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背作品诗人风格简介(一)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考点整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考点整理

《归园田居(其一)》考点整理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

2. 情景关系:通过意象把握诗歌意境,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了解田园诗的特点。

3. 挖掘主题:感受诗人的隐士情怀,领悟其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追求。

4. 识记: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一、知人论世1.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足。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

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2.陶渊明是谁?一个披星戴月的诗人一个荷锄自娱的士人一个安贫乐道的文人一个崇尚自然的农人又名:陶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
9、孟浩然
689-740
唐代
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比李白大十二岁,是李白所敬仰的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
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山水诗意境深沉,情致委婉。幽峭明净,风骨凛然。
《江雪》
19、元稹
(779-831)
字微之
早年家贫。举贞元九年明经科,十九年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与白居易同为早期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诗亦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
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备】

【课文预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11):《归园田居(其一)》(附习题+答案)

【课文预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11):《归园田居(其一)》(附习题+答案)

【课文预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11):《归园田居(其一)》(附习题+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其人其事及田园诗派,积累文学常识。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理清行文脉络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不与当时黑暗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知识拓展1.作者简介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田园诗从此以后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创作背景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任职八十多天后即辞官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陶渊明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课文选的是第一首。

3.补充资料田园诗派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陶渊明是其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诗人热爱躬耕生活之情。

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静谧、悠闲、纯美的感受。

陶渊明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境,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此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名家辈出,王维、孟浩然是其代表人物。

此类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1-3)

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1-3)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一)1.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素真挚,悠然冲淡2.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3.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4.陈子昂——慷慨任侠,株连下狱——忧国忧民,生不逢时——激情奔放,刚健质朴5.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6.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7.高适——潦倒失意,转任武职——边塞征战,建功立业——雄厚豪健,悲壮浑朴8.王之涣——遭人诬陷,漫游中原——边塞征战——气势雄浑,意境开阔,韵调优美9.王昌龄——早年贫贱,后遭谤谪——边塞征战,征夫思妇——意境雄浑,语言蕴藉,和谐婉转10.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飘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真率自然,清新飘逸11.岑参——边塞任职——边塞征战,风光奇异,慷慨报国——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语言豪迈12.杜甫——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13.韩愈——三岁丧父,国子博士,后遭贬谪——遭贬情绪,怀才不遇——好发议论,古朴苍劲,奇崛险怪14.韦应物——贵胄出身,晚年闲居——寄情田园,洁身自好——高雅闲淡,清新自然15.刘禹锡——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讽刺权贵——或开朗流畅,或含蓄隽永16.柳宗元——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离乡去国——描绘细致,语言平淡17.白居易——遭贬江州——关注民生,同情百姓——叙议结合,语言通俗18.元稹——少年丧父,中年遭贬——百姓疾苦,治国安邦——平浅明快,铺叙曲折,刻画真切19.李贺——因避父讳,不得进士——怀才不遇——奇崛幽峭,秾丽凄清20.李商隐——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忧郁感伤,感叹沦落——深情绵邈,绮丽精工21.杜牧——恃才自负,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爱国忧民——词采清丽,画面鲜明22.李煜——南唐后主,阶下囚——宫廷生活,亡国之痛——意境深远,语言清新23.柳永——落拓不羁,终身潦倒——歌妓生活,羁旅行役——语言通俗,音律谐婉24.欧阳修——四岁丧父,后中进士,后遭贬谪——关注民生——自然流畅,风格清新25.王安石——主张革新,辞官退居——关注民生,抒发性情——长于说理,精于修辞26.苏轼——外任杭州,再贬黄州,又贬岭南——抒发性情,歌咏自然——豪迈奔放,清新自然27.李清照——早年优裕,晚境悲凉——抒写自然,伤时感世——清丽优美、典雅情致28.陆游——生于战乱,后遭贬黜——恢复中原,关注民生——想象瑰丽,精炼自然29.辛弃疾——坚持抗金,多受排挤——恢复中原,壮志难酬——慷慨悲壮,笔力雄厚30.马致远——半世蹉跎,归隐山林——怀才不遇,遁世之情——意境优美,语言凝练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格式:作家——人生经历——思想内容——艺术特点)1.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素真挚,悠然冲淡人生经历:陶渊明(365—427),东晋末年诗人。

高中语文 诗人介绍

高中语文 诗人介绍

骆宾王(约638—约684) 今浙江义乌人。

唐初文学家。

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曾经当过侍御史,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官了,可当了没多久就得罪了很多人,进了监狱。

获释后,被贬到浙江临海当县丞。

擅长写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笔调高昂,风格雄放。

与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称“初唐四杰”。

李峤(约645—约714)今河北赵州赞皇人,唐朝诗人。

唐高宗时考中进士,先后见过高宗、武后、中宗三朝皇帝,当过中书令。

他的诗多数以风、月、雨、露为题材,语言清新,讲究声律,当时很有名气。

  贺知章(659-约744)今浙江萧山人,唐朝诗人。

他性格狂放,喜欢喝酒,自称“四明狂客”,是李白的好友。

武则天女皇期间考中进士,当过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晚年退休还乡后当了道士。

少年时就以写诗而闻名,特别擅长写景诗和咏物诗。

他的诗清新通俗、意境优美。

他的书法也很有名,草书和隶书写得特别好。

王之涣(688-742)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

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

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孟浩然(689-740)今湖北襄阳人。

比李白大十二岁,是李白所敬仰的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做诗。

四十岁时到京城长安考进士,没有考中,非常失意,回家后仍然过隐居生活。

他的诗以写田园隐逸生活为主,诗风恬静淡远。

著有《孟浩然集》。

王翰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

唐朝诗人。

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

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昌龄(约698-约756)今陕西西安人。

唐朝诗人。

当过几任小官,但屡次被贬官。

他以写边塞诗闻名,抒情诗也同样脍炙人口。

他的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著有《王昌龄集》。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著名诗人。

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

高中语文必背作品诗人风格简介

高中语文必背作品诗人风格简介

高中语文必背作品诗人风格简介(一)1.屈原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

想象丰富,辞藻绚烂,常用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融化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构成雄奇壮丽的境界,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大纲选其《离骚》(节选)和《湘夫人》2首。

关键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楚辞体2. 曹操其诗或反映汉末动乱现实,或抒发个人宏大抱负。

情感深沉,慷慨悲凉。

大纲选其《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3首。

关键词:思想积极质朴刚健(建安风骨)3. 曹植其诗前期大都表现游乐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后期作品则充满愤激情绪,有的还能反映人民疾苦。

笔力雄健,词采华茂,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讲究形式美,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纲选其《七步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视死忽如归)2首。

关键词:建功愤激笔力雄健词采华茂4. 陶渊明其大量田园诗描绘农村风光和劳动情景,流露出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

语言简洁含蓄,深厚而富有意境。

大纲选其《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3首。

关键词:田园生活平淡自然简洁含蓄5.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

其诗题材丰富,感情真挚。

大纲选其《咏鹅》1首。

6. 王勃其诗于清丽婉畅之中带有宏放浑厚的气象。

大纲选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

7. 贺知章写景之诗,较清新通俗。

大纲选其《咏柳》《回乡偶书》(少小……)8. 王之涣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其诗雄奇豪放,音乐性强,脍炙人口。

大纲选其《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

9. 孟浩然其诗多写隐居闲适生活和羁旅愁思。

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见长。

大纲选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3首。

10.王昌龄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也有闺怨、宫怨、送别之作,于七绝用力最专,常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七绝圣手”之誉。

大纲选其《出塞》(其一)《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3首。

高中语文课本诗歌中人物简介汇编

高中语文课本诗歌中人物简介汇编

高中语文课本诗歌中人物简介汇编1.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风格特点: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形象鲜明,反映现实,抒发情感。

2.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风格特点: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

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

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3.郦道元(约470—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

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

杜甫简介及代表诗歌阅读材料高中语文

杜甫简介及代表诗歌阅读材料高中语文

杜甫简介: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和“诗史”。

杜甫一生给我们留下一千四百多首诗,多数都是忧国忧民反映民生疾苦的爱国主义诗篇。

纵观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唐诗人的一生,他也是一位命运多舛、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人。

他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穷困潦倒、饱经沧桑,以至于最后客死旅舟,草葬他乡。

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齐、赵,其间赴洛阳应举不第。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

代表作《望岳》。

2、困居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在长安应试,落第。

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7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记录见闻,写成“三吏”、“三别”。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9岁)随着官军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逃难,经秦州同谷到达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后,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

后返成都。

严武死后,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于湘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背作品诗人风格简介(一)
网为您整理了高中语文必背作品诗人风格简介,希望对广大考生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1.屈原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

想象丰富,辞藻绚烂,常用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融化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构成雄奇壮丽的境界,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大纲选其《离骚》(节选)和《湘夫人》2首。

关键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楚辞体
2. 曹操其诗或反映汉末动乱现实,或抒发个人宏大抱负。

情感深沉,慷慨悲凉。

大纲选其《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3首。

关键词:思想积极质朴刚健 (建安风骨)
3. 曹植其诗前期大都表现游乐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后期作品则充满愤激情绪,有的还能反映人民疾苦。

笔力雄健,词采华茂,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讲究形式美,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纲选其《七步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视死忽如归)2首。

关键词:建功愤激笔力雄健词采华茂
4. 陶渊明其大量田园诗描绘农村风光和劳动情景,流露出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

语言简洁含蓄,深厚而富有意境。

大纲选其《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3首。

关键词:田园生活平淡自然简洁含蓄
5.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

其诗题材丰富,感情真挚。

大纲选其《咏鹅》1首。

6. 王勃其诗于清丽婉畅之中带有宏放浑厚的气象。

大纲选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

7. 贺知章写景之诗,较清新通俗。

大纲选其《咏柳》《回乡偶书》(少小……)
8. 王之涣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其诗雄奇豪放,音乐性强,脍炙人口。

大纲选其《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

9. 孟浩然其诗多写隐居闲适生活和羁旅愁思。

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见长。

大纲选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3首。

10.王昌龄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也有闺怨、宫怨、送别之作,于七绝用力最专,常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七绝圣手”之誉。

大纲选其《出塞》(其一)《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3首。

关键词: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11.王维其诗前期多写边塞生活,后期多写山水诗。

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苏轼评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大纲选其《使至塞上》《鹿柴》《竹里馆》《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6首。

12.李白其诗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风格雄奇奔放,前无古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高峰。

大纲选其《古朗月行》《静夜思》《秋浦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17首。

关键词:雄奇奔放清新自然浪漫主义
13.崔颢早期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体验边塞生活,诗风变为雄浑奔放。

大纲选其《黄鹤楼》1首。

14.王翰恃才不羁,诗多壮丽之词,多属边塞风格。

大纲选其《凉州词》1首。

15.王湾大纲选其《次北固山下》1首。

16.高适以边塞诗著名,与岑参并称“高岑”。

其诗情调悲壮苍凉,笔势豪健(雄壮奔放,激昂慷慨)。

大纲选其《别董大》1首。

17.刘长卿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贬谪漂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之情。

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雅洗练,接近“王孟”,擅长五言,尤工五律,有“五言长城”之称。

大纲选其《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首。

关键词:隐逸之情清雅洗练
18. 杜甫其诗显示唐朝由盛及衰,称为“诗史”,思想深厚,境界开阔。

以古体、律诗见长,反映民间疾苦,表达爱国之情。

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

大纲选其《江畔独步寻花》《赠花卿》《绝句四首》(其三)《绝句二首》(其一)《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望岳》《旅夜抒怀》《春望》《咏怀古迹》(其三)《蜀相》《登高》《兵车行》《阁夜》《客至》《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首。

关键词:爱国诗史沉郁顿挫
19. 岑参以七言诗见长,后期边塞诗生动夸张,慷慨激昂,表现了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积极乐观精神。

作品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语言变化自如,形成了奇峻壮阔的风格。

大纲选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首。

关键词:激昂慷慨奇峻壮阔
20. 张继多登临纪行之作,不事雕琢。

大纲选其《枫桥夜泊》1首写苏州景物颇有特色.
21. 韩翃大纲选其《寒食》1首。

22.韦应物其诗多关心民间疾苦,表达愤世忤时之作,以描写田园景物者最著名。

简淡秀朗,意境高远,语言简洁,风格淡雅,富有诗情画意。

大纲选其《滁州西涧》1首把春雨中荒山野渡的景色写得优美如画,又含蓄地流露出待渡者的怅惘心情,颇耐寻味。

关键词:简淡秀朗意境高远
23. 卢纶其诗多送别酬答,也有少数反映边塞将士生活的作品,大纲选其《塞下曲》(其二)1首。

24. 孟郊其诗多感伤自己的遭遇,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形成瘦硬奇警的风格,“郊寒岛瘦”。

大纲选其《游子吟》1首,写的平易自然,意味深隽。

25. 常建常以山村、寺观为题材,其诗多为五言。

大纲选其《题破山寺后禅院》1首。

26. 韩愈其诗力求新奇,境界壮阔,以文为诗,自成一家,但过分避熟求生,不免流于险怪。

大纲选其《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首。

27. 刘禹锡诗文俱工,自成一家。

他仿效民歌体,独创竹枝词诗体。

竹枝词具有健康开朗的情调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于唐诗中别开生面,别具风格。

大纲选其《竹枝词》(其一)《秋词》(其一)《望洞庭》《石头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浪淘沙》(其一)《乌衣巷》7首。

28. 白居易其诗以政治讽喻诗为主,揭露封建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

长篇叙事诗《琵琶行》语言优美而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

大纲选其《观刈麦》《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琵琶行》4首。

29. 元缜前期诗作对当时社会矛盾有所揭露,后期则多写身边琐事,意义不大。

大纲选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1首,反映其对白居易的深厚友情,以哀景抒哀情,景语即情语。

30. 贾岛其诗题材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也有个别清新动人的小诗。

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

大纲选其《寻隐者不遇》1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