他据以解释一切经验乃至最平常经验的概念结构来说,是基本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如何加强自身文化素养
时间: 2006-09-23 09:33:05 | [<<] [>>] 摘要:语文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树立科学的读书观,博采杂家,构建独特的知识结构,具有独特思考精神,做学生学习的楷模,从平庸走向杰出。
关键词:文化底蕴、读书观、杂家、独特思维、楷模、平庸、杰出。
语文教师想要教得好,创新意,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必须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要让学生对课文深感兴趣,教师必须把学生引进教材的趣味境地,教师也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这需要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一、树立科学的读书观
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
每个人的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
因此,语文教师要牢记这条古训,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
当然这并不要求语文教师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能动地,灵活地读书。
把读书所得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艺术,这便是语文老师最大的收获。
各种媒体的“文化快餐”接踵而至,夜读华章还有必要吗?我看,这有本质的区别:“文化快餐”附以图画,形象而生动,只是从表面上给人观看、鉴赏的,它缺乏对人们语言文字的启迪;而读书则不同了,它用语言文字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发人们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感悟,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像空间。
电视让你看到的汹涌的大海狂潮,绝不会胜过你读王鲁彦《观潮》所领略到海潮的壮美;电影里你看到的巍峨的泰山,绝没有你读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界;电视剧中的《围城》,绝没有你静读《围城》原著的韵味……这些美的享受,这独特语言的韵味,这深厚的人文底蕴,非借读书不能提高。
为此,只有读万卷书,才有“放翁”千余首诗的宏篇巨制。
二、广读群书,博采杂家
只读圣贤之书还不够,只读专业书以应付职业的需要也不够。
圣贤书、专业书当然有读之的必需,但如果只以这些书作为自己知识的给养,它们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与思维。
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
三,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
语文教师读书求“广”还不够,必须在“广”这个前提下还要求“专”。
韩愈说过:“术业有专攻。
”每个语文教师对文本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打井要打深水井。
”教读外国文学,要指导学生精心品味,要学生组成外国文学兴趣小组,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学,使他们自主体味外国文学幽默而诙谐的语言特色;教读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语文教师要把他们的生平和作品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作全方位的立体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研读鲁迅等人的作品;教读古典文学及古诗,语文教师要对所讲的古诗文倒背如流,《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不朽的名著,教师如能有感情的面对全班学生背诵流畅,那对学生的感染力是亲切的、自然的,比从讲解词句开始授课要强百倍,此时中华古典文学的艺术瑰宝在学生们心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语文教师还要关心时事新闻,多读报刊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信息。
这些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能给学生求知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印记。
四:具有独特思考的精神。
书读得多了,语文教师自然也就“聪明”了,这里的“聪明”,就是说当教师知识层次深厚以后,可以多方位地换位思考,使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多边性、科学性、前瞻性,看问题切
中肯綮,入木三分,在授课时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势,对人类与自然、人类文化与科学规律有更深的洞悉,并把这种洞悉的方法与能力传授给学生。
对教材中的词句、参考书上的观点,语文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迷信教材,不能迷信权威,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多姿多彩的进行再创造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作到善于、灵活的换位、求异思维,一反以往的思维定势。
五、读写结合,做学生学习的楷模
从教师的基本功来说,语文教师会写、善写是份内的事,但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教师才华的外在体现,也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标准。
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读写结合是提高课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最有效的捷径,教师只有文必躬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自己教学的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从教学的目的来说,语文教师读写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
叶声陶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
”会读书善写作,是语文教师必备的、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素养。
很难想象,一个自己不能写作的语文教师却能指导学生写作。
某家报纸刊载了这样一则新闻:有个学生问他的老师:“你能为我们写篇作文吗?”这曾经引起了许多教师的震惊和深思。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不仅能写出自己的专业论文,还要能写出各种文体的文章,凡是要求学生写的文体,教师必须能写。
教师只有给学生做出写作的示范,才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指导学生独辟溪径,更快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不仅如此,教师如果能写作,还会对学生起到迁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师的文章如能发表,学生读了很受熏陶,这可促使他们萌发创作的欲望,初试自己的笔锋,如此几番努力,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而飞跃到一定的高度,他们的“作品”一旦发表,便可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及快感。
而今后的写作能力就会螺旋式上升,使他们最终走向成功。
语文教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修成文化素养高深的大成者,才能造就学识宽厚的大智者,才能带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能从平庸走向杰出,从一般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