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必修第2册第八章 第二节 研究与实践 豆腐的制作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第八章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任务一
任务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任务一
任务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1.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和石灰硫黄合剂及改良酸性土壤时,
都要用到的物质是( )
A.硫黄 B.熟石灰
C.胆矾 D.石膏
答案:B
2.人被蚂蟥叮咬后伤口处常流血不止,科学家希望从蚂蟥体内提取
某种药物,该药物具有( )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夏天应少吃西瓜等有甜味的水果 B.不法分子往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属于有 机化合物
C.最好喝纯净水,因为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运动员大量运动出了很多汗,最好喝含有适量氯化钠的水,这样 可以补充必需的盐分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1.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c(填字母序号)。
a.Ca(H2PO4)2 b.NH4Cl c.KNO3 2.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中,有的含有Al(OH)3,有的含有NaHCO3, 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二者的作用原理分别为 Al(OH)3+3H+ Al3++3H2O、HCO3-+H+ H2O+CO2↑。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二、合理用药 1.药物种类 药物的种类很多,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 2.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方式 (1)有的药物通过改变机体细胞周围的物理、化学环境而发挥药 效,如抗酸药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缓解胃部不适。 【微思考】常见的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氢钠等的一种或几种。 (2)更多的药物通过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基团结合 而发挥药效。
高中化学人教2019必修二第八章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情境·思考】 有人说,西药是人工合成药,有毒,不能随便吃;中药是天然的,无毒,多吃少吃都没 关系。你认为对吗? 提示: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合成的还是天然的,都有毒。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总之,要对症下药,按量服用,不可滥用。
学习任务二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任务驱动:
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多样性的需求,保证 了市场供应。你了解食品添加剂吗? 1.分类 ①着色剂、增味剂 ②膨松剂、凝固剂 ③防腐剂、抗氧化剂 ④营养强化剂
二氧化硫
使食物变质
食盐加碘、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食品中 补充食物中缺乏的营养成分
加维生素或硒、锗等微量元素
或微量元素
【探究训练】 1.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 B.调味剂——亚硝酸钠、味精 C.防腐剂——胭脂红、山梨酸钾 D.营养强化剂——酱油中加铁、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 【解析】选D。苯甲酸钠是防腐剂,不是着色剂;亚硝酸钠是防腐剂,不是调味剂;胭 脂红是着色剂,不是防腐剂。
4.什么是毒品? 提示:毒品是指由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 品。
【探究总结】 1.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
类别
定义
典型 实例
解热镇痛药 具有解热、镇痛药 理作用,同时还有 显著抗炎、抗风湿
作用的药物
阿司匹林
抗生素
抗酸药
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 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 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
2.使用 在规定范围内_合__理__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巧判断】 (1)化肥混合使用一定可以增强肥效。 ( × )
(2)化肥、农药应合理使用 ,避免滥用。 ( √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2)

3.防腐剂、抗氧化剂 (1)防腐剂 ①常见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等。 ②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护色剂,但它具有一定毒性,还会与食物作用生 成致癌物。 (2)抗氧化剂 水果罐头中常用的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 4.营养强化剂 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奶粉中添加的维生素、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 等都属于营养强化剂。
二、合理用药 1.药物种类 药物的种类很多,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 2.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方式 (1)有的药物通过改变机体细胞周围的物理、化学环境而发挥药效,如 抗酸药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缓解胃部不适。 【微思考2】常见的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示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氢钠等的一种或几种。 (2)更多的药物通过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基团结合而发挥药 效。
【深化拓展】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功能 类别 品种
着色剂 漂白剂 改善食 品感官 甜味剂 酸味剂
食用天然色素:辣椒红,姜黄,胡萝卜素 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 亚硫酸氢钠、硫黄 天然甜味剂:蔗糖、葡萄糖 合成甜味剂:糖精 醋酸、柠檬酸、乳酸
鲜味剂 谷氨酸钠(味精)
功能
类别
品种
改变食品状态 膨松剂
【深化拓展】
类别 解热镇痛药
抗酸药
定义
具有解热、镇痛药理作用,同时 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
还有显著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 胃部不适,用于治疗胃痛的药
物
物
典型 实例
阿司匹林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氢 钠、碳酸镁
结构简式 (化学式)
Al(OH)3、Mg(OH)2、NaHCO3、 MgCO3
类别 解热镇痛药
课前篇 素养初探
豆腐化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豆腐的制作原理,掌握豆腐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过程。
2. 通过实验观察豆腐凝固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3. 熟悉实验室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豆腐是以大豆为原料,通过浸泡、磨浆、煮浆、凝固、成型等工艺制成的。
实验中,大豆中的蛋白质在加热、酸碱、盐等条件下发生凝固,形成凝胶状物质,即豆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大豆2. 食盐3. 酸碱指示剂4. 水浴锅5. 研钵6. 筛网7. 烧杯8. 滤纸仪器:1. 电子天平2. 烧杯3. 烧瓶4. 酒精灯5. 试管6. 移液管7. 滴定管8. 恒温水浴锅四、实验步骤1. 浸泡大豆:将大豆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为8小时左右,使大豆充分吸水膨胀。
2.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水,研磨成浆状物。
3. 煮浆:将磨好的豆浆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期间不断搅拌,防止豆浆糊底。
4. 凝固:a. 在豆浆沸腾后,加入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
b. 加入酸碱指示剂,观察豆浆的酸碱度变化。
c. 将沸腾的豆浆倒入烧瓶中,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持恒温。
d. 观察豆浆凝固过程,记录凝固时间。
5. 成型:待豆浆凝固后,用滤纸将豆腐取出,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10分钟,使豆腐更加紧实。
6. 分析:将凝固好的豆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凝固时间:实验中,豆腐的凝固时间为30分钟。
2. 蛋白质含量:实验结果显示,豆腐中蛋白质含量约为8%。
3. 脂肪含量:豆腐中脂肪含量约为3%。
4. 碳水化合物含量:豆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大豆的浸泡时间和磨浆的细度对豆腐的凝固时间和品质有较大影响。
浸泡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及磨浆过粗或过细,都会影响豆腐的品质。
2. 在凝固过程中,豆浆的酸碱度对豆腐的凝固速度和品质有较大影响。
实验中,加入食盐可以调节豆浆的酸碱度,使豆浆更加适宜凝固。
高中化学人教版 必修第2册第八章 第二节 研究与实践 豆腐的制作

3.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下列关于“卤水”说法正确的是 A.卤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B.卤水可用来提炼金属镁
C.卤水是纯净物 D.卤水能使人中毒,使用卤水点的豆腐不利于人体健康
12345
4.(2019·深圳高一质检)下列关于由大豆制作豆腐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先由大豆制成豆浆,再把豆浆加热浓缩就得豆腐
【理解应用】 1.豆腐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健康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 物。常吃豆腐对我们的健康很有好处,制作豆腐一般可分为以下步骤:原料 处理→磨豆滤浆→煮浆点浆→制水豆腐→制豆腐干。根据你所掌握的生活常 识和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料处理过程中需用清水浸泡,浸泡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才能有效除去 黄豆中的杂质 B.磨豆滤浆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将大豆蛋白分离出来
解析 豆浆为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豆浆中加入石膏使胶体发生了聚沉, 石膏的作用为凝固剂,北豆腐制作时点的为卤水,歇后语:“卤水点豆腐, 一物降一物”。
12345
(2)豆浆是一种液体分散系,其分散质直径在1 nm到100 nm之间,则豆浆具有 的性质有__A__C_D___。 A.丁达尔效应 B.能透过半透膜 C.发生聚沉 D.能透过滤纸 (3)制备胶体的方法主要有研磨法、聚集法和直接分散法,制作豆浆的过程属 于__研__磨____法,该过程中使用的纱布__不__是____(填“是”或“不是”)一种半透 膜,你的判断依据:_豆__浆__为__胶__体__,__胶__体__粒__子__不__能__透__过__半__透__膜____。
√C.煮浆点浆过程中,使用熟石膏或盐卤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发生聚沉
D.大豆蛋白能直接被人体吸收,转化为人体需要的蛋白质
12345
2019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态(1)极少数的不活泼金属(金、铂等)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2)绝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3)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2、金属冶炼原理与实质(1)原理:金属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2)实质:化合物中金属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金属单质。
3、金属冶炼方法(1)加热分解法:①制Hg :2HgO=====△2Hg +O 2↑。
②制Ag :2Ag 2O=====△4Ag +O 2↑。
(2)电解法:①制Mg :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②制Al :2Al 2O 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 +3O 2↑。
③制Na :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3)热还原法:①常用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铝等。
②高炉炼铁:CO 还原Fe 2O 3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Fe 2O 3=====高温2Fe +3CO 2。
③铝热反应:Al 还原Fe 2O 3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
4、合理开发和利用金属资源的主要途径(1)提高金属矿物的利用率;(2)开发环保高效的金属冶炼方法;(3)防止金属的腐蚀;(4)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5)使用其他材料代替金属材料。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水资源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等。
(2)海水淡化:通过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或从海水中把盐分离出去,都可以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成熟,但成本较高。
2、海水的化学资源利用(1)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为O、H两种元素,还有Cl、Na、Mg、S、Ca、K、Br、C、Sr、B、F等11种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与实践”栏目教学研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与实践”栏目教学研究作者:尹丹丹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孙艳美热阳古•阿布拉来源:《科技风》2021年第11期摘要:“研究与实践”栏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新增栏目,以开展项目研究、进行实践活动、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提出任务,利用真实情景素材使学生在实践与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与实践”栏目在栏目内容和栏目活动设计上颇具特色并具有独特的学习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与实践时要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本,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新教材;研究与实践;栏目研究为了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整体育人功能、深化课程改革,教育部发布了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新课标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体系及其内容体系,更新了教学内容,细化了实施建议,并调整了课程结构。
人教版新教材的编写在继承旧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更新了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构建了科学的知识体系结构,优化了教材栏目,以具体落实学科核心素养[1]。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新教材为例,对其“研究与实践”栏目的特点、教学功能进行分析,并针对此模块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力求深化一线教师对该栏目的认识,熟悉该栏目的功能,有效利用该栏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研精神,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一、“研究与实践”栏目的特点“研究与实践”栏目是对旧版教材中“实践活动”栏目的优化,以进行微项目研究、开展课题等形式提出相关任务,提供真实情境素材,科学地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实验、调研、设计方案等形式,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相关问题[2]。
“研究与实践”栏目在必修教材中的分布如下表所示,该栏目位于一些特定的章节,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栏目内容和栏目学习意义两个方面。
(一)栏目内容“研究与实践”栏目呈现的内容与课程标准高度一致,栏目中的实践任务、情景素材都源自新课标,栏目包含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由左表可以看出,该栏目的内容与对应章节的核心知识密切结合,研究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大概念,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进阶,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3]。
简述豆腐中的化学及制作流程

简述豆腐中的化学及制作流程豆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它是以大豆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例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化学变化和反应。
豆腐的制作流程分为五个主要步骤:浸泡、研磨、煮沸、凝固和压制。
首先,将大豆浸泡在水中,使其变软并去除表面的杂质。
浸泡的时间一般为8-12小时,这样可以使大豆充分吸水。
接下来,将浸泡好的大豆研磨成豆浆。
这一步骤需要使用豆浆机或者石磨等设备,将大豆研磨成细腻的豆浆。
研磨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煮沸处理,以去除其中的不利于豆腐凝固的物质。
将豆浆放入锅中加热煮沸,同时搅拌以防止煮沸时沉淀在锅底。
煮沸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这样可以破坏豆浆中的一些酶和蛋白质,使其更易于凝固。
煮沸后的豆浆需要进行凝固处理,使其成为固体豆腐。
凝固剂通常使用石膏或卤水。
将凝固剂加入煮沸好的豆浆中,搅拌均匀后静置,等待凝固。
凝固的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这样可以使豆腐充分凝固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凝固后的豆腐需要进行压制,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将凝固好的豆腐放入豆腐模具中,上面盖上重物进行压制。
压制的时间一般为1-2小时,这样可以使豆腐更加紧实。
在压制过程中,豆腐会逐渐释放出一些水分,这就是为什么豆腐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历多次压制的原因。
经过以上的一系列步骤,新鲜的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新鲜的豆腐呈白色,质地细腻,口感滑嫩。
根据制作豆腐的不同工艺和原料,豆腐的口感和风味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嫩豆腐制作过程中不需要压制,口感更加嫩滑。
总结一下,豆腐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化学变化和反应,例如煮沸能破坏部分酶和蛋白质,使豆浆更易于凝固。
豆腐制作流程分为浸泡、研磨、煮沸、凝固和压制五个主要步骤。
豆腐制作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等因素,以保证豆腐的质量和口感。
豆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
无论是素食者还是非素食者,都可以享受到豆腐所带来的美味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与实践豆腐的制作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
长郡中学史李东
研究目的
1.通过制作豆腐,了解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加深对胶体和蛋白质性质等知识的理解。
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2.了解豆腐制作的大致过程,了解凝固剂的使用原理及用量,培养科学态度及探究精神。
研究任务
1.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
豆腐的原料黄豆富含蛋白质,经水浸、磨浆、除渣、加热得到蛋白质的胶体,向胶体中加入盐卤(MgCl2、CaSO4)的水溶液,可以中和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蛋白质分子凝集成块,再压制成形成为豆腐。
2.原料配方
颗粒饱满的黄豆(或黑豆)、盐卤固体(质量比200∶3)
3.制作过程及方法
(1)泡豆:将饱满的黄豆投入料池加水浸泡,浸泡12~14小时,使豆粒吸足水分,搓开豆瓣呈乳白色。
(2)磨豆:将浸泡好的黄豆经过水洗,使用砂轮磨研磨,磨料时要滴水,中途不能断水,使磨糊光滑、稀稠均匀
(3)过滤:将磨好的磨糊置于细网纱内,将磨糊中的豆渣滤去,用清水洗渣2~3次,一般0.5公斤的黄豆总加水量4~5公斤左右(豆浆)。
(4)煮浆:将豆浆置于敞口锅内煮浆,时间不超过15 min,锅三开后立即放出备用,煮浆开锅应使豆浆“三起三落”,及时消除浮沫。
(5)点卤:控制温度在80 ℃左右,pH为6.0~6.5,慢慢加入卤水,用勺子上下翻动搅拌出现80%絮状时停止加卤水,静置20~25 mn。
(6)成形:将点卤后的豆浆倒入铺好纱布的模具中,用有一定重量的物品压实。
理解应用
1.豆腐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健康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
常吃豆腐对我们的健康很有好处,制作豆腐般可分为以下步骤:原处理→磨豆滤浆→煮浆点浆→制水豆腐→制豆腐干。
根据你所掌握的生活常识和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确的是( )
A.原料处理过程中需用清水浸泡,浸泡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才能有效除去黄豆中的杂质
B.磨豆滤浆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将大豆蛋白分离出来
C.煮浆点浆过程中,使用熟石膏或盐卤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发生聚沉
D.大豆蛋白能直接被人体吸收,转化为人体需要的蛋白质
答 C
解析大豆浸泡的温度、时间应在实践中摸索,并非浸泡的时间越长越好,时间长了会发芽,会把一些矿物质或溶于水的营养浸出;大豆蛋白分子是大分子,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为胶体颗粒大小,可用渗析法分离;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后先转化成氨基酸,再合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
2.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石膏作凝固剂可制得内酯豆腐
B.向豆浆中加入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作豆腐
C.用灼烧和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D.制豆腐时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磨浆中的豆渣
答案 A
解析内酯豆腐一般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凝固剂。
3.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下列关于“卤水”说法正确的是( ) A.卤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B.卤水可用来提炼金属镁
C.卤水是纯净物
D.卤水能使人中毒,使用卤水点的豆腐不利于人体健康
答案 B
4.(2019·深圳高一质检)下列关于由大豆制作豆腐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先由大豆制成豆浆,再把豆浆加热浓缩就得豆腐
B.先由大豆制成豆浆,再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使大豆蛋白质发生胶体聚沉而制
成豆腐
C.制豆腐前,经过精选的大豆,必须要加水浸泡,水温应在20 ℃以上
D.制豆腐前,经过精选的大豆,可不必加水浸泡,直接与水一起进行磨浆处理即可
答案 B
解析由大豆制豆腐的过程是大豆中的蛋白质在凝固剂的影响下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引起的聚沉过程,所以B正确;制豆腐前,大豆必须浸泡,水温应在15~20 ℃之间,因为只有这样大豆蛋白质才能分散于水中形成蛋白质胶体。
5.豆腐是中国汉族传统食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和吸收,最早的豆腐是两千多年前,热衷于炼丹的淮南王刘安制成的,制作豆腐的步骤包括:将大豆用水泡胀后磨碎,用纱布将豆渣与豆浆分离,加水煮沸后加入石膏,压缩成形等,关于豆腐的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纱布将豆浆和豆渣分离”的操作称为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萃取B.分液C.过滤D.蒸馏E.升华
(2)豆浆是一种液体分散系,其分散质直径在1 nm到100 nm之间,则豆浆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
A.丁达尔效应B.能透过半透膜
C.发生聚沉D.能透过滤纸
(3)制备胶体的方法主要有研磨法、聚集法和直接分散法,制作豆浆的过程属于________法,该过程中使用的纱布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种半透膜,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在豆浆“转化”为豆腐的过程中,石膏所起的作用为________(填字母)。
A.增味剂B.膨松剂C.凝固剂
D.防腐剂E.营养强化剂
(5)用石膏点化的豆腐称为南豆腐,质地比较嫩,细腻,与之相对应的是北豆腐,在点化北豆腐的过程中加入的是________,该物质也出现在一句耳熟能详的和豆腐有关的歇后语中。
答案(1)C (2)ACD (3)研磨不是豆浆为胶体,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4)C (5)卤水
解析豆浆为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豆浆中加入石膏使胶体发生了聚沉,石膏的作用为凝固剂,北豆腐制作时点的为卤水,歇后语:“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
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
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
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着一颗感恩和勇敢的心继续走上梦想的道路,无论是风雨还是荆棘。
【素材积累】
1、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不知道将来会去何处但我知道我已经摘路上。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摘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2、为了做有效的生命潜能管理,从消极变为积极,你必须了解人生的最终目的。
你到底想要什么?一生中哪些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一生当中最想完成的事?或许,你从来没有认真思量过生命潜能管理旧是以有系统的方法管理自我及周边资源,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