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治疗

合集下载

核素治疗

核素治疗
⑦一周内避免与婴幼儿密切接触。交代门诊病人尿液的处理和防护方法。
⑧女性(男性)半年内不可妊娠(避孕)。
(5)综合治疗
(6)随访
近期:2-3月后定期复查、随访。
远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重复治疗
疗后3月,无效者重复治疗;
好转者观察3月。
6、疗效:
一般于2~3周出现疗效,2~3月症状和体征基本缓解,半年左右病情趋于稳定。
Thyroid therapy
⑤副作用:
短期:骨髓抑制、放射性胃炎、放射性唾液腺炎
远期:很少
肺纤维化(肺转移)
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
⑥效果
总体上,手术合并131I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手术,也优于手术联合其他治疗。
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经典治疗方案。
完全去除: 疗后3-6m摄131碘率<1%及无甲状腺组织显影(甲低状态下);
ATD效差、过敏或复发者。
手术禁忌、不愿手术、术后复发者;
Teff1/2大于3天。
相对适应症:
年龄小于25岁者;
甲状腺明显肿大;
甲亢合并心脏病或肝功能损伤者;
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Teff1/2小于3天
甲亢伴恶性突眼者。
4、禁忌征: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急性心梗者;
严重肾功能障碍者。
治疗模式:“手术+131-碘+thyroid”
2、治疗原理:
分化好的滤泡性和乳头状甲癌具有选择性摄131I功能。有些无摄131I功能的转移灶,在切除甲状腺后或用TSH刺激后,可诱发摄131I功能。
利用进入癌组织中的131I的β射线破坏甲癌及其转移灶,达到治疗目的。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肿瘤显像剂,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 和分布,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肿瘤治疗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或药物,可以精准地攻击肿瘤细胞,同时减 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
利用核医学技术可以检测心脏和血管的病变位置、程度和范围,为心脑血管疾病 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包括优化、防护、限制和正当化。这些原则指导着辐射防护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辐射源的管理、防护设施的 设计和运行、个人和群体的防护、照射的限制和正当化等。
辐射防护的实践与方法
辐射防护的实践
包括识别和控制电离辐射源,以减少对公 众、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照射。实践还涉及 开发和实施质量保证计划,以确保辐射防 护工作的有效性。
VS
辐射防护的方法
包括屏蔽、距离、时间和控制进入等。这 些方法应结合使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辐 射照射。例如,屏蔽材料可以阻挡辐射, 距离可以减少照射剂量,时间可以避免长 时间或高强度暴露在辐射下,控制进入可 以防止非必要的人员进入高辐射区域。
核医学设施的安全管理
核医学设施的安全要求
核医学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以及公众的 健康。这些标准和规定通常包括辐射源的管 理、防护设施的设计和运行、个人和群体的 防护、照射的限制和正当化等。
在应用方面,随着个性化医疗和精准 医疗的推广,核医学将更加注重个体 差异和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 对个体基因组、蛋白质组等信息的分 析,可以实现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案 的设计,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 质量。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 展,核医学还将涉及更多新兴领域, 如纳米医学、免疫疗法等。
02

住院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

住院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

住院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一、确定住院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则1.一次使用131I活度大于1.11GBq(30mCi)或相当辐射剂量的其他放射性药物。

2.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种类、方式和时间必须住院方能进行和完成者。

3.病情必须住院治疗者。

4.病人居住条件和周围环境不能满足门诊放射性核素治疗的防护要求。

二、住院放射性核素治疗病人注意事项1.负责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的医师应实事求是地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特殊性、优点、缺点、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等。

住院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病人应签署知情同意书,遵守医院和核医学科的规章制度。

2.住院病人原则上应无陪伴,特殊情况应由病房主管医师决定,并交待有关注意事项。

3.病人应在指定的卫生间大小便。

4.服用放射性药物后一周内,不得在病室内“串门”。

5.病人住院期间一律穿用病室衣裤。

6.病情不重的患者服用放射性药物后一周内,要求户外活动必须征得医生同意,在规定的时间和指定地点进行。

7.探视病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和指定地点进行,在服用放射性药物一周内,应对探视时间进行限制。

三、核素治疗病室的管理和卫生防护要求1.核素治疗病室应设“三区制”,无活性区为医、护人员工作场所;活性区为病房;高活性区为放射性核素储存、分装场所。

三区之间应有严格的分界和过渡的通道。

2.应设立废水处理池和净化系统,为病人大小便处理专用。

废水处理系统和医院下水道相连,但排入下水道前应取样监测,符合排放标准方能排入下水道。

3.活性区和高活性区以设在底层为宜,顶板应加屏蔽防护层,使活性区有最大放射源时,其楼上放射性测量接近本底水平。

4.活性区和高活性区四周墙壁的材料及厚度应满足放射防护要求。

门应加足够厚度的铅皮防护,门上小窗为铅玻璃,地面使用易于清洗及除污染的材料。

5.病房每间设1~2个床位,床间距应>1.5m。

6.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厕所及淋浴室应严格分开。

7.在病人的床头或门上设标志牌,注明使用放射性药物的种类,放射性活度,使用日期。

(医学)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

(医学)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
5、妊娠妇女和儿童。 6浆膜内有巨大肿瘤。
(四)治疗方法
1、放射性药物 常用的有32P-胶体(Cr 32PO4), 32P系纯β发射体,半衰期为 14.3天, β射线的最大能量为1.71McV, 平均能量为0.69McV,最大射程8mm,平 均射程4mm。用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 癌性胸腹水的多少及病情来确定。参 考剂量为:胸腔疾病为185~370MBq (5 ~ 10mCi/单侧胸腔);腹腔疾病 为370 ~ 555 MBq( ~ 15mCi)。
(二)适应症
1、病理学证实有胸腹膜转移或积液中查见 癌细胞,临床及病理学证实为癌性胸腹水的 患者。
2、胸腹水为渗出液,经反复穿刺放液或积 极化疗、抗炎治疗无效。
3、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的患者。 4、胸腹腔肿瘤切除术后,术中见淋巴转移
者。
5、胸腹腔肿瘤切除术后,防止转移或复发 的预防性治疗。
(3)术中不宜将放射性胶体Cr32PO4 注入胸腹腔内,可留置多根导管, 待术后经导管注入胸腹腔内。
(五)疗效评价
放射性胶体Cr32PO4腔内介入治疗效 果良好,但见效缓慢,明显疗效一般 出现在治疗后3个月左右,此前可有 咳嗽、胸痛、腹胀等症状的缓解,主 要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为主,延长生命为辅。
一、原理
经手术或借助影象学的引导将放射性粒 子种植入肿瘤瘤体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 织中,包括肿瘤淋巴扩散途径的组织, 利用放射性粒子持续发射的β射线(和) 或γ射线,经低剂量率连续辐射作用,杀 死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以消 除、控制肿瘤的发展,达到治疗或缓解 症状的目的,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 有轻微损伤。
镜穿刺将放射性粒子种植入肿瘤瘤体;
(3)模板种植。 粒子的种植又有永久性植入(permanent implant PI)和暂时性植入(temporary Implant TI)之分。

第八章 第三节核医学的临床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八章 第三节核医学的临床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
TSH水平 ✓进行甲状腺显像并结合扪诊获得甲状腺重量 ✓病情较重的患者,131I治疗前对症治疗 ✓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131I治疗剂量的确定
(1)固定剂量法:简单易行、 疗效高,早发甲低率高。
推荐剂量: GD : 111~370MBq(3~10mCi)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4
十一、放射性核素治疗
(一)治疗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第一 第二类:发射α射线,如211At、212Bi、223Ra、
225Ac等。射程:μm 第三类:通过电子俘获或内转换发射的俄歇
电子或内转换电子,如123I、125I等。射程:nm
5
十一、放射性核素治疗
(二)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的特点 1.靶向性:病变组织高度特异性浓聚放射性
药物。如131I治疗甲亢和功能性甲状腺癌转移 灶, 131I-美妥昔单抗治疗肝癌。
2.持续性低剂量率照射:病变组织无时间进 行修复,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较小。
3.高吸收剂量:内照射治疗的吸收剂量决定 于病灶摄取放射性核素的多少和放射性药物在 病灶内的有效半衰期。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起 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主要包括甲状腺乳 头状腺癌和甲状腺滤泡癌。采用131I治疗DTC主 要包括去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即“清甲” 和治疗 DTC转移灶即“清灶”治疗。
➢ 甲状腺大小、质地 ➢ 131I在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 ➢ 年龄 ➢ 病程 ➢ 是否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给药方法
碘[131I]化钠口服溶液(简称131I) 应空 腹口服,服131I后两小时方可进食,以免影 响吸收。

放射性核素显像与治疗

放射性核素显像与治疗
4期 注射显像剂后24小时显像
主要有助于骨髓炎的诊断
10
99mTc -MDP全身和局部骨显像技术
注射显像剂
静脉注射740-1110MBq(20-30mCi) 注射部位避开已知或怀疑有病的一侧或部位
显像前病人准备
注射显像剂后多饮水 (1000ml,显像前排空膀胱,取出衣袋内金属物品)
显像
49
骨转移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化疗) 神经松解术 外照射治疗 内分泌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
50
治疗骨转移骨痛的放射性药物
SrCl
51
153Sm-EDTMP临床应用
适应症
有明确的恶性肿瘤病史 骨痛 骨显像见多发性浓聚提示骨转移 近二个月不考虑化疗,近期不考虑放疗 化疗后二个月,放疗后一个月
26
过度显像特征(超级骨显像)
27
闪烁现象
某些肿瘤的病灶经过治疗后的一段时间, 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显著好转,但复查骨 显像可见病灶部位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 更为明显,再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消退
28
骨显像与X线骨片比较
1. 骨显像的优缺点
敏感性高 较X线片早3-6个月发现病灶 一次成像可显示全身骨骼形态,可作筛选手段 特异性不高
放射性核素显像与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核医学科 朱蓓玲
1
核医学的分类
2
骨显像的原理
将趋骨性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引 入人体,可使骨骼显像。
它不仅能显示全身骨骼的形态,而且能反 映各个局部骨骼的血液供应和代谢情况。 作出定 位诊断。
3
常用的骨显像剂
1) 理想的骨显像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亲骨性能好 血液清除快,组织本底小

影像核医学课件 第十三章放射性核素治疗甲状腺疾病第十五章介入治疗第十六章敷贴治疗

影像核医学课件 第十三章放射性核素治疗甲状腺疾病第十五章介入治疗第十六章敷贴治疗

横纹肌肉瘤
• 二、粒子治疗计划系统 • 在过去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由于不能确切的了解
肿瘤的侵犯范围或由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耐受性的限制, 不能给予肿瘤致死剂量的照射。人们逐渐认识到其局限 性在于由于只能大约估计肿瘤和正常组织的边界,治疗 计划显示剂量曲线没有涵盖整个靶体积。2O世纪90年 代中期,随着适应证选择标准的提高、计算机治疗计划 系统(Therapy plan system,TPS)、术后分析系统和新的 放射性核素的出现,可以确保在三维空间上区分正常组 织和肿瘤组织,能够在三维空间上看到靶体积或正常组 织与等剂量表面覆盖情况,这一特征对于判定肿瘤靶体 积和精确躲避周围关键结构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肿 瘤与关键器官相邻较近时,如直肠和膀胱。随着新型的 放射性核素的不断研制成功,彩色超声、CT三维TPS 的应用技术和植入技术快速提高,粒子治疗定位更加精 确,剂量分布更均匀、更合理。对于那些术后复发的肿 瘤,尤其是外科和放疗后复发的肿瘤,粒子种植治疗无 疑是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途径。
组织细胞的损伤。虽然植入放射性粒子发射的射 线能量相对较小,但能持续地对肿瘤细胞进行辐 射作用,因此,放射性粒子可不断地杀伤肿瘤靶 细胞,经过足够的剂量和半衰期,能够使肿瘤细 胞失去增殖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和控制肿瘤的目 的。
• 一、放射性粒子
• 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是将放射性125I封焊于钛 金属壳内,制成约0.8 x 4.5mm 的“籽源”,通过植入器 把粒子植入到肿瘤组织间,使放射性粒子持续低剂量近
• (一) 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报道,2002年美国前列腺癌的新发患者数高达18.9万/年,因 前列腺癌死亡约3.02万人。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70岁以上男性的潜伏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为25%,其中0.95%可 发展成临床前列腺癌。自l9l4年法国巴黎镭生物学实验室的 Pasteau和Degrais医生首次报道使用镭管经尿道插入治疗前列腺

核医学习题集17章-放射性核素治疗.doc

核医学习题集17章-放射性核素治疗.doc

第十七章放射性核素治疗【学习目标】1、掌握放射线核素治疗原理;掌握⑶I治疗Graves病的基木原理、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副作用、注意事项、疗效判断及临床评价;掌握⑶I治疗治疗分化型甲癌的基本原理、治疗步骤、适应症、注意事项及副作用等。

掌握传移性骨肿瘤核素治疗的原理、常用约物、治疗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事项、治疗后副作用及疗效评价等。

2、熟悉常用的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分类;熟悉⑶I治疗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的原理、治疗方法;熟悉131I-MIBG治疗肾上腺素能肿瘤的原理和疗效评价。

3、了解血液疾病的沖治疗、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卩射线敷贴治疗、前列腺增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Tc-MDP治疗、⑶I治疗脊髓空洞症等核素治疗原理和方法;了解放射性核索靶向治疗的原理及临床价值。

【内容要点】第一节放射性核素治疗学基础一、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的分类:第一•类是a粒子发射体,第二类核索是可能用于治疗的发射P射线的核素,第三类核素通过电子俘获或内转换发射俄歇电子或内转换电子。

第二节内分泌疾病的治疗13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治疗原理: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索的物质之一,甲状腺细胞通过钠/碘共转运子(Na / I-symporer, NIS)克服电化学梯度从血循环屮浓聚131I0甲亢患者甲状腺滤泡细胞的NIS过度表达,对I?】I的摄取明显高于正常卬状腺组织I衰变发射的B射线在组织内平均射程为1 所以0粒了的能量几乎全部释放在甲状腺组织内,对甲状腺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影响较小。

由于B射线在组织内冇一定的射程,可产生“交叉火力” (corssfire)效应,使甲状腺屮心部位接受的辐射剂量大于腺体边缘部分,如给予适当剂量的131I,则可利用放射性“切除”部分卬状腺组织而又保留一定量的叩状腺组织,达到治疗目的,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止常。

2、适应症和禁忌症3、治疗方法:病人的准备,⑶I治疗剂量的确定,给纱方法,重复治疗,⑸I治疗后注意事项,综合治疗措施,治疗反应及处理(包括早期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眼病)4、疗效评价5、三种Graves病甲亢治疗方法的比较131 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1、治疗原理:术后残留卬状腺组织能摄取131 I ,用131 I去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同时,也消除了隐匿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微小DTC 病灶,降低DTC的复发率和转移发生的可能性;残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被完全去除后,因DTC细胞的分化程度较高,部分保留了摄取⑶I 的功能,所以能用131I进行内照射治疗复发和转移DTC病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人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方法有哪些? 核医学可以治疗吗?
131I(131碘)
一、治疗原理
➢甲状腺高度选择性摄取131I;Graves甲亢患者 甲状腺摄取131I超过正常。
➢131I在甲状腺的有效半衰期平均为3.5-4.5d。
➢131I 发射β射线在组织中的射程平均1mm,最 长4mm,既能破坏甲状腺组织,而对甲状腺周围 组织影响小。
决定剂量因素
甲状腺大小、质地 131I在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 年龄 病程 是否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个体敏感性 手术与否
3.给药方法及重复治疗
131I应空腹口服,服131I后两小时 方可进食,以免影响吸收。
4.131I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精神刺激,预防感染。 ✓ 病情严重者,服131I 2-3天后可考虑用抗甲状腺药
病例分析
131I治疗前
患者胡某,女性,25岁,病史6年 。 症状:典型高代谢症群。 体征:甲状腺明显肿大(重量估计约
280克),轻度眼突,心率118 次/分,手震颤(+),Wt 46 kg 实验室检查:T3、T4增高,TSH降低。 既往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含碘中药。
131I治疗后
症状:高代谢症状消失 体征:甲状腺缩小至正常,眼突 改善,心率72次/分,手震颤(),Wt 53kg 实验室检查:T3、T4、TSH均恢 复正常
三、治疗方法
1. 治疗前准备 ✓禁用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的药物及食物
✓测定甲状腺131I摄取率;测定甲状腺 激素和TSH水平
✓进行甲状腺显像并结合扪诊获得甲 状腺重量
✓重度甲亢患者,根据病情予对症 综合治疗
(1)与抗甲状腺药物综合应用 (2)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合用 (3)甲亢伴突眼病人综合治疗:
第13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
Radionuclide Therapy
温州医科大学核医学教研室 王玲
第1节 131I治疗Graves病
131I-Treatment of Graves’ disease (GD)
患者胡某,女性,25岁。 症状:典型高代谢症群。 体征:甲状腺明显肿大(重量估计约
280克),轻度眼突,心率118 次/分,手震颤(+),Wt 46 kg 实验室检查:T3、T4增高,TSH降低。
131I
甲状腺癌病理
✓分化型(DTC) 甲状腺乳头状癌 滤泡状癌 混合型癌
✓髓样癌 ✓未分化癌
DTC最佳治疗方案:
1.手术 2.131I去除 3.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复发率最低,死亡率较单一 手术治疗降低3.8-5.2倍。
➢ 131I治疗甲亢是核素治疗学最古老、最 成熟、应用最广的典范性治疗方法。
➢ “ 131I可能是治疗甲亢成本效益最高 的方法。不久的将来,常用的甲状腺
部分切除术将成为历史” ---David Cooper,JAMA,1998.
第3节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 移灶
131I-therapy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有手术禁忌症或手术风险高;拒绝手术治疗; 经手术治疗后复发的Graves甲亢患者。
儿童及青少年甲亢经ATD或手术治疗效果差或 复发的患者。
Graves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Graves甲亢伴房颤、ATD致肝损患者
禁忌证:
妊娠或哺乳患者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近期心肌梗死患者 高热、严重感染
131I
患者胡某,女, 51岁, 病程5年。内科药物治疗 效不佳,甲状腺渐进性长 大,约320g。 T3 T4 TSH
2周内出现的反应为早期反应
1 全身反应:对症治疗 2 局部反应:持续一周左右可自行消
退,不需特殊处理。 3 甲状腺危象
2.晚期反应 甲状腺功能低下
早发甲低:治疗后一年内发生的甲低
原因:对甲状腺细胞的直接破坏,与 剂量成正相关;个体敏感性
处理:严格掌握适应证,准确计算剂量 及时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晚发甲低:一年后发生的甲低
原因:不清楚 与甲状腺接受131I剂量的大小无关,且
始终以每年2%-3%的比例递增 非131I治疗所特有,自身免疫功能有关
➢ 甲状腺组织可以受到131Iβ射线的交
叉火力照射而遭破坏,使甲状腺激素生 成减少,甲亢缓解或治愈。
因此,只要131I剂量适当,则可破坏 一部分而又保留一部分甲状腺组织,达 到治疗目的。 “不见血的手术刀”
131I
二、适应证
Graves甲亢患者
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或对抗甲状腺 药物过敏者或无效,或用抗甲状腺药 物(ATD)治疗后多次复发,或手术后 复发的青少年Graves甲亢患者
处理:早期发现,及时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七、随访
1.近期随访 131I治疗1年内可按月或隔月随访一 次
2.远期随访 甲亢治愈后每隔1-2年随访一次
八、与相关治疗方法比较及疗效分析
➢ 各种治疗方法优缺点:
手术:复发率低,并发症多。 内科:疗效肯定、安全、很少引起持久性
甲低;疗程长、易复发、过敏反应 、肝功能损害、WBC下降。 131I: 疗效好、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费 用低;永久性甲低。
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一旦甲状腺激素水平降至正常即 给予甲状腺激素
2.131I治疗剂量的确定
131I治疗量=
计划量(MBq或μCi/g)×甲状腺重(g) 甲状腺131I最高(或24h)摄取率(%)
计划每克甲状腺131I活度根据甲状腺大小和病情确定: 70-100μCi(2.6-3.7MBq)之间
物治疗。 ✓ 勿揉压甲状腺。 ✓ 2周内禁用含碘食物与药物。 ✓ 服治疗量131I后,女病人12月内避孕。 ✓ 3、6月随访
五、疗效评价
痊愈:甲亢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甲状腺激素
水平恢复正常
好转:症状减轻,体征部分消失甲状腺激素
水平降低但未降至正常
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或反而加重状腺激
素水平无明显降低
复发:达痊愈标准后,再次出现甲亢的症状
和体征,甲状腺激素水平再次升高
甲减:出现甲低的症状和体征甲状腺激素水
平降低TSH升高
总体疗效评价
一次治愈率:70.6% 有效率: 90%以上 无效率: 2-4% 复发率: 1-4%
影响疗效的因素
甲状腺肿大明显 131I治疗前使用ATD 甲状腺131I转换率过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