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环刀法精编版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环刀法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环刀法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个老掉牙但又挺实用的玩意儿——环刀法测定土壤田间持水量。
这招儿可是农业科技界的“老司机”,别看它简单,可真能搞定大问题!得知道什么是“田间持水量”。
简单来说,就是植物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能够吸收水分而不致于因缺水而死亡的最大水量。
这个数据对农业灌溉、作物种植乃至生态保护都至关重要。
那么,怎么测呢?环刀法就是个好办法。
你想象一下,用一个像小铲子一样的仪器,轻轻地在土壤里挖个小洞,然后放进去一个小圆环刀,轻轻一压,看它能吸多少水。
这过程可不简单,得选对时间,挑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让土壤晒得暖洋洋的,这时候测出来的田间持水量最准。
说到这环刀法,还有个小故事。
记得有一年,农民伯伯们为了抗旱,想了个绝招——晚上偷偷摸摸地给土地“补水”。
结果第二天一看,嘿,庄稼长得比往年还要好!原来,晚上温度下降,土壤里的水分不容易蒸发,白天再补充点水,正好。
这事儿传开后,大家都学着干,但后来发现,这样虽然能让庄稼暂时“充能”,但长期来看还是不行。
因为土壤太干了,作物受不了。
现在好了,有了环刀法,我们就能精确测量出土壤的田间持水量。
这样一来,农民伯伯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浇水了,既能保证庄稼不渴死,又能避免浪费水资源。
你说这技术是不是既实用又贴心?当然啦,环刀法也不是万能的。
有时候,土壤里的水分分布不均匀,或者土质特殊,单靠这个方法可能测不准。
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其他方法一起用了,比如用土壤湿度计,或者请个专业的农业工程师来帮忙。
话说回来,环刀法虽然有点老套,但它简单、直接,就像农民伯伯手里的锄头一样,是他们种地的好帮手。
而且,每次测完田里的水,看着那数字一点点上升,心里那个美呀,就跟数星星一样,既浪漫又满足。
环刀法测定土壤田间持水量,就像是给农田装上了一双慧眼,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给庄稼补什么水。
这可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进步哦!下次去田野里转悠的时候,不妨试试用这招儿,说不定会有惊喜等着你呢!。
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环刀法精修订

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环刀法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环刀法1.测定意义: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渗透率):单位水势梯度下水分通过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单位截面积饱和土壤水的流速。
土壤处水饱和状态时,便需用饱和导水率计算其通量。
饱和导水率也是土壤最大可能导水率,常以它作为参比量,比较不同湿度条件下土壤的导水性能。
土壤渗透性是土壤重要的特性之一,它与大气降水和灌溉水几乎完全进入土壤,并在其中贮存起来,而在渗透性不好的情况下,水分就沿土表流走,造成侵蚀。
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与土壤孔隙数量、土壤质地、结构、盐分含量、含水量和温度等有关。
2. 测定原理土壤饱和导水率系在单位水压梯度下,通过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单位土壤截面积的水流速度,又称土壤渗透系数。
本法可在田间进行测定,但易受下层土体性质的影响。
在饱和水分的土壤中,土壤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根据达西(H.Darcy)定律:K=K×K (1)S×t×h公式中:K——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cm/s;Q——流量,渗透过一定截面积S(cm2)的水量,mL;L——饱和土层厚度,渗透经过的距离,cm;S——环刀横截面积,cm2;t——渗透过水量Q时所需的时间,s;h——水层厚度,水头(水位差),cm。
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K的量纲为cm/s或mm/min或cm/h或m/d。
从达西定律可以看到,通过某一土层的水量,与其截面积、时间和水层厚度(水头)呈正比,与渗透经过的距离(饱和土层厚度)呈反比,所以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是土壤所特有的常数。
3. 仪器?环刀(容积100cm3),量筒(100mL、10ml),烧杯(100mL),漏斗,秒表,温度计。
4.操作步骤4.1在室外用环刀取原状土样,带回室内浸入水中。
一般砂土浸4h~6h,壤土浸8h~12h,粘土浸24h。
浸水时要保持水面与环刀上口平齐,勿使水淹到环刀上口的土面。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精编版

灌砂法测压实度最大干密度1.861g/cm³最佳含水率10.6%椎体砂质量728克标准砂密度1.344g/cm³环刀体积200cm³一、灌砂法1、(灌砂筒质量+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质量=洞内砂质量2、洞内砂质量÷标准砂密度=洞体积3、湿土质量÷洞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二、环刀法1、称量环刀质量2、(环刀+湿土质量)-环刀质量=刀内湿土质量3、刀内湿土质量÷环刀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三、测含水率简易方法1、先称量铁盒质量;2、把取得的湿土,取出适当量放进铁盒内称量(盒+湿土)质量;3、(铁盒+湿土)-铁盒=湿土质量4、把酒精倒进铁盒刚没过湿土,点燃酒精可以轻轻搅拌。
待酒精熄灭后再次加入酒精点燃。
观察土是否已干。
5、称量(铁盒+干土)质量6、(铁盒+湿土)-(铁盒+干土)=水质量7、(铁盒+干土)-铁盒质量=干土质量8、水质量÷干土质量=含水率1一、试验内容及要求:路基路面施工或验收时对其施工压实质量进行检测,通过试验要求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现场检测。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的量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料径小于15c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 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 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田间持水量测定-环刀法

实验五、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实验室法
一、测定目的
土壤田间持水量,在地势高、水位深的地方是毛管悬着水最大含量,但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洼地区,它则接近毛管持水量。
它的数值反映土壤保水能力的大小,常作为灌水定额的最高指标,对指导生产有很重要意义。
二、测定原理
在自然状态下,用一定容积的环刀(一般为100cm3)取土,到室内加水至毛管全部充满。
取一定量湿土放入105℃~110℃烘箱中,烘至恒重。
水分占干土重百分数即为土壤田间持水量。
三、仪器药品
环刀(100cm3);滤纸;纱布;橡皮筋;玻璃皿;天平(1/100);剖面刀;铁锹;小锤子;烘箱;烧杯;滴管。
四、方法步骤
在田间选择挖掘的土壤位置,用土刀修平土壤表面,按要求深度将环刀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土样为止,然后用土刀切开环周围的土样,取出已充满土的环刀,细心削平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环刀外围的土,将筒内的土壤无损失带入室内。
在环刀底端放大小合适滤纸2张,用纱布包好后用橡皮筋扎好。
放在玻璃皿中,玻璃皿中事先放2~3层滤纸,将装土环刀放在滤纸上,用滴管不断地滴加水于滤纸上,使滤纸经常保持湿润状态,至水分沿毛管上升而全部充满达到恒重为止。
取出装土环刀,去掉纱布和滤纸,取出一部分土壤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内称重,放入105℃~110℃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称重。
五、结果计算
土壤田间持水量%=((湿土重- 烘干土重)×100)/烘干土重。
DYS042 饱和导水率仪 上海大有仪器

DYS042饱和导水率仪上海大有仪器设备
一.实验目的
1.测量土壤饱和导水率。
2.研究均质土层包气带负压与含水量的关系。
二.技术指标
1.环刀(容积100cm3)。
2.装置外形尺寸:500*400*1200mm。
三.主要配置及参数
1.渗透仪和支架(用于安放马氏瓶、渗透仪和烧杯)。
2.马氏瓶:用于恒定水头供水渗透仪中安装渗透实验用的土柱。
3.配有取土工具。
4.不锈钢框架(30*30mm不锈钢方管、配脚轮均为万向轮带禁锢脚)等组成。
一.实验目的
1.测量土壤饱和导水率。
2.研究均质土层包气带负压与含水量的关系。
二.技术指标
1.环刀(容积100cm3)。
2.装置外形尺寸:500*400*1200mm。
三.主要配置及参数
1.渗透仪和支架(用于安放马氏瓶、渗透仪和烧杯)。
2.马氏瓶:用于恒定水头供水渗透仪中安装渗透实验用的土柱。
3.配有取土工具。
4.不锈钢框架(30*30mm不锈钢方管、配脚轮均为万向轮带禁锢脚)等组成。
一种基于环刀法测量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简易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基于环刀法测量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简易装置[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4d06be76c85ec3a86c2c5c9.png)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环刀法测量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简易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金梁,魏丹,李玉梅,王伟,李林,张磊,常本超,李一丹申请号:CN201520753379.3
申请日:20150925
公开号:CN205027745U
公开日:
201602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环刀法测量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简易装置,包括环刀,所述环刀的个数至少为两个,多个所述环刀之间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且多个所述环刀由上到下依次排布,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刀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两个环刀之间设置密封垫,然后通过固定装置进行紧固,达到经两个环刀密封固定在一起的目的,从而能够方便试验,便于操作,而且密封效果好,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一个土样测定完后,本装置可迅速松开元宝螺丝,将土壤样品取出,短时间内即可测定下一个土壤样品,大大提升了效率。
申请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地址: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赵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环刀法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环刀法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72804417910ef12d2af9e7e9.png)
专利名称:一种环刀法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的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李凌旭,徐宗恒
申请号:CN201821111496.X
申请日:20180713
公开号:CN208399337U
公开日:
201901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刀法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的装置,包括供水系统、红外线光控出水阀门系统和土样水分渗透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容水器、抽水器、抽水器控制阀、进水管以及水源管;所述土样水分渗透系统包括带刃口环刀、依次设置于带刃口环刀下端的粗砂层、金属孔板和集水器,设置于带刃口环刀上方的带孔防蒸发盖以及温度计;所述集水器下部还设有出水管和量杯;所述红外线光控出水阀门系统包括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光敏管,红外线光控开关,通过零线与红外线光控开关相连的抽水器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影响测定结果,避免接口处漏水,并能提供稳定的压力水头,且能自动控制水层厚度,无需人工操作。
申请人: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地址: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旅游度假区红塔东路2号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国籍:CN
代理机构: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沈艳尼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土壤饱和导水率

1、引言土壤饱和导水率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它是计算土壤剖面中水的通量和设计灌溉、排水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土壤参数,也是水文模型中的重要参数,它的准确与否严重影响模型的精度。
下文介绍了确定饱和导水率的三类方法:按公式计算,实验室测定和田间现场测定,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同类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饱和导水率由于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分布以及有机质含量等空间变量的影响空间变异强烈。
王小彬等[1]研究了容重及粒径大小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并对各种物料处理(或措施)的保水效果及其对土壤持水特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容重的增大,土壤的饱和导水率迅速下降;刘洪禄、杨培岭等[2]研究了波涌灌溉土壤表面密实层饱和导水率k 与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容重、供水中断时间的定量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容重的增加,饱和导水率逐渐减小,但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饱和导水率的变化率变小;吕贻忠等[3]针对鄂尔多斯沙地生物结皮进行调查,利用人工喷水模拟降雨分析结皮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3 种土壤的饱和导水率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呈现出上土层高中间土层低、底土层又升高的趋势,扰动土与原状土的饱和导水率差异较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和全盐含量等均对土壤饱和导水率有一定的影响;Helalia 认为有效孔隙率与土壤饱和导水率相关性明显。
单秀枝[4]通过测定并分析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壤质土样的饱和导水率、水分特征曲线、水分扩散率及几个水分常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呈抛物线变化,当有机质含量为15 g/kg 时,饱和导水率达到最大值。
汪志荣、张建丰等[5]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入渗资料,分析了活塞( Green Ampt )公式在温度场中的适用性,认为Green-Ampt 公式适用于温度场影响下的土壤水分运动;Hopmans 和Duley [6]研究了土壤温度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结论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环刀法
1.测定意义:
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渗透率):单位水势梯度下水分通过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单位截面积饱和土壤水的流速。
土壤处水饱和状态时,便需用饱和导水率计算其通量。
饱和导水率也是土壤最大可能导水率,常以它作为参比量,比较不同湿度条件下土壤的导水性能。
土壤渗透性是土壤重要的特性之一,它与大气降水和灌溉水几乎完全进入土壤,并在其中贮存起来,而在渗透性不好的情况下,水分就沿土表流走,造成侵蚀。
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与土壤孔隙数量、土壤质地、结构、盐分含量、含水量和温度等有关。
2. 测定原理
土壤饱和导水率系在单位水压梯度下,通过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单位土壤截面积的水流速度,又称土壤渗透系数。
本法可在田间进行测定,但易受下层土体性质的影响。
在饱和水分的土壤中,土壤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根据达西(H. Darcy)定律:
(1)
公式中:
K——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cm/s;
Q——流量,渗透过一定截面积S(cm2)的水量,mL;
L——饱和土层厚度,渗透经过的距离,cm;
S——环刀横截面积,cm2;
t——渗透过水量Q时所需的时间,s;
h——水层厚度,水头(水位差),cm。
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K的量纲为cm/s或mm/min或cm/h或m/d。
从达西定律可以看到,通过某一土层的水量,与其截面积、时间和水层厚度(水头)呈正比,与渗透经过的距离(饱和土层厚度)呈反比,所以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
是土壤所特有的常数。
3 . 仪器
环刀(容积100cm3),量筒(100mL、10ml),烧杯(100mL),漏斗,秒表,温度计。
4. 操作步骤
4.1 在室外用环刀取原状土样,带回室内浸入水中。
一般砂土浸4h~6h,壤土浸8 h~12h,粘土浸24h。
浸水时要保持水面与环刀上口平齐,勿使水淹到环刀上口的土面。
4.2 在预定时间将环刀取出,除去盖子,在上面套上一个空环刀,接口处先用胶布封好,再用熔蜡粘合,严防从接口处漏水。
然后将接合的环刀放到漏斗上,漏斗下面用100mL烧杯承接。
4.3 向上面的空环刀中加水,水面比环刀口低1mm,水层厚5cm。
4.4 加水后,自漏斗下面滴下第一滴水时用秒表计时,每隔1、2、3、5、10……tnmin更换漏斗下的烧杯(间隔时间的长短,视渗透快慢而定),并分别用100mL或10mL量筒计量渗出水量Q1、Q2、Q3……Qn。
每更换一次烧杯,要将上面环刀水面加至原来高度,并用温度计记录水温。
4.5 试验一般持续时间约1h才开始稳定。
如果仍不稳定,应继续延长时间直到单位时间内渗出水量相等时为止。
5.计算结果
5.1渗出水总量按式(2)计算:
(2)
式中:
Q——渗出水总量,mm;
Q1、Q2、Q3……Qn——每次渗出水量,mL,即cm3;
S——渗透筒的横截面积,cm2;
10——由cm换算成mm所乘倍数。
5.2 渗透速度按式(3)计算:
(3)
式(3)中:
V——渗透速度,mm/min;
Qn——n次渗出水量,mL,即cm3;
tn——每次渗透所间隔时间,min。
5.3 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按式(4)计算:
= (4)
式(4)中:
Kt——温度为t(℃)时的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mm/min;
Qn——n次渗出水量,mL,即cm3;
t n——每次渗透所间隔时间,min;
S——渗透筒的横截面积,cm2;
h——水层厚度,cm;
L——土层厚度,cm;
V——渗透速度,mm/min。
5.4 为了使不同温度下所测得的Kt值便于比较,应换算成10℃时的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按式(5)计算:
(5)。
式(5)中:
K10——温度为10℃时的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mm/min;
K t——温度为t(℃)时的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mm/min;
t°——测定时水的温度,℃。
5.5 每一土壤层次重复测定5次,取其算术平均值,取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