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合集下载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测定吸湿水含量的方法。

2、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为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
新鲜的土壤样品都含有一定的水分。

将新鲜土样晾置于室内,土壤中的水分会因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而损失,当土壤中的水分与空气中的水分达到平衡是,称此时的土壤为“风干土二风干土中仍含有一些被土壤颗粒紧紧吸附的不能进入空气的水分,这称为吸湿水。

吸湿水可在高温环境下被烘干。

此时的土壤称为“烘干土,风干土和烘干土的重量差值,即可计算土壤吸湿水的含量。

在土壤的各项理化分析中,都是以“烘干土”作为最后结果的衡量标准。

而在实际的实验中,都是以“风干土”样进行分析的。

知道了土壤的吸湿系数,就可由风干土样重换算出实验分析土壤的实际烘干土重。

即:
烘干土样重⑷=携M需X1OO
三、实验仪器
烘箱、带盖铝盒、分析天平、干燥器
四、实验步骤
(1)在分析天平上称出干燥洁净的铝盒重量(W)。

(2)在铝盒中放入约5g风干土样,合上盒盖,称重(W1
(3)将铝盒开盖放入烘箱,在1。

5℃下连续烘干9~10Q
(4)取出铝盒迅速放入干燥器中,使之冷却至室温。

(5)从干燥器中取出铝盒,立即放上天平称重(W口。

(6)平行测定三次。

五、结果计算
土壤吸湿水含量(%)=电二町、100
W2-W
六、思考题
(1)土壤吸湿水含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土壤吸湿水含量测定的意义是什么?。

实验二 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实验二  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实验二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吸湿水是风干土样水分的含量。

在计算土壤各种成分时不包括水分,即不用风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而用烘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

但分析时一般都用风干土,故计算时就必须根据水分含量换算成烘干土。

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1、测定原理
把土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则失去的质量为水分质量,在此温度下,风干土样的吸湿水在的烘箱中可被烘干,而土壤有机质不能被分解,不致影响测定结果。

从而可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后土重的百分数。

2、操作步骤
①取干燥铝盒称重为W0 (克)。

②加土样约5克于铝盒中称重为W1(克)。

③将加了土样的铝盒放入烘箱,在105±2℃下烘烤6小时,一般可达恒重,取出放人干燥器内,冷却20分钟可称重。

必要时,如前法再烘1小时,取出冷却后称重,两次称重之差不得超过0.05克,取最低一次W2计算。

注:质地较轻的土壤,烘烤时间可以缩短,即5—6小时。

3、结果计算
该土样吸湿水的含量(%) = (W1- W2)/(W2- WW0)×100%
W0——铝盒质量;
W1——铝盒及风干土样质量;
W2——铝盒及烘干土样质量
注意事项
(1)要控制好烘箱内的温度,使其保持在105±2℃,过高过低都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干燥器内所放的干燥剂要在充分干燥的情况下方可放入烘干土样。

否则干燥剂要重新烘干或更换后方可放入干燥器中。

主要仪器
铝盒、分析天平(0.0001g)、角匙、烘箱、干燥器、。

土壤学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学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一、风干土样吸湿水的测定[1](烘干法)1、方法选择的依据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测定土壤水分的标准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最常用的方法。

2、方法原理将土壤样品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定质量,则失去的质量为水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在此温度下,自由水和吸湿水都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一般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3、主要仪器编有号码的有盖称皿(铝盒);分析天平;恒温干燥箱;干燥器(内盛无水CaCl2或变色硅胶、骨匙。

4、操作步骤1.取有号码的盖称皿或铝盒,置于温度为105—110℃的烘箱内烘3—5小时,烘时把盖子斜放在皿侧(铝盒的盖子可平放在盒下)。

烘干后,从烘箱中取出,并盖好盖子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室问温,一般放置30分钟即可西取出在分析天平上称量(W)(注1) (注2)。

2.将风干样品(注3)拌匀,舀取5.0000g,均匀地平铺于称皿或铝盒中,加盖,在分析天平上称重(W 1),去盖放在加热至105—110℃烘箱中烘烤8小时(盖子斜放皿侧)。

取出加盖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300分钟后称量(W)。

2 3.再放回烘箱中(105—110℃)烘3—5小时,冷却后称量,以验证是否恒定,如此重复处理,直至前后二次称量之差不大于3毫克为止。

W1-W25、结果计算W1-W土壤含水量(g/kg) = ————×1000式中W1——称皿(铝盒)重(g);W2——称皿(铝盒)+ 风干样品(湿土样品)重(g);W3——称皿(铝盒)+ 烘干样品重(g).风干土壤样品这里质量换算成烘干土壤样品质量为烘干土壤样品质量=6、注释(1)样品在105℃±2℃烘6—8小时,能将土样中的自由水和吸湿水驱走,化合水和结晶水则一般不致排出,有机质也只有微量的氧化分解挥发损失。

对于腐殖质含量高(﹥8%)的土壤、泥炭土以及盐土,温度不应超过105℃;含有石膏的土壤只能加热到80℃,因为超过此温度时会造成结晶水的损失。

吸湿水实验报告

吸湿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吸湿水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2. 掌握土壤吸湿水测定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3. 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吸湿水含量。

二、实验原理土壤吸湿水是指土壤在温度和大气压力一定的条件下,从大气中吸收的水分。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的保水性能、通气性能和微生物活动等。

本实验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吸湿水含量。

将土壤样品在恒温条件下烘干,烘干后的土壤质量与烘干前土壤质量的差值即为土壤吸湿水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风干土样2. 实验仪器:烘箱、天平、温度计、称量纸、剪刀、镊子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风干土样研磨,过筛,使土样均匀。

2. 称量:用天平称取一定量的土样(如10g),记录土样质量。

3. 样品处理:将土样放入称量纸中,用剪刀剪成小块,使土样分布均匀。

4. 烘干:将土样放入烘箱中,设定温度(如100℃)和烘干时间(如6小时),待土样烘干后取出。

5. 称量:用天平称取烘干后的土样质量,记录土样质量。

6. 计算吸湿水含量:吸湿水含量 = (烘干前土样质量 - 烘干后土样质量) / 烘干前土样质量× 10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土样质量(g) | 烘干后土样质量(g) | 吸湿水含量(%) ||--------------|-------------------|----------------|| 10.0 | 9.5 | 5.0 |2. 结果分析本实验中,土壤吸湿水含量为5.0%,说明该土壤具有一定的吸湿能力。

吸湿水含量越高,土壤的保水性能越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土壤吸湿水测定的原理和步骤,学会了使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吸湿水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吸湿水含量对土壤的保水性能、通气性能和微生物活动等具有重要影响。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烘干时间,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称量土样时,要注意防止土样吸湿,影响实验结果。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土壤水分测定
学生班级:学生姓名:一、实 Nhomakorabea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土壤水分的类型和动态,并通过计算了解各种不同质地土壤有效水,土壤水分含量。从而进一步摸清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肥力状况及田间水分状况等问题。
二、实验过程:
1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首先在天平上称出干净铝盒的重量w,然后放入10毫克风干土,准确称重为w1,再将盒盖打开放入烘箱中,控制105度范围,连续烘干6--8小时,取出后迅速放入干燥器冷却半个小时,取出后称重w2检验是否恒重,在进行计算。
2土壤水是土壤形成的催化剂,植物成长所需要的水分,都是土壤供给,土壤水分在土壤形成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土壤水分才能被植物利用,提高土壤的保肥性,改善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
教师评分教师签名日期
土壤最大吸湿水%=[(w1-w2)/(w2-w)]*100= 4 .35
分析:风干的土壤,都含有吸湿水,要排除吸湿水,必须对土壤进行吸热在105°~110°时吸湿水能重新成为气态而与土壤分离,而一般有机质不至于分解
六、实验作业:
1风干的土壤,都含有吸湿水,其中的含量根据大气的湿度和土壤的性质而异,为了使各个土样在一致的基础上比较其理化性质,使整个分析得到合理性的相对性值,所以在计算其他物理含量使要以烘干土作为基数
2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用以上求出的最大吸湿水含量来计算土壤凋萎水含量即:土壤凋萎水含量%=土壤最大吸湿水%*2,此为经验方法。
三、实验材料:0.25g土
四、实验仪器及药品:烘箱,分析天平,铝盒,干燥箱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烘干前净重10.08g,烘干后净重9.66g,W1=35.88g w2=35.46g

土壤最大吸湿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

土壤最大吸湿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

土壤最大吸湿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的测定本实验测定的三种土壤水分含量均是重要的土壤水分性质,是反映土壤水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与土壤保水供水有密切的关系。

一、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风干土样所吸附的水气,称为吸湿水。

土壤吸湿水的多少与空气相对湿度有关,当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时,土壤吸湿水达到最大量,称为最大吸湿量或吸湿系数。

最大吸湿量的1.25—2.00倍,大约相当于凋萎系数。

凋萎系数的测定较难,故可由最大吸湿量间接计算而得土壤最大吸湿量也可以用来估计土壤比表面的大小。

(一)方法原理饱和KS0在密闭条件下可使空气相对湿度达98—99%,风干土样在此相对湿度下达最24大吸湿量。

(二)操作步骤1、称取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样5—20克(粘土和有机质多的土壤5—10克,壤土10—15克,砂土15—20克),平铺于已称重的称量皿底部。

2、将称量皿放人干燥器中的有孔磁板上,另用小烧杯盛饱和KSO溶液,按每克土大约242毫升计算,同样放入干燥器内。

3、将干燥器放在温度保持在20r的地方,让土壤吸湿。

4、土样吸湿一周左右,取出称重,再将其放人干燥器内使之继续吸水,以后每隔2—3 天称一次,直至土样达恒重(前后二次重量之差不超过0.005克),计算时取其大者。

5、达恒重的土样置于105—110°C烘箱内烘至恒重,按一般计算土壤含水量方法计算出土壤最大吸湿量。

二、田间持水量测定土壤田间持水量是指地下水位较深时,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因此是表征田间土壤保持水分能力的指标,也是计算土壤灌溉量的指标。

(一)土壤田间持水量的野外测定方法1、方法原理:通过灌水、渗漏,使土壤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时,取土测定水分含量,此时的土壤水分含量即为土壤田间持水量。

2、操作步骤(1) 选地:在田间地块选一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地段;先将地面平整,使灌水时水不致积聚于低洼处而影响水分均匀下渗。

(2) 筑埂:测试地段面积一般为4平方米,四周筑起一道土埂(从埂外取土筑埂),埂高30厘米,底宽30厘米。

土壤吸湿水

土壤吸湿水

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八土壤吸湿水
一、目的和要求、
风干土中水分含量受大气中相对湿度的影响,土样仍保有一定水分。

在土壤理化分析中,各项分析结果都以烘干土”作为计算标准,分析是一般都用风干土,计算时就必须根据水分含量换算成烘干土。

因为风干土的含水量因生物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组成不同而差异很大,难以相互比较。

因此分析测定的土样,必须测定其吸湿水含量。

二、基本原理
风干的土壤都含有吸湿水。

其含量视大气的湿度及土壤性质而异。

为了使各个土样能在一致的基础上比较其理化性质。

都以“烘干土”作为基数。

因此在土壤分析之前,必须测定土壤吸湿水的含量然后根据吸湿水含量,由风干土换算成烘干土。

三、方法步骤
1、称空铝盒质量,记录数据
2、将一定量的的风干土样放入铝盒
3、称铝盒+风干土质量,记录数据
4、将铝盒放入烘箱,105℃烘干6-8h至土壤恒重,称重,
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及计算
(1)土壤吸湿水含量(g/kg) =(烘干时失去的水分质量)
(烘干土质量)*1000
(2)k(换算系数)= 烘干土质量
风干土质量
m空铝盒=22.01g m加土=29.52g m烘干=29.21g
(1) 土壤吸湿水含量= 0.31/(7.2x1000)= 4.31x10^-5
(g/kg)
(2)k=7.2/7.51=0.96
五、思考与反思
1.本次实验掌握了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以及实验工具的使用。

2.本次实验比较简单,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等待。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土壤水吸力是反映土壤水分能态的指标,它是在水分随一定土壤吸力状况下的水分能量状态,以土壤对水的吸力来表示。

植物从土壤中吸水,必须以更大的吸力来克服土壤对水的吸力,因此土壤水吸力可以直接反映土壤的供水能力以及土壤水分的运动,较之单纯用土壤含水量反映土壤水分状况更有实际意义。

测定土壤水吸力是控制土壤水分状况,调节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测定原理本实验采用土壤湿度计(又名张力计或负压计)测定土壤水吸力。

当充满水、密封的土壤湿度计插入水分不饱和的土壤后,由于土壤具有吸力,便通过湿度计的陶土管壁“吸”水。

陶土管是不透气的,故此时仪器内部便产生一定的真空,使负压表指示出负压力。

当仪器与土壤吸力达平衡时,此负压力即为土壤水吸力。

(二)土壤湿度计构造土壤湿度计由下列部件所组成:l、陶土管:是土壤湿度计的感应部件,它有许多细小而均匀的孔隙。

当陶土管完全被水浸润后,其孔隙间的水膜能让水或溶液通过而不让空气通过。

2、负压表:是土壤湿度计的指示部件,一般为汞柱负压表或弹簧管负压表。

3、集气管:为收集仪器里的空气之用。

(三)测定方法1、仪器的准备:在使用土壤湿度计之前,为使仪器达到最大灵敏度,必须把仪器内部的空气除尽,方法是:除去集气管的盖和橡皮塞,将仪器倾斜,注入经煮沸后冷却的无气水,注满后将仪器直立,让水将陶土管湿润。

并见有水从表面滴出。

在注水口塞入一个插有注射针的橡皮塞,进行抽气,此时可见真空表指针移至400毫来汞柱左右,并有气泡从真空表中逸出,逐渐聚集在集气管中。

拨出塞子则真空表指针返回原位。

继续将仪器注满无气水,同上抽气,重复3—4次,仪器系统中的空气便可除尽,盖好橡皮塞和集气管盖,仪器即可使用。

2、安装:在需测量的田块上选择好有代表性的地方,以钻孔器开孔到待测深度,将湿度计插入。

为了使陶土管与土壤接触紧密,开孔后可撤入少量碎土于孔底,然后插入仪器,再填入少量碎土,将仪器上下移动,使陶土管与周围土壤紧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目的要求
土壤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组成和性质,为适地适树,改土,施肥等提供科学的一句。

因此土壤分析必须能够正确反映所分析土壤的特性。

最基本重要的就是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基本原理
使分析用的土样必须能正确反映土壤实际情况。

因此它应该符合下列要求:
土壤是经过选择而具有代表性的,在处理和保存过程中,必须防止发霉和污染。

每个土样必须是拌合均匀的。

方法步骤
实习七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目的要求
风干的土壤,都含有吸湿水,其含量视大气的湿度及土壤性质而异。

为了使各个土样能在一致的基础上比较其理化性质。

使整个分析得到合理的相对性数值,所以在计算各物质含量的百分比时,都以“烘干土”作为基数。

因此在土壤分析之前。

必须测定土壤吸湿水的含量然后根据吸湿水的含量,由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的重量。

基本原理
土壤可以先从大气吸附气态的水分。

用这种方式被吸收的水分被称为吸湿水。

土壤在吸湿水时,会放出吸湿热。

腰排除土壤吸湿水,必须对土壤加热,在温度105度到110度时,吸湿水能重新成为气态而与土壤分离,而一般有机质不致分解。

方法步骤
(一)烘干法:
取烘干洁净的铝盒,编号,称重(W1)(精确至0.01g),从过1毫米筛孔的土样中平均取土样的20g左右放入盒内,称重(W2)将盒盖在盒底上,送入电烘箱中加热。

从105度到110度算起烘烤6小时后,加盖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一般冷却20分钟即可称重,再次放入烘箱中烘烤2到4小时,冷却,称重。

以验证是否到达“恒重”。

设“恒重”为
W3.
(二)红外线法
1.称样品5g(精确到0.01g),置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请记住自己的铝盒号码),摊成薄层,放在红外线灯照射的中心,每个红外线灯下一次可以放4到6个土壤样品。

2.红外线照射的时间,一般含有机质少的样品照射7到15分钟后称至恒重,计算含水量。

对于有机质量多的样品,一般照射3到7分钟。

时间太长,则易引起有机质碳化,造成误差。

计算方法
土壤吸湿水含量(g/kg)=1000(W2—W3)/(W3—W1)
x (换算系数)(W3—W1)(烘干土质量)/(W2—W1)(风干土质量)
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