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筱邸大师案例分析
小筱邸简介

小筱邸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小筱邸住宅(KoshinoHouse)位于日本兵库县芦屋市。
住宅内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起居室。
安藤忠雄用其标志性的混凝土网格修建了两层高的空间。
墙壁采用清水混凝土,刻意保留了施工模板的孔洞痕迹。
由于先进的施工工艺,混凝土表面质量非常好。
有人看到这样的混凝土表面,感觉有“纤柔若丝”的肌理效果和轻质优雅的印象。
白天,阳光照射在光滑平整的混凝土墙壁上,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夜晚,光洁细腻的表面在柔和的漫射光作用下,仿佛被罩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光晕,弱化了人们印象中混凝土墙面的冰冷僵硬,使人产生想要触摸它的冲动。
这是一座渡假别墅,考虑到基地的走势,将入口放在上部。
从入口进入之后,会向下进入两层高的起居室,厨房和餐厅位于主卧室下方。
为六个孩子准备的房间位于平行的体块中,在另一端增建了一个工作室。
三个体块通过户外窄桥连接,住户若想在房间只间走动,必须要经过户外,不管外面天气如何。
第一次见到这个建筑,感觉像棺材,看了无数遍,感觉还是一个棺材,就像小龙女万念俱恢,一心想和扬过等死的那个木棺一样。
评论家说它反映了枯山水的精华,称赞它很好的适应了草坡和松柏这一自然环境,那么枯山水是什么样的呢?枯山水首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尊敬,从材料上说,用材料本身的质感来表达情感,从内容上枯山水反映大自然,尽管并不具象。
其次,它显示了非同寻常的人工性,用白沙表现大海,几块石头表现岛屿,再这里,枯山水与其说是游赏的对象,还不如说是静思修行的场所。
人的智慧坚定勇敢的介入,是它如此感人的原因。
这正如凡高的向日葵较之真实的葵花,前者更让人感动。
从这个层面看,枯山水与歌特教堂很相似,后者是对石材朴素而卓越的表达,同时创造出震撼人心的空间。
直观的看,枯山水给人孤寂,冷漠,淡泊的感觉,但深入的了解,它又极其的丰富,大海,波涛,岛屿。
整个大自然都装进了小院,又怎会孤寂?简言之,枯山水之枯来自物质的直观感受。
精神上却创造一个丰富的世界。
小筱邸大师案例分析

a
15
材料:清水混凝土的
使用
a
16
清水混凝土的语言 ——精致、细腻、纯朴
在安藤的作品中,把原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 土,转化成一种细腻精致的纹理, 以一种绵密、近乎均 质的质感来呈现。这种精准、纯粹的特质,正符合日 本人的审美特性。
“我乐意把混凝土看成一种明a 朗安宁的无机材料,赋予 17 它一种优雅的表达。”
a
24
“人生往往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如意,但即 使碰到困难,也要想办法找到能替代的办 法去处理这件事请,只要不放弃就能实现 目标。”——安藤忠雄
a
25
a
4
安藤忠雄
1941年 生于日本大阪 1962-1969年 自学建筑,并在美国、欧洲和非洲游学 1969年 在大阪建立安藤忠雄建筑家协会 1979年 获日本建筑院的年度大奖 1986年 获日本教育部的年度奖 1987年 任耶鲁大学访问教授 1988年 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1989年 获法国建筑学院颁发的建筑金奖 1990年 任哈沸大学访问教授 1991年 成为美国建筑家学会荣誉会员 1992年 获丹麦卡尔斯堡建筑奖 1993年 获日本艺术学院颁发的奖励,成为英国皇家
a
3
称号的由来
安藤的第一个成名作品—— 住吉的长屋 (大阪 1976年),位 于混乱的老旧市区住吉的长屋, 是安藤故乡很多老建筑中平凡的 一貌。安藤运用清水混凝土墙围 出一座方盒子,将周边嘈杂喧闹 全部隔绝在墙外;中间的天井, 以作为房间的采光或通风之用, 光线从天空洒落在光洁的混凝土 墙壁上,留下了时间的影子,成 为建筑中的一种生动元素,从此, 安藤“清水混凝土诗人”的称号 就有此展开。
建筑学学会的荣誉会员任东京大学教授
安藤忠雄作品分析

环境处理 B
人为 景观
住宅
自然 环境
安藤在对周围环境处理上采用采用了他那封闭---开放的 都市观,对已有建筑采取隔离的态度,而对自然景观则进行 人为地纳入。
环境处理 C
1 在对人为景观的处理上运用大面积的混凝土 墙体减少周围环境对住宅造成的影响。在面对公路 一侧采用一面斜墙以阻断车流造成的影响。而且在 一层墙体很少开窗,主入口更是设在树林之中,保
大师作品分析——安藤忠雄
07级建筑学01班第五组
安藤其人
安藤忠雄是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 建筑大师之一,也 是一位从未接受过正统的科 班教育,完全依靠本人的才华禀赋和刻苦自学 成才的设计大师。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创作 了近150项国际著名的建筑作品和方案,获得 了包括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策奖 等在内的一系列世界建筑大奖。安藤亦开创了 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以半制成的厚重 混凝土,以及简约的几何图案,构成既巧妙又 丰富的设计效果。安藤的建筑风格静谧而明朗, 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的启迪。他 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融合了东方美学与西 方建筑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 “情感本位空间”的概念,注重人、建筑、自 然的内在联系。
伊东认为:具备透明感、 漂浮感、金属感和皮膜 性的建筑是最佳的,并 且应该把建筑和环境融 为一体。
二人在材料应用上的不同之处——少于多
安藤认为:材料使用 要尽可能简单,才能 将隐藏在空间构成背 后的设计意图表达出 来。
安藤的极少主义:
使空间感更单纯——天 花板与墙面采用相似 材料
避免柱子对空间单纯性 的干扰——将墙做到 与柱子等厚
2、安藤空间——空间内化精神的构成体
安藤并不是把日本传统建筑中的元素直接 或间接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并不在符 号上寻求传统。
光之教堂调研报告1

七、建筑空间布局特点
外部墙体的穿插
座 椅 的 安 放 位 置
八、建筑交通流线组织
交通流线分析,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
丘一片住宅的一角,靠近道中路,沿斜插的墙体进入建筑的主 体。这片斜墙不仅分割了空间,而且把柔和阳光反射渗透进教 堂室内,并隔离了喧哗的外部世界。
通过观察可 以发现教堂的 南立面并不是 完全朝南而是 与东西方向轴 线成30度的角, 因为礼拜一般 在上午举行, 在这个时间段 里,信徒们都 可以欣赏十字 光影。
一样的矩形:一样的成15度的片墙, 不一样的是光的来源 早期的教堂是光十字,如右上图; 新的教堂光来源于片墙与矩形的角处的 处理。
外部结构
建筑物由一个混凝土长 方体和一道与之成15度角 横贯的墙体构成。这一建筑 虽然形体简单,但蕴含了一 种复杂而极其优秀的建筑处 理,这片成角度插入的素混 凝土墙体,用最简单的方式 解决了基地和工程所有的难 度。这片斜墙不仅分割了空 间,而且把柔和阳光反射渗 透进教堂室内,遮掩了现存 内院中的牧师住宅,并隔离 了宣泄的外部世界!
(光之教堂外围)
六、建筑结构形式
建 筑 结 构 示 意 图
矩形:空间的围合,是黑暗的提供者 片墙:是入口,是光 二期的设计可以被看做是最完美的一 期的复制品,相同进深的矩形,一样 的与矩形成15度角斜切的片墙。新旧 建筑融合的恰到好处。
鸟瞰图(外部)
整体的布局,一期的光之教堂与二期的周日学校巧妙 得布局与链接
光之教堂效果图
图片欣赏
基本简介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 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 名的一座
光之教堂位于日本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 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是现有一个木结构 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特式扩建,没有一个显 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大显眼的门 牌。进入它的主体前,必须经过一条小小的 长廊。这其实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 约113平米,能容纳100人,但当人置身其 中,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庄严。 随后你会听到由自己双脚与木地板接触时所 发出的声响。
小筱邸

地理环境介绍 小筱住宅位于芦屋市的国立公园内, 基地为西高东低的缓坡,基地南边为 交通干道,北边为交通次干道,西边 是人行小路。基地东侧有两层高的坡 顶建筑,基地内还有几棵有保存价值 的树木。芦屋属于关西,气候、风土 比较温和,冬季气温也没有达到零下。
南
如何对话? 小筱住宅由一组平行不知的 混凝土方形体块和一个后来 加建的半圆柱体块构成。为 了不破坏周围的环境,采用 了减小建筑体量的设计手法, 将一层设计在地下,巧妙解 决了基地的高差关西,并且 把地形的起伏直接表现在墙 面上,尊重了基地的特性, 遵循着自然环境的条件。
“无论如何,我人生 最后的工作一定是该 住宅,这是我唯一也 是最强烈的坚持。” ——安藤忠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安藤的众多方案中, 可以看出安藤很喜欢应用 矩形、圆形来形成简洁、 规整的平面。平面中没有 自由的曲线和一些异形体, 充满了严谨的几何学形态。 但是并不是过于整齐有序, 而是善于通过圆来加入一 些不平衡的东西。 安藤认为只有引入室 内的景色才是有意义的, 所以他喜欢运用门窗洞口 创造出光和影的变化!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从 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 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 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 界建筑大师之一。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9~1961年,考察日本传统 建筑。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
充最综是传安 分盛合形统藤 反行统式的忠 映的一与束雄 一运。将缚是 种动他要,位 “学的生所难 安派建活建得 逸或筑在房的 之风风那屋建 居格格里使筑 ”,超里用师 的更脱的,, 理多了人有他 念的当们灵打 。是今的性破 ,
主人日常生活流线 客人来访流线
主人日常生活流线
小筱邸分析ppt

• "小筱邸"所体现出来的,对基地与主体关系的洞察接近于塞拉 1970年到1972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肯城(kingcity)设置的 "shift"中的尝试。在舒缓起伏的斜坡上呈"之"字形设置高1。 5M,厚20CM,最短27CM,最长72M的6道混凝土独立墙, 为了保持上端的水平,把地形上端的起伏,把地形的起伏以其 断面的地表轮廓浮现在墙的侧面上,边缘高度1。5M是指墙与 切取的地形的标高差。最后,这墙也是塞拉所说的容器里,在 这"量器"周围走,在上上下下的过程中,观察者已切身地把握 住了基地的形状。(1。5M的高度是根据沿墙行走时给人以由 开放到闭合,由闭合到开放的变化的高度而设定的。)因而这 样的认识决不是表象的直接的东西,而是"累积的"、"慢慢发 展的"过程。1982年,塞拉把"shift"中的自然斜坡换成台阶, 把作为量器的墙换成横梁,与"shift"同样根据水平方向的指标 物来定位行动告诉垂直方向的运动,由此制作成为安藤忠雄的 作品中,被改编成1984年"中山邸"中外部台阶和横跨其上的梁, 最近的"六甲集合住宅partII"中也一模一样地被利用。还有一个 仅仅只是改变了尺度的例子:在JR京都火车站竞赛方案中, 在仰视得见双门状结构的位置上,垂直方向的流通,是在中央 圆形通高中,设置的作为中心的台阶,以期达到同样的空间效 果。同时期的塞拉把柔和曲面的条形钢墙设置在都市空间中, 作出了人之流动的新规定,揭示了对应带来的所谓形态认识的 都市活力的主题,其中最有名的是因为产生争议而最后被撤去 的曼哈顿联邦大楼前的Tilted Arc,这样独立的弧形墙最初作 为建筑组成要素是在"小筱邸"的增建部分,以后成为安藤忠雄 作品的中心建筑图案。 Nhomakorabea THX~~
关于日本小筱邸住宅的分析

关于日本小筱邸住宅的分析安藤忠雄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日本建筑师。
他不仅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更是将日本建筑與西方建筑相结合,取其精华的一位建筑大师。
本文从小筱邸的建筑设计中探讨安藤的独特建筑理念,以及在小筱邸建筑中所展现的安藤建筑哲学理念。
标签:安藤忠雄;小筱邸;建筑哲学;清水混凝土近年来,安藤忠雄作为当代建筑设计大师活跃在人们的视线当中,一座座安藤忠雄式建筑拔地而起的同时,也见证了他走向辉煌的历程。
在世界建筑师大师中,安藤忠雄实实在在是当代建筑大师的异类,未曾受过任何建筑科班系统的学习,但却获得了“普利茨克奖”,这是天赋与努力的结果。
安藤的建筑将其建筑哲学和建筑手法展现的淋漓尽致。
本次以小筱邸为案例,探究安藤对于现代建筑的理解及建筑手法。
一、日本建筑鬼才安藤忠雄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平生堪称是曲折而又传奇。
年少时从日本传统古建筑中亲身感受到那种自然材质感和限制装饰手法的谦逊抑郁美学,而后来在赖特所设计的帝国饭店中体验到看不可名状的空间感受,两次建筑意识的觉醒,不断激励并坚定了安藤成为建筑师的梦想。
每一次建筑意识的转变都不断激励着安藤在建筑中寻找真正的自我。
现代建筑基于的几何形式、光线、表面都轻而易举的在安藤建筑设计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而日本建筑“低调、朴实”的特性又在其建筑中重获新生。
安藤忠雄正是将这两种建筑手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对建筑独特的理解。
二、小筱邸建筑特性安藤忠雄常常被世人称为“体验的建筑、清水混凝土世人、光线运用大师、日本建筑鬼才”,人们赋予安藤众多的标签,这更是人们对于其建筑的总结和提炼,这些标签也正是在建筑中所能看到。
“小筱邸”更是将其自身的建筑理念得到了更好的展现。
1.小筱邸地理环境小筱邸是小筱弘子在日本芦屋市的国立公园内所拥有的一套住宅。
住宅处于一个倾斜的坡地上,四周绿树成荫,远离闹市区,十分适合居住休息。
小筱邸住宅初期修建是在1984年,并于2006年进行改造,初期只有两个方盒子的的住宅,在后期改造中增添了一个半圆柱的工作室供主人使用。
小筱邸

小筱邸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小筱邸住宅(KoshinoHouse)位于日本兵库县芦屋市。
住宅内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起居室。
安藤忠雄用其标志性的混凝土网格修建了两层高的空间。
墙壁采用清水混凝土,刻意保留了施工模板的孔洞痕迹。
由于先进的施工工艺,混凝土表面质量非常好。
有人看到这样的混凝土表面,感觉有“纤柔若丝”的肌理效果和轻质优雅的印象。
白天,阳光照射在光滑平整的混凝土墙壁上,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夜晚,光洁细腻的表面在柔和的漫射光作用下,仿佛被罩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光晕,弱化了人们印象中混凝土墙面的冰冷僵硬,使人产生想要触摸它的冲动。
这是一座渡假别墅,考虑到基地的走势,将入口放在上部。
从入口进入之后,会向下进入两层高的起居室,厨房和餐厅位于主卧室下方。
为六个孩子准备的房间位于平行的体块中,在另一端增建了一个工作室。
三个体块通过户外窄桥连接,住户若想在房间只间走动,必须要经过户外,不管外面天气如何。
第一次见到这个建筑,感觉像棺材,看了无数遍,感觉还是一个棺材,就像小龙女万念俱恢,一心想和扬过等死的那个木棺一样。
评论家说它反映了枯山水的精华,称赞它很好的适应了草坡和松柏这一自然环境,那么枯山水是什么样的呢?枯山水首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尊敬,从材料上说,用材料本身的质感来表达情感,从内容上枯山水反映大自然,尽管并不具象。
其次,它显示了非同寻常的人工性,用白沙表现大海,几块石头表现岛屿,再这里,枯山水与其说是游赏的对象,还不如说是静思修行的场所。
人的智慧坚定勇敢的介入,是它如此感人的原因。
这正如凡高的向日葵较之真实的葵花,前者更让人感动。
从这个层面看,枯山水与歌特教堂很相似,后者是对石材朴素而卓越的表达,同时创造出震撼人心的空间。
直观的看,枯山水给人孤寂,冷漠,淡泊的感觉,但深入的了解,它又极其的丰富,大海,波涛,岛屿。
整个大自然都装进了小院,又怎会孤寂?简言之,枯山水之枯来自物质的直观感受。
精神上却创造一个丰富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藤忠雄
1941年 生于日本大阪 1962-1969年 自学建筑,并在美国、欧洲和非洲游学 1969年 在大阪建立安藤忠雄建筑家协会 1979年 获日本建筑院的年度大奖 1986年 获日本教育部的年度奖 1987年 任耶鲁大学访问教授 1988年 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1989年 获法国建筑学院颁发的建筑金奖 1990年 任哈沸大学访问教授 1991年 成为美国建筑家学会荣誉会员 1992年 获丹麦卡尔斯堡建筑奖 1993年 获日本艺术学院颁发的奖励,成为英国皇家
建筑学学会的荣誉会员任东京大学教授
1994年 获日本艺术大奖 1995年 获第七届世界设计
建筑位于美国中部的圣 路易斯。地上两层,地下一 层。在那里,市中心因多年 的郊区开发而受到严重破坏。 此建筑就位于建筑中的文化 中心一隅 。
普利策先生和夫人他们希望这个博 物馆能够成为这个区的文化中心。
根据周围的环境和项目要求, 安藤设计了这个类似于住宅尺度的博物 馆,内部包括所有现代艺术展示设施。
小筱住宅
小筱住宅
Koshino House 1981年建成的 小筱住宅位于兵库县芦屋市一 个倾斜的坡地上。扇形的建筑 主体是住宅建成4年后增建的, 整座建筑结构完整,自成一体。
大阪府立飞鸟博物馆
教堂三部曲
安藤的作品虽以混凝 土为主,但置身于安藤的 空间里,令人感觉建筑与 大自然的极度融合,由上 洒下的自然天光,均成为 在建筑中的引导因素。
丝忠毫雄妥希协望,它却能能给使大彼楼此带更来完一善些。 意 想不到的反差。
材料:清水混凝土的
使用
清水混凝土的语言 ——精致、细腻、纯朴
在安藤的作品中,把原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 土,转化成一种细腻精致的纹理, 以一种绵密、近乎均质 的质感来呈现。这种精准、纯粹的特质,正符合日本人 的审美特性。
“我乐意把混凝土看成一种明朗安宁的无机材料,赋予
清水混凝土墙面 不加任何装饰,墙面 上的圆孔是残留的模 板螺栓。
安藤在材料中搀进了 日本的传统手艺,利 用现代的外墙修补技 术,将水泥墙面拆掉 模板后进行处理,他 将混凝土运用到了高 度精炼的层次。
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传统手工艺和 现代建筑之间并不矛盾,高超的木模制 造工艺、优质的混凝土铸造以及严格的 工程管理,共同造就了“安氏混凝土美 学”。Fra bibliotek称号的由来
安藤的第一个成名作品—— 住吉的长屋 (大阪 1976年),位 于混乱的老旧市区住吉的长屋, 是安藤故乡很多老建筑中平凡的 一貌。安藤运用清水混凝土墙围 出一座方盒子,将周边嘈杂喧闹 全部隔绝在墙外;中间的天井, 以作为房间的采光或通风之用, 光线从天空洒落在光洁的混凝土 墙壁上,留下了时间的影子,成 为建筑中的一种生动元素,从此, 安藤“清水混凝土诗人”的称号 就有此展开。
光影的运用
外部空间,如水庭、 屋顶花园和各种阶梯式地面 都与内部的展示空间相连, 所有这些空间都可以用于现 代艺术作品展示。而且这种 内外的连续性将活跃的 自 然光引入了展室内,表达着 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光赋予美以戏剧性,风和雨通过他们对人体 的作用给生活增添色彩。建筑是一种媒介,使 人们去感受自然的存在。
其它:吹拨
馆
内
人
员
流
线
一层平面图
一、入口大厅
办公楼(
图书馆)
楼梯
分
析
馆
内
人
员
流
地下一层平面
线
二、楼梯 储藏室
机械室
分
析
其他: 停车场
2
流线分析总结
游客从西翼 (低的矩形)的入 口进入,绕到东翼 (高的矩形)的展 厅,最后上二楼的 休息室和屋顶花园, 几乎游遍了整个建 筑,各处的景象都 尽收眼底,满足了 游玩的心理。
“人生往往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如意,但即 使碰到困难,也要想办法找到能替代的办 法去处理这件事请,只要不放弃就能实现 目标。”——安藤忠雄
馆内工作人员的活动空间主要在西翼,与游客的路线不 交叉,满足了私密性的要求,便于管理。
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
东西融合 对现实主义的批判 舒适的建筑切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筑应该是人与自 然的中介。
建筑构成三要素 真实的材料 完全的几何形式 自然 水、光、风
空间与功能
在这里, 一开始安藤就知道会放 置什么从艺展术厅作走品下,去因,此可他以可看以到预想 到E空lls间w的ort感h K觉e会lly是的怎雕么塑样作的品。“但Bl建ue 筑B不la会ck允”,许这它是本用身两被块强绘迫画来过做的任金何 的属事矩情形。板于组是成建的筑简与单艺雕术塑两。者安没藤有
当地媒体评论:它为古老的圣 路易斯的城市风貌带来了鲜活的气息。
建 筑 材 料
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是安藤建筑 的显著外表。
平立面与流线 分析
首层平面图
一、 入口 入口大厅
游 客 流 线 分 析
大厅 ( 露台) 展厅 楼梯
其它:金属雕塑 水庭 办公室 图书馆
二层平面
游客流线分析2
二、楼梯 休息室 屋顶平台 屋顶花园 休息室
大师作品分析
普利策基金会美术馆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普利策基金会美术馆
Pulitzer Foundation for the Arts
该建筑由两个平行的矩方盒子组成,在北部 由门厅与与均为7.3m宽,其中一个(图中左侧)一比另 一个高十英尺 (3 米)。在两者中间是一个水波荡漾的 池塘。
“清水混凝土诗人”——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的成才具有传奇性,年少时家境贫困,童年在木工作坊度 过。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但对建筑的热爱让他 决定去独自旅行。也正是这段旅行让他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建筑,并全心 投入建筑界。
作为日本建筑师,安藤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建筑传统,尤其是日 本的传统住宅,并深受其谦逊与淡泊的品质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